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ppt
合集下载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PPT

• 提示: (1)特点:航空航天领域成就突出, 世界领先。
• (2)原因: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为科技 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党和政府的 正确决策,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和战略的 实施;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科技工 作者的艰辛努力和奉献精神等。
• 2.[学思之窗](教材P93)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 段话?
•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做出的发展重大科 学科技的战略性举措有哪些?
• 精讲: (1)建国初期:建立科研机构,组织 科研队伍;实施“两弹一星”战略;制订科技 发展规划(如863计划,星火计划等)。
• (2)改革开放后: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邓小平重申“科技是生产力”的论断;1985年 中共中央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 定》,极大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1995年, 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 (3)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 展和进步,也显露出其某些负面效应。
•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下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 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 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 发达的标志。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 C.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
•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 解析: 正确解读图片,图片显示的是东方红 卫星发射的纪念烟标。
• 答案: B
•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905 年 爱 因 斯 坦 发 表 《 论 动 体 的 电 动 力 学》,为物理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 化。为纪念这一成果诞生100周年,2005年 被定为世界物理年。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精品

础,成为中国人民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推进新课 “东方魔稻”
袁隆平
推进新课
袁隆平其人:
自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
主 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
学 习
稻研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并使之成为中国 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推进新课
➢ 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 后来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后劲;
自 ➢ 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 主 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砝 学 码的分量; 习 ➢ 它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与人才基
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当堂检测
2.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 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 为他( C ) A.研制原子弹成功 B.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推进新课
袁隆平杂交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 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
自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主 ➢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被 学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习
推进新课 “东方魔稻”
袁隆平
推进新课
袁隆平其人:
自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
主 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
学 习
稻研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并使之成为中国 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推进新课
➢ 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 后来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后劲;
自 ➢ 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 主 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砝 学 码的分量; 习 ➢ 它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与人才基
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当堂检测
2.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 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 为他( C ) A.研制原子弹成功 B.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推进新课
袁隆平杂交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 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
自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主 ➢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被 学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习
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73 年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3 年 1997 年
2003 年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 次的计算机。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机, 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 术取得新的突破。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 2012年6月16日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对接。按照计划,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
新中国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两弹一星 第二个:载人航天工程 第三个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造粮食,还 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 造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1970.4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 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技术发展迅速(三年多一点, 美国七年,苏联四年)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了解最新发展概况
2009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11年11月1日 2011年9月29日 2011年11月3日 “天河一号”每秒千万亿次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 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能力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004年“感动中国”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
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 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 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 精神”,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质革命” 这一提法。
1、成就
①1983年,银河——Ⅰ②1997年,银河——Ⅲ
2、意义
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银河计算机在国防
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矗立 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 机柜。这就是1983年我 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 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 巨型计算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 机的国家
材料一: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
原子弹、氢弹,提没高有国发射际卫地星,位中国就不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中二华:人原民子共反弹和对爆国核炸政成府威功声胁的明当》,天,打,明新确破华指社出播:发中 国发展核核武器垄,断是为,了维防护御,和为平了保卫中国人
材料二:1959年夏天,形势已经很清楚,苏联讲不向中国
提供制造原子弹的全面技术。周恩来说,我们自己造,从
零开始,用八年时间造出来。但是由于大跃进和政治运动,
中国的原子弹计划严重受阻。
思考:处于何种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开 始研制原子弹?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
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 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 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 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 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工匠 精神”,国务院常务会新闻通稿中首次使用“品质革命” 这一提法。
1、成就
①1983年,银河——Ⅰ②1997年,银河——Ⅲ
2、意义
使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 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银河计算机在国防
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矗立 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 机柜。这就是1983年我 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 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 巨型计算机“银河—I”。 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继 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 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 机的国家
材料一: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
原子弹、氢弹,提没高有国发射际卫地星,位中国就不叫有
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中二华:人原民子共反弹和对爆国核炸政成府威功声胁的明当》,天,打,明新确破华指社出播:发中 国发展核核武器垄,断是为,了维防护御,和为平了保卫中国人
材料二:1959年夏天,形势已经很清楚,苏联讲不向中国
提供制造原子弹的全面技术。周恩来说,我们自己造,从
零开始,用八年时间造出来。但是由于大跃进和政治运动,
中国的原子弹计划严重受阻。
思考:处于何种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开 始研制原子弹?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PPT课件

①1960,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中 心发射成功;
②1970,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 时代。
③1975,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④1979,“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成 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3)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 发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要扼杀新生的人民 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 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研究过程
(1)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1973,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二号,并大面积推广,增产20%。
(3)2001,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
2、意义
(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有助 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国际上把它当做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多次获 得国际大奖。
②1970,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进入航天 时代。
③1975,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为卫星服务的航天测量技术也有所突破:
④1979,“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成 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3)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要求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科技 发展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二、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党和政府作出发展“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要扼杀新生的人民 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3)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是 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三、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研究过程
(1)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
(2)1973,和助手在世界上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 南优二号,并大面积推广,增产20%。
(3)2001,获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
2、意义
(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有助 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2)国际上把它当做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3)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袁隆平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多次获 得国际大奖。
《中国的科技成就》PPT课件

药自制一枚火精箭选pp腾t 飞了几十米
21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16日顺利返 回。
精选ppt
最少的研制经费 最快的发展速度
③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成功: 1964、6 ④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10
⑤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4
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1975、11 ——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精选ppt
7
1975年, 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重大作用
精选ppt
1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1、目的: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进程: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4、10 ②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7、6
1、诞生与发展: “南优二号”(1973年) “超级杂交稻”
察袁
水隆
况
稻 生
观
平 在
长田
情间
精选ppt
14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1、诞生与发展: “南优二号”(1973年) “超级杂交稻” 2、效益: 20C70年代中期—2001年:增产粮食40多亿吨 3、影响:
精选ppt
17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二、“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四、“神舟”号飞船: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世界人口在增加,那么粮食问题如何解决呢?袁隆 平的成功可以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呢?
什么是“两弹一星”?
“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 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 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氢弹亦称“热核武器 ”,它是一种利用氢 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 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 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 作用的武器,它主要 由装料、引爆装置和 外壳组成
1966、10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
1970、4 1999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无人宇宙飞船“神舟一号”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的结合的战 略核导弹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
2003、1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利伟) 第一次实现太空梦
1973
籼型杂交水稻
被称为“东方魔稻”,解决了我国人民 的吃饭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 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从原子弹爆炸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 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 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 至1989年,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转让了 中国的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 “东方魔稻”。他的成果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 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 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 绿色革命”。
回顾历史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哪些?
造
纸
术
火
药
印
指
刷
南
术
针
英国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碎了清朝天 朝上国的美梦,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备受凌辱,科技落后。
1949 年,新中 国成立, 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国后, 我国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 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邓小平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袁隆平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极大地增加了粮食 产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 两弹
• 1、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他的国家地位。
•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
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 人民政权。
②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作一 目不 标为 要名 奔、 世二 界不 先为 进利 水。 平但 。工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 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 1966年,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
钱学森(1911~2009)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 江杭州人,生于上海,汉族,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70年,我国用 长征号运载火箭, 成功的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1 号
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 法国、日本之后,世界 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 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 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 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一号飞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 船。
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费俊龙和聂海胜
“两弹一星”精神及其内容
• “两弹一星”精神,即在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过程中 形成中华民族的新的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 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 “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容是:
• A、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 C、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 D、团结合作精神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a)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b)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 利于世界和平
• 籼型杂交水稻
• 籼型杂交水稻是水稻品种,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 ,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他的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
• 中国自1974年开始试种籼型杂交水稻,至1983年,累计 全国种植面积5.1亿亩,增产稻谷500多亿斤,平均每亩增 产100斤以上,最高亩产达1700多斤。
• 杂交水稻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 要求转让这项技术。。1980年,以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 利转让给美国后,通过对比试验表明,中国籼型杂交水稻 平均亩产比该国水稻良种增产165.5%~180.3%。
合 1.“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两弹一星” 作 的研制成功,想象一下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并 探 讨论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作为一名青年学生,
你应如何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
究 2.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
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 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想一想, 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 什么承诺?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
什么是“两弹一星”?
“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 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 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氢弹亦称“热核武器 ”,它是一种利用氢 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 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 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 作用的武器,它主要 由装料、引爆装置和 外壳组成
1966、10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
1970、4 1999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无人宇宙飞船“神舟一号”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的结合的战 略核导弹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
2003、1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利伟) 第一次实现太空梦
1973
籼型杂交水稻
被称为“东方魔稻”,解决了我国人民 的吃饭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 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从原子弹爆炸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 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 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 至1989年,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转让了 中国的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 “东方魔稻”。他的成果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 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 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 绿色革命”。
回顾历史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哪些?
造
纸
术
火
药
印
指
刷
南
术
针
英国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碎了清朝天 朝上国的美梦,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备受凌辱,科技落后。
1949 年,新中 国成立, 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国后, 我国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 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邓小平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袁隆平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极大地增加了粮食 产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 两弹
• 1、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他的国家地位。
•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
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 人民政权。
②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作一 目不 标为 要名 奔、 世二 界不 先为 进利 水。 平但 。工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 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 1966年,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
钱学森(1911~2009)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 江杭州人,生于上海,汉族,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970年,我国用 长征号运载火箭, 成功的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1 号
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 法国、日本之后,世界 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 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 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 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一号飞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 船。
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费俊龙和聂海胜
“两弹一星”精神及其内容
• “两弹一星”精神,即在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过程中 形成中华民族的新的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 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 “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容是:
• A、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 C、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 D、团结合作精神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a)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b)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 利于世界和平
• 籼型杂交水稻
• 籼型杂交水稻是水稻品种,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 ,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他的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
• 中国自1974年开始试种籼型杂交水稻,至1983年,累计 全国种植面积5.1亿亩,增产稻谷500多亿斤,平均每亩增 产100斤以上,最高亩产达1700多斤。
• 杂交水稻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 要求转让这项技术。。1980年,以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 利转让给美国后,通过对比试验表明,中国籼型杂交水稻 平均亩产比该国水稻良种增产165.5%~180.3%。
合 1.“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两弹一星” 作 的研制成功,想象一下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并 探 讨论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作为一名青年学生,
你应如何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
究 2.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
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 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想一想, 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 什么承诺?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