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十七章 领导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行政职能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行政职能

第17章行政职能1.行政职能的意义和特点。

答∶行政职能可以界定为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所应起的作用。

(1)行政职能的意义①行政职能是建立行政组织的根本依据a.从行政职能角度说,职能的发挥,必须通过一定的政府机构来实现;b.政府组织的设置并不是任意的、随心所欲的,它必须依据行政职能这一最重要的标准。

②行政职能的转变和变化是政府机构、人员编制改革的关键在行政职能没有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实行精简人员、删减机构数目、缩小组织规模的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

③行政职能是确定政府组织目标和任务的重要标准行政职能反映着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向和实质内容,规定着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究竟管多少、管多大范围和多大程度,指明了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基本的、主要的工作。

④行政职能是组织管理活动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每项行政职能行使都是政府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管理过程。

⑤行政职能的落实情况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效能的表征和检验标尺行政职能实施的情况,是检验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方方面面的一个依据,也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结果的表现。

(2)行政职能的特点①全方位性与多层次性的统一行政职能的结构极为复杂。

从横向分析,政府的地位决定了自身必然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职能涵盖社会各个领域,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管理和控制上。

客体的多元性要求行政职能不应局限和停留在某一方面,从事单一的行为和活动。

从纵向上讲,行政职能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府部门,行使职能的范围、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

在具体内容上,行政职能有基本和具体两个层次∶a.基本职能基本职能是政府的根本职能,主要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两者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b.具体职能具体职能是政府基本职能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部门分解为对经济、文化、教育、卫生、民政、公安、司法等方面的职能,每种具体职能同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练习(第17章 第4节 第1课时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附答案 2020年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练习(第17章  第4节 第1课时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附答案 2020年秋

2020年秋四川绵阳南山双语学校(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1课时电阻的串联和并联1.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个电阻,是因为串联的结果相当于使导体( )A.横截面积增大B.横截面积减小C.长度增大 D.长度减小2.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3.(宿迁中考)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 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2 V 。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A .电压表测R 2两端电压B .R 1、R 2组成并联电路C .若开关断开,电压表示数为0D .R 1、R 2电阻之比2∶14.(常德中考)定值电阻R 1、R 2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1>R 2,闭合开关S ,通过R 1、R 2的电流分别记为I 1、I 2,R 1、R 2两端的电压分别记为U 1、U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U 1=U 2B .U 1>U 2C .I 1<I 2D .I 1>I 25.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其电阻为R ,将其剪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后,再进行并联,则并联后的电阻为 ( )A .2RB .RC .R 2D .R 46.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 )A.一定大于R B.一定等于RC.一定小于R 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7.如图所示是一段均匀导线围成的等边三角形,已知其每边的电阻均为10 Ω,D为AB边中点,CD两点间的电阻是( ) A.7.5 Ω B.15 ΩC.20 Ω D.30 Ω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将电压表、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则正确的是 ( )A.R1=8 Ω B.R2=8 ΩC.R1=20 Ω D.R2=20 Ω9.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20 Ω 1.5 A”,乙标有“22 Ω 0.5 A”,现把它们并联起来,则该并联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它两端加的最高电压分别是 ( )A .1.5 A 57 VB .0.5 A 41 VC .2 A 35 VD .1.05 A 11 V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AB 之间的总电阻R AB =R 3(3个电阻的阻值相等都为R ),应将 ( )A .S 1、S 2闭合,S 3、S 4断开B .S 1、S 3闭合,S 2、S 4断开C .S 1、S 4闭合,S 2、S 3断开D .S 2、S 3闭合,S 1、S 4断开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 ,R 1=3 Ω,R 2=6 Ω。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权变的领导理论
• 费德勒模型
Ø 指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 v 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风格 v 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
Ø 假设: v 不同情形下,总有一种领导模式是最有效的 v 领导者不会真正改变领导风格
– 选择领导者以适应情境 – 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影响群体实现目标的过程 • 理论上说,所有的管理者都应成为领导者 • 尽管组织中可能出现非正式的领导者,但这些不是我
们研究的领导者
领导研究旨在回答:什么是有效的领导者?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早期的领导理论
• 特质理论 (1920s-30s)
Ø 研究关注领导者的特质,也就是那些能把领导者从非 领导者中区分出来的个性特点,但不很成功
PPT文档演模板
《管理学基础》第十七章领导
领导有关的最新观点(续)
• 团队领导
Ø 有耐心去分享信息 Ø 信任他人并放弃自己的职权 Ø 明白在什么时候对员工进行干预
• 团队领导者的工作
Ø 对团队外部事物的管理 Ø 对团队工作进程的推动
v 教练,协助,处理纪律问题,审查小组和个人表现, 培训和交流
PPT文档演模板
能够确立目标、解决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 6. 与工作相关的知识。广博的知识能够使他们做出睿智的决策,并认识到
这些决策的意义 7. 外向。领导者精力充沛,好交际,坚定而自信,很少沉默寡言或离群
•Source: S. A. Kirkpatrick and E. A. Locke, “Leadership: Do Traits Really Matt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May 1991, pp. 48–60; T. A. Judge, J. E. Bono, R. llies, and M. W. Gerhardt, “Personality and Leadership: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August 2002, pp. 765–780.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后培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七章  第一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课后培优(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单选题1.在“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同学们绘制出的四条I﹣R图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图线是()A.B.C.D.2.小刚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他将5Ω电阻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采取的操作是()A.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D.将电池个数增加3.小金用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方案个数是()甲:换用可调节电压的学生电源接入MN乙:两节新干电池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MN丙: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的定值电阻R′串联接入MN丁:两节新干电池先后与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串联接入MN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D.将Rx从5Ω换成10Ω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5.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 关系图线。

其中作图正确的是()四张I UA.B.C.D.6.如图所示是小远同学连接的“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

闭合开关S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两电表的示数都为零B.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不为零C.两电表的指针迅速发生最大偏转D.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7.物理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或减小误差,下面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A.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C.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8.研究得出“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科学家是()A.牛顿B.帕斯卡C.欧姆D.伽利略9.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B.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C.滑动变阻器改变了定值电阻两端电压D.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10.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2024年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课堂复习题及答案

2024年第十七章勾股定理课堂复习题及答案
在 Rt△ADB 中, ∵AB2=AD2+BD2,∴x2=(x-1)2+22 ,解得x=52. ∴△ABC的面积=12AC·BD=12×52×2=52.
1 2 3 4 5 6 例7 1 81 92 103 114
D.4
10 3
1 2 3 4 5 6 例7 1 8 91 102 113
章末整合集训
返回知识点清单
5.(1)在△ABC中,∠ACB=90°,AB=5cm,BC=3cm,CD⊥AB于点D, CD=___2_.4__c_m___;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之比为3∶4,斜边长为15,则这个 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5_4____;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cm,斜边长为13cm,则这个三角形的 面积为__3_0_c_m__2 _.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末整合集训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末整合集训
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知识点 清单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实际应用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综合应用
章末整合集训
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a2+b2=c2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若∠C=90°,则BC2+AC2=AB2 D.在Rt△ABC中,若∠B=90°,则BC2+AC2=AB2
1 2 3 4 5 6 例7 1 81 92 103 114
章末整合集训
返回知识点清单
勾股定理与逆定理的综合应用 10.若 △ABC 的三边长 a , b , c 满足 (a-b)2+|a2+b2-c2|=0,则下列对 △ABC 的形状描述最准确的是 ( C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附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欧姆定律是通过推导得出的规律B.欧姆定律反映出了导体电阻跟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C.欧姆定律中的I、U和R反映的是同一段电路中同一时刻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D.由欧姆定律变形得U=IR,说明在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U跟电流成正比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 A1的示数变大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 A2与 A1的示数之差不变D.电压表V 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小3.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A两端的电压与其通过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A和B的电阻之比为2︰1C.当导体B两端电压为0V时,导体B的电阻变为0ΩD.当导体A和B并联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6A4.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V,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2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V不变③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5Ω④将Rx从10Ω换成5Ω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A.只有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③④D.只有②④5.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减少B.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C.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D.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6.小伟给学校图书馆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湿度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Ω,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湿度H的变化关系图乙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物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物理单元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单元测试卷(1)一、选择题1.(3分)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导出R=,关于这个导出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2.(3分)某同学将一个1Ω的电阻和一个2019Ω的电阻并联后,并联后的总电阻接近于下列哪个阻值()A.1ΩB.2019ΩC.2020ΩD.208Ω3.(3分)两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因为导体串联相当于()A.减小了导体长度B.减小了导体横截面积C.增大了导体长度D.增大了导体横截面积4.(3分)如图是小明探究“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U=1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3A”(实际最大阻值略小于20Ω),实验中所用的四个定值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20Ω.为了使这四个电阻都能为实验所用,电路中电流表选择的量程和应控制的电流最合理的是()A.0~0.6A0.5A B.0~3A0.8AC.0~3A0.7A D.0~3A0.75A5.(3分)某同学用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作电源,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因不慎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相互接错了,如图所示,则开关闭合后,各仪表将()A.电流表、电压表均被烧坯B.电流表、电压表不会被烧坏C.只有电流表被烧坏D.只有电压表被烧坏6.(3分)在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 x时(电源电压未知),如果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可以通过增加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1和开关来解决,下面的四种方案中不可行的是()A.B.C.D.7.(3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和L2都正常发光,甲、乙两个电表示数之比为4:3.此时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A.3:1B.1:3C.3:4D.4:38.(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厨房天然气安全监控的电路图。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7章 激励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7章   激励

第十七章激励一、教学要点1、解释激励过程。

2、卢因的力场理论的基本内容。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4、需要的性质。

5、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6、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7、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8、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的基本内容。

9、四种激励方法的基本内涵。

10、关键名词:激励、力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需要、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二、习题(一)填充题1.管理的激励职能就是研究如何根据规律性来提高人的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

3.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所谓效价是指个人对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__________,或某种预期成果可能给行为者个人带来的___________。

4.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激励力=某一行动结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把人看作是在一个力场上活动的,力场内并存着________和__________,人的行为便是场内诸力作用的产物。

6.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7. 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尊重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9.安全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小类,即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和对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

10.需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

11.需要的可变性是指需要的____________、从而需要的_________是可以改变的。

12. 期望理论的基础是____________,它认为每一员工都在寻求获得最大的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 领导
一、填空题
1. 布莱克和莫顿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对最具代表性的五种领导类型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任务式领导的特点是(对生产和工作的完成情况很关心,很少注意下属的士气、情绪和发展状况)。

2.管理方格理论所使用的两个行为维度是(关心人)和(关心生产)。

3.俄亥俄州立大学对领导者行为研究中所使用的两个行为维度是(定规维度)和(关怀维度)。

4.在管理系统理论的领导方式中,效率较高的是(参与式)。

4.密歇根大学关于领导的研究的两个维度是(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

5.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工作和人都高度关心的领导行为类型是(团队型管理)。

6.费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认为,在团体情况极有利和极不利的情况下,效果较好的领导类型是(任务取向)。

7.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通过协调人们的关系和活动,使组织成员步调一致向着共同目标前进的活动,称为领导的(沟通协调作用)作用。

8.领导者有意分散领导权,给部属以极大的自由度,只是检查工作成果,不主动做指导除非部属有要求,这种领导类型属于(自由型领导)。

二、选择题
1.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团队型管理是指如下那种情形?()
A.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非常关心
B.对人和工作两个维度都不是非常关心
C.更关注人
D.更关注工作
2.一般而言,公司管理者拥有扣罚迟到员工工资的权利,意味着该管理者拥有()
A.强制权利
B.奖赏权利
C.专家权利
D.参照权利
3.权变理论具有行为理论没有的特点是()
A.管理幅度的宽窄
B.领导者行为
C.领导者特质
D.领导环境
4.下列那一项不属于行为理论()
A.管理方格
B.艾奥瓦大学的研究
C.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D.领导者参与模型
5.管理方格理论中,坐标为(5,5)的是那种管理类型.()
A.任务型
B.团队型
C.中庸之道型
D.贫乏型
6.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学的领导者行为研究中的两个维度是.()
A.定规维度和任务维度
B.关怀维度和定规维度
C.关心人和关心生产
D.民主型和放任型
7.下列哪项不属于构建信任文化的建议.()
A.分享情感
B.工作透明化
C.随机应变
D.展现实力
8.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侧重于研究领导人的性格、素质方面的特征。

A.性格理论阶段
B.行为理论阶段
C.效用领导阶段
D.权变理论阶
9.认为领导行为应该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的是()。

A .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
B ."途径─目标"理论
C .领导规范模式
D .菲德勒模式
10.某部门多年来生产任务完成得都很好,职工经济收入也很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却很。

请根据管理方格理论判断属于( )领导类型。

A .贫乏型
B .任务型
C .乡村俱乐部型
D .团队型
三、判断题
1.领导者就是管理者,管理者也就是领导者(no)
2.领导者的领导才能是由其人格特质决定的,例如,内在驱动力、智慧、自信等(no )
3.领导特质理论在解释有效领导方面是没有价值的(no )
4. 领导是领导者向下属施加影响的行为,领导的实质在于影响。

(yes )
5.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的工作绩效是由领导者个人的工作成绩表现出来的。

( no )
6领导效率主要取决于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

(no )
7.权变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yes )
8.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在有利情境和最为不利情境时,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较为有效。

(yes)
四、情境论述题
小吴在一家大型的国有铸造企业,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

他所在的是木工间,最近新来了一个车间主任王方,这位领导的到来给整个木工间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小吴他们经常私底下议论,认为王方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木工间的工人就是听他的,些木匠永远会跟他走的。

王方是该公司运输部门木工间的管理员。

他是个大个子,身高1.8米,体重90公斤,嗓音洪亮。

他那高大的身躯,坚定而又刚毅的黑眼睛,和他随和的脾气简直无法相称。

他很少与人发生冲突,对待下属很有耐心,且富有同情心。

他和6位组员负责制造装运铸件的木
箱,销售部门每天都要运送出厂。

这种工作虽然技术性不强,但却是该厂的一个重要部门。

在王方就任之前,木工间是个老大难部门,经常耽误运输,有时甚至达数日之久,虽然调换工人也无济于事,似乎该部门的木工家庭问题也特别多。

王方就任后,立刻发生了变化,数天之内,工作大为改观,耽误运输的事不再发生了。

木工们也都很高兴。

有一天王方正在计划次日所需的木箱,他想:“我得和其他人一样努力工作,只能多干不能少干。

在和新来的副手朱建强一起巡视车间前,我还得问问他家新生婴儿的情况,昨天他在干完了本职工作后请假提前回家的。

问题:
(1)王方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吗?请解释。

(2)你认为木工间为什么能成功?请用领导者相关理论阐明理由。

五、案例分析题
有一个应用科学研究所,所长是一位有较大贡献的专家,他是在“让科技人员走上领导岗位”的背景下,被委任为所长的,没有领导工作的经验。

他上任后,只是潜心搞自己的研究,对整个研究所的科研项目的申请、经费的来源、职称评定政策等根本不关心。

且对员工也不关心,很少和下属进行沟通,员工的疾苦也不去了解。

之前很多人本以为跟着他可以大干一番,做出几个像样的项目,成就自己的梦想,但是现在看到此种现象后很失望,感觉到跟着他的话,没什么前途可言。

在成果及物质奖励等问题上则搞平均主义,也不考虑员工对研究所的实际贡献,一些员工特别是年轻人很不满意;所里人心涣散。

上级部门了解情况后,聘任了一位成绩显著的家用电器厂厂长当所长,该厂长是一位转业军人,是当地号称整治落后单位的铁腕人物。

新所长一上任,立即实施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包括“坐班制”,并把中青年科技人员集中起来进行“军训”,以提高其纪律性;在提升干部、奖励等问题上,向“老实、听话、遵守规章制度”的人倾斜。

这样一来,涣散的状况有所改变,但大家还是无事可做,在办公室看看报纸,谈谈天,要求调离的人不继增加,员工与所长之间也经常出现矛盾。

一年后,该所长便辞职而去,并留下了“知识分子太难管了”的感叹。

上级部门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后,又派一位市科委副主任前来担任所长。

该所长上任后,首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然后在上级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把一批有才能、思想好、有开拓精神的人提升到管理工作岗位,权利下放到科室、课题组;奖励、评职称实行按贡献大小排序的原则;提倡“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在
完成指定科研任务的同时,大搞横向联合,制定优惠政策,面向市场。

从此,研究所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来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自然消失,科研成果、经济效益成培增长,成了远近闻名的科研先进单位。

阅读案例后,回答问题:
运用有关领导理论,分析案例中三位领导者的领导方式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