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教案

合集下载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蝶恋花》的背景知识,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掌握诗歌的基本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蝶恋花》,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的感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诗句的理解。

2.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3. 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3. 诗歌的欣赏和评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晏殊的生平背景和《蝶恋花》的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逐句解析《蝶恋花》的诗句,讲解字词释义,解释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讨论与分析: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

4. 应用与拓展: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蝶恋花》的诗句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的欣赏能力。

3. 学生对诗歌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的理解深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蝶恋花》(晏殊)全文及其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晏殊的生平介绍、古代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PPT和播放相关音乐。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诗句释义、艺术特色等。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

3.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4. 欣赏教学法:让学生朗读、背诵,提高审美情趣。

八、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蝶恋花》诗句的理解。

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3. 探讨诗歌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了解晏殊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3)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晏殊的文学魅力,激发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

(3)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蝶恋花》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深入了解晏殊的文学地位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晏殊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介绍《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蝶恋花》,感受诗的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新诗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详细解读《蝶恋花》的每一句诗句,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中的情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蝶恋花》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 深入了解晏殊的其他作品,与同学交流心得。

3. 参观诗词展览或参加诗词朗诵比赛,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 学生能够理解《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分析其艺术特色。

3. 学生能够运用《蝶恋花》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出有感情的诗句。

4. 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蝶恋花》的书法墨迹,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韵味。

晏殊《蝶恋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晏殊《蝶恋花》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导言】晏殊是北宋的一位优秀词人,代表作《蝶恋花》是为后人所传诵的经典之作。

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对于学生们的文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教案主要介绍晏殊《蝶恋花》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晏殊的生平与代表作;2.掌握词作的格律形式;3.理解《蝶恋花》的词意;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通过诗词歌赋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词。

2.生平介绍通过对晏殊的生平介绍,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到晏殊的诗词文化背景,以及为何迅速崛起成为当时北宋的杰出词人之一。

3.掌握词作的格律形式晏殊的《蝶恋花》是七绝词。

通过对七绝词的音律结构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格律的规则及各种韵脚,以便后续的创作。

4.《蝶恋花》的词意通过对《蝶恋花》中的每个字和每个词的解析,让学生掌握词的含义和作者的思路。

5.文学鉴赏与创作让学生重新理解词的作用和特点,并教授学生词的鉴赏方法,帮助学生深入分析词的艺术特色。

在鉴赏的基础上,实行创作,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七绝词的格律和情感表达。

6.课后作业除了在课堂上完成的创作或作业,也可以安排相关的阅读文章或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词的文化背景。

【教学板书】1.生平介绍;2. 七绝词的特点;3.《蝶恋花》的词意;4. 词的文学鉴赏与创作。

【教学感悟】晏殊是中国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词的发展。

通过对《蝶恋花》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对晏殊及其词作《蝶恋花》的研究,我们了解了词作的格律形式、词的文化背景以及词的文学鉴赏方法。

教学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文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创作热情。

此外,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掘词中的文学意蕴,培养其良好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成为具有文化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现代人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2晏殊《蝶恋花》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晏殊的生平、创作背景及《蝶恋花》的文学价值。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

晏殊-《蝶恋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能理解《蝶恋花》的字词含义和诗文内容。

能分析《蝶恋花》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探讨《蝶恋花》的艺术特色。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晏殊的诗歌才华,欣赏《蝶恋花》的美。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2 诗歌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蝶恋花》,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2.3 诗歌解释解释《蝶恋花》中的生僻字词,解析诗歌的基本意思。

2.4 诗歌分析分析《蝶恋花》的诗歌形式,探讨其韵律、对仗和意象等艺术特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蝶恋花》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蝶恋花》的字词含义和诗文内容的理解。

《蝶恋花》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3.2 教学难点《蝶恋花》中生僻字词的解释。

《蝶恋花》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蝶恋花》的文本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五、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4个课时完成。

5.2 教学步骤第1课时:介绍晏殊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朗读《蝶恋花》。

第2课时:解释《蝶恋花》中的生僻字词,分析诗歌的基本意思。

第3课时:分析《蝶恋花》的诗歌形式,探讨其艺术特色。

第4课时:总结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测试。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朗读等,以评估学生对《蝶恋花》的理解和兴趣。

6.2 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包括字词解释、诗歌分析和创作等,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诗歌应用能力。

七、作业与练习7.1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熟读《蝶恋花》,并尝试解释其中的生僻字词。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

《蝶恋花》欧阳修教案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蝶恋花》欧阳修教案(共含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蝶恋花》欧阳修教案《蝶恋花》欧阳修教案《蝶恋花》欧阳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欧阳修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掌握作者从闺妇写离愁的方法。

2、能够对诗歌中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回忆欧阳修有关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

二、总体把握:1.朗读全词,说说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从时间、地点、人物方面引导学生回答】此词写暮春闺怨,是闺怨词。

2.这首词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3.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上片写早晨,下片写黄昏。

三、具体分析:“庭院#几许。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李清照本人是叠词高手,故酷爱这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三字有什么妙处?“深深”二叠字本已写出庭院的幽深、空旷,再用一个“深”字,让庭院的“深”“旷”得到深入和强化。

暗示了女主人公孤身独处的深沉心事和怨恨莫诉之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结:前人尝叹这首词叠字之工,是这首词特色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首词景写的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

《蝶恋花》(晏殊)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宋代词人晏殊及其作品《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蝶恋花》,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蝶恋花》的诗意、诗句、诗境。

2.2 教学难点:晏殊词风的把握,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晏殊及其作品《蝶恋花》的背景、词风等。

3.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3 讨论法:分组讨论诗的意境、词人的情感等。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介晏殊及《蝶恋花》。

4.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4.3 解析诗句: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解释难懂词语。

4.4 小组讨论:讨论诗中的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蝶恋花》诗句。

5.3 预习下节课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6.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6.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内容是否合适: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7.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需要改进。

7.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推荐相关诗词:向学生推荐与《蝶恋花》相似的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8.2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8.3 文化背景介绍:为学生介绍更多关于宋代词文化的知识,加深对词的了解。

第九章:教学资源9.1 教材:使用官方出版的《蝶恋花》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9.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晏殊和《蝶恋花》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蝶恋花柳 永教案

蝶恋花柳 永教案

蝶恋花柳永教案《蝶恋花·柳永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的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蝶恋花》这首词的意境、情感和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所表达的相思之情和离愁别绪。

(2)分析词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难点(1)体会柳永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抒情方式。

(2)对词中意象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柳永的生平背景、词的创作特点等知识。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词中的意象、情感等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4、赏析法:引导学生对词中的词句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首柳永的词作歌曲,如《雨霖铃》,营造出古典诗词的氛围。

(2)提问学生对柳永的了解,引发学生的兴趣。

2、作者介绍(1)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仕途经历等。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他出生于官宦世家,早年屡试不第,后流连于歌楼酒肆,靠为歌女填词为生。

他的词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强调柳永在词坛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他对词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他大量创作慢词,拓展了词的体制和表现内容,使词从贵族的娱乐品转变为市民阶层的抒情工具。

他的词语言通俗、情感真挚,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作品解读(1)展示《蝶恋花》全词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诵读全词①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②学生自由诵读,体会词的韵律和情感。

③指名学生诵读,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词句赏析①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

柳永《蝶恋花》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蝶恋花》。

(2)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简介。

(3)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把握其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蝶恋花》。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 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及柳永的生平简介。

3. 分析《蝶恋花》的艺术特色,把握其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蝶恋花》中典故的运用及意境的把握。

2. 柳永词风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柳永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蝶恋花》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蝶恋花》,感受其韵律美,并尝试解答课后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蝶恋花》的意境和情感,分析柳永词风的独特之处。

4. 讲解示范:教师对《蝶恋花》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字词释义、典故出处、意境分析等。

5. 练习巩固:让学生朗读并背诵《蝶恋花》,回答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介绍柳永其他著名的词作,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蝶恋花》。

2. 写一篇关于《蝶恋花》的赏析文章。

3. 查阅资料,了解柳永其他词作的特点。

4. 下一节课分享学习心得和拓展阅读的成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蝶恋花》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课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比赛,鼓励他们运用古典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邀请专家进行诗词鉴赏讲座,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 写缠绵悱恻或抒写心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 现。 • 词牌格律 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
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大致是写女主人的 丈夫去寻花问柳(冶处,章台路,就是妓 院),而她青春流逝,美好时光一去不返, 在深闺大院的凄楚哀怨
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 (1007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 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 自称庐陵人] 汉族,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 [自称庐陵人],汉族,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 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合称“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合称“唐宋八大 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 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 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 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 并独撰《新五代史》 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 又喜收 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 文集》 诗歌《踏莎行》 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 文集》。诗歌《踏莎行》。并著作著名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 欧阳修死后葬于开封新郑(今河南新郑),新郑市辛店镇欧 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阳寺村现有欧阳修陵园,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今绵 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 阳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

庭院十分深远到底深有几许?杨柳被 罩住雾烟,象重重帘幕无法指数。豪家贵 人的车马挤满游冶之处,楼高却看不见章 台去路。 • 雨势很猛,风刮很大,正是三月春暮, 拟用门关住黄昏,却无法把春天留住。满 含泪眼问问春花,春花却不答语,零乱的 落花已经飘飞过秋千去。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 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 见章台路。 •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 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

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 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 的内容。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 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 人的《蝶恋花》,都是历代经久不衰的绝唱。 • 蝶恋花,商调曲;原唐教坊曲名,本采用于 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又名 《黄金缕》、《鹊踏枝》、《凤栖梧》、《卷珠 帘》、《一箩金》。其词牌始于宋。双片共六十 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
•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首词运用了哪些 艺术手法?
• 李清照《词序》:“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 院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李清照为 何酷爱这句? • “游冶处”与“章台路”之间有关系吗? • “春”字如何理解? • 结句是触景生情还是借景抒情? • 清代人《词选》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有道 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