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徒手切片技术

徒手切片技术
徒手切片技术
徒手切片法(临时装片) 徒手切片法(临时装片)
1、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刀具:安全第一! 刀具:安全第一 切片维持物:胡萝卜片、 切片维持物:胡萝卜片、土豆片
– 规格:2cm×1cm×0.3cm胡萝卜片 规格: × × 胡萝卜片培养皿:清水 培养皿:
– 将欲切材料断面和刀口附近刀面蘸上水 – 切面,刀面保持润湿,以减小摩擦阻力 切面,刀面保持润湿,
5、夹竹桃叶的横切面 、 叶的表皮细胞壁厚, 叶的表皮细胞壁厚,角 质层发达, 质层发达,栅 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 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 海绵组织和细胞间隙却 不发达
6、鸭跖草叶横切面(后含物) 、鸭跖草叶横切面(后含物)
7、花柱横切 、
2、选材 选材: 选材
叶片: 叶片:长、宽约1cm 宽约 叶柄: - 叶柄:1-2cm长的小段 长的小段
徒手切片法——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徒手切片法
3、切片 、 (1)夹取: )夹取:
样品不宜太厚, 样品不宜太厚,否则难以夹取
(2)持刀: )持刀:
– 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材料 左手的大拇指 食指和中指: 的大拇指、 要求:材料突出在指尖上面, 要求:材料突出在指尖上面,以免误伤 – 右手拿刀片 ,平放在左手食指上,刀口向内 右手拿刀片 平放在左手食指上,刀口向内
徒手切片法——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徒手切片法
(3)运刀: )运刀:
• 刀法要领:从刀片刀口下方起,斜向后拉切, 刀法要领:从刀片刀口下方起,斜向后拉切 由左前方向右后方一次切下 • 用力诀窍:臂力,非腕力, 用力诀窍:臂力,非腕力, • 忌:用力太猛;反复拉锯式切割 用力太猛; • 宜:常用水湿润切面
徒手切片法——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徒手切片制作方法

、目的要求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

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

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1、用品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1、选材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

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

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1.5 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

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再切。

2、切片(1 )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

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2) 右手执刀(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 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 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 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 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等切到相当数量后;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

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

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3、固定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切片,用毛笔移入盛有70%酒精的染色皿中进行固定。

徒手切片法的主要方法步骤

徒手切片法的主要方法步骤

徒手切片法的主要方法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这徒手切片法的主要方法步骤。

你想想啊,就好像咱要盖一座小房子,那得先有个计划,一步一步来不是?这徒手切片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首先呢,得准备好材料。

就像做饭得有菜有肉一样,咱得有合适的植物材料呀。

可别随便找个啥就开始切,那可不行。

然后就是切片啦。

这就像是雕刻一件艺术品,得小心翼翼的。

用那把小小的刀片,轻轻地、慢慢地切下去。

哎呀,你可别一下子太用力了,不然切坏了可咋整!
切的时候还得注意角度和厚度呢。

这就跟切面条似的,你要是切得太厚了,那煮都煮不熟;太薄了呢,又容易断。

得掌握好那个度,这可是个技术活呀!
切完了片,接下来就得把它放到载玻片上了。

这就好像给小宝贝找个舒服的小床一样,得放得稳稳当当的。

要是放歪了,那可就不好看啦。

然后呢,还得给它染色。

这染色就像是给小宝贝穿上漂亮的衣服,让它变得更加显眼、更加好看。

在整个过程中,可得有耐心呀。

你想想,要是心急火燎的,能做好吗?就像跑步一样,得一步一步稳稳地跑,才能跑到终点呀。

而且呀,这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就好比建房子,一块砖没砌好,可能整座房子都不牢固了呢。

咱做徒手切片法也是这样,每个步骤都得认真对待。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漂亮的切片,才能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呀。

所以说呀,朋友们,这徒手切片法看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呢。

但只要咱用心去学,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掌握好这门技术。

加油吧,让我们一起成为徒手切片法的小能手!。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样品必须是透明的,因此,无论是临时装片还是永久制片的玻片标本,制作前都必须先将材料切成薄片。

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即以手持刀片将材料切成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内部结构的薄片的方法。

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及研究中最简单和最常用的切片方法,也是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

这种切片方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而且所需工具简单,只要有一把锋利的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可以操作。

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就是可以看到组织细胞内的自然结构和天然颜色。

其缺点是不易做到将整个切面切得薄而完整,往往厚薄不一;过软过硬的材料比较难切。

徒手切片一般处理的是新鲜材料,有时也可将材料预先固定好。

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的方法如下:1.材料的准备:一般选择正常、软硬适中的植物器官或组织为材料,直接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

所取的新鲜材料应及时放入水中,以免萎蔫。

取材的大小,一般直径不超过5mm,长度以15-25mm为宜。

过于柔软或微小的材料,难以直接执握手切,可夹入坚固而易切的夹持物中切。

常用的夹持物有去除木质部的胡萝卜根、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等。

切前先将夹持物切成长方小体,上端削平。

对于较薄的叶状体材料,可将夹持物纵切一缝,材料夹于其中即可;如不是叶状体,即将材料夹于其中,或在缝里挖一个和材料形状相似、大小相同的凹陷,把材料夹在凹陷里。

然后用手握住夹持物,采用上述方法将夹持物和其中的材料一齐切成薄片,除去夹持物的薄片,便得到材料的薄片。

坚硬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

软化的方法:对于比较硬的材料,切成小块煮沸3〜4 h,再浸入软化剂(50%酒精:甘油 =1 : 1)中数天至更长些时间,而后再切。

对于已干或含有矿物质,更为坚硬的材料,要先在15%氢氟酸的水溶液中浸渍数周,充分浸洗后,再置入甘油里软化后再切。

2.执握刀片和材料的方法: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

为防止刀伤,拇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2〜3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容易弯折,也不容易切薄。

实验一 徒手切片的制作

实验一   徒手切片的制作
5.保持实验室内整洁,学生采取轮流值日,每次实验完毕,负责整理公用仪器, 将实验台、地面打扫干净,倒清废物缸,检查水、电和门窗是否关闭。
实验分组
每个桌面坐7个人,2或3个人为一小组, 7个人为一大组。
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毋须写预习报 告,合理安排好实验时间。 2、实验完成后,根据实验内容写一份真实的 实验报告。下一次实验时以班级为单位上 交上一次的实验报告。 3、请假者,请及时上交实验报告。
选 片
用毛笔挑选透明的薄片,制临时 装片。
临时装片技术
首先将载玻片、盖玻片用纱布拭擦干净,拭擦玻 片动作要轻,手指用力要均匀,否则易拭破。在载玻 片中央,滴加一、二滴清水,然后用毛笔取培养皿中 切好的材料置于载玻片上,将盖玻片轻轻盖上,盖盖 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载玻片一边先放下, 接触一边水,然后再轻轻放平,以免水中产生气泡, 影响观察。如仍有气泡,可用镊子轻轻加压盖玻片, 将气泡赶出。如水分过多,可用滤纸条将水吸干,如 水分不足,可在盖玻片边沿用滴管加水少许。使材料 浸没水中,盖玻片紧贴载玻片,这样装片制成。
注意事项
1、在切片前,要不断地用水湿润材料和刀片。 2、夹持物上端要保持表面平整。
3、切片时,双手应该保持活动状态,不要使它们紧靠身
体或实验台。
4、用力不要过猛,不能用刀片挤压材料或来回切割材料。
5、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不要追求切片形状的
完整。速度要快,才能切得又薄又平。
握夹持物和持刀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紧夹有叶片 的夹持物,并使其劈缝与自己本身平行, 拇指要稍低于食指,以免被刀割破。夹 持物上端要略高于手指,但勿过高,以 防切割时夹持物和刀摇动。 右手拿刀将刀片平稳地放在左手食指 上,与材料切面平行。

徒手制作叶片横切的临时切片

徒手制作叶片横切的临时切片

徒手制作叶片横切的临时切片步骤一:准备工作1.需要的材料包括:新鲜的叶片、刀片、毛细管、显微镜片、盖玻片、甘油或蒸馏水、显微镜。

2.将所有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尤其是显微镜片和盖玻片,以确保无尘和污染。

步骤二:取样1.选择一个新鲜、健康的叶片,尽可能避免受伤或变色的叶片。

2.使用剪刀或手指轻轻取下一片叶片。

小心不要太用力,以免造成叶片组织损伤。

步骤三:固定样品1.将取下的叶片放入甘油或蒸馏水中,以保持叶片的湿润并避免组织干燥或变形。

2.如果使用甘油,将叶片放入甘油中浸泡2-3分钟,以提高透明度。

如果使用蒸馏水,则直接将叶片放入蒸馏水中。

步骤四:切片1.将刀片用火烤热,然后用镊子夹住刀片,用酒精擦拭刀片,以确保刀片的清洁和无菌。

2.将叶片取出,用镊子夹住叶片的边缘,将叶片在刀片上水平切割约1-2毫米的厚度。

要保持手稳定,尽量用均匀的力度进行切割。

3.将切下的叶片放入显微镜片上,轻轻按压叶片,使其展平并在显微镜片上固定。

步骤五:加盖玻片1.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将玻片垂直放在显微镜片上,轻轻地从一侧放下,以避免形成气泡和切片变形。

2.缓慢而均匀地按压盖玻片,使其与显微镜片上的切片充分接触,同时确保没有空气被困在切片下。

步骤六:观察和分析1.将装有切片的显微镜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2.将显微镜调整到适当的倍数,并使用聚焦轮来调整切片的清晰度。

3.通过目镜观察并记录切片中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特征。

最后,完成实验后,要小心处理显微镜片和盖玻片,清洗并保存好实验器材,以便下次使用。

总结:徒手制作叶片横切的临时切片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实验技术,既可以用于学术研究,也可以用于教学实验。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观察到叶片的细胞结构、细胞器和组织特征,有助于对植物的生理功能和结构的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制作方法适用于较为便捷和简单的实验,对于一些复杂和特殊的研究,可能需要更加专业的切片设备和技术。

42.3徒手切片法制作植物临时装片

42.3徒手切片法制作植物临时装片
1
一、材料准备
2
二、徒手切片
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材料,拇指略低于中指,使材 料突出于手指之上,以免刀口损伤手指。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将 刀片平放在左手的食指第一指节的皮肤上,与材料切面平行,然后 以均匀的力量,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拉,注意要用臂力而不是腕力。
切片时要湿润材料和刀面,使之滑润,且动作要快,一刀切下, 切忌中途停顿或前后作“拉锯”式切割。
一、材料准备
徒手切片一般运用于软硬适度的植物根、茎、叶等材料。 先准备一个盛有清水的培养皿,准备好毛笔,滴管和刀片等用 具和待切的材料。将待切的材料截成2-3cm长的小段便于手持,削 平切面。 若为质地较软而薄的材料,可将其夹在支持物中一同切片。支 持物通常为萝卜、胡萝卜、马铃薯等。先将支持物切成高3~5cm、 长、宽0.5cm的立方体小块,将其中部纵切形成一缝,然后将修整 好的材料夹在其中。
连续多切几片,转移至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然后用毛笔将较 薄切片挑取至滴有清水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3
二、徒手切片
左手拿材料,右手切片挥臂来自续切片将切片放入盛水的培养皿
4

徒手切片的制作

徒手切片的制作
有些较柔嫩的器官例如幼叶难以直接拿住进行切片因而需借助一些维持物一般用胡萝卜根或土豆块茎作为维持物把要切的材料夹于其中进行切片以利于把握操将切下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时要先在玻片中央加一滴水把材料放到水滴中然后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将盖片的一侧先接触到载玻片中央的水滴然后用镊子顶住盖片的另一侧慢慢放下使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充满水如有气泡要掀起盖片重新放置
操作过程
为了成功切片,应掌握正确的用刀方法. 一般用左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3个手指拿住材料, 使材料略突出在指尖之上,避免切片时割伤手指;用 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把刀口放在经解剖刀削平的材 料平面中间,轻轻地压住它,以均匀的动作,从刀片 刀口下方起,斜着向后拉切.切时用臂力而不是腕力, 且不必太用力,否则就不易切薄.在切的过程中,决 不能以刀片直接挤压材料,或以刀片来回拉割材料, 并且要始终保持材料与刀片在水平状态,否则会由于 切面偏斜而影响观察.

临时制片种类很多,包括涂片,压片等等
作徒手切片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只需要一把锋利的 剃刀或双面刀片就可以进行,方法简单,而且易于 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徒手切片法所作的切片通常 不经染色或经简易染色后,封藏于水中即可观察. 用剃刀切片,材料不能太大,一般以表面不超过35mm为宜.切片最要紧的是平而薄,无需很完整, 比如茎的横切面,无需切片整圆形,只需一角就够 了.所有切片前的准备工作,如截取材料,削平切 面,都应使用解剖刀或用过的刀片,不可用剃刀, 以保持剃刀的锋利.
将切下的薄片放在载玻片上时,要先在玻片 中央加一滴水,把材料放到水滴中,然后用 镊子夹住盖玻片,将盖片的一侧先接触到载 玻片中央的水滴,然后用镊子顶,重新放置.
徒手制作的切片可以直接在光镜下观察,也 可以经过简易的组织化学染色,以使结构看 得更清楚,同时可观察到细胞各部分的化学 成分. 常用的染料有:0.1%亚甲基蓝,0.5%~1% 中性红或1%番红水溶液等. 染色的方法是将切片放在载玻片上后,用吸 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滴上一滴染料,经过 1~2min后,用水冲洗一下,盖上盖玻片,在 显微镜下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要求
徒手切片法是观察植物内部结构的简易制片法。

所需的仪器用具简单,药品经济,操作方便,费时较短,且易于保持材料的天然色泽和活体结构,必要时,也可经过脱水、染色制成永久制片而保存。

但是徒手制片对于体积过小,质地太软或太硬的材料,则难于处理,同时,也不能制成连续切片,这些均为不足之处。

二、材料、用品
1、用品
显微镜、剃头刀(或刀片)、毛笔、镊子、培养皿、染色皿(或小酒杯)、吸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1%番红水溶液(或50%酒精溶液),0.5%固绿95%酒精溶液,70%、85%、95%酒精,纯酒精、二甲苯和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等。

三、方法与步骤
1、选材
所用材料不宜太软或太硬。

一般植物幼嫩的根茎或一些植物的叶片、叶柄等均可使用此法。

质地较薄的材料,如叶片,可沿主脉两侧切成宽约5~6毫米,长1~1.5厘米的小块,夹在夹持物(如胡萝卜根或马铃薯块茎等)中进行切片。

使用夹持物时,先将夹持物的中央切成两半,然后将切好的材料夹入,合拢夹持物进行切片,也可将叶片卷成筒状再切。

2、切片
(1)盛清洁的水于培养皿中。

然后用左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夹住材料,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并使材料的上端伸出指外2~3毫米,材料的切面必须保持水平方向。

(2)右手执刀(剃头刀或刀片),平放在左手食指之上,刀口向内,自左前方向右后方滑行切割,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不可向内平切。

(3)拉切的速度宜快,一次切下,不要中途停顿或似拉锯式,以免损伤材料或切得不平。

(4) 切片过程中,如发现由于用力不均而使材料表面倾斜时,必须立即削平。

(5) 刀片或剃刀必须锋利,材料及切片均需经常沾水,以保持材料湿润、润滑。

(6)切下的薄片可随时涮入培养皿的水中,以备观察;等切到相当数量后;再选择其中最薄的透明度最大的做成临时玻片观察。

如想短期保存,可用水或甘油封藏。

如希望长期保存所切的材料,则还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做成永久玻片标本。

3、固定
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切片,用毛笔移入盛有70%酒精的染色皿中进行固定。

固定时间为16分钟或更长时间。

4、染色、脱水、透明
(1)用吸水管吸去70%酒精,染以1%番红(50%酒精溶液)约30分钟。

(2)再用吸管吸去番红,换用70%→85%→95%酒精进行冲洗、脱水,每级酒精3~5分钟。

(3)复染色。

吸去酒精,用0.5%固绿(95%酒精溶液)进行复染色,时间为0.5分钟。

(4)冲洗、脱水。

用95%酒精冲洗1次,时间10秒。

后移入纯酒精中脱水2~3次,每次3~5分钟。

(5)透明。

吸去纯酒精,放入1/2二甲苯—1/2纯酒精溶液中脱水和透明1次,时间5分钟。

(6)吸去脱水透明液,换以纯二甲苯透明2次,时间5分钟。

5、封片、贴标签
将已透明材料用镊子或解剖针轻挑于清洁的载玻片上,滴上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进行干燥。

在已封好的切片左边贴上标签,注明材料名称、制作日期和制作者姓名等项,以便查考。

较好的切片,其木质化的细胞壁和细胞核可染成红色,细胞质和纤维素的壁则常被染成绿色,
红绿相衬,有利于观察、分辨植物体的内部结构。

现将徒手切片制片的简要步骤归纳如下:
选材→切片→固定(70%酒精)→1%番红(50%酒精溶液)染色→70%酒精冲洗→脱水(85%酒精、95%酒精)→0.5%固绿(95%酒精溶液)复染色→冲洗(95%酒精1次)→进一步脱水(纯酒精2~3次)→透明(1/2纯酒精十1/2二甲苯及纯二甲苯各二次)→封片(中性树胶)→贴标签。

附:药品的简单配方
(1)1%番红:于蒸馏水或50%酒精100毫升中溶入番红粉末l克,过滤后使用。

(2)0.5%固绿:95%酒精100毫升中加入固绿粉末0.5克。

徒手切片方法的改进
徒手切片技术运用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历史较为悠久, 在石蜡切片之前, 基本上使用徒手切片。

它的优点在于可以观察新鲜材料组织和细胞的天然色彩, 看到活体细胞结构状态, 所以徒手切片运用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比较普遍。

为了克服传统徒手切片技术中的不足, 我们进行了改进, 改为皮套加刀片。

这种切片方法切片速度快, 软硬质材料都可以切, 不需要任何夹物, 既经济适用, 又简单易行。

1 材料用品
双面刀片1 个,直径1~1.5 cm 的乳胶管, 毛笔、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质量分数1%的中性红染液或红墨水,新鲜的植物根、
茎、叶、花药和子房等。

2 切法
将直径1~1.5 cm 的乳胶管剪成3.5 cm 长的一段, 用剪子从中间剖开扣在右手的大拇指上, 注意皮套一定要高于拇指, 把要切的植物材料, 紧贴在皮套的外侧。

如果是叶可以把它卷紧, 所切的材料不可过长, 大约2~2.5 cm 即可。

此时用食指与中指和拇指一起把材料捏住, 幼嫩的材料捏时不可用力过猛, 以免损坏组织细胞。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双面刀片的一侧, 手腕端平, 把刀片的前端与要切的材料保持垂直相接状态, 先切平材料, 然后用腕力向内连续切片, 刀片只要搭住材料就可以垂直切片。

另外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将双面刀片的先端与材料搭住、垂直、从右向左推切, 如此连续切下去, 然后用毛笔将切得薄而透明的材料刷入培养皿的水中,避免干燥。

3 染色、封片
把载玻片和盖玻片用纱布擦拭干净, 放在实验台上, 加上1 滴中性红染液或红墨水, 用毛笔在培养皿中选择薄而透明切片沾到染色液上, 用解剖针轻轻拨入染色液中, 大约30 s 后, 吸去染色液, 加1 滴清水封片。

为了防止气泡的产生, 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拿住盖玻片的两侧, 使盖玻片的基部与滴液先接触, 右手握解剖针挑着盖玻片从左向右徐徐放下盖玻片, 使气体从一侧排出, 如果有多余的水溢出, 可用吸
水纸吸干,再进行下一步的镜下观察。

4 镜检
镜下观察时, 对好光源, 让视野光线均匀一致, 放上临时切片, 从低到高进行观察。

一个好的皮套切片,镜下观察有4 点标准: 材料完整, 薄而透明; 镜下结构清晰; 无气泡; 封藏剂合适。

通过染色后的材料, 凡是死细胞均被染成红色, 而生活细胞仍然保持活体的自然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