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趣味性作业设计.docx

语文趣味作业设计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而

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

趣味性作业设计正是迎合了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弥补了传统作业死板、机械、枯

燥、乏味的缺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就当前的普遍情况而言,

重书面,轻口头,是原因之一;书面作业形式单调,内容简单重复,重量轻质,

是原因之二。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训练,又减轻学生负担呢?我认为教师必须在作

业的形式上下功夫,要着眼于效率,着力于设计。

一、作业设计要讲究趣味性。

我们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拉到学生生活中的语文,

既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切实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我们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彻底消除简单重复的弊端,由以往的单调、枯燥、

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

写全面开花,与唱、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

合,把知识的训练、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与活动联系起来,让作业富有趣味

性、吸引力。

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后,我们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

有关西沙群岛的知识,并用各种形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

这样的语文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

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二、作业设计要讲究多样性。

语文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听说读写的训练。这里的多样性指的就是作业设计

要顾及听、说、读、写诸方面,同一项目的训练要注意形式多样。

例如,老师除了设计一般形式的作业之外,还设计了同学互读课文;用磁

带录下自己读的课文,再放给同学听;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听电

台的少儿节目和故事磁带;读课外书;互讲故事和互读日记;互默词语再互相批

改,最后由教师检查等等形式的作业,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作业设计要讲究开放性。

查阅、访问、调查、实践……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甚至可以请家长、老师来共同完成。如: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等方面的共同合作来完成某项作业。如教学了《风筝》这课书后,我们布置学生去放风筝,在玩中进行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这一作业的设计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同学去找有关风筝的资料,还有的想到了风和风筝的关系,这样一来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了许多自然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及对科学的探索的兴趣。

四、作业设计要讲究有效性。

所谓有效性首先指的是作业形式要采用“优选法”,能达到同样目的的形式,要选用所占时间最少、效果最好的。比如区别同音字、音近字,有些字采用比一比,组成词语的办法就能达到效果;有一些字诸如“在再”、“做作”、“坐座”、“已以”,采用选词填空的形式就优于比较组词。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习题。这主要是指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所在以后的订正题的设计,比如有的学生写了错字,就应该要求学生把正确的生字抄写几遍;有的学生写了别字,就应该要求学生对容易混淆的字进行比较组词。

五、作业设计要讲究综合性。

作业的综合性是指要尽可能地集多项训练功能于一题。作业设计讲究综合性可以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位教师在学生做口头作业时,从不重复学生说的答案,也要求学生不重复同学已说过的,还要求学生努力吸收前面同学答案中好的成分,这就在训练学生说的同时,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再如学生写句子、写话,要求学生写完后必须自己先读一读,再读给同学听一听,使听说读写的训练融为一体。再如抄生字与抄词语、组词语结合,抄字、组词、写句结合。这位教师还把在作业本上与学生进行笔头交流,作为一种因才施教、综合训练的好形式。批语有鼓励、批评的话,有订正要求,有告诉学生错误原因的话,也有传授新知识的内容。新知识主要是告诉学生一个使用正确,但不会书写而用音节代替的词语。这种形式不仅能增加学生阅读理解的机会,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综上所述,作业的趣味性、多样性、有效性、综合性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可能截然分开的。如上所举的例子,不少既体现了趣味性,又体现了多样性、有效性,还体现了综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