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

合集下载

南梁精神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南梁精神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文_社科研究132摘要:南梁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井冈山精神的延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西北实践的精神产物,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要的贡献。

本篇论文主要探究南梁精神的科学内涵,同时结合庆阳当地的红色旅游事业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论述南梁精神在打响红色南梁特色文化品牌中的重要作用,用南梁精神指导甘肃庆阳老区的红色文化旅游事业的建设,从而提出一系列针对甘肃庆阳地区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南梁精神;旅游资源;开发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第一部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区域规划,是国家专门为陕甘宁革命老区“量身定做”的发展规划,这在革命老区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甘肃庆阳是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老区,它曾经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更是南梁精神的发源地。

在庆阳地区,南梁精神同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的革命精神光照千秋。

文化要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结合,只有通过对南梁精神的学习和弘扬,才可以合理的开发利用庆阳所拥有的旅游资源,打响以南梁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旅游品牌。

一、南梁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国度,革命先烈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红色精神遗产。

红色精神,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领导中国工农军和广大人民进行革命斗争过程中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经验。

反映了一定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庆阳概况1

庆阳概况1

庆阳市市情概况新华网甘肃频道(02-23 14:18:21)来源:地理位置庆阳市位于中国大西北,座落于黄土高原之上,因地处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

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和陕西省榆林地区接壤南部与陕西省咸阳市、铜川市和甘肃省平凉地区接界东部与陕西省延安地区相逢西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毗邻。

介于东经106度45'—108度45'与北纬35度10'—37度20'之间,东西横跨208公里,南北纵贯207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

全市辖西峰区、庆城县、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合水县、华池县、环县8县(市),146个乡(镇),1487个行政村,11066个自然村。

庆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坐落在平坦宽阔的董志原中部,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地形地貌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端,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

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全境呈簸箕形状,故有“陇东盆地”之称。

远古以来,大地的不断运动和变迁,使雄浑粗犷的黄土地貌千姿百态。

覆积厚度达百余米的黄土地表,被洪水、河流剥蚀和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上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

这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最高处马家大山为2089米,南部最低处政平河滩为885米。

中南部分布着数十条原面,其中面积在6700公顷以上的大原有12条,平畴沃野,土地肥美,是农作物主产区,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的庆阳地区锦上添花。

西北部黄土丘陵绵延起伏,上地广阔,以宽广的草地牧场哺育着兴旺的畜牧业,以众多的岭谷掌滩、河谷川地、沟坡平台和山地梯田。

为发展多元化农业提供丁有利条件、东部纵贯向北的子午岭,森林茂盛,葱郁苍翠,是黄上高原最大的大然次生林区,被称作陇东的“绿色水库”。

这里沿河顺流而形成的滩地、川地和河芥坡地,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条件。

庆阳市区域概况及城市规划简介

庆阳市区域概况及城市规划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庆阳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是甘肃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是全省“两翼齐飞”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翼
“绿环绿网相交融,水系湖面相贯通;人文自然相辉映,陇东园林文化城。”庆阳这个文化名城,在本次规划的有力指导下,“五城”同创的宏伟目标将得以顺利的实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庆阳将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陇东高原。
庆阳是陕甘边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南梁创建了陕甘边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从未丢失过的一块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为北上抗日的红军和党中央提供了落脚点,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在我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六、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近期(2015年):29万人;中期(2020年):39万人;远期(2025年): 53万人。
2、用地规模:规划期末2025年城市建设用地60.8平方公里,人均114.7平方米。
七、城市总体布局
规划城市结构为“两轴、两心、三带、五区”的十字型布局,即以南北大街和世纪大道、真宁路为城市“十”字型主轴;把整个城区分为北城中心、南城中心;西部绿色交通带、南部森林公园林带、东部生态景观带;北城区、南城区、东部科教区、北部清洁工业区、南部石化工业区。
四、城市性质
庆阳市城市性质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城市,人文魅力城市,黄土生态城市。
五、规划年限及范围
1、规划年限:2009年——2025年

庆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庆阳市旅游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摘 要 : 阳市具有发展 旅 游业 的独特 的 区位优 势、 源优 势和发展 基础 。本 文主要探 讨庆 阳 庆 资 区域旅 游 资源优 势 , 分析旅 游 资源开发 的现状 及 问题 , 求既发 展 旅 游 业 、 寻 又使 地 方经 济 可持 续发
展 的 “ 赢 ” 径 双 途
关键 词 : 游 资源 ; 旅 可持 续发展 ; 生态环境
=f , 目肩 是进| 阳 『场 而 了 庆 芊可持 续 发 展 。
U 蚨 阼『了 离 衙节 例 里 『i }
鸷齐

等 季 罹 殳j , 塞里 仍 保 留 着
专统 的 自 齐发 封莫式 , 代 农 、 叉 j 现 j 寸塞里 影 响 甚 微 , 部分居民 仍延续 着多 年来 不变 的生 活方式 与 大 习 俗 。 自然 的 地 貌 , 然 的 农 耕 方 式 , 自 自然 的 习 俗 , 自 然 黼 , 兀哥 受至 瑚 盛『 } ’ “ 游 、 I 发 展 程 度 女 何 , 仅 受 当 地 济 以农 牧 业 为 主 , 业 总 量 小 , 三 产 业 I例 小 , 一 的 口 不 工 第 c 匕 是
型 的 农 大 市 。庆 阳 市 属 黄 河 中游 黄 土 高 原 沟 总秽陶 面 ∈ 万 亩 , 均 匮讳 交少 。 干 旱 积 人 ! , 丽 地 区的生 态 环 境 状 况 、 济 发 展 体 水 平 密 切 相 壑区 , 经 总 年 水量 4 蜘 r 毫 米 , 降 雨 多 集 中 于 7、 、 且 89 关 。 庆 阳 帝 访锄 字 源 丰 富 , 离 喧 嚣 的 城 市 、 ! 资 远 工 I !

方渤 箭源 状 况 及 区 位 条 件 等 因 素 的 影 Ⅱ 而 且 与 这 l 向,

庆阳2024工作计划

庆阳2024工作计划

庆阳2024工作计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划庆阳市在2024年的工作计划。

庆阳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

为了促进庆阳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改造,本文档将提出具体的目标和策略,以实现2024年的发展计划。

2. 经济发展2.1 城市工业升级计划 - 强化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和优化,推动转型升级。

- 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的改善。

- 拓展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促进产业互联互通。

2.2 旅游业发展计划 - 提升庆阳市的旅游形象,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 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 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2.3 农业现代化推进计划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品质。

- 推动农民转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 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拓展农产品市场。

3. 社会进步3.1 教育改革计划 - 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 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设施建设。

- 推动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3.2 卫生健康改善计划 -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推动健康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3.3 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计划 -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和预警机制。

- 加强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社会安全感。

- 深化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4. 城市改造4.1 交通规划 - 完善城市道路和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流动性。

- 推动公共交通便利化,鼓励绿色出行。

-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

4.2 城市环境改善计划 - 实施城市绿化计划,打造生态城市。

- 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改善市容市貌。

4.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升城市服务水平。

高铁时代庆阳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选择--银西高铁开通对庆阳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高铁时代庆阳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选择--银西高铁开通对庆阳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银西高铁,即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途经陕西、甘肃及宁夏三省区,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之一“福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长618公里,陕西(163.4公里)、甘肃(272.7公里)、宁夏(18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250千米/小时(预留350千米/小时提速条件)。

于2021年1月建成通车,将西安到银川的乘车时间由十四个小时缩短至三个小时左右。

银西高铁的开通,直接将庆阳以及周边的宁县、庆城、环县纳入高铁网络,庆阳与西安的时空距离压缩至一小时左右。

庆阳嵌入陕西板块的独特地理位置,在银西高铁开通后将会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银西高铁开通给庆阳带来的机遇银西高铁的开通,正值庆阳老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也是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全面谋划“十四五”规划之时,这不仅是庆阳老区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将给庆阳提升区域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协同创新以及改善城乡结构、带动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带来诸多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极大激发全民发展信心对于甘肃省惟一的革命老区庆阳来说,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真正实现了庆阳市高速铁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使庆阳成为重要的交通节点,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质。

高铁开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它本身所肩负的经济使命,成为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一条信心之路、希望之路。

必将极大地提振老区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极大地鼓舞从南到北干部群众的士气和干劲,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庆阳的知名度。

(二)全面重构区域发展格局庆阳自古就是“北控河套、南屏关中”的地理要冲,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在使庆阳成为连接宁夏、陕西两个省会城市交通要道的同时,必将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与西安、银川等大城市的距离,推动庆阳与关中平原经济圈经济社会的快速融合。

庆阳市2024年招商引资项目目录

庆阳市2024年招商引资项目目录

庆阳市是中国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甘肃、宁夏、宝鸡之间的黄土高原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

在2024年,庆阳市招商引资项目目录如下:一、农业项目1.粮食种植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粮食生产效益;2.果蔬种植项目:发展本地特色的果蔬种植产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3.畜牧养殖项目:发展养猪、养鸡等畜牧养殖业,提高庆阳市的肉类供应能力;4.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强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5.农村电商项目: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二、工业项目1.新能源产业项目: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庆阳市能源结构的转型;2.钢铁产业项目:利用庆阳市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发展钢铁产业;3.机械制造项目:引进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制造产业的水平;4.石化产业项目:利用庆阳市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发展石化产业;5.新材料项目:发展新型材料产业,推动庆阳市科技创新。

三、旅游项目1.文化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旅游景点和文化服务设施;2.生态旅游项目:保护和修复庆阳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产业;3.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特色的民俗、民间艺术等旅游项目,吸引游客;4.温泉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温泉旅游产业,提供休闲和养生服务;5.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庆阳市农村的乡村旅游业,提供农家乐和农业观光等服务。

四、服务业项目1.商贸物流项目:发展庆阳市的商贸物流业,提供便捷的物流和仓储服务;2.金融服务项目:发展庆阳市的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3.教育培训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教育培训业,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服务;4.健康医疗项目:发展庆阳市的健康医疗产业,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5.文化创意项目:发展庆阳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品和创意设计的发展。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4.06•【字号】庆政发〔2021〕17号•【施行日期】2021.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庆政发〔2021〕1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驻庆各单位:《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庆阳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24日《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庆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了“十四五”期间全市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建成全面小康变局全局中锚定历史新方位面向未来发展,要充分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尤其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成就,梳理需要坚持的宝贵经验,剖析自身发展还存在的短板不足,深刻认识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面临的重大机遇、外部挑战,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保持战略定力,以更高起点、更宽阔的视野、更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开启全市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十三五”发展成就“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五个走在前列”和“多扛指标、多扛任务、多扛责任”要求,在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勇于攻坚克难、积极主动作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庆阳旅游资源丰富l.历史文化遗存丰厚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

迄今为止,已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

庆阳曾出土的古生物化石有白垩纪的环江翼龙、更新世的黄河象等;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就出土于庆阳市华池县王咀子乡“奔戎狄之间”的周祖不、公刘在庆阳这片土地上“教民稼墙”,以兴“周道”,留下了不少遗迹与传说;在庆阳诞生的古有黄帝问医的歧伯,汉有思想家王符,魏晋有政治家傅玄,以及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金石书画大家米万钟等,都为历史所称道。

秦长城、秦直道、北石窟、政平塔、双塔寺、大顺城等古代军事、宗教的建筑遗迹遍布全市;馆藏历史文物种类和数量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

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都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高原自然风光十分独特处于庆阳市中心地带的董志塬以其黄土层之厚、原面之大、保存之完整,堪称世界第一黄土原;簇拥着以董志塬为中心的广阔原面的梁、峁、崾岘等黄土丘陵景观亦独具特色;林莽丛生、风光旖旎的子午岭,是黄土高原上独一无二的原始森林,林区之内,生长着银杏、紫斑牡丹等数十种国家珍稀植物。

林缘区葫芦河流域的川台小溪涟潋,稻田如镜,婉若江南水乡。

这些高原自然风光的独有魅力,蕴藏着旅游资源开发的巨大潜力。

3.农耕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庆阳这块古雍州之域,是我国古代众多民族融合生息的地方之一。

多种民俗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在这里留下了印有多民族烙印的婚葬文化、古老的自然崇拜和深厚农本意识的节令时岁文化、源自上古“陶复陶穴”时代的民居文化、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至今带有周文化遗韵和浓郁的农耕民俗文化韵味的香包、刺绣、剪纸、皮影戏等民间艺术。

进一步挖掘和宣扬庆阳的乡土文化艺术,不但可以增强庆阳旅游业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不断促使香包、刺绣、剪纸、皮影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4.红色革命文化影响深远庆阳是陕甘宁边区发源地。

从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陕北革命根据地的扩大,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革命遗迹和革命文物。

南梁政府旧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抗大七分校等革命旧址都得到了很好的修缮保护,南梁革命纪念馆及多处革命旧址分别被国家和省市确定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这些著名的红色革命文化遗存,都是庆阳丰富和发展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

(二)庆阳旅游产业发展迅速1.旅游业的投资不断趋旺近年来,庆阳旅游业投资不断趋旺,2011年,旅游业的直接投资数亿元,除了政府直接投资外,部分企业和个人也在旅游资源开发和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有力的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业建设。

近几年,庆阳建成了和谐广场、农耕民俗文化村、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岐伯胜景、双塔森林公园、秦直山庄、夏家沟森林公园、潜夫山公园等一批旅游项目,这对加快旅游业产业发展无疑是极其有利的因素。

2.经济增长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庆阳作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国家和甘肃省给予了大量的投资。

近年来庆阳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动了人们休闲消费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庆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2011年,庆阳财政收入增长了79.8%,达到了105.6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338元,既保证了产业开发的投资,也为旅游消费增加了活力。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旅游、休闲消费需求也在日益增长,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统筹规划与综合发展庆阳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分散,加之黄土高原梁、峁、沟壑的天热地形地貌特色,很难集中开发旅游景点。

目前,旅游资源开发多属于各县自主的投资开发,各自为政,零散杂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设计,出现了各地自我为主的发展意识,有些县区就开发旅游资源而开发,没有和其他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缺乏整体统筹规划,杂乱无章。

(二)旅游产业品牌意识淡漠庆阳旅游产品开发滞后,资源特色挖掘不够,品牌意识薄弱。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品和劳务的总和。

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严重滞后,表现出有旅游资源基础而没有开发,或开发只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作者简介:马永祥(1971-),男,甘肃环县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企业管理问题。

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马永祥(陇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庆阳745000)摘要:庆阳是中国西部的新型发展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通过对庆阳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庆阳实际,提出了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战略,对促进庆阳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庆阳市;旅游资源;战略措施马永祥:庆阳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176··企业研究Business research总第408期第18期2012年9月这与庆阳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化相比,显得极不协调,产品结构单一,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主要是森林公园、古文化遗址和南梁红色旅游等景点的建设,其他的民俗文化、特色旅游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

即使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产品质量较低,还未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产品,在甘肃省乃至全国缺乏一定的影响力。

质量较低等方面,并且宣传促销手段落后,缺乏品牌意识,(三)投入不足与配套设施欠缺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目前仍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对于旅游设施与相关配套项目的投入极为微薄。

一方面是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只靠国家专项资金投资,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民间资金不能进入旅游资源开发阵地。

另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缺乏规划,只是效仿其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不能立足本地实际,缺乏从未来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设计建设项目,部分旅游资源虽然已经开发利用,但道路、住宿餐饮等相关的配套设施滞后,对游客的接纳能力有限,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旅游组织及从业人员素质低庆阳的旅行社资质不高,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型的旅游组织,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高资质的从业人员,开发观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

旅游业以服务为主,要求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意识,从业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的需要。

而庆阳旅游组织(旅行社)和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不能充分认识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缺乏主动开发市场的积极性,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只注重目前的旅游需要,未从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旅游组织建设和人才储备,旅行社服务能力不佳,高级管理人才缺乏。

三、庆阳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性思考(一)科学定位,统筹规划庆阳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科学开发、有效保护、市场导向、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防止低档次开发和重复建设,有效制止开发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庆阳地处陕甘宁交汇处,南接旅游胜地西安、咸阳,东临革命圣地延安,北距宁夏沙湖、西北影视城等旅游景点也不是太远。

从空间位置来看,庆阳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应当定位在建立与咸阳、西安和延安相对接的环状旅游网络,依托周边城市发展庆阳旅游产业,形成线路相连、景区互补、客源共享、互利双赢。

同时建立以市府所在地西峰为中心向各县区延伸辐射的市内旅游网络,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发展本市休闲旅游。

充分发挥陕甘宁三省区交界处的地理优势,主动参与西安、咸阳、延安等市旅游产业的分工和布局,构建以周祖农耕文化旅游为龙头,以民俗文化为核心,以黄土风情旅游、红色旅游、度假旅游、观光农业为特色的庆阳旅游产业格局。

要把旅游基础设施、旅游重点项目、城市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保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旅游服务业在科学的指导下同步推进,快速发展。

(二)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庆阳的旅游资源开发应立足资源实际,围绕农耕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旅游、黄土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庆阳旅游品牌。

庆阳旅游产业应逐渐形成以南梁红色革命圣地旅游、子午岭天然氧吧森林公园旅游、周祖文化拜祭旅游、陇东民俗农耕文化旅游为特色品牌的旅游线路,逐渐提高规模和档次,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庆阳旅游。

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形成以香包、民间刺绣、剪纸、皮影等为主,具有鲜明地方民俗特色的高品质旅游纪念产品。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各旅游企业都要宣传促销,宣传庆阳的旅游资源,树立庆阳旅游的整体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升级,拓宽旅游市场。

(三)建立联动开发机制庆阳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与本市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其他产业发展协调,建立行之有效的联动开发机制。

庆阳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增速强劲,作为甘肃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家大型能源化工基地、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核心地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各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联动协调的发展机制,形成互动式发展,带动式发展,联动式发展,形成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趋势。

(四)建立多元化投资开发机制加快建立多渠道的旅游开发投入机制。

政府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市、县财政每年都应拿出一定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

农、林等部门在农业开发、生态建设方面,应兼顾与重点旅游城镇和重点旅游景点景区相配套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和生态旅游项目。

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及外商投资建设、经营旅游景区(点)和旅游设施。

落实省政府对旅游发展资金的征收制度,旅游主管及税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旅游发展资金征管工作,确保征得上来,用得合理。

与此同时,庆阳市政府还要积极推进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与旅游相关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改善旅游景点的食宿基本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方便游客往来,满足游客的旅游需要。

(五)加强旅游组织及人员管理庆阳市政府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行业管理规范制度和措施,整顿旅游产业市场,消除旅游市场混乱现象。

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业规范的旅游管理体制,把景点开发建设、服务质量规范、投诉处理等工作切实纳入统一有效的管理之中,加强监督监管力度,依法保护好旅游资源的开发,规范旅游市场,保障游客和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同时,要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旅游专业培训机构,采取委培、进修、短训、现场培训指导等方式,加强旅游行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庆阳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