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既有线拨接改造施工方案

铁路既有线拨接改造施工方案
铁路既有线拨接改造施工方案

XX线XX至XXS2标段XX~XX段

既有线改造施工方案

(DK2137+500~DK2138+700)

一、施工简介及主要工程数量:

DK2137+500~DK2138+700段既有线半径为800m,缓和曲线长为120m的曲线,既有线路为P50普通线路。此次改造成半径为1605m、缓和曲线长为190m的曲线。主要工程数量为:提前予铺DK2137+786.7~DK2138+429.35和DK2138+511.96~DK2138+700段线路,予铺线路总长为806 m。拨移线路长度为258m,其中东拨接段拨移线路长度为174.97m,最大拨距为2.73m。西拨接段拨移线路长度为82.6m,最大拨距为2.81m,东西端龙口与既有线路连接无高差。

二、施工及配合单位

施工主体单位:中铁21局XX二线S2标段工程指挥部

分项主体施工单位:S4标中铁电化局

施工配合单位:XX工务段、XX车务段、XX电务段、XX通信段三、施工等级

本工程属于Ⅰ级施工。

四、施工方法及工期安排:

1、既有线改造总体施工方法:本区段既有线改造采取提前予铺DK2137+786.7~DK2138+429.35和DK2138+511.96~DK2138+700段线路,予铺线路采用P60 25m钢轨Ⅲ枕,既有P50线路与予铺线路采用P60~50 12.5m异型轨连接;予铺段整修达到线路静态验收标准后,在封闭点内进行既有线拨接合拢及大机两捣一稳作业。

2、既有线改造工期安排:

2.1、11月24日利用图定天窗时间封闭既有线4小时,1组大机(2捣1稳)从XX站开出,运行至K2137+450处等待,待线路拨通整修后,大机进行改造线路的两捣一稳作业,作业完毕后大机联挂返回XX车站。

3、DK2137+500~DK2138+700段线路改造平面图见后附页。

五、改造施工计划工具、机具:

序号机具名称单位数量序号机具名称单位数量

1 汽车辆

2 11 液压拨道机台10

2 挖掘机台 2 12 高程起道机台 2

3 捣固机组 2 13 大活口扳子把 4

4 撬棍根120 14 钻眼、锯轨机套 4

5 铁锨把100 15 花夹板、短轨套 4

6 洋镐把20 16 50米钢尺把 4

7 死扣轨枕扳手把80 17 5米钢尺把 4

8 压机台8 18 轨距尺把 4

9 垫木根40 19 弦绳米50

10 钢叉把50

六、施工封锁领导小组及人员安排:

6.1、施工领导小组:

施工单位总指挥:XX指挥长(负责全面施工组织、改造方案审批、拨接作业施工全面指挥、协调),电话:XX 副总指挥:XX、XX(负责改造线路的予铺及拨接作业施工、配合指挥长进行施工指挥及协调),电话:XX XX XX

技术主管:XX(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及全面技术工作),电话:

安全主管:XX(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工作、拨接改造前线路检查、会同相关部门办理线路开通签认手续等工作),电话:XX

质检主管:(负责予铺线路的静态验收、封闭拨接线路几何尺寸检查、线路验交前的动态检查及维修等工作),电话:

拨接作业负责人:(按指挥部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具体的线路予铺及拨接作业)

驻站:XX车站

XX车站(辅助驻站)

800m防护:

现场电话员:王进生

线路工:25人

劳务工:160人

6.2、施工情况通报程序:

七、各拨接口施工方案及施工人员组织:

1、10月24日利用图定天窗时间封闭既有线4小时,1组大机(2捣1稳)从XX站开出,运行至K2137+450处等待,待线路拨通整修后,大机进行改造线路的两捣一稳作业,作业完毕后大机联挂返回XX车站。线路开通后第一趟限速25Km/h,其后限速45Km/h。如未完成两捣一稳作业,线路开通后限速25Km/h至次日天窗点大机整修完毕。

限速区段:DK2137+500~DK2138+700

1.1、运输组织:封闭命令下达后,1组大机(2捣1稳)从XX 站开出,运行至K2137+450处等待,待线路拨通整修后,大机进行改造线路的两捣一稳作业,作业完毕后大机联挂返回XX车站。

1.2、既有线各拨接合拢段施工程序、时间安排及人员组织情况:

1.2.1、既有线东拨接段DK2137+611.73~ DK2137+786.7:

1.2.1.1、既有线东拨接段拨移线路长度为174.97m,最大拨距

2.73m.予铺线路与既有线路在拨接口处无高差,线路拨接就位后锯轨打眼进行合拢,具体拨接段示意图如下:

1.2.1.2、既有线改造东端拨接段施工人员组织:

施工领导:XX 施工负责: XX、XX

安全主管:XX 技术负责:XX

拨接口换轨及合拢负责人:XX 、XX

轨距、水平检查人:XX

大机配合人员:XX

现场防护员:

作业人员:80人

1.2.1.3、各工序作业时间安排及负责人:

1.2.1.3.1、卸松拨接段线路轨枕扣件及扒碴,计划时间30分钟。

卸松扣件负责人:XX,计划安排15人进行作业,每人负责9根轨枕,完成时间20分钟。

扒碴作业负责人:,计划安排60人进行作业,完成时间30分钟。

指挥挖掘机配合扒碴及拨道:XX

1.2.1.3.2、拨移线路就位:计划时间30分钟.

指挥线路拨移负责人:XX,计划安排70人进行作业。线路在20分钟粗拨就位后,30人转到上碴作业。

1.2.1.3.3、合拢、方枕、上碴整道:计划时间20分钟.

龙口处负责准备夹板及螺栓负责人:XX,配5人。

技术负责人:

锯轨负责人:XX

钻眼负责人:XX,配5人

上碴负责人:,计划安排70人

1.2.1.3.4、大机捣固作业:计划时间90分钟

大机配合负责人:XX

1.2.1.3.5、大机返回XX站及与设备管理单位双签认后开通线路:计划时间20分钟.

负责会同设备管理单位办理双签认及开通手续:XX

1.2.1.3.6、合计时间180分钟.

1.2.1.4、各工序作业流程图:

1.2.2、既有线西拨接段DK2138+429.35~ DK2138+511.96: 1.2.2.1、既有线西拨接段拨移线路长度为82.6m,最大拨距为2.81m.予铺线路与既有线路在拨接口处无高差.线路拨接就位后锯轨钻眼进行合拢,线路上碴整修后大机进行捣固作业。具体拨接段示意图如下:

1.2.2.2、西拨接段施工人员组织:

施工领导:XX 施工负责:

D K 2

138+42

9.35

D K 2138+

511

.96

安全主管: 技术负责:

拨接口合拢及联接负责人

轨距、水平检查人:

大机配合人员:

现场防护员: 向

作业人员:80人

1.2.2.3、各工序作业时间安排及负责人:

1.2.2.3.1、卸松线路拨接段轨枕扣件及扒碴,计划时间35分钟。

卸松扣件负责人:,计划安排15人进行作业,每人负责10根轨枕,完成时间25分钟。

扒碴作业负责人:,计划安排60人进行作业,每人负责5孔,完成时间35分钟。

指挥挖掘机配合扒碴及拨道:

1.2.2.3.2、拨移线路就位:计划时间35分钟.

指挥线路拨移负责人:,计划安排70人进行作业。线路在20分钟粗拨就位后,20人转到上碴作业。

1.2.2.3.3、合拢、方枕、上碴整道:计划时间20分钟.

龙口处合拢负责人:XX,配5人。

技术负责人:吕旺宏

上碴及紧固螺栓负责人:XX,计划安排70人

1.2.2.3.4、大机捣固作业:计划时间70分钟

大机配合负责人:

1.2.2.3.5、大机返回XX站及与设备管理单位双签认后开通线路:

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铁路等级与项目构成第三章电气化工程 第四章站前工程 第五章站后工程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加说明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的宏观调控,提高铁路既有线电气化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动技术进步,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促进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决策服务和控制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既有线电气化改造铁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国家铁路标准轨距铁路既有单、双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 第四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建投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必须遵守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发展铁路建设事业的技术经济政策以及有关运输安全、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等的规定。 二、从我国国情和路情出发,根据运量的增长,远近结合,为逐步扩能创造条件,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前提下,以运量为依据、运能为中心,做到点、线、网之间,固定设备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系统的运输能力。 四、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实现铁路现代化。 五、在满足电力机车的运行条件和完成调查运量的前提下,实现原线电化;既有线路的平、纵断面和既有建筑物及设备应尽可能利用,避免大拆大改。土建技术改造和新建电气化工程技术标准的选用,应按线路运量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发挥整体效益。 第五条铁路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kV电力线路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k V电力线路跨越铁路施 工方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双堰至遂西110千伏线路工程 N27#-N29#夜间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遂宁市江源实业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

N27#-N29#跨越铁路夜间施工方案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安全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技术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双堰至遂西110千伏新建线路工程,目前已进入铁塔组立阶段,按照要求,铁塔组立方案及机械、机具设备、特种作业人员已按要求进行报审。本线路N27#-N28#跨越遂渝铁路,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N27#塔形1D2-SJC4/20;N28#塔形1D2-SJC2/27;N29#塔形1D2-SJC3/21。N27--N28档距131米; N28-N29档距148米。导线型号:JLHA3-335;地线型号JLB20A-80、OPGW-24B1-90。交叉跨越铁路施工断面图如下: 现场查勘: N27-N28跨越遂渝铁路,跨越铁路轨道三根,即跨越接触网三次; 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跨越铁路轨道两根,即跨越接触网两次。 被跨越的遂渝铁路 被跨越的遂渝铁路 N27#-N28#跨越遂渝铁路 N28#-N29#跨越遂渝铁路复线 本段线路跨越铁路协调情况:公司多次与铁路相关部门协调,取得同意:确定在5月11日-13日夜间,利用电气化铁路“开天窗”的时间点,将铁路接触网进行停电,配合电力线路跨越施工。 二、主要施工作业任务: 1、铁塔组立;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说明: 1.1、本施工是根据《铁路局200 年财务预算的通知》,严格按照《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设备大修规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及相关准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1.2、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容: 工程概况、施工日期、施工慢行速度条件、劳动力组织、机械设备、施工防护、施工作业程序即及技术标准、未交验线路的养护、施工料具的管理、线路交验、劳务工的岗前培训、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 2、工程概况: 2.1、施工地点:XX线KXXX+XXXX~KXXX+XXX 2.2、线路状况:均为无缝线路或冻结无缝线路 2.3、施工容:道床清筛,处理道床翻浆冒泥及接头换碴,整理道床、捣固,扣件螺栓涂油,整正及更换失效胶垫,更换扣件,降路基、清除余土、疏通侧沟。 2.4、施工重点难点:①各立交桥施工工作面狭窄,桥下面有农田、房屋及车辆行人,施工时用彩条布和竹席将桥上护栏、步行板封闭,②长大隧道、长大桥梁、路堑废土运距远,堆放困难;③图定“天窗”封锁时间兑现率低;④老K 车周转慢道碴不能及时满足施工需要。 3、施工进度安排及要求: 3.1、施工工期 XX 天。XX月XX日~XX月XX日完成。 3.2、施工慢行要求:清点封锁,封锁前1小时25Km/h,封锁时间11:10分~13.10分,120分钟,封锁开通后首列15Km/h,2小时限速25Km/h,以后至次日封锁前1小时35Km/h.。 4、施工管理组织: 4.1、段成立线路施工管理领导小组,主管线路付段长任组长,安监科科长、技术科科长、任付组长,线路科线路大、中修主管、当班调度员、所辖区主任领工员唐如清任组员负责管理、协调、技术工作(协调本单位各部门及段与外单位的配合联系)。 4.2、施工队伍组织:各车间组织施工,要求由车间主任或副主任任施工负责人,车间技术员任工程主管技术员,各车间机械化工队并补充部分民工. 4.2.1、工作责任围划分: 4.2.1.1、清筛工班负责:驻站防护,工地防护,慢行地段两端关门防护,清筛地段质量监督,回填道碴,更换失效胶垫、扣件,撤除水平胶垫,施工地段扣件螺栓涂油,降路肩,废土清理,清理侧沟,机械日常维修。 4.2.1.2、起道、拨道、捣固工班负责:工地防护,当日正在清筛地段,已清筛地段起道、拨道、捣固,补充回填道碴,机械日常维修。 4.2.1.3、整理交验工班负责:工地防护,线路起道、拨道、捣固找细作业,扣件螺栓涂油,整正胶垫,调整更换失效扣件,刷新线路标志,整理道床,机械日常维修。 4.2.1.4、各工班工作之间衔接必须融洽;工作上要认真积极主动配合,不留死角; 4.2.1.4.1、清筛工班要掌握好民工劳力状况,合理搭配使用民工,破底清筛必须在线路封锁时间完成;

跨越铁路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临汾电力设计院:侯马电厂(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交叉跨越分图(3)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太铁安监〔2008〕320号) 3.《铁路沿线路材路料管理办法》(太铁安监〔2008〕143号) 4.《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铁师〔2012〕512号) 5.《路局、路局党委关于严格施工管理坚决杜绝“黑施工”的决定》(太铁办〔2012〕355号) 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版) 7.《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 8.《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9.《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 248-20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中心 工程设计单位:临汾电力设计院 工程监理单位:山西锦通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工程承装公司 1. 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起于侯马电厂,终止于紫金山220kV变电站。 2. 我项目部承担全部施工任务,起止桩号为N1至N42。本施工段全长1 3.009km,铁塔共计42基。本工程为双回路,其中直线塔23基,终端塔2基,钢杆塔8基,耐张塔9基。本标段铁塔,全塔最高的为61.4

米。铁塔最轻,最重。全线均为双回路架设。 3. 本工程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JL/G1A-400/35,每回路为三相导线,每相二分裂排列,分裂间距400mm。地线采用两根OPGW光缆。 4. 本线路中导线拉断力为,钢杆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9686N,安全系数。铁塔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39962N,安全系数。 5. 本线路中光缆拉断力为87kN,N1-N14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2895N,安全系数。N14-N41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3514N,安全系数。 6. 本次交叉跨越点为侯西线铁路4km+700m处。 7. 本次交叉跨越铁路10kV为:10kV自闭线(418-419#)、10kV贯通线(373-374#)。 三、跨越现场示意图及主要参数 1. 现场跨越点情况:跨越架搭设点低于铁路0.81米,铁路路轨跨度为5.5米。跨越架高度选择13米,跨度选择米。铁路10kV贯通线、10kV 自闭线采用独立搭设跨越架。断面图、平面示意图如下: 10kV贯通线

铁路工程轨道施工专项方案

铁路工程轨道施工专项方案 1概述 根据设计,本标段只有XX岭隧道(XX岭隧道出口段XX车站范围内采用有砟轨道)和XX隧道内施作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合计20114m。 隧道内弹性支承块道床结构高度为68cm,宽282cm。进出口洞外各设20m 过渡段,由有砟轨道过渡至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过渡段采用重型有砟轨道,过渡段道床结构高度从洞内往洞口方向由68cm渐变至77cm。 无砟道床主要工程量如下:弹性支承块预制67061块,底座及道床板(C40砼)21542米,底座及道床板钢筋1470.356t,伸缩缝及沉降缝沥青木板19377m。 2施工方案 2.1弹性支承块预制方案 弹性支承块由支承块、块下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组成。支承块为C50钢筋砼结构。块下橡胶垫板放置在橡胶套靴之内支承块的下方,略小于支承块地面尺寸。橡胶套靴覆盖在支承块四周及底面。 支承块预制场地设在XX隧道出口位置附近,可以方便使用和节约运输费用,占地面积约5000m2,其中生产区搭设长40m、宽40m、高4.5m的厂房,厂房要求密封良好。厂房分四个区:砼搅拌区、砼振动成型区、蒸汽养护区及拆模区。材料库、钢筋加工区、养生、套靴组装及成品堆放区设在厂房外, 预制场地建设按照5个月考虑,2011年2月1日开始建厂,2011年6月30日建厂结束,2011年7月1日开始试生产,2011年8月1日开始正式生产,2012年7月31日预制工作全部结束。 预制工作按照每天1个循环进行安排。每月按照25天考虑,67061块弹性支承块预制12个月,共需投入模型224套,考虑一定的备用模型,模型共投入238套。 2.2弹性支承块无砟道床施工方案 弹性支承块无砟道床施工采用组合式轨道排架铺装和现场浇筑砼的方法进

铁路电力线路跨越地方电力线路施工方案

工程项目: 铁路六景至邕宁10kV自闭线跨越伶龙903那兰线放线施工工程 施工方案 审核: 编写: 施工单位:中铁二局电务公司黎邕项目部 2008年1月2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铁路沙江至邕宁10KV自闭线跨越10KV伶龙903那兰线施工工程 2工作地点: ①10KV伶龙903那兰线李坡农排支线1#——2#杆 ②10KV伶龙903那兰线49#——50#杆 ③10KV伶龙903那兰线70#——71#杆 ④10KV伶龙903那兰线84#——85#杆 3、工作范围和内容: 新建铁路沙江至邕宁10KV自闭线4处跨越伶龙10KV线路及分 支线(李坡农排支线)放线工程

工作范围平面图: 李坡农排支线 注:1、“”为将施工的自闭10KV线路,“”为地方伶龙903(10KV)那兰线路及李坡农排支线线路。 2、在伶龙903那兰线26#杆至903那兰线27#档内挂接地线一组; 在李坡农排支线2#至3#杆档内挂接地线一组;在伶龙903那兰线85#杆至903那兰线86#档内挂接地线一组,接地线共3组。

二、施工组织: 1工作负责人:舒西胜 2现场安全员:杜刚 3停电联系人:梁泽枢 4施工班组:黎邕项目第二作业队 三、施工计划及进度: 1、2008年1月7日8:00至18:30分对伶龙903那兰线4处跨越放线施工 四、技术措施: 1、当天工作必须按照,《<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2、工作质量必须达到《电力线路运行技术规程》的要求; 五、停电计划: 1、在2008年1月7日上午8时至下午18时30分进行停电放线作业, 停电具体时间以工作票为准。 六、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

隧道夏季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西成客运专线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XCZQ-8标段 夏季施工安全质量专项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 复核: _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___ 中铁二十局西成客专项目部第十一工区 2015年6月 一、编制目的 根据汉中市勉县气象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的六月、七月、八 月为勉县夏季高温季节,5月至10月为当地雨季,在夏季施工中涉及到高温和雨水季节等复杂天气状况,为保证夏季高温季节的正常施工,做到科学有序地组织好房家湾隧道1#横洞工程夏季施工工作,确保夏季施工时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安全,保证质量、安全及工期,特制定本夏季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本工区承建房家湾隧道施工起讫里程DgK283+91什DgK286+961 全长3050m为双线隧道。隧道采用1#横洞辅助施工,进洞里程为DgK284+752横洞长度为794m 工程所在地大巴山山区为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点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9 C,极端最高气温37.4 C, 极端最低气温-11.6 C,年平均降水量1103.6mm年平均蒸发量1016.1mm 三、夏季施工组织准备 1. 指导思想结合现场实际,对夏季施工中工程的重、难点进行提前

研究,为工程保驾护航。坚持信息化施工,始终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可变因素掌握在可控的范围内。 2.组织机构设置成立以工区经理宋风报为组长,工区书记、总工、生产副经理为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夏季施工领导小组。具体设置如下:组长:宋凤报 副组长:王晓华、翟德平、冷志华 成员:徐西华、崔劲、董韬、赵朋涛、杨勇、张伟、刘雷、 宋子美、吴超、陈汉涛 四、夏季混凝土施工专项方案 1、夏季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安全质量问题:1)质量方面,结合隧道施工特点,夏季施工时,隧道工程的混凝土工程质量病害主要有增大塌落度损失速度、增加塑性收缩、加快凝结和硬化、增大冷缝形成的可能、降低后期强度、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增大干缩和收缩裂缝、削弱混凝土与钢筋的粘接力等。 2)安全方面,经工区对所在地夏季施工环节排查,存在的主要安 全隐患为:中暑、雷击、触电、火灾、食物中毒、洪涝灾害等; 2、夏季施工措施的启动条件:混凝土入模温度超过30C即启动夏季施工措施。 3、夏季施工质量措施 在混凝土拌制、运输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在炎热季节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可采用冷却装置冷却拌 和水,并对水管及水箱加遮阳和隔热设施。 (2)对拌合站水泥、砂、石的储存仓、料堆等进行遮阳防晒处理。 (3)在可能时应做好计划,以避免在日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

电力架空线路施工方案(完整版)

铁路沙江至伶俐10kV自闭线路及六景至伶俐电源线路跨越横县供电公司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支线和承朴905线的放线工程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黎邕铁路工程项目部 2008年1月11日

一、概述: 1、建设单位:南宁铁路局工程管理中心。 2、工程名称:铁路沙江至伶俐10kV自闭线和六景至伶俐电源线跨越横县供电公司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分支线和六景35kV变电站承朴905线工程.。 3、设计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4、施工单位: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黎邕铁路工程项目部。 5、开竣工日期:2008年1月18日至2008年1月19日。 二、施工任务: (一)铁路沙江至伶俐10KV自闭线跨越横县供电公司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分支线地点如下: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17#~18#杆(自闭线14~15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27#~28#支线杆(自闭线22~23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北墨纸厂支线3#~4#(自闭线33~34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道庄支线1#~2#杆(自闭线36~37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石洲站支线0#~1#杆(自闭线50~53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石洲纸厂支线02#~03#杆(自闭线67~69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道庄支线39#~40#杆(自闭线88~89杆)(二)路六景至伶俐电源线跨越横县供电公司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及分支线地点和六景35kV变电站承朴905线如下: 六景35kV变电站承朴905线09#~10#杆(电源线18~19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19#~20#杆(电源线34~35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24#~25#杆(电源线37~38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航运E台支线01#~02#杆(电源线38~39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石洲站支线0#~1#杆(电源线53~54杆) 六景35kV变电站那莫904线道庄支线40#~41#杆(电源线87~88杆) 三、工电压等级:10kV 四、施工组织: 1、施工总负责人:鲁健现场施工负责人:舒西胜 职责:负责组织本施工方案实施,施工人员、工器具调配,工程协调,在保证质量、保证设备和人生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提前完成任务。 2、施工技术监督:冯学权 职责:负责按有关技术标准、技术措施执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保证施工质量、组织质量自检。 3、施工安全监督:屈程东 职责:负责监督各项施工作业,严格贯彻执行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在安全的前提下争取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4、跨越一组施工负责人:宋文彬 职责:对跨越一组施工点总负责,负责组织人员施工,以及监督各跨越点工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轨道是铁路线路的上部建筑,铁路轨道施工是指在业已建成的先期工程如路基、桥涵和隧道等线下建筑物之上进行轨道铺设的工作。它包括铺轨和铺碴两项基本内容。 轨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在充分掌握线路设计文件中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本单位施工的线路情况、轨道铺设起讫点里程和铺设长度、施工期限和施工进度等,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条件,确定轨道铺设方案和施工方法,编制轨道铺设进度计划,制定出加快铺设进度,保证铺设质量、安全施工、降低施工成本,确保轨道工程如期完成的相应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 轨道铺设工作按其基本内容和顺序分为准备工作、基本工作和整修工作等三个阶段。 一、轨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是确保轨道铺设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期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施工调查和测设,施工前准备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1.1资料准备 ⑴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 工程施工单位事前应向有关单位收集施工资料:线路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路基、桥隧等工程竣工资料。如:曲线表、断链表、桥梁表、隧道表、车站表、水准基点表、中线桩控制表、架桥岔线表、路基有无路拱地段表、陡坡地段表、整体道床地段表、宽枕铺设地段表、制动地段表、桥头路基填土夯实密度试验纪录、绝缘地点表、坡度表、设计高程表和路基检查证等。 ⑵审核和复制技术(施工)文件 按照《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302-96的要求,认真做好设计文件及施工技术资料的审核工作,查明铺轨起讫里程和工程数量,使施工资料正确可靠,避免造成返工浪费。在施工资料审核正确无误的前提下,

复制车站简图和正线施工缩图,整理施工技术文件,以供铺轨施工使用。 1.2施工调查和测设 1.2.1施工调查 施工调查使施工准备的关键,其主要内容有 ⑴考察并择定铺设基地设置方案,落实道碴采集场,并考虑采用的运输方案和道路系统。 ⑵落实所需水、电、材料及机具设备供应。 ⑶了解架梁河道概况,必要时提出临时通航及采用便桥通过方案。 ⑷了解平交道口附近地形、地貌和车辆通行情况,提出维持道路交通的临时措施。 ⑸调查站前工程完成情况,看其能否保证铺轨、铺碴、架梁工作的顺利进行。 ⑹检查路基整修情况 ⑺检查线路中线桩和临时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规定是否齐全,如有缺损应在铺轨前补齐。 ⑻检查界限情况,检查跨越路基的通讯和电力线路的高度及其他建筑物限界能否保证铺轨机、架桥机安全通过,否则必须在铺架机械到达前进行处理。 1.2.2施工测设 路基成型后,施工单位应进行线路复测,恢复线路中心线并钉设永久性中线桩,施工规范规定直线地段每隔25米,圆曲线地段每隔20米,缓和曲线每隔10米各设一桩;铺设钢筋混凝土宽枕地段,无论直线还是曲线,中线桩桩距均为10米;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起终点、平交道和道岔理论中心点均钉设中线桩。 1.3施工前准备 ⑴轨道铺设基地和轨排倒装站的设置 ⑵路基整修。不论采用何种铺轨方案,在铺轨前都必须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路基整修,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后,方可铺轨、铺碴。 ⑶预铺部分道碴。为保证铺轨列车的安全行驶,防止压断轨枕和破坏

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中的主要问pager=168_170

第16卷 增刊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V o l116 Supp1 2003年7月 JOU RNAL O F SH I J I A ZHUAN G RA I L WA Y I N ST ITU TE Ju l12003 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中的主要问题 赵国祝1, 何向国2, 彭 华3 (11中铁十三局集团四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21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站场枢纽设计处,天津 300142; 31北方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对铁路既有线提速线路中线路、轨道、路基和桥涵工程等站前工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提速改造;既有线;对策 中图分类号:U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226(2003)S120164203 铁路既有线提速是目前我国铁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它可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提高铁路客、货运输效率。其不同于传统的新建铁路建设,又加上在我国起步较晚,尚无大量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对既有铁路的提速,其有关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也相应提高。在正确评估既有铁路的现有设备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提速目标值,经济、合理地对线路、路基、桥涵、通信信号等工程进行改造,使其满足提速后列车的安全舒适运行要求[1,2]。为满足提速要求,需要进行线路平面(纵断面)新建、改建,针对由此引起路基新(改)建、既有桥涵接长、桥涵改建、路基加固、更换道碴、更换轨枕等工程问题进行探讨。 1 速度目标值 只有对提速后的速度目标值确定后,才能进行线路、路基、桥涵等专业设计。速度目标值确定的原则应该是保证提速后列车安全运行(安全),投资尽量少(经济),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可行(合理)。确定其值时一般考虑以下因素:既有铁路目前的设计行车速度;既有铁路各种设备目前的技术标准及相应状态;拟定提速后列车运行组织形式(客货混行或只有客运);拟定的投资规模。在上述因素中,既有线路目前的设计行车速度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根据国内外已有的铁路提速改造情况,建议当既有铁路目前的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 h、120km h、160km h时,提速改造后的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 h、140~160km h、200km h。 2 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根据选定好的提速目标值和列车运行组织形式,以及既有铁路线路的技术标准,首先需要确定改造后线路的技术标准。主要确定以下参数。①铁路等级:目前我国提速改造的线路主要还是针对 级铁路,提速后仍为 级铁路。②正线数目:单线铁路可改造成双线,双线铁路可维持不变,或修建第三线。③限制坡度:如能满足提速后的要求,不要改变限制坡度,以避免线路高程变动较大。④最小曲线半径:针对提速改造后的列车运行速度等参数的要求,确定改造后的最小曲线半径,将既有线的小曲线半径增大。⑤牵引种类:主要依据改建后列车运行组织形式,是客货混行或只有客运,则选择电力牵引或内燃牵引。⑥机车类 收稿日期:2003203212 作者简介:赵国祝 男 1970年8月出生 工程师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中铁十四局集团霍尔果斯口岸站施工项目部 二О一二年七月

. 轨道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制范围、依据和原则 1、编制依据 适用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精伊霍铁路K283+000~K286+003、DK0+000~DK6+041.5(中哈铁路接轨点),含宽轨场、准轨场、边检场、客运车场、换装场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一关两检”等口岸相关设施,预留快运、特货作业场地等2012年开通项目等。 2、编制依据 2.1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铁计函〔2011〕101号; 2.2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部分站前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1〕613号; 2.3 《关于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1〕718号; 2.4 《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号); 2.5 《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 2.6 《经霍尔果斯-阿腾科里口岸连接中哈两国铁路专门工作组第五次会议纪要》; 2.7 《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7〕186号)。 2.8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9 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标准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新建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编制原则

3.1 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 3.2 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3.3 坚持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和信息化施工的原则; 3.4 坚持因地制宜、灵活机动进行临时工程设置的原则; 3.5 坚持专业化施工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 新建霍尔果斯口岸站工程位于新疆伊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包含客站改造以及新建工程两部分。正线铺新轨0.03铺轨公里,站线铺轨71.73铺轨公里,铺新岔140组, 铺道床71.7公里;改建拆除线路2.88公里,重铺0.41公里,拆除道岔10组,重铺2组,铺道床2.88公里。 二、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I级重型,准轨正线采用60kg/m,宽轨正线采用50kg/m。到发线和其他站线、次要站线采用50千克/米钢轨; 2.正线数目:单线; 准轨场、宽轨场线路有效长度:准轨850米、宽轨1050米; 牵引方式:准轨线电力牵引,宽轨线内燃牵引; 轨距:准轨线轨距1435mm、宽轨线轨距1520mm; 三、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

(强烈推荐)大瑞铁路路基、轨道设计及项目施工方案毕业论文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对大瑞铁路K211+000--K213+000段进行路基、轨道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路基横断面的设计,土石方量的计算及调配,普通无缝线路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大理至瑞丽铁路,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项目之一,也是我国西南进出境通道之一的中缅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瑞铁路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关键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沿线各族群众期盼已久的一条致富路。 设计中首先读高程绘制横断面,进行土石方计算,第二部分无缝线路设计,进行最不利轮位计算,再对无缝线路稳定性强度检算,第三部分进行无缝线路配轨、轨道设计、轨排组装计算,第四部分编写施工组织,铺轨的施工工序及其工艺。 设计成果包括路基横断面图、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等一系列设计图纸,以及设计说明书和各个设计过程的相关数据。 设计所有内容都是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编写,符合《铁路轨道施工验收规范》要求,符合国家标准。本设计全部设计图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制,计算机排版,打印出图。 关键词:土石方;无缝线路;轨道设计;铺轨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sign plan descriptions of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 and relevant design norms, Dali--Ruili railway K211 + 000-K213 + 000 sections roadbed, course design and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This design include the design of the subgrade cross, the calculation of the quantity of conditions and regulations, and ordinary seamless route design and the wri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Dali--Ruili railway, is our country long-term rail network planning of network layout and western developmental perfect new project, and also one of southwest China inbound and outbound passage of one of Burma international railwa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annel. Big red i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railway in the strategy for western development to accelerate China connection southeast Asia, South Asia international thoroughfare construction of key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 is the realization of yunnan to the sound and rapid eco-social development of a key project, is all along the anticipation of a riches gradually. Design first read elevation drawing cross conditions for calcul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seamless route design, the most unfavorable round a calculation, and then a seamless track by calculating the stability strength, and the third part of seamless track rails, orbit with design, GuiPai assembly calculation, the fourth part of writing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its process. The design results including the roadbed cross-sectional diagram,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and so on a series of design drawings, and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each of the design process related data. All of the content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China's current related standard, writing, and in compliance with the railway track construction inspection standard requirement, conform to the state standards. This design all design drawings adopt cad drawing, computer typesetting, a printed map. key words:earth work;The Continuous welded railway;the track of design ;Laying rails

达成扩能铁路某段既有线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xx至xx线扩能改造工程为xx至xx线扩能改造工程三汇镇(不含)(襄渝线里程K630+620)至遂宁(含)(ZDK194+600)段站前工程及相关运营生产设施,正线全长188.65Km。本标段为ZQSG-2标段,DK30+500~DK72+700,标段线路长度约41.2Km。主要工程项目为路基、桥涵(不含架梁,不含公路跨线桥、不含人行天桥)、隧道及明洞等站前工程(不含既有线加强部分)、生产办公房屋(含附属工程)、其它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须与站前工程同步修建的部分)、大临设施及过渡工程等。本标段重点工程有营山西干道双线立交桥、营山站改造等。本标段设计开工日期为2005年5月28日,2006年12月竣工。 1.2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限制坡度: 6‰; 最小曲线半径: 160km/h路段,一般2000m,困难1600m; 牵引种类:电力; 机车类型:客车SS9、动车组;货机SS4; 牵引重量: 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闭塞类型:自动闭塞。 1.3自然条件 1.3.1线路地理位置 本线路位于xx盆地的川中腹地。东起襄渝铁路xx站,于襄渝铁路三汇镇站接轨,向西经渠县、营山、蓬安、南充、蓬溪、遂宁、大英、金堂等市、县,至石板滩接入成渝铁路,沿成渝铁路至xx站。 1.3.2地形地貌 本线横贯xx盆地,位于川中丘陵区,地面高程一般300~500m,相对高差20~50m。漏米桠、万山寺一带为丘陵制高点,呈北西一南东向排列的二条脊状山梁分别为渠江、嘉陵江和涪江的分水岭。

1.3.3地质特征 本标段出露的地层以中生界红色泥岩、砂岩为主,其次是各类成因的第四系堆积层。 线路自东向西,穿越川中褶皱带,由一系列平缓、舒展的背向斜组成,轴向大致为EW或NW向,岩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1~6°,未见断层迹象。 沿线多为泥岩夹砂岩,地表覆土薄,地下水不发育。沿线地表水、第四系土层及浅层岩石中的地下水,一般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悬浮物。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钻探资料反映,上沙溪庙组地层中零星见石膏薄层、遂宁组及蓬莱镇组地层中均含石膏薄层或细脉,石膏受地下水淋溶作用,使地下水硫酸根离子偏高,具弱~强硫酸盐腐蚀性,且有随深度加大、石膏层数增加、侵蚀性增强的趋势,对长大深埋隧道衬砌、深基坑、深挖路堑挡护工程有一定影响。 1.3.4不良地质 ⑴沿线的不良地质 以泥岩的风化剥落为主,局部有滑坡、危岩落石、岩堆、河岸坍塌发生。沿线的特殊岩土主要包括软土、松软土和膨胀土。 (2)天然气 自三汇镇至遂宁,线路穿越川中平缓构造含油气区,地下天然气有可能沿基岩孔隙、裂隙上逸。 1.3.5气象 沿线位于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7.4℃,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5℃,最大冻结深度0.2m;年平均降水量950~1175mm,年最大降水量1400~1600mm,年最小降水量750~900mm,每年6~9月为雨季,集中全年降水量的70~75%;年平均蒸发量850~1050mm,冬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76~85%;常年多北风、西北风,年平均风速1.5m/s,极大风速24m/s。 1.4线路情况 1.4.1既有线情况 xx至xx线由铁道部和xx省合资修建,于襄渝铁路三汇镇车站南端接轨,至龙潭寺接入成渝铁路,全长346.370km。既有线为单线、内燃牵引(预留电化条件),限制坡度6‰,最小曲线半径400m。轨道为次重型、预留重

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线**合同段项目部工程科 路基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内容 本标段线路起止桩号为DK344+173.58-DK358+600,全长14.30 公里,改移道路4.8 公里,路基施工内容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及既有线路基加固防护施工。 路基土石方施工主要包括区间土石方、站场土石方、级配砂砾石土,本标段包含三个新建双绕分别为: K345+900 ~ K349+200 ,K354+900~K357+100,K357+400~K358+600。区间土石方40 万方,站场土石方45 万方,级配碎石土8 万方;路基加固防护主要包括排水系统、护坡等,排水系统0.6 万方,护坡1.5 万方。 二、水文气象 本标段所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6℃~20℃,年最高温度39℃~42℃,年最低温度 -8℃~-11℃,最热月平均温度28℃~30℃,沿线气温、雨量是东部稍高于西部,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1800 毫米,沿线受季风影响。冬季气温低,冬季施工时必须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夏季多降雨, 施工时必须有效措施,保证施工进度。 三、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1、路基施工方案综述: 本标段施工方案按《新建时速200KM 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

定》,参照**铁路局工程管理中心颁发《**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工程路基施工实施细则》进行编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填料:本标段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砂砾土,基床底层填料为C 类改 良土。基床以下路堤填料为C 类土(含细粒土、粉砂、软块石时需改良)。 试验标准: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操作规程执行TBJ102-96《铁路 工程土工试验方法》,土样发生变化时须做击实试验,土样没有发生变化,填筑体积达到5000m3时另做击实试验。监理工程师在场监督击实试验的试验过程,击实曲线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经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如土质变化,最大干密度(γdmax)通过试验进行调整,通过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使用,经试验确定的γdmax 不得随意改变。压实与检测:路基全面开工前,选取K347+301~K347+580 作为实 验段先行施工,压实机械采用18 吨压路机,根据不同土的类别,以选定软土处理施工、改良土配合比及路拌施工、级配料配合比施工等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用以指导路基填筑;施工中分层检测,压实度采用核子密度湿度仪和K30 承载板进行检测。过渡段施工:路堤与桥台、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横向结构物的过 渡区域,采用级配碎石土进行填筑,用K30 承载板、核子密度湿度仪进行检测。 基床表层:填料采用满足规范要求的级配砂砾石,人工配合机械 现场进行摊铺,K30 承载板进行检测。 工后沉降目标:设计时速200KM/h 路段,一般地段路基填筑后沉

35kV电力施工架空线跨越铁路措施及方案

35kV架空线跨越铁路施工方案 施工前向铁路公司提供项目名称,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范围、施工方案及验收安排、施工组织及负责人、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措施和防护措施、列车运行条件等内容,由铁路公司联系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人员到现场配合施工,向施工单位提供技术交底,明确各自任务,做好安全施工,因施工单位无法进入栅栏内,请铁路公司协调工务段派遣防护人员和驻站联络员,防护人员进入扎栏内防护,驻站联络员和施工单位驻站联络员同时入驻调度室。 跨越架搭高时须经铁路运营单位和铁路设备管理维护单位同意后开始搭设,搭设过程中需由铁路单位配合人员到现场配合施工,监理需到现场进行工程安全。质量监督和确认并参加验收。跨越架搭设好后。需将两边跨越架加缆风绳索,在跨越架的上部两端及平行铁路的两端加上拉线,拉线采用50Φ的钢丝绳,地锚埋深为1.7m。防止跨越架向铁路侧倾倒。拆除时铁路相关人员必须到现场配合,并做好应急防范措施,保证铁路运营安全。 2.安全检查 跨越架搭高完成后,要组织检查,从跨越架距离各建构物的距离、对电力线路和安全距离、加固措施等各方面进行检查,并进行详细记录,与安全规范要求进行比对,如有偏

差,立即进行整改,在自检各格后由架子队报监理单位、业主。铁路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和运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立即整改,直至合格。 3.安全实施细则 在搭设跨越架前,应事先与铁路部门取得联系许可后,并在铁路部门人员的现场监督下作业,必须利用封锁时间过引绳。设置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并配备可靠的通讯联络工具,驻站联络员和工地防护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和考试合格,方可担任该项工作,驻站联络员常驻车站值班室,密切与车站值班员联系车辆运营时刻和运营情况,工地防护员距离施工地点800米至1200米地段时行防护。驻站联络员每次预报、确保或变更通知,工地防护员应复读一遍,确认无误后,按照规定设置防护,工地防护员发出预报、确报信号的同时,应加强警戒,注意瞭望,监视来车。如有列车要经过施工区段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列车通行至下一区段后开始作业,防护用品:双面信号灯、喇叭、红色信号旗、黄色信号旗、对讲机等。 搭设跨越架的位置会同铁路设备管理单位确定、以免损坏铁路电力及地下管线。调查清楚营业线隐蔽设施,施工前先与相关单位联系,请求配合,设明显标志或覆盖物加以保护到“三不施工”,即不摸清地下设施位置不施工,影响设施正常运转不施工,没有采取措施不施工,施工时请工务、电

铁路既有线拨接改造施工方案

XX线XX至XXS2标段XX~XX段 既有线改造施工方案 (DK2137+500~DK2138+700) 一、施工简介及主要工程数量: DK2137+500~DK2138+700段既有线半径为800m,缓和曲线长为120m的曲线,既有线路为P50普通线路。此次改造成半径为1605m、缓和曲线长为190m的曲线。主要工程数量为:提前予铺DK2137+786.7~DK2138+429.35和DK2138+511.96~DK2138+700段线路,予铺线路总长为806 m。拨移线路长度为258m,其中东拨接段拨移线路长度为174.97m,最大拨距为2.73m。西拨接段拨移线路长度为82.6m,最大拨距为2.81m,东西端龙口与既有线路连接无高差。 二、施工及配合单位 施工主体单位:中铁21局XX二线S2标段工程指挥部 分项主体施工单位:S4标中铁电化局 施工配合单位:XX工务段、XX车务段、XX电务段、XX通信段 三、施工等级 本工程属于Ⅰ级施工。 四、施工方法及工期安排: 1、既有线改造总体施工方法:本区段既有线改造采取提前予铺DK2137+786.7~DK2138+429.35和DK2138+511.96~DK2138+700段线路,予铺线路采用P60 25m钢轨Ⅲ枕,既有P50线路与予铺线路采用P60~50 12.5m异型轨连接;予铺段整修达到线路静态验收标准后,在封闭点内进行既有线拨接合拢及大机两捣一稳作业。 2、既有线改造工期安排: 2.1、11月24日利用图定天窗时间封闭既有线4小时,1组大机(2捣1稳)从XX站开出,运行至K2137+450处等待,待线路拨通整修后,大机进行改造线路的两捣一稳作业,作业完毕后大机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