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使用维护手册

合集下载

使用手册(液压部分)

使用手册(液压部分)

19 SLWC-M60-1-B250NC-01-01-1-T70NC-PG11 低油位报警器 20 FSA127 1.1/T12 21 22 KXT-040-16NM 23 TECFLY-40-NBR-LS 24 CI43-6 ST2P1A11X700S 25 125/70-700 注: 液压油用壳牌46#液压油 液位计 油箱 柔性接头 蝶阀 位移传感器 油缸
1 ABB.SH 1 1 REXROTH 1 HYDAC 1 HYDAC 4 REXROTH 8 HYDAC 1 REXROTH 1 ZPMC 1 BARKSDALE 1 FUKA 3 WIKA.SH 3 FUKA 4 HYDAC 1 HYDAC 1 HYDAC 3 HYDAC 1 HYDAC 1 STAUFF 1 HYDAC 1 ZPMC 1 ZPMC 4 HYDAC 6 ZPMC 6 ZPMC
2.工况: 概述: 桥吊开机时,电动机M即自动启动,油泵向蓄能器充油。当压力继电器高位发讯 时,电动机停止,液压系统进入准备“松轮”状态。当司机按“松轮”按钮后,电动 机M、电磁阀S得电,直到海陆侧(各9只)行程开关T1~T9闭合发讯且压力继电器高位 发讯,电动机M才可以停止,进入自动保压状态。 系统处于自动保压状态时,如果在一分钟之内电机M启动超过三次,则系统将报 “油泵启动频繁”故障,且电机停转。 2.1 按“松轮”按钮→松轮→允许大车行走→自动保压→若大车行走连续停止5分 钟,则自动进入夹轮状态。 按"松轮"按钮或大车行走操作手 柄离开零位后,S得电,M得电,蓄 能器和油泵同时向夹轮器和夹轨 器输入压力油,开始松轮。 压力继 ⎯⎯⎯→ 续上升 待压力≥130bar 时,压力继电器高 位发讯,M失电。 进入保压 ⎯⎯⎯⎯→ 状态 当系统压力≤110bar时, 压力继电器低位发讯,M重新启动, 当压力≥130bar时,压力继电器高 位发讯后,M失电。完成自动补油动 作。 自动夹轮(大车行走 ⎯⎯⎯⎯⎯⎯⎯⎯→ 连续停止5分钟后) 松轮 ⎯⎯→ 绿灯亮,表示已处于松轮状态,大 车允许行走。

收割机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收割机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收割机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字体:大中小】【关闭】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Harvester Hydraulic何培双陈军(天津特精液压股份有限公司300100)摘要:本文介绍了全喂入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液压系统的原理及各主要液压元件功能结构,并提出了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

关键词:液压系统、收割机一、前言以新疆—2.0型为代表的自走式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占据了我国几乎三分之二的收割机市场,随着市场保有量的不断增大,收割机液压系统的使用与维护问题日益突出,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液压元件需进行维修服务。

由于收割机使用所特有的季节性,因维修而耽误麦收市场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了解收割机液压系统并正确使用与维护,对提高收割机的性能,及时抓住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收割机液压系统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1.图1为新疆—2.0型液压原理图。

系统由操纵和转向两个系统组成,转向系统用来图1 新疆—2.0收割机液压系统1-油箱2-油泵3-单路稳定阀4-全液压转向器5-转向油缸6-拨禾轮升降油缸7-收割台升降油缸8-行走无级变速油缸9-多路阀10-滤油器控制转向轮转向,操纵系统用来控制收割台和拨禾轮的升降以及联合收割机的行走无级变速。

两个系统共用一个油泵,组成并联系统。

液压油贮存于油箱1内,液压油被齿轮泵2吸入后,从油泵流出的高压油进入单路稳定分流阀,分流阀将高压油分成两路:一路进入操纵系统的多路阀9,按操纵的需要,可分别进入割台升降油缸、拨禾轮升降油缸或行走无级变速油缸,从多路阀流出的低压油经滤油器10流回油箱;另一路进入液压转向器4,按操纵需要进入转向油缸,实现液压转向,从液压转向器回油口流出的低压油也经滤油器10流回油箱,分流阀与多路阀内均装有安全阀,当油路发生意外情况,压力超过额定压力时,安全阀打开,高压油经滤清器直接流回油箱,保护液压元件不受损坏。

2.主要技术指标:油泵型号 CBE-532B-001(或CBE-525B-001)DF3-40B1多路阀额定流量 40L/minDF3-40B1多路阀额定工作压力 16Mpa(安全阀调整压力为10Mpa)FLD-D6单路稳定阀稳定流量6L/min全液压转向器型号 BZZ1-80全液压转向器排量 80ml/r三、主要液压元件结构、功能、及维护1.齿轮泵:①功能、结构:新疆—2.0型收割机采用CBE-532B(CBE-525B)齿轮油泵供油,结构如图2所示。

液压系统安全操作维护规程(3篇)

液压系统安全操作维护规程(3篇)

液压系统安全操作维护规程液压系统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液压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日常操作和维护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程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规程,以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

一、液压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1. 液压系统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液压系统操作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1.1 确认液压系统处于停机状态,并切断与动力源之间的连接。

1.2 检查液压系统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无漏油和松动现象。

1.3 清理液压系统周围的杂物,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1.4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测压表等。

2. 液压系统的安全操作步骤2.1 开启液压系统的主控阀,确保液压系统处于工作状态。

2.2 缓慢操作液压系统的各个操作元件,避免突然冲击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2.3 根据操作要求,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2.4 操作液压系统时,始终保持专注,并严禁做其他与液压系统无关的动作。

2.5 定期检查液压系统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问题。

3. 液压系统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3.1 切勿随意更改液压系统的设计参数,以免引发故障。

3.2 操作液压系统时,严禁使用力过大的操作杆,避免过载损坏设备。

3.3 禁止在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随意带电操作,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3.4 如果液压系统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不得擅自继续操作。

二、液压系统的安全维护规程1. 液压系统维护前的检查工作在进行液压系统维护之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工作,以确保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1.1 关闭液压系统的主控阀,切断与动力源之间的连接。

1.2 检查液压系统的压力表和温度计,确保其正常工作。

1.3 清理液压系统各个部件的表面,以便于检查和维护。

2. 常规液压系统维护工作2.1 定期更换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确保油品清洁且符合要求。

2.2 定期清洗液压系统的过滤器,保持其畅通。

液压梯维修保养手册分析解析

液压梯维修保养手册分析解析
2.10.2机房应当干燥,机房和井道应无灰尘及化学有害气体。
2.10.3机房温度必须在+5°C~40°C范围内,机房墙壁、地坪、顶板必须用沙浆或其他材料粉刷,以防止混凝土尘粒旳进入,机房环境相对湿度不不小于85%(在25°C时)。
2.11电气设备旳一切金属外壳,必须采用保护性接地或接零旳装置,应符合GB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旳规定。
4.3.4.5在轿厢门完全关闭,安全开关闭合后,电梯方能行驶。
4.3.4.6门导轨每周擦试一次,涂抹少许机油并常常检查连接螺栓并紧固,使
门移动轻便灵活,运行时无跳动、噪声,吊门滚轮外圆直径磨损1.5毫米时应予更换。
4.3.4.7在联动机构装配之前,使单扇门在水平面方向牵引时其阻力应不不小于3牛顿。
4.3.4.8对摆杆部分等轴承应定期加注锂基润滑脂,每年清洗一次。
4.3.3.2保持限速器张紧装置正常工作,检查其断绳安全开关工作旳可靠性。
4.3.3.3当限速器钢丝绳索伸长到超过规定范围而切断控制电路时,应将绳索截断。
4.3.3.4当限速器钢丝绳磨损严重时,应更换钢丝绳。
4.3.3.5常常检查超速开关工作旳可靠性,检查夹绳钳口及绳槽处,清除异物,以保证限速器动作对旳。
b.液压系统确实认、调整(Beringer产品)
确认是液压系统存在问题时,则按次序调整波及起动冲击旳有关可调螺钉等。先检查机械零点旳反馈电压与否在原则范围0——0.03V之间,再检查2号螺钉旁通压力与否调至最佳状态。Y/Δ起动转换与否在0.3秒完毕,再可将ELEV-A上旳P5.1顺时针拧几圈。注:在调整P5.1SHI时请将调整圈数作记录如无效果时可将此螺钉复位。
4.3.7.2层门
4每月应检查一次吊门滚轮,如发现磨损与损坏应及时更换,当吊门滚轮外圆直径磨损1.5毫米时应予以更换,并检查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每周应清洗一次门导轨,涂抹少许机油,使门无跳动和噪音,运行时轻便灵活。

液压维修手册

液压维修手册
1.1.7 清洗结束,管路复原,准备调试液压系统。 1.2 液压系统的调试
不管是新制造的液压设备还是经过大修理后液压设备,都要对液压系 统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和工作性能或按实际使用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调 试。
1.2.1 调试目的 通过运转调试可以了解和掌握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技术状况。在调试 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故障应及时排除和改善,从而使液压系统工作达到 稳定可靠。
2.1.3 点检与定检 点检是设备维修的基础之一。液压传动装置的点检,是按规定的点检
项目,检查液压装置是否完好、工作是否正常,从外观上进行观察,听 运转声音或用简单工具、仪器进行测试,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提前进行 处理,避免因突发事故而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通过点检可以把液压系 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排除在萌芽状态。通过点检还可以为设备维修 提供第一手资料,从中可以确定修理项目,编制检修计划,并可以从这 些资料中找出液压系统产生故障的规律,以及油液、密封件和液压元件 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
液压传动中所用的压力是指液体的静压力。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是液 体表面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的,所以系统的调压实际就是阻止液体的自 由流动,其方法入下: a) 调压前,先把所要调节的调压阀的调节螺钉放松(其压力值能推动执行机 构就可)。同时,要调整好执行机构的极限位置(停止限位位置)。 b) 把执行结构移到终点或停止在限位处,或利用有关液压元件切断液流通 道,使系统建立压力。 c) 按设计要求的工作压力或按实际工作对象所需的压力(不能超过设计规定 的工作压力)进行调节,以便降低动能消耗和避免温升过高,以及油温过 高而引起的漏油。 d) 调压时,要逐渐升压,直到所需压力值为止,并将调节螺钉的背帽紧固 牢靠,以免松动。 1.2.3.3调压范围
点检分为两种:一是日常点检,由操作者执行。二是定期检查(定 检),指间隔在一个月以上的点检,停机后由维修个人检查。点检卡要纳 入设备技术档案,并可作为修理依据之一。液压系统点检的内容: a) 各液压阀、液压缸及管子接头处是否有外漏。 b) 液压泵或液压马达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噪声等现象。 c) 液压缸移动时工作是否正常平稳。 d) 液压系统的各侧压点是否定在规定的范围内,压力是否稳定。 e) 油液的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f) 液压系统改造时有无高频振动。 g) 电气控制或限位控制的换向阀改造是否灵敏可靠。 h) 油箱内油量是否在油标刻线范围内。 i) 行程开关或限位挡块的位置是否有变动,固定螺钉是否牢固可靠。 j) 液压系统手动或自动工作循环时是否有异常现象。 k) 定期对油箱内的油液进行取样化验,检查油液质量。 l) 定期检查蓄能器工作性能。 m) 定期检查冷却器和加热器工作性能。 n) 定期检查和紧固重要部位的螺钉、螺帽、接头和法兰螺钉。

液压机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3篇)

液压机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3篇)

液压机安全操作与维护保养规程液压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操作安全和维护保养对于确保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压机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以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液压机设备。

一、操作安全规程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操作液压机之前,必须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位是否正常,如传动装置、液压系统、控制装置等。

确保液压机没有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操作。

2. 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液压机的安全保护装置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必须确保各种保护装置完好并能正常工作。

如液压系统的过载保护装置、紧急停机装置等,必须经常检查并定期维护。

3. 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操作液压机时,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耳塞等。

同时,还必须戴上手套、面罩等,确保人身安全。

4. 操作规程的遵守在操作液压机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操作证书后方可进行操作。

5. 事故和故障的处理在操作液压机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或故障,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紧急处理。

同时,必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以便得到及时的支援和帮助。

二、维护保养规程1. 液压系统的维护保养液压系统是液压机的核心部件,必须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更换液压油、清洁油污、检查密封件等。

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2. 传动装置的维护保养液压机的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等,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传动装置的正常运转。

同时,还需定期润滑传动装置,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安全保护装置的维护保养液压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是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关键,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如果发现安全保护装置有损坏或故障,必须立即更换或修复。

4. 耐用件的更换和维护液压机的耐用件,如密封件、焊接件等,必须根据设备规定的使用寿命进行更换和维护。

定期检查耐用件的磨损情况,并按照规定的更换标准进行更换,以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液压系统的使用维护

液压系统的使用维护

11-1为什么说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与使用维护在液压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将制约系统乃至主机的正常运行,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工作性能和产品质量,从而也影响了液压技术优势的发挥。

所以,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在液压技术中占重要地位。

液压技术的使用维护人员应正确合理设计、安装调试及规范化使用维护液压系统,是保证系统长期发挥和保持良好工作性能的重要条件之一。

为此,在液压系统与气动系统的安装调试中,必须熟悉主机的工况特点及其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功能和作用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在系统使用中应对其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并遵循制造厂的使用维护要求。

11-2液压系统的安装包括哪些内容?安装前应做哪些准备?10-13<1>液压系统的安装包括液压泵站(泵与原动机及其连接件、油箱及附件)、液压控制装置、液压管道和管接头、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等)部分的安装。

<2>在安装液压系统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a.了解主机的上述各部分的安装要求,明确安装现场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案;b.要熟悉有关技术文件和资料,如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控制装置的集成回路图、电气原理图、各部件的总装图、管道布置图、液压元件和辅件清单以及有关产品样本等;c.落实安装所需人员并按液压元、辅件清单,准备好有关物料,对液压元辅件的规格、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细致检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元辅、件和物料,不得装入系统。

11-5液压控制元件的安装一般应注意哪些事项?<1>液压阀的安装方式应符合制造厂及系统设计图样中的规定。

<2>板式阀或插装阀必须有正确的定向措施。

<3>为了保证安全,阀的安装必须考虑重力、冲击、振动对阀内主要零件的影响。

<4>阀用连接螺钉的性能等级必须符合制造厂的要求,不得随意代换。

连接螺钉应均匀拧紧,不要拧偏,最后使阀的安装平面与底板式油路安装平面全部接触。

海天液压系统综合维护手册

海天液压系统综合维护手册

液压系统 综合维护手册
3. 变量叶片泵的调整如图: 3.1 此泵的压力调整泵顶端有压力调节杆通过调节杆螺 钉,顺时针方向旋转压力上升,反时针旋转压力下降。 调好后把锁紧螺母紧固。一般出厂压力后压力已确定用 户不必过多调整,只需微调调至要求压力。 3.2 流量调整没有特殊情况下泵的流量调整螺钉,用户 不要改动出厂前已调好。 3.3 噪音调整:叶片变量泵关于噪音调整不允许用户调 整,出厂已经调试完毕。如叶片泵在运行一段时间后, 噪音稍微变大属正常现象,可与供应商联系处理或远程 指导处理,变量叶片泵噪音标准:测量距离一米位置测 得噪音低于 75 分贝属合格产品。
沈阳东大伟业液压气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液压系统 综合维护手册
螺母顺时针方向旋转流量减少、反之旋转流量增大。此 螺钉控制罗盘角度从而改变泵的流量。一般用户不必调 整,出厂前已由制造厂商调整完毕。 2.3 变量泵在开始试车时必须在注油口处加满液压油确 定正反转后点动启动。
沈阳东大伟业液压气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2. 减压阀的用法与调整方法 2.1 减压的目的是减低主回油路的压力使二次压力出口 可控制,减压阀的压力调整手柄或调节螺钉顺时针旋转 出口压力变大,反时针旋转出口压力减小。如液压卡盘、
沈阳东大伟业液压气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液压系统 综合维护手册
液压尾座等系统支路低于系统压力均采用减压阀。 3. 压力继电器的用法与调整方法
3.1 液压系统使用压力继电器的目的是系统压力的检 测,或压力信号的发讯是液压力转换成电信号、通信号 发出使油路卸压换向等,执行元件实现各种动作,在机 床液压系统中广泛应用。 3.2 压力继电器的调整比较简单,我司选择的基本是柱 塞式克服弹簧反力,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通过开关发出 控制信号。旋转调压旋钮改变设定压力。顺时针旋转压 力上升,反之下降。美国百纳压力继电器在调整时请把 顶端插头取下,用内六角扳手旋转顺时针方向转压力上 升,反方向则压力下降。调整完毕把插头装上固定好。 4. 平衡阀的用法与调整方法 4.1 此阀是减压阀、溢流阀的组合,主要用于控制平衡 油缸负载均衡,平衡油路的三通阀即 PAT。P 为系统压 力 A 为平衡压力 T 为外泄回油。平衡油缸的平衡力对应 的平衡压力 A 由平衡阀的手柄调节打开锁紧螺母,顺时 针方向转为平衡压力上升、反之下降。 4.2 叠加式的平衡阀调整时打开锁紧螺母顺时针方向转 平衡阀压力上升、反之下降(参看平衡压力表的显示)。 5. 流量阀的用法与调整方法 5.1 流量阀主要用于控制油缸运行速度,采用流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排泄管路以外所有之外部,漏油必须完全修理。
9
流量调整阀之设定不良
更正设定。
10
流量调整阀设定变动
需充分锁紧
11
流量调整阀之动作不良
详见(4)项
12
负荷较计划时为轻,或应连续运动面使摩擦阻力减轻
降低压力调整阀之设定(并非由于故障)
13
通过流量调整阀之油的粘度变化。
使用温度补偿式控制阀。
8.液压缸,液压马达等不规则之运动
2.改变一方弹簧之感度。
3.使用遥控溢流阀
弹簧及配管共振
控制阀之弹簧及配管之共振(如排泄管路的溢流阀,压力计内管及配管之共振)
1.改变弹簧之感度。
2.管路之长度,大小之材质变更(用手捉住时,音色改变时)
3.利用适当之支持,使管路不到震动)
弹簧与空气振动
控制阀之弹簧与空气之共振(如溢流阀,发口之空气,智慧法门之空气等)
夜空压力为3.5bar以上,在全开和中立回油阀须加装止回阀使形成液控压力
阀芯胶著,分解清理之,洗净
灰尘进入,分解清理之,洗净
分解清理之,洗净。
6.共振,震动及噪音
故障
原因
处置
弹簧与弹簧共振
两组以上控制阀之弹簧共振。(如溢流阀及溢流阀,溢流阀及顺序,溢流阀及止回阀)
1.将弹簧设定压力错开10bar或%10以上
3.二台泵之排出侧附近使合流制声音
油箱共鸣
油箱之共鸣
1.油箱顶板使用较厚之铁板
2.顶板与泵和电机之间再铺上一层铁板或橡胶
3.泵和电机不装与油箱上方,面另外以橡皮管连接
阀之切换声
滑轴阀之切换声
1.降低引道压力
2.加上节流阀
配管冲击声
控制阀变换时,因压力急激变动致配管发出冲击声
更换控制阀或管路,降低压力之殷激变动,使用特殊轴塞。如闭路满油阀之油路。
2.溢流阀
故障
原因
处置
压力过高或者过低
压力设定不当
重新做正确设计
压力失调
检查压力计
平衡活塞动作不良
检查阀芯,是否有杂物阻塞
弹簧刚度太小
更换弹簧
平衡活塞座磨损或者有灰尘
清洗或者更换
压力不定
平衡活塞动作不良
检查阀芯孔是否有灰尘,以及弹簧状态
提动阀异常磨损
更换提动阀,检查油是否污染
油中有空气
排除空气
压力有微小震动
清洗或者更换
压力不定
阀芯动作不良
阀芯中央小孔堵塞,调查排油量
提动阀异常磨损
更换提动阀,检查油是否污染
油中有空气
排除空气
排油背压变动
与其他控制阀排油管分开
4.流量控制阀
故障
原因
处置
压力补正装置不动作
阀芯中有灰尘
分解清洗
套筒内小孔有灰尘
分解清洗
油出入口压力差小
最低10bar
流量调整轴回转过紧
调整轴上有灰尘
电磁阀之线圈烧损
线圈觉缪缘良
更换电磁阀圈
磁力线圈铁心卡住
更换电磁圈铁心
电压过高或过低
检查电压适切调整
转换之压力在规定以上
降下压力检查压力计
转换之压力在流量以上
更换流量大之只控制阀
回油接口有背压
低压应为1.0bar高压应在7.0bar以下
回油口直接接回油箱,尤其是泻油(使用外部泻油)
液控阀不会作动
液控压力不足
故障
原因
处置
1.
油路中混有空气
详见(10)项A。
在油路之中最高之外设置通气孔,将空气完全排除
2
活塞油封及活塞杆油封过紧
在低速运动更加显著,应将油封上紧量降低。
3
活塞油封及活塞杆油封中心不准
在无负荷状态下测定油压缸之摩擦阻力,将中心对准。
4
液压缸内侧有缺陷,及内侧没有一定,因灰尘而至胶著。
同上
5
引道板之滑动面过紧,卡主,润滑不良。
邮箱通气孔堵塞
清洗通气孔或者更换
超过规定压力
检查压力计
轴承磨损
修理更换轴承
泵盖紧固不良
紧固
泵破损
更换泵
油量不足
吸入真空度过大,因吸入空气引起空浊现象
检查吸入油滤油网,及配置(尽量使用软管或者直管)
转子靡耗,内部漏油大
修理泵
油粘度过低更Leabharlann 油种或者加装冷却器密封圈漏油
密封圈破损
更换轴封
内部漏油多
修理泵,检查油粘度
分解清扫
使用与量入方式,二次压力高
降低压力后调整
启动点一下刻度,一次压高
降低压力后转动。
5.方向控制阀
故障
原因
处置
由人工操作阀杆之油封漏油
油封破损
更换油封
排油口有背压
背压需在0.4bar以下
机械操作之阀芯不能动
排油口有压背
同上
压下阀芯之凸块角度过大
凸块直角度应在30°以下
压力口及排油口之配管错误
修正配管
液控单向阀锤击声
液控单向阀之二次侧产生背压时之锤击声
1.消除二次侧产生背压。
2.提高液控压力。
3.使用外部放泄之液控单向阀。
7.流量不足,压力不足
故障
原因
处置
1.
泵没有排油
详见(1)项A。
2
泵吸入空气吸入真空度高发生蚀现象
详见(1)项C
3
泵之内部漏泄大
详见(1)项B
4
溢流阀和减压阀之设定压力过低
详见(2)项A
吸入管气密不良
检查吸入管路
邮箱过滤器在油面上
加油至液面计基准线
噪音大
吸入管小,堵塞
吸入真空度应在0.3bar以下
邮箱过滤堵塞
清洁过滤器
邮箱过滤器容量不足
使用泵容量2倍以上过滤器
油粘度过高
更换油种类或者设置加热器
由吸入管吸入空气
检查不良处并修理
油面过低
加油至基准油位
连轴器发出噪声
破损更新或者轴心不准重新装配
提动阀异常磨损
更换提动阀,检查油是否污染
与其他阀共振
见6共振,噪音
邮箱配管不良
重新配管
流速过高
更换较大控制器
排出口有背压
使用平衡活塞型
3.减压阀
故障
原因
处置
压力过高或者过低
压力设定不当
重新做正确设计
压力失调
检查压力计
平衡活塞动作不良
检查阀芯,是否有杂物阻塞
弹簧刚度太小
更换弹簧
平衡活塞座磨损或者有灰尘
5
溢流阀在开启状态(液控外引通口之控制阀在开启状态)
液控外引导通口在开启之时卸载状态故应关闭,压力才能升高。
6
经过油路内之控制阀,液压回流至油箱。例如全开或中立牵动型等换向阀在中立状态时
检查各控制阀之动向。
7
控制阀及液压缸等之内部漏油
1.检查各组件单独之泄油。
2.检查油之粘度,温度。
8
控制阀,液压缸,液压马达,配管等之外部泻油。
液压系统保养维护手册
1.液压泵
故障
原因
处置
无油排出
回转方向错误
马上停止,更正电机回转方向
泵没有转动
修理连轴器
泵轴折断,转子没有转动
修理泵,确认回转数压力是否合适,轴心是否对准
吸油管堵塞
检查吸入管路
邮箱过滤容量不足
更换较大容量,为泵量2倍以上
油粘度过高
更换油种类,或者设置加热器
回转数不足
以规定回转数驱动
将油路空气完全排出。
液压缸震动
因有空气引起液压缸之震动
将空气排出。
尤其在仅有单侧进油时油封密封圈必须充分上油或涂上牛脂状之二硫化铜
油流动之声音
油流动之噪音,油箱,管路之震动如
1.溢流阀之油箱接口流出之油动到油箱之声音
1更换油路
2管路尽可能使用软管
3流动安定后,方才使其合流
2.调整阀油箱接口处有L形时之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