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合集下载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句子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句子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句子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这句话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去计划和准备,最终的成功与否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天时地利和个人运势的影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袖手旁观,因为我们的行动和决策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同时要保持适当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保持强大的自我调节和顽强的意志力,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作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作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作文
哎,说起“谋事在人”,我就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常常跟我唠叨
的那句老话。

她总说,“孩子啊,你要记住,凡事都得靠自己努力,别指望天上掉馅饼。

”那时候的我,哪懂这些啊,就觉得奶奶是在
给我灌鸡汤。

但长大后,我渐渐明白,这其实是人生的真谛。

可话说回来,有时候你拼尽全力,事情也不见得会如你所愿。

这就得提提“成事在天”了。

有时候真的觉得,命运这东西,就像
是在跟你开玩笑。

你辛辛苦苦准备了那么久,结果一个突发状况,
全泡汤了。

那时候你就会觉得,哎呀,这事儿真不是努力就能搞定的。

但生活嘛,就是得学会“不可强也”。

不是说你努力了就行,
还得看天意。

有时候,你得接受那些不如意的结果,因为这就是人生,它不会一直顺着你的意思来。

所以啊,别太执着于某个结果,
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啊,我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大冒险。

有时候你得拼尽全力去
争取,有时候你也得学会放手。

别太纠结于那些无法掌控的事情,
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发现,人生其实挺有意思的。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尽人事听天命完整诗句司马迁的《史记》里描写了众多历史人物,其中两位是赵国的毛遂和秦朝的宰相李斯。

之所以单说这两位人物,是因为这两位人物都能够在地位底下时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想改变处境,干一番事业的念头。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里对李斯作了详细的描述,毛遂没有专门的列传,只是在《平原君虞卿列传》里有一段对他的描写,这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出处。

平原君在拒绝毛遂自荐时说: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颂,胜(平原君的名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

这句话意思是:贤能的人在世上,好像尖锥处在囊中,锥尖立刻就露出来,而毛遂在平原君门下三年了,左右没提起过,我也没听说过你,所以你不行,你还是留下吧。

面对拒绝,毛遂坚持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意思是今天就把我处在囊中吧,如果把我处在囊中,早就脱颖而出了,不仅仅是露出锥尖而已。

最终,毛遂不辱使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促成了楚赵合纵抗秦,得到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成为一段佳话。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

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作为还是没作为,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由此受到启发,来到秦国,并受到秦始皇的重用,协助秦始皇平定六国,建立秦帝国,为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距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即使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在继续着。

李斯的功劳可谓大矣!毛遂和李斯没成名之前,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使自己处在有利位置和环境,用现在的话说要有一个能发挥、能展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用自己胸中的才华,演绎出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人生。

得失成败别挂心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得失成败别挂心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得失成败别挂心里,谋事在人成事天人生总有坎坷崎岖,风霜雪雨不断磨砺。

痛苦快乐轮番交替,悲欢离合缠绕不息。

雾里赏花微风柳絮,金秋硕果冬雪红梅。

得失成败别挂心里,谋事在人成事天意。

只要你是尽心努力,就能做到问心无愧,得不忘形失不气绥,耐心积累以待良机。

世上种种纷争,或是为了财富,或是为了教义,不外乎利益之争和观念之争。

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我们不免很看重。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迟早要离开这个世界,并且绝对没有返回的希望。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也用鲁滨逊的眼光来看一看世界,这会帮助我们分清本末。

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

走过的路长了,遇见的人多了,不经意间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头脑的睿智与清醒。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文800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文800字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文800字
中国有句古老的谚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句话包含着人类无穷的希望,和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这句话暗示,人们并不能掌控一切,而有时只能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前行,不断的追求辉煌的梦想,最终让梦想成真。

在中国古代,孟子曾说过:“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句话暗示人们要有一个非常强烈的
抱负,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要勇于挑战困难,才能最终成功。

历史上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这些例子都提醒我们,如果你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下定决心,自己去面对一切困难,付出足够的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除此之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
意思:奋斗的结果完全取决于自己,即使在大不列颠及英格兰联合王国(英国)那样拥有强大的政治和经济体系的国家,也离不开人们奋斗的努力,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人的努力。

也正是如此,自由主义思想更加强调个人的奋斗,认为人类的进步只能靠个人的智慧和努力,而不是依靠官僚机构或政府机构的支持。

也就是说,只有个人的勤奋,才能取得成功,也只有勤奋,才能看到希望。

总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提醒着人们,要想取得成
功,就要结合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努力工作,把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化,不要放弃,要有信心,迎接挑战,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获得成功。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罗贯中《三国演义》名句赏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罗贯中《三国演义》名句赏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罗贯中《三国演义》名句赏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名句赏析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旧谚。

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人“”谋“在前,”天“”成“在后;先有”人“”谋“,后有”天“”成“;有了”人“”谋“,在预定时间内不一定有”天“”成“;但终归会有”天“”城“;但没有”人“”谋“,绝不会有”天“”成“!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成语告诉我们,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拼音:[ 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基本释义[ móu shì zài rén,chéng shì zài tiān ]谋划事情,要尽人的努力;能不能成功,却要受到客观条件等诸因素的影响。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例句他这人很狡猾,做事经常抱着~的态度。

他说这样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

典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可强也!”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

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旧谚。

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成语基本释义:[ 成语形式][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可分开使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近义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反义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3回:“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造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英语翻译暂无英语翻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相关查询八字成语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男女的成语复句式成语事字的成语在字的成语天字的成语谋字的成语第二个字是事的成语第三个字是在的成语天开头的成语天结尾的成语谋开头的成语谋结尾的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成语接龙天保九如: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作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既是一种智慧的总结,也是一种人生的哲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在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进行着种种谋划,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并非完全由我们所决定,还需要考虑到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首先,谋事在人,意味着我们必须主动地去规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机会不等人,如果我们不主动去谋划自己的人生,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会被动地被生活所左右。

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只有主动谋划,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成事在天,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接受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无论我们做了多么周密的计划,最终的结果却并非完全由我们所决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的努力和计划也可能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接受现实,适应变化,灵活应对,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一种对于命运的一种理性的认识。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但是有时候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明白,命运并非完全由我们所决定,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

这种理性的认识,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困难,不至于被挫折所击垮。

总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一种对于人生的一种理性的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必须要主动地去谋划和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面对现实,接受事物的发展和变化,灵活应对,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最后,我们也需要有一种理性的认识,明白命运并非完全由我们所决定,只有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和困难。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司马迁的《史记》里描写了众多历史人物,其中两位是赵国的毛遂和秦朝的宰相李斯。

之所以单说这两位人物,是因为这两位人物都能够在地位底下时能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有想改变处境,干一番事业的念头。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里对李斯作了详细的描述,毛遂没有专门的列传,只是在《平原君虞卿列传》里有一段对他的描写,这就是成语"毛遂自荐"的出处。

平原君在拒绝毛遂自荐时说:"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颂,胜(平原君的名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

先生不能,先生留。

"这句话意思是:贤能的人在世上,好像尖锥处在囊中,锥尖立刻就露出来,而毛遂在平原君门下三年了,左右没提起过,我也没听说过你,所以你不行,你还是留下吧。

面对拒绝,毛遂坚持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意思是今天就把我处在囊中吧,如果把我处在囊中,早就脱颖而出了,不仅仅是露出锥尖而已。

最终,毛遂不辱使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促成了楚赵合纵抗秦,得到"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成为一段佳话。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

他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

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
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

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作为还是没作为,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由此受到启发,来到秦国,并受到秦始皇的重用,协助秦始皇平定六国,建立秦帝国,为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距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即使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在继续着。

李斯的功劳可谓大矣!
毛遂和李斯没成名之前,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使自己处在有利位置和环境,用现在的话说要有一个能发挥、能展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用自己胸中的才华,演绎出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人生。

孙子兵法里有这样一句:"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意思是湍急的水,飞快地奔流,以至能冲走石头,这就叫"势"。

假如水在一处小坑里,那就是死水,是掀不起波浪来的。

我们都应该受到启发,在干一番事业前,也要为自己造一个"势";是尖锥,你就要处在囊中;要想有吃有喝的,你就要到粮仓去,而不是到厕所去。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穷山僻壤的农村孩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刻苦学习,高中榜首,一举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

李斯后来受到赵高的陷害,被秦二世处死,腰斩并被夷三族,死得有点惨烈,这里固然有李斯本人的责任,后人为此有点鄙视李斯,说李
斯是"以鼠为志"难免没好下场,李斯的名声也受到很大影响。

司马迁也给与李斯极大同情,说李斯如果不是"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长立幼",李斯的功劳应当与周公、召公相提并论的。

毛遂后来也因为不是将才而勉强带兵打仗,兵败"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鲜血淋漓地倒在"毛遂自荐"的神话里,也没死得其所。

可以这样说,这两个人都做出了辉煌的业绩,都达到了自己的预期目标,达到了常人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却没有完美的结局,没做到善始善终。

但是,《史记》里还有这样一句话:"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这是《乐毅列传》里"报燕惠王书"的一句话,意思是:善于开创的不一定善于完成,开端好的不一定结局好,这正是毛遂和李斯的写照,自古以来就是"善始者实繁,善终者盖寡",真正做到"善始善终"的屈指可数,无论是名人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一些令自己悔恨的事,有的甚至悔恨终生,更有甚者在悔恨中了却一生。

悔恨也是人生中的一个环节,人是没法完全避开这些环节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犯错误,是太正常的事了,但愿我们犯的错误是在能纠正的范围,而不是一些致命的错误,以至于到无可挽回的地步而悔恨终生。

现代有句俗话:"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是因为一场暴雨,一阵冰雹,都可能让你收获的希望化为泡影;但你不能因为害怕暴雨和冰雹就不去耕耘了,就像不能因为怕噎着而不吃饭了,怕尿床就不睡觉了一样,去不去耕耘在于你自己,能不能收获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自己是做不了
主的。

既然做不了主,只好不问了,也只有听天由命了,是一种无奈,但是年复一年,人们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去耕耘。

天要下雨,人是无法阻止的,这就是无奈,但人可以躲避雨,而且可以利用雨水干很多有利的事情,这就把无奈变成了有为。

毛遂和李斯都是干出惊天动地大事的人,都载入了史册,能载入史册的人凤毛麟角,我们何必求全责备他们。

留一些悬念、留一些遗憾、留一些悔恨、甚至留一些悲伤和痛苦往往才是最令人回味的,就像一些名著、名剧大多都是悲惨结局,但是悲剧更成就了它们名著的地位。

断臂维纳斯的雕像是那么美,正是这双断臂,使人们产生了无限遐想,这更是一种无形的美,据说很多人想把维纳斯的断臂修复,以使雕像完美无缺,但无论怎样修都没有原来美,甚至于破坏了原来的美。

这就是《老子》说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意思是:完美的东西是有缺憾的,但这种缺憾掩盖不了美。

成语"瑕不掩瑜"正是这个意思,这世界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和事情。

因此我们没必要去追求完美,一心想着怎样开一个好头,这就够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每一件事情都得有计划和实施过程,这样事情才能成功,但计划和实施的事情并非完全都能成功,无奈之下人们发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样的感叹。

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后出师表),通篇都是在陈述这种无奈,其中着重点出"六大未解",这六大未解除了未知就是无奈。

表中最后说:"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
所能逆睹也。

"这最后一段诸葛亮虽然表示:我会不遗余力,尽自己的一切努力,但事业的成败和顺利不顺利,就不是我的智慧所能预见的了。

这还是在强调未知和无奈,这里的"无奈"不一定代表消极,但至少是拿不出什么好办法。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并非完全是"唯心论",现实中确实是这样的,这也是无奈之中的自我安慰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无论辉煌还是暗淡,结果并不重要,范仲淹说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就是说不要为既得利益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一时的失意落魄而悲观失望。

我们芸芸众生的思想远远达不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境界,范仲淹的话应该改为这样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我们努力了,这就够了;命运如何还是顺其自然吧!"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2009-8-5凌晨
修改于2010.8.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