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R教学五步骤
TPR教学五步骤

TPR教学五步骤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教学法是一种以体验和运动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模仿和动作来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语言。
TPR教学法的五个步骤如下:1.身体动作和指示第一步是通过身体动作和指示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语言。
教师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和动作来解释单词和短语的意思,让学生模仿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例如,教师可以举起手让学生理解“stand up”的意思,并引导他们站起来。
通过动作和指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语言的意义。
2.游戏和角色扮演第二步是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来巩固学生的语言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扮演一个店主,学生扮演顾客,通过对话来购买商品。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所学的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反复练习和巩固第三步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来巩固学生的语言记忆和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任务,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以加深记忆并提高语言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言填空题,让学生填写适当的单词或短语来完成句子。
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所学的语言知识。
4.听力和口语的培养第四步是通过听力和口语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练习,让学生听懂并理解所听到的语言。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话和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听力和口语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语言。
5.实践和应用第五步是通过实践和应用来巩固和运用学生所学的语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旅行,让他们在旅行中使用所学的语言与外国人交流。
通过实践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语言。
总而言之,TPR教学法通过身体动作和指示、游戏和角色扮演、反复练习和巩固、听力和口语的培养、实践和应用等五个步骤,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学习语言。
tpr教学法幼儿园教案

TPR教学法幼儿园教案前言动作反应法,又称为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TPR),是由James Asher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语言教学法。
TPR教学法的重点在于通过动作体现语言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听说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采用TPR教学法,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还可以用轻松有趣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如何采用TPR教学法进行幼儿园的语言教学。
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听懂并模仿基本的英文口语•用英文简单地表达需求和行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活动流程本次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1. 热身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来唤起他们的兴趣。
首先,我们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英文歌曲,例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让幼儿们听一听并跟唱一下。
这样既可以开阔幼儿的听觉能力,也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奠定音乐基础。
接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游戏,例如“Simon says”(西蒙说)等,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来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2. 语言输入在TPR教学法中,语言输入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语言输入:一种是模仿老师的动作;一种是使用简短的口语句子搭配相应的动作。
例如,我们可以先让幼儿们看见一只毛茸茸的熊玩具,并向他们介绍一下熊的外貌和习性。
然后,我们可以让幼儿们模仿老师的动作,例如张嘴叫“roar”的声音,比划熊抓鱼的动作等。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简短的英文句子来配合相应的动作,例如:“I jump.(我跳)”、“I run.(我跑)”、“I clap my hands.(我拍手)”等。
让幼儿在模仿动作的同时,也能学到相应的英文表达。
3. 语言输出在幼儿的语言输出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和角色扮演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模拟“去商店买东西”的情境,让幼儿充当顾客和店员,通过英文句子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行动,例如:“I want a carrot.(我需要一根胡萝卜)”、“Give me a banana.(给我一个香蕉)”等。
tpr原理

tpr原理TPR原理。
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是一种语言教学法,它以身体动作和情境模拟为基础,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目标语言。
TPR原理的提出者是美国语言学家詹姆斯·阿什尔,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这一教学理论。
TPR原理在语言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TPR原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模仿和动作来学习语言。
在TPR教学中,教师会用目标语言给学生下达指令,学生则需要通过动作来做出反应。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TPR也强调了语言的情境化学习,通过情景的模拟和体验,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
TPR原理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站起来”、“坐下”、“举手”等,学生需要通过动作来做出相应的反应。
随着学生的熟悉程度增加,教师会逐渐增加指令的难度和复杂度,比如“走到黑板前”、“拿起笔写一个单词”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动作上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得到了提升。
除了基本的动作指令,TPR原理还可以应用在更复杂的语言情境中。
比如,在学习动词时,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模仿的方式来教授学生正确的动作,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动词的意义,还可以通过动作来加深对动词的记忆。
在学习名词和形容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并要求学生进行描述或模仿相关的动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词汇。
TPR原理的教学方法在语言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动作和情境的模拟,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从而更快地提高语言水平。
总的来说,TPR原理是一种高效的语言教学方法,它通过身体动作和情境模拟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来灵活运用TPR原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TPR,是TotalPhysicalResponse的缩写,指全身反应教学法,是加州心理学家詹姆士博士提出来的。
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
因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效果最佳,而紧张、急躁的情绪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是不利的。
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
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
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优势是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生活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TPR教学法的基本原则(一)让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右半脑James Asher认为,右脑是缄默的,非语言性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指令做出适应动作来表达自己。
通过让语言进入右半脑引起行为变化,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语言代码,当学生能够理解目标语的基本结构及其表示的含义时,他就作好了说的准备。
(二)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这是TPR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学生能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
开始,教师通过说跟我做游戏,让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指令与被期望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准确作出相应的动作。
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先由一名学生模仿教师发布指令,另一名学生根据他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之后,两人调换角色,继续做练习。
起初,指令较简单,往往是单一动作,然后,很快发出几个连续的动作指令(这时调动初学者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如:Point to the door , stand up , sit down.逐渐过渡到比较复杂的指令,有时还包括一些想象的情节,如:now you are Amy,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 OK?(三)教授的语言形式以祈使句为主,带动其它句型指令型语言其形式只能是祈使句,其它句型的出现只能服从于祈使句的使用,不仅新授动词如此,新授名词、形容词、介词等也是如此。
英语中的TPR教学法

TIPS
● Simple short ● encourage ● management ● rhymes
It’s your turn A
TPR教学要求: 视频赏析,关注TPR部分...
词汇
故事
实际教 学应用
句子
童谣
实际教学应用
1.词汇教学。 把一个个动物、植物的名称,通过让学生模仿
其动作“动起来”。
TPR教学法-词汇教学 TPR教学内容应用:
常用语
长相特征
介词
字母教学
动词 名词
身体部位
attention
ready up
on
气功操
Next
to
beside
between under
in
behind
above
In
front
of
stop
down around
二、句子教学。
教学句子,尤其是教学祈使句,教师 可发命令,让学生按命令“行动”,然后学生 彼此按老师的指令互相发布命令。
教学内容
活动用语 Stand up , sit down Come here , go back Go to the window Stand in a line
TPR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 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 外语的教学方法,也叫领悟 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
母语习得 规律
儿童生理 心理特点
记忆形成 规律
TPR理 论基础
母语习得规律 幼儿学习母语,一开始以听懂命令句 居多。
教案设计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教案设计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全身教学法(TPR)介绍: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 TPR),是加州心理学家 James J.Asher(詹姆士J.艾谢,1988)提出来的。
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
Asher援引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诠释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原理。
他认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
紧张、急躁的情绪对学习英语是不利的。
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
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
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外国人学汉语也一样,也要有放松的环境学习才有好的效果。
那么这种放松,不紧张、急躁的环境从哪里来的呢?教室里都是一样的环境,怎么改变呢?这要看老师的灵动调整了。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大小、学生年龄大小、学生汉语程度的高低和所教科目的特点,创造不同形式的系列指令,然后加以灵活运用。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的理解程度;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
总之,全身反应教学法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下:(包括五个大步骤)1)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学生边听边观察。
2)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做。
3)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4)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要求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5)请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执行指令。
一、教学对象+ 越南初中二年级学生。
二、学生数量+ 一个班20个人。
三、教学课时+ 两节课(90分钟)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基础汉语40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册)第九课《我的一天》。
tpr幼儿英语教学法

tpr幼儿英语教学法【原创实用版】目录1.TPR 幼儿英语教学法简介2.TPR 教学法的优势3.TPR 教学法的实施步骤4.TPR 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案例5.TPR 教学法的注意事项正文1.TPR 幼儿英语教学法简介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幼儿英语教学法,即全身反应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该教学法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舍(James Asher)于上世纪 60 年代提出,旨在通过身体动作与语言的紧密结合,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英语。
2.TPR 教学法的优势(1)激发学习兴趣:TPR 教学法以生动有趣的游戏为载体,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强化记忆效果:通过肢体动作与语言的结合,TPR 教学法有助于幼儿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3)提高语言运用能力:TPR 教学法注重实际应用,鼓励幼儿在生活场景中运用所学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4)培养合作意识:在 TPR 教学过程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互动与合作,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TPR 教学法的实施步骤(1)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游戏或舞蹈,让幼儿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2)展示新词汇:教师通过动作展示新词汇,让幼儿理解和记忆。
(3)模仿练习:幼儿跟随教师模仿动作,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练习。
(4)小组活动: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或故事表演,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交流。
(5)总结反馈: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幼儿不断提高。
4.TPR 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案例例如,在教授“run”(跑)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先做跑步的动作,同时大声说出“run”,让幼儿模仿并说出单词。
在幼儿熟练掌握后,可以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用“run”这个单词进行故事创作和表演。
5.TPR 教学法的注意事项(1)教师在展示新词汇时,动作要准确、夸张,便于幼儿理解和模仿。
TPR教学举例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 进教室跟学生打个招呼后,老师就开始做出有声音“太阳升起→起来刷牙、洗脸→吃早上、喝牛奶→到教室”这样的动作。
- 然后问学生:+ 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干什么吗?(可能全班同学都回答…)+ (也许有的回答不完全对,那么老师重复做一次)然后再问:再说一遍老师是做什么呢?+ 第三次,叫一个学生重复做一次,全班同学跟着他的动作说出他在做什么?+ 老师解释刚才的整个动作的内容,然后介绍那是老师一天开始要做的事情。
引入今天我们学的是《我的一天》。
(二)解释生词1)解释生词的顺序- 让学生跟着老师先读一遍生词。
- 用图片、手势和声音解释新生词。
- 老师边用手势做动作,加上声音,边解释生词的意义。
最后,给学生看图片,这样更明确(因为有些东西用手势和声音还是说不准的)。
- 老师把所有的生词讲完之后,再重复一遍做动作,就一个词一个词做,让学生跟着做,跟着说。
- 接着,老师只做动作不说话,让学生跟着边做边说出这个生词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老师指定学生自己做然后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2)教师具体的动作* 老师的每个手势动作都要学生跟着做。
- 早上: 老师在黑板上挂一个钟表,调到 6 点。
手势画一个圆圆的表示太阳升山的动作。
- 起床:也是在同时间,用双手插插眼睛,然后把双手伸起来表示起床的动作。
- 刷牙:用手势做刷牙的动作。
- 早饭:把表调到7 点,用手势做吃饭的动作,学生就知道这个时候吃饭就是吃饭了。
- 中午、下午、晚上等,和其他的一些动作,老师也是这样做让学生模仿着。
如:复习、作业、练习、跑步、打篮球、游泳、回家、吃晚饭、看电视、听音乐、聊天、睡觉等。
(三)课文内容展示1)分小组- 把全班20 个人分成5 个小组。
- 按小组单位安排座位,坐对称的位置。
- 全班同学先跟着老师读课文。
- 听老师讲解课文里边的基本的句型。
讲解一些语法重点如:+ 我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七点半吃饭。
+ 上午八点三刻上课,十二点下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TPR 教学在英语当中的应用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TPR 教学法: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
教师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达出来,使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够理解教师的语言。
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学法。
理论依据一:母语习得的规律
1.幼儿学习母语,一开始以听懂命令句居多。
2.幼儿做出的肢体反映是他们表达理解的一步。
3.一旦时机成熟,学生就会说。
理论依据二:儿童生理、心理特点
1.形象思维
2.天生好动
3.注意力难以持久
4.运动智能
5.减轻开口的压力
6.累积足够的信心
理论依据三:记忆形成规律
1.先身体反应
2.后语言反应
3.相互联系
TPR 教学法的特点:
1.直接反映母语教学,取出母语翻译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所学语言
的思维。
2.符合儿童天性:儿童天性好动,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带领学
生边做边学,使学生释放部分体力,增加学生兴趣。
另外儿童一般来说
属于形象思维,TPR教学很直观的表现了所学的语言内容,使学生容易
记住。
3.有助于发展儿童运动智能: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通过TPR 教学
充分锻炼和开发了儿童的运动智能。
4.轻松自然,没有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先
听,再做动作,然后再说。
使学生在已经理解并学会的基础上加以动
作练习。
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感。
并且人在动作的时候本身就会感
觉比较轻松,在身心愉快的同时自然学会了知识。
教学流程:
听的输入(辨别符号的音)→意义的理解(动作上的)→动作的表达(语言的表
达、让孩子表达出来)
TPR 教学内容:
●活动用语●介系词
●身体部位●长相特征
●教室用语●一般知识
●一般动作●故事
★TPR 的最终目的:
让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开口说。
TPR 教学法的步骤:
1.教师说出所教内容,并用动作将其表现出来。
学生只是听和看。
(Teacher speak and act ,students just listen and watch .)教师重复说出所教内容,带领学生一起做动作。
2. (Teacher speaks, students act together with the teacher.)
3. 教师和学生一起重复说出所教内容并一起做动作。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 speak and act together.)
4. 教师说出所教内容,学生自己做动作将其表达出来。
目的是检测(Teacher speak without act ,students act.)
5. 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出表达内容。
(Teacher act without speaking ,student
speak.)6.教师混合以前学过的内容做动作,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Check)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一开始,老师是speaker , commander ,学生是listener , performer .
●学生有自信后,两者角色对调。
TPR 教学要求:
1、表达动作简单、明了。
动作大方、干脆利落,动作准确到位。
2.表达内容的动作始终保持一致。
3.表达动作可视学生年龄适度夸张、幽默。
Run to the seat and touch and say bingo 教学锦囊
●从简短的指令开始●不“字字计较”
●写下指令●教室秩序管理
●歌谣与韵文
TPR 趣味游戏
●Simon says
●Listen & Draw
教学内容
1.活动用语Stand up , sit down Come here go back Go to the window Stand in a line
2. 身体部位Clap your hands Stamp your feet Pat your shoulders Touch your nose
3. 介词In on under behind
4. 表情感觉Happy sad scared next to sweet up hot down sour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教学要求:
1、表达动作简单明了,动作大方,干脆利落。
2、动作始终保持一致。
3、表达动作可适学生夸大。
教学误区:
1.TPR 是教学中唯一的方法
2.TPR 单纯是老师发号施令学生完成动作。
3.TPR 教学里被局限于老师零碎的指令,学生完成简单的动作。
4.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肢体表达。
5.一般知识动物
6.故事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