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3、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教学过程:一、承前启后1、出示主题图。

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2℃ 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学习引领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你知道怎么写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吗文章以简洁、平淡、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讲述了由一份普通晚报所引出的亲情故事。

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读通诗歌,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掌握生字,初感课文。

教具准备:妈妈的照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拿出妈妈的照片,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妈妈。

2.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老师对你们的妈妈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爱自己的妈妈。

可是,我们该怎样爱妈妈呢学了课文最后一份晚报,一定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的。

二、提纲导读,学生自读。

1.读文,画出生字新词。

认读并掌握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了短文,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请写一写。

三、检查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出示含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正音。

2.教师强调局部生字的读音后,开火车认读生字。

字音:“诧〞“怔〞是卷舌音。

3.引导学生用生字组词。

4.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卡片,全班一齐读一读。

读中稳固生字的认知。

5.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小女孩给“我〞一枚硬币,叫“我〞到她妈妈的报摊上买报纸。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学写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知道女孩为什么要让“我〞替她买一份晚报,体会女孩的一片孝心。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谈谈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谈体会。

启迪学生懂得关心、体贴、孝敬父母。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导学教案(共5课时)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导学教案(共5课时)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导学教案(共5课时)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三、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四、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板书)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习加、减法意义及有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情景导入】出示课本例1情景图。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场景?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新课讲授】1.揭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已知西宁至格尔木的铁路长和格尔木至拉萨的铁路长,求西宁至拉萨的铁路长,怎么计算?师: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师: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2.请同学们把上题改编一下,把其中的一个已知条件变成问题。

学生改编后,教师集体讲解展示:(2)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3)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 km,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出示两小题后,让学生列式计算。

(2)列式为:1956-814=1142(km)(3)列式为:1956-1142=814(km)3.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一下,第(2)、(3)小题与第(1)小题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已知两段路的长,求全长,用加法计算。

第(2)题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的长,用减法计算。

第(3)题也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求另一段长,用减法计算。

启发学生:第(1)题是已知两个加数,求它们的和,用加法;第(2)、(3)题都是已知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教师小结: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第一单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第一单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模板)- 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会说认识本单元生词:…
2.能够正确朗读本单元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学习内容。

4.了解本单元课文的作者及背景知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 生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理解与朗读。

3. 相关练习的完成。

难点: 1.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2. 生词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教学课件:…
3.教学辅助工具:黑板、粉笔、图片、单词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热身)
•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Presentation(呈现)
•教师通过读课文或语音录音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意。

3. Practice(练习)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理解练习,如填空、选择题等。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展示学生表达能力。

4. Production(表达)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强表达能力。

•学生撰写课文总结或感悟,提升写作能力。

5. Homework(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复习课文内容。

•自觉背诵课文,在课堂上进行背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My school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 My school

Unit 1 My School第一课时: A( Let’s learn. Let’s do.)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主要单词:first floor , second floor , teachers’ office, library, playground, garden.2、听懂指示语,并按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如:Go to the garden . Water the Flower .教学重点:本课时的五个有关学校功能室和设置的单词。

教学难点:Let’s do 中有关动作单词的发音和含义。

教学方法:1、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尤其是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感知颜色与衣物名称连用的六个词组时,切忌一一呈现,而应当让学生在听过录音学习过一两个之后,自己体会并领悟到颜色与学校功能室名称连用的方法,自己说出其它几个词组,或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想象、发挥,运用学习过的颜色和学校功能室名称自行搭配,掌握这一知识点。

2、利用书中提供的情景让学生编对话、表演,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其它的情景练习、表演,或者让有能力的同学自己设置情景、编对话、进行操练和表演,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又检验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前准备:本课时的五张单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课前练习(Review)1. -- is the cat?--It is in the kitchen.2. -- are the candies?--They are on the table.3. —Where is your pencil box?-- .A. some pens.B. It’s on the desk.二、热身(Warm-up)教师播放上册My home中的Let’s do,让学生边说边做,come on ,let’s do it。

回顾:What’s in my home? Living room,kitchen,study,bedroom,bathroom. 自然过渡到学习学校各课室的名称。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案unit1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教案unit1

导教案Unit 1 Our school (一课时)课型:研究、展现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够简单介绍学校校舍散布状况,如:This is the teacher’s office .That is my classroom .(2)能简单说出每个课室的不一样功能,如:Go to the library .Reada story-book学习重难点让学生娴熟掌握“This is …That is …”的用法。

自主预习1、听录音,读一读playground teacher’s office gardenlibray canteen2、拼一拼,写一写computer board fans lightThis is my computer . That is your computer.3、听录音,跟读课文,与小组内同学相互评读,看一看,比一比,谁读得好.合作研究1.我能流畅朗诵“Let’s talk”和“Read and write”的对话。

1) 自由读。

2)小组长或介绍优异组员领读。

3)分角色表演对话。

4) 其余方式。

2.我会依据Let’s play中图示,设计对话,进行练习。

讲堂检测一、选择填空。

()1. fl A. our B. oor()2. yo A. or B. ur()3.pl se A. ee B.ea()4.lun A. sh B.ch()5.c teen A. en B.an二、依据汉意写出以下单词写字板-- 电脑-- 讲桌-- 灯-- 图画-- 风扇-- 地板-- 墙-- 三、短语搭配( )1.Go to the teacher’s office. A.Water the flowers.()2. Go to the canteen. B. Eat some noodles.( )3. Go to the library. C.Play football.( )4. Go to the playground. D.Read a story-book.( )5. Go to the garden. E.Hand in the homework.学后反省导教案:Unit 1 Our school (二课时)课型:研究、展现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能听懂并回答一些问题,如:Is this the library ? Is that the TV room ?2、this和that的发音以及在楼层的表达中序数词first, second 的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23教45案67891011Xxxxxxx小学12131古诗词三首1415学习目标16(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17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18(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19(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2021重点难点22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23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24第一课时25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26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7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28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9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30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3132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3334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35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36理解“尽”和“去”: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37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38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3940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41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4243(板书:独)44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45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46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47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4849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50⑵、理解“看不厌”:51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52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53⑶、品析:54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55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56“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5758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9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6061⑵品析:62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63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64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65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6667觉”才会喷涌而出。

《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68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默写全诗。

6970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71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72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73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74【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7576(表面)独(内心)不独7778798081第二课时82一、导入揭题83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84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你知道洞庭湖吗?85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词来8687形容看到的景物吗?)884、老师送一组词: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89905、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91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92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93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94二、精读会意(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9596(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97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9899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100显得非常和谐。

101(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102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103铜镜。

(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104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105铜镜。

106(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107108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109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第三课时110111一、导入,简介相关资料1121、背诵有关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

1132、齐读诗题:忆江南1143、介绍诗人和创作背景:115二、初读全诗,感知词的特点1、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畅。

1161172、初步感知词的特点:1183、指名读。

(重点提示“谙”这个生字的读音)。

三、自学交流,探究诗意119120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21五、作业布置122展开想象,把“日春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句诗所描绘的123景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可以写,也可以画。

)124【板书设计】赞美125126忆江南────好词127思念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2桂林山水149教学目标:150(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熟练有感情的151背诵课文;注意分号的用法。

152(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153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154(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155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156教学重点难点:157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脑中想象这种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158159第一课时160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161像,教师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162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163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164165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166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167168同学、老师。

169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170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171①作者是怎样描写的?172齐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173174(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175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176177江水的“清”)178(特点之三“绿”。

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179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180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181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182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183赞美之情。

184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

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185186③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187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188三个“啊”的变调。

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189巩固识字,练习书写190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

右边“门”里面是“柬”。

191192瑕:可与“假”进行比较。

注意右上是“匚”。

193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

与“恋”比较字形。

194195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196第二课时197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98①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199②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③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200201用这样的段落句式)202特点之一“奇”。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203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204峦雄伟”“红叶似火”。

205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206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207特点之三“险”。

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208结合语句领会。

209④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210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211二、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212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213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214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15②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216中游’”。

③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217218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219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220三、指导背诵221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222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2442452462472483记金华的双龙洞249教学目标:250(一)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51(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25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253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54教学重点:255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562、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