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高速铁路概论

第一章 高速铁路概论

台湾高速铁路上的700T电联车
三、高速铁路的概念 一条铁路是否能称为高速铁路,即高速铁路的定义,它有一个产生、 发展、形成的过程。 定义:列车在主要区间能以200KM/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 铁路。
198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将高速铁路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规定 为:客运专线300KM/H,客货混线250KM/H。
(三)线路纵断面要求 坡度的设计应适应地形,合理选用。 区间正线的最大坡度应根据地形条件和动车组功率,经牵引计算 验算并经技术经济比选分析后确定。 竖向离心力和竖向离心加速度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旅客舒适性 有影响,因而,竖曲线半径决定于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旅客乘坐的 安全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要求。
区间正线的最小竖曲线半径应根据所处区段设计最高速度按表2-3 选用,但最大竖曲线半径不得大于40000m。
世界各地营运的高铁 日本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东京站至新大阪站,全长515.4 公里。 山阳新干线:新 大阪站至博多站,全长553.7 公里。 东北新干线:东京站至新青森站,全长674.9 公里。 上越新干线:大宫站至新潟站,全长269.5 公里。 北陆新干线:高崎站至长野站,全长 117.4 公里。 九州新干线:博多站至鹿儿岛中央站,全长256.8 公里 秋田新干线:盛 冈站至秋田站,全长127.3 公里。 山形新干线:福岛站至新庄站,全长148.6 公里。 法国TGV东南线:巴黎至里昂。 大西洋线:巴黎至图尔和勒芒。 北线:巴黎至加来 和比利时边境。 罗纳-阿尔卑斯线:东南线至瓦朗斯。 地中海线:瓦朗斯至马赛。 东 线:巴黎至斯特拉斯堡。 德国ICE汉堡经汉诺威、法兰克福至弗赖堡、瑞士巴塞尔。 汉堡经不来梅、汉诺威、 富尔达、纽伦堡至慕尼黑。 汉堡经柏林、莱比锡、纽伦堡至慕尼黑。 汉堡经多特蒙德、 科隆、法兰克福至斯图加特、慕尼黑或弗赖堡、瑞士巴塞尔。 汉堡、不来梅经汉诺威至 柏林。 巴塞尔(瑞士)、弗赖堡、斯图加特经法兰克福至柏林。 萨尔布吕肯 经法兰克福、 莱比锡或哈勒、至柏林或德累斯顿。 多特蒙德、明斯特经过埃森、科隆、法兰克福国际 机场至纽伦堡慕尼黑。 西班牙AVE马德里至塞维利亚,经雷阿尔城(Ciudad Real)、Puertollano、科尔多瓦。 马德里至巴利亚多利德,经塞哥维亚。 马德里至巴塞罗那,经瓜达拉哈拉、Calatayud、 萨拉戈萨、Lleida、塔拉戈纳-Camp de Tarragona。 马德里至韦斯卡,经瓜达拉哈拉、 Calatayud、萨拉戈萨。 马德里至马拉加,经雷阿尔城、Puertollano、科尔多瓦、安达 克拉(Antequera)。 巴塞罗那至塞维利亚,经萨拉戈萨、马德里、科尔多瓦。 巴塞罗那 至马拉加,经萨拉戈萨、马德里、科尔多瓦。

第一章 人因工程学概论

第一章 人因工程学概论
(3)问卷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编制一系列问题和项目,以问卷或量表的形式收集被调查者的答案并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观测法
观测法是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不影响事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观测者不介入研究对象的活动中,因此能避免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可以保证研究的自然性和真实性。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
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四)心理测量法
心理测量法(也叫感觉评价法)是运用人的主观感受对系统的质量、性质等进行评价和判定的一种方法,即人对事物客观量作出主观感觉评价。
心理测量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A)是对产品或系统的特定质量、性质进行评价,如声压级、照明的照度及亮度、空气的干湿程度等评价;另一类(B)是对产品或系统的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如舒适性、使用性、居住性、工作性等。
四、人因工程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答:(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获取有关研究对象资料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具体包括访谈法、考察法和问卷法。
(1)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询问交谈来收集有关资料的方法。
(2)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现实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分析、实验和模拟提供背景资料。
人体测量学主要研究静态结构性人体测量尺寸数据和动态功能性人体测量数据。

第1章 信息资源概论

第1章 信息资源概论

5. 按加工处理程度划分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
6
1.1 信息概述 1.1.3 信息的性质
普遍性 客观性 无限性 相对性 抽象性 动态性
7
1.1 信息概述
依附性 传递性 共享性 转换性 可伪性 增值性
物质
能量
信息
8
1.1 信息概述
1.1.4 信息的功能
信息是宇宙万物有序运行的内在依据; 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介; 信息是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 信息是智慧的源泉,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信息是管理的灵魂。
22
1.2 信息资源
2. 基于概率的信息度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 信宿) 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 信宿 ) 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 消除的不确定 程度大,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 程度大 ,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 ; 消除的不确 定程度小,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定程度小 , 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 如果事先 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 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 , 那么消息中所包 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30
1.3 信息化
(2)日本的信息化建设
1991年,日本宣布成功研制出第五代计算机并行网 络系统。 1992年,日本又开始研制能模拟人的形象思维的第 六代计算机。 1994年,日本通产省和邮政省提出建设全国范围的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计划。 此外,日本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修改 广播法、取消CATV方面的限制、开放日本广电市场, 实施电子商务推动计划等。
26
1.2 信息资源
(1)R1的计算公式:
R1=
(2)R2的计算公式:
U1+U2+U3+U4 M
R2=S1+S2 V1+V2+V3+V4+V5+V6 S1= M W1+W2+W3+W4+W5 S2= M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8800电子管 18800电子管 30吨 30吨 150平方米 150平方米 150kw 5000次十进制加法 次十进制加法/ 5000次十进制加法/秒
ENIAC
ENIAC
ENIAC
ENIAC的特点: ENIAC的特点:十进制表示 的特点 程序用插线开关实现
为了改进程序的输入方式: 为了改进程序的输入方式: 二进制表达方 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二进制 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二进制表达方 式和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构想。 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构想 式和存储程序控制计算机构想。提出并描述一 个计算机模型EDVAC 个计算机模型EDVAC
•它采用了间接寻址技术。在这种技术中,间接寻址指令所 它采用了间接寻址技术。在这种技术中, 它采用了间接寻址技术 形成的地址,不是存放操作数的地址, 形成的地址,不是存放操作数的地址,而是用来形成操作 数地址的地址。这种寻址技术在分类、 数地址的地址。这种寻址技术在分类、排序中是非常有用 的; •采用了专用的程序控制指令,这种指令对应于不同程序 采用了专用的程序控制指令, 采用了专用的程序控制指令 间的控制转移,如它的LINK/TRA指令对, LINK/TRA指令对 间的控制转移,如它的LINK/TRA指令对,即后来人们常 称的调用子程序/子程序返回指令对, 称的调用子程序/子程序返回指令对,对调用子过程等是 十分有效的; 十分有效的; •I/O处理机与CPU间的通讯采用了中断控制,并且在I/O处 I/O处理机与CPU间的通讯采用了中断控制,并且在I/O处 I/O处理机与CPU间的通讯采用了中断控制 I/O 理机中采用字的拆、装技术以使得CPU I/O设备间的字 CPU和 理机中采用字的拆、装技术以使得CPU和I/O设备间的字 长能够匹配; 长能够匹配; •采用了DMA技术。即当I/O处理机请求访问主存储器时, 采用了DMA技术。即当I/O处理机请求访问主存储器时, 采用了DMA技术 I/O处理机请求访问主存储器时 可能使CPU的主存访问请求延迟一个存储周期, CPU的主存访问请求延迟一个存储周期 可能使CPU的主存访问请求延迟一个存储周期,但是并不 中断CPU的操作,只是使CPU操作推迟一个存储周期; CPU的操作 CPU操作推迟一个存储周期 中断CPU的操作,只是使CPU操作推迟一个存储周期;

华中科技大学纳米材料第一章——概论

华中科技大学纳米材料第一章——概论

05.10.2020
5
纳米科技(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首要任务 是通过各种手段,如微细加工技术和扫描探针技术等制备纳 米材料或具有纳米尺度的结构;其次借助许多先进的观察测 量技术与仪器来研究制备纳米材料或纳米尺度结构的各种特 性;最后根据其特殊的性质来进行有关的应用。因此,纳米 材料、纳米加工制造技术以及纳米测量表征技术构成纳米科 技发展的三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技术,并奠定了整个纳米科技 发展的基础。
《纳米材料和技术》 Nano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主 讲: 熊惟皓 教授 Lecturer: Prof. Weihao Xiong
05.10.2020
1
学时(Period) 3Leabharlann 学时 (28学时讲授;4学时实验)
教学要求(Requirement) 本课程从纳米材料的组织结 构、制备方法、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着重阐述O维、 一维、二维材纳米料的制备工艺及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 响,并介绍高性能材料制备所涉及的工艺设备。主要通过 讲课及现场教学,对不同维数纳料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形成 机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05.10.2020
2
课程内容(Content)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一维纳米材料及其制备 第三章 纳米薄膜材料及其制备 第四章 纳米块体材料及其制备 第五章 纳米复合材料 第六章 纳米材料的应用
05.10.2020
3
主要参考书(Sources for further reading)
05.10.2020
向上具有宏观尺寸的物质,包括纳米薄膜、纳米涂层等形 态。 三维纳米材料(Three-dimension nano materials)

第1章 建设法规概论

第1章 建设法规概论

二、案件审理 一审人民法院基于上述事实认为:原告供给邮电楼工程 工地的砖系承包方建筑公司委派的工地负责人建筑队联系购买, 且已用于该工地,所欠货款属实,故原告要求建筑公司承担给 付的主张合法,予以支持;由于原告对该欠款未及时找建筑公 司清结,所以要求建筑公司承担逾期付款利息的主张不予支持; 建筑公司是邮电楼工程的承包修建方,同建筑队所签订的“联 营协议和实施细则”是承包方的内部民事行为,是建筑公司为 履行承包合同采取的方法,建筑队是建筑公司为履行承包合同 所委托的实施者,不是建筑公司承包权利、义务的转移或免除。 因此“联营协议和实施细则”对外不产生法律效力,建筑公司 提出不是本案的被告和不承担给付责任的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 不予支持。建筑队是购买原告货物的行为人,负有实际责任, 且是受建筑公司委托承建工程的实施者,因此所提出不承担责 任的主张不符合实际,不予支持。
2.工程建设法的作用 工程建筑业是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兴衰紧密相 连的一个行业。 工程建设产品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 工程建设管理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独立学 科,它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条腿支撑。 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是工程建设管理的依据。 工程建设法的作用就是保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 济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 要,保障工程建筑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1.1.4 建设法律关系 1.建设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权 利与义务关系。
1.3.3
我国建设法规体系的现状与规划 1989年建设部组织了建设法规体系的研究、论证工作, 并于1991年制定出《建设法律体系规划方案》。 我国建设法规体系采用了梯形结构形式,所以我国将没 有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法》这样的基本法律,而由城市 规划法、市政公用事业法、村镇建设法、风景名胜区法、工程 勘察设计法、建筑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住宅法等8部有关 专项业务的法律构成我国建设法规体系的顶层,并由城市规划 法实施条例等38部行政法规对这些法律加以细化和补充。 1.4 建设法规的实施 建设法规的实施,指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社会团体、 公民实践建设法律规范的活动,包括建设法规的执法、司法和 守法三个方面。 建设法规的司法又包括行政司法和专门机关司法两方面。

特种加工

特种加工

目前我国有多家电加工机床生产厂家,已经可以 满足一般生产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机床的精度不高;自动化程度有差距。
2,创新性不高,以仿制为主。
第一章 概论
洛阳理工学院
1.3 特种加工的分类
特种加工的分类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一般按能量 来源和作用形式以及加工原理可分为表1-1所示的形式。
第一章 概论
行型孔的最后成形加工,避免了热处理变形。
第一章 概论
洛阳理工学院
特种加工对材料的可加工性和结构工艺性 的影响
2,改变传统的工艺路线。 在传统的钣金零件生产中,板材在折弯前要进行冲孔, 切边等工序,根据孔的形状要设计制造各种模具,周 期较长,且初期投入较大,如果产品设计有了更改, 模具要相应改动。现在激光切割的应用逐渐普遍。使
第一章 概论
洛阳理工学院
机械加工的难题
总结:由于切削加工的加工原理限制,以上问题采用切 削加工难以实现。 切削加工:是用一种硬度高于工件材料的单刃或多刃刀 具在工件表层切去一部分预留量,使工件达到预定的 几何形状,表面质量的过程。
第一章 概论
洛阳理工学院
切削加工的条件
为实现切削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工件与刀具之间有相对运动; 2,刀具材料具有一定的切削性能,比如硬度,强度,韧 性,耐磨性,且硬度一般要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 3,刀具必须具有适当的几何参数。
(1) 不是主要依靠机械能,而是主要用其他能量 (如电、化学、光、声、热等)去除金属材料。 (2) 加工过程中工具和工件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机械 切削力,故加工的难易与工件硬度无关。 (3) 各种加工方法可以任意复合、扬长避短,形成
新的工艺方法,更突出其优越性,便于扩大应用范围。
如目前的电解电火花加工(ECDM)、超声铣削, 就是 两种加工复合而形成的新加工方法。

第一章 建设法规概论

第一章 建设法规概论

(3)第三层次——技术规范与标准 由政府委托建筑业行业协会或学会编制 这些技术规范与标准有些是必须遵守的,有些是可选择遵守的,还有部分是
指导性质的,仅供参与各方参考。 上一页 返回
继续
2、 特点
(1)体系分三个层次,编制先后顺序为:法律——实施条 例——技术规范与标准 (2) 制定者 (3) 法规的编制单位或从业人员熟悉建筑业管理,精通法律与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
后退
上一页
退出
第二节 世界各国建设法规体系简介
一、英国建筑业法规体系
二、德国建筑业管理法规体系 三、美国建筑业管理法规体系 四、日本的建筑法律
五、香港建筑法例规范及政府监督
返回
一、英国建筑业法规体系
• 英国建筑业法规体系概述
• 特点
返回
1、英国建筑业法规体系概述
8 、 《村镇建设法》 调整对象:村庄,集镇在规划综合开发,设计,施工,公用基础设施,住宅 和环境管理等活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立法目的:加强村镇建设管理,不断改善村镇的环境,参加城乡经济,社会 后退 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村镇的发展。 上一页 继续
相关法律:
1.《土地管理法》——2004.8第三次修订
补充材料 :
1 、《城市规划法》-----90.4.1实施 调整对象:在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及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个项建设的过程中所 发生的社会关系。
立法目的: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 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
2 、 《房地产管理法》-----95.1.1
调整对象:房地产的开发,产权管理,交易,市场及产权转移过程中所产生的 社会关系。
退出
二、 建设法规的地位、作用与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一、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定义: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从造型艺术的需要出发,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等的一门科学,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

艺用人体解剖学历史简介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公元前3──2千年就有了解剖的记载,而成为一门学科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

在西方研究解剖的时间较早一些,古埃及时就有了对解剖的研究,木乃伊就是见证。

因为制作木乃伊需要解剖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解剖知识。

(出示《古埃及二十二格比例图》)在西欧古希腊时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和亚里斯多德都进行过动物实地解剖,并有论著。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解剖学著作当推盖伦(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在西方发展到文艺复兴时代,人体解剖学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时,解剖学也涌现出一位巨匠——维扎里(1514-1564),艺用人体解剖学的正式确立者,首推文艺复兴三杰,尤其是达·芬奇(1452——1519),在我国,“解剖”二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上。

《黄帝内经》我国宋代画家李嵩也曾绘过一幅《骷髅幻戏图》,如有关人体比例方面的“立七坐五盘三半”,规范颜面的“三停五眼”,总结脸部形态的“相之大概,不外八格——田、由、国、用、目、甲、风、申”,由美国佐治·伯里曼所著而翻译的《艺用人体结构解剖》言简意赅地向学者指出:研究形态解剖,塑造人体形象,必须以卯榫的方式去架构(骨骼),以体积的观念去组合(肌肉)。

从而把对人体结构的理解与塑造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第一节人体的比例、体位及部位一、人体的比例人体的比例通常以人的头长为计量单位,以此来测量人体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男女人体的高度均为七个半头长。

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大致为:不同年龄的比例划分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因为有发育的迟早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各年龄段的身高比例也只能是一个约数,一个参考坐标。

以自身头高为原尺来算,1-2岁为4个头高,5岁左右为5个头高,10岁左右为6个头高,15岁左右为7个头高,18-20岁为7.5-8个头高。

这个比例,是按照成年后7.5-8个头高来算的,是中国人的标准比例,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参考。

以上比例可以用“逢五进一”这个口诀来记住它,即每隔五岁增加一个头高。

三、人体解剖的部位区分人体从总体上,由头、躯干、上肢和下肢四大部分构成头部分为脑颅和面颅上肢分为肩、上臂、肘、前臂、腕、手等部分。

下肢分为大腿、膝、小腿、踝、足等部分骨骼结构的关节处和骨骼在人体的外露点(骨点)为艺用解剖学的重点。

人体的骨骼一共有206块,各骨端由软骨、韧带或关节连接起来。

人体的主要骨骼有:人体的主要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指间关节、指掌关节三、人体的肌肉人体全身的肌肉约有600块左右。

表层的肌肉直接构成人体外形的轮廓和起伏。

肌肉的形状较多样,四肢肌肉多呈长梭状,分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跨过关节,起止于骨上,牵动骨骼产生运动。

躯干肌肉多为扁平状,肌腱多为薄膜。

从骨骼上看,男子骨骼大而方,胸廓较大,盆骨窄而深;女子骨骼小而圆滑,胸廓较小,盆骨大而宽。

第一节头部的结构一、头部的骨骼和形体结构头部的骨骼分脑颅骨和面颅骨两部分。

脑颅骨由额骨、颞骨、顶骨、枕骨等组成:面颅骨由鼻骨、颧骨、上颌骨、下颌骨等组成。

脑颅部的颞骨与下颌骨相连接处有可动关节,可作开口、咀嚼等动作。

二、头部的肌肉头部的肌肉分表情肌和咀嚼肌。

表情肌一端起于骨端,一端止于皮肤,收缩时产生面部表情。

表情肌有额肌、眼轮匝肌、皱眉肌、鼻肌、上唇方肌、颧肌、口轮匝肌、颏三角肌、下唇方肌、颏肌、颊肌、笑肌。

咀嚼肌都起止于骨上。

咀嚼肌有颞肌和咬肌,其作用都是拉下颌骨向上,作咀嚼动作。

第三节躯干的结构一、躯干的骨骼躯干的骨骼有脊柱、胸廓和骨盆。

脊柱支撑着头部和胸腔,是躯干的支柱,下部的骶骨与骨盆相接。

脊柱运动时,使躯干产生屈伸、侧弯、和扭转等动作。

脊柱分别由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 注意如下几点:1、躯干的基本骨骼1.脊椎骨脊椎的1-7节为颈椎,8-19节为胸椎,20-24节为腰椎,下面是骶骨和尾骨。

脊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作前后左右的弯曲及水平方向的扭动。

结构要点:A.每个脊椎骨的基本造型:在一个环状的骨圈上向三个方向伸展有片状的骨片,其中一个骨片向后背方向都突出(颈椎的骨突有两个分叉),在后背上能够显现出来,特别是瘦人或者老人。

B.第七颈椎在背颈上最突出,它是颈部和胸腔的分界点,也是背后中线的重要骨点,是表现人体背部比较重要的依据。

C.骶骨的后平面在后背形成一个倒三角形,上面几乎无肌肉覆盖,称骶骨三角形,骶骨三角形是后背脊椎底沿的重要标志,尾骨在外形上不起作用。

2.胸廓主要由12对肋骨组成,其中上边10对从胸廓正面的胸骨到后边胸廓背部的脊椎,形成闭合的环;最下边两对,只支撑在背部脊椎两边,并在胸廓背部截止,没有形成闭合。

结构要点:A.胸廓的正面中心是胸骨。

胸骨在体表胸大肌和乳房之间形成沟状,称正中沟。

正中沟上边衔接所骨头并在中间形成锁骨窝,下边界是胸窝,这两个窝是躯干中线中重要的两个结构点。

胸骨的正面并不是从上至下一马平川,而是由柄、体、剑突三部分组成。

在柄、体交界处形成胸骨角,胸骨角处两边和第二根肋骨相连,形成一个胸部较突出的隆起,在表现人体是是较重要的一个隆起构造,如果此形体生长的过于突出,就称之为畸胸。

B.胸骨的两侧是正面的肋软骨,肋软骨和侧肋骨的相连处形成夹角,这个夹角是胸廓正面和侧面的转折线,在人体表面胸大肌或乳房会将这一转折线略微拓宽,但在胸大肌或乳房下方能显示出这个转折,因此不能忽视。

C.胸廓的背面不是完全平面的,而是从背部两侧隆起的高点向脊椎处凹陷,成为脊椎沟股。

将其表现成折扇的形状容易理解。

背部的肩胛骨和骶棘肌又加强了这个形体变化,形成背部的基本型。

D.胸廓正面的第七根肋骨是上下范围内相对突出的肋骨,在胸廓上下部分形成转折夹角,但此肋骨在胸大肌或乳房之下,其作用往往被忽略。

3.锁骨、肩胛骨锁骨是整个躯干中显露于皮下最清楚的一个骨骼组织。

“锁骨就像一张弓”,“锁骨就像一个倒挂的衣架”,“锁骨就像一个自行车把”……锁骨头相对于锁骨自身的粗度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关节头,锁骨的前半部分方而突出,它与肩胛骨肩峰的相交处逐渐过渡成扁平状,并逐渐隐于体内。

肩胛骨是后背造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上覆盖很多肌肉组织,但其仍然显露的很清楚。

肩胛骨很像一个30°、60°、90°的直角三角板,30°角向下、60°角指向肩头、90°和长直角边在脊椎一侧,而且肩胛冈又和直缘形成了约120°的等腰三角形。

结构要点A.锁骨和肩胛骨在胸廓上方形成了一个环,标志着胸腔的顶面和侧面的区域。

正面的锁骨成为胸腔正面胸大肌和顶面肩部之间的分水岭,同时形成了很大的夹角,并且锁骨外形突出;肩胛骨在胸腔背面和顶面的转折关系,主要表现在肩胛冈上,由于肩胛冈上方还有很厚实的斜方肌,因此这一转折较正面锁骨转折要平缓许多。

肩部的最高点在斜方肌的上缘。

除了肩胛冈在背部和顶部起转折作用外,肩胛冈的直缘、斜缘,以及直缘和斜缘之间形成的下沿角,在上肢运动中都能清晰显现。

从肩胛冈向上延伸至和锁骨相接处,有一块扁平的突起,其最高点称之为肩峰,肩峰是肩顶面骨骼突兀的最高点,在体表也能很清楚的凸显与皮下,因此肩峰是肩部重要的结构之一,是比较肩部宽窄、表现肩部外形的重要标志。

B.锁骨和肩胛骨这一肩部结构组织,在胸廓上部可以有一定限度的滑动,而最基础的滑动轴就是锁骨头。

锁骨以锁骨头为轴,既可以上下运动,又可以前后水平运动,还可以以锁骨头为轴画圈肩胛骨的运动被背部的肌肉限制,基本只能沿胸廓表面滑动,因此肩胛骨可以随肩膀的前后运动做左右方向的聚合、分离的滑动,也可以上下滑动,在胳膊平举或上举时还可以有一定角度的旋转,此时肩胛骨的下沿角被拉向体侧,肩胛冈的外缘方向向上抬起。

在大臂向前用力伸展时,肩胛骨不仅被拉向腋窝方向,并且肩胛骨直缘会略略翘离胸廓,在体表能清晰地看到。

4.骨盆(髋骨、胯骨)可以把骨盆大结构理解为一个上大下小的盆或一个倒置的灯罩。

从体表结构看,骨盆的骨骼结构并不和盆腔体块完全一致,原因是骨盆侧下方衔接着股骨,股骨大头和大转子等形体把盆腔的外形从髋骨本身的大小,变成了大转子处宽于髂骨处的正梯形,加之骨盆的周围,尤其是臀部有发达的肌肉,也改变了骨盆的外部体块。

因此对骨盆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髋骨上,而要从里向外理解它的整体结构。

4.骨盆(髋骨、胯骨)可以把骨盆大结构理解为一个上大下小的盆或一个倒置的灯罩。

从体表结构看,骨盆的骨骼结构并不和盆腔体块完全一致,原因是骨盆侧下方衔接着股骨,股骨大头和大转子等形体把盆腔的外形从髋骨本身的大小,变成了大转子处宽于髂骨处的正梯形,加之骨盆的周围,尤其是臀部有发达的肌肉,也改变了骨盆的外部体块。

因此对骨盆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髋骨上,而要从里向外理解它的整体结构。

结构要点:A.对骨盆的理解最重要的不仅是理解其宽度,还要认识其厚度,要立体地理解认识骨盆。

B.骨盆是由左右对称的两块髋骨连接脊柱的骶骨形成的盆状,简称骨盆。

C.左右髋骨在人体正面的连接点称之为耻骨联合。

在瘦人身上,耻骨联合很明显。

耻骨联合正好是人体的1/2处,是比例中重要的标准点。

D.在骨盆中骶骨属于脊椎的一部分,但它是人体背部在盆腔外形中其重要结构作用的骨骼组织。

E.骨盆上缘为髂嵴,这是人体腰部、髋骨的分界岭,是显露于体表的重要结构组织。

较瘦的人髂嵴在这里形成向外突出的阶梯,较胖的人和较健壮的人的髂骨上至在这里形成一道凹槽。

在艺术表现中,此结构在人体比例、盆腔的扭动方向、盆腔左右对称关系和盆腔的透视现象方面,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脊椎形体的弯曲变化3、胸廓的个体差异4、骨盆的个体差异二、躯干的肌肉躯干的肌肉分颈肌、胸肌、腹肌和背肌。

具体肌肉如下图:前锯肌起于2-9肋骨侧面,从肩胛骨下穿过止于肩胛骨直缘。

前锯肌加强了肋骨起伏,它和背阔肌、腹外斜肌相交形成7、8个锯齿状结构,我们通常能观察到的是与背阔肌形成的4个锯齿1.胸大肌起点:锁骨内侧1/2处,胸骨第7肋骨。

止点:肱骨前侧上端。

作用:将肱骨拉向躯干,并辅助上肢内旋。

结构要点:A.健壮男性的胸大肌宽阔而厚实,高出胸骨和肋骨很多,形成高起的体块。

B.女性的胸大肌在乳房之下,形体表面几乎不其结构作用。

C.胸大肌和肱骨相连的止点上下交叉错位,从胸骨第7肋骨伸展出来的肌腱组织止于肱骨连接处的上端;从锁骨伸展出来的肌腱组织,止于肱骨连接处的下端,在腋窝处形成麻花状转折。

2.腹直肌起点:胸骨下端,胸骨外第5、6、7根肋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