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护理质控总结及分析

合集下载

2014年护理高质量分析报告

2014年护理高质量分析报告

1月份护理质量分析1、未能及时发现留置针外渗;针头遗落在病房。

原因分析:病房巡视不足;护士工作时粗心大意,操作后将针头遗落在病房。

改进措施:加强病房管理,督促护士多巡视病房,落实管床护士床边工作制。

2、P班体温单忘记绘制。

原因分析:工作忙碌,忘记绘制体温;缺乏应有的责任心。

改进措施: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当班的护士下班前检查本班工作完成情况。

2月份护理质量分析1、体温单多次漏画;皮试结果未画在体温单上;医嘱已改护理级别,护理记录单未记录。

原因分析:工作忙碌,未能及时记录,登记,事后又忘记;工作不够细心。

改进措施:全体护士业务培训,增强大家的责任心,养成做完事情后再次检查的好习惯。

2、医嘱开3床肛管排气,新生儿护士执行的却是2床。

原因分析:护士审核医嘱时不认真,不细心,未再次核对,导致医嘱执行错误。

改进措施:对护士进行护理核心制度培训,特别是医嘱查对制度的培训。

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条件不允许,本人也应再次查对。

3月份护理质量分析1、护理记录单未跟踪发热患儿的体温;抽搐患儿入院时,护记未记录意识;皮试结果未能及时观察、登记。

原因分析:护士未掌握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工作时不够细心、认真。

改进措施: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的培训;做皮试后记得登记时间,可以将观察时间告知其他护士,相互提醒。

2、长嘱口服药当日未发给病人。

原因分析:责任心不足,未能及时发放口服药。

改进措施:增强护士的责任心,进行三查七对制度培训,并在工作中落实。

过了口服药医嘱及时记录或打印口服药单,以便查对。

4月份护理质量分析1.医嘱改二级护理,未写护理记录;发烧病人护记未登记退烧体温;新生儿性别登记错误原因分析:工作时粗心大意,责任心不足改进措施:对全体护士进行核心制度的培训,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完成工作后要记得再次查对,工作中要做到四心:爱心、细心、责任心、耐心。

2.新生儿尿片未及时更换,压到大腿有淤痕原因分析:巡视不足,缺乏责任心改进措施: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加强巡视,不能有所懈怠。

2014年度护理工作总结

2014年度护理工作总结

2014年护理工作总结2014年,护理部将根据医院整体发展规划,结合医院综合目标考核要求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从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实施护理科学管理,加强医院护士队伍建设,带动帮扶基层医院,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总结与计划认真总结2013年工作,制定2014年护理工作计划,继续积极开展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提升精细化护理服务的质量,努力为患者创建舒适、便捷、安全的就医环境,为病人提供更温馨,更人性化优质护理。

1.护理部召开了全院护士大会,评选“护理综合目标管理先进科室”、“护理品管圈优秀项目”、“优秀专科护理团队”、“先进个人”、“护理平安奖”、“特别奖”等共六个奖项。

2. 组织人员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QCC项目进行评选,推选出16项优秀项目,召开优秀项目评审及汇报会,共评出特等奖一名,金奖一名,银奖三名,铜奖五名,优秀奖六名。

并将全部58个项目进行汇编及印刷。

3. 组织全院护理专家对“2013年全院护理质量PDCA项目”进行评选,共评选出17项优秀项目,制作汇编并印刷。

4.认真整理2013年护理相关资料,统一装订封面成册;督促病区护士长做好2013年度资料的整理和保存;制定2014年护理管理相关手册的规范目录和格式。

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1.提升护士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努力为患者提供无缝隙、连续性、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1.1各科室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春节慰问和祝福活动。

提倡感动服务,护士主动为患者送去温暖,电话问候已出院病人的健康状况,根据住院患者需求定制年夜饭。

1.2召开以“感动服务,患者满意”为主题的《2014年优质护理服务经验交流研讨会》,目的在于分享优质护理服务体会,为各病区改进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宝贵经验。

李红副院长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我院从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全院优质护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去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全国一百家医院评审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健康教育,专科服务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成效。

14年优质护理总结报告6篇

14年优质护理总结报告6篇

14年优质护理总结报告6篇第1篇示例:14年优质护理总结报告引言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职责是为病患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在过去的14年里,我们不断努力学习、改进和实践,以提高护理质量,使病患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

本报告将总结过去14年我们的优质护理工作,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护理质量的提升在过去14年里,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护理质量。

我们加强了护理技能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我们还不断完善护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成功地提高了护理质量,获得了病患和家属的好评。

二、优质护理的实践除了提高护理质量的努力,我们还致力于将优质护理融入到日常实践中。

我们始终秉持“以病患为中心”的理念,尊重病患的需求和意见,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我们重视护理过程中的细节,积极倾听病患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调整护理方法。

我们还致力于提高团队间的协作和沟通,确保每一个病患都能得到全面和连续的护理服务。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护理质量,为病患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我们计划加强护理团队的建设,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人员,提高整个团队的护理水平。

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护理流程,引入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还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共同为病患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第2篇示例:在这份14年优质护理总结报告中,我们将回顾过去14年里在护理领域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在过去的14年里,护理工作者们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对这些进展的总结和分析。

过去14年里护理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得到了重大的改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被引入到护理实践中,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手术室里使用的先进手术设备使手术更加精准和安全,ICU里的监护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加准确的信息。

2014年度护理质控总结及分析

2014年度护理质控总结及分析

2014年度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总结及分析按照2014年工作计划和护理质量检查“月重点、季覆盖”的原则,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消毒隔离质控组、护理资料控制组,进行全院检查4次,专项检查12次,对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追踪,临床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升,具体情况汇总如下:一、质控成效1、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本年度共检查住院病人1560人次,其中特、一级护理病人占80%,通过检查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①、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各种管道标识、警示标识使用意识增强。

②、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处方逐步规范,健康宣教覆盖率达到100%,大多数科室健康教育工作到位,病人熟知分管护士,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知识掌握率达到99%。

③、从分管护士填写掌握病人病请调查表情况看,第四季度合格率为95%,护士护理病人的能力有所提高,能针对性的找出重点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而不是机械的执行医嘱。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①、各类危险因素评估细则掌握不全面,有的高危病人未筛查出来,科室需结合实际病例加强培训。

②、基础护理工作重视程度降低,未形成常态。

③、吸氧、雾化病人管理不到位:吸氧、雾化患者不挂四防牌;吸氧患者氧流量不符。

2、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本年度共抽查归档病历630余份,运行病历1200份,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最初的86.4%提高至98%。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①提高体温图绘制正确率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护理部制定无惩罚性三日内体温图修改规定,分两次进行专项培训,全员参加。

质控组对各科室并进行专项检查,抽查195份体温单,合格率100%。

②、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明显提高a.、对ICU、NICU重点特殊科室危重护理记录单反复修改认证,即达到临床要求又减轻护士重复记录的项目,检查、抽查120份,合格率99%。

2014.7质控分析

2014.7质控分析

**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护理质量分析护理部于7月29日、30日、31日对全院36个临床科室进行了护理质量检查。

一、病区护理质量质控分析检查重点内容: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患者身份识别及腕带管理、不良事件管理、危急值管理、跌倒/坠床管理、压疮管理、物品仪器设备管理、抢救车管理、护理日夜交接班报告、体温单及6月份护理质控存在问题。

检查者:***、***、**、**、***现将质控结果分析反馈如下:1、整体护理共检查29个病区,112位患者;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卫生处置、健康教育、患者对分管护士知晓情况。

⑵本月检查重点: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检查结果:分析:2、护理安全管理共检查29个病区,81名患者,访谈27名护士。

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患者腕带佩戴⑵本月检查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及腕带管理,不良事件管理,危急值管理,跌倒/坠床管理,压疮管理质控结果如下:上月存在问题追踪:患者未戴腕带的科室明显减少,较上月减少了10个。

分析:3、病区管理共检查29个病区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体温表的管理,麻醉药品管理⑵本月检查重点:物品仪器设备管理、抢救车管理质控结果如下:上月存在问题追踪:(1)各科室体温表的管理与消毒均符合要求,切实做到用后及时消毒,体温表安全管理(2)麻醉药品管理不合格的科室较上月减少1各科室,如图:分析:4、护理文书共检查29个病区,116份病历;检查内容:⑴追踪6月份存在问题整改情况:手术交接记录、体温单涂抹现象、入院评估单⑵本月检查重点:护理日夜交接班报告、体温单质控结果如下:二、特殊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质控分析1、手术室:上月存在问题追踪:抢救车交接登记不及时、效期管理(近效期无标识)、高危药品无标识等问题已整改;病理标本已设专人管理,负责标本的送检与管理。

本月质控问题:心电监护仪等表面有细小絮状物。

原因分析:对监护仪的清洁维护不重视,护士长监管不及时。

2014年质控总结

2014年质控总结

2014年质控总结第一篇:2014年质控总结2014年胸心外科护理质控总结2014年我科在医院护理部、科护士长的领导下,在护士长、科室主任及质控成员的配合下,护理部护理工作正常有序执行,现将全年的护理工作做以下工作总结:一、严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严格落实质控管理职责,进步一优化、细化护理工作流程和制度度,使每项督促检查落实到人,增强了人人参与管理的意识。

二、严格质控控制,持续质量改进。

1、多项举措,严把护理质量关。

科室成立了质控小组,以质量为核心,发现问题不查明原因不放过、查清原因不采取措施不放过、采取措施落实不到位不放过。

并执行现场管理及阳光反馈,发现问题现场指正,实行无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

每周质控小组组长在小组会议上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措施,每月召开护理质量检查总结报告分析会,让错误成为财富。

2、重点环节管理。

加强薄弱环节、特殊时间、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3、安全用药严格执行安全用药制度和特殊用药制度,及时悬挂各种警示标示,悬挂于醒目位置,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

每月组织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全年无差错事故发生。

三、狠抓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科室新近护理人员除了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业务学习外,与其他人员一同参加科内制定的业务学习,大家并利用休息时间强化技能操作训练,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另外学习有关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常见病的护理等,学习一项检查一项,使学习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

四、抓住服务意识,促进患者满意度。

科室人员把病人当成亲人,对待病人耐心、细致、人道,加强基础护理,增加病人舒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科室从基础护理的落实情况,考核人员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同情心和慎独修养。

同时,加强关键护士、关键病人、关键时段的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五、加强护理信息管理。

认真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掌握护理动态,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总结,注重质量内涵建设,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2014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2014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2014年护理质控工作总结2014年,护理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及《13种中医护理方案》等。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提升护士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拓展中医护理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加强护理质量监控,确保了护理安全及患者安全。

具体护理质控工作总结如下:一、充分发挥护理质控组织的监控作用,护理质控工作常态化及规范化2014年,各级护理质控组织能认真履行职责,定期的开展质控活动,加强了中医、西医及“优质护理”的护理质量管理,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二、完善质控标准,护理质控工作规范化。

1.按卫生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级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办法与标准实施细则》、《广西临床护理质量评价及检查标准》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不断完善本院的护理质控标准,并要求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对照标准检查:三级护理质控组每月不定期对多个护理质控项目进行检查,护理部每季度把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以护理通迅的形式发放到各个科室。

二级护理质控小组每月对全科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及时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病区能做到每月质控二次,对存在问题有原因分析,有总结记录。

2.在护理质控专题会及护士长例会上,护理部反复强调护理文书书写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特别强调要以“证据”来对待,要求护士长、质控员对本院“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必须充分的掌握并反复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力求人人掌握。

同时要求护士长或质控员对每份入档病历的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检查,护理部每月进行抽查,在每月的护士长例会上,对护理文书书写的环节质量及终未质量进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强化了中西医“三基”理论、操作技能培训,特别是常见疾病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的培训。

2014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汇报

2014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汇报

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汇报2014年护理部按照年初制定的护理质量控制方案,卓有成效的开展了各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今年护理部对护理管理制度进行了4次培训,培训内容为: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护理查房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用药制度、安全输血制度。

二、护理管理人员与护理骨干的培训1、8月18日--25日对18名新进护士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岗前培训。

集中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对新护士进行了理论、操作考核,巩固了培训效果。

2、选派了3名护士长参加省护理学会举办的第十四期和第十五期护理管理干部培训班,其中2名护士长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3、手术室护士吴凤娟、骨科护士张红霞参加省专科护士培训班,均获得相应专科资质。

4、选派了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参加省、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3次。

5、院内对伤口造口、ICU、急诊科、CSSD专科岗位护士进行了科内培训,同时成立了伤口造口院内小组。

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年初,建立了护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制度及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方案,实行院、科、病区三级质控,各级质控组织采取分组质量控制。

重新调整了护理部质控结构及分工,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督查频次由每月一次改为每周一次,对存在的问题汇总反馈给科室并限期整改,定期追踪落实效果。

2、每月组织召开了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1次,对全院护理质量与安全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和调整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如护理文书书写记录单,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等。

3、加强了患者身份识别的管理,腕带的使用率达100%。

4、加强了患者的风险评估管理,病区现使用了新的风险评估标准,大大减少了患者跌倒、坠床、管道滑脱等风险的发生四、提升护理服务质量1、为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各病区每月/护理部每两月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跟踪问题改进效果,病人满意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度护理安全与质量控制总结及分析
按照2014年工作计划和护理质量检查“月重点、季覆盖”的原则,护理部组织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消毒隔离质控组、护理资料控制组,进行全院检查4次,专项检查12次,对每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汇总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追踪,临床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升,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一、质控成效
1、护理质量与安全质控组:
本年度共检查住院病人1560人次,其中特、一级护理病人占80%,通过检查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各种管道标识、警示标识使用意识增强。

②、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处方逐步规范,健康宣教覆盖率达到100%,大多数科室健康教育工作到位,病人熟知分管护士,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知识掌握率达到99%。

③、从分管护士填写掌握病人病请调查表情况看,第四季度合格率为95%,护士护理病人的能力有所提高,能针对性的找出重点的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而不是机械的执行医嘱。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各类危险因素评估细则掌握不全面,有的高危病人未筛查出来,科室需结合实际病例
加强培训。

②、基础护理工作重视程度降低,未形成常态。

③、吸氧、雾化病人管理不到位:吸氧、雾化患者不挂四防牌;吸氧患者氧流量不符。

2、护理文书书写质控组:
本年度共抽查归档病历630余份,运行病历1200份,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最初的86.4%提高至98%。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提高体温图绘制正确率
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护理部制定无惩罚性三日内体温图修改规定,分两次进行专项培训,全员参加。

质控组对各科室并进行专项检查,抽查195份体温单,合格率100%。

②、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明显提高
a.、对ICU、NICU重点特殊科室危重护理记录单反复修改认证,即达到临床要求又减轻
护士重复记录的项目,检查、抽查120份,合格率99%。

b、针对普通科室危重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弱项,特别对记录格式、频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专项培训,并要求严格运用信息化准确记录危重护理记录单,经过检查,合格率已
提高至99.8%。

③、自定义危险因素评估表逐步实施:
ICU、泌尿外科、呼吸内科等科室结合本专业特点,启用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评估表》、《窒息/误吸危险因素评估表》、《泌尿系感染危险因素评估表》,边学习边使用,由浅入深,强化培训,对复杂病例,护理部、护士长和护士一起讨论进行评估,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检查考核,以上科室80%的护士能运用自如,检查30份评估表,合格率90%。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病人危险因素评估结果与病人实际情况不相符。

②危重护理记录单,普通科室存在部分年轻护士运用不够熟练,记录内容无针对性。

③住院评估结果个别项目,与病人实际病情不相符。

3、消毒隔离质量控制分析:
遵照消毒隔离质控标准及细则,对全院26个临床科室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分六个方面:①环境的清洁与消毒②、消毒隔离③、手卫生④、标准预防与隔离⑤、职业暴露与职业健康安全⑥、医疗废物分类处置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提高至100%
②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由第一季度检查70.8%提高至96%.
③、利器盒的使用率100%。

④、各类消毒剂的存放、使用合格率98%。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部分人员部分科室职业暴露与职业健康安全意识较差,职业伤害时有发生。

②、标准预防与隔离落实力度需要加强。

③、少部分科室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3、护理资料控制组:
每季度对科室资料(护理质量检查记录、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业务学习、考核记录等)进行督查,不断完善、修订,更加贴近三级医院评审要求。

通过以上检查手段,使护理质量有追踪、有评价,确保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持续改进效果明显的方面:
①、运用各类《查检表》正确、规范,抽查《查检表》148份,合格率98%。

②、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落实率由第一季度60%提高至100%。

③、科室护士长护理质量检查规范、多数人员正确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

④、科室业务学习、护理查房落实率100%。

⑥、科室对每例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都组织讨论分析,有记录。

(2)、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①、多数科室存在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现(科室护理质量检查记录发现的护理不良事件未上报)。

②、应急预案演练与临床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存在着为演练而演练。

③、科室质控小组检查频次少、记录不规范,存在应付现象。

④、部分护士学习笔记内容简单、字迹潦草。

⑤、少部分科室无培训计划和记录
⑥、《患者满意度调查》发放形式、汇总分析不规范。

二、原因分析:
1、护理部因素:
①、护理质量控制督查未形成常态化,跟踪检查持续改进效果不明显。

②、护理部培训计划不详细,落实不到位,培训内容需要调整。

③、部分护理资料、警示标识未制定全院统一的标准。

④、质控检查奖罚力度不够。

2、护士长因素:
①、护士长对护理质控标准要求理解不到位
②、护士长执行力不足,工作上存有应付心理。

③、因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士长忙于临床工作,疏于管理。

3、护理人员因素:
①、遵守执行制度标准意识不足,护理安全意识差,存有侥幸心理。

②、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较差,理解能力有限,主动学习不强,
③、临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为完成当班工作而简化工作流程。

④、护理人员自我价值感低,缺乏工作热情和主动学习积极性。

三、整改措施
1、护理部修订护理质控标准,完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流程。

2、各护理质控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月检查重点,并体现持续改进。

护理部将每季度目标
考核成绩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3、严格落实《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奖罚分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

4、制定切实可行护理业务知识培训标准及考核办法(分岗位、分阶段、分内容)。

5、举办提升护士长管理能力培训班,安排外出学习、进修。

6、选派护理骨干进行专科护士培训,以点带面,提升护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

7、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激励护士热爱本职工作。

8、向院方申请,按临床工作需求配备人员,提高护理人员待遇。

9、加强护理质控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转变质控理念,以检查促提高而不是单纯为了扣分
②、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现场整改,存在争议的问题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讨论后再进
行反馈,确保存在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③、在检查过程中及时收集各科室好的建议和做法进行讨论后推广,促进全院整体护理质量提
升。

④、整理检查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护理部组织学习讨论,在流程、系统上找原因,从根本上解决
科室、护士的难题。

护理部 2015.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