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
粮油产业实施方案

粮油产业实施方案一、产业现状分析粮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粮油产业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粮油产业实施方案,以推动我国粮油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1. 提高粮油产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粮食和油料的高效生产。
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和油料的多样化种植。
3. 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减少粮油产业的环境污染。
4. 提高粮油产品的质量,满足人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三、实施方案1.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粮油产业技术进步。
加强科研力量,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粮油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农机具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3. 加强粮食和油料的储备和保障工作。
建立健全的粮食和油料储备体系,确保国家粮油安全。
4. 推动粮油产业的绿色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广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粮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展。
鼓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引导农业企业加大对粮油产业的投入,提高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
6. 加强市场监管,保障粮油产品质量安全。
加大对粮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四、实施保障1.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粮油产业的投入,提高粮油产业的竞争力。
2. 资金支持。
加大对粮油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粮油产业,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3. 技术支持。
加强对粮油产业的技术支持,培训农民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4. 市场支持。
加大对粮油产品的市场支持力度,拓展粮油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总结粮油产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我国粮食和油料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才能推动我国粮油产业的健康发展,实现粮食和油料的高效生产,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粮油产品。
好粮油产品实施方案

好粮油产品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而好的粮油产品更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当前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劣质粮油产品,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潜在风险。
因此,制定好粮油产品实施方案,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方案。
1. 严格把关原料质量。
好的粮油产品必须从源头把关,确保原料的质量。
在采购原料时,要选择有资质、有信誉的供应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 强化生产工艺管理。
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工艺符合标准。
生产车间要保持清洁卫生,生产设备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3. 加强产品质量检测。
对生产出的粮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多个方面。
同时,还要进行残留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4. 完善产品包装。
粮油产品的包装要符合食品包装的相关标准,保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
在包装过程中,要避免人为污染,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5. 加强售后服务。
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要及时进行召回和处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建立健全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的投诉问题。
三、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好粮油产品实施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粮油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将得到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将得到增强。
同时,对于整个粮油行业来说,也将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
四、结语。
好粮油产品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是保障消费者健康和促进粮油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希望各相关企业能够认真贯彻落实,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粮油产品,共同推动粮油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实施指南的通知-国粮规〔2019〕183号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实施指南的通知
正文: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印发“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实施指南的通知
国粮规〔2019〕1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局):
为认真落实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19〕287 号)精神,指导各地更好地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各子项目落地见效,我们制定了《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指南》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附件:1.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2.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3.“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2019年6月13日
——结束——。
打造好粮油品牌方案策划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粮油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基础,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打造一个具有良好口碑和品牌影响力的粮油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策划,提升粮油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品牌定位1. 品牌名称:(例如)“润民好油”2. 品牌定位:“健康、安全、营养、美味”3. 品牌理念:“以人为本,关爱健康,倡导绿色生活”三、市场分析1. 市场现状:当前,我国粮油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但优质品牌相对较少。
消费者对粮油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对品质、安全、营养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2. 市场机会: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优质粮油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销售渠道成为品牌拓展的重要途径。
3. 市场威胁: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消费者选择多样化,价格战、质量纠纷等问题时有发生。
四、品牌策划方案1. 产品策略:(1)产品线规划:根据市场需求,规划多样化的产品线,包括食用油、大米、面粉、杂粮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产品品质:严格把控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确保产品品质符合国家标准,打造高品质的粮油品牌。
(3)产品创新:定期推出新品,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健康的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
2. 营销策略:(1)品牌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线上线下结合:充分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拓展销售网络,提高市场份额。
(3)促销活动:定期举办促销活动,如打折、赠品、积分兑换等,吸引消费者购买。
3. 渠道策略:(1)线下渠道:在超市、便利店、粮油店等传统渠道设立专柜,提高品牌曝光度。
(2)线上渠道:搭建官方网站、电商平台旗舰店,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发展粮油产业实施方案

发展粮油产业实施方案发展粮油产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我对发展粮油产业的实施方案的建议:一、加强政策支持1. 增加粮食产业的投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降低农民种粮风险,鼓励农民增加粮食生产。
2. 加大对粮食加工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粮油加工、包装等环节的创新和技术研发。
3. 完善粮食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市场监管,防止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现象,保障农民的利益。
二、加强科技创新1. 加大粮油作物的科研投入,推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发展精细化农业管理技术,采用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
三、拓展市场渠道1. 开展粮食产业的国内外市场推广活动,加强与餐饮企业、超市、电商平台等的合作,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推动粮食加工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 增加粮食出口,拓宽海外市场,提升我国的粮食国际竞争力。
四、保护生态环境1. 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有机农业技术等,减少农业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2. 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3. 积极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推动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
五、加强农民培训和组织建设1.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2. 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民组织,提高农民的集体经济意识和组织能力。
3. 加强农民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教育,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六、建立健全监管机制1. 加强对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2.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和流通的追溯制度,保障粮食质量和安全。
3. 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市场异常情况。
2024年粮油生产工作方案

2024年粮油生产工作方案一、前言。
乡亲们!粮油可是咱生活的大事儿,就像魔法食材一样,没了它们,咱们的餐桌就少了好多乐趣。
所以呢,为了让咱们在2024年能有满满的粮油储备,过上饱饱又美美的日子,咱得好好规划一下粮油生产这件大事儿。
二、目标设定。
1. 产量目标。
咱们的小目标就是让粮食总产量比2023年至少提高[X]%,油类作物产量也得跟着往上窜一窜,争取提高[Y]%。
不管是大米、小麦还是玉米,每一种粮食都得鼓足劲儿生长;像花生、油菜这些产油的小能手,也要加油产油。
2. 质量目标。
可不是光产量高就行哦,质量得杠杠的。
咱种出来的粮食得粒粒饱满,油类作物榨出来的油得又香又纯。
要让咱的粮油达到绿色、优质的标准,不含那些乱七八糟的有害物质,就像大自然给我们的纯净礼物一样。
三、土地准备。
1. 土壤检测与改良。
在种地之前,咱们得先摸摸土地的脾气。
请专家来给土地做个“体检”,看看土壤里缺啥营养。
要是土壤太酸或者太碱,那就像人身体不舒服一样,庄稼也长不好。
所以要根据检测结果来改良土壤,给土壤施点有机肥,就像给土地吃点健康的营养餐,让它活力满满。
2. 土地平整与灌溉设施检查。
把土地整得平平整整的,这样浇水的时候才不会有的地方涝了,有的地方旱了。
同时呢,检查一下灌溉设施,那些水管子啊、喷头啊,就像给土地喝水的小嘴巴,可不能出问题。
要是有漏水或者堵塞的地方,赶紧修好,保证土地能随时喝到足够的水。
四、种子选择与处理。
1. 优良品种挑选。
选种子就像给孩子选学校一样重要。
咱们要挑选那些适应本地气候、抗病能力强、产量又高的优良种子。
咱们这儿要是气候多变,就选那些耐得住折腾的种子;要是病虫害比较多,那就选那些虫子咬不动、病菌打不倒的种子。
2. 种子处理。
种子选好了,还得给它们“打扮打扮”。
先把那些瘪种子、坏种子挑出去,就像挑出队伍里的小懒虫一样。
然后给剩下的种子拌上点药,穿上一层防虫防病的小铠甲,让它们在土里的时候就健健康康的。
五、种植管理。
2024年粮油生产工作实施计划

2024年粮油生产工作实施计划一、总体目标2024年,我国粮油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提高农田耕作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粮油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保障国家食品安全。
二、粮食产量目标1. 稳定粮食总产量: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能力,稳定粮食总产量在6亿吨以上,确保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 提高单产水平:通过科技支撑和科学管理,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确保稳定增长。
其中,水稻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小麦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达到800公斤以上。
三、农田耕作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目标1. 推动土壤肥力提升:加大土壤修复和保肥措施的推广力度,提高农田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的持水和保肥能力。
努力提高全国耕地实施耕种技术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提高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重。
3. 推进农田环境保护:加大农田环境治理力度,提升农田的环境质量,减少农田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可持续农田管理模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四、粮油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目标1. 加强作物品种选育:加大对主要粮油作物的品种选育力度,培育适应性强、品质优良、抗逆能力强的新品种。
加强对作物品种的科技攻关,提高适应性和产量稳定性,降低病虫害危害。
2. 推广新技术新模式:加强粮油生产的现代化科技支撑,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
加强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提高粮油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和安全合格率的提高。
五、组织实施保障1. 部门协同合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进粮油生产工作,形成合力。
省级“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省级“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和油料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生活物资。
由于一些不良经营和生产行为,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劣质粮油产品,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消费权益。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口粮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粮油行业的质量水平,省级政府决定推出“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立健全粮油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动粮油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提供优质的粮油产品给人民群众。
2.任务:-制定并完善粮油质量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对粮油生产企业的监管,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粮油质量的知识和认识;-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合力推动行动计划的实施。
三、主要措施和步骤:1.粮油质量标准制定与完善:省政府将与有关部门合作,制定适合本省情况的粮油质量标准,并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标准的制定过程将广泛征求专家和企业意见,确保标准科学、合理。
2.粮油生产企业监管:-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完善企业质量检测制度,建立自检、互检和抽检制度;-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并公开曝光;-鼓励优质企业,通过认证或奖励等方式推动企业向优质产品转型。
3.市场监管:-加大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加强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完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监督,举报虚假广告和劣质产品;-对经销商和销售网点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发布粮油质量监测报告,增加市场透明度。
4.消费者教育和宣传:-加强粮油质量知识的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通过多种媒体宣传粮油质量行动计划的意义和成果;-鼓励消费者选择“中国好粮油”产品,并加强产品知识的普及教育。
5.政府协作:-省级政府部门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推动行动计划的实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行动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加强与中央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确保行动计划与国家政策衔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指南根据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财建〔2019〕287号),现就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制定本实施指南。
一、主要目标“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要紧扣实现粮食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粮油产品的需求,到2020年,全国产粮大县粮油优质品率提高30%左右。
二、组织实施(一)实施主体1.省级粮食和储备、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省(区、市)总体实施方案,并进行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管理省级层面的实施项目和示范企业;负责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的监督检查、指导实施及考核验收。
2.示范县(市)政府是示范县(市)的实施主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对实施全过程的管理;负责对区域内示范企业实施情况的协调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3.示范企业要坚持市场导向,聚焦“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确保落实,真正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示范县(市)条件和数量1.示范县(市)应具备以下条件:(1)处于优质粮油优势生产区,具备良好产地环境和发展潜力;(2)在培育、优选、推广新品种方面有明显优势,具备较好的连片规模化种植基础和粮食产后服务能力;(3)具有较好的优质粮油加工、销售和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基础;(4)县(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方案目标明确,措施可行。
2.示范县(市)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确定,原则上粮食主产省每年可支持10个以内示范县(市),其他省份每年可支持5个左右示范县。
示范县(市)除国家级贫困县外,应当实行动态调整,已列入支持范围的示范县(市)原则上今后不再纳入;各省(区、市)三年实施方案确定滚动支持的示范县(市),应当一次性确定资金支持额度,按计划分年度实施。
(三)示范企业条件和数量1.示范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1)企业有注册商标和品牌,市场开拓能力强,有销售渠道;(2)企业资产优良,信用良好,无相关违法违规行为;(3)产品销售量大、市场占有率及消费者认同度高,具有较强的新产品开发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要求;(4)企业积极性高,实施方案主要目标和考核指标清晰,措施具体可行。
2.示范企业数量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示范县(市)政府在符合条件的企业中择优选定。
三、实施内容各实施主体要聚焦目标任务,把“五优联动”贯穿于“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全过程;围绕“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统筹谋划、补齐短板、系统推进。
突出示范引领、创新模式、挖掘典型、推广经验、放大效应,着力在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科技支撑和专题宣传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一)优化种植结构,促进“优粮优产”。
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要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加大培育和优选优质粮种力度,积极引导和组织推广优质品种,实现连片种植和规模化经营。
1.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建立种植基地,开展优质粮食订单农业,培育和优选优质品种,推广连片种植。
2.示范县(市)建立优质粮油产前产后科技服务平台,指导农户科学种粮、科学管理、科学储粮等,特别是加大优质粮食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
3.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制定粮食生产过程控制技术规程,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等。
4.地方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采取建设种植基地、开展优质粮食订单农业等方式,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成效突出的示范企业给予奖励。
(二)强化质量导向,促进“优粮优购”。
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要根据粮食质量及品质情况,按照“优粮优价”原则进行收购,切实增加农民收益,保护农民种植优质粮食积极性。
1.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生产特色、区域特点、市场认可程度等,组织制定优质原粮标准。
2.地方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对本区域内粮油产品进行测评,掌握粮油质量、品质、营养特性等,指导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3.支持企业按优质优价原则进行收购。
(三)提高储粮水平,促进“优粮优储”。
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要推行优质粮食按品种及等级分仓储存,积极推进绿色储粮和智能化储粮新技术,不断提高仓储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1.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在粮食收购、清理、干燥、储存等关键环节制定技术规程或技术要求,通过改造仓储设施,实现储粮技术升级,满足按品种及等级分仓储存的要求。
2.地方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及示范企业开展优质粮食分品种及等级储存保鲜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程或技术要求。
3.在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推广应用保质保鲜、防虫防霉、低温干燥、低温储藏等新技术。
(四)倡导适度加工,促进“优粮优加”。
地方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要建立标准领跑者激励机制,走“标准引领”“以质取胜”之路,加快推广粮油产品适度加工,发展粮食循环经济,促进粮食资源综合利用。
1.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结合本省(区、市)实际情况、区域特点、特色品种、市场认可程度等,组织制定优质成品粮油标准;鼓励粮食企业结合品牌特色、区域特点、市场认可程度等,制定企业产品团体标准,提升区域粮油产品的加工质量。
2.通过示范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优质粮油新产品。
3.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组织相关企业、科研院所根据优质粮食生产区域特点,结合地域优势和品牌建设等,研究建立优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和规范。
4.示范企业应用先进技术,通过技术改造和提高质检水平,实现产品升级,增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
(五)引领消费升级,促进“优粮优销”。
按照分级遴选机制推出省级“好粮油”和“中国好粮油”产品,促进粮油产品“提质进档、消费升级”;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推进“互联网+粮食”行动,发展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构建经济高效的优质粮油销售渠道;通过“中国好粮油”专题宣传,普及科学膳食知识,提高好粮油产品认知度。
1.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及示范县(市)结合实际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示范企业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提高“好粮油”品牌的公信力。
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负责制定地方“好粮油”产品标准和遴选办法,把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消费认同度和企业经营年限等作为重要指标,遴选过程要注重产品品质、地域文化和传统特色,做到公平、公正;组织地方“好粮油”遴选工作,按程序进行公示后,将遴选结果报送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备案;加强对地方“好粮油”生产经营者监督,保证“好粮油”产品质量和信用。
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组织“中国好粮油”遴选工作,在省级“好粮油”产品基础上,择优遴选“中国好粮油”产品。
制定“中国好粮油”产品标准、产品及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中国好粮油”遴选范围、要求,规范产品质量和标识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和淘汰退出机制。
3.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示范企业建立完善网络销售平台,或者依托成熟的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利用“放心粮油店”、大型综合超市等设立“好粮油”专柜和建设直营店,加大“好粮油”线下销售力度。
4.示范企业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完善优质粮油产品配送网络,探索成品粮“公共库”模式,提供专业的优质粮油产品储存和配送服务。
5.发挥“中国好粮油网”作用,突出公益服务功能,实现“中国好粮油”政策宣传、标准发布、产品推介、科普宣传等功能。
6.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多渠道广泛宣传“好粮油”产品,运用粮食科技周、世界粮食日、展销会、推介会等宣传平台和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加强宣传。
(六)放大示范效应,促进“五优联动”。
为发挥“好粮油”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放大效应的作用,在“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县、示范企业(合作社)和“好粮油”销售店中遴选认定百个全国性典型示范县、千个先进示范企业(合作社)、万个样板店。
1.全国百个典型示范县。
典型示范县应在推广基地建设或订单农业等方面有稳定模式和成熟经验,本县(市)粮油优质品率提高40%以上;在促进粮食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等方面有具体举措并取得实效;在粮食品质测评、区域品牌推广方面成效显著;在推动“五优联动”、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示范作用明显。
以现有示范县(市)为基础,原则上主产省推荐典型5个,其他省(区、市)推荐2个;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确认。
2.全国千个先进示范企业(合作社)。
先进示范企业品牌应在当地知名度和影响力大、产品市场认可度高,或区域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在系统推进“五优联动”,重点是通过基地建设或订单农业构建粮食种植利益共同体、品牌推广、渠道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实际成效和示范作用明显;典型示范合作社应有加工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优质粮油种植面积达到50%以上,且连片种植面积达30%以上,农户收益提高20%以上,在推广优质粮油连片种植、农民增收、脱贫攻坚等方面示范作用明显。
先进示范企业(合作社)原则上主产省推荐50个左右,其他省(区、市)推荐20个左右;由省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在“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企业(合作社)中择优认定。
3.全国万个样板店。
结合在“放心粮油店”、大型超市等设置专卖柜台或建设专卖店,年销售“好粮油”300吨以上,信用良好、消费者认同度高,在宣传优质粮油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好粮油”产品销售、规范服务等方面示范作用明显。
各省(区、市)样板店数量要综合考虑“好粮油”销量和网点数量等因素,原则上按每14万消费人口1个样板店的标准,在销售“好粮油”的实体店中择优认定。
在“百千万”典型示范中,各省应规范认定程序,经公示无异议后,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荐,核审后统一公布。
四、考核验收(一)验收条件1.“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各项具体任务均已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2.有完整的总结报告和绩效自评报告,包括项目达到的目标及考核指标、计划实施内容、实施内容完成投资情况、总体进度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经验等;3.有每项实施内容完整的档案资料;4.有完整的财务决算报告,并有第三方审计报告;5.有已备案的实施方案及资金下达的有关文件;6.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出具的验收材料真实性声明;7.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提交的项目验收申请。
(二)验收组织1.示范县(市)政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示范县(市)和示范企业的验收,省级粮食和储备、财政部门可派员督导。
示范县(市)政府领导小组在国家或省级推荐的专家库中抽取不少于5名专家,成立专家验收组,或委托有资质有经验的咨询机构进行验收。
采取专家验收组验收的,应对重要实施内容、示范企业进行现场查看,可根据需要设立资料小组、财务小组等开展相关工作。
2.省级粮食和储备、财政部门负责对省级层面项目、省级管理的示范企业进行验收。
3.项目验收后应形成正式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目标及指标完成情况、主要实施内容及投资完成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果、验收结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