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
静脉穿刺技巧

二.小儿静脉头皮针的头围固定法
材料:取一条长约三五~四0cm胶布备用. 方法:静脉头皮针穿刺成功后,常规用胶 布固定,用胶布压住针柄及针梗处顺着头 围绕一圈,使针头牢牢固定于血管中. 探讨: 一由于患儿烦躁哭闹、发热患儿退热 期等出汗较多时,胶布粘贴不紧. 二有些小儿头发很长,为了美观,患儿家长 要求给患儿头发剃少些,致使胶布粘贴不 牢固. 三静脉穿刺成功后,患儿家长为了避免小 儿哭闹,抱在怀里不停地摇晃,使针头滑出 血管外.
六.肥胖病人及静脉暴露不明显病人
要熟悉静脉的解剖结构,在扎上止血带后,嘱病 人反复握拳松手三~四次,或者拍打注射部位 三~四次,一般静脉受到刺激后血管扩张,血液 充盈,即可明显暴露,并呈条索状,触摸好后稍 做痕迹,即可穿刺,对深而滑且看不清的静脉, 可用 左手食指与中指固定在静脉上方,右手持针, 定沿静脉的方向进针, 较易成功.
[二]注意事项
四、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 序,使尽快达到输液效果. 五、需连续输液二四h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 六、输液瓶内需加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 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 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七、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的病人,局部肢 体需用夹板固定,加强观察.
三.老年静脉穿刺
一.老年患者血管特点 六0岁以上老年人, 由于衰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 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 血管浅易滚 动,不易固定,容易 刺破,回血缓慢,凝 较快.
三.老年静脉穿刺
二.血管的选择 一般应选择小静脉的远 端,同时应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灵活掌握,选 择较易固定且离开静脉瓣或静脉窦的部位, 并使用指压揉捏、轻击穿刺局部或活动肢 体、热敷穿刺部位、将肢体下垂等方法让 血管充分充盈,为穿刺作好准备.
浅谈各种静脉穿刺技术方法和技巧PPT课件

局部血肿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原因
穿刺过程中损伤血管壁或拔针后压迫 不当导致局部血肿形成。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穿刺并压迫止血;对于较小的血 肿,可以不予特殊处理,让其自行吸收; 对于较大的血肿,可以在24小时后进行热 敷或外用活血化瘀药物促进吸收。
其他可能遇到挑战
01
患者不配合或恐惧心理
穿刺前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穿刺目的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解决方法
使用局部热敷、拍打等方法促进血管扩张;选择较明显的血管进行穿刺;对于 实在难以找到合适进针点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超声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
误伤神经或血管问题
原因
穿刺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解剖结构异常,导致误伤神经或血管。
解决方法
熟悉并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和技巧;了解患者自身解剖结构特点,避免在危险区 域进行穿刺;对于高风险患者,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以避免误伤。
03 静脉穿刺操作流程与规范
操作前准备工作要求
01
02
仔细核对医嘱和患者信 息,确保操作正确无误。
评估患者静脉条件,选 择合适穿刺部位。
03
准备好所需穿刺器械、 消毒用品和敷料等。
04
向患者解释穿刺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 患者配合。
消毒铺巾及局部麻醉处理
01
02
03
04
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范围 应足够大。
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 高专业水平
倡导持续学习和交流氛围
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 习活动
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 发展和应用
01
02
03
与同行交流经验和心得 ,共同进步
04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 围,促进个人和团队成 长
静脉穿刺技巧

静脉穿刺技巧理论上静脉穿刺的角度为20度,在实际操作中可选择血管上直接进针,进针角度可在30~40度。
一旦进入血管,见回血再平行进针少许,达到容易进针,减少疼痛的目的。
1、老年病人皮肤皱褶多,注意绷紧皮肤,选择手背较直的静脉,穿刺时进针力度要稍小一些.血管有分叉应在血管下5 mm处进针,以35度角快速刺入皮下后稍放平针头,见回血后平行进针。
2、老年消瘦病人消瘦患者的皮肤大多松弛,血管的活动度大并且弹性差,不容易固定,故扎操作时必须先固定血管,因此穿刺时要采用握指法,并从血管的侧面进针,进针角度和力度不宜过大,回血后继续平行进针1mm为宜,退出针芯后再将套管送入,以防刺破血管。
3、肥胖病人老年人的皮肤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较厚,静脉血管隐藏于丰富的皮下脂肪中,不易显露,但是固定不易滑动穿刺时操作者要扎紧止血带,使其血管充盈,以食指和中指探明静脉走行方向和深浅度,然后从血管上方进针,沿前方探索血管,其进针角度和力度要稍大些,但进针角度一般不超过40度。
4、小儿头皮静脉清晰,在操作前必须将头发剃净,并绷紧头部皮肤,回血后不易继续浅行,应立即固定,否则易刺破血管。
穿刺时应注意头皮静脉和动脉的鉴别。
5、水肿患者熟悉四肢浅静脉的分布及血管走向,手背静脉是成人实施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下肢的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足背静脉也是常用部位,但不作为静脉输液的首选部位,评估水肿情况,正确选择大小型号合适的输液针头,刚针易刺破管壁,引起液体外渗,水肿肢体不易发现,所以最好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
扎止血带后反复握拳充盈血管,根据血管的走向寻找血管,并按压血管周围的水肿部位,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血管显露出来。
逆向静脉穿刺适用于关节等不易固定的部位,逆向穿刺通过变换穿刺针的方向而容易固定以达到穿刺成功的目的。
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

小讲课记录学习日期主讲人记录人题目掌握10种静脉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1、扎两根止血带法:在肘关节上及腕关节内关穴处各扎一根止血带于肘窝部行静脉穿刺取血,比扎一根止血带效果好,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可代替握拳,同时局部血管充盈度满意。
此法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并在此基础上,扩大到手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腕关节内关穴处,另一根扎在2~5指的第一节指节处)、足背(止血带一根扎在踝关节的内踝上6cm处,另一根扎在足部1~5跖骨小头处)的静脉输液,对明显水肿及肥胖难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者,用两根止血带,上下相距约15cm,捆扎肢体,1min后,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利于穿刺。
2、易见回血法:一次性输液器的应用,存在着头皮针进入血管后,不易回血或回血量较少的缺点,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易见回血的方法,一是调节器高调法,即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滴管下端,二是调节器高调输液瓶低位法,即调节器在高调的基础上,输液瓶挂于输液架调节旋钮上,成功率均高。
认为这两种方法,由于输液管内充满液体和液体瓶的位置降低,具有一定的虹吸作用;调节器置高位,输液管内承受回血的余地增加,所以头皮针一旦进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针管内。
3、局部血管扩张法:(1)外涂血管扩张剂法:对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患者,用棉签蘸1%硝酸甘油涂在手背上,并湿热敷局部3min左右,表浅小静脉迅速充盈,经临床观察和仪器检测证实,此法能使静脉直径明显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强,且无过敏反应发生。
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擦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局部浅静脉扩张充盈显露,均未发生不良影响及后果,但婴幼儿、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热抽搐、烦躁者慎用。
用2%山莨菪碱,擦拭局部皮肤4下,对血管弹性差,脆性大,血管细,看不清,穿刺有困难患者,亦无不良反应产生。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是将静脉留置针插入患者的静脉内,以便输液、静脉采血等操作。
以下是常用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1. 准备:消毒双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清洁并消毒患者要穿刺的部位。
2. 定位: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部位,常用的部位包括手背、前臂内侧等。
3. 增强穿刺视野:使用无菌巾片覆盖周围,固定皮肤及静脉,使静脉更加突出。
4. 穿刺:用非主手固定皮肤,用主手持针。
握持静脉留置针,以30-45度角刺入皮肤,穿刺到静脉。
5. 确认位置:抽回针芯,看到鲜血后即可确定是否已进入静脉。
6. 固定:将针扣固定在皮肤上,用胶布进行固定。
7. 贴敷: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部位。
8. 验血/输液:固定后,开始采血或接入输液。
值得注意的是,穿刺时应注意卫生,使用无菌操作。
并且在穿刺前,需要详细了
解患者的病史,排除禁忌症。
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
此外,对于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操作,应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儿童静脉穿刺护理的技巧和操作方法

儿童静脉穿刺护理的技巧和操作方法610041儿童静脉穿刺护理是在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对于确诊、治疗和监测儿童患者的疾病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儿童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操作方法,旨在帮助护士提高操作效率,减少儿童的痛苦和不适感。
在对儿童进行静脉穿刺之前,需要仔细观察和摸索儿童的手臂或其他可能的穿刺部位,选择一条表浅而且较为粗大的静脉,便于操作和固定。
在进行穿刺之前,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使用无菌棉球或消毒纱布涂抹消毒液,并等待一段时间使其干燥。
一、采用正确的技巧进行穿刺在进行儿童静脉穿刺时,采用正确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选择适当的静脉:在选择穿刺部位时,应该尽量选择粗大、直径较大的静脉,如前臂的桡动脉、尺动脉、头部的额静脉等。
避免选择细小的血管,以减少操作难度和疼痛感。
使用止血带扩展静脉将止血带绑在患儿的上臂上,调整至适当的松紧度。
松紧度要足够使静脉充盈,但又不能太紧压迫周围组织。
通常在束带下方会出现充血、静脉明显突出的现象,此时是静脉扩展的最佳时机进行穿刺。
热敷扩展静脉在选择穿刺部位之前,可以用温水浸湿一块干净的纱布或热毛巾敷于穿刺部位数分钟,以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静脉扩张,使静脉突出。
这样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并减少疼痛感。
这两种方法可以扩展静脉进行穿刺,分别是使用止血带和热敷。
2.分准备:在穿刺前,需要充分准备所需的器械,如穿刺针、消毒液、敷料等。
同时,还要为儿童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并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将需要穿刺的皮肤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洗手,然后使用消毒液(如75%酒精)对穿刺点周围进行彻底擦拭和消毒。
确保消毒过程符合规范,并注意消毒物品的有效期。
3.注重消毒和无菌操作:在进行穿刺前,必须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佩戴无菌手套,并注意保持穿刺区域的无菌状态,避免交叉感染。
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方法

静脉穿刺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给病人输液或采集血液样本。
以下是一些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方法:
确认穿刺部位:通常在手臂的肘部或手腕处,可以通过触摸血管或使用血管探测器来找到血管。
1.消毒皮肤:用酒精或碘酒消毒皮肤,避免细菌感染。
2.缠绕绷带:用绷带缠绕在患者的上臂上,以增加静脉的血液流量。
3.使用针头:选择合适的针头,通常使用21或22号的针头,然后将针头插入血
管。
4.固定针头:将针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通常使用透明胶带固定针头。
5.连接输液管:将输液管与针头连接起来,并确认液体的流动情况。
6.注意观察:在输液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如过敏反应、疼痛、出
血等,及时处理。
临床静脉输液穿刺持针手法、选血管、控制滴速、更换液体、输液观察、护理、拔针及康复技巧和要点总结

临床静脉输液穿刺持针手法、选血管、控制滴速、更换液体、输液观察、护理、拔针及康复技巧和要点总结在静脉输液完毕后需要拔针,拔针操作《基础护理》上说先关闭调节器,再撕胶布拔针,临床工作中发现如果先关闭调节器再撕胶布拔针,会出现很多回血,有时还会发生渗漏;临床操作上为避免回血一般先撕胶布再拔针。
1、先撕胶布,然后迅速拔针,关调节器。
2、先撕胶布,然后迅速拔针,不关调节器。
3、先撕第一条胶布和第二条胶布,关调节器,然后迅速拔针。
3、直接撕胶布,撕好了之后固定针头的手反折接近针头的输液管,然后迅速拔针,最后关调节器。
4、调节器可以先关三分之一,然后开始撕第一条胶布和第二条胶布,在撕除固定针柄的最后一条胶布后,完全关闭调节器,迅速拔针。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输液质量,经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许多技巧,现将静脉输液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技巧问题总结如下:持针手法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
因为在进针的开始,手持针柄的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
针头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选血管技巧1、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
16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3.回血观察 头皮静脉穿刺时不用止血带,静脉管壁两端 无压力差,因此,头皮静脉穿刺回血较四 肢静脉回血慢,若患儿血管较瘪、回血较 慢或者不回血时,可轻捏一下针头细管看 是否回血。
17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4.外渗 如果是一条很清楚、充盈度也很好的血管,由于 进针过快或患儿头摇动等原因,虽然有回血,但 是松开调节器却隆起“小包”,那是穿破了血管 壁,可以关闭调节开关,按压一会儿,不要将针 头拔出,再慢慢平行前进,见回血后,松开调节 开关,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痛苦,也能取得病 人家属的理解和合作。
12
输液前的准备
首先是护理人员的准备:保持愉快自信的心情,不让 不愉快的事及工作以外的事使自己分心,集中精力,相信 自己一定能成功。
其次是患儿的准备:患儿大多对医院的环境陌生,产 生恐惧心理,再加上身体上的不适,情绪表现的比较烦躁 ,所以给患儿输液前,要有耐心,多给表扬和鼓励,尽量 取得患儿的合作。
18
针头的固定
稳妥贴好第一根胶布是关键,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固定 针柄于小儿头上,用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如针柄 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个小棉球
用第二根带棉纱的输液贴粘贴在针体并遮住针眼 第三根胶布从针柄下呈V型固定于针柄两侧 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四根胶
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
阿呆
1
穿刺前沟通
众所周知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疾病治疗抢救及手术中的一项基本操作。特别是患儿,如 何“一针见血”往往是我们护士成长路上的最头痛的事。
小儿输液前和患儿或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提高穿刺成 功率的主要方法。 1、对患儿和家属接待的沟通:护士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白衣 天使形象,衣着得体,举止端庄稳重,待人热情、诚恳,精 力充沛,自信,给病人及家属一种信任和安全感,这是沟通 的前提条件。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护士要爱岗敬业,保持心理健康 ,态度和蔼,主动、积极,语速缓和,通俗易懂,不能把不 愉快的事牵怒到病人身上,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2
5、舒适的护理: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操作造成的 创伤、穿刺部位的限制、空间的制约等都会影响到患儿的不 舒服,我们应用我们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患儿提供舒适的护理 ,比如为其提供干净、高度合适、松软合适的穿刺小枕头, 宽度合适的穿刺台,周边粘贴卡通图片,剃毛发时动作轻柔 ,语气温和,让患儿感觉到是其母亲在和其交流的感觉。
4、角色换位扮演和赞美、表扬语言的应用:在沟通时进行换 位想考不紧能够了解对方的心理感受还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 进行沟通,应站在家属的立场上为她们考虑,理解她们的心
3
理需求和顾虑,我们既是护士的同时又是患者的亲人,护患 关系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还是一种情感关系,平等和 尊重是护士达到有效沟通的前提,在工作中应做到一视同仁 ,不论职业、出身、穿着来对待病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 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工作中我们要善于用赞美性的语言,特 别是正在哭闹、恐惧和烦躁的患儿当听到我们轻声细语和富 有感情和表扬的话语时他们便会停下来倾听,家属的烦躁和 焦虑也会得到缓解,也提高了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就水到渠 成的进行穿刺了。
13
皮肤准备
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 败,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cm处 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 骨隆突处皮肤。
14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1.按压 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 让患儿平卧 ,嘱咐家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 患儿的头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 固定,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用 酒精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空气是 否排尽,且用少量液体湿润针头,起润滑减少穿 刺阻力的作用。
6
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
1.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不影响 患儿活动,便于保温,一般为首选;
2.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 动,也常用;
3.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 深浅度,且不好护理;
4.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
对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
对于小儿的哭闹护士及时给予抚摸、安慰、鼓励或协助家属 将其装背起来,开放墙上粘贴的动物声音图片以分散其注意 力,这为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进行有效的沟通必须要加强穿刺 技术的训练,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静脉穿刺的成功增加了患 者的信任,减少的家属的焦虑心理,有些家属担心头皮静脉 穿刺会对对脑部有损害,在四肢静脉不明显的情况下她们也 坚决不给打头皮血管,这时我们护士要用我们丰富的专业理 论知识和家属进行沟通,尽量消除其顾虑以取得其配合,穿 刺不成功时要主动、诚恳向家属道歉,取得他们的谅解,把 护患冲突压在最低范围。穿刺不成功时最忌讳的千万不要把 责任推到病人身上,比如说“患儿血管小或按压不好”之类 的话,这样会让家属反感和愤怒,护患冲突自然而然就产生 了。
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
然后穿刺
7
成人血管选择
8
9
10
11
头皮针的选择
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为4.5号头皮针的针 尖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走 向,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浅不会 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外 引起液体外渗.
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疗需要,亦可用 5.5号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
4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 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 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
一般肉眼看到的血管比较浅,而看 不到的凭手感摸到的血管比较深
5
注意鉴别动静脉
静脉
外观 浅蓝色 触摸 无搏动 按压 凹陷 血流 向心 血色 暗红 液体滴入 顺畅
动脉
淡红色 有搏动 无凹陷 离心 鲜红 不畅,苍白
15
穿刺的配合及技巧
2.进针
操作者左手的拇指
和食,先进入皮肤,再平行前进刺入血
管固定。要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缓
缓进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
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
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
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