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级军事思想概述课件

合集下载

军事思想1

军事思想1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1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二、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三、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2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一)军事思想的含义 (二)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
(三)军事思想的分类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3
(一)军事思想的含义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10
继 承 性
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制性地要求人们的主观 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因此,在战争中,人们必 须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规 律性的军事原则、概念和范畴被流传下来为后人所 用,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11
(三)军事思想的分类
1、按历史划分: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军事 思想。 2、按阶级划分:可分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3、按国家划分:可分为外国和我国军事思想。 4、按人物划分:可分为某某军事思想。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军事活动以来,军事就是按 照其自身固有的辩证规律发展的。由于战争的胜负 直接关系着阶级、国家、民族和政治集团的生死存
亡,所以人们远在军事辩证法这个概念之前就已经
辩证地思考军事问题。孙武在其兵法中就揭示了许
多具有一般意义的哲理。军事家为了战争的胜利常
常寻求哲学的指导。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8
阶 级 性
军事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在阶级社会中,人 们为了各自的阶级利益,所奉行和推荐的军事思想 必然反映各个阶级对战争和军队建设的认识和立场。 因此,不同阶级、国家和政治集团必然有不同的军 事思想。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9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古代军事思想是其中一支绚烂的奇葩。

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本特征形成发展主要成就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最早的兵书: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及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一大批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

▪舍事言理,思辩深邃从哲学高度对战争与军队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孙子》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认识论、以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击虚”、“造形任势”、“以逸待劳”、“兵贵神速”、“践墨随敌”等战争指导原则成为了古今中外兵家的座右铬。

▪崇尚道义,以和为贵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慎重,“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孟子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不义之战;老子视兵者为“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注重谋略,以智使力讲究谋略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商周之际的吕望(俗称姜太公)在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采用的翦商谋略,为世人称道;郑庄公养恶除患,曹刿蓄盈待竭破敌,弦高假命退敌,文种蒸粟误敌,孙膑围魏救赵等战例,无一不是精彩的谋略活剧。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成就萌生时期的军事思想迅速生长时期的军事思想 缓慢演进时期的军事思想萌生时期的军事思想(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时代特征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的建立,战争频繁,作战样式有步战、车战,多为“堂堂之阵”的正面交锋。

军事思想概述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9页]

军事思想概述_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_[共9页]

第二章军事思想学习目的:1.通过对军事思想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基本规律的学习,深刻领会军事思想的内涵与外延,重点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学会应用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2.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初步掌握我国军队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我国军队性质、任务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战争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军事思想是军事科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一级学科,内容丰富广博。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建设的理性认识。

人类自有阶级、有战争以来,在军事领域的一切问题,都是军事思想研究的对象。

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和明显的继承性,是古今中外一切军事斗争和军事问题经验的总结和提升,对战争实践和军队建设实践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的指导作用。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大百科全书·军事思想卷》)军事思想揭示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基本规律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军事思想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同时又给人类的军事实践以理论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

同时,军事思想又随着战争和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军事思想作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是在奴隶社会开始的,它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和战争实践基础之上,并且受到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

军事思想也同样作用和影响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军事思想和军事领域所揭第二章军事思想 55示的一些事物的普遍规律,所形成的原则、概念和范畴,常常被用于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商业竞争和体育比赛等方面。

军事思想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二章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古代军事思想是其中一支绚烂的奇葩。

中国古代战争之多,兵书和论兵要著之多,军事群星之多,军事典章之多,堪为世界之最,其军事思想发展水平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基本特征形成发展主要成就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公元前21世纪至1840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最早的兵书: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了一些有关战争和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素有“兵家圣典”、“世界第一兵书”之称,对中国及至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战国时期又诞生了《吴子》、《司马法》、《尉缭子》、《孙膑兵法》等一大批兵书巨著,达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高峰。

▪舍事言理,思辩深邃从哲学高度对战争与军队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较高的理论概括性;《孙子》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目标、“先胜后战”的战争原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认识论、以及“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击虚”、“造形任势”、“以逸待劳”、“兵贵神速”、“践墨随敌”等战争指导原则成为了古今中外兵家的座右铬。

▪崇尚道义,以和为贵在战争观上提倡重道慎战、以战止战;孔子倡导以礼治国,以德服人,主张言兵议战必须慎重,“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孟子反对“争地以战,杀人盈野”的不义之战;老子视兵者为“不祥之器”,“有道者不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则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注重谋略,以智使力讲究谋略是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鲜明特征;商周之际的吕望(俗称姜太公)在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过程中采用的翦商谋略,为世人称道;郑庄公养恶除患,曹刿蓄盈待竭破敌,弦高假命退敌,文种蒸粟误敌,孙膑围魏救赵等战例,无一不是精彩的谋略活剧。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成就萌生时期的军事思想迅速生长时期的军事思想 缓慢演进时期的军事思想萌生时期的军事思想(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时代特征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的建立,战争频繁,作战样式有步战、车战,多为“堂堂之阵”的正面交锋。

201005201042第二章 军事思想

201005201042第二章 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体系内容
(一)军事思想的特点 1、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3、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二)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军事哲学。包括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 和方法论。 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包括战争指导的基 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 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三、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代军事思想 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战争已开始 频繁发生,促使了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的萌芽和 产生。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后,战争的规模、样 式、性质、作用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争具有 了鲜明的政治目的,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有 了专门的军队组织和相应的军事制度,战争的规 模也越来越大。其主要代表作有《希腊波斯战争 史》(希罗多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 昔底德)、《军政》、《军志》、《周易》。
(三)对国防的理性认识—— (三)对国防的理性认识——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
例如国防历史研究、军事院校建设、武 装力量建设、战场建设、边防、海防、空 防、人防建设、战略物资准备、国防动员、 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后 备力量建设、国防科技研究、国防教育、 国防建设与政治、经济、外交、周边环境 的关系等。
1、军事思想是各种军事理论、军事原则的理论 基础,对军队建设、作战行动和国防建设起着根 本性的作用。 2、军事思想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 3、军事思想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 4、军事思想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 性指导。
三、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古代军事思想 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战争已开始 频繁发生,促使了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的萌芽和 产生。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后,战争的规模、样 式、性质、作用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战争具有 了鲜明的政治目的,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并有 了专门的军队组织和相应的军事制度,战争的规 模也越来越大。其主要代表作有《希腊波斯战争 史》(希罗多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 昔底德)、《军政》、《军志》、《周易》。

军事思想概述

军事思想概述

概述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军事思想
近代军事思想
现代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概述
近代军事思想

15、16世纪之交,在文艺复兴运动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
资本主义有了长足发展,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近代军事 思想体系已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为了适应工人运动发展的需要和迎接将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古代)
概述
系统完善时期军事基本情况
时期:公元10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经历辽、
宋、西夏、金诸政权并立时期和元、明、清(前 期)各朝代 代表作:《武经总要》、《武备志》、《纪效 新书》和《练兵实纪》


战争:作战规模日益扩大,战争样式更加多样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古代)
积极作用
对国家的形成与 民族的融合有促进 作用 革命暴力对社会 发展有促进作用 对经济和科学技 术发展有促进作用
战争双重作用
消极作用
战争宏扬了英雄 主义并造就了军事 文化
一、军事思想的涵义
概述
(三)战 争
内涵:
– 1、战争是一个历史范畴 – 2、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 3、战争的一般根源在于私有制
第一讲
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涵义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四、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五、军事思想的发展规律
六、军事思想的发展趋势
七、学习研究军事思想的方法
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涵义
(一)军事思想
(二)军事 (三)战争
一、军事思想的涵义
概述
(一)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定义

级军事思想概述课件[宝典

级军事思想概述课件[宝典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战争 、兵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有一个产生、形成、发 展的过程。与外国古代军思想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成熟较早,内容丰富,成绩突出,具有代表性。
历代兵书: 3380部 23500卷 尚存兵书: 2308部 18567卷 有价值的100多部 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
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军事

斗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军事哲学 :战争观、军 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 论。




军事实践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3、丰富与系统完善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 2000多年间,中国为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王朝为巩固其 统治,限制人们谈兵论法,军事思想的发展受到一定阻 碍;但由于远射冷兵器及步、骑、车、水军诸兵种的发 展变革,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不同性质战争的交织进 行,客观上又促进了军事思想的进一步丰富与系统完善 。
有古代、近代、
现代军事思想

按时代划分



按阶级性划分


奴隶主阶级、封 建地主阶级、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 级军事思想

按地域和国家划分
外国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概述PPT课件

军事思想概述PPT课件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谿;视卒如爱子,故
可与之俱死。爱而不能令,厚而不能使,乱而不能治,
譬如骄子,不可用也 。 ”
——《地形》
“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行军》
(3)历史影响
德皇威廉二世:“早二十年读《孙子兵法》,就不 至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
茅元仪: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


泽 东 军 事 思 想
毛 泽 东 同 志 创
(1)孙子及《孙子兵法》
《计》 《作战》《谋攻》 《形》 《势》 《虚实》 《军争》《九变》《行军》 《地形》《九地》《火攻》 《用间》
2、《孙子兵法》及影响 (2)主要军事观点
① 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不可不察也。” ——《计》
2、《孙子兵法》及影响 (2)主要军事观点
黄石公
《李卫公问对》 阮逸
(2)基本成熟阶段
“兵家” :孙武、吴起、司马穰苴、孙膑 伍子胥、范蠡、尉缭子等
兵书 :《孙子兵法》《司马法》 《孙膑兵法》《吴子兵法》 《尉缭子》等
(3)丰富发展阶段
公元前221年—公元1840 年
——战略思想成熟、完善 ——军事理论综合化、体系化
《历代兵制》《守城录》 《练兵纪实》《神器谱》 《纪效新书》《阵纪》 《登坛必究》《武备志》 《火攻挈要》《海防图论》等
军事思想的内容应该论包括两个方面:
军事思想的内容应该论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军事哲学:即研究军事问题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
——吴子 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的内容应该论包括两个方面: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孙子兵法》及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从那里开始, 思想进程也应当从那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重点)
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
上前后一贯形式的反应,这种反应是经过修
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的过程本身修
正的”。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军事思想作为一个相对独立 的意识形态,也可以划分为: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Fra bibliotek代军事思想1、产生阶段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于夏代,经过商代的进一 步发展,在西周得到初步形成。(即公元前21世纪至 公元前8世纪初) 通过战争实践产生了“攻”、“守”、 特点:①、把军事视为对内统治的特殊手段 “战术”、“统帅”等军事概念。人们已经开 ②、以“礼”和“刑”为治军的基础 始探讨军队的多寡、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与战争 ③、迷信色彩严重 胜负的关系,并初步认识到审势而动,量力而 ④、以车战为主体的作战指导思想 行,众可胜寡,强可胜弱的规律。 代表作:《军政》《军志》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战争
理论著作。它总结了春秋战国及其以前
的战争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人们对战争一般规律的认识,具有深刻 的谋略思想。至今,仍有诸多方面的现 实价值,被人们广泛研究和利用。
孙武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课目:军事思想概述
目的:了解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产生与发展
内容: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重点)
时间:2课时
地点:教

做好笔记
要求:认真听讲
器材保障:教材 录像资料 多媒体教学系统
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军事思想概述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战 争、兵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有一个产生、形成、
发展的过程。与外国古代军思想相比中国古代军事思
想成熟较早,内容丰富,成绩突出,具有代表性。 历代兵书: 3380部 23500卷 尚存兵书: 2308部 18567卷 有价值的100多部 被选入百科全书的有39部。
战争的起因:《吴子》兵法认为不外乎有五方面的原因 一日义兵—即禁暴除乱,成就危难的军队叫义兵 “未战先算”、“伐谋伐交,不 一日争名—争夺霸主地位 二日争利—争夺土地、财产和人口 二日强兵—仗恃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 战而胜”……; 三日积恶—记恨深远 三日刚兵—因君王震怒出师的军队叫刚兵 四日内乱—国家发生内乱 四日暴兵—背理贪利的军队叫暴兵 *在作战节奏上: 正确处理“速”与“久”的关系; 五日因饥—国家发生了饥荒 五日逆兵—不顾国乱民疲,兴师动众而出兵的军队叫逆兵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 概 念 题的理性认识,通常表现为国防和 军队建设、军事斗争准备与实施的 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军事哲学 :战争观、军
主 要 内 容
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 论。
军事实践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第三部分:《火攻》《用间》论述战争中的两个特殊问题。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形成和发展阶段:特点
*形成完整的战争观:认为战争是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有义与不义之分,只有义兵才
能得到人们的拥护…;
*在作战谋划上: 重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战争性质:《吴子》兵法指出: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有古代、近代、
军 事 思 想 的 分 类
现代军事思想
按时代划分 按阶级性划分 按地域和国家划分
奴隶主阶级、封建地 主阶级、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军事思想
外国军事思想 中国军事思想
……
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
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阶 级 性
实 践 性
时 代 性
继 承 性
二、军事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形成和发展阶段:特点 *在兵力运用上:“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善 于在总体处于劣势情况下在局部 形成优势兵力。另外还有“致人 而不致于人”、“出奇制胜”等, *总结出一整套治军之道:主张军队要有一个合理的 编制结构,把“法”看成是取胜的五大要素之
一,强调“兵不在众,以治为胜”,对于部队
首先要进行教育,其次才是训练。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3、丰富与系统完善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
2000多年间,中国为封建社会时期。封建王朝为巩固其
古 代 军 事 思 想
近 代 军 事 思 想
现 代 军 事 思 想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
(一)古代军事思想 和封建社会两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即
生、形成、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 独立的区域,即中国和古代西亚地中 海沿岸的一些国家。
古代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奴隶社会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8世纪)。它的产
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2、形成和发展阶段
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逐渐 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中国 社会剧烈变革,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激烈,加之军事 技术的进步和学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 军事思想的发展,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出现了一个前 所未有的兴盛时期。而且涌现了孙武、吴起、孙膑等 一批兵学家,产生了《孙子》、《吴子》、《司马 法》、《孙膑兵法》、《尉缭子》等一大批兵学著作。
(一)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现存13篇,约6076个字 第一部分:
《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侧
重论述军事学的基础理论和战略问题。主要强调战略速决和伐谋
取胜,还包括 对战争总体、实力计算和威慑力量的深刻认识。
第二部分:
《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侧重
论述运动战术和地形与军队配置,攻防战术和胜败关系,即主要 探讨 战术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