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舒适性综合评价
汽车座舱评价标准

汽车座舱评价标准汽车座舱是车辆内部的驾驶员和乘客所处的空间,其设计和品质对驾乘体验至关重要。
一个优质的座舱应该提供舒适、安全和便捷的环境,同时还要考虑人机交互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以下是对汽车座舱进行评价的一些标准。
一、舒适性1. 座椅舒适度:座椅应提供足够的支撑和舒适的坐感,能够减少长时间驾驶或乘坐对身体的疲劳。
2. 空调和通风系统:良好的空调和通风系统能够保持座舱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3. 噪音控制:座舱内应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降低外界噪音对驾乘者的干扰,提供安静的空间。
二、安全性1. 结构强度:座舱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够在碰撞事故中提供良好的保护。
2. 安全气囊:座舱内应配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安全气囊,以减少碰撞时乘客受伤的可能性。
3. 安全带系统:座舱内的安全带应易于使用并能提供良好的保护效果,确保驾驶员和乘客在碰撞事故中能够有效约束和保护。
三、人机交互1. 仪表盘和控制面板:仪表盘和控制面板的布局应合理,按钮和开关的位置易于操作,信息显示清晰明了。
2. 多媒体系统:座舱内的多媒体系统应配备直观、易用的界面,支持多种外部设备连接,提供丰富的功能和娱乐体验。
3. 方向盘和踏板:方向盘应具备良好的手感和灵敏度,踏板的行程和力度控制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驾驶者能够轻松操控车辆。
四、功能布局1. 储物空间:座舱内应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方便驾驶员和乘客存放个人物品和必需品。
2. 座位调节:座位应具备多向度调节功能,以适应不同身材和驾驶习惯的人群。
3. 照明系统:座舱内的照明系统应充分考虑不同驾驶场景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光线亮度和色温。
五、材质和装饰1. 内饰材质:座舱内的各种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品质和触感,耐磨、防污、易清洁。
2. 装饰设计:座舱的装饰设计应符合车辆整体风格,注重细节处理和人性化考虑,营造舒适、高品质的氛围。
3. 环保性:座舱内材料和装饰应符合环保要求,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有害物质的释放。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汽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舒适性成为很多消费者考虑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本文将通过对座椅舒适度、噪音控制、悬挂系统、内饰质量和空调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座椅舒适度座椅舒适度是评估一辆汽车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舒适的座椅设计应考虑人体工学原理,具有合适的腰部支撑和头颈支撑功能。
此外,座椅的材质和填充物也会对舒适度产生影响。
柔软的皮革座椅或高弹性织物座椅相对来说更具舒适性,而硬质材料则会减少座椅的舒适感。
二、噪音控制噪音是影响汽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车辆行驶时,发动机噪音、风噪音和路噪音等会对驾乘者的体验产生影响。
一辆舒适的汽车应该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如采用隔音玻璃、加厚车身板材和密封胶条等措施,减少外界噪音的传入。
三、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于汽车的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悬挂系统可以有效减震,降低驾乘者对道路颠簸的感知,提高驾乘舒适度。
同时,悬挂系统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驾驶环境和路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在不同条件下的舒适性。
四、内饰质量内饰质量是评估车辆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品质的内饰材料和精细的做工不仅能够提升舒适感,还能够给人一种豪华和舒适的感觉。
内饰的设计布局也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如仪表盘、中控台和储物空间的布置等。
五、空调效果空调系统在炎热的夏季以及寒冷的冬季对于汽车舒适性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空调系统应该能够在短时间内调节车内温度,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空气流通和过滤功能。
关键是要确保空调系统的温度稳定性和舒适性,以满足驾乘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评估一辆汽车的舒适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座椅舒适度、噪音控制、悬挂系统、内饰质量和空调效果等。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舒适汽车。
只有找到适合的汽车,才能真正提升驾乘的舒适体验。
汽车座舱评价标准

汽车座舱评价标准是指对汽车内部座位、空间、材料、人机交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提高汽车座舱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人性化程度。
下面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阐述汽车座舱评价标准。
一、座椅舒适度评价汽车的座椅舒适度评价是指评估座椅舒适性和人体工学性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座椅结构:座椅应该具有良好的支撑性、稳定性和可调节性能,以适应不同身形和乘坐者的需求。
2.座椅材料:座椅面料应该柔软、耐用、易清洁,并且具有通风性能,以保证乘坐者的舒适度。
3.座椅位置:座椅位置应该合适,能够让乘坐者获得良好的视野和操作体验,同时还要考虑到安全因素。
4.座椅调节:座椅应该具有多种调节功能,包括座椅高度、角度、前后调节、靠背角度等,以满足不同身形和乘坐者的需求。
二、空间舒适度评价汽车的空间舒适度评价是指评估汽车内部空间的大小、布局、采光等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头部空间:汽车内部应该具有足够的头部空间,以避免乘坐者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碰撞或者受挤压。
2.腿部空间:汽车内部应该具有足够的腿部空间,以让乘坐者能够自由伸展腿部,并且不会受到压迫。
3.肩部空间:汽车内部应该具有足够的肩部空间,以避免乘坐者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挤压和不适。
4.储物空间:汽车内部应该具有足够的储物空间,以方便乘坐者存放物品和行李。
三、材料品质评价汽车的材料品质评价是指评估汽车内部材料的质量、手感和视觉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饰材料:汽车内部使用的材料应该具有高品质、环保、耐用等特点,以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和价值。
2.装饰件:汽车内部的装饰件应该具有美观、精致、实用等特点,以增强汽车的档次感和使用体验。
3.仪表盘:汽车内部的仪表盘应该直观、清晰、易操作,并且具有高科技感和时尚感。
4.音响系统:汽车内部的音响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音质、音量和互联性能,以提供更好的音乐和娱乐体验。
四、人机交互评价汽车的人机交互评价是指评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的操作便利性、反应速度、界面设计等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操控系统:汽车内部的操控系统应该简单、易用、直观,并且能够快速响应乘坐者的操作。
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

综合评价法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的优点,同时避免两者的缺点。它既能够反映消费者对汽车性能的主观 感受,又能够涵盖汽车的各项客观指标,因此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
缺点
综合评价法的实施难度较大,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此外,综合评价法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评 价指标的选择、权重分配、评价者的经验和感受等。
02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基本 概念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定义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是指对一辆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全 面、客观、科学的评估和评价,以反映车辆的整体性能优 劣和特点。
评价对象包括各类汽车,包括轿车、客车、货车、工程车 等,评价范围覆盖了各种使用环境和条件。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重要性
帮助消费者了解和 选择适合自己需求 的汽车,提高购车 效率和满意度。
NVH性能指的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噪声和冲击对乘员的影响,EMC 性能涉及电磁辐射和电磁抗扰等,电性能包括整车电平衡、用电量等。
03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方法
主观评பைடு நூலகம்法
01
定义
主观评价法主要是通过人的主观感受和经验对汽车的各项性能进行评
价。评价者通过试乘试驾,对汽车的舒适性、操控性、安全性、外观
《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
2023-10-30
目 录
• 引言 •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基本概念 •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方法 •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实践应用 • 汽车综合性能评价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性能评价方法也在不断演变 。传统的性能评价方法主要关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 全性等单一性能指标,而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更加全面 、综合的性能评价方法。
基于CATIA、SPEOS的某型轿车视觉舒适性 分析与实车评价

交通科技与管理77技术与应用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及消费者对汽车显示设备要求的提高,更大尺寸且更加高清的组合仪表、中控大屏,甚至是副驾侧娱乐屏,都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新车型上。
由于更加前卫的仪表台主题设计风格,仪表台上的内饰亮条,多个屏幕的设计,都将成为干扰驾驶员视觉舒适性,造成炫目现象的潜在因素。
影响驾驶员视觉舒适性的主要变现有以下三种情况。
(1)炫目/耀眼: 内饰装饰条或显示屏,因表面反光率较高,造成镜面反射效应,将外界光线反射入人眼,对驾驶员造成炫目/耀眼现象。
(2)夜间投影成像: 在夜间,显示屏或按键背光等发光源的光线经风窗玻璃反射进入人眼,形成投影成像。
(3)日间成像成像: 在日间,外界光线进入车内经显示屏或装饰条表面反射,再经风窗玻璃的二次反射进入人眼,形成投影成像。
影响驾驶员视觉舒适性的三种主要现象,光线反射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影响视觉舒适性的光线反射原理1 视觉舒适性校核流程 如前所述,影响驾驶员视觉舒适性的原理及表现各有不同,但其中炫目及风窗投影现象可以采用CATIA 二次开发工具来进行光线路径追踪校核,但此方法仅能判断是否有炫目、成像等现象,却无法判别其真实效果。
综上,本文提出一种汽车驾驶舱视觉舒适性校核流程,具体流程如图2,并以此作为后续校核分析工作的思路指导。
图2 驾驶舱视觉舒适性校核流程2 基于CATIA、SPEOS 对驾驶员视觉舒适性的计算机辅助分析2.1 基于CATIA、SPEOS 的光学模型搭建2.1.1 赋予材料属性及光学属性 利用CATIA V5强大的建模及装配能力,将车辆的仪表台、仪表台亮条、组合仪表、中控大屏、方向盘、A 柱饰板、挡风玻璃、门窗玻璃、车身外壳等相关零件进行数据处理,将上述零件各自整合为单个完整几何体,以利于材料及光学属性的赋予。
同时为考虑中控大屏出厂产品在屏幕玻璃表面涂有AR 防眩光涂层,需要为中控屏幕玻璃表面设置FOP 表面光学属性。
nvh标准

nvh标准
NVH是指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是衡量汽车驾乘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汽车研发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这些标准通常会涉及到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的限值和评价方法。
NVH标准通常由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用于规范汽车产品的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性能,以确保汽车产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NVH标准中,通常会规定各种工况下的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的限值,例如在车内、车外、发动机舱、底盘等部位的噪声和振动限值。
这些标准通常会根据汽车产品的类型、用途和目标市场进行分类,以确保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汽车产品具有不同的NVH性能要求。
为了满足NVH标准,汽车制造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优化汽车产品的NVH性能。
这包括改进汽车结构、优化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采用合适的隔音和减震材料等。
此外,为了确保汽车产品的NVH性能满足要求,汽车制造商还需要进行各种NVH测试和验证,以确保汽车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优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总之,NVH标准是衡量汽车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汽车制造商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
通过优化汽车产品的NVH性能,可以提高汽车产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
中汽中心整车舒适座舱评价标准

中汽中心整车舒适座舱评价标准今天,我们要来深入探讨一下中汽中心整车舒适座舱评价标准这一主题。
作为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舒适座舱评价直接关系到汽车的乘坐舒适度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该主题展开分析,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汽中心对整车舒适座舱的评价标准。
让我们从舒适座椅的角度入手。
作为汽车座舱的核心组成部分,座椅的舒适度直接关系到乘坐者的体验。
在中汽中心的整车评价标准中,座椅舒适度将会被严格评判。
这不仅包括座椅的软硬适中程度,还包括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等方面。
座椅的调节灵活性和多样性也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中汽中心会根据座椅的护腰设计、头枕舒适度、甚至是座椅质地的舒适程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
我们可以从内部空间的舒适度来谈论。
中汽中心对整车舒适座舱的评价标准中,对内部空间的大小、氛围的营造、噪音的控制等方面也会进行全面评定。
在内部空间的设计布局中,是否合理利用了空间、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考量都将纳入评价标准之中。
在座舱内部的氛围营造方面,中汽中心也会对照灯光、材质、装饰等因素进行评价,以确保整车座舱的舒适度。
我们还需要谈论一下座舱的功能性和人机交互。
在中汽中心的评价标准中,座舱的功能性和人机交互将被看重。
这包括了仪表盘的设计、功能按钮的布局、多媒体系统的易用性等方面。
另外,座舱内的空调、座椅加热、车窗遮阳等功能设备的便捷性与实用性也将被纳入评价之中。
在人机交互方面,中汽中心会特别注重车载系统的交互友好性和人性化设计,以及驾驶员与车辆之间信息的传递效率等因素。
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内容。
从舒适座椅、内部空间、功能性和人机交互等多个角度出发,我们对中汽中心整车舒适座舱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分析。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汽中心对整车舒适座舱的评价标准,以及其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和细节。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中汽中心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以及其对汽车舒适性不断追求的决心。
除了以上讨论的几个方面,我们还可以继续深挖其他与座舱舒适度相关的内容,比如座椅材料的环保性、车窗隔音玻璃的性能等等。
浅析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

浅析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是对汽车座椅舒适性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方法。
舒适的座椅对驾驶者的体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但是舒适性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本文将从人体工程学、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等方面,对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进行浅析。
首先,人体工程学是评价汽车座椅舒适性的重要方法。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在汽车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体工程学的方法,可以对驾驶者的体型、体重分布、身高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
在评价汽车座椅的舒适性时,可以通过测量座椅的尺寸、曲率和角度等参数来评估座椅的符合度和适应性。
其次,主观评价是评价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一种常见方法。
主观评价是通过驾驶员的主观感受来评价座椅舒适性的方法。
这种评价方法主要通过给驾驶员提供试用座椅,要求其在驾驶过程中对座椅的舒适性进行评价。
驾驶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座椅的柔软度、支撑性和调节功能等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对座椅舒适性的评价结果。
然而,主观评价方法受到个体感受和主观喜好的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不足。
因此,在主观评价的基础上,需要结合客观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客观评价是评价汽车座椅舒适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客观评价是通过仪器和设备对座椅进行测试和测量,得出客观的评价结果。
常见的客观评价指标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压力分布、座椅振动和冷暖调节效果等。
其中,压力分布可以通过调整座椅的填充物和结构来改善,座椅的振动可以通过优化座椅结构和减震装置来降低,冷暖调节效果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系统来提高。
客观评价方法可以提供科学和客观的评估结果,帮助汽车设计师和制造商改进座椅的设计和性能。
综上所述,汽车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人体工程学、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供全面的评价结果,帮助汽车设计师和制造商改进座椅的设计和性能,提升驾驶者的舒适感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噪声影响
汽车噪声的大小是衡量汽车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它 反映出汽车的质量和技术性能的高。汽车噪声产生于机械 零件的运动,主要由轮胎噪声、发动机噪声、传动系噪声、 车身与空气的摩擦噪声等构成。噪声的存在会干扰人们的 正常交流与通话,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会让人产生烦躁感 和神经疲劳,严重时会使得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失调,全身 疲劳、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症状。研究数 据表明,噪声超过110dB,大脑皮层功能严重衰退,超过 160dB时,一些牲畜会神经错乱而死亡,超过170dB时, 也将达到人类承受极限,对其生命造成威胁。汽车产生的 噪声一般在60~90dB,因此减少汽车产生的噪声对驾驶 员和乘员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通常,改良配气机构和活 塞连杆机构结构设计、改善发动机燃烧过程、提高零件表 面加工精度、设计合理的进排气管道等措施均可适当减少 噪声的产生;同时,对减震材料、吸音材料、隔音材料、
方向发展。
过皮肤接触,车厢内湿度较低则皮肤表面汗液蒸发船陕,
体温降低,感觉凉爽。通常要求头部空气温度比脚部低 2~5℃;前后座温差尽可能小;夏季尽量保持乘客上下 身温度相同。车内洁净度主要受到燃油蒸发、汽车尾气和 车外浮尘的渗入等因素影响,从而影响乘客健康。因此, 车内空气洁净度按照车内CO:浓度来评定,最佳浓度在 0.1%以下。
空气调节和噪声影响等内容。
关键词:舒适性汽车平顺性空间舒适性空气调节噪声影响 中图分类号:U461 1引言 汽车的舒适性已经成为了众多购车者主要考虑的因素 之一,良好的乘坐舒适性不仅能够使得乘员心情愉悦,还 能使得驾驶员的精神放松保障行驶安全。因此,新世纪以 来各大汽车制造厂商都在努力采取措施来提高汽车的舒适 性。例如:改善悬架结构、选用适宜轮胎来缓和地面对车 架的冲击;采用隔声材料和隔噪技术来保障乘客舱不受发 动机和轮胎等噪声影响;改善车辆换气系统,保证车内空 气清新,温度适宜。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7—1547(2015)9(下)一0148—02 力,决定着轿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现代轿车 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汽车的悬挂系统一般由弹性元件(弹簧)、减震器和 导向机构组成。随着大家对汽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所 以悬挂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像空气弹簧,油气弹簧、脉 冲式阻尼回弹弹簧减震器,这类弹簧、减震器都有一个共 同的特点,就是减震、抗震能力都会随着路面对车轮冲击 大小变化而变化,所以在保证了汽车的操控稳定外,还大 大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
I工程科技与产业发展
.j圆豳盈函蓄豳—圈圜疆重固
汽车舒适性综合评价
赵鑫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购车成本的下降,汽车俨然成为人们出行的代步工具。现如今,
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汽车带给他们的速度与激情,除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外,人们更加
追求乘坐的舒适性。乘坐的舒适性是对乘员身心影响程度的评价,主要包括汽车平顺性、空间舒适性、
2汽车的平囊性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是指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 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度的性能,对于载货汽车还包 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汽车的平顺性主要表现在乘员的振 动感知,因此乘员的主观评价也就成为了平顺性的最终评 价指标。 振动的来源是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振 动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会发生上下颠簸,除 此之外还有轮胎的不平衡旋转和传动系统的传递振动,这 些颠簸与振动均会通过悬架、车身和车底传至乘客脚部, 通过座椅和靠背传至乘客腿部和上身等部位,除此之外, 转向系的杆件运动产生的振动会以转向型抖动传至驾驶员 手臂。任何物体均具有其本身的振动频率,即“固有频率”, 当外界激励振动频率接近或等于。固有频率”时,将发生“共 振”现象,产生强烈的振动。避免“共振”的产生和使“振 动系统”输出的振动频率远离人体敏感的范围是提升汽车 平顺性的两大方向。人体本身也是一个复杂振动系统,大 量振动试验表明,人体上下振动的共振点大约在4~8Hz, 水平振动的共振点在1~2Hz左。若在人体共振点上振 动较强,则会使得其抗振能力骤减,耗氧量骤增,代谢加快。 而决定汽车是否平顺,取决于汽车的悬挂系统是否科 学。所谓汽车的悬挂系统,是指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 和避震器组成整个支持系统。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 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 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 地行驶,改善乘坐的感觉,不同的悬挂设置会使驾驶者有 不同的驾驶感受。外表看似简单的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
一68一
参考文献:
[1】.徐志军.汽车性能与使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10:162. [2】.徐志军.汽车性能与使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2010:163. 【3】.贾春来.浅谈汽车噪声的主要因素及改进措施【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11):99.
万方数据
6结束语
总体来说,分布式能源采用智能化监控、网络化群控 和远程遥控技术,依赖于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现场无 人值守。同时,也依赖于未来以能源服务公司为主体的能 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以保障各能 源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配电网中。 可以促进整个配电系统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行。但分布式 能源存在不稳定性等缺陷,使得其接入配电网会影响配电 网规划、配电网络、配电线路效率,所以在将分布式能源 接入智能配电网时,需要注意科学、合理的调整和规划配 电网、配电网络、配电线路,使分布式能源可以适用于配 电系统中,促进整个系统良好的运行。
万方数据
I科技经济信息化 具体位置和容量大小密切相关。
.j圄豳雷西圈圈—圈叠成电子干扰作用,避免分布式电源 与线路形成谐波,导致线路电流紊乱。
行损耗的计算,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需要根据负荷情 况及线路电容情况来计算损耗。为了降低分布式能源接入 配电网所造成的网络损耗,应对分布式能源直接接入配电 网情况下的线路负荷、线路电容进行计算,进而推算出电 流大小,在此数据基础上预测网络损耗情况。基于以上推 算过程来优化设计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方案,以降低配 电网线损耗。
——148—-
3空间的舒适性
空间的舒适性主要体现在驾驶员的操作方便与舒适 性,乘员的乘坐空间和坐姿的舒适性,良好的空间舒适性 会使得驾驶员操作方便、精神放松和不易疲劳,乘客也会 因良好的空间舒适性而感到心情愉悦,坐姿舒爽。我们对 座椅的感受主要还来自于其他几方面的体验,包括座椅的 包裹性、座垫弹性、柔软度、腿部承托性、前后排调节角 度以及后排中央扶手、中间头枕等许多方面。这是在汽车 设计时需要十分注意的问题。头部空间对人心情和乘坐感 受影响较大,所以大部分轿车在不影响视线情况下将后排 座椅高度调低,避免了汽车顶棚带给乘客的压抑感。汽车 外形尺寸不易做大的改变,因此,要在有限的外形尺寸内 设计合理的居住空间形状,创造更有利的居住空间。通常 汽车生产商会采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和减少轮胎装置空 间等措施来扩大师内有效空间;也有些则采用曲面玻璃来 扩大侧面空间。除了结构设计外地,座椅的尺寸设计符合 人体基本尺寸也是提升空问舒适性的主要措藏之一。座椅 可以前后调节和前后摆动以方便驾驶员和乘客依靠休息, 应用软质头枕来提高舒适性,除此之外,对座椅的振动调 节来远离人体和悬架的共振频率。 4空气调节 空气的调节主要是为了防止车内污杂且不流畅的空气 使得乘员和驾驶员产生胸闷头晕等不适。空气调节即对车 内空气质量的调节,包括对湿度、温度和清洁度的调节与 改善。汽车对空气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空调系统,空调系 统能够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和洁净度等参数进 行调节。空调系统具有制冷调节和制热调节,(下转P68)
5对配电线路效率的影响
分布式能源受天气影响均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 且一般配有整流~逆变设备和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会 产生~定的谐波和直流分量。因此,接入配电网,会对配 电线路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线路负荷加大、线路谐 波的产生。谐波电流注入电力系统后,会引起电网电压畸 变,影响电能质量,造成测量仪表不准确、加重负荷,还 会造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误动作,影响电力系 统安全运行。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分布式能源运用对配电线 路的影响,在将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过程中,应当对配 电系统的电压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配电线路正常情况下电 压值,以此为依据对分布式电源进行调试,降低分布式电 源波动范围,促使其在配电系统中可以相对稳定的应用, 降低其对配电线路的影响。另外,为避免分布式能源与配 电线路产生铁磁谐波,在分布式电源上安装电子操控设备, (上接P148)所谓制冷调节即制冷机产生的低温气流对车 厢内部降温,所谓制热调节即冷却水分流或加热装置产生 的高温气流对车厢内部升温。人体对空气的感知主要是通
参考文献:
[1】.张敏智.分布式能源接入智能配电网技术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8):145-146,147. [2】.宋旭东,张晓平,余南华等.考虑分布式能 源接人的配电网规划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陕西电 力,2015,43(3):38—42,87. 【3】.王成山,王守相,郭力等.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展 望【J】.南方电网技术,2010,4(1):18-22. 密封材料提高使用标准,也可以达到要求的静音效果。
6操控界面的舒适性
舒适的汽车驾乘,离不开一个简洁、明了的操控界面, 按键不必过于繁杂,对于新手来说很容易上手使用。出色 的操控性能,意味着悬挂的设定会偏硬朗,而又要兼顾舒 适性的话又必须有偏软的调校,这里头孰轻孰重,最后只 能由车辆的定位来决定。而有的车辆在设计中忽略了这~ 点,比如将一些功能按键藏中央手套箱“屋檐”下方,前 排乘客和驾驶员视野都无法触及,使用起来的姿势也很别 扭,这自然达不到舒适性的要求了。 7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汽车的平顺性、空间的舒适性、空气调节 和噪声、操控等五个方面对汽车的舒适性评价指标进行简 单介绍,说明了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汽车的舒适性对驾 驶员和乘员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 进步,汽车的舒适性技术也将向智能化、信息化和集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