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合集下载

关于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

关于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

关于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良好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孩子一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那就为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那么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怎么培养?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1、专心“听”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

别人在说的时候,眼睛东张西望肯定不是专心听讲;别人在说的时候,身子东动西动肯定不是专心听讲;别人在说的时候,小手玩东西肯定不是专心听讲;而别人讲的时候注意在听的小朋友,眼睛是望着一个方向的,手脚是不乱动的,而且会边听边思考,有时候手托着腮帮子,有时候歪着脑袋,意见相同时可以轻轻头点,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时,马上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敢于“说”的习惯。

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的不完整,老师应多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勇敢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

说对说错都没关系,关键是要说。

3、善于“思”的习惯。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保护其智慧的火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善于启发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问难,并逐步形成习惯。

4、认真“写”的习惯。

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人。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

5、正确“读”的习惯。

学习语文重在积累,阅读是最有效的巩固方式。

习惯养成有三个阶段:一是他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习惯养成主体处于被动,周围的人如父母、老师得主动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并及时作好有力的监督;二是自觉阶段,这一阶段最容易放弃,所以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个体必须坚持目标行为,继续强化。

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进入第三阶段,即自动化阶段,即习惯成自然,不必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也能表现出目标行为。

一二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

一二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

一二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一、一、二年级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细则一、文明礼仪方面一)学校礼仪学生应该尊重国旗、国徽,学唱国歌,并在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唱国歌时神态庄重,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在听国旗下的演讲时应该专注,并适时适度鼓掌。

同时,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见面行礼,主动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再见。

进老师办公室时应该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方可进入,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

在和老师谈话时,学生的站姿要正确,眼睛注视老师,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话语。

团结同学,不骂人,不打架,不叫绰号。

对残疾同学不嘲笑,主动帮助。

同时,学生不应该乱翻别人的东西,需要借用同学的东西,必须征得同意,用完后及时归还。

捡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学校。

上下课时应该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向老师再见)。

尊重老师的劳动,认真听讲。

发言时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后再发言,不打断别人的发言。

在出入教室时,学生不应该拥挤。

在楼道内,楼道间行走,要轻声慢步靠右行。

同时,学生不应该在室内外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要讲秩序、懂谦让。

二)家庭礼仪家庭礼仪方面,学生应该爱爸爸、妈妈和其它亲人,对父母、长辈要以“您”称呼,不直呼其姓名。

听从父母长辈的教导,不任性,与长辈意见不同时要多沟通。

进长辈房间时应该先敲门,出门时要向家人道别,放学回家自觉向家人打招呼。

就餐时先请长辈入座,大家起筷时才能动筷。

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向餐桌或其他人。

饭后对长辈说声:“谢谢您,我吃好了!”有客人来家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好。

三)社会礼仪学生应该会使用“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接听电话时应该使用文明语言。

在外出活动时,学生要遵守秩序,需购票时主动买票。

观看演出时,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走动。

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折花,不践踏草坪,不穿越绿化带,不乱扔垃圾,能随手捡起纸屑杂物。

二、遵规守纪方面一)学校纪律学生应该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二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二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二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强,持久力不强,行为习惯经常反反复复,作为班主任就要善于发现,及时引导,想方设法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下面我就谈谈在开展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主要内容:1、培养文明的礼貌习惯。

引导孩子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在家尊敬长辈、爱护幼小,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专心听课的习惯,做到“做好准备、集中精神、积极参与、学会倾听”。

(2)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做到“格式规范、书写工整、认真检查、及时改错”。

3、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会整理学习用品,收拾书包;学会布置教室,会扫地,摆桌椅,擦黑板,倒垃圾。

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不乱丢垃圾杂物,做到讲卫生、爱清洁。

二、方法:(一)坚持正面引导,做好以身示范低年级的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喜欢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尤其崇拜老师。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1、语言引导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会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教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2、行为示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往往从模仿开始,教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

当地面有纸时,我总是弯腰捡起;教室课桌歪斜时,我会及时动手摆整齐;卫生角不整洁时,我会拿工具清理干净;黑板上的字我总是一笔一画认真去书写……这一切,我的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他们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

地面上有纸,学生也会弯腰捡起。

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在老师和他人谈话时不打扰,不小心碰到别人,马上说声“对不起”,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小学生一至六年级行为目标养成

小学生一至六年级行为目标养成
学习行动:
自觉预习 查阅积累
主动思考 每课一疑
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 联系生活
发现难点 提出质疑
交往技能:
欣赏他人 正视自己
学会表达 善于沟通
合作行动:
自觉尊重 真诚赞美
分享成功 积极展示
交往习惯:
认真倾听 积极回应
清晰表达 虚心接纳
品德润养:
培养特长 学会审美
集体为先 宽容友爱
品德践行:
自觉赏美超越自己
欣赏他人 学会原谅
交往习惯:
主动交流 能够倾听
表达赞美 接纳他人
品德润养:
培养兴趣 能学审美
诚信待人 学会感恩
品德践行:
自觉展美 感受快乐
说到做到 懂得回报
生活习惯品德:
坚持兴趣 学有所得
诚实守信 知错能改
四年级情、意、行培养目标
情感目标会
意志品质自觉
行为习惯
学习动力:
会学会思 积极实践
乐于展示 培养自信
相见问好、使用尊称
品德润养:
寻找兴趣、尝试体验
认识对错、愿意听话
品德践行:
敢于展示、感受快乐
尊敬师长、听从劝告
生活习惯品德:
右行礼让、慢步轻声
讲究卫生、爱惜粮食
二年级情、意、行培养目标
情感目标想
意志品质坚持
行为习惯
学习动力:
激发兴趣,愿意学习;
积极参与,乐于表现;
学习行动:
知错想改,坚持改对;
积极举手,大胆发言;
不矜不伐 坚持不懈
品德践行:
勇于挑战 不耻下问
宽容自律 积极实践
生活习惯品德:
寻根究底 及时改错
善于总结 积少成多

一二年级学生老师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一二年级学生老师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

一二年级学生老师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以下是为您整理一二年级学生老师应培养孩子哪些好习惯,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孩子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可能往往更关注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的传授,即注重智商而忽略情商。

其实,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事实证明,好习惯比好分数更重要!而良好的习惯要有一个养成、教育及训练的过程,老师在这过程中起着引领的作用,因此低年级的老师更需要增强这方面的意识。

习惯培养之一:让孩子懂得同学之间需要友爱互助现在的独生子女集诸多宠爱于一身,多是显得比较娇纵跋扈,再加上年龄比较小入学,有些幼儿园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上也做不到位,所以到了小学,反映出的自私、任性就十分明显,多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同学走路时不小心碰他一下,有的会马上告诉老师,说别人打他,有的则回家会告诉父母有同学欺负他,还有的甚至马上还击,把事态扩大。

当然其中不乏现在某些家长的不能吃亏鼓励反击的助威。

注意营造一种“我们现在是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好姐妹,是班级小主人”的氛围,让小朋友知道大家要在一起生活六年时间,所以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长大后会有一份十分珍贵的友谊。

平时不小心碰到撞到谁了,要马上道歉,因为“一声对不起会消了心中气”,被撞的人也不要太计较,说声“没关系”,大家还是好朋友;有孩子忘带文具了,边上小朋友借给他了,马上及时表扬,有同学身体不舒服了,让其他同学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关心,有同学呕吐了,帮他清理垃圾,并顺势教育孩子有爱心,进行换位思考“如果今天身体不舒服的是你,是不是很需要人帮忙?”孩子从中懂得了从小就要关爱别人、感激别人。

总之,抓住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老师多给予重视,让孩子分清是非,从小与人友好地相处。

习惯培养之二:教育孩子学会倾听课堂教学时,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时常开小差、出神或做小动作,甚至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他想说就说;老师指名学生回答时,大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也有的要回答时手举得高高,可老师没请到他回答后,就不再听别人的回答。

一、二年级学生要从5个方面抓起

一、二年级学生要从5个方面抓起

一、二年级学生要从5个方面抓起一、狠抓生活习惯好习惯能成就人,坏习惯会毁掉人。

让孩子自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先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1.规范生活作息坚持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做个守时的好孩子。

放学回家先学习,做完作业再玩耍,做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不沉迷手机,不沉迷网络游戏,一切以学习为重。

2.学会团结同学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和大家友好相处。

和别人说话时要态度友好,不随意打断别人,更不能嘲笑同学。

热爱集体,热爱同学,和班集体团结在一起。

3.学会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尊重老师,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

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相信老师,牢记老师的教导。

学会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且欣赏老师。

二、狠抓写字水平现在,电脑阅卷越来越普及,孩子的字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

成绩好的孩子,一般字也写得好,成绩不好的孩子,卷面往往一塌糊涂。

写字太重要了,不仅影响了成绩,甚至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气质性格。

练字,是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他们重视学习的方法之一。

1.使用字帖和铅笔练字使用正规的字帖,让孩子在田字格中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好每一笔每一划。

一二年级主要写铅笔字,尽量选用比较硬的HB铅笔,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写字口诀要记牢:写字时,要做到;身体直,脚近靠。

头离本子一尺高,本子不斜头不歪。

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长。

3.成功贵在坚持每天练字半小时,一个月后,就会发现孩子的字有了明显进步。

一定要告诉孩子,练字贵在坚持,谁最有耐心,谁坚持最久,谁就写得最棒。

最让家长头疼的除了孩子的成绩,就是写作业慢的问题。

不难发现,学困生都有同一个特点:做作业速度慢。

别人放学前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要做两三个小时,考试时同学都交卷了,他还在磨磨蹭蹭地答题。

学习效率提不上来,孩子的成绩就永远提不上来。

1.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安静、稳定、不易受干扰的学习环境,保证他能安心学习。

二年级二班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二年级二班行为习惯养成计划

二年级二班行为习惯养成计划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计划如下:一、目标培养学生的坐、站、说话、写字的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懂礼貌,爱学习,讲文明,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做人,做事的基础。

二、重点内容:(一)生活习惯1 、早睡早起。

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

2 、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文明就餐我能行。

3 、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

4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

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5 、积极主动打扫教室,不带瓜子、糖果、冰糕入校,校园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

作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6 、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二)、行为习惯1 、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2、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3、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4、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二)学习习惯1 、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2、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

手握笔的地方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3、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4 、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三、实验措施1 、以身作则,做好教师的示范作用。

2、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学习。

3、评选文明小标兵,激励学生。

4、利用班干部管理好学生。

一至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目标细则

一至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目标细则

一至六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目标细则一―二年级学生行为习惯一日常规一、起来早上6:40―6:50能在家人的督促下及时起床,会自己穿衣服、穿鞋袜,能自己刷牙洗脸。

二、进餐按时用餐,不挑食,不剩饭菜,不随便讲话,不随意离开座位。

三、学校准备准备好学习用品,有序放在书包内,整理好书包,不带与课业无关的东西。

四、上学在家长的陪护下上学,注意交通安全,尽量绿色出行,乘车时要文明。

如不能按时到校,必须及时办理请假手续。

五、录取早上7:50、下午1:50(夏季2:50)排队进学校,进校时要讲文明有礼貌,遇见老师要行队礼问好,并让师长先行。

不喧哗,不追跑打闹。

雨雪天,提倡穿雨衣,进校门前必须合伞,校园内禁止打伞。

六、值班认真做好值日,先把凳子放在桌上,后扫地,再拖地,最后把桌椅摆放整齐,整理好劳动用具,关闭电源,锁好门窗后及时离校。

七、自学养成到校就读书的好习惯,在老师或班干部的带领下完成早读任务,读书时注意力集中,声音洪亮。

小自习课时,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练习作业。

八、教室1、上课时,坐姿端正,大腿和小腿呈直角平放于地上,挺胸抬头;两臂平叠放于桌面,头部向前平视。

写姿规范,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儿一拳。

读书时,双手握持书的下角,书立放于桌面。

能大胆发表个人见解,敢于质疑。

2.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姿势大方。

说话前举手,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站起来,建立一个积极的姿势(两条腿并拢,抬起头,抬起胸部,合上腹部),用眼睛看着老师。

3、按要求完成课堂作业,书写规范,干净整齐。

九、课间活动1、下课后把桌面整理干净,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将桌椅摆放整齐,捡拾自己座位下的垃圾。

值日生要把黑板擦干净,整理好讲桌。

有秩序地走出教室到室外活动,禁止用铅笔、尺子、书本等用品玩耍打闹。

2.积极参加课间活动,注意安全,不在走道、楼梯、教室内追逐打斗,大声喧哗,不攀爬、滑动栏杆,不剧烈运动。

3、不向楼下乱扔东西,不随便上国旗台,不攀爬篮球架,不折花枝、树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这一特点,“基础性”表现在小学教育为儿童,少年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孩子一生发展,知识很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

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呢?
1、正确的坐姿。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好的坐姿不仅看上去很美,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的预防学生近视眼的发生。

如果大家留意的话,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们鼻子上架个小眼镜的大有人在,我在前面的文章《农村学校的学生58%都是近视》中提到,小学生近视率已经屡创新高,必须要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足够重视。

眼睛是一辈子的事情,如果近视了一但戴上就很难再摆脱它。

2、良好的作息习惯。

作息习惯的养成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更加可以锻炼孩子在家庭中的纪律性。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学习是一个样子,在家里是另外一个样子,在学校,老师不让玩学生就赶紧停下来,家里呢?妈妈不让玩,孩子就哭着闹着不干,所以要让孩子养成到时间就睡,到点就醒的习惯,不管电视剧、动画片、游戏多么吸引人都不能够继续。

良好的作息时间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3、敢于发言的勇气。

有很多孩子在生人面前不敢说话,上课回答问题也显得胆怯,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待孩子走上社会,对他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应该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建议家长多让孩子参加一些学校的、社会的活动,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

有这样一句话“事不能拖、话不能多”。

人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惰性心理,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差,家长应该重点培养孩子做事积极的习惯,今天的作业必须今天写完,今天的事情必须今天做完。

5、养成读书的习惯。

新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爱读书的孩子即使长大好不到哪儿去,但也绝对差不到哪儿去”。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即使是小孩子也不能幸免浮躁,只有书籍才是净化人心灵的良药。

而且养成读书的习惯对孩子语文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在此,我建议“亲子共读”,通过父母的参与来约束和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逐渐的养成读书的习惯。

6、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关于讲卫生,我觉得女生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男生会相对差一点,讲卫生是一个人修养的最基本的内容,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女教师,一个讲卫生的孩子很容易被老师喜欢,也会在人群中显得非常出众。

同时,讲究卫生,对孩子的健康也非常有好处。

我国的小学教育除了“基础性”以外,还有“活动性”;也就是说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不是一天能够养成了,家长可以把这些习惯分为几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进行,最终通过两年的时间养成这些好的行为习惯。

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