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桂枝

合集下载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

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文章目录*一、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二、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三、麻黄汤的功效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1、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比例是多少麻黄汤中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比例是3:2。

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着。

2、麻黄汤使用有什么禁忌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麻黄汤和桂枝汤都有发汗功能,麻黄汤发汗力大(方中有麻黄、桂枝、生姜3味药发汗),桂枝汤发汗力小(方中有桂枝、生姜2味药发汗)。

绝不是教材里讲的“无汗用麻黄汤,有汗用桂枝汤。

”而是无汗而咳喘者用麻黄汤治疗;有汗或无汗而有鼻塞、鼻炎、胃肠不适干呕者用桂枝汤治疗。

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

正如前人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

不当则不戢而召祸。

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3、麻黄汤如何加减化裁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桂枝汤和麻黄汤的比较从这个病机特点,外感风寒表虚和外感风寒表实这个不同,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证是外邪侵犯人体,这是这个方中的一个侧重的一个重点,桂枝汤证是一个既有考虑到邪犯体表,又有邪侵犯体表引起的体表正气的失去平衡,营卫不和,邪正两方面的反应,这两个不同。

所以证候方面,一个是恶寒发热,无汗,一个是恶风发热,有汗,证候表现上区别,当然其它的还有,象脉浮紧和脉浮缓的区别。

第二方面,在功用方面、治法方面,要体现出来的,麻黄汤证体现是祛邪,整个是祛邪为主,桂枝汤证体现祛邪调正并重,祛邪调正相结合,这是两种思路。

桂枝麻黄汤的处方与功效

桂枝麻黄汤的处方与功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枝麻黄汤的处方与功效
导语:相信各位朋友们,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桂枝大家都不陌生,经常会在重要的药材里面或许,很多的药材里面都会看到那么贵,只对于祛除身体的盐
相信各位朋友们,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桂枝大家都不陌生,经常会在重要的药材里面或许,很多的药材里面都会看到那么贵,只对于祛除身体的盐,还有着非常好的功效,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桂枝麻黄汤,来了解他们其中,的功效和含义。

处方
桂枝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者;阳明病,5-6日至7-8日,如疟,热多寒少,1日再发,其脉微缓,为欲愈者;厥阴脉微而恶寒者,为阴阳俱虚,不可吐下者;厥阴发汗,面色赤,有热者,此欲解者。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了解了桂枝麻黄汤的功效,生活当中他们的用途非常的广泛,而且他们其中还有的奥秘非常多,很多的奥秘大家都没有听说过也,不曾了解以上的今天玩家为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麻黄配伍方案及应用禁忌

麻黄配伍方案及应用禁忌

麻黄配伍方案及应用禁忌麻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为麻黄碱,具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麻黄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但在使用麻黄时需要注意其配伍方案和应用禁忌,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一、麻黄的配伍方案1. 麻黄与桂枝:麻黄与桂枝配伍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麻黄发散风寒,桂枝温通经络,两者配伍能够协同作用,加强药效。

2. 麻黄与杏仁:麻黄与杏仁配伍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

麻黄发散风寒,杏仁能够润肺化痰,两者配伍能够缓解咳嗽症状。

3. 麻黄与石膏:麻黄与石膏配伍常用于治疗高热发热,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麻黄发散风寒,石膏能够清热解毒,两者配伍能够降低体温,缓解发热症状。

4. 麻黄与甘草:麻黄与甘草配伍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具有镇痛的作用。

麻黄发散风寒,甘草能够调和药性,两者配伍能够缓解头痛症状。

二、麻黄的应用禁忌1. 孕妇禁用:麻黄具有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容易导致流产或早产,因此孕妇禁用麻黄。

2. 心脏病患者禁用: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容易导致心悸、心动过速等症状,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使用麻黄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心脏病患者禁用麻黄。

3. 高血压患者禁用:麻黄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使用麻黄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因此高血压患者禁用麻黄。

4. 服用感冒药物禁用: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而感冒药物中常含有退热成分,两者合用可能会导致药效相互抵消,影响疗效,因此在服用感冒药物期间禁用麻黄。

5. 过敏体质禁用:个别人群对麻黄过敏,使用麻黄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因此过敏体质者禁用麻黄。

总结起来,麻黄在配伍方案上常与桂枝、杏仁、石膏、甘草等药物配伍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增强药效。

然而,在使用麻黄时需要注意其应用禁忌,包括孕妇、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服用感冒药物者以及过敏体质者禁用麻黄。

麻黄 桂枝功能主治的异同

麻黄 桂枝功能主治的异同

麻黄桂枝功能主治的异同异同比较麻黄的功能主治•麻黄(学名:Ephedra sinica Stapf),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温中发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等功效。

•麻黄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冷引起的头痛、腹痛等症状。

•麻黄还具有解表散寒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寒战等症状。

•麻黄可以祛除体内风寒湿气,对风湿性关节痛、痹症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桂枝的功能主治•桂枝(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也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温阳散寒、活血祛瘀的功效。

•桂枝有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寒冷引起的四肢冰冷、腹痛等症状。

•桂枝还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适用于瘀血症状,如经血不畅、瘀血痛经等。

•桂枝还可以缓解经闭引起的腹痛、胸闷等症状。

功能主治的相似点•麻黄和桂枝都有温中发表、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冷引起的症状。

•麻黄和桂枝都可以缓解寒冷引起的腹痛症状。

功能主治的不同点•麻黄主要对风寒疾病有疗效,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痛等症状。

•桂枝主要对瘀血症状有疗效,适用于瘀血痛经等症状。

•麻黄对解表散寒的作用较明显,适用于感冒发热等症状。

•桂枝则更适用于温阳散寒,适用于四肢冰冷等症状。

•麻黄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痹等症状。

•桂枝则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适用于经血不畅、经闭等症状。

总结麻黄和桂枝虽然都有温中发表、散寒的功效,可以缓解寒冷引起的症状,但在具体功能主治上有一些差别。

麻黄适用于风寒疾病、解表散寒,适用于感冒发热等症状。

桂枝则适用于瘀血症状、温阳散寒,适用于瘀血痛经等症状。

同时,麻黄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而桂枝则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

综上所述,麻黄和桂枝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在具体功能主治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选择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判断。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第16页
【相同药品比较】
五 加 皮 ( 南 五 加 ) 祛风湿
辛劳温
强筋骨
肝肾
利水
五加科小灌木细柱五加根皮。
无毒,祛风湿、补肝肾、强 筋骨作用好。
1.风湿痹证
香加皮(北五加)
2.水肿、小 便不利
辛劳温有毒
肝肾心
萝摩科植物杠柳干燥根皮。
有毒,利水作用强,有强心 利尿作用。
肺胃膀胱 清泄肺胃
白茅根 甘寒
1.肺热咳嗽 2.胃热呕吐
肺胃膀胱 3.热淋
偏入血分,以清热凉血止血 见长。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第30页
【相同药品比较】
乳香 辛劳 温
心肝脾
活血止痛 消肿生肌
偏于辛行,功擅活血行气伸筋, 用于一切血瘀气滞之痛证,多用 于痹证。
没药 辛劳 平
心肝脾
为外伤科要药血
祛风,通络, 止痉
性偏温燥毒性强, 作用最强;
次之。
乌梢蛇 甘平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风毒壅于肌肤之麻风、疥癣 小儿惊风,破伤风
性平无毒,力最 缓;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第15页
【相同药品比较】
木瓜 酸温
肝脾
祛风湿
偏舒筋活络 和胃化湿 化 湿和中兼舒筋
蚕沙 甘辛温
肝脾胃
风湿痹证
偏祛风除湿 治吐泻转筋 专 化湿而不舒筋 兼止痒
偏上行头面,治温热病兼咽痛、痄腮、 大头瘟等。
长于凉肝清肺,治疗肝火犯肺,咳嗽 痰血,胸痛等; 又定惊止痉。
麻黄与桂枝功效应用异同点
第7页
【相同药品比较】
蒲公英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兼能疏郁通乳,为治乳痈要药;

《伤寒论》经方方剂之麻黄汤

《伤寒论》经方方剂之麻黄汤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方义2: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麻黄和桂枝

麻黄和桂枝

麻黄和桂枝:都是辛温解表药,发汗解表,表寒症:麻黄发汗功力强,还可以宣肺平喘,利尿消肿;桂枝可以温经通阳。

石膏知母:都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功效,都用于气分实热证及肺胃热盛证;石膏重在清解,清热泻火力强,煅用收敛生肌;知母重在清润,滋阴润燥,并可以用于阴虚燥咳,消渴证及虚热症。

黄芩、黄连、黄柏:相同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不同点:黄芩,清上焦肺热,清热安胎。

黄连,清中焦胃热,清心火、止痛。

黄柏,清下焦湿热,即清实热,又清虚热。

川贝母与浙贝母:相同点:清肺化痰、止咳、消痰散结。

不同点:川贝母:甘寒清润,多用于治阴虚久咳、肺痨,肺燥咳嗽。

浙贝母:苦寒开泄,多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瘰疬痈肿等证。

苍术白术:均有健脾燥湿之功,用于脾虚湿阻证;苍术辛、苦、温、燥湿力强,祛风湿、明目;白术苦、甘、温、补气力强,止汗、安胎。

肉桂和桂枝:相同点:均能发散风寒,治疗寒表证及风湿痹症。

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惟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

又长于平喘、利尿,治肺寒喘咳、风水水肿等。

桂枝,发汗力缓和,治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皆宜,又善温通血脉、通阳化气。

人参黄芪:均为补气药,用于气虚证;人参补气力强,可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升阳,。

人参有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黄芪可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创生肌。

生地熟地:均有补阴作用,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要用于血热证及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熟地补血滋阴补髓,主要用于血虚和肝肾阴精不足。

川贝浙贝:两者均为清热化结之功;川贝性偏清润,还可润肺止咳,用于热痰咳嗽。

当归川穹:均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之功,用于血瘀诸症;当归兼有补血、消肿生机、润肠通便之功:川穹具有行气,祛风止痛作用。

黄连黄黄柏:均为大苦大寒之品,都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用于湿热证;黄今善清中焦湿热;黄柏善下焦湿热。

大黄芒硝:二者性味均为苦寒,都有泻下通便的作用。

大黄泻下通便,攻下积滞的作用较强,芒硝则兼咸味,长于润软坚硬燥屎。

大黄还能泻火解毒,止血凉血,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桂枝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桂枝是中药常用的一组配伍,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
1. 解表发汗:麻黄桂枝具有温通表里的作用,能够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汗液排出,从而帮助人体解除表面的寒热邪气,适用于外感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病症。

2. 散寒止痛:麻黄桂枝可以温通经络,驱除寒湿之邪,对于寒凝引起的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寒性关节痛、腹痛等。

3. 强化肺功能:麻黄桂枝有止咳平喘、宣通肺气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支气管哮喘等症状,对于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舒筋活血:麻黄桂枝具有活血化瘀、舒筋利骨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的血液供应,对于风湿疼痛、肢体麻木等病症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5. 镇静安神:麻黄桂枝中的麻黄碱具有镇静安神、抗焦虑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助于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麻黄桂枝属于辛温发散的中药,对于某些体质较虚弱、阳气不足、血压不稳定等患者需要谨慎使用;同时,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等特殊人群,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黄 桂枝
【性味归经】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药物功用】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 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 风疹瘙痒。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痠疼,胸痹痰 饮,经闭癓瘕。
【配伍机制】 麻黄辛温,轻清上浮,发汗力强,善走卫分,为发表第一药。 桂枝辛温,发汗力弱,透达营卫。 二药相配发汗解表、除痹利水作用加强,为风寒表证之重剂。 【临床应用】 1、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关节疼痛。 2、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麻黄1.5~10克,桂枝3~10克。 【药对出处】 麻黄配桂枝,见于张仲景《伤寒论》麻黄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