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多糖研究摘要
魔芋低聚糖生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1]崔雪英,贡照天.绝缘油介电 强 度 测 试 仪 的 设 计 [J].工 业 仪 表 与 自 动 化 装 置 ,2007,(3).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级 大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训 练 计 划 项 目 (201711397015). 作者简介:穆晓燕(1996-),女,本科生,研究方向为食物资源开发利用;朱新鹏(1968-),男,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食物资 源
魔芋低聚糖生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穆 晓 燕1 郑 艳1 朱 新 鹏1,2
(1.安康学院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2.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陕西 安康 725000)
摘 要:魔芋低聚糖是由魔芋葡甘聚糖通过化 学 法、物 理 法、酶 法 等 方 法 降 解 而 得,具 有 更 好 地 抗 氧 化 性、降 血脂和降血糖作用、促进益生菌生长和调节肠道菌 群 作 用,以 及 免 疫 增 强、抗 病 毒、预 防 结 肠 癌、润 肠 通 便 及 便 秘 等生理作用.与魔芋葡甘聚糖相比,魔芋低聚糖 的 吸 水 膨 胀 性、黏 稠 性 大 大 降 低,溶 解 性、保 水 性 提 高,在 食 品 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 :魔 芋 葡 甘 聚 糖 ;魔 芋 低 聚 糖 ;生 理 作 用 ;应 用 中 图 分 类 号 :TB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G3198.2019.11.108
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为 天 南 星 科 磨 芋 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块茎.魔芋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魔 芋葡甘 聚 糖 (konjacglucomannan,KGM),又 称 魔 芋 多 糖,是一种优质的膳食纤维,因 其 具 有 增 稠、凝 胶、保 湿 和成膜等多种性能,在食品、医 药 和 生 物 等 领 域 有 着 广 泛的应用.将 KGM 降解为魔芋低聚糖(konjacoligo- glucomannan,KOGM),产 生 了 新 的 特 性,如 溶 解 性 显 著提高、黏性 下 降,以 及 具 有 调 节 肠 道 菌 群、降 血 脂 和 抗氧化能力等生理作用,扩展了 KGM 的应用.
微波辅助提取魔芋总多糖的方法研究

第49卷第8期2021年4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 49 No. 8Apr. 2021微波辅助提取魔芋总多糖的方法研究**基金项目:贵州省一流大学一流专业“中药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黔教高发[2017]158号);贵州中医药大学2019年校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贵中医教学工程合字[2019]06号)。
第一作者:覃钱(1999-),男,中药学2018级本科生。
通讯作者:朱丹(1989-),女,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提取分离及分析。
覃 钱,张 艳,杨 燕,陈 继,罗 绍,谢杭,朱丹(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摘 要: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结合苯酚-硫酸法测定魔芋总多糖含量,以总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 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34)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
综合考虑最佳提取工艺微波功率为560 W 、提取时间为30 min 、提取料液比1 : 250、提取次数为2次。
验证性实验总多糖平均提取率16. 07%,优于传统的水浴提取法,为魔芋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键词:多糖;微波辅助;苯酚-硫酸法;正交实验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8-0068-03Study on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Total Polysaccharide in Konjac *QIN Qian, ZHANG Yan, YANG Yan, CHEN Ji, LUO Zhao, XIE Hang, ZHU Dan(College of Pharmacy , Gui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Guizhou Guiyang 550025 , China)Abstract : Microwave - assisted extraction and phenol 一 sulfuric acid method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polysaccharide content of konjac. The total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rate was used as the inspection index. Microwave power , extraction time, material - t o - liquid ratio , and extraction times were selected as the inspection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inspection , L 9(34) orthogonal test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best extraction process. Considering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rocess , the microwave power was 560 W,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30 min, the extraction material - liquid ratio was 1 : 250, and the extraction times were 2 times. The averag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polysaccharides in the confirmatory experiment was 16. 07% ,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water bath method , and it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in konjac medicinal materials.Key words : polysaccharides ; microwave assisted ; phenol-sulfuric acid method ; orthogonal test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 (Amorphophallus konjac )的球状块茎,别名为花秆南星,麻芋 子,蛇包谷,花伞把等⑴魔芋中含量最多的是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是继淀粉和纤维素之后,一种较为丰富的可再生天然高分子资源,具可生物降解性,其水溶胶具有很高的粘 度和多种特性如增稠、凝胶和成膜等特性⑵;还可成膜,成型,也是一种优良的膳食纤维,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病等症,已成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保 健品原料⑶;魔芋多聚糖对2型糖尿病有降低血糖,血脂,改 善胰岛素抵抗,同时有抗炎的效果⑷;魔芋低聚糖葡甘低聚糖(KOS)对肥胖大鼠高脂血症及肝损伤有调节作用⑸。
魔芋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魔芋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魔芋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和栽培历史。
魔芋含有具多种药理活性的多糖、蛋白质等成分,在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减肥等多方面作用明确。
本文对魔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为魔芋资源在我国的开发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标签:魔芋;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魔芋又作磨芋,别名有蒟蒻、鬼芋、虎掌、花伞把等,为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llus Blume)多年生草本植物。
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日本、缅甸、越南等国亦有种植[1]。
广西的魔芋资源丰富,广西分布的魔芋种类主要有疣柄魔芋、白魔芋、魔芋和红魔芋等[2]。
魔芋具有解毒消肿,灸后健胃的功效[3]。
魔芋富含多糖(主要为葡甘露聚糖),还有氨基酸、淀粉、矿物质等,均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
现将魔芋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魔芋资源在我国的开发和推广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魔芋已报道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葡萄甘露聚糖、蛋白质与氨基酸,另外还有神经酰胺、黄酮和生物碱等。
1.1多糖魔芋中的多糖主要为葡萄甘露聚糖(KGM),含量高达40%~60%[4]。
KGM具有良好的可溶性、乳化性、生物降解性、pH敏感性等性质。
这些性质使KGM在医药、建筑、食品、印染、纺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1.2蛋白质与氨基酸魔芋中含有的粗蛋白总量约为9.7%,氨基酸约为7.8%,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约为2.5%[5]。
1.3黄酮杨申明[6]等研究了白魔芋中的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对其定性鉴定,通过显色反应证实总黄酮提取液中可能存在黄酮、异黄酮、二氢黄酮和橙酮等成分。
1.4神经酰胺崔韶晖[7]等从魔芋精粉中提取分离得到一种化合物,作者将该化合物与购买的神经酰胺样品进行对照分析,确认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为神经酰胺,并测定其含量为0.026%。
2 药理作用魔芋的药理活性多样,其中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减肥作用报道较多,此外,还具有肝损伤以及胃肠道保护功能、通便、止血等作用。
魔芋提取物的药用潜力和研究进展

魔芋提取物的药用潜力和研究进展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是一种源自亚洲的块茎植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物领域。
魔芋富含多种药用成分,特别是魔芋提取物,正日益引起关注。
魔芋提取物被认为具有广泛的药用潜力,并且已经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魔芋提取物中最为活跃的成分是葡萄糖酸钙,这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肠道功能和改善消化问题的作用。
葡萄糖酸钙能够吸收肠道内的过多水分,增加粪便的质量和体积,从而缓解便秘症状。
此外,魔芋提取物还含有多糖、甘露聚糖和植物酚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关于魔芋提取物的研究进展表明,它在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首先,魔芋提取物被发现具有降血糖和抗糖尿病的作用。
研究表明,魔芋提取物可以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提供糖尿病患者稳定的血糖控制。
其次,魔芋提取物对心血管系统也具有保护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显示,魔芋提取物可以抑制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此外,魔芋提取物还表现出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
除了上述的多种药用潜力,魔芋提取物还被广泛研究用于肥胖和减肥的治疗。
由于其含量低且富含膳食纤维,魔芋提取物可以提供饱腹感并减少能量的摄入。
研究表明,魔芋提取物可以抑制脂肪的合成和吸收,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此外,由于魔芋提取物质地黏稠,食用后会形成一层胶状的凝胶,可以阻碍葡萄糖和脂肪的吸收,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
因此,魔芋提取物在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魔芋提取物在多个领域显示出潜在的药用价值,但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其临床应用。
首先,需要深入研究魔芋提取物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其与不同疾病之间的关联。
其次,临床试验的数量和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确定魔芋提取物的最佳用量、用法和适应症。
此外,魔芋提取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也需要进一步评估,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魔芋文献调查综述

魔芋文献调查综述1概况蒟蒻(jǔ ruò)(学名Amorphophallus konjac),俗称魔芋,又作磨芋,天南星科磨芋属多年生2000多年前祖先就用魔芋来治病。
自古以来魔芋就有“去肠砂”之称。
魔芋全株有毒,以块茎为最,不可生吃,需加工后方可食用。
魔芋生长在疏林下,是有益的碱性食品,对食用动物性酸性食品过多的人,搭配吃魔芋,可以达到食品酸、碱平衡。
此外,魔芋还具有水平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
被联合国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
魔芋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十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丰富的食物纤维,对防治糖尿病, 高血压有特效;魔芋低热、低脂、低糖,对可以防治多种肠胃消化系统的多种常见慢性疾病,由此可见,魔芋是一种“天赐良药”,食用起来有百利而无一害。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栽培魔芋了,食用历史也相当悠久。
相传很久以前,四川峨眉山为峨眉山一珍品。
虽然,我国是最早开发利用魔芋的国家,但在1985年以前的2000多年时间里,魔芋都是在房前屋后自然生长、并制作为魔芋豆腐供食或战乱充饥的粗放栽培和简单利用状态。
后来,魔芋从中国传到日本,深受日本人所喜爱,几乎每户每餐必吃,直到现在也仍然是日本民间最受欢迎的风雅食品,日本有1500多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有100而中国虽有2000多年的民间栽种历史,但真正的魔芋精粉加工只是八十年代中期才开始。
同时,日本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魔芋食品消费国家。
而且日本厚生省还明确规定中小学生配餐中必须有魔芋食品。
20世纪50年代印度一学者说过:“如果说存在着一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作物,那就是魔芋”。
2主要成分与应用魔芋是唯一含有大量葡甘聚糖(KGM)的植物。
葡甘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具有水溶、增稠、稳定、悬浮、胶凝、成膜、粘结等多种理化特性。
魔芋还含有丰富的果胶、生物碱、淀粉及17 种氨基酸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2.1物理特性及应用魔芋葡甘聚糖(KGM)是一种非离子型水溶性高分子多糖,是市场需求旺盛的优质膳食纤维和亲水胶体。
魔芋多糖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是魔芋块茎中所含的储备性多糖,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优异的膳食纤维,具有清理肠道、提高耐糖能力、防止肥胖、改善胆固醇代谢等功能,能阻止人体对糖、脂、胆固醇的过量吸收。
由于魔芋葡甘聚糖具有独特的分子特性和优良保健功能,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重要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原料。
1 KGM的分子特性魔芋葡甘聚糖(KGM)为中性非离子型线形多糖,是由β-D-葡萄糖和β-D-甘露糖按1:1.6或1:1.69摩尔比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成的直链大分子,在主链甘露糖的C3位上存在着通过β-1,3键结合的支链,每32个糖残基上有3个左右支链,支链很短,只有几个糖残基长度[2],并且每19个糖残基上有一个乙酰基团[3,4]。
KGM的分子量一般为8.1×105~2.6×106,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使其粘度也大,水溶液中粘度可达到10000~20000cp。
魔芋葡甘聚糖独特的分子结构,与其他多糖化合物相比,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有很高的粘度,良好的增稠性、胶凝性、持水性、成膜性、生物相容性、易糊化等,这些性质使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 KGM的功能特性2.1 防治糖尿病KGM作为一种食物纤维,具有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KGM分子量大、粘性大,能延缓葡萄糖吸收,从而减轻胰岛负担,促使糖尿病人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刘红等研究糖尿病动物实验表明[5],KGM明显降低高血糖小鼠血糖,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对正常小鼠不起作用;魔芋葡甘聚糖能降低链脲霉素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其降糖机制与双胍类药物相似[6];向明等[7]实验首次发现KGM预防给药可防止链脲霉素(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发生,作用持久,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即对抗STZ所致超氧化物酶减少,过氧化脂质增加,从而保护β细胞免受损伤。
魔芋多糖的改性及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黄祖 良(95 )男 ( ) 16一 , 汉 , 学士 , 副教授 , 研究 向: 中草药
有效成分研究。
lO , 2 倍 其溶液有强大的粘附性和凝胶性。此外 , 迩 具有成膜性 、 可塑性 、 结构性 、 赋形性 、 乳化性 、 增稠 性、 保水性 。 从而 , 被广泛应用于取代无机化学物的 食 品添加剂 , 可制成果冻等食品。同时 , 它对果蔬 、 肉食品具有优 良的防腐 、 防霉和保鲜作用l1 2。 古元冬等l 卅 曾用魔芋多糖x / 鼠进行 丁抗衰老  ̄J , 实验 ,证实魔芋多糖能 显著提高小 鼠肝 的 S D活 O 力, 具有较好 的抗氧化能力 。但 因魔芋多糖分子量 大 , 解度低 , 溶 溶胶 稳定性差 , 使其应 用受 到 限 制, 根据魔芋多糖大分子结构中具有大 最羟基 的特 点, 可进行多种酯化及化学改性反应 , 以改善魔芋 多糖 的溶解 度 , 溶胶稳定性 , 而提高魔芋多糖 的 从 生理活性及应用价值 。本文用没食子酸( N ) T C 对魔 芋多糖进行酯化湿法改性 , 并对改性产物进行 了动 物实验 , 用氢化可的松导致小 鼠“ 阳虚” 建立模拟衰 老模型1 测定海 马组织 与血 清 中的超氧化物歧化 5 1 , 酶(O ) 丙二醛 ( D ) S D及 M A 的含量 , 观察其对小 鼠的 S D和 M A水平的影响 ,从而考察改性后魔芋多 O D 糖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 1 材 料 与实验 11 动物 . 昆明种小鼠 5 只 , 0 体重 3 ± , 0 4g雌雄各半 , 由 右江民族医学院实验动物室提供 。 1 药品与试剂 魔芋精粉购 白青岛多仁食 品有 限 . 2
魔芋多糖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是魔芋块茎中所含的储备性多糖,是由葡萄糖和甘露糖以β-1,4糖苷键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优异的膳食纤维,具有清理肠道、提高耐糖能力、防止肥胖、改善胆固醇代谢等功能,能阻止人体对糖、脂、胆固醇的过量吸收。
由于魔芋葡甘聚糖具有独特的分子特性和优良保健功能,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重要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原料。
1 KGM的分子特性魔芋葡甘聚糖(KGM)为中性非离子型线形多糖,是由β-D-葡萄糖和β-D-甘露糖按1:1.6或1:1.69摩尔比通过β-1,4糖苷键结合成的直链大分子,在主链甘露糖的C3位上存在着通过β-1,3键结合的支链,每32个糖残基上有3个左右支链,支链很短,只有几个糖残基长度[2],并且每19个糖残基上有一个乙酰基团[3,4]。
KGM的分子量一般为8.1×105~2.6×106,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大,使其粘度也大,水溶液中粘度可达到10000~20000cp。
魔芋葡甘聚糖独特的分子结构,与其他多糖化合物相比,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有很高的粘度,良好的增稠性、胶凝性、持水性、成膜性、生物相容性、易糊化等,这些性质使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 KGM的功能特性2.1 防治糖尿病KGM作为一种食物纤维,具有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KGM分子量大、粘性大,能延缓葡萄糖吸收,从而减轻胰岛负担,促使糖尿病人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刘红等研究糖尿病动物实验表明[5],KGM明显降低高血糖小鼠血糖,对糖尿病有防治作用,对正常小鼠不起作用;魔芋葡甘聚糖能降低链脲霉素所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其降糖机制与双胍类药物相似[6];向明等[7]实验首次发现KGM预防给药可防止链脲霉素(STZ)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发生,作用持久,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作用相关,即对抗STZ所致超氧化物酶减少,过氧化脂质增加,从而保护β细胞免受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信息(一)食用魔芋葡甘聚糖对龙眼的保鲜及储藏的影响邹少强、庞杰、林启训、李亦雄、谢建华、曾金华(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福州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1):99-104)摘要龙眼(产于五龙玲的龙眼属)用食用魔芋葡甘聚糖预处理后,分别放在室温(29-31°)和低温(3°)下保存。
十天之后,室温下保存的龙眼,82.86%龙眼仍然新鲜,损失率占2.56%;低温保存60天的龙眼,新鲜的比例为88.89%、损失率为2.03%,数据显示保鲜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文通过限制果皮褐变、霉菌生长、腐烂的方法,来保持水果良好的品质以及延长食品货架期。
(二)魔芋葡甘低聚糖醛酸丙酯硫酸酯钠盐提取及应用于欣(中国代表),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2000),11页。
编码:CNXXEV CN 1275623 A 20001206 Patent written in Chinese.申请序号: CN 99-116531 19990629. CAN 134:309800 AN 2001:327028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专利信息:专利序号种类日期申请序号日期CN 1275623 A 20001206 CN 1999-116531 19990629CN 1117096 B 20030806申请权利序号CN 1999-116531 19990629摘要魔芋粉中提取魔芋葡甘低聚糖醛酸丙酯硫酸酯钠盐( R = C3H5; R' = - HSO3;n = 葡萄糖/甘露糖(1:2, mol/mol); m = 脱支酶的分解质量; K = 酸解度):先在40℃,PH=5.5~6.0 条件下,用脱支酶处理,70℃,5%HCl水解,用5%过氧化氢氧化3 h以上,再用环氧丙烷在1%氢氧化钠(或KOH、乙醇钠)存的条件下放在及50℃水浴中酯化 3 h以上,过滤,干燥(温度为60℃)。
从而获得魔芋葡甘低聚糖醛酸丙酯硫酸酯钠盐;一定比例的氯磺酸/甲酰胺复合增塑剂,在68℃下处理4 h以上,静置沉淀,用95%乙醇透析,调节pH值为8时,静置沉淀,在空气中干燥。
魔芋葡甘低聚糖醛酸丙酯硫酸酯钠盐被用来预防和治疗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
(三)对魔芋粉物性的研究庞杰、孙远明、连玉生(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州 . 江西农业大学(2000),22(4), 591-593.编码: JNXUEV ISSN: 1000-2286. 中文杂志CAN 135:210259 AN2001:238710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 )摘要高粘度和透明度的羧甲基魔芋氨基葡萄糖由魔芋氨基葡萄糖、氯乙酸(CA)和氢氧化钠合成。
乙醇作为溶剂使用。
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了反应温度、投料比、反应时间等对产品粘度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四)魔芋甘露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合成膜的预处理和特性肖超波、卢永尚、刘红娟、张丽娜(武汉大学化学专业武汉应用聚合物科学杂志 (2001), 80(1), 26-31.编码: JAPNAB ISSN: 0021-8995. Journal written in English. CAN 134:312629 AN 2001:126395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摘要这种聚合物主要由魔芋甘露聚糖(KGM)和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混合而成。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WAXD)、DTA、SEM、热重测量、矫正性大动脉转位(TGA),以及机械特性的测量等实验实验。
结果表明,在低温下,NaCMC 和KGM m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决定了聚合物的性能。
KGM和NaCMC的混合提高了两种混合物断裂时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热稳定性。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结果与上述的结果基本吻合。
(五)分子量决定聚氨酯和葡甘露聚糖的网络结构高善军、张丽娜(湖南大学化学专业湖南大分子 (2001), 34(7), 2202-2207.编码: MAMOBX ISSN: 0024-9297. Journal written in English. CAN 134:327174 AN 2001:124698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 )摘要半渗透聚合物网络(semi-IPNS)由蓖麻油性聚氨酯(PU)和20%甘露聚糖合成。
差示扫描量热法、广角x射线衍射、和紫外光谱分析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semi-IPNs有一个α光线吸收高峰,一个镜面结构并且在400~800nm下,比聚氨酯(PU)有更高的光穿透率(Tr)比聚氨酯,说明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semi-IPNs的拉伸强度比PU和NKGM还要高,当中波波长从8.44*104 减少到 4.75 *104 时,Tr、锑、及断裂伸长率不断地增加(Tr = 88% at 800 nm,b = 34 MPa, b = 110%)。
这表明,较低波长条件下,NKGM在增塑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semi-IPNs中两种聚合物的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semi-IPNs系统提供了一种修改和开发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如多糖。
(六)葡甘聚糖-凝胶聚合物的特性肖超波、卢永尚、高善军、张丽娜(湖南大学化学专业湖南应用聚合物科学杂志 (2000), Volume Date 2001, 79(9),1596-1602.编码: JAPNAB ISSN: 0021-8995. Journal written in English. CAN 134:224248AN 2001:37573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 )摘要利用层析技术分离葡甘聚糖和魔芋凝胶壳聚糖的混合物,这两种聚合物以任何比率混合都不会破坏其透明薄膜。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热重、DTA、SEM、能力测试等方法对薄膜的结构和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KGM和凝胶内部结构是通过氢键和薄膜的物理特性发生作用的,薄膜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混合比例。
随着KGM的增加,凝胶膜的结晶度随之降低。
但是与KGM混合时,膜的热稳定性和物理特性(拉伸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当KGM含量约30%时,在38MPa下,混合薄膜仍具有很好的拉伸强度。
morphol表面。
obsd配方的电影。
用扫描电镜观察混合薄膜的表面的吗啡酚,结果显示混合物对吗啡酚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此外,还测量了聚合膜的吸水性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七)溶胶—凝胶法分离体系Nishinari, Katsuyoshi.(大阪城市大学人类生命科学学院日本大阪. 大分子座谈会(2000), 159(Polymer Science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in the Fast-Changing Age), 205-214.编码: MSYMEC ISSN: 1022-1360. Journal written in English. CAN 134:194813 AN 2001:14500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 )摘要溶胶-凝胶分离体系,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学及相关行业,它依据剪切模量的温度系数进行分类。
Winter-Chambon法很好的描述了植物凝胶溶液的溶胶—凝胶分离体系。
当用过量的碱性混凝剂以及过高的温度,对魔芋葡聚糖进行凝胶分离时,会形成凝胶并会降低模量。
除去一定数量的半乳糖残留物后剩余一定数量的木葡聚糖,加热时会形成凝胶,进一步加热就变成溶液。
疏水相互作用使木葡聚糖溶液的温度降低。
(八)魔芋甘露聚糖的分离纯化庞杰、孙远明、龚嘉荤、刘培英.(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福州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 22(3), 469-472.编码: JNXUEV ISSN: 1000-2286. Journal; General Review written in Chinese. CAN 134:337689 AN 2000:907610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 )摘要自1970年以来,一直利用分离纯化的方法提取魔芋甘露聚糖,参考14(九)魔芋甘露聚糖Nishinari, K. 大阪城市大学人类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专业日本大阪食品科学发展 (2000), 41(Novel Macromolecules in Food Systems), 309-330.编码: DFSCDX ISSN: 0167-4501. Journal; General Review written in English. CAN 134:279694 AN 2000:898610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摘要综述53(参考文献5)讨论了有关魔芋甘露聚糖的结构和摩尔含量、KGM溶液的性能、KGM的凝胶化、魔芋与其他多糖的混合、电导率、粘弹性和KGM膜的核磁共振的相关研究。
(十)多糖和蛋白质的液态凝胶作用Nishinari, K.; Zhang, H.; Ikeda, S. 大阪城市大学人类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营养专业日本大阪胶体与界面主流意见科学 (2000), 5(3,4), 195-201. 编码: COCSFL ISSN: 1359-0294. Journal; General Review written in English. CAN 134:130439 AN 2000:846074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摘要综述67(参考文献5)表明:从1997年到2000年的近期发展液态凝胶由分散相(多糖、蛋白质)、分散介质(水)构成。
综述也介绍了,凝胶剂和多糖的凝胶过程,例如:结冷胶、甲基纤维素、木葡聚糖、热胶多糖、魔芋葡甘聚糖、淀粉。
冻融循环描述了液态凝胶和半乳甘露聚糖凝胶的形成。
同时表明,pH和离子强度对蛋白质凝胶(例如: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影响作用。
也介绍了研究球状蛋白凝胶结构-性质相关性的关系。
对不同的液态凝胶形成的凝胶剂作了简要的评述。
(十一)蓖麻油性聚氨酯和硝基魔芋甘露聚糖形成的半渗透网络聚合物张丽娜、高善军(湖南大学化学专业湖南华盛顿举行的220届ACS全国会议中的论文摘要,August 20-24, 2000 (2000), PMSE-307. 编码: 69FZC3 Journal; Meeting Abstract written in English. AN 2000:798076 CAPLUS (Copyright 2004 ACS on SciFinder (R)) )摘要新型半渗透网络聚合物(semi-IPNs)编码为PUNK,通过蓖麻油性聚氨酯(PU)聚合物和10-40 % 的硝基魔芋甘露聚糖(NKGM)的聚合作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