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抢救流程图
新生儿复苏急救流程PPT

摆正体位
将新生儿头部和胸部稍 微仰起,保持气道通畅
。
刺激呼吸
轻拍或摩擦新生儿背部 ,刺激呼吸反射。
胸外按压
01
02
03
04
定位
确定按压部位,通常在胸骨的 下半部分。
按压方法
用双手拇指按压胸骨,频率为 每分钟100-120次。
按压深度
按压深度为胸廓厚度的三分之 一至二分之一。
放松
每次按压后应放松,让胸廓回 复原位。
胎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缺氧
02
如胎儿脐带绕颈、胎盘早剥等情况,导致胎儿缺氧,出生后无
法正常呼吸。
其他原因
03
如新生儿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窒
息。
02
新生儿复苏流程
初步复苏步骤
快速清理呼吸道
确保新生儿呼吸道畅通 ,清除口鼻中的羊水和
胎便。
保暖
将新生儿置于温暖的环 境中,避免体温过低。
新型药物
针对新生儿复苏,研发新型药物, 如血管活性药物和抗凝药物,以提 高复苏效果。
提高复苏成功率的研究方向
优化复苏流程
研究更高效、更科学的复苏流程 ,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成功率
。
个体化治疗
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生理特点,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
复苏效果。
培训和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的复苏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捏住新生儿鼻子,口对口吹气,使胸部隆起。
球囊面罩人工呼吸
将面罩置于新生儿口鼻部,用球囊吹气,使胸部 隆起。
频率
每分钟10-12次人工呼吸。
气管插管
插管准备
固定
儿科护理_工作流程图

儿科护理工作流程急诊抢救患儿处置[规要求]使急、危重患儿能及时、准确地得到抢救、治疗和护理。
[处置步骤](图1-13)1、听到救护车声,接诊护士迅速将患儿接入急诊室,妥善安置在抢救床上,确保患儿安全,通知医。
2.评估病情,注意评估患儿的反应、呼吸、循环,作出抢救判断,及时进行复。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肺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呼吸,测量体温,及时给氧。
4.配合抢救,按医嘱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注意口头医嘱必须复述一遍,特殊药品两人核对,安瓿暂保留,待查对后方可丢弃。
做好抢救登记。
5.做好进一步评估和对症处理。
6.电脑通费,通知家长付费、取药,核对患儿用药,补齐抢救药品。
7.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病情观察,准确记录。
8.如需住院,联系有关病房,告知患儿的病情及需准备的抢救用物。
并通知家长办理住院手续。
9.待家长办好住院手续,护士护送患儿至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
【结果标准】1.患儿家长对于抢救、治疗及护理表示理解、满意和配合。
2.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3.正确的记录。
4.患儿被安全转送到指定科室。
5.与病区护士做好清楚的交接工作。
图1-3 急诊抢救患儿处置流程一般患儿入院处置[规要求]根据患儿的需要,提供环境舒适的病房。
[处置步骤](图1-16)新患儿入院时须热情、及时接待。
迅速评估患儿的面色及一般情况,若一般情况良好,则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置:1.值班护士收下所有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证、住院病历首页。
2.详细核对患儿的、性别、年龄。
3.安排床位,通知主班(责任班)护士准备好备用床。
4.安排家长及患儿就座,测量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并记录。
5.做好病历、床头卡、患儿信息腕带、一览表小卡,将腕带系在患儿手腕部,注意松紧合适。
将患儿及家长带至床位上或治疗室(无空床时),通知医生及主班(责任班)护士接收新患儿,同时向主班(责任班)护士交代必要的病情(如患儿的体温,是否用过退热药等)。
医院门、急诊、儿科、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1、门诊分诊人员必须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担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认 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2、医院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初步了解就诊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 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他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到挂号室和普通门诊。
可在急诊输液室测体温)。
3、 发热小孩下次就诊时,最好带上退热药备用,以免重复配药造成浪费.
第四节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
为规范本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
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结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
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7、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应当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
及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8、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
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9、医务人员应服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预检分诊工作的监督管理,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
规定,制定本制度。
1、传染病分诊点应当标识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
用品.
2、传染病分诊点的工作人员在预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
人的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
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儿科抢救流程图

儿科抢救流程图①保持病室安静、清洁,室内温度24-26℃,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置于暖箱;②喂养时患儿头高脚低位,少量多次,必要时鼻饲;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室内、温箱及工作人员手的消毒;④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支持监测:①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②观察并记录大便的次数、性质、颜色及量,及时正确地留取大便标本送检;③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量;④观察腹胀的程度,观察胃液的性质、颜色和量;⑤观察患儿的神志、反应、肢体活动、瞳孔大小等情况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①遵医嘱给予降颅压、止血、纠正脑水肿等治疗;②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③控制惊厥紧急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取头低脚高位、侧卧位等姿势;②吸氧;③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液体支持;④如出现意识障碍、惊厥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新生儿颅内出血立即通知医生评估:①头部受伤、头皮肿胀、颅骨骨折等情况;②出现意识障碍、呕吐、惊厥、瞳孔异常等症状;③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④出现脑干受损的表现,如呼吸困难、心率变慢等初步判断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①绝对静卧,尽量减少头部搬动;②让乳母多吃蔬菜及新鲜水果,喂养时头高脚低位,少量多次,必要时鼻饲;③将新生儿置于暖箱,保持最佳体温为36.5-37℃;④教会患儿家长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护理婴儿的一般知识。
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协助患儿做CT等检查;②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精神状态及卤门是否饱满紧张;③观察呕吐、心肾功能情况;④观察有无惊厥;⑤监测血糖;⑥观察暖箱的温度和湿度。
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为了治疗新生儿的疾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①遵遗嘱给予止血药物;②给予镇静解痉治疗;③控制惊厥;④降低颅内压、保持脑细胞治疗;⑤纠正酸中毒;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⑦手术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
紧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患儿仰卧,抬高上半身15°-30°降低颅内压;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吸氧;④保暖,保持正压呼吸机;⑤建立静脉通路;⑥必要时备血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⑦立即通知医生,特别是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情况下。
儿科昏迷抢救流程图

儿科昏迷抢救流程图 诊断: 意识丧失,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减弱或消失,生命体征存在 尽快查找原因 处理 并发症防治
(1)颅内原因和颅外
原因
(2)感染和非感染原
因
(3)原发和继发原因 (1)保持气道通畅(见CRP 章) (2)降颅压(见颅内高压章) (3)止惊(见惊厥持续状态章) (4)维持有效循环
(5)尽快完成颅脑CT 、脑电
图、脑脊液检查
(1)呼吸道感染 (2)泌尿系感染 (3)压疮 (4)多器官功能衰竭 (5)营养不良 确定昏迷的原因 原发性原因 再次检查病人
继发原因
(1)脑血管意外
(2)颅脑外伤
(3)占位病变
(4)颅内感染
(5)脑病,癫痫 ①脑缺氧缺血;②肝性昏迷;③心脏疾病;④低渗高渗性昏迷;⑤酮症酸中度; ⑥感染性休克;⑦尿毒症; ⑧中毒⑨各种危象
相应治疗。
小儿突发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小儿突发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示例文章篇一:《小儿突发心脏骤停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识别心脏骤停1. 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医院里,如果发现小儿突然倒地,哎呀,可不能光在那儿干着急呀。
这时候得赶紧看看小儿的状态呢。
如果小儿意识丧失,就像一个小木偶突然断了线一样,没有反应了。
然后再看看呼吸,正常的呼吸应该是有节律的,可要是呼吸停止了,或者只是偶尔有那种濒死样的叹息样呼吸,这就很可能是心脏骤停了。
这就好比一辆小汽车,本来发动机好好转着(心脏跳动),突然就熄火了(心脏骤停),车也不走了(身体没有反应),可吓人了。
那这时候该怎么办呢?二、呼叫急救人员1. 一旦怀疑小儿心脏骤停,我得马上大声呼喊:“快来人啊,有小朋友出事了!”这就像是拉响警报一样,要让周围的人都知道出大事了。
如果是在医院里,就赶紧按呼叫铃,呼叫医护人员。
而且呀,不能只叫一个人,要多叫一些人来帮忙。
就像盖房子,一个人可盖不起来,得多些人手才行呢。
这时候可不能害羞或者害怕,要让声音传得远远的。
2. 让周围的人去拿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这东西可有用了,就像是给心脏的一个急救小法宝。
同时,要是在医院里,还要通知儿科的急救团队,那些医生护士就像超级英雄一样,能拯救这个小生命。
三、心肺复苏(CPR)1. 首先是胸外按压。
我得把小儿平放在一个硬的平面上,像桌子或者地板上。
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这位置可不能搞错了呀。
然后用我的手掌根部用力按压,就像我要把一个很顽固的东西按进地里一样。
按压的深度呢,对于小儿来说,至少要达到胸廓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按压的频率要快快的,每分钟至少100 - 120次。
这时候我可能会想,我这样按真的有用吗?当然有用啦,这就像是给心脏做人工的跳动,让血液能在身体里流动起来呢。
2. 开放气道也很重要。
我要把小儿的头轻轻向后仰,抬起下颌,就像打开一扇门一样,让空气能顺利地进入呼吸道。
这时候可不能太用力了,要是把小朋友弄疼了可不好。
6新生儿科各项操作流程

湘雅三医院新生儿科各项操作流程入院流程 (2)出院流程 (3)猪肺磷脂注射液使用流程 (4)新生儿复苏流程 (5)脐静脉穿刺术的配合(用物准备) (6)脐静脉置管配合流程 (7)气管插管用物准备 (8)气管插管配合流程 (9)配奶操作流程 (10)婴儿沐浴操作流程 (11)暖箱操作流程 (12)蓝光治疗操作流程 (13)暖箱和蓝光箱终末消毒流程 (14)婴儿抚触流程 (15)婴儿氧舱操作流程 (17)PICC置管配合流程 (19)入院流程1. 接到电话后根据患儿病情需要准备床单位(辐射台或温箱要预热);2. 责任护士热情迎接患儿;3. 置患儿于谈话间辐射台上更换衣物,患儿物品交还家属;如果病情危重立即置患儿于病区辐射台上抢救;4. 告知家属无陪护病房管理制度及探视制度;5. 将患儿抱入病区内,根据患儿体重调节辐射台或温箱温度;5. 通知责任医生诊视患儿;6. 责任护士建立住院病历,填写床头卡、一览表、标识手圈(2个);7. 责任护士进行入院评估,完善常规处理,制定护理计划;8. 准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措施,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9. 责任护士根据医嘱要求,为患者准备饮食;10.护士长、责任护士了解患儿病情,家属心理需要,根据患儿情况适时与家属交流。
出院流程1. 主班护士接出院医嘱后,通知责任护士,做好出院准备。
并通知患儿家属做好接患儿出院的准备;2. 患儿家属结账后,将患儿与出院带药、床头卡、护理记录单一并带至谈话间;3. 与家属反复多方法核对患儿:1)要求患儿家属主动说出所接患儿的名字;2)要求家属出示出院发票,核对发票上患儿的姓名、住院号与床头卡、标识手圈的姓名及住院号;4. 核对无误后,请患儿家属签字;5. 置患儿于已预热的辐射台上更换衣服;6. 做好出院宣教,包括喂养、皮肤护理、室内温度、饮食、用药、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提供健康咨询热线7. 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医院及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8. 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填写出院时间,注销各期执行单,书写出院护理记录。
急诊抢救流程图(内容清晰)

急诊抢救流程图(内容清晰)危重患者抢救工作流程图危重患者有抢救指征通知病危医疗工作报医务科进行抢救请会诊通知上级医师确定治疗方案进一步治疗病情好转进一步治疗病愈出院报医务科护理工作建立静脉通路、生命体征监护抢救设备、药品准备到位执行医嘱操作、用药记录抢救结束病情恶化死亡转上级医院请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完成抢救记录完成死亡记录死亡病历讨论抢救设备归位整理病床补充抢救药品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图术者报告,现场环境安全拍肩呼唤,确认意识丧失喊助手准备除颤仪、简易呼吸器观察口腔无异物压额抬颏触颈动脉搏动(≥10秒)(看面部反应)无脉搏胸外心脏按压/人工通气(看面部反应)5组30:2复检听呼吸、触摸颈动脉、看胸廓(≥10秒)无呼吸无脉搏,除颤仪置监护位电极板置胸部判断示室颤擦拭胸部,电极板涂导电胶再次放置电极板仍为室颤心律,准备除颤,置除颤位,选择200J,周围人闪开,充电放电移开电极板,关机擦干患者胸壁皮肤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再次复检休克抢救流程图低血容量苍白、呼吸急促、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少尿或无尿,神志改变等。
初步诊断:休克立即建立双静脉通道,多参数监护,吸氧,平卧、保暖记出入量,送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心肌酶分类治疗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液体复苏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血管活性药糖皮质激素纳洛酮莨菪类药物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功能防治DIC 其他常见原因: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肺栓塞心瓣膜病机械性压迫或梗阻常见原因:外伤手术腹泻呕吐止血或制止失液去除过敏原肾上腺素激素钙制剂异丙嗪止痛去除病因补充容量维持血压激素肾上腺素病因治疗血管活性药物调控液体补充水电平衡酸碱平衡外科治疗内科治疗补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急救流程拟诊药物过敏性休克立即实施抢救:吸氧、保证有效静脉通道多参数监护立即终止致敏药物更换输液管道封存剩余药物和液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 人工气道辅助呼吸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钙制剂异丙嗪血管活性药物保持有效循环血量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