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应用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应用原理介绍强酸制取弱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反应方法,通过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将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弱酸溶液。

这个过程基于酸碱中和的化学原理,其中强酸是指酸的电离度非常高的酸,而弱酸则是指电离度较低的酸。

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式:强酸(HA) + 弱碱(B)→ 弱酸(HB) + 盐(AB)在这个反应中,强酸以及弱酸的质子(H+)与弱碱的氢氧根离子(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形成弱酸及其对应的盐。

因为强酸的酸性更强,所以在反应中会完全溶解,而弱酸在水中只能部分离解,所以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现弱酸性质。

应用领域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化学实验室在化学实验室中,强酸制取弱酸常用于pH调节的过程。

由于强酸和强碱在一定浓度下容易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为了避免潜在的危险,实验室通常使用弱酸调节溶液的pH值。

例如,当需要酸性pH时,可以使用强酸与弱碱反应生成弱酸溶液,以避免直接使用强酸。

化妆品行业化妆品行业中的许多产品需要调节pH值,以确保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配方中的酸碱调节剂。

通过合理使用强酸和弱碱,可以精确地控制化妆品的pH值,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被用于药物配方的调节和稳定。

许多药物需要特定的pH环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疗效,通过使用强酸和弱碱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可以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药效。

食品加工食品加工中的许多过程需要调节食品的酸碱度,以提供所需的口感和保鲜效果。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被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酸调节剂的制备。

例如,在醋的制作过程中,通过使用强酸与弱碱进行反应,可以生成适宜的醋酸含量,以满足消费者对醋的口感和品质的要求。

总结强酸制取弱酸是一种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通过反应中的酸碱反应生成弱酸溶液的方法。

这个原理在化学实验室、化妆品行业、制药工业和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强酸制弱酸

强酸制弱酸

事实上,弱酸能制取强酸的道理是相同的,也是使整个反应向总的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只不过是由于生成的盐的溶解度实在是很小。
如:CuSO4 + H2S == CuS(沉淀)+ H2SO4等等。
2)氧化还原反应
这纯粹是与反应物和产物的氧化还原性大小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氧化性强的氧化剂 + 还原性强的还原剂 == 氧化性弱的氧化产物 + 还原性弱的还原产物。
如:Cl2 + H2S == S(沉淀)+ 2HCl
H2SO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l2 == H2SO4 + HCl(未配平)等等
在比如用硫酸与高氯酸钡作用生成高氯酸,虽然我们说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强,但由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所以反应也可以发生。
因此对于强酸制弱酸大家要理解它,不要一遇到有酸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与盐时都简单的归为强酸制弱酸。
不是一定强酸制弱酸,有特殊情况:如:H2S+CuSO4=H2SO4+CuS
这个反应主要是生成了一种难溶于强酸的物质(也就是提到离子反应中的难溶物质)
强酸是说酸溶解在水中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电离成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弱酸是相对强酸来说的,指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大部分在溶液中以分子状态存在。一般的酸制酸的反应实际上是个复分解反应,这个反应能不能发生除了要看酸的强弱还要考虑有没有沉淀,气体,高沸点或低沸点酸的生成。
比如用磷酸(一种中强酸)制取HI ,HBr(二者都是比盐酸强的酸)。虽然磷酸为弱酸,但由于生成了气体所以反应也可以发生。
弱酸制强酸有两种情形:
1)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复分解反应
诚如,楼上那位所述,酸性较强的酸能够制取酸性较弱的酸,是因为较强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较弱酸,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可以跟较弱酸的酸根根离子结合,形成较难电离的较弱酸分子从体系中“游离”出去,从而导致化学平衡向着生成较弱酸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酸的强弱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酸的强弱规律总结

高中化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酸的强弱规律总结01常见酸--按酸性强弱的分类习惯上,按照酸的电离能力的大小,可将酸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强酸: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等。

2.中强酸:如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等。

3.弱酸:如醋酸、碳酸、氢硫酸、次氯酸等。

02酸的强弱变化规律酸的强弱是由酸本身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的,表现在其电离能力的大小上。

1.无氧酸中心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大,非金属性越弱,对氢原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弱,酸就越容易电离出氢离子,酸性越强。

例如,氢卤酸的酸性:HF<HCL<HBR<HI。

2.含氧酸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条规律:(1)相同化合价的不同元素作中心原子,中心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酸性越强。

例如,次卤酸(HXO)酸性:HClO>HBrO>HIO;亚卤酸(HXO2)酸性:HClO2>HBrO2>HIO2;卤酸(HXO3)酸性:HClO3>HBrO3>HIO3。

(2)同种元素作中心原子,中心元素的化合价越高,酸性越强。

例如,酸性:HClO4>HClO3>HClO2>HClO,H2SO4>H2SO3。

(3)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例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4SiO4。

(4)酸分子中不与氢原子相连的氧原子数目越多,酸性越强。

美国化学家鲍林从实验中总结出一条经验规律,他把含氧酸用通式表示为(HO)mROn,其中n为非羟基氧原子(即不与氢相连的氧原子)的数目,n越大,酸性越强.例如:HClO4 (HO)ClO3 n=3 很强酸HClO3 (HO)ClO2 n=2 强酸H2SO3 (HO)2SO n=1 中强酸HNO2 (HO)NO n=1 中强酸H3BO3 (HO)3B n=0 弱酸HClO (HO)Cl n=0 弱酸事实证明:鲍林的经验规律对于大多数含氧酸都是适用的。

如何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如何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如何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是:弱酸根与强酸反应,生成弱酸和强酸根的反应,也就是弱酸根夺取了强酸的氢离子。

这一原理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制取某些弱酸:例如,通过强酸与弱酸盐的反应,可以制取弱酸。

如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H2CO3),这是一个典型的强酸制弱酸的反应。

2、解释某些现象:例如,漂白粉久置失效的原因是由于强酸(如HCl)与次氯酸钙(Ca(ClO)2)反应,生成了弱酸次氯酸(HClO),而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导致漂白粉失效。

3、产物的判断:在某些反应中,可以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判断产物的生成。

例如,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由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所以会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4、酸性强弱的比较:通过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可以比较不同酸的酸性强弱。

例如,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说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需要注意的是,强酸制弱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除了满足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外,还需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其他条件,如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

此外,强酸与弱酸盐的反应也可能生成弱酸,但这并不是强酸制弱酸的唯一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

高中化学酸制酸的规律

高中化学酸制酸的规律

( 责任 编辑 罗 艳)
( C0 2过 量 )
上述反应 中次氯 酸钠 和苯 酚钠分 别与 二氧 化碳 反
应都生成碳酸氢钠 , 是 因为酸性强弱 为 : H C O 3 >H C 1 O
>C 。 H。 OH > HC O  ̄, 而次 氯 酸钙 和少量 二氧 化碳反 应 生成碳酸钙 , 是 由于沉淀物使离 子浓度进 一步减少 的结
由弱酸制强酸还会因为弱酸被 氧化而实 现 , 此反应 的发生与反应 物 和产物 的氧 化还原 性大 小有 关 。氧 化 还原反应发生 的规律 : 氧化性强 的氧化剂 +还 原性强 的 还原剂 一氧化性弱 的氧化产物+还原性 弱的还原 产物。
如: c l 2 +H 2 s —S +2 HC 1

强 酸 制 弱 酸
酸性较强的酸能够 制取 酸性较 弱的酸 , 是 因为较强
酸在水 溶液 中的 电离程度大 于较弱酸 , 电离产生 的氢离 子可以跟较弱酸的酸根 离子结 合 , 形成 较难 电离 的较弱
虽然硫酸的酸性 比氢硫 酸和 乙二 酸强 , 但 由于这两
个反应都生成了一种难溶 于强酸 的物 质 , 所 以反 应也可
S O2 +C l 2 +2 H2 O—H2 S O4 +2 HC l
S O2 + Na C1 0+ H2 O— H2 S O 4 + Na C1
如: HCl +C H C O0Na —C H C OOH+Na C l
2 CH3 C OOH + Na 2 C03— 2 CH3 C OONa+ H2 O +
Na Cl O+ C O2 + H2 O— Na HCO3 + HC1 O C6 H5 ONa +C O2 + H2 O— C 6 H5 OH+ Na HC O3 C6 H5 OH + Na 2 C O3 一 H5 ONa + Na HCO3 C a ( C1 0) 2 + H2 O+ CO2 一C a CO ̄ + 2 HC 1 0( C O2

制取盐酸的原理

制取盐酸的原理

制取盐酸的原理制取盐酸的原理是通过盐酸的制备反应,即盐酸酸化反应。

通常使用氯化氢气体和水反应制取盐酸。

氯化氢(HCl)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

它是一种强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容易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HCl(aq))。

制取盐酸的过程就是将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生成盐酸溶液。

制取盐酸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HCl(g) + H2O(l) →HCl(aq)具体的制备过程如下:1. 首先需要制备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气体通常通过酸的金属盐与酸反应得到。

例如,可以通过硫酸(H2SO4)和氯化钠(NaCl)反应制备氯化氢气体。

反应式为:2H2SO4(aq) + 2NaCl(s) →2NaHSO4(aq) + 2HCl(g)2. 将制备好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水中。

将含有氯化氢气体的气体通入到装有水的容器中,可以通过使用分液漏斗或气体导管实现。

通入气体的速率需要控制,以确保反应均匀进行。

3. 盐酸生成。

氯化氢气体与水反应后,生成盐酸溶液。

酸性溶液中的氯氢酸分子会与水中的水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结合生成盐酸的离子。

反应式为:HCl(g)+ H2O(l) →HCl(aq)4. 过程与控制。

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反应容器和设备应该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以防止盐酸对其造成损害。

- 通入氯化氢气体的速率需要控制,以确保反应均匀进行,并避免过量的气体逸出。

- 制备过程通常在有足够通风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以保证氯化氢气体的安全处理。

制取盐酸的原理可以通过酸碱理论进一步解释。

在水中,氯化氢气体会溶解产生氯氢酸分子(HCl)和氯化物离子(Cl-)。

氯氢酸是一种强酸,它能够与水分子中的氢键进行竞争性结合,从而形成离子状态的盐酸。

总结一下,制取盐酸的原理是通过盐酸的制备反应,即将氯化氢气体与水反应制备盐酸溶液。

氯化氢气体是一种强酸,其溶解在水中形成盐酸溶液。

制备盐酸的过程需要注意反应容器和设备的耐腐蚀性,控制气体的通入速率以及在有良好通风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

高中化学必须知道的六大强酸及应用

高中化学必须知道的六大强酸及应用

高中化学必须知道的六大强酸及应用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三大强酸为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又有三种酸也参加强酸行列,分别是高氯酸〔HClO4〕、氢溴酸〔HBr〕、氢碘酸〔HI〕,其中高氯酸的酸性为所有无机酸中最强,而氢溴酸、氢碘酸的酸性那么比盐酸还要强。

下面我们就一起具体地认识一下这六大强酸及应用!一、盐酸HCl简介:1、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是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元强酸;工业上用的盐酸常因含有FeCl3等杂质而略带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3,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2.0mol·L-1。

注意:浓盐酸易挥发,敞口放置溶质HCl氯化氢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溶剂质量增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盐酸的首次发现:公元800年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名为贾比尔·伊本·哈扬的阿拉伯化学家/炼金师,将氯化钠和硫酸混合从而第一次制取了盐酸。

3、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

人体胃液中也含有少量的盐酸,帮助消化。

4、盐酸的特性〔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翻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从浓盐酸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不是白烟。

在化学中“烟〞是指细小的固体颗粒,“雾〞是指液态的小液滴。

〔2〕浓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用时要注意平安。

〔3〕盐酸的通性:①使指示剂变色;②与金属反响制取氢气;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响生成相应的盐和水;④与盐反响,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4〕复原性①4HCl(浓)+MnO2MnCl2+2H2O+Cl2↑〔实验室制取氯气〕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③NaClO+2HCl=NaCl+Cl2↑+H2O(氯元素的归中反响)〔5〕强酸制弱酸:CH3COONa+HCl=CH3COOH+NaCl5、工业制盐酸:H2+Cl22HCl然后用水吸收,在合成塔内完成。

高中化学必须知道的六大强酸及应用

高中化学必须知道的六大强酸及应用

高中化学必须知道的六大强酸及应用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三大强酸为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又有三种酸也加入强酸行列,分别是高氯酸(HClO4)、氢溴酸(HBr)、氢碘酸(HI),其中高氯酸的酸性为所有无机酸中最强,而氢溴酸、氢碘酸的酸性则比盐酸还要强。

下面我们就一起具体地认识一下这六大强酸及应用!一、盐酸HCl简介:1、盐酸是氢氯酸的俗称,是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元强酸;工业上用的盐酸常因含有FeCl3等杂质而略带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有酸味。

常用的浓盐酸中的质量分数为37%~38%,密度为1.19g/cm3,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2.0mol·L-1。

注意:浓盐酸易挥发,敞口放置溶质HCl氯化氢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溶剂质量增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2、盐酸的首次发现:公元800年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名为贾比尔·伊本·哈扬的阿拉伯化学家/炼金师,将氯化钠和硫酸混合从而第一次制取了盐酸。

3、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

人体胃液中也含有少量的盐酸,帮助消化。

4、盐酸的特性(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从浓盐酸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不是白烟。

在化学中“烟”是指细小的固体颗粒,“雾”是指液态的小液滴。

(2)浓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3)盐酸的通性:①使指示剂变色;②与金属反应制取氢气;③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④与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4)还原性①4HCl(浓)+MnO2MnCl2+2H2O+Cl2↑(实验室制取氯气)②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③NaClO+2HCl=NaCl+Cl2↑+H2O(氯元素的归中反应)(5)强酸制弱酸:CH3COONa+HCl=CH3COOH+NaCl5、工业制盐酸:H2+Cl22HCl然后用水吸收,在合成塔内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及其应用
陈涛
强酸制取弱酸,指的是较强酸(可以是强酸或弱酸)可生成较弱酸。

即:强酸+弱酸盐→弱酸+强酸盐
中学化学通常以H
2CO
3
、的酸性作为比较标准,要求掌握常见弱酸酸性强
弱顺序:
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制取某些弱酸
2. 解释现象
漂白粉久置失效的原因:
建筑用的粘合剂水玻璃久置会变质:
3. 产物的判断
①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②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③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
④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⑤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是否过量,都生成。

不管CO
2
⑥与溶液混合
4. 酸性强弱的比较
例1. 以苯、硫酸、氢氧化钠、亚硫酸钠为原料,经典的合成苯酚的方法可以简单表示为:
苯苯磺酸苯磺酸钠苯酚钠(及盐和水)苯粉
(1)写出②、③、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述反应判断苯磺酸、苯酚、亚硫酸三种物质的酸性强弱,并说明理由。

分析:(1)



(2)答:根据强酸可从弱酸盐中制取弱酸的原理,由反应②、④可知酸性强弱顺序是:苯磺酸>亚硫酸>苯酚。

5. 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
例2. 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H
2
A为二元弱酸,它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

H
2
A
由于酸性:,所以与反应,只能使H
2
A发生第一步电离,化学方程式为或,正确答案为AC。

6. 除杂问题中试剂的选择
弱酸(或弱酸的酸酐)中含有较强酸(或较强酸的酸酐)杂质,通常选择弱酸所对应的酸式盐,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除去杂质。

物质杂质所选试剂化学方程式
CO
2HCl 饱和NaHCO
3
溶液NaHCO
3
+HCl=NaCl+CO
2
↑+H
2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