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先秦两汉古书书目
中国历史的见证图书有哪些

中国历史的见证图书有哪些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催生了许多见证图书,记录着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
这些图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更丰富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让我们走进这些见证图书,一窥中国历史的典藏之美。
一、《史记》《史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有统治官方授权编纂的通史,共分为三十个篇目,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
其中,《太史公自序》和《太史公书》指明了纪传体史书的标准。
《史记》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庄子》《庄子》是中国春秋时期道家经典之一,全书共分为三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和“养生主”三部分。
《庄子》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之一,它强调反求诸己,捕捉独特性及处理人事时,应遵循天道而行,如逢事反求诸己,理解不必信少,量力而为等。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巨著之一,作者是清代曹雪芹。
全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衰兴衰以及贾宝玉、林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
《红楼梦》以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手法,完美地表现了封建妇女的悲惨命运和爱情的无奈。
四、《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字书之一,编著者为汉代许慎。
全书收录了记述语音、形态、义理等方面的6343个字,其词义详细,概括性强,是研究古代汉字文字的有力工具。
它还为后来的字学发展和文字改革提供了根据。
五、《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文化的代表作品之一。
全书约有5000字,包括道家及耳闻思想的精华部分。
书中以道德为核心主题,旨在厘清生命万物的本真原则及来源,强调个体行为以天地人之道为标准。
六、《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述四大罗汉在唐朝大唐王朝中不同的历险经历,这些历险经历最终促成了唐僧向佛求取真经的故事。
该书艺术性强,富有神秘色彩,同时也表现了人物性格、世界观等方面的特点。
先秦两汉书目

先秦两汉史书目1.原始文献:经部:《十三经》,“清人十三经注疏”。
史部:《国语》《国策》,《古本竹书纪年》《世本》,《史记》《汉书》。
子部:各家子书,《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
2.今人著述:(1)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出版社,1999年;(2)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科学出版社,1960年;(3)蒙文通:《古史甄微》,巴蜀书社,1999年。
(4)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5)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上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增订本。
(7)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
(8)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
(9)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中华书局,1988年。
(11)唐兰:《商周青铜铭文历代史征》,中华书局,1986年。
(1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3)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日)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
(15)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中华书局,2002年。
(16)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1984年。
(17)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8)(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2年版。
(19)田余庆:《说张楚》、《论轮台诏》,载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2004年。
有关秦汉史的著作

有关秦汉史的著作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有很多著作对这个时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下面是一些有关秦汉史的著作:
1.《史记》:《史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被誉为“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
其中包括了秦汉两代的历史,作者司马迁通过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描述,揭示了秦汉时期的社会现状和特点。
2.《汉书》:《汉书》是汉代官修正史,共一百纪,其中包括了汉武帝到王莽时期的历史。
它详细描述了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发展和战争征伐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秦汉时期有着重要的价值。
3.《三国志》:《三国志》是三国时期的正史,但其中也包括了秦汉时期的历史。
这个著作通过对于秦汉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对于这个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4.《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是元代史学家司马光所撰写的一部通史,它概括了中国历史自夏至明朝的重要事件。
在这个著作中,秦汉时期被视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中的描写涵盖了秦汉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著作都是对于秦汉时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它们对于研究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们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整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历史价值。
通过阅读这些著作,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秦汉时期的历史,理解这个时期的社会现状和特点,同时也可以为后世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古代汉语整理完整

古代汉语字词意思整理1.汉语的分期:上古汉语(先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现代汉语(五四运动以来至今)2.《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书,通行本是晋郭璞的注本3.有鸟焉,焉: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相当“于是”4.《淮南子》注本有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今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5.四极发,发:倒塌6.天不兼复,地不周载。
兼:同时具备若干方便,广泛地。
周:普遍7.炎:火花。
浩洋:水势浩大的样子8.淫水:洪水9.日思高其位,高:使动,提高大其禄,大:用作使动,加大10.《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公元前1716年),共收入47035个。
古代收录汉子最多的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等奉康熙皇帝令编写。
这部字典按部首排列,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分别归入用十二地支标分的十二集中,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
体例:用214个部首编排汉字,部首以笔画为序释字先注音,后释义,各义之下引古书为证。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成被注字的音。
11.王引之曾作《字典考证》。
王力先生著有《康熙字典读订误》12.《汉语大字典》在字形方面,它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的形体;在字音方面,首先是用拼音字母尽可能注出所收字的现代读音,然后收列它的中谷反切,并标注它的音韵地位和上古所属的韵部。
13.《助字辨略》请刘淇著。
全书按四声分卷,依韵排列。
取材从先秦到元代,内容包括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资料比较丰富。
14.《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共收字一百六十个。
15.《词诠》近人杨树达编。
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附有部首目录。
近人张相著《诗词曲语词汇释》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6.汉字字符有三种:表意字符、表音字符、记号。
汉字是表意字符。
17.六书: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
许慎的称名,班固的次第背诵:六书:一曰指事。
先秦两汉 古典文献学 书目

主要书目二十种序录(提要)总论:因为主修专业为先秦两汉文学,而先秦两汉文学中又主攻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
“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
所以在我所列的书目中,主要的书籍都是有关于诸子百家的书籍,而诸子百家中,尤以儒道墨法以及兵家为重。
一是因为这几大学派影响众大,二是因为许富宏导师所列书目均有关于这几大学派,本人在这一学期之中所读书籍皆是后世对于作品的校勘增补。
先秦诸子作品与后世学术作品有所不同,后世作者所为作品因为雕版印刷术或者造纸术的发明,成书相对而言,比较完整,刊刻作品也相对较多,版本也众多。
而先秦诸子百家的创作作品,版本亟待考证,书籍内容亦是有增有减有疏,需要后世学者辩伪存真。
譬如我在列举这些书目的时候,就在想寻找孔子《论语》一书最早的版本,现今我们所接触的《论语》,已是经过后人整理而成,而所出现的刻本或者手抄本也是后人整理而成,所以我在选举《论语》作为一书目的时候,并没有具体选举哪一刻本,而是笼统介绍下该书的成书过程,作者,后世的影响以及评价等。
而后世学者的考证校勘书目,则选取了具体的版本,然后再简介其具体。
所列书目只是简单明确一下自己研究生涯中的侧重点,相当于一段时期的计划,而将这些书目大致过目,或者精读一二,则需我们过后的努力。
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和许多先秦古籍一样,《论语》经过秦火和战乱曾一度失传,至汉代复出现若干个传本,最著名的就是《故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大流派,它们在文字,篇名及篇数上互相都有差异。
先秦文学《诗经》.

《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的主要内容
一、祭祖颂歌:《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赞颂了后稷、 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 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生民》记述后稷创建农业的事迹,采用铺 叙手法,歌颂后稷功德,富有传奇色彩。孙 鑛《评诗经》:“次第铺叙,不惟记其事, 兼貌其状,描摹如纤,绝有境之态。”
四、后羿射日的故事
《淮南子·本经》
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 无所食。猰貐(yà yǔ) 、凿齿、九婴、大风、 封豨(xī) 、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 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 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 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 为天子 ,于是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 里。
一、先秦文学的历史背景
人类文明·考古发现 巫山人 元谋人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巫山人化石
云南楚雄州 元谋人陈列馆
蓝田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
人类文明·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现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传说 轩辕、神农、尧、舜
仰韶文化
如《伐檀》《硕鼠》《民劳》《荡》《十月 之交》《节南山》等。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五、战争徭役诗:
战争徭役诗有30首,战争与徭役在作品中一 般被称为“王事”:
现存先秦两汉古书一览表

赵曄《吴越春秋》
袁康《越绝书》
陆贾《楚汉春秋》
司马迁《史记》
班固《汉书》
荀悦《前汉纪》
刘珍等《东汉观记》
佚名《汉官》
王隆《汉官解詁》
卫宏《汉旧仪》
应劭《汉官仪》
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
(三)子书类(21)
(甲)解老类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严遵《老子指归》
张陵《老子想尔註》
(戊)名家
邓析子
尹文子
公孙龙子
(己)纵横家
鬼谷子(陶宏景註)
(庚)杂家
尸子
吕氏春秋(高诱註)
(辛)燕丹子
(壬)其他
鬻子
管子(尹知章註)
晏子春秋
(四)诗赋类(1)
楚辞
(五)兵书类(5)
司马法
六韜
孙子
吴子
尉繚子
(六)术数类(4)
甘石星经
连山
归藏
山海经(郭璞註)
(七)方技类(5)
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内经灵枢
汉赋(费振刚等辑校《全汉赋》)
(五)术数类(2)
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六)方技类(3) Nhomakorabea神农本草经
张仲景《伤寒论》
张仲景《金匱要略》
(七)兵书类(1)
黄石公《三略》
(八)农书类(2)
氾胜之《氾胜之书》
崔寔《四民月令》
(九)道教类(1)
太平经
按,《焦氏易林》未被纳入,不知何故。
黄帝八十一难经
黄帝甲乙经
二秦代古书(1)
李斯《苍頡篇》
三汉代古书(54)
(一)经传小学类(10)
(甲)经传类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发展时期之一,当时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文体,其中包括诗歌、论著、小说等。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哲学思想为主,其中最著名的有《论语》、《孟子》、《礼记》等。
这些作品提供了对于当时社会、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思考,并且为后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则较为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有《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这些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描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传奇故事,对于后来的中国文学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 先秦两汉文学的概述先秦两汉文学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和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诗歌、论语等,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楚辞、汉赋等。
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期有很高的影响力,在后世也都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2.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大多为口头文学,包括传说、歌谣、谚语等。
先秦时期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诗经》。
《诗经》收集了先秦时期的历史、宗教、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文学作品。
其中有许多传世的名篇,如《大雅》、《小雅》、《周南》等。
另外,先秦时期还有许多著名的口头文学作品,如《传说》、《歌谣》、《谚语》等。
这些作品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同时,也蕴含了许多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思想。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3. 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有史记、尚书、周礼和诗经等,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两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则有许多著名的文学名著,例如《汉书》、《汉武帝传》、《汉魏六朝文》等,这些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存先秦两汉古书书目(北大李零教授整理)
古文献研究专家李零老师在他的《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一书中提到:我国现存先秦两汉古书共有一百多种(先秦60种,秦1种,汉54种),目录如下:
一先秦古书(60种)
(一)六艺类(13种)
(甲)经传类1《诗经》2《尚书》3《仪礼》4《礼记》5《大戴礼记》6《周礼》7《周易》(含易传)8《春秋》9《左传》10《公羊传》11《谷梁传》
(乙)小学类1《尔雅》2《史籀篇》
(二)史书类(6种)1《逸周书》2《国语》3《战国策》4《穆天子传》5《竹书纪年》
6《世本》
(三)子书类(26种)1《论语》2《曾子》3《子思子》4《孝经》5《孟子》6《荀子》
7《墨子》8《老子》9《庄子》10《文子》11《列子》12《鹖冠子》13《慎子》14《中子》15《商君书》16《韩非子》17《邓析子》18《尹文子》19《公孙龙子》20《鬼谷子》
21《尸子》
22《吕氏春秋》23《燕丹子》24《鬻子》25《管子》26《晏子春秋》
(四)诗赋类(1种)1《楚辞》
(五)兵书类(5种)1《司马法》2《六韬》3《孙子》4《吴子》5《尉缭子》(六)数术类(4种)1《甘石星经》2《连山》3《归藏》4《山海经》
(七)方技类(5种)1《黄帝内经太素》2《黄帝内经素问》3《黄帝内经灵枢》4《黄帝八十一难经》5《黄帝甲乙经》
二秦代古书李斯(1种)
《苍颉篇》(内含赵高《爰历》、胡毋敬《博学》)
三汉代古书(54种)
(一)经传小学类(10种)1韩婴《韩诗外传》2伏生《尚书大传》3京房《京氏易传》4《论语郑氏注》5班固《白虎通》6汉代纬书《纬书集成》7史游《急就篇》8扬雄《方言》9许慎《说文解字》10刘熙《释名》
(二)史书类(12种)1赵晔《吴越春秋》2袁康《越绝书》3陆贾《楚汉春秋》4司马迁《史记》5班固《汉书》6荀悦《前汉纪》7刘珍等《东观汉记》8佚名《汉官》9王隆《汉官解诂》10卫宏《汉旧仪》11应劭《汉官仪》12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
(三)子书类(21种)1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2严遵《老子指归》3张陵《老子想尔注》4陆贾《新语》5贾谊《新书》6刘安《淮南子》7董仲舒《春秋繁露》8桓宽《盐铁论》9刘向《新序》10刘向《说苑》11刘向《列女传》12扬雄《太玄经》13扬雄《法言》14刘歆《西京杂记》15桓谭《新论》16王充《论衡》17王符《潜夫论》18蔡邕《独断》19应劭《风俗通义》20荀悦《申鉴》21徐干《中论》
(四)诗赋类(2种)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2《全汉赋》
(五)数术类(2种)1《周髀算经》2《九章算术》
(六)方技类(3种)1《神农本草经》2张仲景《伤寒论》3张仲景《金匮要略》
(七)兵书类(1种)1黄石公《三略》
(八)农书类(2种)1汜胜之《汜胜之书》2崔寔《四民月令》
(九)道教类(1种)1《太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