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合集下载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介绍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介绍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疗法(SFBT)介绍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目前因应时代所需而生的短期治疗中相当盛行的一种。

SFBT是由Steve De Shazer和Insoo Kim Berg在美国密尔瓦基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所研发出来的,受到Miloton Erickson的短期治疗及在Palo Alto 之MRI 短期治疗中心的影响。

SFBT远离问题导向的治疗取向,认为个案来到治疗室并不是带着问题来寻求协助,而是已经带着解决方法,只是需要有表达的机会(wish solutions seeking expression)。

SFBT是这20年内所形成的一种短期治疗学派,目前仍不断在发展中,但是透过文献,知其乃广泛运用于各种临床的问题,例如学生问题行为、青少年危机事件、自杀、性侵害、酗酒、药物滥用、忧郁症、婚姻暴力及创伤经验的处理。

一、基本原则(1) 个案的方法如果有效,就不须改变。

(2) 个案或谘商施所作无效,就做些不同的事情。

(3) 相信个案的解决之道就在他的经验之中。

(4) 治疗没有所谓的失败,个案的反应正式一种回馈。

(5) 若希望治疗能够短期,是每一次与个案见面都是最后一次或唯一一次。

二、治疗理念(1) 强调正向积极面与问题解决方向。

(2) 看到问题不发生时的例外,可带出解决之道。

(3) 没有事情会一直相同的,改变永远在发生。

(4) 小改变会带出大改变。

(5) 没有所谓抗拒的个案,如何与个案合作才是重点。

(6) 个案与谘商师是一个治疗的团队,乃相互合作。

(7) 个体是有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的。

(8) 谘商师是催化个案目标与解决导向者,而个案才是专家。

(9) 对世界诠释的意义,左右个体的内在经验与体会。

(10) 个体如何描述现象与如何行动之间是相互引动的。

(11) 讯息的意义端看个人如何接收,所谓的意义存在于个人的反应中。

(12) 系统观:个案对目标的描述与行动,会影响他生活系统中的会影响他生活系统中的其它人。

SFBT(焦点解决心理疗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

SFBT(焦点解决心理疗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
点解决短期咨询的基本精神在于这是一个 This sentence has …… words.
员,于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瓦
强五调,实 SFB践T的和简可要操包评作价性括,以改正向变的、、朝 互动与达成目标的整体模式, 3助、个合案作达与到沟他通要是即改解变决要的问目题让标的,关个而键不:案是将选咨 择他的目标,决定目标;协
一:SFBT的起源与发展
(三)后现代哲学观(建构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思考拒绝客观的、真理的思考,倾向于主观的、内容性的
现实考虑; 强调对事件的多元意义和互动性; 不认为个人有能力单独、自我的存在,社会互动性的内容是改变
的依据。 This sentence has …… words.
二、SFBT的基本理念 1、事出并非定有因
(与幕后观察咨询的协同者讨论FBT的基本流程
(一)建设解决的对话阶段:约四十分钟
对话架构 例外架构
目标架构(正向开场与设定目标) 假设解决架构
(二)休息阶段:约十分钟
(与幕后观察咨询的协同者讨论)
(三)正向回馈阶段:约十分钟
赞美 讯息提供 家庭作业
四、SFBT的基本技术
SFBT(焦点解决心理疗法)--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 程心理治疗技术
主要内容
一,SFBT的起源与发展背景 二,SFBT的基本理念 三,SFBT的基本流程 四,SFBT的基本技术 五,SFBT的简要评价
一SFBT的起源与发展
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
心理治疗技术。
是由Steve de Shazer(史提夫.笛.夏德) 及其韩国裔夫人Insoo Kim Berg(茵 素.金.柏格)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 (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等)工作成 员,于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密尔瓦 基(Milwaukee)短期家庭治疗中心所发展 出来的。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
决问题的方法。
时间和焦点
传统心理咨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和多轮咨询,而SFBT则强调在短
时间内集中力量解决问题。
02 核心理论
建构解决之道
强调解决问题而非探究问题成因
01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不关注问题的成因,而是关注如何
解决问题,帮助来访者构建解决之道。
重视正向积极面
02
该技术强调关注来访者的优点、资源和成功经验,而非问题本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
contents
目录
•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简介 • 核心理论 • 技术与实践 • 应用领域 • 实证研究与效果评估 • 案例分享与启示
01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 术简介源自 定义与特点0102
03
04
05
定义:焦点解决短期心 目标导向:SFBT关注问 理咨询技术(Solution- 题的解决,而非问题的 Focused Brief Therapy, 原因。咨询师与来访者 SFBT)是一种以目标导 共同设定明确、可行的 向的短期心理咨询方法, 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 强调从正向积极的角度 展开工作。 出发,关注问题解决的 可能性而非问题本身。
详细描述
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与来访者一起明确问题的目标,并设定一 个具体的愿景。这个愿景应该是具体、可行,并且对来访者有意义的。咨询师会 使用正面、积极的措辞来描述愿景,以激发来访者的积极情绪和动力。
探讨例外与成功经验
总结词
关注积极面、寻找成功案例
详细描述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强调关注来访者的成功经验和例外情况,而不是过分关注问题和困难。咨询师会引导来访 者回忆过去的成功经验,以及在困难情境下表现良好的时刻,以此来增强来访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简介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简介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简介【摘要】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种心理治疗派别的转移,以“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例外带来解决之道”等治疗信念,成为后现代独特且盛行的心理治疗学派。

本文简要介绍sfbt产生的背景、主要理论以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一、产生背景sfbt的产生,深受后现代建构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的心理治疗强调个人正向能力的思考和学习,扬弃病理模式的分析;强调系统模式的影响力,不以问题解决为目的;鼓励个案从叙事的过程发现自我存在,审视所述故事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个案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并赋予个案力量重新述说有正向意义的故事。

sfbt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米尔顿*埃里克森和心智研究社(mri)系统观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相信人本身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因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

另一方面,他们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

如系统中有“黑”(问题发生的互动)、有“白”(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mri传统的做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sfbt的做法却从白的部分扩展,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一旦白的部分扩大,黑的部分就减少;白的部分一点点增加,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

二、主要理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是80年代初期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共同发展起来的。

二十多年的发展中,sfbt逐步成熟,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心理康复、儿童福利、社区治疗中心等领域。

目前,有关sfbt的疗效及其在家庭暴力、青少年犯罪、情绪与创伤等主题的研究也证实:sfbt能在较短的访谈次数内达到—定的效果。

sfbt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谘商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谘商

何謂SFBT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SFBT著重於運用正向的積極觀點與技巧,促使「短期間」內教保、社工人員跳脫輔導糾結的問題,也讓個案產生自小而大的改變,並且教保、社工人員與個案皆能在過程中,增進自我之成長。

1. SFBT是立基於「希望與尊重」的實用主義。

2. 是一個保持在「維持簡單」的極簡哲學輔導&治療取向。

3. 是一種「建構解決之道」的輔導&治療歷程。

此外,SFBT應用於兒少安置機構輔導人員的必要性,也在於:1.SFBT的輔導過程對於與案主容易建立專業關係,且成效短期易於顯現。

因為著重「如何解決問題」,而非探討原因,強調案主的成功經驗與正向力量的發揮,重視案主小改變的價值。

2.SFBT在諮商輔導界,正如雨後春筍般地被廣泛研習與運用,除「救國團張老師」線上諮商應用與全國持續開設的諮商專業人員培訓課程,目前多所大學「學生輔導中心」也多援用,作為諮商輔導的主要技巧。

一‧緣起焦點解決短期治療(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目前因應時代所需而生的短期治療中相當盛行的一種。

SFBT是由Steve De Shazer和Insoo Kim Berg 在美國密爾瓦基的短期家庭治療中心所研發出來的,期乃受到Miloton Erickson 的短期治療及在Palo Alto 之MRI短期治療中心的影響。

SFBT遠離問題導向的治療取向,認為個案來到治療室並不是帶著問題來尋求協助,而是已經帶著解決方法,只是需要有表達的機會(wish solutions seeking expression)。

SFBT是這20年內所形成的一種短期治療學派,目前仍不斷在發展中,但是透過文獻,知其乃廣泛運用於各種臨床的問題,例如學生問題行為、青少年危機事件、自殺、性侵害、酗酒、藥物濫用、憂鬱症、婚姻暴力及創傷經驗的處理。

二‧特色SFBT認為個案會對問題有所抱怨,但沒有所謂的症狀,所以不以病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個案問題成因,因為病理性的標籤並沒有辦法導致個案的改變,只會讓個案更卡在他的問題裡。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简称SFBT)是短期治疗的一种新尝试,其主要特征是治疗关注未来、目标明确。

SFBT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美国威斯康星洲密尔沃基市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的创办者史蒂夫·德·沙泽尔、其韩国裔夫人因苏·金·伯格、他们的同事以及来访者共同发展起来的。

创立者用多年的时间来观察治疗过程,仔细记录来访者的行为、问题和情绪,并最终引导他们概括和完成最终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SFBT的基本理念SFBT的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位于美国加州的帕洛阿尔托市的心智研究所(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MRI)和催眠心理治疗大师弥尔顿·H·埃里克森的早期研究、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以及佛教思想。

1.没有问题就无需治疗。

这是SFBT最重要的理念。

如果来访者自己已经解决了问题,那么我门采取干预的理论、模式和哲学背景都不重要了。

但在现实中,尽管来访者的问题已经得到改善,很多心理疗法仍然鼓励继续治疗。

例如,为了追求“进一步的发展”而去“巩固效果”,或是寻求“更深层次的思想和结构”,SFBT是非常反对这种做法的。

2.如果治疗有效,那么就深入下去。

这条理念依然遵循“不干涉”原则。

如果来访者已经自行解决了问题,那么治疗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鼓励来访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SFBT的治疗师只评价来访者的方法是否有效,而不评判其质量如何。

当治疗师充分了解了来访者在改进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行为和反馈,任务才算真正完成。

只有充分了解是什么起了作用,来访者才能取得更多的进步和成功。

3.治疗如果没有效果,就要及时尝试其他方法。

作为最重要的三个理念之一,这一条意味着效果才是评判一个治疗方案的真正标准。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一、SFBT产生背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 -fo2 CuSed Brief TheraPy SFBT) 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

它是近二十年逐步发展成熟的心理治疗模式,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 IWaukee)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Iy TheraPy Center) 的创办者SteVe de ShaZer 及其韩国裔夫人Inn Berg Kim 共同发展起来的。

传统心理治疗深受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的影响,习惯把人的行为切割成许多部分再赋予一个新的意义,心理治疗者期待从这样的过程中协助个案产生洞察或自我觉察,进而能采取新的行为而获得“治疗。

同时,传统的心理治疗通常认为人的行为存在着“因--果”的直线关系,只要找出一个人行为的病理因素,并且让他们认知自己的病理,人便有改善自我的可能。

但是,这种从旧经验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根据,这种发现问题取向的治疗策略,很难使个案有能力响应相对的、变动的环境,从而不但使个案无法脱离自我的限制,也使他们在现实环境中无法找到改善自己的行动能量。

而后现代哲学思维的出现,为这种发现问题取向的治疗策略的转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后现代思维认为剔除或修正个人对自我歪曲的认知或调整个人的情绪经验并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人必须经由自我的创造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建构真实的主体经验。

正如要回答建构主义所提出人的存在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个问题时,人不能单纯地被视为环境中的被动反应者,人要有能力把自己视为主动创造者,从主体经验中超越内外自我的限制。

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的主体精神与价值。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正是受到后现代思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认为个案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而是通过与个案的交谈,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

此外,de ShaZer及Berg等人创建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 Milton EriCkSon 及心智研究社(Mental ReSearCh InStit Ute ,简称MRI)系统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相信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寻求协助时,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故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并且加以发挥。

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简介

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简介

焦点解决短程心理治疗简介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SFBT)是后现代家庭治疗重要的代表取向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由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im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的密尔沃基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共同发展起来的。

Steve de Shazer和妻子Inn Berg Kim“以简洁之美构建解决之道”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最具魅力的特点,SFBT把治疗的焦点集中于问题的解决策略,并极力追求治疗过程的简练性,从探求问题根源的过程转变为如何构建解决之道。

经过30多年的时间,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从流派林立的家庭治疗领域脱颖而出,发展出简洁精练的临床技术(如:奇迹问句、例外问句、评量问句),因此被西方家庭治疗领域誉为“当今时代的疗法”。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非病理性”的思维方式,也促使它步出“咨询室”,在社会工作、学校教育、组织管理、商业服务等众多领域绽放魅力。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重视正向思考及未来导向,也强调个体之所以产生问题,往往是其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当,所以重视的是问题的解决而非问题的成因。

其基本信念至少有以下几则:(一)以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一个人的思考方向会影响其思考内容与结果,进而影响他对问题解决的决策及效能。

当一个人把思考焦点放在正向的、积极的、目标导向的方向时,就可以催化他朝向所期待的方向改变;若他将思考焦点放在问题的描述上,那么就很容易陷入抱怨与无助的情绪里,对解决问题没有太大的帮助。

因此,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运用正向的、朝向未来的、问题解决的积极观点,把焦点放在问题解决导向的谈话,避免局限于问题取向的讨论,以协助个案产生改变。

(二)「例外」带来解决之道不论是多么麻烦的问题,总有「问题不发生」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例外」(exception)。

个案往往只注意问题发生的时候,陷于问题发生时的愤怒或无助里,很少去思索问题何时会不发生,也常常忽略自己已经做到的、曾经做过的或开始在做的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简介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FBT) 简介一、SFBT 产生背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Solution -fo2 cused Brief Therapy SFBT) 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短程心理治疗技术。

它是近二十年逐步发展成熟的心理治疗模式, 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Milwaukee) 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Brief Family Therapy Center) 的创办者Steve de Shazer 及其韩国裔夫人Inn Berg Kim 共同发展起来的。

传统心理治疗深受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的影响, 习惯把人的行为切割成许多部分再赋予一个新的意义, 心理治疗者期待从这样的过程中协助个案产生洞察或自我觉察, 进而能采取新的行为而获得“治疗。

同时, 传统的心理治疗通常认为人的行为存在着“因--果”的直线关系, 只要找出一个人行为的病理因素, 并且让他们认知自己的病理, 人便有改善自我的可能。

但是, 这种从旧经验中寻找自我存在的根据, 这种发现问题取向的治疗策略, 很难使个案有能力响应相对的、变动的环境, 从而不但使个案无法脱离自我的限制, 也使他们在现实环境中无法找到改善自己的行动能量。

而后现代哲学思维的出现, 为这种发现问题取向的治疗策略的转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后现代思维认为剔除或修正个人对自我歪曲的认知或调整个人的情绪经验并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人必须经由自我的创造与环境的互动才能建构真实的主体经验。

正如要回答建构主义所提出人的存在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个问题时, 人不能单纯地被视为环境中的被动反应者, 人要有能力把自己视为主动创造者, 从主体经验中超越内外自我的限制。

这正是后现代社会的主体精神与价值。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正是受到后现代思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 认为个案的问题并非是独立的客观事实, 而是通过与个案的交谈, 在言谈间逐渐呈现出来, 这个建构出来的互为主观的现实才是重要的。

此外, de Shazer 及Berg 等人创建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还受到催眠心理治疗大师Milton Erickson 及心智研究社(Mental Research I nstitute , 简称MRI) 系统观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他们相信人本身已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寻求协助时, 往往为眼前的问题所困扰, 在以往无效的方法里不断打转, 故此要善用个案已有的潜能, 并且加以发挥。

另一方面, 他们把治疗的焦点放在探讨问题不发生时的状况。

如系统中有黑”(问题发生的互动), 有白”(问题不发生时的互动) , MRI 传统的作法是从黑的部份修改, 但SFBT 的作法却是从白的部分扩展, 由于整个系统是固定平衡的, 一旦白的部分扩大一些, 黑的部分就减少一些; 白的部分增加一点点, 整个系统的改变就发生了。

再者, 随着西方心理治疗费用的上升, 以及心理治疗渐渐成为精神健康保险制度的范围之一, 治疗师们就力图寻求一种更短、更快速、有效地解决模式, 这也促成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模式在西方社会的普及化与广泛应用。

二、SFBT 基本理念事出并非定有因。

传统的现代治疗学派均认为一切心理问题或疾病的出现都有其内在的原因, 找出原因, 对因下药, 这样才能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幼年精神创伤所致, 人本学派认为是不被周围人接纳尊重使然, 行为学派却认为是奖惩不当或学习训练不够造成的, 而认知学派则强调是不合理的认识引起的。

从后现代的角度来看, 这些不过是各种学派的主观解释而已。

SFBT 的治疗师们认为SFBT 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事出并非定有因, 在治疗中与其耗费时间去寻找原因, 不如指向目标, 尽快寻找解决之道。

因而, 正如其名, SFBT 强调建构解决方法而不是寻找问题,治疗的核心任务是帮助个案想像他期望情形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什么不同,想得到解决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焦点解决面谈的特征由此也被定义为方法面谈”而非“问题面谈”。

不寻找问题的原因, 而直指解决方法本身是SFB T 的基本理念之一。

“问题症状”同样也具有正向功能。

当代的后结构主义认为我们的世界,我们社会交际情景, 是由语言与词汇组成的。

对结构主义而言, 意义是稳定的并且通过转化是可知的, 但是对于后结构主义而言, 意义是通过交流与协商而获得的, 这里的意义是开放的, 存在于人们之间而不是隐藏在个体背后的。

我们都希望语言能更好、更精确地表达自己,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至少在一些个案的问题中, 能建构出新的、有利的意义以帮助他们思维发生必要的转变, 这样可能潜在地导致二级转变(secondery change) 。

正如De Shazer 所认为的, 给某种行为贴上某个症状的标签是武断的, 同样的行为在其它情景中或赋予不同的意义, 它们可能变成适宜的和正常的。

治疗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帮助个案对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地感到越来越满意。

这常常包括使行为正常化与为行为重新建构新的意义。

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SFBT 认为在言谈的过程中, 个案和治疗师的关系, 是一种处于合作的互动关系。

个案总是会说明他们如何去思考改变的发生, 而当治疗师了解他们的想法与作法时, 治疗师和个案合作解决问题就成为必然。

SFBT 强调倾听不仅止于倾听, 而是通过一步步与个案的情感、想法并速前进, 配合个案的声调、感情和用语, 进入个案的世界做积极的行动引导。

然后经由邀请, 促进个案做进一步的改变, 协助他们搜寻并创造新的意义, 产生新的想法与行为。

SFBT 认为没有失败, 只有回馈; 没有抗拒的个案, 只有不知变通的治疗师。

治疗师与个案合作的方式应是正向与未来导向的, 支持个案, 通过正向的目标引导方式, 并对模糊的陈述予以具体化。

SFBT 还特别强调治疗师要让治疗适合个案, 而不是让个案来适应治疗习惯。

在他们看来, 无论是治疗师还是个案都是专家, 治疗师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 个案则是最了解问题的专家, 只有两者互动合作, 才有机会使问题迎刃而解。

不当的解决方法是造成问题的根本。

SFBT 假设症状或问题通常是人们试图解决问题但却“形成不适当的习惯模式”。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 导致问题的出现, 甚至会带来更大的问题。

因此, SFBT 的治疗策略不是问题解决导向, 而是解决发展(solution development)导向。

它认为治疗师在面对每个问题时, 应考虑问题的多面性及特殊性,发展弹性的问题解决方法, 并且相信个案是有能力、有责任能发展出适当的解决方法。

个案是自身问题的专家。

SFBT 认为个案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 治疗应从强调个案的优点而非缺点着手。

这一理念突出表现在SFBT 技术使用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因人而异, 没有统一的模式, 主要关注个案的特性、力量与偏好。

在SFBT 的基本精神中, 不以精神病理的缺点看待人类行为, 不特别去深究问题行为的根源, 而是相信个案本身具备所有改变现状的资源, 强调利用个案本身的资源达到改变的目标, 提供机会让个案去积极发现改变的线索。

SFBT 认为个案是他自身问题的专家, 治疗师的任务只是“引发”个案运用自己的能力及经验产生改变, 而不是“制造”改变。

从正向的意义出发。

SFBT 强调个案的正向力量, 而不是去看他们的缺陷; 强调他们成功的经验, 而不是失败; 强调个案的可能性, 而不是他们的局限性。

SFBT 是从正向的角度, 即个案想要什么, 而不是不要什么, 来拟定治疗目标, 强调做什么能够解决问题。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 从原因入手, 努力减少黑, 而De Shazer 夫妇主张发展取向, 从解决入手, 努力增加白,白越来越多, 黑自然越来越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正向积极的关注能使个案有勇气从自责的、负性的谈话与想法转向谈论他们以往的成功经验( 能力面谈) 及关于他们还能再做些什么的想法。

骨牌效应。

SFBT 认为, 小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小的目标可以带动个案解决行动的信心与动机, 尤其是当最先出现的小改变曾经获得过成功, 那么行动起来将更容易。

所以, SFBT 认为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要引导个案看到小改变的存在、看重小改变的价值, 促进小改变的发生与持续。

对此, SFBT 提出通过赋予个案的目标以积极想法与行为来强化个案曾经改善处境的成功经验(无论这些经验是多么微小), 这样做才可能帮助个案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拥有比想像中要大得多的控制力, 他们所做的就一定会有意义。

凡事都有例外, 有例外就能解决。

SFBT 认为凡事都有例外, 只要有例外发生, 就能从例外中找到解决方法。

例外是指那些在个案过去的生活经验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时候, 问题却没有发生。

例外是问题严重程度比较轻微的情况, 例外也可以是假设问题解决景象中的解决方法或行动。

SFBT 认为, 个案所抱怨的问题一定有例外存在, 只是被个案忽略了, 治疗师的责任是协助个案找出例外, 引导个案去发现所抱怨的问题没有发生或没那么严重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三、SFBT 的简评SFBT 虽然产生的历史不长, 但是它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儿童与青少年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包括行为障碍、焦虑、抑郁及药物滥用的治疗。

当前的研究, 包括各种各样的环境、人口的研究与各种可能性的使用都表明了SFBT 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证实是有效的。

虽然这种尝试性的结论还有待更细致的研究, 但经过对过去二十年的研究, 实验表明SFBT 正从一个“接受开放审判”阶段过渡到一个“有效性”阶段。

这些研究, 包括个案报告与早期跟踪研究, 它们为执行更严格控制的调查提供基础, 也为SFBT 有效性提供更令人信服的证据。

当然, 还需要有更多严格的研究来证明SFBT 是否真正有效, 在什么情况下, 对什么样人群有效。

除此以外, 对加强SFBT 对儿童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的发展与限制还需要做得更多, 创新的临床实践与系统的变化过程研究相结合会有助于这个过程, 而且如果与严格的结果研究相结合, 就会为SFBT 干预提供更坚固的实验基础。

但是, SFBT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 有研究表明对于较严重的心理障碍, 短期治疗即使是达到25 次以上也不能比长期治疗更有效。

我们不能否认对一些个案而言能发生快速的改善, 但这有赖于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其次,也就是说, 个案是否能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依赖于过去经验对当前机能的影响。

一部分个案也许能在不探讨过去经验的情况下有所改善, 但其它个案可能不行。

这也引起SFBT 的第二个局限, 即它对历史与更广泛评价的忽视。

第三, SFBT 的更一般化的局限性在于它使得早期那种策略系统模式, 即严格遵守狭隘模式与那种认为一种模式能适合所有人的信念更加永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