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考研真题(706)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考研真题(706)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考研真题
706政治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5*8=40分
政治权力,政治参与,政治文化,单一制国家,民主
二、简答题4*15=60分
1、简述政治管理的职能
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3、政治心理的作用
4、政治改革的条件
三、论述题2*25=5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用政治社团的相关理论阐述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作用。

2、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用政治统治的理论来进行阐述和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考试真题06马原一1本质实践2 政治思想3公平4 经济发展5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二简述1 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2 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思想的内涵。

5 人民群众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论述1 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2 联系实际说明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的方法论意义07年马原一名解1 规律和规范2内容和形式3文化和文明4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5市场和市场体系二简答1简述真善美的含义及其统一2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社会有机体的特征3 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偶然性4 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09年马原回忆版,这是我曾经从论坛里找的,然后自己手写在本子上了,现在打在电脑上,希望对你们有用。

因为是回忆版不全,欢迎其他同学补充。

一名解1 矛盾的同一性2必然性和偶然性缺少3 4 5二简答1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变化2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3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缺少5 6三论述1 联系实际说明实践决定认识2 联系实践说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09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回忆版)一名解1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缺少3 4 5二简答1 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2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意义3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不太确定)缺少45 6三论述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 论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09复试笔试名词思政、思政环境、思政艺术、思想品德、简答1、思政学的直接理论依据2、活动载体的依据、功能、运用要求材料分析1有关医生职业道德规范的,让你根据材料自己总结,然后谈谈对思政实践的启示和思考2、对“MPA为了高位,读为MBA了高新”的看法,讲一下读书是为了什么?思政应该坚持什么导向华中师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0年考研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物质、社会存在、金融危机、价值规律、垄断、真理和价值简答:为什么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如何理解人类认识运动过程的辩证原理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列宁晚年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论述:联系实际论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关系原理及其重要作用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名词解释: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简答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及确立的依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重要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的依据以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及处理他们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和经验论述题:联系实际论依法治国的基本策略联系实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研究生复试笔试考试试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 思想品德2思想政治教育3 思政环境4 艺术5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二、辨析1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总和2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三、简答:1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2文化载体的功能及其运用要求3 榜样示范法及其运用要求四、论述:联系实际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矛盾2011专业笔试题目:一、名词解释(5*5)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二、判断说明(2*10)1、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2、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9—2015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真题

2009—2015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真题
2、毛泽东思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及其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1、质、量、度2、人性与人的本质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简述题
1、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简要说明内容和形式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及主要内容
3、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4、非理性因素的含义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三.论述
1.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的原则
2014年
一、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实事求是3科学发展观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5依法治国6社会主义本质
二、简答题
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主要内容。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1为什么在共产主义社会以交换为基础的生产便会崩溃?
2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明“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含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
4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中做出的调整?
三、论述题
1意识的能动作用
2013年
一、名词解释(共6题30分)
1、物质与意识2、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3、主体与客体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6、商品与价值
5.社会主义民主下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坚持要求。
2.联系实际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010年
一名词解释
1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华师政治学基础真题12

华师政治学基础真题12

2012政治学基础真题答案1, 名词解释(每题8分)1、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公民行使政治表达和诉愿权利的行为。

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

这些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政治言论等等。

公民以政治表达影响政府,主要是汇成一种集体效应,使政府明确感受到某些利益要求和支持意向。

2、政治监督政治监督是政治权力在政治管理过程中对于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的监督和规范行为。

政治监督具有维护社会成员利益,维护政治决策和组织规则,防止、纠正和处罚公职人员和社会成员逾矩行为的功能。

政治监督行为的特点是:权力性;合法性;监控性;追究性。

政治监督包含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于公职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监控,一是对于社会成员行为的督导和规范。

3、中央权力中央权力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它是相对于地方权力而言的,指在全国范围内受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服从和认可,从而具有了合法性的公共权力。

中央权力具有最高性,唯一性,和不可侵犯性,它统领着地方权力,制约着地方权力。

中央权力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维护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即为全国人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安全。

4、德治方式即通过社会道德和伦理建构、维护政治统治的方式。

政治权力以道德伦理建构和维护政治统治,必须确立特定社会的公共伦理,同时,必须使其政治统治在价值和规范意义上具有与公共伦理的高度吻合性,以此确立政治统治的道德合法性和正当性5、 政治态度政治态度是社会成员对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及其实际形态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倾向,表现为对特定政治权力、政治权利、政治制度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成或反对的倾向状态。

政治态度的特点包括:其一,政治态度是特殊的心理要素,它不是心里反应本身,而是对心里反应的一种规定;其二他是综合性心理要素。

即政治态度既不是与其他心理要素并列存在的,也不是在其他心理形成时形成的,而是其他心理要素形成以后的心理结果。

政治态度在政治心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政治行为的准备阶段,是政治心理转换为政治行为的毕经环节,政治态度的倾向性决定了政治行为的选择指向。

政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政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政治学根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说明1、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展非选举性的煽动和传播,用以促进或阻挡某方面公共政策的变更,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表达自己的利益主见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

其作用主要在两方面:一,影响公共政策;二,影响政治民主化。

2、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之间,或政治和公共职位候选人之间,或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达其政治偏好或政治看法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政治投票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在选举、罢免、复决等各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3、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遵照区域划分原那么组织起来,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特点: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

国家是一种特别的暴力机器。

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

4、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干脆动态表现,他是人们在特定利益根底上,围围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绽开的社会活动。

政治行为有四个根本要素,即政治行为的性质、主体、方向和方式。

政治行为的性质受着政治关系性质及其内在冲突的支配和作用,阶级社会中,政治行为一般具有阶级性,受着阶级利益的影响和支配;政治行为以特定利益根底上的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主体为物质担当者;政治行为的方向既含有人们的主观动机,又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政治行为的方式即政治行为模式,他是社会政治关系、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困难过程5、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就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表达的利益关系根底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见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见,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

对于政治这必须义可以作如下理解:1.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2.政治权利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根底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气。

历年华师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历年华师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2001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政治关系2.政治社团3.政治参与4.政治人5.议会共和制二、简答1.简述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分权原则”的出发点2.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相互关系3.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形成的主要原因三、论述1.比较分析传统组织管理与现代政治管理的区别2.联系我国当前改革实际,谈谈社会政治心理与政治生活的双向互动关系四、辨析题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家主权也相应的变化2.民主既是国体问题也是政体问题,还是国家活动的原则2002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国家历史类型2.分权制度3.政治社团4.民族二、简答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2.从哪些发面说明政体的复杂性何多样性?3.简述政治文化的内容4.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三、论述1.如何理解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2.请你阐明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主要观点3.试述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党中的地位和作用2003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邦联制2.压力集团3.立法机关4.政治权利5.政治科学二、简答1.简述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关于政治统治的三种类型2.政治参与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3.简述现代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4.政治改革有哪些基本特征三、论述1.试析政治社会化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2.论权力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2004 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政治民主2.政党制度3.政治社团4.政治心理5.政治社会化二、简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政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政治权利的特征有那些4.政治改革有哪些特征三、论述1.论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2.用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实践2005 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政治行为2.国家结构形式3.政治投票4.政治革命5.政治社会化二、简答1.如何理解政治权利的涵义?2.简述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的关系?3.简述政治社团的特征?4.简述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三、论述1.试述政治革命的特征,条件和作用2.运用政党理论,阐述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2006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政治关系2.政治斗争3.政治选举4.政治社团5.政治思想二、简答1.简述利益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2.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征3.简述政党的作用4.简述政治改革的特征三、论述1.试论述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0XX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初试真题[修改版]

20XX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初试真题[修改版]

第一篇:2012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初试真题2012马基一、名词解释1、唯物与唯心2、联系与发展3、反映论与先验论4、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5、剩余价值与利润二、简答1、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2、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5、20世纪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和教训三、论述1、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原理论我国的文化建设2、以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论文化建设2012毛中特一、名词解释1、毛泽东思想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4、过渡时期总路线5、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简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意义2、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内容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相互关系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依据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针三、论述1、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意义2、联系实际阐述实事求是的内容及意义第二篇:2013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初试真题马原一、名解(共6对30分)1、物质与意识2、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3、主体与客体4、统一性与斗争性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6、(不记得了)二、简答(共5题60分)1、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2、为什么说真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3、如何理解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怎样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5、怎样理解实践决定认识?三、论述(共两题60分)1、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因。

2、用认识论相关原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飞跃毛中特一、名解(共6题30分)1、邓小平理论2、社会主义法制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5、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简答(共5题60分)1、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内容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及意义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及重要意义5、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及依据三、论述(共2题60分)1、联系实际论依法治国2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意义第三篇: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真题公共行政学2003年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机关行政2、政府行政过程3、行政发展4、公共产品5、第三部门6、《权利下放法案》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1、概述研究行政环境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简述行政领导的涵义和要素3、略谈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4、如何认识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论断5、怎样理解当代西方国家建立“企业化政府”的新理念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1、中西政府制度没有多大区别2、首长制行政体制无异于委员会行政体制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6分,第二题24分)1、我国行政信息制度的历史发展2、从我国加入WTO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主张管理思想史2003年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1、大卫.李嘉图的群氓假说2、《管理心理学》(莉莲.吉尔布雷恩)3、梅奥人际关系学说4、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说5、目标管理6、切斯.特巴纳德7、PDCA环(戴明环)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1、科特“新规则”的内容2、学习型组织的组成成分及其特征3、新三论及其在管理学上的意义4、坎南“政府失败说”的主要观点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析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管理思想的异同2、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较之传统的管理思想有何新变化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1、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实践2、日本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面临的新难题第四篇: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初试真题(教育技术学基础)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初试真题(教育技术学基础)一、汉英互译,解释。

政治学基础考研真题

政治学基础考研真题

政治学基础考研真题1、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是(? ?)[单选题] *A.上海浦东开发区B.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正确答案)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收回香港、澳门的主权2、73. 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表示生活绝对贫困。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在封建社会普遍存在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 )[单选题] *A.封建土地所有制(正确答案)B.劳动成果归地主C.土地公有制D.劳动成果平均制4、7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民族政治制度。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78. 收入分配公平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在生产关系上有明显的差异,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生产资料公有制B.消灭剥削阶级C.平均分配(正确答案)D.建立互助合作关系7、94. 消费能促进生产,所以在消费中多用一次性用品。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奴隶社会出现了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以下对阶级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在生产过程中承担不同工作的人群B.在生产过程中处于竞争地位的人群C.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正确答案)D.在生产关系中彼此合作的集团9、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区别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是()[单选题] *A.认识客体具有客观性的观点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正确答案)C.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观点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10、5. 小王每月工资6000元,他每个月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额是()。

* [单选题] *A、180元B、30元(正确答案)C、18元D、150元11、对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者关系理解正确的是()[单选题] *A.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正确答案)B.两者的领导者都是中国共产党C.两者的目的都是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D. 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彼此促进12、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关系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关系.
2.政治社团.
3.政治参与.
4.政治人.
5.议会共和制.
二、简答
1.简述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的“分权原则”的出发点.
2.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相互关系.
3.简述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
1.比较分析传统组织管理与现代政治管理的区别.
2.联系我国当前改革实际,谈谈社会政治心理与政治生活的双向互动关系.
四、辨析题
1.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家主权也相应的变化.
2.民主既是国体问题也是政体问题,还是国家活动的原则.
2002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国家历史类型.
2.分权制度.
3.政治社团.
4.民族.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从哪些发面说明政体的复杂性何多样性?
3.简述政治文化的内容.
4.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
1.如何理解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
2.请你阐明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3.试述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党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3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邦联制.
2.压力集团.
3.立法机关.
4.政治权利.
5.政治科学.
二、简答.
1.简述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关于政治统治的三种类型.
2.政治参与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简述现代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4.政治改革有哪些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试析政治社会化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2.论权力监督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004 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政治民主.
2.政党制度.
3.政治社团.
4.政治心理.
5.政治社会化.
二、简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政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政治权利的特征有那些.
4.政治改革有哪些特征.
三、论述.
1.论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
2.用政治参与的相关理论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实践.
2005 年政治学基础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政治行为.
2.国家结构形式.
3.政治投票.
4.政治革命.
5.政治社会化.
二、简答.
1.如何理解政治权利的涵义?
2.简述政治管理和政治统治的关系?
3.简述政治社团的特征?
4.简述政治民主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试述政治革命的特征,条件和作用.
2.运用政党理论,阐述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