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论文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糖尿病患者中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护理医学论文】

第1篇:糖尿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预测到2030年将增长至3.66亿。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改变和促进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和关键,在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五驾马车”中,饮食治疗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础。

传统的糖尿病饮食教育给予口头、图片式饮食知识宣教,步骤较多,计算比较繁琐,食谱固定,内容少;患者不易掌握和坚持,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因此,寻找简单、有效、个性化、患者乐意接受,易坚持的饮食治疗方式尤为重要。

本研究是有针对性地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进行个性化综合的护理干预,取得很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年3月至年4月在本科住院及门诊的糖尿病患者。

入选对象:住院一次以上,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思维正常、年龄在35岁以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选前已接受降糖药物治疗且病情相对稳定,其药物剂量至少在人选前1个月内保持不变,入选后不增加药物的剂量,不更换药物的种类,只有当空腹血糖小于3.9mmol/L或出现低血糖时,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具备一定的书写阅读和沟通能力且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及糖尿病肾病;妊娠期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等。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0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纳入49例患者,研究途中死亡1例(第10周车祸意外死亡),失访1例(第7个月出国),最终纳入47例,对照组纳入51例患者,研究途中失访2例,最终纳入49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慢性并发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采用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由丁bert等修订,我国万巧琴等进行翻译,科室5名专家(2名副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营养师)进行改编,该量表包括饮食、运动等6个维度,总共15个条目,其中饮食行为5个条目,该量表采用7分制计分,分数的大小表示7d内有几天遵循了自护行为,0分表示7d中未进行相关自护行为,该量表主要用来反映护理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进行的自我管理行为,特别是饮食的依从性行为的比较。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在我 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 尿病发生率 也明显 糖 增加 , 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也显 著增 加。早发现 、 早诊断 、 早治
是糖尿病 周 围血 管 病 变 、 糖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的危 险 因 素 J 。国内研 究显 示 , 烟是 糖尿病 足 重要 的独 立危 险 因 吸 素 J 。烟草 中含有去 甲烟碱会使血管收缩 、 痉挛 、 血供 减少 ,
社会支持等 自我护理 和控制 血糖 的方法 。护 理干预使 患者 及时发现问题 , 的放矢地给予相应指导 与帮助。提高患者 有
2 糖 尿病 足的分类和分级 根据糖尿病足病损分为湿性 、 干性和混合性 。根 据病因
糖尿病足分为神经型 、 缺血 型和混合 型。我 国糖尿病 足溃疡 主要是混合 型。根据糖尿 病足病损 的分级 , : 肤完整 , 0级 皮
组织较多 , 但无 明显骨质破坏 。Ⅳ级 : 骨髓炎 , 溃疡进 入骨质
尿病患者都应 学会 自我 检 测血 糖 、 尿糖 , 早识 别并 发 症。 及
护士应采取实际操作 进行 演示并现 场详细讲解 , 让患者学会 自我监测血糖。控制血糖 除合理 用药外 应通过 运动 和饮食
伴红 、 肿和流脓 。V级 : 复杂 的骨髓 炎伴 血管 闭塞。上述 病
无开放性病灶 ; 常表 现为肢端供血不 足 , 皮肤发 凉 , 紫褐色 呈
遵医行为 , 控制病情 , 减轻 焦虑 , 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 心 j 。
4 2 自我监控血糖 . 让患者学 会监控血糖是 预防糖尿病足
伴麻木 、 灼痛等 , 并有足趾或足畸形等高危表 现。 I级 : 表浅
软组织病损 , 有水 泡 、 糜烂 、 较小 的裂 口。 Ⅱ级 : 下软组 织 皮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干预论文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干预论文

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

方法:总结1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防治资料与护理体会。

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降血糖、抗感染、扩血管药物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措施。

结果:18例糖尿病足患者中16例痊愈,2例出院时创面干燥,范围明显缩小。

结论:积极护理干预能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减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12-02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若治疗护理不当或不及时,最终导致坏疽或截肢,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糖尿病足的患病数也呈上升趋势,所以加强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现将我科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防治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诊断符合who (1985)标准,男14例,女4例,年龄40~68岁,糖尿病病程2~25年。

18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足麻、疼痛、跛行等症状。

血糖均控制不良,均给予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扩血管药物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等治疗措施,同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

2 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患者因足部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极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甚至有恐惧心理。

因此,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期望,做好心理疏导。

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明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过程、疾病的转归、治疗及愈后护理的方法,使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

饮食护理干预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现代综合治疗中主要内容之一。

糖尿病足35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糖尿病足35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热、 疼及气 味情 况 , 感染局部应彻 底清创 , 时排 出脓 液 , 持 及 保
患者带来痛苦 , 神伤 害大 , 精 使患 者产 生厌倦 心 理 , 抵触 换药
治疗 , 不按 时来 门诊换 药 , 注意 伤 口的保 护 , 不 加重 了伤 口感
染, 延迟 了伤 口的愈合 。我们对 干预组实施 护理 干预 , 首先评 估与伤 口感染的有关 因 素 , 底清 理伤 口, 时排 出脓 液 , 彻 及 保 持伤 口引流通畅 , 结合 伤 口情况 选择合适 的敷料 , 控制伤 口感
心情愉快 ; 同时 要做 好 家属 的配 合 工作 , 生活 上 要 照顾 好 患
[ ] 张冰燕 , 3 胡爱玲, 陈清 霞, 一例臀部 深部感 染伤 口的 等.
护理[ ] 现代临床护理 ,04,( )6 6 . J. 2 0 3 1 :0— 1 本文编辑 : 王海燕 20 0 8—0 8一l 3收稿
减轻 了患者 的痛苦 。 参考文献 :
药时伤 口内无 大量 渗 液滞 留 为标 准。填 充敷 料 要 注意 松 紧 度, 过紧会影 响引流和血供 , 过松则 使敷料 不能与基 底很好 地
接触 , 降低敷 料效用。
3 3 伤 口疼痛护理 .
伤 口感染 后释放 致痛物 质和炎 性介质 ,
内外对伤 口处理 的最新进展 , 介绍治疗 成功 的病 例 , 增强患 者 治疗信心 。
能力 , 营养不 良, 缓 伤 口愈 合。指 导患 者 摄 人足 够 的热 致 延 量 、 白质及维生 素 , 蛋 为伤 口愈合提供 良好 的环境 , 促进康复。
4 讨论
3 2 伤 口护理 .
对患者伤 口要 进行评 估 , 详细 了觯 病情 和伤
[ ] 魏安 宁, 1 吴国珍. 术后 患者情绪 的调查 分析[ ] 中国临 J.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篇一:糖尿病足护理论文糖尿病足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溃疡,坏死导致截肢的有效性。

方法:对11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局部治疗,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治疗,饮食治疗,健康教育等。

结果:治愈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复发率降低。

结论:指导患者做好自我足部护理,减少和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1]。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1 生活护理指导1.1 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软皮的皮鞋、运动鞋是[2]最理想的,鞋型应尽可能选择方头,要保证鞋与足相比较宽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

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以及塑料的鞋子。

要常常检查鞋内部可能存在的异物,选择的袜子要既透气又吸汗(全棉之类),不要穿有补丁的棉袜和鞋子,以免受力不均,影响血液循环,并且要求常常换洗。

1.2 正确的洗脚和保护脚为保护足部卫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洗脚。

洗脚前最好用手或温度计测量水温,因为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所以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

温度一般为40°c 左右为宜。

可一边泡脚一边加入温水,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

洗完脚要用软毛巾将脚擦干。

秋冬季节足部宜干裂时可使用适量润肤霜。

冬季禁忌用热水袋取暖,不能用烘烤器直接贴患者足部,以防烫伤和水泡发生。

每日进行足部检查,若有皮肤皲裂湿冷,肤色变化,感觉缺失,或局部红肿热痛等,都可能提示已经发生足部病变,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2 饮食护理2.1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

让患者参与治疗使患者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定时、定量,吃低盐低脂,低蛋白,营养丰富宜消化食物,饥饿时可增加一些含糖量低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黄瓜等。

2.2 合理用药物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发展与血糖密切相关。

持续过高的血糖导致患者发生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急慢性并发症和糖尿病足的主要根源。

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足作用论文

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足作用论文

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预防糖尿病足发生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

方法 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测量结果、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和行为,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足预防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21-02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

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计划的、适时的护理干预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入住我科的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32-72岁,糖尿病病程2-22年,ⅰ型糖尿病21例,平均空腹血糖8.4mmol/l,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13.5mmol/l;ⅱ型糖尿病39例,平均空腹血糖8.2mmol/l,平均餐后2小时血糖11.2mmol/l。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类型、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注:各项指标比较,p>0.05。

1.2 病例选择纳入:(1)患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2]。

(2)年龄32-72岁,糖尿病病程2-22年者。

(3)积极接受治疗,主动按照护理干预措施进行预防者。

(4)无严重合并症者。

排除:(1)非糖尿病高血糖患者。

(2)不能配合治疗、调查和采取预防措施者。

(3)理解能力差,或有痴呆、脑血管病肢体残疾者。

糖尿病足干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糖尿病足干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糖尿病足的干预护理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235-01【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

结果:研究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两组综合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防止糖尿病足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致残率,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干预护理;效果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因合并神经病变和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造成下肢保护功能减退而发生溃疡、坏疽等症状,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1。

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2。

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我科2008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7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护理并探讨了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科2008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78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81例,年龄39~80岁,平均年龄(56.7±5.4)岁,糖尿病史8个月~32年,所有患者均符合who提出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足诊断标准。

根据wagner分级法判断糖尿病足:0级31例(有发生足溃疡危险的因素,皮肤无开放性病灶);1级37例(表面有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42(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或骨的感染);3级29例(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22例(骨质缺损,部分足趾坏疽);5级17例(足的大部或全部坏疽)。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干预论文

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干预论文

浅析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22-0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不足,没有积极治疗,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引起某些严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部病变就是严重并发症之一,重者可使患者致残,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负担。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糖尿病足发病率为0.9%-14.5%。

何谓糖尿病足?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

本病轻者只有足部轻微疼痛,重者下肢出现坏疽。

由于其危害严重,致残率高,如何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及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预防措施1.1严格控制血糖糖尿病足是长期高血糖造成的足部血管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足部和(或)下肢血管病变致患处微循环障碍,又因周围神经营养障碍而变性,出现感觉障碍,而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出现溃疡和(或)坏疽。

高血糖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截趾(肢)的主要诱因,高血糖影响伤口愈合。

因此,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认识到高血糖的危害,使患者自觉地严格遵医嘱服药或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定期检测血糖,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检测血糖的周期。

1.2严格控制饮食。

严格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控制好血糖的前提和基础,控制总热量,三餐做到定时定量,营养均衡,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增加含钙食物的摄入,在进行饮食治疗的同时,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做到严格禁烟、酒,少吃食盐。

1.3选择合适的鞋袜:鞋不合适,容易使趾甲及足部皮肤病变。

软皮皮鞋、运动鞋是最理想的鞋子。

鞋型宜选择方头,要保证鞋较足略宽、透气且有一定的抗击外力的作用。

不要穿高跟、尖头、硬皮及塑料鞋,还要经常检查并取出鞋内可能存在的异物。

袜子应选择棉质地和羊毛质地为好,既吸汗又透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关键词】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58-01糖尿病足(足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合并神经病变使足部感染,感觉障碍,合并血管病变使下肢缺血失去活力,在此基础上,足部外伤合并感染,导致糖尿病足部病变、溃疡、坏疽甚至截肢[1]。

如何教育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导致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危害性,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加强预防保护意识,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对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对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进行综述。

1 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1.1 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代谢本身并不直接参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但糖尿病时的高脂血症、高血糖症及其所产生的蛋白非酶糖基化产物可通过促进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及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周围血管病变的发展,同时高脂血症和神经结构蛋白的非酶糖基化还可通过破坏神经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促进神经病变的发展[2],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周围神经营养障碍而变形,血糖控制不良还可影响伤口愈合,因血糖增高时,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功能受损,转移因子不能相应的增加以促进伤口愈合[3]。

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良者比血糖控制正常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率可高出两倍,因此血糖保持正常范围,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

1.2 足部损伤因素糖尿病足是在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部损伤引起感染、溃疡、坏疽,最后截肢[1]。

临床上,许多足部切除病例的起因是一个小小的足部伤口,患者常因忽略护理和处理不当导致足部细菌感染,引发足部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1.3 保护性感觉缺失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易感因素[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首先侵犯的多为深感觉,如震动觉、位置觉受损,进一步为浅感觉受损,如触觉、痛觉、温度觉、压力觉障碍[1]。

压力觉是足部的一种保护性感觉,保护性感觉缺失对预测糖尿病足溃疡发生有重要意义。

1.4 足底压力因素足底压力增高是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高危因素,足底压力增高可用于预测糖尿病足溃疡,是足溃疡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达70%~90%[5]。

fykberg等[6]利用footescan系统对251例不同种族糖尿病人群的足底压力进行前瞻性的溃疡风险预测研究,发现压力增高是发生足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足底压力增高,角化细胞的活性增强,局部形成胼胝增加了压力负荷,特别容易发生溃疡。

1.5 老年人是糖尿病足的危险人群足溃疡多发生于糖尿病起病10年,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约45%发生足部神经障碍性病变[7]。

人体在40岁以后,逐渐走向衰老,细胞、器官组织和整体的糖脂代谢能力以及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酶、激素等都呈现退行性改变,而老化的机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洪英霞等[8]对96例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原因是患者对疾病一知半解及自身的生理变化引起记忆力障碍以及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

另外,老年人下肢血液循环不良也是造成老年人糖尿足的危险因素之一。

1.6 足部护理知识缺乏,护理行为不良范丽凤[9]等对35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缺乏日常护理知识和健康足部护理行为。

在新发生足溃疡患者中,只有不到25%的患者认识到他们有可能发生足溃疡的危险性,80%的患者未进行过足的检查,reiber[10]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缺乏保护性足的知识教育,截肢的危险性增加3.2倍。

已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患者不发生足溃疡[11]。

由于护理知识的缺乏,按摩足部目的不明,手法不正确导致糖尿病患者足部损伤。

2 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目前糖尿病末梢神经和血管病变不能彻底预防,故糖尿病足在防止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12]。

有研究表明[13],糖尿病足截肢中有50%是可以预防的,当然,当动脉阻塞至一定程度时截肢将不可避免,但临床上通过加强对有危险因素的糖尿病足的预防性保护和针对性治疗,至少可推迟截肢,仅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护理即可明显减少截肢率和缩短糖尿病足患者1/3的住院时间,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要加强有关糖尿病足的知识教育,让其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及糖尿病足的危害性。

2.1 严格控制血糖2.1.1 血糖的自我监测 sarol[14]等对1307例病人有关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自我监测的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在同样多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自我监测血糖的病人比不检测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低0.39%。

另有研究证明[15],病人单独增加监测血糖的频度或规律运动和严格执行医嘱规范使用胰岛素能使hbalc下降2.9%。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病人或患其急性病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严格控制血糖,阻止或延缓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的发展对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有着重要意义。

2.1.2 建立良好的运动行为习惯避免久坐少动,增加运动,运动可直接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糖的利用,使糖原合成增加,胰岛素水平降低,同时还可以激活骨骼肌中胰岛素的活性,从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1]。

运动强度应该是渐进式的,研究显示[16],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加瘦身,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运动频率:开始每周2~3次以后逐渐增加5次以上,运动时间为每次1~2h,研究显示同样的运动和强度,下午或晚上要比上午多消耗20%的能量,所以运动时间最好选择下午或晚上[10]。

建议进行有氧运动。

研究证明[17],有氧运动能减轻体重,降低肥胖者的血脂水平,提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常见的有氧运动:快走、登楼、骑自行车、慢跑、跳绳、各种球类运动、游泳[10]。

国内报道运动对有效控制血糖具有重要的意义。

2.1.3 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尽量避免进食煎、炸食品,避免狼吞虎咽式的进食,尽量减少外出饮食或宴会,每日三餐定时、定量、定营养要素,不定食品的饮食疗法,早饭要吃,晚饭避免过饱。

早餐至少达到总热量的35%,晚餐不超过30%,控制饮食,保持标准体重对治疗远期达标和预防并发症有战略意义。

2.2 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自己的血糖变化,不重视足部的病变,而使患者充分认识其危害性,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正确的防护知识[12]。

(1)患者要注意保护双足避免受伤,注意足部卫生及鞋袜的穿着,每天用39℃~40℃温水泡脚,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吸干趾缝间的水分,各季洗完脚后,脚易干裂时涂润肤膏、甘油。

(2)鞋袜透气性要好,袜子不要太大要软而无破损或补丁,不要穿带松紧带的袜子,每日更洗,更不能穿不平整的袜子。

(3)鞋子要宽松,防止发生嵌甲,避免穿前面开口或露出脚趾的鞋,更不能赤脚外出,穿鞋前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坚硬的异物,鞋不合适或长时间行走在足的负重区域或经常受到摩擦的地方极易形成厚重的胼胝。

胼胝的形成是发生溃疡的前兆。

(4)剪指甲要小心,按时修剪并在泡脚后指甲变软时再剪,剪指甲不能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甲沟的皮肤而导致感染,有胼胝的患者不要用剪刀削挖,需请专业人员处理。

(5)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建议测试足部的感觉,包括关节位置觉、足部震动觉、温度觉、触觉、压力觉等[18]。

(6)学会足部检查,如有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感觉异常、趾甲变形等要及时正确求医,防止贻误病情,国内外的经验证明,有效的足部护理和预防教育能显著地降低糖尿病足的溃疡发生率和减少截肢,并降低医疗费用[19]。

2.3 改善足末梢的血液循环(1)按摩足部可以改善微循环,文献报道[18],足部按摩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30min,动作轻柔从趾间开始向上按摩,血液循环明显改善,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恢复。

(2)老年患者下肢血液循环不良,除注意保暖外,可指导患者做逐步运动。

方法:平卧,抬高患肢45°,维持2min,足下垂2min,平放2~5min。

反复5~10次。

足部及趾向上、下、向外运动10~20次,早晚约10min[2],促进血液循环。

2.4 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目前,糖尿病足的教育已经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渗透到患者的综合治疗计划中,影响疾病的发展、转归。

医护人员应满足患者知识需求,加大糖尿病足的预防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对足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帮助患者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尤其以老年人为重,如使用实物模具、幻灯片、图片等直观教育方法,引导患者复述,提问题等,反复强调提高认识水平。

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发生原因、危害、治疗预防方法,使患者认识到因并发症而截肢致残不是不可避免的。

增强患者保护意识,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至关重要。

3 早发现,分级预防蒋其霞[20]等认为预防教育应从低危患者着手,中、高危者列为重点预防对象,早期发现分级预防,根据足溃疡发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干预,体现“三级预防”的宗旨,结果显示早期干预尤其是高危者可促进溃疡发生率有感于前的38.89%降至6.88%,糖尿病足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是有效降低足溃疡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1] 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6.[2] 张蜀平,陆菊明.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的若干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1996,16(4):184.[3] chaw je.boulton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problems. diabeters, 1997,46:58-61.[4] lehto s,ronnemaa t,pyorala k,et al.risk factors predicting lower extremity amputations in patients with niddm,diabertes care,1996,19(6):607-612.[5] wrobel js,birkmeyer nj,dercoli jl, et al.do dinical examination variables predict high plantar pressures in the diabetic foot? j am podiatr med assoc,2003, 93(5):367-372.[6] frykberg rq, lavery la, pham h,et al. role of newropathy and high foot presswres in diabetic foot ulceration,diabetes care,1998,21(10):1714-1719.[7] marek jm,krupski wc.current therapy in vascular surgery3rd ed.sr louis,1995,558-564.[8] 洪英霞,江燕.老年糖尿病遵医不良的原因探讨及护理.中原医刊,2001,28(7):65.[9] 范丽凤,张小群,郝建玲,等.糖尿病足病干预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5,40:493-497. [10] reiber ge,pecoraro re, koepsell td.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case-control study.ann intem med,1992,117(2):97-105.[11] singh iv,armstrong dg,lipsky ba. preventing foot ulcers in patient with diabetes. tama, 2005,293(2):217-218.[12] 刘天纾.糖尿病足预防与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5-307.[13] 严励,王川.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2003,24(7):689-691.[14] sarol jn.self-mnitoring of boold gluase as part of a multi-component therapy among mon-insulin requiring type2 diabetes patient:a meta-analysis(1966-2004).curr med res opin,2005,21(2):173-184.[15] peyrot m, rubin rr.modeling the effect of diabetes education onglycemic control.diabetes educ, 1994,20(2):143-148.[16] scott or.the role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obesity. pediatr mus pitmen,2000,126:33-40.[17] 沈洁,谷卫.儿童肥科症的干预治疗.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4,24(6):404-406.[18] 曹宏伟,张希荣,王艳红,等.涌泉照射与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针灸临床杂志,2001,17(6):35.[19] 戚超英,邓婉萍,马育璇,等.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54-256.[20] 蒋其霞,耿广莉,常艳,等.188例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85-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