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教学内容第9课辛亥革命课型新授课编号探究一:材料研读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二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
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
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1.材料一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分别是如何阐述它们的?2.从材料二中分析革命志士领导的这些起义为什么会失败?3.结合所学知识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探究二:材料研读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下台,去世。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中国近现代史》请结合材料,谈谈辛亥革命的意义?7.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是首创性义举,主备审核教研组使用时间学习目标通过梳理孙中山建立革命党和武昌起义的史实,能够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重点、难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探讨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了解历史)浏览课本小标题及正文,写出本课学习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1)(2)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识记历史)阅读教材,请注重基本的知识点,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提炼,注意在课本上勾画要点。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理解历史)结合图片、资料,细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以下问题,并交流收获,将正确理解进行标识记录。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无答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探求新知一、寻访革命志士的奋斗足迹【分享交流】(小组代表发言)【问题探究】一:革命精神学习借鉴材料一:黄兴《绝命书》材料二:林觉民《与妻书》材料三:方声洞《禀父书》●阅读材料,说说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二、感悟武昌起义的首义精神【自主学习】了解起义爆发的过程起义时间:领导人员:起义规模:持续时间:结果及意义:【问题探究】二:分析起义胜利的原因材料一:“湖北新政”组图(1)从以上材料可见,此时的武汉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湖北革命团体”表格(2)晚清湖北革命团体的活动对武汉有怎样的影响?【问题探究】三:感悟武昌首义的精神材料一:《武昌首义》节选感知到了什么情况: 感悟到了什么精神: 材料二:阳夏保卫战感知到了什么态度:感悟到了什么精神:材料三:“武昌起义”大事记感知到了什么结果:感悟到了什么精神:三、理解辛亥革命的深刻意义【知识普及】了解辛亥革命的概念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年)的()起义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建立”而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
【问题探究】四: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材料一:武昌起义后形势图(1)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带来怎样的直接影响?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我国出现了两大时尚……材料三:中华民国建立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2)革命的成功又带来了哪些深远的影响?★巩固练习1、湖北省武汉市是闻名中外的“首义之城”,漫步在阅马场附近,看到“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
这里的“政治上的大解放”是指()A.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归纳小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含答案)

第9课辛亥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
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
3.理解并清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及评价。
【学习难点】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学习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925年3月12日,一位伟大的革命者病逝于北京的协和医院,他就是孙中山。
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十几万民众自发前去悼念,更有数万群众护送其灵柩一路步行到西山下葬,充分表达了各界对孙先生的高度拥戴。
3月12日是植树节,当我们播种绿色的生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别忘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烈士们洒下的鲜血。
在那样一个军阀混战,魑魅横行的年代,孙中山的伟大实践越来越被广大民众所认同。
年轻的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唯有“医国救族才能解救亿兆穷苦大众”,从此,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担负起了医治中国的重任。
倾其毕生精力,他要使中国走向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让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一切理想的实现都必须通过革命打造现代化的制度方能完成。
当“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惨败,“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遇挫,“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被剿杀后,辛亥革命能完成对中国腐朽肌体脱胎换骨般地改造吗?让我们一起走近孙中山,走近辛亥革命来寻找答案。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
结果: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3.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4.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
1911年,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临时决定提前举事。
结果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2019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9课 辛亥革命精品教育.doc

第9课辛亥革命
【预习指导】
基础知识考点一:革命志士的奋斗——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2. 简述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后历次武装起义的作用。
革命党人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虽然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逐渐把革命推向高潮,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基础知识考点二:武昌起义
1. 组织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
2.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
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以黎元洪为都督。
3. 武昌起义后,全国半数以上各省份纷纷独立,支持革命。
4. 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5.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它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第 1 页。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上9辛亥革命优秀导学案

A.刘道一B.秋瑾C.蔡绍南D.徐锡麟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4、武昌起义的主力是()
A、市民
B、学生
C、工人
D、倾向于革命的新军
5.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和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6.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因此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B.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D.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7.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9课 辛亥革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9课辛亥
革命
【预习指导】
基础知识考点一:革命志士的奋斗——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革命党人组织的多次武装起义虽然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但是革命党人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逐渐把革命推向高潮,为武昌起义的成功准备了条件。
基础知识考点二:武昌起义
1. 组织武昌起义的革命组织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
2.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在武昌发动起义取得胜利,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
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以黎元洪为都督。
3. 武昌起义后,全国半数以上各省份纷纷独立,支持革命。
4. 辛亥革命的性质:一场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5.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它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第1页/共1页。
历史部编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八年上学期历史教学案八年班姓名第9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庆起义、绍兴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的史实;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武昌起义的爆发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认识孙中山等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资源: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醴起义经过、结果、地位、影响?2、安庆、绍兴起义概况、结果?3、广西起义概况、结果?4、黄花岗起义背景、概况、结果、影响?二、武昌起义1、武昌起义背景、直接原因、爆发、成果、发展?2、辛亥革命由来、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性质?(二)合作探究: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三)拓展延伸:43页材料研读(四)知识梳理:略(五)巩固训练: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人。
他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绩是领导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A .结束了封建帝制B、.改变了社会性质C .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D .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3、小明到广州旅游,特地来到黄花岗烈士墓悼念英雄,这些英雄牺牲在()A .鸦片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 .义和团运动时期D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4、1912年9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
其中“革命”()A、首先爆发于南京B 、高举“自强、求富”口号C 、首义发生于武昌D 、直接导致全国所有省份脱离清政府5、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成立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C 、推翻了封建制度D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6、辛亥革命中首次取得胜利的起义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历史 第9课 辛亥革命 导学案

什么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三、拓展延伸
请思考,诸如武昌起义等革命活动中,表现出革命志士什么样的精神?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使武汉有如此美誉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黄花岗起义
2、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安庆起义B.广州起义C.萍浏醴起义D.广西起义
吴起县第一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导学案
课题
第9课辛亥革命
授课时间
累计课时
主备人
续朝霞
审核人
执教人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掌握革命志士奋斗的经过;2、了解辛亥革命的经过与历史意义;3、认ຫໍສະໝຸດ 辛亥革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当堂检测、课后作业)
教师:方法与策略
学生:收获与疑惑
3.安庆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有()
A.黄兴B.赵声C.谭嗣同D.秋瑾
3、论述题
请你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次数
时间
等级
(二)武昌起义
1.,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时倾向革命的。
2.,武昌城内新军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新军起义相应。,起义军成立,推举为都督。
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自主学习
(1)革命志士的奋斗
1.,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的由此大振。
2.,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 知道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
2.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
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
辛亥革命爆发及评价。
【学习难点】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导入新课】
展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的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九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自主学习】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蔡绍南发动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
这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在安庆发动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准备在绍兴策应的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与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
,最终失败。
4.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提前举事,亲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
但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
1概况: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革命党人首先起义,被起义军占领。
、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为都督。
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2.影响:
(1)辛亥革命推翻了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制度的终结。
(2)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当堂达标】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 萍浏醴起义
B 镇南关起义
C 安庆绍兴起义D黄花岗起义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
她在同
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绍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广西起义
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春雨湿黄花”,次对联写的是()
A、浙皖起义
B、广西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4、孙中山说:“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其所指的战役是()
A.浙皖起义
B. 广西起义
C. 武昌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5.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
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A.东京B.武昌C.广州D.南京
6.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有这样一段童谣:“孙中山开炮了;革命党,进城了…”这段童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7.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8.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
这主要是指它()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D.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遗言启迪后人。
”这副对联歌颂了是谁的主要功绩?( )
A. 毛泽东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孙中山
10.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的“飞跃”指的是辛亥革命()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
下列表述不争的是()
A、萍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领导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B、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死难
C、1907年孙中山领导广西起义,试图夺取镇南关
D、孙中山率领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因众寡悬殊,黄花岗起义失败
12、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等命名。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给民众带来的影响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建立了中华民国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布置作业】
13. 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请回答:(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后来,孙中山把该政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
(2)请问当年哪两座城市分别见证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其震撼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4)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
弥留之际仍心系民族复兴,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如何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呢?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