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合集下载

守株待兔的典故

守株待兔的典故

守株待兔的典故
守株待兔是一个出自《韩非子·五蠹》的寓言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他每天勤奋地耕作,但生活仍然很贫困。

有一天,他正在田里耕作时,看到一只兔子因为惊慌失措而撞死在了一个树桩上。

农民非常高兴,他把兔子带回家,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之后,这个农民便放弃了耕作,每天都在那个树桩旁边等待,希望再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

然而,他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兔子,而他的田地也因为无人耕作而荒芜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不能总想着不劳而获。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死守经验,不知变通,否则只会一事无成。

守株待兔——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成语故事

守株待兔——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成语故事
S h o Zhu D a i Tu
守u 株 待 兔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成语故事
讲师:PPT
春秋时,宋国有位农夫。 有一天,他正在田里工作的时候 突然看见一只兔子,往大树的方向快跑
接着只见它倒在干附近,一动也不动。 农夫走过去一看,原来兔子跑太快。 撞上大树,脖子折断死掉了。
于是农夫高兴的捡起死兔子。 回家饱餐一顿
从此以后,农夫再也不耕田。 整天守在大树旁,以为可以再捡到兔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根本等不到任何 一只兔子。
邻居看到农夫每天守在树下
而一旁的农田都是野草,就去问他, 知道原因后,每个人都忍不住大笑, 觉得他实在是笨的可以,怎么可能
又有兔子会不小心撞上大树呢。
守株待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喻固执已见,不知变通, 或者指妄想不劳而获, 只想坐享其成的人
G a n X i e Guan Kan
感谢观 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成语故事
讲师:PPT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成语:守株待兔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于是他便放下锄头每天在树桩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释义: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原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而今居然想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当今的百姓,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样的错误呀!故事: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揭示道理: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辨析:“守株待兔”和“刻舟求剑”,都含有“不知变通”之意。

但“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观努力,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剑”偏重于“刻”和“求”,强调虽然主观上努力,但不了解情况变化,不知变通而采取错误方法。

守株待兔能用于褒义,只要掌握了规律,在兔子必经之道上栽几棵树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

比如某地是日军必经之地,我们只要在此做好准备,守株待兔即可。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守株待兔作文篇一古时候的一天,有个农夫在田里干活,他看见有只兔子“噌噌”的朝他田地里最大的那棵树冲去,因为只顾着跑,没有注意,所以撞到树上撞死了,农夫想:“难道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天助我也?不管了,拿回家再说。

”说着,农夫很快就把兔子拿回了家。

在回家地路上,农夫又想:“要是天天有兔子让我抓那该有多好呀!”于是第二天,农夫去田里最大的那棵树下,希望还能抓到兔子,可是没有捉到。

农夫不甘心,第三天,农夫又去了,可还是没等到。

慢慢的,农夫连田里的活都忘了干了。

结果,田里的庄稼都死光了,兔子也没抓到。

农夫的儿子长大了,农夫的儿子知道爸爸想抓兔子,而给人们留下了笑柄,农夫的儿子就想办法,要想人们改变对他爸爸的看法。

农夫的儿子就想:“兔子既然不来找我,我就去找它。

”于是,农夫的儿子就在田里所有兔子能到的地方布下了天罗地网,果然农夫的儿子抓到了很多兔子。

于是他又想:“我天天这样抓兔子,太省力了,我真是太聪明了!天天有兔子抓,我不用干农活了。

”于是,农夫的儿子开始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可是慢慢地连小兔子也抓完了,他的庄稼也没有种成,兔子也没有了。

最后农夫的儿子落了个地荒人瘦的下场。

真是坐吃山空。

农夫的孙子长大了。

他去外面读书,学到很多知识,回来后,决心改变爷爷和爸爸的干活方法。

农夫的孙子买了兔种开始培育兔子,等兔子长大又繁殖小兔,再把大兔子卖掉,一边在田上种庄稼,因为他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辛勤劳动才会有收获。

几年后,农夫孙子的家业越来越大,变成了一座很大而且很漂亮的庄园。

这个祖孙三代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勤奋之心、科学之心、奋斗之心才有前途。

这真是:农夫爷儿守株待兔,饿死。

农夫爸儿张网待免,人瘦。

农夫孙儿养兔种庄稼,富了。

守株待兔作文篇二三年级下学期我学了《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故事写了古时候有一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

野兔飞一般的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滋滋地回家去,从此他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的庄稼也全完了。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在中国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叫王老汉的农民。

王老汉家境贫困,每天都要辛勤劳作才能维持生计。

有一天,王老汉在田间劳作时,不小心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野兔。

他心想,如果能够将这只野兔养好,将来可以卖个好价钱。

于是,他将野兔带回家中,用心照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野兔伤愈后,王老汉便决定将它放归自然。

然而,就在这时,王老汉突然想到了一种主意。

他在田地里种下了一根树干,然后在旁边挖了一个坑,将野兔放入坑中,用一根树枝将它固定住。

王老汉心想,这样一来,野兔就会在这里等待,等待更多的野兔前来。

他相信,自己将来一定会因此而发财致富。

然而,日复一日,王老汉每天都在田地里守株待兔。

他期待着更多的野兔前来,带来更多的财富。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却始终没有任何野兔前来。

王老汉开始感到焦急和失望,他不明白为什么其他野兔没有被吸引过来。

就在这时,一位路过的老农民看到了王老汉守株待兔的情景,他笑着对王老汉说,“你这是在守株待兔啊!这可是一个成语故事呢。

”王老汉不明白老农的意思,便询问其含义。

老农民告诉他说,守株待兔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故事,意思是指盲目等待,不切实际地期待奇迹发生。

他告诉王老汉说,兔子是不会傻到被一根树枝吸引过来的,而且野兔也不会主动前来,更何况是被树枝固定在地上的。

王老汉听了老农民的话后,恍然大悟。

他意识到自己的愚蠢行为,明白了守株待兔的荒谬。

他意识到自己应该放下幻想,努力去种田,而不是盲目等待不切实际的收获。

于是,他放开了固定的野兔,重新投入到农田的耕作中。

从此以后,王老汉再也没有守株待兔,而是勤劳耕作,专心致志地种田。

他明白了只有通过辛勤劳作,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

最终,他的田地里长满了丰收的庄稼,他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告诉我们,盲目等待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只会让人陷入困境。

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收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不要期待奇迹的出现,更不要陷入盲目的等待中。

大班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选13篇)

大班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选13篇)

大班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精选13篇)大班故事《守株待兔》篇1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守株待兔”的由来。

2、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体验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准备:1、《守株待兔》动画视频、农夫、兔子的手偶。

2、“守株待兔”寓意的相关图片若干幅。

过程:一、通过猜测,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农人”:“这是谁啊?”(这是一个宋国时期的农人)2、教师出示“兔子”:“这是谁啊?”(兔子)3、“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么一起来听听看。

”二、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成语“守株待兔”的由来。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至“等着兔子跑过来撞死”。

提问:(1)“他是在什么地方捡到兔子的?”(树桩旁)(2)“兔子是怎么死的?”(自己不小心撞死的,是碰巧,是偶然遇上的)(3)“农人捡到兔子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5)“你觉得兔子还会再来吗?为什么?可是那个农人一直相信它会再来。

”(幼儿猜测)2、“他到底有没有等到兔子呢?我们继续往下听这个故事。

”教师继续讲述故事至最后。

提问:(1)“他等到了吗?有没有再捡着兔子?为什么没有等到兔子?”(2)“他没有等到兔子,反而怎么样了啊?”教师小结: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兔子也没有等到。

3、“那现在我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这个故事,等下请小朋友来告诉我如果你是这位农人,你会怎么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播放“守株待兔”动画视频,理解成语“守株待兔”的寓意。

1、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1)“原来他的庄稼长得怎么样?后来又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2)“可是为什么等了却得不到兔子呢?他该怎么做才能得到很多的兔子呢?”(3)“如果你是这个人,你轻松的得到了一只兔子,你会像他这样天天等兔子吗?为什么?那你会怎么做呢?”2、引出成语“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及寓意。

(1)“这个故事的题目叫做什么?”(守株待兔)(2)“守株待兔是一个成语,那你现在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谁来说说看”(3)“守”“株”“待”“兔”分别是什么意思?(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教师小结:字面意思:守在树桩旁边等待着兔子。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守株待兔》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宋国人,他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平淡而朴实。

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这个宋国人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了自家的田地里,准备开始一天的劳作。

他弯着腰,辛勤地在田地里耕种着,汗水顺着他的额头不停地往下流。

就在他埋头苦干的时候,突然,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中窜了出来。

这只野兔跑得是那样的匆忙,那样的惊慌失措,好像后面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它。

它一路狂奔,竟然一头撞在了田边的一棵大树桩上。

只听得“砰”的一声,野兔当场就昏死了过去。

这个正在种地的宋国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

他停下手中的活儿,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他小心翼翼地走过去,捡起那只已经断了气的野兔,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他心想:“今天可真是走了大运,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一只肥美的野兔。

”于是,他兴高采烈地拎着野兔回了家,晚上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他一边吃着兔肉,一边美滋滋地想着:“这可比我辛辛苦苦种几个月的地收获大多了。

要是每天都能有这样的好事,那该多好啊!”从那以后,这个宋国人再也没有心思去种地了。

他每天都守在那棵大树桩旁边,眼巴巴地等着再有野兔撞上来。

他从早到晚,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那个树桩,生怕错过了任何一只可能撞上来的野兔。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田地里的庄稼因为无人打理,都长满了杂草,荒芜一片。

可是这个宋国人却丝毫不在意,他的心里只有那可能出现的野兔。

他的家人和邻居们都劝他:“别再守在那里了,还是回去好好种地吧,要不然今年可就要挨饿了。

”但是他根本听不进去,依然固执地守在树桩旁。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这个宋国人始终没有等到第二只野兔。

最终,他的田地颗粒无收,家里也变得一贫如洗。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家丰收的喜悦,自己却只能在饥饿和贫困中度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

如果我们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成必然,放弃了自己应该做的努力和付出,那么最终等待我们的只能是失败和贫困。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优秀5篇)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优秀5篇)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优秀5篇)守株待兔成语故事篇一守株待兔典故: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最终发生了。

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

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拼命的奔跑。

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

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而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作者是韩非,韩非为战国七雄韩国公子。

韩非原为韩国贵族,后为秦始皇赏识所用,最终遭到李斯等嫉妒他的才华,最终下狱而死。

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家、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韩非子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万字。

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里面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韩非子主张君主集权,提出重赏罚,重农战,反对儒、墨“法先王”,主张变法改革。

《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王的重视。

《韩非子》也是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的参考重要来源之一,著作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守株待兔成语故事篇二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成语故事系列
春秋时,在宋国 有一个农夫
他每天都去田地种地, 在他的田边,有一颗歪 脖树。
有一天,农夫正在田 里辛勤的劳动着。
他的田地里呀经常会出现一 些小兔子
有一天,农夫累了, 去田边喝水。
他看到了一只兔子,摔断了 脖子,死在了地上。
农夫捡起了兔子, 想今天真是太幸 运了,晚上可以 美美的吃上一顿。
当他转头看 向自己的田 地的时候。
他这才发现,自己的 田地全都荒芜了。
他到现在也没 有想明白,怎 么就再没有兔 子撞到树上了。
为了想继续守到兔子, 最终,他的田地全都荒 废了。
小朋友们, 这个农夫是 不是也太愚 蠢了。
这就是守株 待兔的成语 故事。
告诉我们,做 事情一定要脚 踏实地,不能 有侥幸心理。
农夫心里盘算着,兔 子肉可以用来吃。
兔子皮可以用来做 衣服。
多余的兔子,还 可以拿到集市上 去卖钱。
一天的时 间很快就 过去了, 农夫什么 也没有守 到。
晚上的时候,家人 把兔子的事早就忘 记了,都去睡觉了。
以后的几天呀,他每 天都在树下守着,也 不下地干活。
田地里的草,越长越多,眼 看着都有半人高了。
不能总想 着不劳而 获,死守 着狭隘的 经验。
农夫呀,每天还是在树下 守着兔子的到来。
可想而知,他再也没有 等到第二只兔子的到来。
有一天,天下了好大的 雨,农夫的妻子去给他 送雨衣。
当她来到田地的时候, 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 了。
她看到农夫还在 大树下坐着。
于是就走过去问农 夫,你每天不都是 带着锄头来地里除 草么?
农夫哪还想着田 地,每天只会想 着兔子的到来。
问他爹 说,明天还能捉到 兔子么?
农夫心里想,既然有第一只, 就还会有第二只,第三 只。。。。。。。
我每天只需要在树下等就可 以了。
农夫的妻子还 要说点什么, 一看农夫已经 呼呼的睡着了。
第二天,农夫来 到田间,什么也 不干了,就在树 下一躺,开始等 兔子送上门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