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草履虫实验报告精编版

合集下载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草履虫,又称草履虫虫草,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颚口纲。

它的体形呈椭圆形,有着明显的细胞核和纤毛,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

草履虫在生物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用来观察原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草履虫的生长和运动,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

本次实验所用的材料包括显微镜、载玻片、草履虫培养液和草履虫标本。

首先,将一滴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用显微镜将草履虫标本放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和运动情况。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草履虫的体形呈椭圆形,表面布满纤毛,纤毛的摆动使其能够在水中迅速游动。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草履虫会在水中寻找食物,并且能够吞食微小的有机颗粒。

此外,草履虫的细胞核清晰可见,呈椭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

通过连续观察,我们还发现草履虫在觅食时会展开纤毛,形成一个口部的伪足,用来捕捉和吞食食物颗粒。

讨论与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草履虫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具有明显的运动能力和觅食行为。

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纤毛的摆动使其能够在水中迅速游动,同时还能够通过展开纤毛形成口部的伪足来捕捉和吞食食物颗粒。

这些特性使得草履虫成为生物学实验中重要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原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结语。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草履虫的生物学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草履虫作为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在生物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原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参考文献:1. Smith, J. D. (2010). The biology of the ciliate protozoan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Cytology, 19(3), 1-98.2. Jones, K. L. (2015). Observations on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Paramecium caudatum. Journal of Protozoology, 25(2), 45-56.。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草履虫是一种既简单又神奇的微型生物。

它们属于原生动物界,是原生动物门中的一类代表性物种。

草履虫因其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结构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篇综合实验报告将深入介绍草履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以及繁殖方式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特征。

草履虫是一种薄片状的原生动物,身体通常呈椭圆形,约有0.2毫米长。

其外部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上有许多纤毛,纤毛的长度约为草履虫身体的3倍,这也是它得名的原因之一。

草履虫的身体由前端、中段和尾部组成,其中前端有口部,用于摄取食物。

草履虫的生活习性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它们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如池塘、湖泊等。

草履虫主要以细菌和藻类为食,通过纤毛的摆动将周围的有机物质拖入口部,在体内消化吸收。

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可以通过调整纤毛的摆动速度和方向来控制自己的游动方向。

此外,草履虫还具有一定的光感性,当受到强烈光照时,它们会利用纤毛的“蹿跳”运动方式快速逃离。

草履虫的运动方式非常特殊。

它们通过纤毛的摆动来实现游动,摆动的频率和方向可以控制前进的速度和方向。

通常情况下,草履虫的摆动频率较低,呈现匀速直线游动。

当遇到障碍物时,草履虫会迅速停止摆动,然后反向摆动,再次前进,从而绕过障碍物。

这种独特的运动方式使得草履虫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自如地游动。

草履虫的繁殖方式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兴趣。

草履虫通常采用复裂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当环境条件不利于其生存时,草履虫会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后代,从而保证种群的延续。

此外,草履虫还可以进行有性繁殖,通过两个个体的体细胞互相融合,在体内形成配子,从而产生具有遗传变异的后代。

总结起来,草履虫作为一种原生动物,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和繁殖方式。

它们通过纤毛的摆动实现游动,对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同时能够通过调整摆动频率和方向来控制自己的游动方向。

草履虫的复裂繁殖和有性繁殖方式使得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保证种群的延续。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草履虫的系列实验纪星宇(XX4)一、目的与内容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二、材料与用品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三、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1.配制稻草培养液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

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

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

取池塘、下水道、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

依次编号为A、B、C、D。

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便操作),分别加入不同的表面皿中。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实验报告草履虫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的身体形态简单,但在显微镜下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活动和变化。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草履虫的观察主要集中在其运动方式、摄食行为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方面。

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我们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微生物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方式非常灵活多变。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草履虫以蠕动的方式在水中快速移动,有时还会做出螺旋状的运动。

这种灵活的运动方式使草履虫能够迅速适应水中的环境变化,从而更好地获取营养和避免捕食者的袭击。

其次,我们观察了草履虫的摄食行为。

草履虫主要以吞噬细菌和藻类为食,它们通过伸出的纤毛将微生物捕捉到口中,然后进行消化吸收。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草履虫在寻找食物时会频繁地改变运动方向,有时还会在水中来回盘旋,直到找到合适的食物为止。

这种摄食行为不仅展现了草履虫的捕食能力,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其生活习性的信息。

最后,我们还对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进行了观察。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在草履虫周围加入化学物质和改变水温等方式来刺激草履虫,观察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我们发现,草履虫对于一些化学物质会产生避开的反应,而对于温度的变化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表明草履虫具有一定的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草履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草履虫作为微生物中的一员,其活动和行为不仅令人惊叹,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微小生物,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编初中生物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报告

部编初中生物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报告

部编初中生物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报告【探究内容】
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探究目的】
1、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2、探究草履虫会不会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探究器材】
草履虫、显微镜、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探究过程】
问题: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不会产生反应?
假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反应
实验步骤:
1、在一个载玻片上,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在两个培养液间划一下,使得两个培养液连接起来,然后在左侧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食盐,另外一侧不加,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2、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先用肉眼观察,然后用放大镜观察。

盖上盖玻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草履虫的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所以它叫草履虫。

实验结论:草履虫以旋转的方式进行运动。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会产生趋利避害的反应
【交流与评估】
单项选择
1、制作观察草履虫的临时装片时往往要放少量的棉花纤维,其目的是()
A、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B、吸收水分
C、增加营养
D、防止把草履虫压死
2、草履虫的运动方式是()
A、直线
B、波浪线
C、旋转式
D、不固定
3、草履虫进行呼吸是通过()
A、表膜
B、口沟
C、伸缩泡
D、细胞质。

草履虫实验报告图

草履虫实验报告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草履虫实验报告图篇一:实验名称草履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实验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实验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篇二: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0.1%、0.3%、0.5%、0.7%、0.9%、蒸馏水)。

草履虫实验报告图.doc

草履虫实验报告图.doc

草履虫实验报告图篇一:实验名称草履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实验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实验步骤: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篇二: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草履虫伸缩泡观察实验报告摘要:伸缩泡是草履虫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是一种规律性伸缩的液泡。

在草履虫的内质与外质之间有2个伸缩泡,一前一后。

每个伸缩泡向周围细胞质伸出放射排列的收集管。

在电镜下,这些收集管端部与内质网的小管相通联。

在伸缩泡及收集管上有由一束微管组成的收缩丝。

由于收缩丝的收缩使内质网收集的水分(其中也有代谢废物)排入收集管,注入伸缩泡,经由表膜小孔(排泄孔)排出体外。

前后两个伸缩泡交替收缩,不断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以调节体内渗透压平衡。

本周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上我们小组进行了草履虫伸缩泡的观察实验,我们采用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设置了浓度梯度(生理盐水0.1% 、0.3% 、0.5% 、0.7% 、0.9% 、蒸馏水)记录不同浓度下一分钟内草履虫伸缩泡的收缩次数,研究外界环境浓度对草履虫伸缩泡收缩运动的影响。

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是蒸馏水状态下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5次,原液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1%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3次,在0.3%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5%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2次,在0.7%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1次,在0.9%的生理盐水中伸缩泡平均每分钟收缩0次。

观察草履虫创新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创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草履虫(Parameciu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隶属于纤毛虫门。

因其结构简单、生命周期短、繁殖速度快、易于培养等特点,成为了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模式生物。

传统的草履虫观察实验多采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运动和生殖等生命活动。

然而,传统的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观察视野有限、难以量化实验数据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创新实验设计,提高草履虫观察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二、实验目的1. 利用创新实验方法,提高草履虫观察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2. 探究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棉花纤维、培养皿、酒精灯、pH试纸、食盐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子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计算机等。

四、实验方法1. 草履虫培养与纯化(1)取一定量的水样,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两至三滴水样,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没有草履虫则再从水样中取,重复上述过程。

(2)将取到草履虫的载玻片在500ml煮沸的玉米汁中涮洗,将玉米汁放置于温暖的地方(约20度)。

维持1天的时间。

(3)然后再从培养液中(吸取之前要将)吸取1ml的培养液观察,若有少量的草履虫则再次用新的培养液涮洗,重复2次。

得到较为纯净的草履虫培养液。

2. 创新实验方法(1)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精细结构,如纤毛、伸缩泡、口器等。

(2)利用图像采集系统记录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动轨迹和繁殖过程。

(3)设计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草履虫观察实验,如pH值、食盐浓度、温度等。

3. 数据分析与讨论(1)分析草履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特点,如运动速度、繁殖速度、生长状况等。

(2)探讨草履虫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

(3)总结创新实验方法在草履虫观察实验中的应用价值。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草履虫的纤毛、伸缩泡、口器等结构清晰可见,为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
实验步骤:
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
实验名称:观察草履虫
实验目的: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实验材料: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棉花纤维
实验步骤:
1.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吸一滴,放在载玻片上,肉眼、放大镜观察。

2.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运动。

当身体遇到棉花纤维后,他们会后退,再前进,直到成功。

实验结论: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但却能灵活运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