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清明 ——清明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清明节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纪念祖先、扫墓祭祖的节日,也是春游赏花、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社会责任感,我校于清明节期间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
2. 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缅怀先人的传统美德。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2022年4月3日(星期日)四、活动地点1. 墓地:本县烈士陵园、家族墓地2. 旅游景点:本县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五、活动内容1. 参观烈士陵园上午,同学们来到了本县烈士陵园,首先参观了陵园内的纪念碑和烈士纪念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
随后,同学们在烈士墓前鞠躬、献花,表达对烈士的敬意和缅怀之情。
2. 扫墓祭祖下午,同学们来到了家族墓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扫墓活动。
同学们清理了墓地周围的杂草,整理了墓碑,为祖先献上了鲜花和纸钱。
在祭祖过程中,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3. 踏青游玩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来到了本县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开展踏青游玩活动。
在游玩过程中,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放松了心情,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4. 环保宣传在游玩过程中,同学们还开展了环保宣传活动。
他们向游客发放环保宣传单,倡导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六、活动总结1.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2. 同学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3. 活动使同学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 活动培养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清明节班会实践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关爱亲人、尊重生命的情感,我校于2023年4月5日开展了以“缅怀先烈,传承文明”为主题的清明节班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通过清明节班会,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2. 引导学生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3. 培养学生关爱亲人、尊重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1. 班主任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清明节的历史资料、习俗故事等。
2.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清明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3. 班级提前布置好班会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活动过程(一)班会开始1. 主持人开场:由班长主持班会,介绍清明节的主题和意义,并邀请班主任讲话。
2. 班主任讲话:班主任向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重要性,强调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传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3.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清明节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清明节的历史和文化。
4. 学生分享:学生代表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清明节习俗故事,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二)缅怀先烈1. 学生朗诵:学生朗诵关于革命先烈的诗歌,表达对先烈的敬意和怀念。
2. 观看图片:展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图片,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革命先烈的精神品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三)关爱亲人1. 学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人故事,表达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2.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家庭亲情的感人视频,引发学生的共鸣。
3. 亲子互动:邀请家长参与班会,与学生一起进行亲子互动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四)总结发言1.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清明节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课教案清明节篇1设计思想: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
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活动过程: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课件同时播放毛主席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毛主席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天安门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习俗?运动习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综合实践课_清明

正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清明时。
在这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里,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校组织开展了以“清明时节话实践,传承文化共成长”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活动。
一、活动背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
清明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清明节的氛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特此开展了此次综合实践课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重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3.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内容1. 清明节知识讲座为了让学生们对清明节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校邀请了资深历史老师为学生们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讲座中,老师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使学生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清明祭扫活动清明节期间,学生们分组前往附近的烈士陵园、公墓等地,开展祭扫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向先烈们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同时,学生们还自发清理了陵园内的垃圾,为烈士们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3. 手工制作活动为了让学生们亲手体验传统工艺,我校组织了手工制作活动。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了菊花、风筝等传统工艺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4. 清明诗词朗诵比赛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们的文学兴趣,我校举办了清明诗词朗诵比赛。
学生们积极参与,通过朗诵清明诗词,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
5. 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我校举办了清明节主题绘画比赛。
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清明节,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活动成果通过此次综合实践课活动,学生们收获颇丰。
以下是部分成果展示:1. 学生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
清明综合实践活动报道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时刻。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校于近日开展了清明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扫墓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会前往墓地祭奠亲人,缅怀先烈,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我校组织了此次清明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内容1. 开展主题班会各班级开展以“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以及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英烈。
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分享心得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参观烈士陵园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学生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同时,学生们还参观了烈士纪念馆,了解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
3. 开展清明诗会组织学生开展清明诗会,让学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对先烈的怀念之情。
学生们纷纷上台朗诵经典诗词,用优美的语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开展手抄报比赛以“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手抄报比赛。
学生们充分发挥创意,用色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对先烈们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开展清明节习俗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清明节习俗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学生们亲手制作青团、踏青赏花,体验清明节的习俗。
三、活动成果通过此次清明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对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以下为部分活动成果:1.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学习先烈们的崇高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学生们通过参观烈士陵园、聆听先烈事迹,对革命先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3. 学生们在手抄报比赛中,用自己的创意和才华表达了对先烈们的敬意,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学生们通过清明节习俗体验活动,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魅力,增进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清明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不仅是祭祖扫墓的日子,也是自然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季的到来。
通过清明节这一主题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增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活动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 知道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及农事活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 教师准备:- 搜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制作课件。
-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资料。
- 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如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1. 主题活动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习俗- 活动形式:课堂讲解、小组讨论- 活动内容:- 教师讲解清明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
- 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故事等。
- 小组讨论清明节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2. 主题活动二:清明时节话农事- 活动形式:实地考察、调查报告-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参观农田,了解清明时节的农事活动。
- 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 教师点评学生的调查报告,分享农事活动的知识。
3. 主题活动三:清明节的诗词朗诵- 活动形式:诗词朗诵、创作比赛- 活动内容:- 学生分组进行诗词朗诵,展示对清明节的感悟。
- 组织诗词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对清明节的情感。
4. 主题活动四:清明扫墓活动- 活动形式:实地扫墓、缅怀先烈- 活动内容:- 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或墓地,进行扫墓活动。
- 学生代表发言,缅怀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1. 活动反思:- 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活动过程,总结活动成果。
-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清明社会实践活动记录(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缅怀先烈、祭奠逝者的日子里,我们组织了一次清明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参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等活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4月5日活动地点:XX市烈士陵园三、活动内容1. 参观烈士陵园上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XX市烈士陵园。
陵园庄严肃穆,绿树成荫,纪念碑巍峨壮观。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陵园内的各个展区,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驻足观看,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为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祭扫烈士墓参观结束后,我们来到了烈士墓区。
同学们手持鲜花,排列整齐,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们致敬。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们共同默哀、鞠躬,向革命先烈表达我们的敬意。
在祭扫过程中,同学们还向烈士墓献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寄托了对烈士们的哀思。
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和革命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3. 主题班会下午,我们组织了一场以“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革命先烈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同学们还就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进行了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活动总结通过这次清明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了解了革命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下是活动中的几点收获:1. 深刻认识到革命先烈们的伟大事迹,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
2. 了解了革命历史,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通过参观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等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关于清明

导语:清明,一个充满哀思与敬意的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以“清明时节,缅怀先人,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下是活动的详细报道。
一、活动背景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民间踏青、赏花的好时节。
为了让学生们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节日,我们学校特组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清明节知识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学校的历史老师为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清明节知识讲座。
讲座中,老师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使学生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2. 清明节手抄报比赛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清明节,我们组织了一次清明节手抄报比赛。
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用彩笔描绘出清明节的习俗、景物和故事。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进行了表彰。
3. 清明祭扫活动清明节当天,我们组织学生们前往学校附近的公墓进行祭扫活动。
在活动中,学生们亲手擦拭墓碑,献上鲜花,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此次活动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 清明节诗词朗诵会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举办了清明节诗词朗诵会。
学生们纷纷上台,朗诵了有关清明节的诗词,如《清明》、《寒食》、《苏堤清明即事》等。
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5. 清明节主题班会各班级还开展了清明节主题班会,让学生们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清明节故事,交流祭扫心得。
在班会上,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当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四、活动总结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取得了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清明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见清明
——清明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记录
一、清明节介绍
“清明”首先是一个地理名词,从地理学上来说,它属于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在4月4日或5日,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
它也是一个文化名词,因为负载着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它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它更是一个节日,因为在这一天,可以肆无忌惮地思念故去的亲人。
二、清明,曾这样走来
(请介绍清明节的由来)
三、为了忘却的纪念——风俗习惯
清明节有许多习俗,但不论是哪种习俗,都有一种情思挥之不去——那就是怀念,怀念故去的人们。
(一)请在下面字迹工整地摘录两首与清明节有关的诗词(杜牧的《清明》除外),并注上难读的字的拼音。
(二)请任选两例列举家乡过清明的传统习俗,并作简要介绍。
(提示:可从仪式的流程、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角度进行介绍)
1.祭扫习俗,如:
2.饮食习俗,如:
3.其他习俗,如:
(三)请收录两则与清明节气相关的农事谚语,并总结清明前后的天气特点。
谚语一:
谚语二:
天气特点:
四、我们想起,那些走了的人
那些渐行渐远的人们,那些曾经为我们的幸福而孜孜不倦的人们,那些为了事业而不屈不挠努力斗争的人们,那些在我们的生命中划下轨迹而又猝然长逝的人们。
纷纷细雨中,谁走进了你的记忆?请为他/她写一段墓志铭。
(墓志铭介绍: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
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
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逝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主要是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但也有只有志或只有铭的。
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赞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