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采血优缺点比较

合集下载

动物静脉采血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的技术要点

动物静脉采血常见技术问题及处理的技术要点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动物静脉采血的常见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点,以期为动物的静脉采血工作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动物静脉采血;技术问题;处理;技术要点1 动物静脉采血的技术问题解构第一,对于大中型的家畜,其采血的部位通常毛多且皮厚,血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所以,在对其进行静脉采血的时候,很难准确地找到静脉血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血工作的速度。

第二,动物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会产生条件性的紧张与恐惧,而且在实际采血的时候,被采血动物的反抗性强烈,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工作人员也很难准确地找到静脉血管,导致进针深度不足而导致采血速度慢,而实际采集的血量不充足[1]。

另外,在动物反抗的时候,很容易对操作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第三,在进针以后,动物扳动行为很容易发生针头脱落的问题。

所以,必须要多次进针,在这种重复性进针的情况下,会使采血的针头与针管,包括真空管出现大量的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与此同时,动物血管也会受到损坏,为继续采血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第四,禽类翅内侧的静脉血管以及猪耳的静脉血管相对单薄,而且血管十分细小,在操作的过程中,一旦保定不到位,亦或是操作技术不熟练,都会导致血管的破裂,造成大面积皮下瘀血而伤害动物。

第五,在农村环境中,大中型动物的静脉采血通常选择在圈内。

因为圈内部的光线相对昏暗,而且环境较差,实际空间不大,对于静脉采血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第六,在采集血液样本以后,所放置的时间相对较长,亦或是在运送的时候出现了强烈的震动,都会导致采血细胞被破坏,最终出现溶血现象,难以达到静脉采血的目的[2]。

2 动物静脉采血技术要点研究要想保证采血样品的质量,降低亦或是规避其他不良问题的发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2.1 牛羊马等动物静脉采血技术要点在对牛羊马等大中型动物进行静脉采血的过程中,一般选择颈静脉。

在采血之前首先要对动物进行有效保定,对其颈静脉的上1/3和中1/3交界部位进行剪毛、消毒,随后,左手按压住动物的静脉近心端,使血管充分暴露出来。

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与注意事项

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与注意事项

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与注意事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畜牧业体系也随之得到了完善和加强。

针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就能够进一步推进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动物防疫的过程中,人员应当注重采用科学的采血方法,针对不同动物类型研究出不同的采血方法,不断完善工作方式。

关键词:动物防疫检疫;采血方式;注意事项引言:采用正确的采血方法是动物防疫检疫的重要内容。

由于血清和血液是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主要检测样品,因此人员在采集血液的过程中应当采用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保障血液数据的准确率和精确性,这样才能推进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疫病蔓延,进而创建良好干净的工作环境。

本文就常用的采血方式及注意事项进行相关研究。

一、研究动物采血方式的重要性采血方式是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好采血方式就能够促使防疫工作更好地完成。

采血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动物血液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检测,以便能够发现疫病的源头,并及时进行防疫工作,严格控制疫病蔓延势头。

研究表示,我国部门地区的动物采血方式比较单一,采样过程存在问题,因此积极研究动物的采血方式能够提高我国整体防疫水平,为后续防疫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颈静脉采血1、采血方式。

此类采血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在位于动物颈静脉三分之一处和下方三分之一的交界处进行采血,那么兽医在采血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基本的采血流程。

第一,应当促使动物的头部偏向一侧,漏出颈静脉的皮肤,方便兽医进行采血。

如颈静脉皮肤有杂毛影响采血的话,兽医应当先对皮肤的杂毛进行清理,保障采血部分的平整和干净。

第二,在清理完皮肤以后,兽医应当进行消毒工作,一般采用碘伏等消毒用品进行,保证取样部位的无菌性。

第三,兽医将准备好的针管刺激取样部位,注意在扎针的过程中应当将血管部位进行按压,然后在针头和血管之间产生的40度的夹角将针头刺入,然后在取样完血液之后,将取样部位按压接着拔出针头,血液采样工作完成。

不同动物的采血安全及致死量

不同动物的采血安全及致死量

不同动物的采血安全及致死量
1.采动物品种最大安全采血量(ml)最小致死采血量采动物品种最大安全采血量(ml) 最小致死采血量(ml)
小鼠0.2 0.3
大鼠 1 2
豚鼠 5 10
兔10 40
狼狗100 500
猎狗50 200
猴15 60
2.眼眶静脉丛采血
1.采血者的左手拇食两指从背部较紧地握住小鼠或大鼠的颈部(大鼠采血需带上纱手套),应防止动物窒息。

当取血时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压迫动物的颈部两侧,使眶后静脉丛充血。

右手持续接7号针头的1ml注射器或长颈(3~4cm)硬质玻璃滴管(毛细管内径0.5-1.0mm),使采血器与鼠面成45℃的夹角,由眼内角刺入,针头斜面先向眼球,刺入后再转180度使斜面对着眼眶后界。

刺入浓度,小鼠约2~3mm,大鼠约4~5mm。

当感到有阻力时即停止推进,同时,将针退出约0.1-0.5mm,边退边抽。

若穿刺适当血液能自然流入毛细管中,当得到所需的血量后,即除去加于颈部的压力,同时,将采血器拔出,以防止术后穿刺孔出血。

若技术熟练,用本法短期内可重复采血均无多大困难。

左右两眼轮换更好。

体重20-25g的小鼠每次可采血0.2-0.3m l;体重200-300g大鼠每次可采血0.5-1.0ml,可适用于某些生物化学项目的检验。

关于动物取血问题

关于动物取血问题

1、关于小鼠血液量的问题:小鼠循环血量占体重的6%,或50-70ml/kg,采血占全血量的10%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3-4周后可以重新采集一次。

特别注意的是:老年小鼠血量降低。

疾病会加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采血后应补充响应体积的液体,如果需要很短时间反复采血,比如每天一次,每次的采血量不应超过全血的1%。

2、关于取血方法的问题:(1)尾尖取血:当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

固定动物并历出鼠尾,将鼠尾在45℃温水中浸泡数分钟,也可用二甲苯等化学药物涂擦,使局新血管扩张。

将鼠尾擦干,剪去尾尖,血自尾尖流出,让血液滴入盛器或直接用移液器吸取。

如需间隔一定时间,多次采取鼠尾尖部血液,每次采血时,将鼠尾剪去很小一段,取血后,先用棉球压迫止血并立即用6%液体火棉胶涂于尾巴伤口处,使伤口外结一层火棉胶薄膜,保护伤口。

也可采用切割尾静脉的方法采血,三根尾势脉可交替切割,并自尾尖向尾根方向切割,每次可取0.2~0.3ml血,切割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这种采血方法在大鼠进行较好,可以较长的间隔时间连续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查。

(2)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当需中等量的血液,而又需避免动物死亡时采用此法。

用左手固定鼠,尽量捏紧头部皮肤,使头固定,并轻轻向下压迫颈部两侧,引起头部静脉血液回流困难,使眼球充分外突(示眼眶后静脉丛充血),右手持毛细玻璃管,沿内眦眼眶后壁向喉头方向旋转刺入。

刺入深度小鼠2~3mm,大鼠4~5mm。

当感到有阻力时再稍后退,保持水平位,稍加吸引,由于血压的关系,血液即流人玻璃管中。

得到所需的血量后,拨出毛细管。

若手法恰当,小鼠约可采血0.2~0.3ml,大鼠约可采血0.4~0.6ml。

(3)断头取血:当需要较大量的血液,而又不需继续保存动物生命时采用此法。

左手捉持动物,使其头略向下倾,右手持剪刀猛力剪掉鼠头,让血液滴入盛器。

小鼠可采血0.8~1.0ml,大鼠可采用5~8ml。

(4)眶动脉和眶静脉取血:此法既能采取较大量的血液,又可避免断头取血法中因组织液的混入导致溶血的现象,现常取代断头取血法。

动物静脉采血的原理

动物静脉采血的原理

动物静脉采血的原理主要基于静脉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1. 静脉是动脉的延续,将没有氧的静脉血从组织带回心脏。

静脉血流速缓慢,压力较低。

这使得从静脉抽取血液较为容易和安全。

2. 静脉血管较肤浅和固定,比较容易触及和穿刺。

常用的穿刺部位有耳缘静脉、前肢静脉、尾部静脉等。

3. 静脉瓣膜疏松,可以逆流。

这使得即使刺穿静脉,血液也不容易外泄,针刺入后可以逆流进入静脉管内。

4. 静脉血流相对稳定,不受心动过速的影响,采血时量稳定,便于计量和操作。

5. 静脉血液中营养成分和生化指标变化相对缓慢,比较能代表全身状况,适合监测和诊疗。

所以,动物静脉采血主要依靠选取静脉较浅和固定的部位,利用其血流速度慢、压力低、可以逆流的特点,使用针管穿刺进入静脉管内,然后开启针管上连接的采血管,由静脉压力缓慢注入采血管内,完成静脉血液的采集。

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小,比较适合临床常规采血和监测。

综上,动物静脉采血的原理在于选取静脉特定部位,利用其解剖和生理学特点,采用穿刺的方式进入静脉,收集静脉血液用于各种临床检验和监测。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和经典的采血方式,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解读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解读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解读动物防疫检疫中常用的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耿淑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1期耿淑梅在日常的动物防疫工作中,采样工作无疑占据极为重要的主导位置。

某种程度上,采血的质量将直接决定该次检疫最终结果的有效性。

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在采集血样的工作环节中必须要熟练且全面的掌握各种采血方法,本文作者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动物采血方法进行介绍和解读,提供相关数据和理论依据,为相关人员提出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工作参考。

1、动物防疫检疫过程中采血技术极具重要性在动物检疫的整个过程中,采血技术是一个不可或缺不容有失的关键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从动物血液中有效分离出致病菌,并且可以进行血液中的病毒学、细菌学等常规化检测。

从而达到对疑似患病的动物染疫抗体进行有效监测的目的。

目前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者的整体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工作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常规的采血方法,并且在工作环节中不能够达到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最终检测结果。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采血方法的培训,让工作人员熟记熟知科学的采血方法,最终达到提高采血质量,确保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四大常用采血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全解读(1)颈静脉采血法具体采血方法简介:颈静脉采血在动物防疫检疫采血过程中无疑最为常见,该采血方法主要的适用对象是马、牛、羊等大中型动物。

其具体采血方法为,首先将动物保定,将目标的颈静脉中三分之一处和下三分之一处的交界定位采血部位。

采血过程中要确定动物的头部偏向对侧,减掉其局部毛并用一定比例的碘伏进行消毒,找准动物血管后,用左手大拇指按压采血部位的血管使颈静脉血管达到怒张效果,右手拿采血专用针头开始采血,要将针头和采血对象的血管保持一个45度角,迅速穿透皮肤进入血管之中,采血环节结束后,用准备好的医用棉签或者棉球按住采血部位,最后拔出针头完成采血。

注意事项:一般来说,这种采血方法简洁快速实用,但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

浅谈猪的采血技术与注意事项

浅谈猪的采血技术与注意事项

式 。 一 助 手 抓 紧 两 后 肢 , 尽 量 向后 牵
引 。 另一 助 手 一 手 抓 住 猪 的 右 前 腿 并 保 持 与 体 中线 基 本 垂 直 ,另 一 手 将 猪 的下 颌 骨 下 ,使 头 贴 地 。 此 时 ,右 侧 第 一
肋 骨 与 胸 骨 结 合 处 有 一 个 明 显 的 凹 陷 窝 。 皮肤 消毒 后 .采 血 伤 害 。根 据 猪
的 大 小 、所 需血 量 ,采取 不 同 的保 定 方
26 部 分 猪 性情 暴 躁 不 配 合 采 血 .
采 血 过 程 中 , 有 些 猪 出 现 反 应 过 激 、咳 嗽 、呼 吸异 常 、肓 目前 冲 、站 立 不 稳 ,四 肢 抽搐 等不 良反 应 ,严 重 的甚 至 引 起 死 亡 。 因 此采 血 时 ,应 准 备 急 救 药 物 ,如 ’ 腺 皮 质 激 素类 药 物 , 以 防 肾上
结 合 处 的 凹 陷 窝前 方 可 见 一 条 前 后 走 向
的血 管 。 酒精 棉 球 消 毒 后 , 采血 人 员 一
只 手 按 住 向 心 端 ,使 血 管 进 一 步 怒 张 , 另一 只 手 持 注 射 器 与 皮 肤 呈 3 。 刺 入 0角
技术 外 ,也 要 根 据 具 体 情 况 选 择 不 同 的
采 血 方 法 。 少 量 采 血 时 可 以 选 择 尾 静
和种 猪 血 管 比较 粗 ,靠 胸 部 较 深 ,针 头 够 不 到血 管 ,所 以 ,应 略 靠 前 。
24 采 血 后 及 时 按 压 止 血 .
血 管 , 回抽 见 有 回血 时 .轻 轻抽 动 注 射 器 内芯 ,采 取 血液 。采 血结 束后 ,用 消
1 . { 卧保 定 .3 r 2 p

禽类采血方法

禽类采血方法

禽类采血方法1.常用采血方法有: 1.胫静脉采血法:在胫骨关节附近大腿中段找出中静脉或侧静脉,而以中静脉最易找到。

助手将鸡体侧卧或背卧,并将鸡腿伸直,术者将该处鸡毛沾湿使血管外露即可采血。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样品采血,不容易形成血肿。

2.心脏采血法:采血时助手一手将鸡的两翅膀抓住,另一手将鸡腿伸直,最好是平放于平台或桌面上,术者先在左胸部摸到心脏跳动的最强点,左手在左侧将心脏固定住,右手持带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进针,进针深度根据鸡的大小和营养状况而定。

如果针尖碰到心脏,针头就会随心脏跳动而跳动,只需稍调整一下则血液户回会自动流进注射器。

其优点是可以大量采血,缺点是对供血动物潜伏着生命危险。

3.枕骨静脉窦采血法:此法可用于禽或水禽,也可以经常采血和给大鹦鹉输血。

动物的头务必与颈保持90度角,术者用大拇指找到第一颈椎骨和颅骨形成的枕骨大孔,针头与颈部呈30一45度角进针。

枕骨静脉窦非常浅表,易于采血,但该法对供血者也潜在一定危险。

2.禽血样的采集家禽包括鸡、鸭、鹅、鸽、鸟等禽类,常用翼下静脉和心脏采血法,前者所采血量一般能够满足检测所需要的量,后一种方法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因此禽类翼下静脉采血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采血方法。

禽类翼下静脉采血:由助手将禽固定好,并使禽翅膀展开,露出腋窝部,拔去该部羽毛,即可见到由翼根进入腋窝的一条较粗的静脉,这就是翼根静脉。

其远心端有一条较细的静脉,即翼下静脉。

消毒后,术者用左手拇指压迫翼下静脉的近心端,使血管怒张,右手持带6号或7号针头的采血器,由翼根的肌肉处进针,向翅膀方向斜向刺入翼下静脉,即可抽取血液。

抽血时,一定要缓慢、轻柔,否则会使静脉瘪陷而采不出来。

采血完毕,拔出采血针,采血部位以酒精棉按压片刻即可,由于肌肉自身的收缩压迫止血,一般不会出血或者是形成出血性水肿。

此种方法克服了传统由皮肤直接刺向血管,拔出针头后一般都会出血或形成皮下出血性肿胀,这也是一直控绕基层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之间的难点问题,养殖户普遍认为禽类采血的扑捉就已经造成应激,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如果再造成出血或出血性水肿,对养殖造成的影响就更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页:实验动物采血方法的收集及优缺点的比较
参考文献:
1. 李晓晶 刘瑾,实验动物采血优缺点比较,《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11卷 第11期 2009年11月 P217
2. 杨靖亚 实验一实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途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制药实验指导 P90-97
3. 李志祥,实验家兔心脏采血技术,《云南畜牧兽医》CNKI:SUN:YNXM.0.1994-03-021
3. 李志祥,实验家兔心脏采血技术,《云南畜牧兽医》
CNKI:SUN:YNXM.0.1994-03-021
4. 张长在,家兔耳缘静脉采血法,《包头医学院学报》
CNKI:SUN:BTYX.0.1999-02-038
5. 姚建华,家兔颈部4中采血方法和采血量比较 《数理医药学杂志》CNKI:SUN:SLYY.0.2005-02-022
制作者: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0834110)
合作者:上海海洋大学 生命学院 08生物技术A组
制作日期:2011-4-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