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秘传图详解
河图洛书中隐藏的数理奥秘

河图洛书中隐藏的数理奥秘《易经·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有关河图洛书有个传说。
一.有关河图和洛书的传说相传,远古时代,有一位圣人叫伏羲,他对日月星辰、季节气候、草木兴衰等等,都有一番深入的观察。
不过,这些观察并未为他理出所以然来。
一天,黄河中忽然跃出了“龙马”,就在这一刻,伏羲突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觉到自身与所膜拜的自然之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与一致。
他发现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一直观察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
就这样,伏羲通过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了“先天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
在《山海经》中,说:“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日《连山》。
”伏羲的“先天八卦”来源于天文现象,它的“根”是《河图》。
自伏羲发明“河图”之后,又差不多过了八百年;当时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大禹临危受命,婚后第四天就率众治水,并且三过家门而不入。
各种方法都用过了,大禹始终没有找到治水的良策。
有一天,大禹发现一只五色彩龟出现在洛水,背上的纹理形态如同文字。
就此,大禹根据神龟背上的图案制成“洛书”,并根据“洛书”的含义,治理好了洪水;最后舜把帝位禅让给了禹。
后来,周文王根据“洛书”,画出了“后天八卦”。
通过对“河图洛书”的了解,我们大体知道了:先天八卦来源于河图,后天人卦来源于洛书。
先古文化,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所以遂成神话。
但经现代考古研究证明,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皆来源于远古文化,并非后人所杜撰。
由此相信:河图洛书亦不会凭空而来。
从时间上看,河图诞生在先,洛书诞生在后。
二,河图中所包含的信息河图这幅图案承载着中华文明,包含着天文地理。
反映出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空间结构,阴阳太极、四象、五行、干支、方位、天地之数都内含其中。
(1)河图图案只有黑白点构成,白色代表天,黑色代表地,所以河图之数又叫天地之数。
白色也代表阳,黑色也代表阴。
就在八卦中是以实线代表阳,虚线代表阴是一样。
真河图与先天八卦演化(陈抟秘传河图)

真河图与先天八卦演化(陈抟秘传河图)真河图与先天八卦演化(陈抟秘传河图)如下史力生老师的推导过程:1.四象由两仪生成:两仪为阴、阳。
阴又生出阴和阳,阳也又生出阴和阳,这样就构成了四象。
排列顺序为:老阳1,少阴2,少阳3,老阴4。
2.我们知道,在真河图中: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
用真河图中央的成数10减去四周的成数,再用中央的生数5分别减去四周的生数。
其结果是:东:10-8=2,5-3=2;南:10-9=1,5-4=1;西:10-7=3,5-2=3;北:10-6=4,5-1=4。
参见下图。
3.将各侧所得1、2、3、4看作是四象。
按四象的生成顺序可得到:南1为老阳,东2为少阴,西3为少阳,北4为老阴。
4.在真河图中,每侧都有奇偶一对数。
偶数为阴,奇数为阳。
根据真河图各侧的奇数和偶数,在四方所得到的四象上分别一阴一阳。
为偶数的在看得到的四象上生一阴爻,为奇数的在所得到的四象上生一阳爻。
这样每侧就得到两个卦:在南方(9、4)的老阳上加一阳爻(9为阳数)构成乾,加一阴爻(4为阴数)构成兑;在西方(7、2)所得少阳上加一阳爻(7为阳数)构成兑,加一阴爻(2为阴数)构成坎;在北方(1、6)老阴上加一阴爻(6为阴数)构成坤,加一阳爻(1为阳数)构成艮;在东方(3、8)所得的少阴上加一阴爻(8为阴数)构成震,加一阳爻(3为阳数)构成离。
见上图。
5.将每侧所得到的两个卦按顺序排好,得到左下图。
6.将东、南侧偶数8、4所对应的震、兑卦分别逆时针旋转45度,财时将西、北侧奇数7、1所对应的巽、艮卦分别逆旋转45度,就得到先天八卦图,见右上图。
做这样的旋转是因为:按照真河图所表示的方位和季节,从南(夏)向北(冬)阴气逐渐增加;从北(冬)到南(夏)阳气逐渐增加。
注:实际上,真河图并不是史先生的发明,1996年间. 江湖上突然出现“陈抟秘传河图”(如图), 其与今传河图不同处是两处作了对调:今传河图是“二七居上、四九居右”;秘传河图是“四九居上、二七居右”。
学会河洛之术便能透天机,详解河图让你能成半仙

学会河洛之术便能透天机,详解河图让你能成半仙河图是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中伏羲通过黄河中浮出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的观察,画出的“八卦”,而龙马身上的图案就叫做“河图”。
口诀:一六共宗,为水居北;二七同道,为火居南;三八为朋,为木居东;四九为友,为金居西;五十同途,为土居中。
八卦源于阴阳概念一分为二,文王八卦源于天文历法,但它的“根”是《河图》。
(一)河图之象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如下: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
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宿。
)以上为《河图》。
其中四象,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二)河图之数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
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
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图解

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图解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十五,十分奇妙。
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一、河图之象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如下: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白点为阳,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宿。
以上为《河图》。
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二、河图之数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
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
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
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神秘河图洛书隐藏——真实奥妙

神秘河图洛书隐藏——真实奥妙中华文明源自于易经,而易经则来源于河图洛书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被誉为'宇宙魔方'。
转自:读你文学“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
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
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在《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
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
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像栩栩如生,与近代几无差别。
河图四象、28宿俱全。
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知必被发掘。
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像,距今约5000多年。
可知那时人们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图、洛书之数了。
据专家考证,形意墓中之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前。
这说明邵庸等先哲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其言不虚。
一、河图之象河图用十个黑白园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
风水学习之洛书

风水学习之洛书风水学习之洛书:洛书阴阳、方位示意图洛书阴阳、方位、数理点阵图洛书的来历传说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期,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跃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
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此乃《周易》之来源。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神鬼负书出洛水洛书数理歌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为肩,八六为足,五居中宫。
此歌诀是将洛书图式模拟成人形,将南方离宫当成是头,其数为九;将东方震宫与西方兑宫当成是腰,其数分别是震三兑七;将东南巽宫与西南坤宫当成是肩,其数分别巽为四数,坤为二数;将东北艮宫与西北乾宫当成是足,其数分别是艮为八数,乾为六数;中宫无卦,其数为五。
洛书之数人形图洛书数理,是后天方位之数理,后天八卦与玄空元旦盘之数理完全遵循洛书之数理,玄空飞星的飞行轨迹亦是依洛书数理的顺序来进行的,故而洛书数理在风水研究与应用上,是无处不在的,它是玄空风水的精髓与灵魂。
洛书元旦盘洛书元旦盘洛书元旦盘洛书元旦盘,自乾卦顺时针旋转,则乾坎成六一合水、艮震成三八合木、巽离成四九合金、坤兑成二七合火,合河图大衍之数也。
洛书之数与河图的对应关系洛书的理据洛书数字本太一下九宫而来,以四十五数演星斗之象。
九宫八风图配合八风、八卦,中央一宫,即洛书的中宫,乃周围八宫的核心。
古人观测天象,认为北极星(太乙)之位恒居北方,可以作为中心以定位的标准。
九宫是据北斗斗柄所指,从天体中找出九个方位上最明亮的星为标志,便于配合斗柄以辨方定位,发现九星的方位及数目,即洛书的方位和数目。
北极居中何以能下九宫。
前人指出,体为北极,用在北斗,以斗为帝车,言北斗为北极帝星所乘之车,因北斗绕北极而旋转,就是北极帝星乘车临御八方之象,若根据斗柄旋指的八宫方位,便能推知四时八节的气象变化,也就是九代表了不同的时序。
河图洛书真伪辨

河图洛书真伪辨《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是河图洛书概念的最早出处。
但由于《周易》并没有附上河图洛书的图案,因此,自两汉之后,再无人识得河图洛书的真面目。
直到北宋早期,华山道士陈抟向宋太宗献出两幅图,虽然陈抟并不知道这两幅图叫做什么,但后来的人们就把这两幅图称为河图洛书。
陈抟所献的所谓“河图”如图一。
图一陈氏河图“陈氏河图”是不是《周易》的河图,必须作辨析。
下面用周易模型推演,以找到真相。
一,“参伍以变,错综其数”,把天盘之数对称地演绎到地盘,给地盘赋予象数的概念《系辞》:“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
”自从周易模型失传以来,再也没有人能够正确解读这几句话了。
参,参差,引申为围绕。
伍,指天盘5-5线。
参伍以变,即围绕着天盘5-5线把天盘八卦之数对称地推演到地盘。
由于天盘与地盘是错层关系,当把天盘八卦之数推演到地盘之后,天盘之数与地盘之数之间呈错层关系,是为错综其数。
把天盘之数推演变成地盘之数(“通其变”),天盘和地盘都具备了数的概念,“遂成天地之文”。
下面来推演。
1.把天盘1数和2数对称地推演到地盘(阳数顺行,则阴数逆行;反之也然。
下同),则地盘坎卦得到1数,地盘坤卦得到2数。
如图二。
图二2.把天盘3数和4数对称地推演到地盘,则地盘震卦得到3数,地盘巽卦得到4数。
如图三。
图三3.把天盘6数和7数对称地推演到地盘,则地盘乾卦得到6数,地盘兑卦得到7数。
如图四。
图四4.把天盘8数和9数对称地推演到地盘,则地盘艮卦得到8数,地盘离卦得到9数。
如图五。
图五5.把地盘及其象数从周易模型中独立出来,成象如图六。
图六6..用小圆圈表示图六中的奇数,用小黑点表示偶数,成象如图七。
图七陈氏洛书由此可知,“陈氏洛书”是以天盘八卦推演出来的地盘八卦的数的概念。
由于是以5-5线为对称线推演出来的,故把5数置中。
通过推演可知,地盘八卦的象数,源于天盘之数。
这是合乎古人的观念的:一切均由天定。
《中医自然论》【河图】、【洛书】浅析(二)

《中医自然论》【河图】、【洛书】浅析(二)学习任何技艺都讲究有个传承,有科班的传承,自学书本传承,祖传,师传,神秘的信息传承等等。
有些人一开口即有大家风范,别人也感受到这才是正脉。
有的开口即显小家子气,在枝叶上舞棍弄棒,底气不足。
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中医非常讲究东方医道的传承,然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在历代传承中,中医书籍繁多,在表法论述不一样,有单传的,普传的,其中也有失传的,但不管你怎么变,变来变去实质不会变,这就是规矩,不管你是大家风范还是小家子气都必须按规矩传承,这是统一的规范。
归一叫统或为归宗。
按照中国医道一脉相传,在规矩内就是道统,各家学说活跃,各有则重,更加完善了理论在实践时的“无常”灵活性。
学传统中医,重视博极医源的态度,一定要知道个根,掌握最本源最根本的东西,这样的话即使我们还没形成系统,但我们一张嘴道中人就知道是大家“闺秀”,非小方小术,小方小术神方秘方虽然能够解决部分问题,疾病是在不断变化的,方术只能逞一时之快,真正的疑难杂症重症只能干眼蹬。
谈到传承寻根就是【河图洛书】。
对于【河图】与【洛书】的学习必需要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上。
关于【河图洛书】的基本内容前面已经有一个简介,这里不再赘述。
你只要多看看这两幅图,常常反复看,当闭着眼睛还有清晰印象,就能由生转熟,你就自然而然的感应“无字天书”的神妙,你会觉得很亲切。
很多问题很多迷惑都解开了。
我们看【河图】【洛书】意会到阴阳五行的内涵,学用类比明白《质量》和【能量】与阴阳同理是相互转化的,“质能”守恒定律是《质量》释放【能量】时其《质量》减小,反过来当其吸收【能量】时,《质量》增加,“质能”总和不变。
〈河图洛书〉开示了类似的定律,这就是〈河图〉与〈洛书〉的“体用定律”。
“体”是指事物的本体,“用”是指作用、应用、发展、变化等。
我们学习“五行”仅是“阴阳”的分段表现,从〈河图洛书〉内涵无限大外延无限小的层面上来说,许多人穷其一生未必能理解透彻,有许多内容看上去好象明白了,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