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全章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4.用绳子从井中提一桶水,提绳子时手受到一个向 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绳子 D、手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
是( )
A.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不同大小的力、不同方向的力、 回顾: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 不同作用点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都不一样。
不同位置推门效果一样吗
结论:物理学中把力的大 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 的三要素
4.图甲中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
5.如图所示,是一只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 画( ) A.用水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2.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中,小李同学抛出后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 示,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实心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重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重力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点

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作用的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单位:牛顿,符号:N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力的示意图。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条件:①物体相互接触②必须发生形变2、弹簧测力计(1)用途: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等。

(3)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

(4)使用方法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校零;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与所测力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⑤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板垂直。

四、重力(G)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重力的三要素(1)大小①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②计算公式:G=mg(2)方向:竖直向下(3)作用点(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 精品

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 精品

八年级沪科版物理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提纲1、力的概念:力是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

(即只有个物体不能产生力)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方向,作用在物体上。

如P79图5-2中的F1和F2)。

①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②小明用力推车,他对车施加了一个推力,同时小车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了一个推力。

那么,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之间关系是()A. 全都相同B. 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C. 力的三要素都不同D. 作用点和大小相同,方向不同③用鸡蛋砸石头时,鸡蛋反而会破,这是因为。

④:人座在板凳上,对板凳有压力,其施力物是;而人受到支持力,它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4、力的作用效果:(课本P80)图5-2C、图5-3说明:力可以。

图5-4说明:力可以。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即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是否改变。

在下图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使物体变形的力是图,是弹力的有。

5、力的三要素:力的、、和。

课本(P82)图5-7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离的有关。

图5-8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图5-9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因此把力的、和叫做力的三要素。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它是用国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用符号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N。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⑴力的表示方法:A、定义: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具体做法:沿画一条线段,线段的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用线段的表示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上)⑵画力的示意图时: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示意图上有力的大小数值时才表示出了力的三要素。

8、力的测量:A、弹力:叫弹力。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课件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一、 力
知识梳理
1. 定义: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
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通常用字母
F 来表示.
2. 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 同时又是 受力物体 .
二、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快慢、运 动方向、由动到静、由静到动发生改变或同时发 生改变,这些都叫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特别注意:运动方向改变)
8. 如图所示是我国运动员在今年冬奥会上参加不同 比赛项目时顽强拼搏的英姿,下列说法中( D ). ①甲图中: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水平冰道上向后蹬 地,人就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乙图中:自由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在空中加速下 落过程中,他受到的重力大小不变
③丙图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后,冰壶滑行变慢是 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④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弯曲身体滑行, 是为了整体美观
7. 如图所示,“打陀螺”和“跳橡皮筋” 是我国传统民间游戏,其中图 乙 可说 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甲 可说 明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基础提升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 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C. 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 没有施力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6. 下列四个现象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 不同的是( 瓶变瘪了 C. 运动员用力拉弓,弓变弯曲 D. 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7. 如图所示,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 手指感到疼痛,该事实不能说明( D ). A.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竖直向下的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物理 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复习课件

┃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6章过关测试第3题针对训练
1.(多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应用到了 这一原理的有( )
A.骑自行车上坡前,要用脚猛力蹬几下 B.游泳时,要用手向后猛力拨水 C.立定跳远时,脚要向后下方蹬地 D.用头顶球射门时,头会感觉到很疼
[答案]BCD
2.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1:力和力的示意图 例1 仔细视察下面图6-1中甲和乙,分别说出它们都 反应了什么力学知识。
图甲说明:__________; 图乙说明:__________。
图6-1
[答案]图甲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图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解析]图甲中大人和小孩对门施加推力的作用效果之所 以有如此大的差别,关键是他们在门上的作用点不同;图乙 中手向下压弹簧,则弹簧被紧缩,手向上拉弹簧,则弹簧被 伸长,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A.地球上质量为6kg的物体,在月球上只有1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 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表面将它拉长1cm需要6N的拉 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N的拉力
[答案]B
6.如图6-7所示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5.力的示意图:人们常在_受__力__物__体__上沿力__的__方__向___画 一条_带__箭__头__的__线__段__,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 种表示力的情势叫力的示意图。
6.弹力:手压订书器的压力、提物体的拉力、手推墙 时手受到的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弹力是物体由于产生弹性 形变而受到的力。弹力的大小与_弹__性__形__变___的大小有关。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1)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1)

熟悉而陌生的力知识梳理1、力的概念:(1)力是的作用。

力产生的条件:要产生力,必需有个物体:物体和物体,单唯一个物体可不能产生力的作用,力也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物体间里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另一种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吸引、排斥等。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那个物体施加力。

换句话说,产生力的物体,既是见礼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成效:一是;二是。

二、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力所产生的作用成效与力的、和都有关系,因此咱们把力的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说明或描述一个力时,必需指明那个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简称),用字母来表示。

1N的力大约是咱们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示用意:在受力物体上沿着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结尾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用意。

3、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主若是由、、组成的。

工作原理:,弹簧测力计确实是依照这一原理制成的。

因此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刻度线的散布是均匀的。

正确利用方式:(1)利历时第一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准超过它的。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念书快速准确。

(3)测力前要观看指针是不是与零刻线对齐,若是没有对齐,先要。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5)利历时,最好轻轻地拉挂钩几回,避免弹簧卡在外壳上。

(6)念书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4、弹力:弹性:物体受到力的作历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恢复到原先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在弹性范围内发生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弹力:因物体发生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咱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咱们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均属于弹力。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

例题精讲:
例1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 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 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 处于静止状态。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到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 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 态。图③中弹簧的左端挂一小物块, 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 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则 x1、x2、x3的大小关系是: x1_=_x2_=_x3。
3.用150N的力按图钉
F=150N
4.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300N
知识点3:弹力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后会发生形 变,若撤去作用力后,该物体能够 恢复原状,则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 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 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1、作用: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在一定的范围内拉伸弹簧时,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量就越大。(即弹簧的伸 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知识点4:弹簧测力计
4、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方法: 1、看量程和分度值; 2、矫正指针(校零); 3、使用时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
例题精讲:
例7: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
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知识点2:力的描述

上海科技版初二物理第六章陌生而又熟悉的力

上海科技版初二物理第六章陌生而又熟悉的力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1、力: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力的产生不能离开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成对存在的。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的。

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②改变物体的。

力的三要素:、、。

力的示意图: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2、弹力:定义:物体发生形变时产生的力弹力是接触力;弹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强弱及形变量的大小有关;弹力的方向跟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簧测力计由指针、刻度盘、弹簧组成的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①了解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④使用前要轻轻拉动几下,防止弹簧被卡住⑤读数时,应让视线垂直刻度盘面3、重力:定义:由于地球对物体的而产生的力。

大小:重力与物体的质量之间成正比,其比值为g=9.8N/Kg,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 在同一地区物体的重力跟运动状态无关,g随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赤道上g最小,在两极上g最大。

方向:重力总是。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寻找重心的方法:作图法: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是几何中心点支撑法:悬挂法:稳度的提高:增大支撑面积,降低重心。

4、摩擦力: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有压力;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

方向: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它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两物体之间产生一种阻碍这种运动的力。

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接触面分离(悬浮列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力》
单元知识点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熟悉而陌生的力》单元知识点
一、力
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
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
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二、怎样描述力
1、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
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
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
成。

4、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三、弹力与弹簧测力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四、来自地球的力
(1)重力的大小:重力是一种力,因此,重力的单位是N,测量重力大小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应注意的是,不能把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

这是因为两者的含义不同.如果两个方向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可见,说垂直时必须交待跟谁垂直。

相对于不同方向(或表面)的垂直方向不同.就是说垂直方向不是惟一的
五、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决定摩擦力(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1、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