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执业药师高级研修班——中药药物警戒

合集下载

清热类中药药物警戒

清热类中药药物警戒

一、药物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炮制品
生石膏与煅石膏 生石膏辛、甘、大寒,长于清热泻火、除烦止 渴;煅石膏经过高温煅烧,性主凝敛,长于收湿敛疮,不宜内服。 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酒黄连可 入上焦清心胸热邪;姜黄连擅长入中焦清脾胃蕴热;萸黄连可入走肝 胃二经,疏肝和胃,治肝胃不和、呕吐泛酸证。

清热燥湿药。苦寒,性偏燥,具有清热燥湿作用,主治肝胆湿热、脾胃
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肌肤湿热以及湿热病。

清热凉血药。甘寒、咸寒或苦寒之品,具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血热证。 清热解毒药。苦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治各种热毒证、外科热毒等。 清虚热药。多为甘寒或咸寒之品,具有退虚热作用,主治阴虚内热以及温
一、药物因素

药物 警戒
区别似名药材品种
山豆根与北豆根 两者均苦寒有毒,功能清热解毒利咽,但山豆 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和根茎;北豆根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 的干燥根茎。 紫花地丁与蒲公英 两药均苦寒,归肝经,善清热解毒,消痈散 结,治疗痈肿疔疮,咽喉肿痛,乳痈,肺痈,丹毒等。但紫花地丁 还有凉血消肿之用,蒲公英兼能散滞气、通乳、利尿通淋,二者不 可混用。




栀 子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 成熟果实。

药性与功效
本品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 利湿,凉血解毒之功效;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 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 伤痛。

用药宜忌
天花粉

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 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根。

中药药物警戒浅述

中药药物警戒浅述

中药药物警戒浅述高雅;安宏;徐旻灏;黄江鹏;徐世杰【摘要】药物警戒不仅指药物毒性、不良反应及禁忌等,还应包括相应的药物组成、功能、药理毒理研究、制剂工艺等多方面.中医自古重视药物安全问题,对药物的分级和使用提出了规范,通过整理《中国药典》2015版中药材及饮片药物、中药成方制剂、单味制剂药物和中成药药物警戒发现,中药药物警戒以药性和传统禁忌为主体而缺少基础和临床研究,并无中药毒理研究及药代动力学表述.笔者就此提出建立中药药物警戒法规的对策与建议,在中药药物警戒表述中,既要结合现代药物警戒理论,又不能脱离中医理论与临床特色,更好地完善中药药物警戒表述规范.【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5)002【总页数】3页(P233-234,270)【关键词】中药;药物警戒;规范;建议【作者】高雅;安宏;徐旻灏;黄江鹏;徐世杰【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1 药物警戒表述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药物警戒一词首次由法国医药学家提出,其所指最初基本属于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监测的范畴[1]。

经过40余年的实践,药物警戒的含义已扩展为包括 ADR监测在内的从药物研发到生产、从上市到临床应用的整个药物生命周期的监控与警示。

药物警戒表述是对药物安全性信息的描述,旨在指导医药工作者和患者合理使用药物,便于追踪药物警戒信息。

狭义的药物警戒表述仅涉及药物的毒性、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等,而广义的药物警戒表述内容应包括与药物安全相关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药理毒理研究、制剂工艺、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等诸多方面。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三章 中药用药安全第一节 中药药物警戒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三章 中药用药安全第一节 中药药物警戒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三章中药用药安全第一节中药药物警戒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中药不良反应正确的解释是A.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合格中药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时,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B.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合格中药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时,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有关的有害反应C.在应用中药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时,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D.在应用中药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时,在非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E.在应用合格中药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时,在非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有关的有害反应【参考答案】:A二、多选题1、传统中医药对药物安全性的认识包括A.毒性分级思想B.配伍禁忌思想C.妊娠禁忌思想— 1/3 —— 1/3 —D.中毒解救思想E.用药剂量与疗程【参考答案】:A,B,C,D,E2、中药药物警戒的内容包括A.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性研究B.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C.中药毒理学研究D.中药上市前后的安全性监测和再评价E.中药安全使用的科普宣传活动【参考答案】:A,B,C,D,E【试题解析】:3、我国传统中医药对药物安全性的认识主要包括A.炮制减毒B.中毒解救C.妊娠禁忌D.毒性分级E.配伍禁忌【参考答案】:A,B,C,D,E【试题解析】:我国传统中医药对药物安全性的认识主要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毒性分级.中毒解救及炮制减毒思想等。

4、药物警戒涉及的范围包括A.草药、传统药物B.辅助用药C.生物制品D.血液制品— 2/3 —E.医疗器械及疫苗【参考答案】:A,B,C,D,E【试题解析】:— 3/3 —— 3/3 —。

药物警戒

药物警戒

近 况
近年来,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 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技术和组织体系在 不断完善,挖掘药品风险信号的技术 水平有所提高,应对药品安全突发事 件的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 了 2009 年国家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 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网共收到药品不良 反应/事件报告表638996份,化学药品 的报告病例数占86.7%,涉及3100余个 品种;其中,来自医疗机构的报告 540717份,占84.6%;剂型分布以注射 剂为主,占59%。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对照组相比,西布曲明组 患者出现严重、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
警戒快讯与信息通报
关于西布曲明的最新国际安全性信息
【SCOUT研究情况和相关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研究结果, 2010 年 1 月 21 日,欧洲药品管理局 ( EMA )建议在欧盟范围内暂停西布曲明上市许可;英国 基于欧盟的评估结果,要求企业停止西布曲明的销售;美 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要求企业在西布曲明的说 明书中加入新的禁忌,包括冠脉疾病、中风、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心律失常等;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 TGA )强调 了西布曲明产品说明书中已有的建议,新添加了有关对 SCOUT 研究的描述性信息和一项警告,即建议患者在使用 西布曲明适当疗程后没有减肥效果应停止用药,并要求企 业发布了致医务人员的信,警告西布曲明相关风险。
药物警戒就是要使医药工作者对严重不良反应更敏 感,从而更迅速地采取有力的防范和治疗措施,减少不 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保障安全用药、合理用药。
三、我国的药物警戒
1999年11月,中国颁布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 2001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71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制度。

2024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2024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题

2024年药物警戒基础知识培训试题本测试仅为了解培训效果1、药物警戒的简称为()。

A.PMB.PV∣C.QAD.QC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2021年第65号)自()起施行。

A.2021年5月7日B.2021年12月1日(阿C.2021年11月1日D.2021年12月10日3、《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适用于()开展的药物警戒活动。

A、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工确皆案)B、药品生产机构C、获准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药品注册申请人D、药物临床试验机构4、药物警戒的定义是()。

A.研究药物的安全性B.可以了解药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减少和杜绝药害事件,保证用药安全C.评价用药的风险效益比D.指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他与用药有关的有害反应的监测、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所有活动。

1 15、药物警戒和药品不良反应共同关注()。

A.药品与食物不良相互作用B.药物误用、滥用C.超适应症用药D.合格药品的不良反应6、药品警戒中应当报告什么事件?()。

A.关于非本公司产品的投诉;B.给药后发生不良事件;C.药物过量、妊娠、缺乏疗效、给药错误和癌症;D.B&C7、员工应向()报告获知的药品不良反应。

A.质量部B.药物警戒部(C.所在的部门(D.生产部8、员工需要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

A一般的B.严重的C.非预期、严重的D.所有的类型I9、药品生产企业获知或者发现群体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时限是()。

AJ日内B.7日内CI5日内D.立即I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原则是()A.确定上报B.强制报告C.可疑即报D.主动报告H、患者使用药品发生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当无法排除反应与药品存在的相关性,均应按照()的原则报告。

A.可疑即报B.随机C.定期D.看情况12、药物警戒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A、早期发现未知药品的不良反应极其相互作用,B、发现已知药品的不良反应增长趋势,QC、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D、药品的风险/效益评价,发布相关信息,促进药品监督管理和指导临床用药I确答案)13、药物警戒的最终目标是()A、安全合理的使用药品(:刚答案)B、对已上市的药品进行风险/效益评价和交流,C、对患者进行培训、教育,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D、降低药品安全风险,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Da小栗)14、药物警戒组织机构中必须包括:()A、药物安全委员会(B、药物警戒部门(IC、质量保障部D、药品销售部15、下列哪些属于药物警戒的范围()A、药品不良反应(B、用药失误(IEC、药品滥用D、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16、收集疑似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主要途径:()A、自发报告(IB、上市后相关研究(C、其他有组织的数据收集项目(“产下;)D、学术文献和相关网站E确与为17、持有人应报告获知的所有不良反应,包括()。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临床警戒与适当性》1、中药药物警戒是在中药安全性日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是西方药物警戒理念与中医药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集中体现中医药传统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系(单项选择)■A.正确B.错误2、中药具有两面性,合理、有效而安全地使用中药可以防治疾病,用药失当则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单项选择)■A.正确B.错误3、中药临床学服务应(单项选择)A.以经济效益为中心B.以药品为中心C.以医生为中心■D.以患者为中心4、若寒清热药应(单项选择)A.晨起饭前空腹服用B.饭前服用■C.饭后服用D.睡前服用5、中药临床有效性研究必须以()为指导(单项选择)A.临床试验■B.中医理论C.国际标准D.以上都是6、中药用药警戒思想包括(多项选择)■A.剂量与疗程控制思想■B.配伍禁忌思想■C.妊娠禁忌思想D.药理毒理思想7、中药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那几项(多项选择)■A.临床前安全性评价■B.临床安全性评价C.用药前半程安全性评价D.用药后半程安全性评价8、中药适当性理论包括(多项选择)A.适当的用药单位和医生■B.适当的用药对象和药物■C.适当的用药时间和剂量■D.适当的用药途径和目标9、临床中药师的工作内容(多项选择)■A.药物信息的收集与咨询服务■B.参与合理用药和用药监测■C.药物互相作用和配伍的研究■D.评价临床药物使用情况10、中药师的作用于价值(多项选择)■A.促使患者使用合理的用药方案■B.促进医生使用合理的治疗和给药方案■C.促进中药新药的合理使用■D.促使护士使用合理的配药方案。

中药临床药学的思考与实践答案-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中药临床药学的思考与实践答案-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

中药临床药学的思考与实践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1.中药药物警戒的目的(D)A. 正确评估中药的效益及风险B. 防范与用药相关的安全问题C. 促进中药安全、合理及有效地应用D. 减少药物间的不良相互作用2.处方审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B)A. 医师B. 药师C. 护士D. 患者3.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的顺序排列(A)A. 君、臣、佐、使B. 佐、使、君、臣C. 君、臣、使、佐D. 以上都不对4.下列属于中医药配伍禁忌的是(D)A. 相须、相使B. 相畏、相杀C. 相反、相成D. 相恶、相反5.临床药学学科自50-60年代首先建立在(D)A. 英国B. 法国C. 中国D. 美国6.处方点评是根据()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ABC)A. 相关法规B. 技术规范C. 处方书写D. 用药选择7.下列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具,描述正确的是(ACD)A. 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B. 有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应注明在药品右下方C. 对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D. 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8.药学监护的目的包括(ABCD)A. 发现潜在的用药问题B. 解决实际发生的用药问题C. 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D. 发现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9.医疗机构未按照规定报告疑似药品不良反应的,下列处罚措施正确的是(AC)A.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B.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C. 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D. 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10.下列关于传统中医药对药物警戒的认识描述中,正确的是(ABCD)A. 中医药将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B. 中医药有勿用相恶相反的配伍禁忌C. 毒性中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D. 毒性中药中病即止,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中药临床应用警戒

中药临床应用警戒

中药临床应用警戒近二十年来,中药安全性事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如以龙胆泻肝丸不良反应为代表的马兜铃酸肾损害事件,以鱼腥草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为代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等,人们对中药安全的警戒意识逐步增强。

第一部分概述一、中药药物警戒的定义中药药物警戒即是在中药安全性日益引起关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概念,是西方药物警戒理念与中医药特色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与中医药传统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中药传统药物警戒思想主要包括服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食忌、证候禁忌),配伍、炮制等减毒方法,有毒中药的剂量控制原则,中药毒性分级以及药物中毒解救等内容。

这些警戒思想是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经验的积累与结晶,是中医药安全用药理论的集中体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中药药物警戒开始融入新的内涵与理念。

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药物警戒定义为“与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在此基础上,中药药物警戒定义为与中药安全性相关的一切科学与活动。

其中“科学”主要包括中药临床安全用药理论,中药不良反应理论和中药毒理学等学术内容;“活动”则主要包括中药上市前与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与评价,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和中药临床安全问题发现、评估、认识与防范,实现合理用药指导及宣传等内容。

二、中药药物警戒的特色中药药物警戒与西方药物警戒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简而言之,中药药物警戒的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药药物警戒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安全用药思想一脉相承,有着丰富的中医药理论底蕴;②中药药物警戒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行医用药经验的精华浓缩,有着鲜明的中医药实践特色;③中药药物警戒不仅是中药安全性研究的指导性理论,同时也对西方草药的安全性监测与使用具有借鉴意义;④中药药物警戒并不将中药上市后安全性监测作为核心内容,而是承袭了中医“治未病”思想,有丰富的前瞻性预防理念,强调通过临床合理用药将中药的潜在危害性降至最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发报告系统的概念
自发报告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对某种药
物所引起的ADR通过医药学文献杂志进行报道,
或直接呈报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
自发报告系统是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的最主要
方法,是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大多数成员 国采用的基本方法。

我国自发报告基本程序
生产经营者
医务工作者
用药患者
1983年 卫生部起草了《药品毒副反应报告制度》,
后改名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1984年 国家颁布了《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
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经常调查药品不良反应。
这为我国依法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了依据。
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
1989年11月,卫生部ADR监察中心成立,并在全
国内主要是龙胆泻肝丸事件。
2002年《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重点通报了龙胆泻肝丸。
国内期刊文献报道 70例,27例
肾衰竭,43例轻度肾损害。
肾损害
胞浆毒学说 肾缺血学说
肾损害
细胞凋亡学说
马兜铃酸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学说
马兜铃酸的DNA加成物学说
三 叶 木 通
川 木 通
无毒
木 通
关 木 通
常用药物警戒方法介绍
自发报告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
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onitoring)
处方事件监测(prescription event monitoring)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 队列研究(co-hort studies)
用于止痛 草药治疗
33
1 1
2000-2002
2铃酸肾病的国际负面影响
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十几个国家禁止进口 和销售含马兜铃酸成分的植物制品。
暴露 非暴露 暴露
病例组
对照组
非暴露
调查方向
图5-1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Greenberg 2002) 注:阴影区域代表暴露于所研究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
病例对照研究实例-已烯雌酚事件
发生在美国,1966--1971年间,FDA发现91 例8-25岁女性阴道癌患者。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母亲在孕期服用已烯 雌酚与其女性后代阴道癌有密切关系。 典型的迟发性药品不良反应。
记录,以探讨ADR发生规律。 优点:可计算ADR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 缺点:数据代表性差,研究费用高。 代表示例:双黄连注射剂的回顾性集中监测 葛根素注射剂的前瞻性集中监测
处方事件监测
1965年,由英国学者首先提出 选定研究药物后,处方计价局从全英人群中识
别开过此药的处方,向开过该药处方的医生发
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
1972年首次提出
2002年明确定义
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

有关不良反应或任何其他可能与药物有 关问题的发现、评估、理解与防范的科 学与活动。 最初,药物警戒与ADR监测含义相近。 逐渐发展为更广的概念

对象
时间范围
方法
目的
ADR 监测 药物 警戒
合格药品 正常用法 用量 包括错误 治疗 药物滥用
x
此次怀孕出血 病例 否 否 有 有 否 有 有 有 3/8 对照 0/4 0/4 0/4 0/4 1/4 0/4 0/4 0/4 1/32 4.52 <0.05 8.0
以往流产史 病例 有 有 否 有 否 有 有 有 6/8 对照 1/4 1/4 1/4 0/4 1/4 0/4 1/4 0/4 5/32 7.16 <0.01 10.5
1968 WHO制订了一项有10个国家参加的药物监测合
作计划——收集、交流、规范ADR报表、术语、药品 目录、电子报告系统。
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
1970 世界卫生大会对1968年的合作计划作了 充分肯定,并决定在日内瓦设立永久性的组
织——WHO药物监测中心
1978 中心迁至瑞典的东部城市乌普沙拉 (Uppsala),命名为: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中心
如何证明反应停与怪胎出现的关联性呢?
生态学研究
反应停事件
世界各国立即停用,9个月后,海豹肢婴儿才
停止出现,但后果已无可挽回;
约半数儿童已死亡,存活着也给社会和家庭带
来深重地负担;
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世界性的、
最悲惨的药物灾难。
药品是一把双刃剑
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
1961 反应停事件曝光 1962 世界卫生大会开始研究保障用药安全的措施
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
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
▶ Amount of ADR Reports The quantity of ADR report has increased remarkably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3600 500 600 0 88-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97 170000 70074 36800 4700 770017000 630000 600000 540000 360000
药品 上市后
志愿报告, 发现药品 集中监测 不良反应 等流行病 信号 学方法 志愿报告, 监测与减 集中监测 少药源性 等流行病 损害 学方法; 实验室研 究
从药品研 制开发到 使用的 全过程
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 反应停事件
二十世纪最令人深省的ADR事件,引起世界震惊。
沙利度胺(反应停),可消除孕妇常见的恶心、呕

评价:①与用药是否有合理的时间顺序?是。 ②是否是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是,资料显示 感冒通可引起血尿。③能否用疾病、合用药等 解释?否。④停药后反应减轻或消失?是。⑤ 再次给药后反应是否再次出现?未知。 很可能
医院集中监测
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一
医院或某一地区所发生的ADR及药物利用详细
出调查表,询问暴露于该药患者情况。
对处方电子化程度和信息共享程度要求高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研究ADR时,可将研究对象按ADR的有无, 分成病例和对照两组.
调查既往药物服用情况,以判断药物暴 露与不良反应关联程度大小。 研究思路回顾性。
研究示意图
研究开始 时间
马兜铃科
肾毒性
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汉代《神农本草经》始载“木通” 药用 《新修本草》
品 种 混 淆
宋代以前木通科 五叶木通等入药 宋代开始毛茛科 川木通入药 近代马兜铃科关木通 开始药用
《证类本草》 《 中国药学大辞典》
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用 法 失 宜 3~6g
剂量过大
肾损害
长期服用
10~120g
30~40年
新的、严重的15天内 死亡立即汇报 一般的一个季度
地方中心
新的、严重的3天内 死亡立即汇报 一般的一个季度
Local FDA/ Health Bureau
国家中心
WHO SFDA/MOH
自发报告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①监测范围广;
②经济实用,便于推广;
③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发现罕见的、特殊人 群和药物合用发生的ADR; ④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ADR信号,提出警告。 缺点:漏报和不报
26.1 29.3 自由度为 1① (不显著②)
23.22 <0.00001 28.0
2.35 0.20 (不显著) 10.0
注 ① 用 Pike 与 Morrow 的配对对照Χ 2 检验公式。 s ② 配对 t 检验, =1.7 岁。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队列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与病例 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相比,属于前瞻性。
可追踪观察服药组与未服药组某种不良反 应的发生情况,以判断药物与不良反应之 间的关联。
Y
E
目标人群
代表性 样本
N
Ē
时间顺序
Y
N
中药药物警戒相关问题探讨
中药不良反应典型案例举隅
中国传统药物警戒思想探讨
中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探析
中药重点监测品种遴选思路
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含马兜铃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
此次怀孕时使 用过雌激素 病例 有 有 有 有 否 有 有 有 7/8 对照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32
母亲哺乳 病例 否 否 有 有 否 否 有 否 3/8 对照 0/4 1/4 0/4 2/4 0/4 0/4 0/4 0/4 3/32
此次怀孕时照 射过 x 线 病例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有 1/8 0 (不显著) 3.0 对照 1/4 0/4 0/4 0/4 0/4 1/4 1/4 1/4 4/32
2010年中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安徽
课程背景
保障用药安全是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之一。 (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中药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日益引起关注
(WHO-我国政府-普通用药者) 中药安全性问题有其自身特点(药物来源、 辨证使用、配伍组合等) 中药药物警戒是比较新的概念,值得研讨。
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国家(地区) 比利时 法国 西班牙 日本 英国 植物及用法 减肥,广防己 减肥,中草药治疗 草药茶 保健品,治疗水肿 治疗湿疹、乙肝 病例数 102 4 1 19 3 报道年份 1993-2002 1994,1998 1996 1997-2001 1999,2002
台湾
美国 德国
减肥,治疗水肿
吐、乏力和食欲不振等妊娠反应。
1956年上市后十分畅销。欧洲各国、澳大利亚、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