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第一册•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第二册•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文言文中42个考试常考成语

文言文中42个考试常考成语文言文中42个考试常考成语汇总导语:成语无处不在,不仅在基础知识中考,同时用在作文中,其实,文言文中也有成语,你们有注意到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汇总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2、【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3、【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4、【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5、【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6、【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7、【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8、【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9、【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10、【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11、【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12、【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13、【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14、【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15、【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文言文成语及解释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第一册•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第二册•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第一册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第二册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第三册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
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
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

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成语及解释第一册•温故知新:复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如今。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那么?)•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那么?)•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教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那么?)•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开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区分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内幕。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纯熟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第二册•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如今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目光对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如今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重,也指事物开展的动力和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

《童趣》《闲情记趣》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怡然称快、夏蚊成雷《V论语〉十则》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山市》历历在目《塞翁失马》塞翁失马《寓言四则》画蛇添足、买犊还珠、滥竽充数、塞翁失马《龟虽寿》老骥伏枥《浣溪沙》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木兰诗》扑朔迷离《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观书有感》源头活水《孙权劝学》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夸父逐日》夸父追日《桃花源记》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游山西村》柳暗花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夜不闭户《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五柳先生传》不求甚解《小石潭记》犬牙交错《岳阳楼记》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飞沙走石、汗流浃背《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岀、觥筹交错、《登幽州台歌》空前绝后《陈涉世家》鸿鹄之志、披坚执锐《隆中对》如鱼得水、箪食壶浆《岀师表》三顾茅庐、妄自菲薄《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邹忌讽齐王纳谏》门庭若市《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讳疾忌医、病入膏肓《卖油翁》熟能生巧《黔之驴》庞然大物、黔驴技穷《晏子故事两篇》挥汗成雨、比肩继踵、张袂成阴《荆轲刺秦王》切齿拊心《卫风•氓》载笑载言、二三其德、夙兴夜寐、信誓旦旦《短歌行》对酒当歌、月明星稀、周公吐哺《咏怀古迹》千山万壑《孔雀东南飞》坚如磐石《过秦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追亡逐北、因利乘便、金城千里、万世之业、瓮牖绳枢、斩木揭竿、云集响应、赢粮景从、深谋远虑、同年而语、度长絜大《苏武传》)屈节辱命、啮雪吞毡、人生如朝露、肝脑涂地、白发丹心《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欣欣向荣《劝学》《荀子》青岀于蓝而胜于蓝、冰寒于水、顺风而呼、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跬步千里、驽马十驾、锲而不舍《始得西山宴游记》尺寸千里、心凝形释《师说》授业解惑《六国论》如弃草芥、抱薪救火、日削月割《阿房宫赋》鼎铛玉石、付之一炬、敢怒而不敢言、勾心斗角、钩心斗角、尽态极妍《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灰飞烟灭、人生如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雨打风吹、金戈铁马《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离骚》九死不悔、偭规错矩《烛之武退秦师》秦晋之好、危在旦夕、临危受命、洞若观火、以退为进、化险为夷《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择善而从、垂拱而治、劳神焦思、慎终如始、戒奢以俭、卑以自牧、善始善终《廉颇蔺相如列传》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肉袒负荆(负荆请罪)、刎颈之交《鸿门宴》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虎狼之心、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胜杯杓《秋水》(节选)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季氏将伐颛臾》祸起萧墙、分崩离析、季孙之忧、既来之,则安之、开柙出虎、大动干戈、虎兕出柙《寡人之于国也》五十步笑百步、弃甲曳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崩山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登高》穷困潦倒《琵琶行》千呼万唤、切切私语、珠盘玉落、整衣敛容、秋月春风、暮去朝来、门前冷落、杜鹃啼血、司马青衫《雨霖铃》寒蝉凄切、晓风残月《声声慢》)乍暖还寒《滕王阁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云销雨霁、天高地迥、兴尽悲来、萍水相逢、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老当益壮、穷且益坚、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盛筵难再、陆海潘江《逍遥游》鲲鹏之志、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至人无己《陈情表》零丁孤苦(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乌鸟私情、皇天后土《项脊轩志》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不能得日、垣墙周庭、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三五之夜、东犬西吠、逾庖而宴、呱呱而泣、瞻顾遗迹、凭几学书、亭亭如盖I《报任安书》推贤进士、勤勤恳恳、动而见尤、欲益反损、辇毂g 口之下、拾遗补阙、岩穴之士、攻城野战、斩将搴旗、苟合取容厕身下列、叨陪末议、仰首伸眉、戴盆望天、大谬不然、奋不顾身、食不甘昧、救死扶伤、无可奈何、九牛一毛、泰山鸿毛、摇尾乞怜、画地为牢、削木为吏、南面称孤、衣赭[zh弓关木、王侯将相、贪生恶死、放失[y 1]旧闻、天人之际、一家之言、藏之名山、日肠九转、俯仰随俗《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丝竹管弦、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放浪形骸、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修短随化《赤壁赋》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正襟危坐、沧海一粟、逝者如斯、取之无禁(尽),用之不竭、杯盘狼籍。
初中文言文成语积累

文言文(语文版)中的成语盘点汇川区高坪镇中学穆在敏所谓成语就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
近几年的中考题中考查词语的运用,成语的比例占最重。
在教学中,除了关注现代文中出现的成语外,我们不能忽视文言文中的成语。
以下是对语文版所有文言文或古诗词中的成语盘点,供大家参考。
七上:1.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六则》2.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六则》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六则》4.择善而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5.三十而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论语>六则》6.四十不惑---------四十而不惑。
<论语>六则》7.扑朔迷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8.熟能生巧 ------- 《卖油翁》七下:9.黔驴技穷(黔驴之技)--------《黔之驴》10.庞然大物--------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黔之驴》11.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八上:12.犬牙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13.柳暗花明------《游山西村》14.飞沙走石------作则飞沙走砾。
《满井游记》15.汗流浃背---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流浃背。
《满井游记》1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7一鼓作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8 再衰三竭-----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19辙乱旗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20干将莫邪------《干将莫邪》八下:21门庭若市-----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初中文言文常用成语归纳

初中文言文常用成语归纳中国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其中,成语是文言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还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下面将对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文成语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一、学习努力类1. 无微不至(形容关心周到):《左传·僖公十二年》中有“无微不至”的用法。
2. 志存高远(形容人坚定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礼记·礼运篇》中有“志存高远”的用法。
3. 孜孜不倦(形容勤奋努力):《左传·文公十七年》中有“孜孜不倦”的用法。
二、友谊互助类1. 扶摇直上(比喻人努力向上):《庄子·天人》中有“扶摇直上”的用法。
2. 推陈出新(比喻抛弃陈旧,创造新的):《汉书·劳动志下》中有“推陈出新”的用法。
3. 众志成城(比喻众人齐心协力):《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众志成城”的用法。
三、劝勉自励类1. 前怕狼后怕虎(比喻因畏惧而犹豫不决):《荀子·明法》中有“前怕狼后怕虎”的用法。
2. 深思熟虑(形容认真思考):《史记·陈涉世家》中有“深思熟虑”的用法。
3. 功在不舍(形容为实现目标不怕付出辛苦):《战国策·赵策四》中有“功在不舍”的用法。
四、描述美好风景类1. 锦绣前程(比喻美好的未来):《后汉书·刘望之传》中有“锦绣前程”的用法。
2. 绿树成荫(形容树木茂盛,提供遮阴):《庄子·彩丝》中有“绿树成荫”的用法。
3. 春回大地(比喻万物复苏,春天到来):《左传·庄公四年》中有“春回大地”的用法。
五、言谈举止类1. 庸人自扰(比喻无事自扰;形容庸碌无能的人):《论语·子罕》中有“庸人自扰”的用法。
2. 出口成章(形容说话或写作出色):《东汉·班彪·出使安息书》中有“出口成章”的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汇编第一册?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
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
——《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
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
担子很重,路很远。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语出《论语十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第二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
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愚公移山》)? 第三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
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
形容人多,拥挤。
?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
(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
(《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
(《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
(《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
(《寓言四则》)? 第四册?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
比喻投身战斗。
?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1、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3、闻鸡起舞:形容有志之士及时奋发,刻苦自立。
(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北伐》4、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桃花源记》)5、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6、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7、落英缤纷:花瓣纷纷飘落。
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桃花源记》)8、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9、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10、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11、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12、水落石出——《醉翁亭记》)7、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论语十则》9、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
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
——《论语十则》10、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
——《论语十则》11、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12、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
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
——宋。
晏殊《浣溪纱》? 第五册?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
(《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
(《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六册?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
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
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
(《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
(《出师表》)7、见贤思齐:看见有道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论语十则》9、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远。
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且经过长期艰苦努力。
——《论语十则》10、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帮助别人做成好事。
——《论语十则》11、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12、无可奈何花落去:奈何:如何,怎么办。
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办法。
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
后泛指无法挽留逝去的事物而感到惆怅。
——宋。
晏殊《浣溪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