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详案修订稿

合集下载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故乡的自然景观,培养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杨梅树和杨梅果实的兴趣,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1.2 教学内容:展示故乡的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外观特征。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乡杨梅的记忆和体验。

1.3 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故乡的杨梅图片,让他们观察杨梅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乡杨梅的记忆,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杨梅的口感和味道。

引导学生思考杨梅的生长环境和季节,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

第二章:杨梅树的生长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杨梅树的生长过程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科普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学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杨梅树的生长变化。

2.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树的生长过程,包括萌芽、开花、结果等阶段。

引导学生观察杨梅树的变化,记录杨梅的生长过程。

2.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杨梅树的生长过程,包括萌芽、开花、结果等阶段。

组织学生观察杨梅树的变化,鼓励他们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杨梅的生长过程。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记录,引导他们描述杨梅树的生长变化。

第三章:杨梅果实的品尝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杨梅果实的品尝和评价能力,提高他们对食物品质的鉴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果实的品尝方法和评价标准。

引导学生品尝杨梅果实,评价其口感、甜度等特征。

3.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杨梅果实的品尝方法和评价标准,如观察颜色、闻气味、品尝口感等。

组织学生品尝杨梅果实,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杨梅的口感、甜度等特征。

第四章:杨梅果实的利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杨梅果实的创意利用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杨梅果实的创意利用方法,如制作杨梅果汁、杨梅果酱等。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自己喜欢的杨梅果实食品。

4.3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杨梅果实的创意利用方法,如制作杨梅果汁、杨梅果酱等。

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稿6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稿6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稿6篇我爱故乡的杨梅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选读课文。

课文虽然短小,但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简洁、朴实亲切。

作者抓住杨梅的特点,进行细腻地描写,是一篇难度适宜的指导学生仿写水果的状物抒情记叙文。

二、说教学目标尽管《我爱故乡的杨梅》只是一篇选读课文,但却是是一篇引导学生状物的好范文,可以把它当作一篇精读课文来研读。

课标提出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__的主要内容,体会__表达的思想感情”。

为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

3、要求学生认识与理解“贪婪、吮吸”等9个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思想目标激发学生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表达、朗读、审美、绘画等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难点是学习作者描写杨梅果形、色、味的方法,任选一种水果,抓住一个特点,进行仿写。

四、说教学过程(一)揭题谈话,聚焦“杨梅”。

1、导语:小朋友们,宁波镇海有一位乡土小说家叫王鲁彦,虽然离开故乡十几年,可是对故乡的杨梅却始终念念不忘。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故乡,去看一看那里的杨梅。

2、板书并齐读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我创设这样的导语引出故乡的景物,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感情基调,营造出一种“眷恋家乡、热爱家乡”的氛围,借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思念之情。

)(二)初步读文,解决生字词并初步理清__脉络1、出示学习方法,明确目标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A、出示第一组词语认读,重点读好“婪、吮”。

“贪婪”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这里的贪婪并不是贬义词。

接着让学生观察这组词语,总结出着四个词语是描写杨梅树的(板书:杨梅树)。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了解杨梅的可爱特点,学习作者把事物观察仔细、把事物写细致的方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观察、描写杨梅树、果的特点的方法。

第一教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程序: 一、板书课题 1、读题,想:你是怎么理解题目中“爱”字的意思的?(引导学生用“爱”字组出适合题目的词语) 2、议论: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汇报后,教师作小结。

二、引入新课,初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哪些内容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说说写的是什么?) (2)点画课文的生字词语。

(3)遇到不懂问题在书中打上“?”,或学习课文还想知道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体会。

3、指名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教师小结后指导学习课文生字。

三、齐读课文,巩固认知,指导学生解决下面问题: 1、哪一节写的是杨梅树?哪几节写的是杨梅果? 2、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认识课文详写的是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心得后作汇报。

四、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情况后,进行语言文字巩固训练。

1、你对课文内容了解了什么? 2、组词练习、读读写写重点词语。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教时 学习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程序: 一、简述上节的学习内容,点明本节的学习要求。

二、学习第一节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讨论:这节告诉了我们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教师作小结,投影开头的方法和作用。

三、学习第二节 1、投影本节内容,指导学生朗读后思考问题:你读懂了(或知道)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读书体会。

3、指名汇报读书心得后,教师板书:树枝绿叶长。

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三年级下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培养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描述故乡杨梅的美丽和作者对故乡的深情的文章。

文章通过描绘杨梅的外貌、味道和故乡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2 生字词学习:杨梅、故乡、成熟、翠绿、酸甜、枝头、期盼、采摘、分享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杨梅,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3.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章:作业设计4.1 朗读课文: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培养阅读习惯。

4.2 生字词练习: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5.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杨梅知识问答,增加对杨梅的了解。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讲解,分享杨梅的种植和食用方法。

6.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杨梅的用途和价值,培养合作和创新能力。

第七章:课文解析7.1 课文细节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通过展示故乡的杨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杨梅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故乡杨梅的兴趣。

1.2 教师简要介绍杨梅的生长环境和季节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

1.3 教师提问:“你们对故乡的杨梅有哪些印象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第二章:杨梅的品种与分布2.1 教师介绍我国主要的杨梅品种,如:浙江杨梅、福建杨梅、广东杨梅等。

2.2 教师通过地图展示杨梅的主要分布区域,让学生了解杨梅的生长范围。

2.3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回答杨梅主要分布在哪些省份。

第三章:杨梅的食用与营养价值3.1 教师介绍杨梅的食用方法,如:鲜食、制果酱、酿酒等。

3.2 教师讲解杨梅的营养价值,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物质等。

3.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尝试过的杨梅食用方法和味道。

第四章:杨梅的文化意义4.1 教师介绍杨梅在故乡民间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意义,如:杨梅节、杨梅祭等。

4.2 教师讲解杨梅在不同地区的传说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杨梅的文化背景。

4.3 学生分享自己对杨梅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五章:实践活动:采摘杨梅5.1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杨梅园,引导学生观察杨梅树的生长状况和采摘技巧。

5.2 学生分组进行采摘活动,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

本教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故乡的杨梅,通过学习杨梅的品种、分布、食用方法、营养价值和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故乡杨梅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增进对杨梅的了解和喜爱。

第六章:杨梅的生态与环境保护6.1 教师介绍杨梅的生长环境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讲解杨梅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2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或讨论,了解杨梅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病虫害、气候变化等。

6.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杨梅树和生态环境,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第七章:杨梅的加工与创新7.1 教师展示杨梅的加工产品,如杨梅干、杨梅酱、杨梅酒等,并介绍其制作方法。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故乡的风土人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杨梅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乡的杨梅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观察自然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生长过程和故乡的风土人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杨梅生长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幻灯片或课件。

(2)杨梅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收集有关杨梅的资料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杨梅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杨梅资料或图片。

(3)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杨梅,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学生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课文内容。

(2)学生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杨梅生长过程。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练习运用。

4. 实践与应用(1)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杨梅的活动,如绘画、写作、表演等。

(2)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我爱故乡的杨梅》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杨梅的外形、颜色和味道,以及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交流,掌握杨梅的特点。

(2)学会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杨梅的美。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实物杨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故乡特产——杨梅的文章。

(2)板书课题:《我爱故乡的杨梅》2. 自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交流生字词。

3. 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外形特点。

b. 学生交流杨梅的外形特点。

c. 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杨梅的外形。

d. 学习第二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杨梅”。

(2)学习第二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颜色特点。

b. 学生交流杨梅的颜色特点。

c. 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杨梅的颜色。

d. 学习第三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杨梅”。

(3)学习第三自然段:a. 引导学生关注杨梅的味道特点。

b. 学生交流杨梅的味道特点。

c. 出示实物杨梅,让学生品尝,感受杨梅的味道。

d. 学习第四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杨梅”。

4. 感情朗读:(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2)全班齐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5. 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特产。

(2)出示其他关于杨梅的诗词、歌曲等,让学生欣赏、拓展。

6.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特产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自读、交流,掌握了杨梅的外形、颜色和味道特点。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杨梅的喜爱之情。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指导设计详案完整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指导设计详案完整版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指导设计详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了解杨梅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抓住要点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抓住要点、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2)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指导读题1、出示杨梅图片。

同学们请看图片,上面是什么(杨梅)。

哪位同学用一句话说出它的特点。

(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

)说得真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去看看作者王鲁彦是如何介绍杨梅的。

2、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从文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杨梅的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不仅是直接点名对故乡的喜爱,还通过他的文字语言,从他的字里行间,从他细致地描写中表达出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二、深入体会,学习方法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2、学生汇报(板书:形状颜色味道)3、这些部分是在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段落边注明)4、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入手,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部分,再细细地读一读。

5、电脑出示各组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选择喜欢的部分进行研究)形状组(1)划出第4自然段中你认为描写得具体细致的语句。

说说作者是怎么感觉到杨梅果形状的特点的?(触摸)(教师引语:观察一个物体的方法有很多种,用手摸,用眼睛看,用鼻子闻……那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杨梅形状的)(2)动动手:用手中的笔画出杨梅果的形状。

(第一句)颜色组(1)划出第5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再把句子读一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设
计详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我爱故乡的杨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体会杨梅的可爱之处,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2)了解杨梅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抓住要点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抓住要点、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2)了解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并学会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指导读题
1、出示杨梅图片。

同学们请看图片,上面是什么(杨梅)。

哪位同学用一句话说出它的特点。

(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

)说得真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去看看作者王鲁彦是如何介绍杨梅的。

2、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从文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对故乡的喜爱之情。

)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杨梅的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他不仅是直接点名对故乡的喜爱,还通过他的文字语言,从他的字里行间,从他细致地描写中表达出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二、深入体会,学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杨梅果的?
2、学生汇报(板书:形状颜色味道)
3、这些部分是在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段落边注明)
4、从形状、颜色、味道这三个方面入手,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部分,再细细地读一读。

5、电脑出示各组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选择喜欢的部分进行研究)
形状组
(1)划出第4自然段中你认为描写得具体细致的语句。

说说作者是怎么
感觉到杨梅果形状的特点的(触摸)
(教师引语:观察一个物体的方法有很多种,用手摸,用眼睛看,用鼻子闻……那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观察杨梅形状的)
(2)动动手:用手中的笔画出杨梅果的形状。

(第一句)
颜色组
(1)划出第5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再把句子读一读。

(2)找出杨梅果成熟过程中写杨梅颜色的词语,用彩色笔画一画不同颜
色的杨梅果。

(淡红深红黑)
(3)作者用什么方式观察杨梅颜色的(眼看)
味道组
(1)认真读读第6自然段,划出不懂的地方。

(2)你吃过杨梅吗吃杨梅时是什么表情请你上来表演一下。

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呢
(3)作者用触摸的方式去观察外形,用眼看的方式去描绘它的色彩,那又用什么方式向我们展示它的滋味呢(口尝)
师生共同交流杨梅的各个部分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板书)
三、拓展练习,观察仿写
1、作者通过触摸、眼看、口尝的方式观察杨梅,抓住了杨梅果的特点,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个新鲜的杨梅果,我们在写水果的时候要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的方法。

(从形、色、味三方面按按由外到里的顺序写具体。


那现在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作者观察描写的方法来写一种水果,看谁成为今天的写作小能手!
2、讲台上放置一个小盒子,盒中放一种水果。

要求:上台的学生不能说出答案,可以用语言来形容。

(1)请两名学生上台摸一摸,说说自己摸到的触感以及大致的形状。

(2)同学们根据两位同学的提示猜一猜是什么水果。

(3)猜对后请学生说一说对这一水果的印象,如:颜色、形状……
(4)出示水果,看一看再对比与说的是否一样。

(5)请两位学生尝一尝,并说一说口感与味道如何?
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更改板书。

3、请学生根据自己观察,选一个喜欢的角度来写一写吧!
4、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展示。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什么?
1、观察要有顺序。

2、从不同的角度细致地进行观察。

板书设计: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枝叶繁茂
形状:小刺平滑柔软(手摸)外杨梅果:颜色:淡红深红几乎变黑(眼看)
滋味:又酸又甜甜津津(口尝)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