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栽培技术
栽培灵芝技术要点

栽培灵芝技术要点
栽培灵芝技术要点
一、灵芝种子的种植
1、选择良好的灵芝种子:选择优质的灵芝种子,种子颗粒大,外观光滑,有芝型,并有未发芽的叶片,有芝母,有芝子,中芝率高。
2、灵芝种子的时间:栽灵芝种子一般安排在冬令早春季节,在节气上要根据气候特点和当地植物特性,制定合理的栽培时间。
3、灵芝种子的种植:
(1)准备基质:常用水性湿土、石英砂和干粉状香蕉土,混合比例在2:1:1左右;
(2)混兑基质:将3种基质混合搅拌均匀,可加入磷铵肥,配制成适宜栽种的基质;
(3)种植培育:铺设基质,日晒3-4小时,湿润基质表面,将灵芝种子撒在表面;
(4)种植管理:种植后,保持基质表面湿润,避免干燥;
二、灵芝的生长发育
1、土壤管理:培育灵芝植株,要做好土壤管理,土壤要做到充沛,肥力均衡,因此要定期增加肥料,适当的松土,以及养分维持。
2、水分管理:灵芝喜欢湿润的环境,水分管理要特别注意,合理控制水分,保持适量的土壤湿度,及时保持土壤透气,做好排水。
3、光照管理:灵芝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选择晴天的早晚晒晒。
如果晴天不多的地方,可以使用人工光源来更新营养物质,促进其生
长。
4、温度管理:灵芝喜欢温度比较高的环境,夏天温度在23℃-28℃,冬季温度在15℃-23℃,一般不低于10℃。
三、灵芝的采摘及加工
1、灵芝采摘:采摘灵芝时要择时,选择早上清晨采摘,如果在
夏季,要避免午后将收获的灵芝暴晒。
2、灵芝加工:收获的灵芝要及时地进行加工,加工时注意温度
和湿度控制,以免灵芝损失活性物质。
加工完成后保存在温度不超过15℃、湿度不超过70%的环境中,以延长灵芝的贮藏效能。
灵芝的栽培技术

灵芝的栽培技术灵芝栽培灵芝,别名灵芝草、菌灵芝、赤芝等,有滋补强壮、消炎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
瓶或袋栽灵芝生产较为简便易学。
一、养料的配制①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硫酸铵约0.2%,拌料含水量70%;②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拌料含水量60%;③杂木屑约50%,麦麸约50%,尿素0.1%,拌料含水量60%;④棉籽皮79%,麦麸约20%,蔗糖1%,拌料含水量60%~65%;⑤玉米轴渣50%,杂木屑约30%,麦麸约20%,拌料含水量60%~65%;⑥杨树叶75%,米糠或麦麸25%,拌料含水量60%;⑦稻草粉45%,杂木屑约30%,麦麸或米糠约25%,拌料含水量60%~65%。
二、装料和灭菌将培养料拌好后,焖放半小时后装料。
常规塑料袋可装干料0.25公斤~0.3公斤。
装袋时用手压实,料面要平,然后用锥形木棒从料面中央扎一直径2.5厘米的通气孔,袋口塞好棉塞,包一层牛皮纸。
如装瓶,可用容积为500毫升~1000毫升、口径为3.3厘米~4.6厘米的广口瓶或蘑菇瓶,装料法基本同袋装法。
装料后把料袋或瓶分层排在锅内,在每平方厘米1.5公斤的压力下灭菌1小时~2小时,或常压灭菌8小时~10小时。
要求当天装料,当天灭菌,当天接种。
三、接种和培养接种最好在接种箱进行,若无接种箱,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或开水蒸气上方亦可。
接种室内和接种工具亦应严格消毒,工作人员戴上口罩,用肥皂洗手3次。
用接种镊子从瓶内取出一块枣子大小的菌种,迅速放入栽培料瓶袋内,然后将瓶口或袋口塞好棉塞并包扎牛皮纸,移到灭过菌的培养室进行培养灭菌。
保持室温24℃~28℃,接种后25天左右菌丝便长满瓶袋。
在发菌阶段应加强管理,防止杂菌污染,有杂菌污染者应及时淘汰。
当瓶袋内长满菌丝后,培养料表面逐渐出现白色的指头大的菌蕾,即子实体原基。
当其生长接近于棉塞时即可拔掉棉塞,室温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提高到80%~90%,给予散射光,每天通风换气,过20天左右菌柄就可长出瓶袋口,柄端分化出菌盖。
灵芝种植技术

灵芝种植技术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吉祥、富贵、美好、长寿的象征。
它可以制作盆景用于观赏,子实体和孢子体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灵芝的种植技术,欢迎阅读参考。
灵芝的种植技术灵芝的生长发育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菌丝生长期。
灵芝担孢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发育呈菌丝。
第二阶段是子实体生长阶段。
当菌丝聚集密结,积累了足够的营养时,开始向子实体生长转化,在一个点或着几个点上,着生子实体。
1、温度要求:灵芝是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5-40摄氏度,最适宜温度为22~25摄氏度;子实体发育温度22-30摄氏度,以25~28摄氏度为最为合适。
2、湿度要求: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60%至70%;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至90%。
3、空气要求:灵芝是好气性真菌,二氧化碳对子实体生长影响很大。
当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0.1%时,有促进菌柄伸长和抑制菌盖生长的作用;当达到0.1%~1%时,子实体虽能生长但形成分枝和鹿角状;超过1%,子实体发育极不正常。
4、光照要求: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线非常敏感。
菌丝不喜欢光照,在无光黑暗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需要有较强散射光,在1500~5000勒克斯,菌柄、菌盖生长迅速,粗壮,菌盖比较厚。
5、酸碱度要求:灵芝喜欢在偏酸性环境中生长,要求pH值范围3~7,最适为4--6。
灵芝的功效与作用1、保肝解毒:灵芝对多种理化及生物因素引起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无论在肝脏损害发生前还是发生后,服用灵芝都可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
2、治疗糖尿病:灵芝降血糖之原理是由于促进组织对糖的利用。
服用灵芝后可取代胰岛素抑制脂肪酸的释出,可改善血糖、尿糖等症状。
灵芝中的水溶性多糖,可减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病程度。
3、改善心血管系统: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因此,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可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的治疗和预防。
灵芝的栽培技术

灵芝的栽培技术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保健功效。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灵芝的栽培技术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灵芝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基质准备、接种培养、管理和采收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灵芝的种植过程。
一、选种灵芝的栽培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源。
通常选择生长良好、形态完整、无病虫害的灵芝子实体作为母本,进行繁殖。
可以从自然界采集或购买优质的基础种子,确保栽培的起点有利于后期的生长和发育。
二、基质准备灵芝喜欢在适宜的基质上生长,常用的基质有木屑、麦秸、玉米秸秆等。
基质的制备需要注意杂质的清除和消毒工作,以保证灵芝在有利的环境中生长。
选择适宜的基质并进行充分的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三、接种培养接种培养是灵芝栽培的关键环节。
将选好的母菌体碾磨成孢子粉或切成培养块,均匀地撒在基质上,或将基质和母菌体混合,覆盖保鲜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促进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
培养箱内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湿度,有利于菌丝的扩散和生长。
四、管理灵芝生长期间的管理要点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
一般来说,灵芝要求较高的湿度环境,尤其是在开菇期间需要保持较高的湿度。
同时,适宜的温度范围有利于灵芝的生长和发育。
通风可以提供较好的空气流通,避免积气和病虫害的发生。
光照对于灵芝的生长不是特别重要,但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柔和的光线。
五、采收灵芝的采收是栽培的最终目标,也是技术的检验。
灵芝的采收要在子实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通常以子实体坚硬、表面呈现出不同颜色和纹理为准。
采收时要注意采摘工具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伤害子实体或污染。
总结灵芝的栽培技术涉及到选种、基质准备、接种培养、管理和采收等方面,需要认真科学地操作。
通过合理的技术控制,可以提高灵芝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但需要注意的是,灵芝的栽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管理,不断总结和改进,以提高栽培效果和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灵芝的栽培技术有所帮助。
灵芝的栽培技术

2023灵芝的栽培技术•灵芝的生长环境•灵芝的栽培方法•灵芝的养护管理目录•灵芝的加工和保存•灵芝的药用价值和效果•灵芝的饮食文化01灵芝的生长环境灵芝是高温型真菌,菌丝体在15℃以上开始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
当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时,菌丝生长会受到抑制。
灵芝生长需要湿度为60%-70%的环境,湿度过低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过高则易感染杂菌。
培养料的水分应控制在50%-60%,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灵芝的生长。
灵芝生长需要适量的散射光,避免直射阳光。
光照强度在500-1000勒克斯之间有利于灵芝的生长。
适量的光线灵芝需要良好的通风环境,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杂菌感染。
空气流通02灵芝的栽培方法选择具有优良性状和稳定遗传特性的灵芝品种是成功栽培的关键。
品种选择应选择活力高、无病虫害、无破损、无霉变的灵芝种子进行栽培。
种子质量种子选择栽培基质使用阔叶树的木屑作为主要基质,加入适量的针叶树木屑以增加营养。
硬木屑棉籽壳营养土其他物质可加入适量的棉籽壳以增加透气性和保水性。
适量加入营养土可提高基质的肥力。
加入石膏、石灰、麦麸等物质可调节基质的酸碱度和增加营养。
春季播种一般在3-4月份进行播种,此时气温逐渐升高,有利于菌丝生长。
秋季播种在8-9月份进行播种,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子实体形成。
播种时间拌种将种子和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将混合好的基质装入栽培瓶或栽培袋中,压实、装满。
将混合好的基质表面消毒后,接入灵芝种子,然后轻轻压实,让种子与基质充分接触。
将接种后的栽培瓶或袋放入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发菌管理,控制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60%-70%之间,定期通风换气。
播种方法装瓶/袋接种发菌管理03灵芝的养护管理1浇水技巧23春季是灵芝的生长高峰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
春季浇水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需要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湿度。
灵芝种植方法详解

灵芝种植方法详解灵芝是一种高端的中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草药保健品需求的增加,灵芝种植成为了当前的热门产业之一。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灵芝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选址、种子质量、栽培技术、病虫防治、收获等方面。
一、土壤选址灵芝生长的土壤要求松软、排水良好、肥沃、微酸性(pH值6.0-7.2),土壤深度不低于30厘米。
厚层覆盖物和无土栽培都是可行的种植方式,其中厚层覆盖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厚层覆盖意味着在种植区域表层用较厚的堆肥和稻草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以及提供养分。
种植区域建议选在较为封闭的荫凉环境中,以便保持相对湿度和降低高温对生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种子质量选择优质、健康、发芽率高的灵芝种子至关重要。
灵芝种子一般选用孢子粉或接种体,最好是自然采摘的成熟种子或高质量种苗。
种子表面应均匀、光滑、橙黄有光泽,无变色、波纹或破损等缺陷,有清晰且整齐的凹凸纹路。
在购买种子的时候,应该注意确认是否来自信誉可靠的供应商,如需质检则应选择正规机构进行检测。
三、栽培技术1. 种植方式灵芝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下穴、上穴、下花贴、浸种等方法,其中下穴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种植方式之一。
下穴方式即在春季选好适宜的土地,挖出深度为20-30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圆形穴,距离每穴40-50厘米左右;在穴内铺上草覆盖,再撒上一层熟好的草木灰或菜籽壳,再撒上10-15毫米厚的深发麸层;最后将灵芝孢子粉或接种体撒在表面,每十个穴口用5克左右,覆盖上一个蚯蚓、蚯蚓土或其它有机质,再覆盖上草覆盖,保持穴内湿度不干涸。
2. 温度和湿度灵芝栽培温度要在18-29之间,相对湿度85-95%。
应确保温度和湿度均匀,避免产生大的温差和湿度差异。
定期进行通风并调整温湿度,以保持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收成。
3. 养分管理灵芝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其健康生长。
种植前应将种植区域的土壤先做好养分的调整和施肥,尤其是有机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土质和改善养分含量。
灵芝的种植技术与药用价值

灵芝的种植技术与药用价值灵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仙草,拥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神秘的色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灵芝的种植技术逐渐成熟,使得这一珍贵的药材能够更广泛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
一、灵芝的种植技术(一)种植环境的选择灵芝的生长环境要求较为苛刻,一般需要选择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湿度较高且无污染的场所。
温度方面,灵芝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在 25-28℃之间,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则在 25-30℃。
湿度要求在 70%-90%之间,通风条件要保证新鲜空气的流通,但又不能有强风直接吹拂。
(二)菌种的选择与制备优质的菌种是灵芝种植成功的关键。
在选择菌种时,要挑选纯正、无杂菌污染、生长健壮且具有良好遗传特性的品种。
菌种的制备通常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包括培养基的配制、接种和培养等环节。
(三)培养基的配制常用的培养基原料有木屑、麦麸、玉米粉、石膏粉等。
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并调节好水分和酸碱度,使其达到适宜灵芝生长的条件。
(四)种植方式灵芝的种植方式主要有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两种。
段木栽培是将原木切成一定长度的段木,经过处理后接种灵芝菌种;袋料栽培则是将培养基装入特制的塑料袋中,然后接种。
(五)出芝管理在灵芝子实体生长期间,要特别注意环境的调控。
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方面。
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和发育,但光照强度不宜过强。
同时,要及时清除杂菌和病虫害,保证灵芝的正常生长。
(六)采收与加工当灵芝的菌盖边缘不再生长,且颜色由浅黄色转变为红褐色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后的灵芝要及时进行晾晒或烘干,以防止发霉变质。
二、灵芝的药用价值(一)增强免疫力灵芝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灵芝多糖、灵芝三萜等,这些成分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
(二)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灵芝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
它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的效果。
灵芝的养殖方法_家庭盆栽灵芝怎么种植

灵芝的养殖方法_家庭盆栽灵芝怎么种植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
在养殖方面,需要讲究哪些好方法呢?下面是店铺为整理的一篇大家灵芝的养殖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灵芝的养殖方法(一)1.前期准备:选择合适的灵芝品种,灵芝盆景常常选用红色为主色调,还有要选择生育期较长的灵芝品种,可供人们长时间观赏。
2.选择合适的种植环境,因为灵芝自身的结构,其适合生长木屑或者死亡的木材上,保证灵芝菌丝体生长适宜的温湿度,并且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
3. 准备灵芝种植的养料,按适当比例配好灵芝的培养养料。
4.首先对灵芝的培养养料进行灭菌杀毒(要按标准来)的工作,然后将其放入接种室中的接种箱内准备接种工作。
等到接种结束,将其放入培养室内,保证培养室内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条件,保证其能顺利发菌并能保证其生长速度。
当菌长到一定程度后,从培养室中将其移出,管理其出芝情况。
再此期间也要保证有适合其出芝的环境,使其能够顺利生长并使其形状各异。
5.当灵芝长出蕾之后大约20天的时间后,就可以将其移栽放入适当的盆中,盆中培养灵芝的土要是细河沙并且要经过杀毒处理。
当灵芝移栽入盆内还需要继续生长时,也要保持灵芝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尤其是湿润情况,避免出现过早老熟的现象。
6.灵芝盆景造型:灵芝盆景造型不仅使用了生物学技术,并且还借鉴了传统盆景造型艺术的一些手法和案例。
在造型成功之后,为使其保持时间更长久,要采用防腐和干燥处理方法,并刷清漆使其色彩保持,并选用与其造型想搭配的盆景底座。
7.灵芝盆景种植技术使灵芝的观赏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并且使其能够随着自己的想象而生长,进而造型,获得观赏价值。
并且当人们对灵芝盆景视觉疲劳之后,灵芝还是仍然可以拿来做药材,实现其药用价值。
灵芝的养殖方法(二)一、覆土袋栽技术北方地区利用蔬菜塑料大棚在6~10月间的空闲地进行覆土栽灵芝,不仅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满足灵芝对生态条件的要求,100千克干料可产干灵芝13-15千克,比常规袋栽提高40--50%,且灵芝形态正常,芝盖直径在15—20厘米以上,色泽美观,出口合格率9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for commercial use综述灵芝栽培技术的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om(Leyss ex Fr.)karstl】又称瑞草、灵芝草,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eotina)、层菌纲(Hynlenomye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1obasidionlyeetidae)、非褶菌目(Aphyliophorales)或者多孔菌目(Polyporales)、灵芝菌科(Canodernlataeeae)灵芝属(Ganoderma)。
我国现已知有灵芝属真菌66种,并将其分为三个亚属:灵芝亚属、粗皮灵芝亚属、树舌亚属[6-7]。
灵芝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福建及台湾等地。
野生灵芝资源有限,且不易被发现,而人工栽培灵芝的技术已广泛推广全国,其产量与质量早已超过野生灵芝。
1灵芝成分的化学研究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及现代新型科学仪器测定,已证明在灵芝子实体及菌丝体中,所含有的主要成分有7大类、150余种,其有生理活性的有效化学成分也有数十种之多,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有灵芝多糖、灵芝酸、灵芝腺苷[14]。
1.1灵芝多糖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lll Polysaccharide)是灵芝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目前已分离到的有200多种,其中大部分为葡聚糖,分子量从数百到数十万,大多不溶于高浓度酒精,多糖链由三股单糖链构成,是一种螺旋状立体构形物,其立体构型和DNA、RNA相似。
灵芝多糖具有刺激宿主非特异抗性、免疫特异反应以及抑制移植肿瘤生理活性的特性[1,14]。
灵芝多糖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消除自由基,抗放射,提高肝脏、骨髓、血液和蛋白质的能力。
1.2灵芝酸灵芝酸(Gallodenic acid)是一种三萜类物质,是灵芝苦味的主要来源,各种灵芝中已分离到的灵芝酸已达100多种。
这类物质具有强烈的药理活性,不但能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降血脂、防止组织氨释放,减少过敏症状,亦能止痛、镇静、解毒、保肝,与灵芝多糖相辅相成。
灵芝酸在不同种的灵芝中或同一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子实体中,其含量是不同的,所以其苦味程度也有不同,一般味苦的灵芝其灵芝酸含量往往较高,灵芝子实体中灵芝酸含量是随着其成熟度的提高而递增,且集中在子实体的外周部位。
1.3灵芝腺苷灵芝腺苷是以核苷和嘌呤为基本构造的活性物质。
灵芝含有多种腺苷衍生物,都有较强的药理活性,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体内血小板聚集,能提高血红蛋白、2,3一二磷酸苷油的含量,能提高血液供氧能力和加速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对心、脑的供氧能力,并能诱导干扰素形成、增强免疫力。
2灵芝的药理研究通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灵芝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肝、平滑肌、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多方面有治疗或调节功能[7,14-16]。
具体研究情况如下:抗肿瘤作用。
灵芝多糖可以通过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等内源性抗癌物质的生成,通过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通过提升人体的造血能力尤其是白细胞的指标水平,以及通过其中某些有效成分对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免疫调节作用。
灵芝对淋巴细胞增殖、抗体形成细胞有一定的影响,对吞噬细胞吞噬及碳粒清除,NK细胞活性、白介素-1、-2的产生,以及对受损肝脏的保护和造血系统都有作用。
灵芝有效成分对于免疫细胞、免疫因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该作用与机体状态、免疫系统功能水平、免疫细胞激活程度、以及所用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有关。
抗衰老作用。
灵芝所含的多糖、多肽等有着明显的延缓衰老功效,通过调节代谢平衡,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灵芝多糖的拟SOD活性有抗自由基作用,可清除机体产生的自由基;灵芝多糖能显著促进细胞核内DNA合成能力,增加细胞的分裂代数,从而延缓了机体的衰老。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灵芝可有效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增强心肌氧和能量的供给,降低血胆固醇、脂蛋白和甘油三脂,降低动脉壁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阻止血小板聚集,能预防心肌缺血、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对于多种类型的中风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3灵芝的临床应用随着灵芝人工种植的大规模推广,灵芝产量不断增加。
80年代以来,灵芝的研究步入正轨,我国的药学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灵芝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灵芝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的医疗和科研单位,用灵芝及其发酵菌丝体作为原料药材,制成糖浆、口服液、配剂、片剂、注射液等各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高血脂症、白血球减少、肝炎、肌营养不良、斑秃病、神经衰弱、癌症等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7]。
灵芝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的途径来达到治病的效果。
灵芝对人体有扶正固本的效果,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凡与血液循环不畅、机体虚弱、抗病力下降有关的疾病,灵芝对其皆有一定的疗效。
4 灵芝的栽培方法研究4.1古代对灵芝人工栽培方法研究我国最早的灵芝栽培方法,记载于王允的《论衡》一书中(距今1900余年)。
不过,当时的栽培方法是藉灵芝孢子的自然接种,为灵芝生长增加一些营养成分,提供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而已[7,14]。
《抱朴子内篇》记载:“夫菌芝者,自然而生,而《仙经》有以五石五木种芝,芝生,取而服之,亦与自然芝无异,具令人长生”。
清朝《花镜》中亦有记载:“道家种芝法,每以糯米饭捣烂,加雄黄,鹿头血,包暴干冬笋,侯冬至日,堆于土中自出,或灌入老树腐烂处,来年雷雨后,即可得各色灵芝矣”。
从这些论述中可见,古人已认识到用“药”,即用淀粉、糖类、矿物质和有机氮化合物组成的人工培养料来栽培灵芝,甚至考虑到在“冬至日”低温季节施“药”,以避免杂菌污染。
可见,我国古代学者根据实践经验,对灵芝的生物学特性、生长条件、人工栽种方法均做了初步的、较为科学的论述,其中许多内容已为现代真菌学研究所证实,这些均指出,我国古代学者对灵芝的发展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4.2当代对灵芝人工栽培方法的研究利用人工接种,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使灵芝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条件的栽培技术,是近30余年才发展起来的。
从60年代以来主要有:(1)室内人工瓶栽技术:此法在70年代初期推广到全国各地,至今仍在应用;(2)室内人工袋栽技术:利用耐高温、高压且无毒的塑料袋的栽培方法,始于70年代末,至今仍在应用;(3)室外露地栽培技术:灵芝菌丝体在室内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再移至室外露地半人工条件下,促其子实体进行繁殖生长,这种技术包括有瓶栽、袋栽及断木栽培。
此法生产的灵芝子实体质量好,形状好,但因需在室外露地栽培,在城市无法推广;(4)温室人工栽培技术:90年代中期由大棚种植技术发展而来,依靠温室设备控制灵芝的生长条件,实现灵芝周年化生产,是目前国内灵芝种植方法的主力[4-5]。
自60年代我国室内灵芝栽培以来,灵芝的人工栽培已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需要进一步开发原料资源,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4.2.1 对人工栽培灵芝环境条件的研究4.2.1.1营养成分灵芝属于腐生菌,常腐生在阔叶树的倒木、枯木、树桩上。
灵芝以碳源、氟源、无机盐类为营养基础,也需要极少量的维生素。
在野生自然条件下,常在椴、桦、杨、白松等腐木上生长,或以这些树种的锯木屑为生长基质。
但在单纯的木屑上生长不良,应增加一定量的麦麸、稻草、麦秸、棉杆、米糠、玉米粉、硫酸铵、尿素等有机和无机氮源。
适合灵芝栽培的原料很多,常用的培养基主料有4类:(l)木材类,需要注意的是应选用阔叶树的木屑作培养基的主料;(2)秸草类,常用的有稻草、麦杆、豆秸、玉米秸、干草等;(3)皮壳类,常用的有棉子壳、高粱壳、玉米芯、花生壳等;(4)工业废弃物,常用的有酒糟、蔗渣、废棉、豆腐渣等。
常用的培养基辅料有:麦麸、米糠、豆饼、玉米粉等。
生产上多采用不变质硬杂木屑做为栽培主料,选用麦麸、豆壳、米糠、棉子壳、稻草粉作辅料,来源容易,又能提高原料综合利用价值[1-5]。
4.2.1.2培养基含水量灵芝子实体组成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是水,灵芝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先溶于水,才能被菌丝吸收利用,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也都要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
水分过高,容易造成袋内培养料通气不良,不利于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而水分过低,不能满足生长的需要。
原因主要是灵芝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分化主要是依靠分生能力极强的菌丝体尖端,要求有湿度较高的环境才有利于其生长。
我们发现,关于培养基含水量的研究多集中于培养基的料水比上,忽略了栽培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挥发造成培养基的水分缺少;虽然注意到了在灵芝子实体生长阶段对水分的特殊要求,但多数研究只是通过提高湿度来补充水分,未研究培养基含水量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4.2.1.3温度灵芝属高温型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与菌丝体接近。
灵芝菌丝体在12—35℃的温度范围内都可生长,但在22℃以下菌丝体生长缓慢,33℃以上菌丝体几乎停止生长,以22—28℃为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
灵芝子实体在17—33℃的温度范围内都可生长,低于20℃子实体生长极慢,生长的子实体个小、光泽差、产量低;室温在33℃以上子实体停止生长,以25—30℃为宜。
我们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虽然有关灵芝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各种资料上比较一致,但温度范围较宽,而对于最适温度的报道也有较大的差别。
4.2.1.4湿度灵芝栽培培养基内正常的含水量,一般都能满足菌丝体生长的需要,灵芝菌丝体生长阶段要求室内空气相对湿度60%—70%,空气湿度对菌丝体生长无直接影响。
但若空气湿度长期过高,培养袋内容易滋生杂菌。
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85%—95%的空气湿度,不能低于70%,培养室相对湿度低于60%,子实体停止生长,即使再将其移至适宜湿度条件下,也很难恢复生长;湿度超过95%,又容易滋生杂菌,同时妨碍子实体蒸腾作用的正常进行,而子实体的蒸腾作用是细胞原生质流动和营养物质运转的促进因素[16]。
我们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发现,虽然有关灵芝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生长湿度在各种资料上比较一致,但湿度范围较宽,而对于最适湿度的报道也有较大的差别。
4.2.1.5光照光照对灵芝生长有一定影响。
灵芝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灵芝菌丝在黑暗环境中生长最快,有光和亮度增加,菌丝生长缓慢,将光照增加到3000Lx时,菌丝生长的速度比黑暗下慢一半。
灵芝子实体具有趋光性,其生长要求一定的散射光照,以15000—50000Lx最适宜。
在黑暗或光照微弱时,子实体发育不良、瘦弱或出现畸形,故培养时菌丝体长满培养袋或瓶时,就应给以一定光照[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