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健康概念与健康影响因素2
医学知识一健康及健康的影响因素

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
③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生物性致病因素 、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三个方面。生物性致病因 素是指感染致病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 衣原体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或感人寄生虫而引 起的疾病。随着预防医学的开展和诊疗技术的提 高,生物性遗传因素致病几率在不断下降,治愈 率在不断提高,因此其对健康的危害正在退居次 要地位。
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
④医疗卫生效劳因素
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 完善状况对健康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根本医疗卫 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效劳、提高质量,让广阔 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 进等健康效劳。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维护 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决决心,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开 展理念。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②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 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 病、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肥胖症、性传播疾病和艾 滋病、精神性疾病、自杀等均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第六页,共二十二页。
❖ 心理和社会适应健康
❖ 对自己而言:人格完整,情绪稳定,懂得自尊、自爱、自信, 能客观地评论自己。
❖ 对客观外界而言:具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表现之一是 朋友多。人们常说,从一个人的朋友中认识这个人是一个好方法, 因为多朋友者的人格力量是不能被无视的。
❖ 对未来而言:具有向上的生活目标与奋斗的理想。这既指在顺境中 的辉煌之日,又指在逆境中的坎坷之时。
健康概念和心理健康概念

1、健康概念和心理健康概念?健康的概念: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肌体的强健和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
1989年则将健康明确规定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这就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那种“无病即健康”的传统健康观日渐为人们新抛弃,一种新的健康观应运而生。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
2、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发展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根据大学生年龄特征、社会角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一般认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为:1、智力正常心理健康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习成绩稳定,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体验到满足与快乐。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并能适应表达和控制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绥。
3、人格完整人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完整指人格的各要素(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完整统一,平衡发展,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大学生其所思、所想、所行是协调一致的,并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课件

大会
——第18届世界艾滋病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31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32
广州2009年新增艾滋感染者1449例,发病 522例,死亡65例,各项指数均较去年有小幅提 升。性传播感染已取代吸毒成为主要途径,男 同性恋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带有高知、高 危险行为、高感染率的特点。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50%
2、环境因素 3、生物学因素
20% 20%
4、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10%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6
1、影响健康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
吸烟
作息不规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7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 四大基石为: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8
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有五百万
2010年全球成人烟草调查 (GATS)结果显示:我国15岁 及以上男性人群现在吸烟率为 52.9%;现在吸烟者超过3亿, 约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三分之 一;被动吸烟人数高达7.7亿 。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9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表明,大量吸烟比不吸烟者的 冠心病发病率高2.6倍以上, 心绞痛发生率高3.6倍以上。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
内容概要
一、健康的标准 二、谁夺取了我们的健康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2
这 样 的 环 境 就 在 我 们 身 边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3
这样的路大家也曾经走过……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4
一、健康的标准
(一)健康的定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 在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保健做了如下定义:“健康 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 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详解

(四)个性健全教育 个性健全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健康人格 的标准及培养途径,在客观准确地认识自 我、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学会修身养性,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矫正不良个性,并通 过有意识训练形成开朗、活泼、具有同情 心和正义感完善的人格。
(五)人际和谐教育 人际和谐教育是在帮助大· 学生把握人 际关系基本知识和人际交往特点规律的基础 上,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能技巧 和人际交往艺术,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 处,与教师、同学、家长、朋友、异性等保 持融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他人,悦纳他 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 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பைடு நூலகம்
1.2.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见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 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 一。如果仅仅从躯体疾患的角度来看,大学 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又是经过中学及高考 的多次体检合格而进入高校的,患有各种严 重躯体疾病的确实不多。但这种现象往往掩 盖了部分学生 心理健康状态不良的事实。若 仔细观察和深入调查,从心理健康角度分析 这一群体,实际情况就会大不一样。
1.1.2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心理上一种持续、 积极、有效率的状态。心理健康一词最早由 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提出。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心理健康 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 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维持心理 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 施。
(二)情感丰富但情绪波动较大 大学生富有青春气息,对生活充满激情 和活力。随着他们对大学生活逐步熟悉、 适应和深入展开,及参与社会交往和联系 增多,社会性需要增强,他们的情感也日 益丰富、强烈、发展、完善。但是容易出 现情绪波动。
健康理论知识点总结

健康理论知识点总结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
人们通常认为健康是没有疾病或残疾的状态。
然而,健康比这更复杂。
健康受到生活方式、环境、遗传和医疗保健的影响。
因此,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和实践。
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三个方面。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对健康进行了定义:“健康不仅指体格的健康,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完备,即不仅是没有疾患或缺陷,而且是平衡的状态。
”健康的影响因素健康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内部因素包括基因、性别、年龄等,这些因素是不可改变的。
而外部因素包括生活方式、环境、社会因素等,这些因素是可改变的。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尤为重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这些生活方式对健康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
同时,环境对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空气污染、水质问题、工作环境等都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地位、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也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为了保持健康,人们需要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善。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健康,改善心肺功能和代谢功能,预防慢性病。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提供营养,增强免疫力,预防各种常见疾病。
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健康也需要通过医疗保健手段进行促进和维护。
定期的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遇到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都可以有效地维护健康。
总之,健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需要从内外多方面进行维护和促进。
只有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医疗保健手段,才能真正达到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完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

---------------------------------------------------------------最新资料推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绪论第一节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1、健康定义: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2、健康的影响因素:环境、行为生活方式、生物遗传、卫生服务等。
人类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生活方式与行为 60% 遗传因素 15% 社会因素10% 医疗保健 8% 气象因素 7% 第二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工作原理和特点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定义通过信息传播与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
其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
健康促进是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以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手段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原理知识信念行为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1 / 16健康促进还包括政策支持及社会环境的改变。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三个过程计划、实施和评价。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工具文字工具、非文字工具、实物工具。
五、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倡导、赋权、协调和社会动员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区别与联系健康教育=知识+信念+行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支持共同点:都是帮助人们改变健康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以达到理想健康状态不同点:1)健康教育:知、信、行的过程,侧重调查人主观能动性 2)健康促进:将健康教育、行政措施、环境支持融为一体,即发挥人主观能动性,又调动社会的客观推动能力行为改变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健康相关行为 1、健康相关行为:与个体或群体的健康或疾病有关联的人类行为。
健康的概念和来源

健康的概念和来源健康的概念和来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关注的焦点之一。
健康被广泛定义为一个人或群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
以下是对健康概念和来源的综合回答。
一、健康的概念:健康的概念既涵盖了身体上的健康,也包括了心理和社会上的健康。
在身体方面,健康指的是一个人的身体器官和系统正常运作,没有疾病或慢性病症的状态。
在心理方面,健康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平衡,具备积极的情感和思维模式,能够有效应对压力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在社会方面,健康意味着一个人与他人的良好互动,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
二、健康的来源:1. 遗传因素:健康与遗传因素有关。
一部分人可能天生具备较强的免疫系统和较低的遗传疾病风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很重要。
2. 环境因素:环境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源、有益的社区和住房环境等,可以促进人的健康。
相反,恶劣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等,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3.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是健康的主要来源之一。
合理的饮食习惯、足够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和放松、适当的应对工作和生活压力,都会对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暴饮暴食、久坐不动、熬夜、不良的应对压力方式等,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4. 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物质保障和社会支持等,都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反,贫困、社会不公平和缺乏社会支持等因素,可能导致健康差距的产生。
5. 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同样重要。
积极的情感和心态、健康的人际关系、支持性的社交网络等,都有益于人们的健康。
相反,焦虑、忧郁、孤独等不良的心理社会状态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健康是一个多因素的综合状态,涵盖了身体、心理和社会多个方面。
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和心理社会因素等也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健康健康是与人有关的事,其定义与人对健康的认知密切相关。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主要从微观及宏观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健康的概念1.健康的微观概念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1)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是一种传统的生物个体健康观。
此概念是对健康的消极定义,因为它没有真正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说明健康的特征,而是将健康与疾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
显然,这对于人们认识健康、研究健康、谋求健康,都没有实际意义。
(2)健康是人们感到身体舒适:此定义从功利主义角度来认识健康。
但必须注意,虽然健康的身体会给人带来舒适,拥有健康身体的生活较之不健康身体的生活更为舒适和愉快。
但是,健康并不等于舒适,例如使用某些药物(如吗啡)后,能给身体带来暂时的舒适,但成瘾后则会从根本上破坏人的健康。
(3)健康是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此定义虽然古老,但它抓住了健康的重要特征,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前进了一步。
人通过其各种功能的发挥,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和谐或平衡而生存。
人体各部位功能如何,当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体的健康程度,但这一定义却忽视了人体精神心理的作用与影响。
(4)健康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与上述健康定义相比,此定义增加了人的精神、心理层面,认为人的健康不仅只是躯体的健康,也应包括心理健康。
这个健康定义比前者又进了一步,但它仍欠全面,只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健康,而没有把健康置人人类生活的广阔背景中,忽视了人的社会适应性。
2.健康的宏观概念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考虑了人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的功能,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可以追求的状态。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健康作出的定义为:“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978年,WHO又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赢弱的匿迹,而且是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并再次提出了“健康是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娱乐
没有 疾病
身体不 虚弱
精神没 有问题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它包括了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
好状态。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二、影响健康的因素
1、环境 2、生物学基础 3、生活方式 4、卫生保健设 施
(一)、环境
• 自然环境
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人类的健
康。
广场舞神曲"小苹 果"
校车事件
(二)生物因素
• 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指 遗传和遗传病。 目前已经知道世界上的遗传性 疾病有四千多种。 常见的遗传病有:血友病、红 绿色盲,苯丙酮尿症等。
2、心理因素 常见的身心疾病有冠心病、肥胖症、月 经不调、偏头痛、神经性皮炎等。
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因素
• 人类的生活活动、生产活动使自然 环境的构成及状态发生变化,扰乱 和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的健康产 生直接、间接或潜在的危害称之为
•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的慢性中毒常引发呼吸道炎症、 哮喘和肿瘤
2、社会环境因素
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关系、道德、宗教、
风俗、文化变迁、社会人际关系、教育
忧伤肺,怒伤肝
(三)、生活方式
• 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会直接或间 接地对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合理运动、均衡饮食及规律作息等良好的 生活方式,可以使我们处于较佳的健康状 态。
(四)、卫生保健设施
• 良好的医疗服务和积极的自我保健是减 少疾病的有效途径。
知识回顾
1、健康的定义
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环境、生物学基础、生活方 式、卫生保健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