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学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案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组成;(重点)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难点)【学习过程】◆前情回顾1、说出环境因素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举例说出几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自主探究互助研讨一、生态系统(请阅读教材P19—20,10分钟)导学提示:1、什么是生态系统?2、用大括号的形式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请阅读教材P21—23, 10分钟)导学提示:4、观察与思考,说出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作用是什么?5、资料分析,说明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越多?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请阅读教材P26—27,10分钟)导学提示:6、什么是生态平衡?说明了什么?◆知识梳理◆巩固拓展(基础达标:1—5 能力提高:6)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黄河中的鲤鱼B、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C、内蒙古草原上的所有羊D、泰山林区2、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籽的虫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3、对于一个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缺少分解者B、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就越稳定C、不能缺少消费者D、自动调节能力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4、对于生态平衡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C、随着生产者的数量锐减,消费者也大量死亡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保持平衡5、在植物→雷鸟→猛禽中,若捕捉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会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6、下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与狐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有关的食物链是草→鼠→狐。
(1)鼠的变化曲线是图中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第一学时)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第一学时)【学习目标】知识: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间的关系;能力: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情感: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学习重点】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间的关系【自主学习】浏览课文,划记重点和难点,然后完成下列填充。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试一试] 1、尝试列举出你所知道的生态系统:我们所知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合作探究]任务一: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例,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地列出来)。
并将你所列生物中有捕食关系的连成一个食物网。
解决问题:除食物链外还有哪些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可以缺少吗,为什么?任务二:写出调查项目: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书上图5-1所示),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
)1、非生物因素:2、生物成分:(1)(2)(3)[归纳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1、非生物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和能量(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自养型生物,主要是_______ 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3、___________(各种动物,根据食性又分为初级、次级、三级等) ;4、____________(腐生异养型生物,包括_______ _________等) 。
【课堂检测】1、请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所有的菌类都是分解者。
()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A、①②④B、②③④C、③②①D、③①④3、一个生态系统若能长期维持下去,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不可缺少的是()A. 生产者和消费者B. 消费者和分解者C. 生产者和分解者D. 所有生物成分4.绿眼虫是一种原生动物,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摄食有机成分。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教案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1.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要素;2.掌握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并能描述其特征;3.了解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分析其影响;4.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及相关保护措施。
二、教学内容2.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定义:指由生物群落(包括动植物群体)和它们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整体。
•组成要素:生物群落、栖息地(环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2 常见的生态系统类型2.2.1 森林生态系统•特点:广布于高纬度和热带地区,以乔木为主要组成。
•功能:维持空气质量、水循环和土壤保护。
2.2.2 草原生态系统•特点:广泛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草本植物为主要组成。
•功能:保持水源、提供牧草资源。
2.2.3 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湿润环境。
•功能:调节水量、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
2.3 种群与种间关系2.3.1 种群的定义•定义:具有相同物种标识的个体集合。
•性质:具有相似遗传信息,共享同一个生态位。
2.3.2 种间关系1.捕食与被捕食关系•食物链•食物网2.共生关系•互惠共生•寄生共生3.竞争关系•杂交竞争•资源竞争2.4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护措施1.生态破坏:开垦土地、滥伐森林等活动破坏了自然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环境退化。
–相关案例分析2.生态保护:通过合理的自然资源管理,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国家级生态保护项目–个人行动的意义与价值三、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教学方法:讲授、实验观察、小组合作讨论。
•学时安排:共计4个学时。
四、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参与度。
2.实验报告评估:根据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进行评估。
3.小组讨论成果评估:根据小组合作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资源准备1.PPT演示文稿2.实物标本或图片资料3.实验材料和设备(如显微镜等)以上是初中生物生态系统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四节 生态系统学案

广外中山外校七年级生物学案 2010-9-23 班级姓名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四节生态系统【自学导航】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2、能写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基础知识梳理】1.生态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由生产者、_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非生物部分由________等部分组成。
生产者即________,能通过 ________制造有机物。
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________的能量。
消费者即________,不能自己制造________,直接或间接的以________为食。
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就流入动物体内。
分解者即________和________,能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
2、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__与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__________。
3、在城市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起重要的支配作用。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是__________,而不是野生动物。
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__的关系。
5、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__为食,因而叫做__________。
6、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_______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
7、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的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__________的。
【典型例题探究】例1 (2010·中山、东莞)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生态系统的学案

生态系统的当堂检测: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B.一个养有金鱼和水草的小鱼缸;C.一条河流;D.一个植物园。
2、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了一条食物链的是:〔〕A.阳光→草→牛→虎;B.草→兔→鹰;C.鹰→蛇→青蛙→昆虫D.阳光→玉米→鼠。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
4.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A.阳光;B.羊;C.草;D.水。
5、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传递的情况是:()A、在食物链底层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B、在食物链中间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最多C、生物在食物链中所处的地位越高,体内积存的有毒物质越多。
D、食物链中所有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是一样多的。
6、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事D人工控制的结果7、在一个由草、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上升B下降C保持相对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8、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退耕还林还草,这主要是为了()A发展林业B发展畜牧业C保护和改善西部的生态环境D发展旅游业填空题:1、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的关系,形成。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2、食物链的书写方法(1)按摄食顺序排列各种生物,典型的食物链通常是从开始,经动物,再到动物。
(2)在一条食物链中,用表示被吃。
七、综合提能:大令买瓮:夏天,农民王大令从集市上买了两口大瓮,路过河塘边,他将小车用木棍支起,然后做在柳树下休息。
忽然,他发现一条蛇向池塘边草丛中的青蛙爬去,在这危机时刻,柳树上掉下一只蝗虫,蛇受惊下跑了,青蛙却张口将蝗虫吞下。
大令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心想:你个望恩负义的东西,蝗虫救了你,你却把它吃掉。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教案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3. 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2. 生态系统的结构。
3. 食物链和食物网。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
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
2. 投影仪。
3. 生态系统模型。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授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 直观演示法:通过投影仪展示生态系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态系统。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生态系统的运行,加深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生态系统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兴趣。
2. 讲授新课:首先讲授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然后讲解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尝试描述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并画出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进行小测验或小组报告,检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测验结果,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他们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1.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2. 写一篇关于生态系统的短文,描述其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生物组【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思考与讨论】1、《问题探讨》图中生物类群有哪些?非生物主要是指什么?2、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关系,并用关键词、方框、线段和箭头,建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关系模型。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和相互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练习一】1、在一个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和木耳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老鼠等动物,这些共同构成一个()A、生态系统B、种群C、群落D、以上均不准确2、范围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思考与讨论】以稻田生态系统生态为例,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
思考:分析为什么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的基石?【练习二】1、下列各级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A.水稻、海带 B.蘑菇、葫芦藓C.酵母菌、地衣 D.仙人掌、大肠杆菌2、在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A.蓝藻 B.草履虫 C.蘑菇 D.蝗虫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其原因是A.生产者主要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生产者都是绿色开花植物C.生产者总是处于食物链的开端D.生产者消费的能量最少【练习三】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成分关系图⑴上图中生物成分形成了。
⑵图中共有食物链条。
乌鱼处的营养级是第营养级。
(3)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
【小结】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结构。
【小结】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练习四】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有,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某生态系统地处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成分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D.食物链和食物网3、下列表示准确的一条食物链是A.阳光→植物→兔→狼 B.草→牛→人→细菌C.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D.草→兔→狼4、对分解者的正确理解是①细菌和真菌②营腐生的微生物③异养生物④自养生物⑤是厌氧生物⑥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⑥5、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A 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B 有很多互有联系的食物链C 每一种动物都可以吃多种植物D 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1)图中的成分构成了一个,共条食物链。
初中所有的生态系统教案

初中所有的生态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掌握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和关系。
3.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和关系。
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和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道具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环境,提问他们看到了哪些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生态系统的理解和经验。
二、新课教学(15分钟)1. 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3. 解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和关系:a.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b. 消费者:通过摄食生产者和其他消费者获取能量,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分解者:分解有机物质,释放无机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物质的循环。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图片或视频,如森林、草原、海洋、淡水等。
2. 邀请学生分析并描述这些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和关系。
3. 使用教学道具或模型展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2. 要求学生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和关系。
3. 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强调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重要性。
3. 提问学生如何保护生态系统,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4--6节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并能举例。
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与生物部分之间,
生物部分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学习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自学指导(1)读教材26—27页,自学什么叫生态系统?并能举例说明。
友情提示:生态系统可大可小,生物圈可看作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小杯里面有水,时间久了,水里长出绿藻,可看作一个小生态系统。
跟踪练习(相信你能独立完成)
1、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举几个例子、、。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和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________
的平衡。
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超过了这个_______,生态系统就会遭到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3、下列不能算做生态系统的一项是()
A、一片草原
B、一块农田
C、一个胡泊
D、一群鸵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学指导(1)读27页资料分析,展开讨论,讨论资料中三个讨论题。
(2)为什么把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分别叫做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读教材28页思考:生态系统的组成,完成下表:
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
细菌、真菌: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等
趣味启动:你父母每天上班劳动,创造劳动价值,他们是生产者吗?为什么?
跟踪练习(请你试一试,相信你会做)
1、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A、蝴蝶
B、狐狸 C 、鱼D、真菌
2、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动物和植物组成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D、所有生物部分组成
3、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都不是
4、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一般是指和它们可以把有机物分
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重新利用。
_____________
______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典型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下列不能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 、一片草原B、一群牛C、一片森林D、一条河
2 、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水藻”这句话中,虾属于(),水藻属
于()。
A 、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都不是
3、下列生物:“小白菜、瓢虫、蛇、草鱼、蚜虫”
(1)属于生产者的是。
(2)属于消费者的是。
(3)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和。
4、从“狼吃羊,羊吃草”这一事实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光
B、草
C、羊
D、狼
5、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有很多条食物链。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草→兔→狼
B、草←兔←狼
C、阳光→草→兔→狼
D、兔→草→狼
6、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植被类型()
A、草原
B、热带雨林
C、荒漠
D、常绿阔叶林
7、在欧美流行一种生态球,其中有绿藻、2—3条小鱼、泥沙等,在这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是小鱼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太阳能
D、足够的有机物
8、据历史记载,黄土高原曾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大量减少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C、过度开发
D、地壳运动频繁
9、“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0、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
B、森林净化空气
C、沙漠变绿洲
D、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
9、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在调查一个农田生态系统时的记录
水稻田鼠
黄色土壤蝗虫蛇
杂草蛙
(1)上书记录中,可以成为生产者的是。
(2)上书记录中,可以成为消费者的是。
(3)如果生产者和消费者中的一部分死亡,它们的“尸体”怎么办?
四、识图回答
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狼、草类和兔子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A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B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C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
(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数量_______,狼的数量________;
春天雨量充沛,草类增多,此时兔子数量_________,狼的
数量_________,在一般情况下,三种生物的数量总是维持
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DDT是一种不易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杀虫剂。
当进入生物体后与脂肪结合不易排出。
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和几种生物体内DDT含量。
请回答:
名称海水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0.00005 0.5 0.005 2 0.04 75.5 量(ppm)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的食物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 消费者是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中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___________这条途径来实现的,受害最为严重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五、进一步思考:
1、下列生物,你能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用一条链子表示出来么?
兔鹰
草狐
鼠蛇
2、把知识、事物进行比较,把他们的共同点总结出来,把他们的不同点归纳出来,对于学习很有帮助。
请你回忆一下学过所有的食物链,它们的共同点是:
(1)食物链的开始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__________开始的。
因为植物能够通过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_,供给自己和其它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_________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
(3)一条食物链所包含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以外,其余的生物都是_________。
(4)不同食物链的长短可以不同,即不同的食物链所包括的营养级别的数目可以是___________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