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浆纱

合集下载

3.浆纱-2

3.浆纱-2

覆盖系数过大的弊端: 压浆后侧面“漏浆”、纱线浸浆不匀、上 浆率不匀; 相临纱线间粘连,分纱时浆膜易破碎,影 响上浆质量。
一般来说,覆盖系数不能大于50%,最好控制在40%左右。
织造原理
覆盖系数过大的解决办法: 经纱分层进入浆槽——矛盾部分解决,“漏浆”现象有所减少; 双浆槽(或多浆槽)上浆——需采用分层预烘,初步形成浆膜 后再并合烘燥; 采用轴对轴上浆然后并轴。
织造原理
3.湿张力区: 张力区范围:上浆辊——烘筒。 张力调节:采用伸长控制,以烘 筒表面线速度为基准,根据设定的 伸长率调整上浆辊的转速,可实现 上浆辊与烘筒之间两层湿纱达到所 需伸长率,并保持恒定。

织造原理
4.干张力区:
张力区范围:烘筒——拖引辊。 张力调节:通过张力辊上电位器的检测反馈信息,以拖引辊的 速度为基准,调节烘筒速度,实现干区张力达到恒定的设定值。
织造原理I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织造原理
第三章


织造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浆纱工序概述 浆料 浆液调制
第四节
第五节
上浆与烘燥
浆纱质量控制与检验
第六节
浆纱综合讨论
织造原理
第四节

上浆与烘燥
一、上浆工艺流程
轴架 浆槽 烘房 机头
织造原理
织造原理
国外:
织造原理

织造原理
本章习题
1. 浆纱的目的与要求*。 2. 浆料粘着剂的分类,淀粉、PVA、丙烯酸系的浆用性能,助剂的主要 种类*。 3. 浆液配方的原则、调浆方法、浆液的质量检验指标及检验方法*。 4. 浸浆长度、浸浆时间、覆盖系数的概念*。 5. 湿分绞的作用与要求。 6. 烘燥装置的种类、影响烘燥速度的因素、衡量浆纱机烘燥能力的技术 经济指标。 7. 浆纱速度计算方法。 8. 上浆率、回潮率、伸长率的控制和检验,增强率、减伸率、增磨率、 毛羽降低率、浸透率、被覆率和浆膜完整率的检验*。 9. 浆纱疵点形成原因及影响。 10. 新型上浆技术。 11. 浆纱机产量计算。

浆纱的名词解释

浆纱的名词解释

浆纱的名词解释浆纱是一种纺织品原材料,用于制作各种织物。

它是指通过把纤维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加强其织造性能和外观效果的一种纺织工艺。

浆纱的制作涉及多个步骤和技术,其最终的形态和性能对织物的质量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1. 浆纱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浆纱是纺织工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它具有增加纤维强度、改善纺织品外观、提高织造效率等作用。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浆纱工艺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古代的浆纱工艺主要依靠手工完成,经过梳理、浆泡和晾晒等步骤将纤维纺成纱线。

而现代化纺织工业中,浆纱的生产通常通过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完成。

2. 浆纱的制作工艺浆纱的制作涉及多个工艺环节。

首先,纤维材料经过梳理和清洗等步骤去除杂质,并且进行特殊处理以提高纤维的柔韧性和拉伸性。

然后,纤维材料通过拉丝机具有化学浸泡的方法进行浆泡处理,以增加纤维的粘合力和强度。

接下来,通过纺纱机将浆纱加工为纱线,并通过放线机或卷线机进行整理和收纱。

最后,将浆纱送入织机进行织造。

3. 浆纱的应用领域浆纱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纺织、服装、家居等多个行业。

在纺织方面,浆纱主要用于生产高档纺织品,如高级服装、各类布料、家纺用品等。

它能够增加织物的光泽度和手感,使织物更加柔软舒适。

此外,浆纱还可以用于特殊用途纺织品的制作,如防火织物、抗菌织物等。

4. 浆纱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纺织品品质要求的提高,浆纱逐渐成为纺织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浆纱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织物的质量和性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未来,随着纺织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浆纱在纺织业市场中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结语:通过对浆纱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浆纱在纺织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

浆纱的制作工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同时,浆纱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有着巨大的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浆纱技术将继续不断发展,为纺织品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3、浆纱

3、浆纱

浆纱在织机上,单位长度的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要受到3000次——5000次程度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和磨损作用。

未经上浆的经纱表面毛羽突出,纤维之间抱合力不足,在这种复杂机械力作用下,纱身起毛,纤维游离,纱线解体,产生断头;纱身起毛还会使经纱相互粘连,导致开口不清,形成织疵,最后,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进行。

浆纱的目的正是为了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

因此,除股纱、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几乎所有短纤纱和长丝均需经上浆加工。

上浆后的经纱可织性得到提高,上浆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耐磨性改善;●纱线毛羽帖服、表面光滑;●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

●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具有合适的适度。

●获得增重的效果●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的效果为了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前,对浆纱工程提出了如下要求。

●浆纱应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良好的耐磨性、毛羽贴伏、增强保伸、弹性等)●浆纱所选用的粘贴剂和助剂不仅来源充足,成本低廉,浆纱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要易于退浆,退浆废液易于净化,不污染环境。

●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没有“倒断头”、并绞、绞头等疵点。

●在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和浆纱工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

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浆纱成本,提高浆纱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浆料为了使获得理想的上浆效果,浆液及浆膜在下列各方面应具备优良的性能。

●浆液性能:化学物理性质均匀和稳定性,浆纱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气泡,不易沉淀,遇酸、硫或某些金属离子时不析出絮状物;对纤维材料的亲和性及浸润性好;适宜的粘度。

●浆膜性能:对纤维材料的粘附性;强度、耐磨性、弹性、可弯性;防腐性。

●但是,很难找到某种浆料的上述各项性能同时优良。

为此,浆液中既有作为基本材料的粘着剂,也有起辅助作用的各种助剂,扬长避短,起到理想的综合效果。

第三章 浆纱

第三章 浆纱
鱼胶、明胶、骨胶、皮胶 • 甲壳质
蟹壳、虾壳等
2020/4/5
13
(一) 淀粉
淀粉(starch)作为主粘着剂在浆纱工程中 应用已有很久历史。它具有良好的上浆 性能,并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退浆 废液易处理,也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目 前,浆纱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淀粉粘着剂 一般为天然淀粉和变性淀粉。
2020/4/5
2020/4/5
34
酸解淀粉----上浆性能
酸解淀粉的外观和原淀粉基本相同。在水 中经加热后,酸解淀粉粒子容易分散,也 容易达到完全糊化状态。由于淀粉粒子膨 胀较小,分子量明显降低,故成浆后浆液 粘度低,流动性好,但粘度稳定性比原淀 粉略有下降。酸解淀粉浆膜较脆硬,与原 淀粉相似。
2020/4/5
2020/4/5
25
粘附力: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接触时, 相互结合的能力。
粘附力测试方法:粗纱法、剥离法
2020/4/5
26
(5)淀粉浆的成膜性
淀粉浆的浆膜一般比较脆硬,浆膜强度 大,但弹性较差,断裂伸长小。玉蜀黍 淀粉的浆膜机械性能优于小麦淀粉,其 强度较大,弹性也稍好,因此玉蜀黍淀 粉上浆效果比小麦淀粉好。但是,玉蜀 黍淀粉浆膜手感粗糙,上浆率不宜过高。
2020/4/5
37
氧化淀粉----上浆性能
氧化淀粉外观为色泽洁白的粉末。成浆 后粘度低,流动性好,浸透性强,粘度 稳定性好,不易凝胶。
2020/4/5
38
氧化淀粉----使用
与原淀粉相比,它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 性有所提高,形成浆膜比较坚韧,是棉 纱,粘胶纱的良好浆料。
2020/4/5
39
酯化淀粉----变性原理
粘度的表示方法(相对粘度)
在度量分散液体的粘度时,也可以使 用相对粘度值ηr,其物理意义是分散 液体的绝对粘度(η)与介质的绝对粘 度(η0)之比

ASGA363型浆纱机经轴架装置的改进

ASGA363型浆纱机经轴架装置的改进

序主 要 采用 轻 定量 、 速 度 工艺 ; 、 工序 采 用 慢 并 粗 小牵 伸 、 重定 量 工 艺 , 以改 善 条干 均 匀度 , 理 配 合 置粗纱 捻 系数 ; 细纱 工 序采用 双压 力棒 弹性 上销 , 合理 配置工 艺 参 数 , 改善 成 纱 质量 。经 过 改进 的
0 寸

( 转 子 轴 a)
l 0
_ _ —— — l l n n 0 。c

岛 岛 岛

4 0

设 计方法 : 我们 只对 经 轴架 支 撑 架进 行 了设 计改造 。选用 铸 铁材 料 作 为支 撑 架 , 用 高强 度 采
尼龙 6 6制作 了转 子来 支 撑 经 轴 ( 图 1 。转 子 见 ) 中采用 6 0 34轴 承 , 证 经 轴 在 转 子 上 轻 松 的 转 保
动。
4 7
( h)经 轴 托 架 转 子
图 1 自制 经 轴 托 架 转 子 与 转 子 轴
经 轴架经 过改进 后 , 轴退绕 张力趋 向均 匀 , 经 断头 明显 减少 , 提高 了浆纱 机 的生 产效率 , 方便 了
山 东德棉 集 团恒丰纺 织有 限公 司 贾生强
4 6
棉结/ ・ m 个 k 明显优 于传统纺 纱工艺 。
6 0
由此 可见 , 改进 后 的 纺纱 工 艺 成纱 质 量 指 标
4 结 束 语
精梳 针织纱 要求成 纱条 干均匀 、 结杂 少而小 , 常 发性 和偶 发 性 纱 疵少 。 因此 , 理 配棉 并 改 进 合 纺纱 工 艺 , 优化 工 艺参 数 , 用新 型 的纺 纱 器材 , 选
断 裂强度/ N ・e c t x

第四章 浆纱3

第四章  浆纱3
K d0 • M 100% B
K—覆盖系数(%); d0—纱线计算直径(mm) M—总经根数; B—浆槽中排纱宽度(mm)
K<50% 时可以获得良好的上浆效果。
GA308型浆纱机
4. 浆槽区的纱线伸长控制
纱线伸长的第一控制区: 整经轴退绕区 --- 伸长大 纱线伸长的第二控制区: 浆槽区 --- 伸长小
四、烘燥装置:
1.浆纱烘燥的任务和要求: 蒸发湿浆纱中多余水分,达到工艺要求的浆纱回潮率 。
回潮率:(浆纱中水分重量 / 浆纱干重) x 100%
要求: 纱线伸长小、浆膜成形良好、
烘燥速度快、能量消耗少。 2. 烘燥原理: 浆纱烘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预热阶段----恒速烘燥阶段----降速烘燥阶段
烘筒式烘燥机
热传导烘燥法 ------- 烘筒式烘燥机
➢ 优点:① 烘燥速度高,节能效果明显
② 对纱线伸长控制十分有利,纱线伸长率小 同时片纱伸长均匀,伸长率易于调整 。
③ 温度容易控制。烘筒的温度可分组控制。 ④ 烘房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维修 。
➢ 缺点:纱片易黏附烘筒表面,破坏浆膜完整性,
相邻纱线之间有粘连现象,毛羽增多 。
(从引纱辊到第二上浆辊)
负伸长: 退绕区内产生的部分纱线伸长在浆槽区内 得到恢复,这种伸长减少的现象称为负伸长
负伸长的目的: (1)使纱线在较小张力状态下进行良好的浸浆和压浆 (2)减少纱线的湿态伸长。
5. 湿分绞
经纱出浆槽后被湿分绞棒分成几层以分离状态 平行进入烘房,以便初步形成浆膜后才并合,这样 可避免烘燥后浆纱之间相互粘连,减少出烘房分绞 时的困难,对保护浆膜完整、降低落浆率、减少毛 羽、提高浆纱质量极为有利。
五、车 头 1. 后上蜡与干分绞

第3章 浆纱

第3章 浆纱
H | C └ O —
H | C ┘
1
4
1
4
顺式
β-1,4甙键
(纤维素)
CH2OH | C ─ O | H OH H | | C ─ C | | H OH
H | C └ O —
C | H
1
1
4
反式
4
(1.1.1)天然淀粉的一般性质 按化学结构分: 直链(linear chain) 、支链(branched chain)淀粉 直链淀粉(含量约 20-25%): - 1,4甙键连接; 聚合度低,线型分子结构; 溶于热水,浆液流动性好; 浆膜坚韧,弹性好; 浆液渗透性好,是形成浆膜的基础。 支链淀粉(含量约 75-80%): 除 - 1,4外,还有1,6和少量1,3甙键 聚合度高,树枝状分子结构; 难溶于水,浆液粘稠; 浆膜脆硬、耐磨; 浆液被覆性好,保证浆膜具有一定的厚度。
(6)增重效果:在不影响上浆性能的前提下,浆液中加增重剂(淀粉、滑石粉等),使织物具有厚重的手感。 (7) 后整理效果:浆液中添加整理剂,烘燥后,织物获得挺度、手感、光泽、悬垂性等风格。 3.浆纱工程及要求 (1)浆纱的任务:给整经轴(warp beam)上的经纱上浆,并卷绕产生织轴(weave beam) 。 (2)上浆工艺流程:退绕→上浆→压浆→烘干→卷绕 (3)浆纱工程包括:调浆(size mixing)和上浆(sizing)两部分,分别在调浆桶(size mixer)和浆纱机(sizing machine)上进行,产生的半成品称为织轴。
植物性
动物性
纤维素衍生物
变性淀粉
乙烯类
丙烯酸类
各种淀粉、海藻类、植物性胶
动物性胶、甲壳质
CMC.MC.EC.HEC

涉及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的文章

涉及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的文章

涉及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的文章篇一:标题:关于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的常见问题及解答正文: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是纺织工艺中常见的四个步骤,涉及了棉纱的加工和成品的纺织。

下面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和解释。

1. 络筒(纱管)络筒是将棉纱通过卷绕、络制和梳理等工艺制成的纱管。

在络筒过程中,纱管中的棉纱被梳理成一定的长度,然后通过卷绕的方式将其固定在纱管上。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纱的长度和宽度,以确保最终的成品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外观。

2. 整经(经管)整经是将棉纱经过一定的梳理和折叠后制成的经管。

整经过程中,纱的经向和纬向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经向和纬向的长度和宽度相等,并且成品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度。

整经还可以提高纱的强度和牢度。

3. 浆纱(纱浆)浆纱是将棉纱经过洗涤、整理和浸泡等工艺制成的纱浆。

浆纱的过程可以控制纱的颜色、质地和手感,并且可以提高纱的抗污性和耐磨损性。

4. 穿结经(经结)穿结经是将棉纱通过打结和穿绕等工艺制成的经结。

穿结经的过程可以控制经结的大小和形状,并且可以提高经结的牢固度和弹性。

穿结经还可以使成品的外观更加美观。

除了上述四个步骤,还有一些其他的加工过程,例如缩节、加捻和减缩等,这些过程也可以对棉纱的加工和成品的纺织产生影响。

总之,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是纺织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四个步骤,涉及到了棉纱的加工和成品的纺织。

了解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纺织技术,并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

篇二:络筒、整经、浆纱和穿结经是纺织工艺中常用的四个步骤,涉及了纤维的梳理、染色、纺纱和织布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对这些步骤的详细解释和拓展。

1. 络筒(Wad Stitching)络筒是一种将纤维束连接在一起的过程。

在络筒过程中,纱线被梳理成一定的长度,然后将纤维束通过一个特殊的工艺将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连续的纱线。

这个过程通常用于生产纱线,例如棉纱、羊毛纱、涤纶纱等。

络筒工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顺梳和逆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淀粉的结构及性质比较:

直链淀粉:-1,4甙键联结;(含量一般为 20-25%左右) 支链淀粉:除-1,4甙键联结外,还有1,6甙键和少量的1, 3甙键,显分枝态。
直链淀粉 分子结构 线形、规则 支链淀粉 分支型、不规则
聚合度
与碘反映
200-900
兰色
600-6000
紫色
在水中状态
(课件.典型浆纱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第一节 浆 料
一、对浆液及浆膜的工艺要求
1、 应具有适当的粘度,且上浆过程中浆液粘度要稳定
每个葡萄糖剩基上有三个羟基,因此取代度的平均值在0-3
之间。 ♦酯化淀粉有:①醋酸酯淀粉,该淀粉的大分子中带有疏水性 酯基,对疏水性合纤的粘附性增强。②磷酸酯淀粉,该淀粉 的大分子中含磷酸酯基(亲水性酯基)。③淀粉氨基甲酸酯
(尿素淀粉),亲水性增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d. 醚化淀粉
2. 要求(对浆纱的要求)

提高纱线的耐磨性——要求部分浆液被覆在纱线外 表烘干后形成浆膜; 降低纱线的毛羽; 增加纱线的强度——要求部分浆液浸透到纱线内部 粘合纤维; 保护纱线的伸长和弹性; ▪增加强度与提高耐磨性是一对矛盾?


其中存在两对矛盾:(在上浆量一定情况下) ▪增加强度与保持伸长是另一对矛盾?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淀粉上浆应注意的问题:
淀粉不溶于冷水,一般采用高温上浆(9598℃); 淀粉聚合度高,分子量大,浸透性差。所以, 原淀粉浆需添加分解剂,使部分淀粉分解,降 低粘度,提高浸透性; 淀粉浆膜比较脆硬,浆膜强度大,弹性较差。 因此,淀粉浆需加入适量柔软剂、吸湿剂,以 增强浆膜弹性,改善成膜性;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二、粘着剂
粘着剂——是配方中的主体浆料
–粘着剂为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具有粘着力的材料,
它是构成浆液的主体材料。浆液的上浆性能主要由它 决定。
–浆纱用的粘着剂分为天然粘着剂、变性粘着剂、合成

粘着剂三大类。 常用的三大浆料是指:淀粉类、聚乙烯醇(PVA)、聚丙烯 酸类。
浆膜性能
溶于热水,易凝胶
坚韧、有弹性
在热水中膨胀,不易凝胶
硬脆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常用淀粉的直链、支链比例

小麦:1:3


玉米、马玲署、橡子:1:4
木薯:1:5


糯米:0:100—粘性最高
豆类:100:0—成膜最好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在上浆工艺中相辅 相成,起到各自的作用。


浆纱工艺设计及产、质量;
高压上浆技术;预湿上浆技术;
提高浆纱产量及质量的技术措施。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概述
一、浆纱的目的与要求
1. 目的
♦提高经纱的可织性(weavability),
♦降低经纱断头率,
♦保证织造顺利进行。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2. 变性淀粉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使天然淀粉的性能发生显著变化
而形成的产品。
◘淀粉的变性目的:
①降低粘度、提高粘度的热稳定性;②改善浆膜性能;③提高 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性。
◘淀粉的变性途径: ①使大分子降解,聚合度降低;②引入羧基、酯基、 醚化基团等;③与丙烯类、乙烯类单体共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四、浆纱机种类
▪按原料分:浆纱机(短纤)、浆丝机(长丝)
▪按烘燥方式分:热风式、烘筒式、联合式
▪按浆槽数量分:单浆槽、双浆槽、多浆槽
▪按上浆方式分:轴经浆纱机、整浆联合机、单轴浆纱 机、染浆联合机、分条整浆联合机.
目前常用浆纱机型号: Sucker、Zell、卡尔迈耶、本宁格、津田驹、金丸、 GA308、GA303、142系列(已不生产)。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淀粉大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且具有较强
的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它对含 有相同基团或极性较强的纤维材料有较高 的粘附力,如棉、麻、粘胶等亲水性纤维。 对疏水性纤维粘附力很差,所以,淀粉浆 不能用于纯合纤的经纱上浆; 淀粉浆易霉变,需加防腐剂。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天然粘着剂
植 物 性 动物性
化学粘着剂
纤 维 素 衍生物 变 性 淀 粉
合成粘着剂
乙 烯 类 丙烯酸类
各种淀粉: 小麦淀粉、玉蜀 黍淀粉、米淀粉 、甘薯淀粉、马 铃薯淀粉、橡子 淀粉、木薯淀粉 海藻类: 褐藻酸钠 植物性胶: 阿拉伯树胶、白 芨粉、田仁粉、 槐豆粉
4、节能、低成本、高效益。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三、浆纱工艺过程
♦ 确定浆液配方 → 浆液调制 →上浆
▪确定浆液配方:根据纱线、织物品种,选择粘着剂 和助剂。
▪浆液调制:将粘着剂、助剂与水按一定比例调制成 一定浓度的浆液。 ▪上浆:在浆纱机上使一部分浆液在经纱表面形成被 覆和另一部分浆液向纱线内部形成浸透。
聚乙烯醇 (PVA) 乙烯类共 聚物—醋酸 乙烯-丁烯 酸共聚物 、乙烯酸马来酸共 聚物、醋 酸乙烯-马 来酸共聚 物
聚丙烯酸 、 聚丙烯酸酯、 聚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类 共聚物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一)淀粉(天然淀粉、变性淀粉)
淀粉作为经纱上浆的主要浆料已有悠久历史。淀


粘度:表示液体流动时内摩擦阻力大小的物理量。
浆液黏度反映浆液的粘稠程度与流动性,会影响浆液对 纱线浸透和被覆的比例。 浆液黏度与浆料种类、高聚物分子量、浆液浓度、温度 等因素有关。 粘度分:绝对粘度,单位为Pa.S、mPa.S。 相对粘度,无单位,一般以秒为单位?


动 物 性胶—鱼 胶 、 明 胶 、 骨 胶 、 皮 胶 甲 壳 质—蟹壳 、 虾 壳 等 变 性 粘着剂
羧 甲 纤 维 (CMC) 甲 基 维 (MC) 乙 基 维 (EC) 羟 乙 纤 维 (HEC)
基 素 、 纤 素 、 纤 素 、 基 素
转 化 淀 粉 —— 酸 化 淀粉、氧化淀粉、 可溶性淀粉、糊 精 淀 粉 衍 生 物 —— 变联淀粉、淀粉 酯、淀粉醚、阳 离子淀粉 接 枝 淀 粉 —— 淀 粉 的丙烯腈接枝共 聚物,淀粉的水 溶性接枝共聚物 ,淀粉的其它接 枝共聚物
5、无异色、异味、无有害气体。
6、能迅速烘干,无再粘性,并有抗静电性。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浆料的分类:
粘着剂(主剂)、助剂
粘着剂:主要材料,构成浆液的主体,用量大, 起着改善经纱织造性能的作用。 助 剂:辅助材料,用以改善或弥补粘着剂在上 浆性能方面的某些不足。种类多,用量少。
b. 氧化淀粉

变性机理:淀粉中的甙键被强氧化剂氧化断裂,并使其羟基 氧化成醛基和羧基。

上浆性能:氧化后,淀粉大分子裂解,聚合度下降,粘度也 降低,浆液的流动性好,浸透性增加;同时,由于羧基的存 在,提高了浆液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c. 酯化淀粉
♦变性机理:淀粉大分子中的羟基与无机酸或有机酸都能发生 酯化反应,形成酯化物。一般来说,可用任何已知的酯化反 应的方法来实现,所得产物为淀粉酯衍生物。 ♦上浆性能: 淀粉酯的酯化程度以取代度表示。取代度表示淀 粉的每个葡萄糖基环上羟基的氢原子被取代的平均数。由于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2)淀粉在水中的变化
可分三个阶段: 吸湿-→膨胀-→糊化
(3)淀粉的上浆性能(浆液、浆膜性能)
①浆液的粘度
温度~粘度的关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浓度~粘度的关系:浓度↑ 粘度↑。
煮浆时间长、搅拌速度快、都会使粘度↓。 ♦ 总之,原淀粉浆液粘度大而不稳定,浸透性差,不 适应目前上浆工艺的要求,需加以改进。 ②粘附性 淀粉浆液对棉、粘胶等亲水性纤维有较好的粘附性, 但对疏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差。 ③浆膜性能 能成膜,但浆膜脆、硬。淀粉浆膜的断裂强度高, 断裂伸长小,屈曲强度低,耐磨性较差。 (4)几种常用的原淀粉 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上浆对象:短纤纱、无捻长丝、较细的股线 二、对浆纱工序的要求
1、浆纱应具有良好的可织性,上浆量(率)符合工艺设计 要求,避免过大或过小。
2、所选用的浆料应性能良好、来源充足、价格适当、 调浆简便、易退浆、无(少)污染。 3、织轴卷绕质量良好。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各种变性淀粉的变性方式及变性目的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常用的变性淀粉:
a. 酸解淀粉

变性机理:淀粉大分子中的甙键对酸很不稳定,遇酸后迅速 发生水解反应,使甙键断裂。 上浆性能:淀粉的聚合度下降,粘度也降低,浆液的流动性 好,浸透性增加。
从不同植物中提取的淀粉,其颗粒大小、形状不同,性质 亦不同。


淀粉的组分:淀粉、粗脂肪、粗蛋白、灰分、纤维素、
水分。 淀粉的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
淀粉的分子式与化学结构: 淀粉是由-葡萄糖缩聚而成的天然高聚物, 淀粉属 天然高分子碳水化合物中多元糖类。 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 , n为聚合度。
粉对亲水性的天然纤维有较好的粘附性,也有一
定的成膜能力,基本上能满足这些纤维的上浆要
求。目前淀粉类浆料用量最大。
淀粉的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其他化学浆料轻。
1.天然淀粉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1)淀粉的一般性质

淀粉的来源:植物的种子、块茎、块根或果实。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2、有良好的粘附(着)力
♦粘附(着)力:当二物体接触时在界面发生的结合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