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药物详解

合集下载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英文名称: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18AA-Ⅱ)【成份】氨基酸含量为10%。

氨基酸浓度(毫克/1000毫升)L-异亮氨酸560L-精氨酸790L-亮氨酸1,250L-天门冬氨酸380醋酸L-赖氨酸1,240L-半胱氨酸100(相当赖氨酸880)L-谷氨酸650L-蛋氨酸350L-组氨酸600L-苯丙氨酸935L-脯氨酸330L-苏氨酸650L-丝氨酸220L-色氨酸130L-酪氨酸35L-缬氨酸【适应症】对于不能口服或经肠道补给营养,以及营养不能满足需要的患者,可静脉输注本品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用法用量】成人:根据病人的需要,每24小时可输注本品500~2000 ml。

每日最大剂量:按体重,5%为一日50ml/kg;8.5%为一日29ml/kg;11.4%为一日23ml/kg,约合一日输入0.4g氮/kg。

一般剂量为一日输人0.15-0.2g氮/kg。

新生儿和儿童:遵医嘱使用。

本品5%与8.5%可经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输注,11.4%单独使用须经中心静脉输注,但与其它营养制剂混合使用也可经周围静脉输注。

使用本品时输注速度应缓慢。

一般本品5%1000ml的适宜输注时间为5~7小时,约每分钟35~50滴;本品8.5%或11.4%1000ml 的适宜输注时间为至少8小时,约每分钟30~40滴。

本品和脂肪轧注射液(如:英脱利匹特)可通过Y型营混合后输入体内。

两种输液通过同一输液管输人静脉时,可降低本品的渗透压,从而减少经周围静脉输注而可能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应根据需要调整各溶液的滴速。

为使氨基酸在体内被充分利用并合成蛋白质,应同时给子足够的能量(如:脂肪乳和葡萄糖注射用)、适量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

一般情况下推荐的非蛋白热卡和氮之比为150:1。

【不良反应】本品可致疹样过敏反应,一旦发生应停止用药。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说明书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说明书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曾用名:18-氨基酸注射液英文名: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f(18AA)汉语拼音:Fufang Anjisuan Zhusheye(18AA)本品为复方制剂,有18种氨基酸配制而成,其组分为每1000ml含:L-脯氨酸(C5H9NO2) 1.00gL-丝氨酸(C3H7NO3) 1.00gL-丙氨酸(C3H7NO2) 2.00gL-异亮氨酸(C6H13NO2) 3.52gL-亮氨酸(C6H13NO2) 4.90gL-门冬氨酸(C4H7NO4) 2.50gL-酪氨酸(C9H11NO3) 0.25gL-谷氨酸(C5H9NO4) 0.75gL-苯丙氨酸(C9H11NO2) 5.33gL-精氨酸盐酸盐(C6H14N4O2HCl) 5.00gL-赖氨酸盐酸盐(C6H14N2O2HCl) 4.30gL-缬氨酸(C5H11NO2) 3.60gL-苏氨酸(C4H9NO3) 2.50gL-组氨酸盐酸盐(C6H9N3O2HClH2O) 2.50gL-色氨酸(C11H12N2O2) 0.90gL-蛋氨酸(C15H11NO2S) 2.25gL-胱氨酸(C6H12N2O4S2) 0.10g甘氨酸(C2H5NO2) 7.60g山梨醇(C6H14O6) 50.00g亚硫酸氢钠(NaHSO3) 0.5g【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作用】本品用L型(天然型)的结晶氨基酸科学方法配制而成,最适宜在体内合成体蛋白质。

处方内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合理,加上含有5%的山梨醇,更加提高了人体对氨基酸的吸收与利用.【适应症】氨基酸类药.用于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患者。

例如:l、因外伤、灼伤、骨折、化脓、手术等造成的蛋白质损失。

2、因内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病科等胃肠疾病引起蛋白质吸收减弱时。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说明书--法谱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说明书--法谱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商品名:法谱英文名: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18AA-Ⅱ)汉语拼音:Fufang Anjisuan Zhusheye(18AA-Ⅱ)【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每瓶中组分为:11.4%L-门冬氨酸 3.3gL-谷氨酸 5.7gL-丝氨酸 4.5gL-组氨酸 6.8g甘氨酸 7.9gL-苏氨酸 5.7gL-丙氨酸 16.3gL-精氨酸 11.2gL-酪氨酸 0.3gL-胱氨酸 0.2gL-缬氨酸 7.3gL-甲硫氨酸 5.7gL-色氨酸 1.9gL-苯丙氨酸 7.9gL-异亮氨酸 5.7gL-亮氨酸 7.9gL-赖氨酸醋酸盐 12.7gL-脯氨酸 6.8g焦亚硫酸钠0.03g冰醋酸 2.75ml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0ml【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对于不能口服或经肠道补给营养,以及营养不能满足需要的患者,可静脉输注本品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要。

【规格】250ml:28.5g(总氨基酸)【用法用量】成人:根据病人的需要,每24小时可输注本品500~2000 ml。

每日最大剂量:按体重,5%为一日50ml/kg;8.5%为一日29ml/kg;11.4%为一日23ml/kg,约合一日输入0.4g氮/kg。

一般剂量为一日输人0.15-0.2g氮/kg。

新生儿和儿童:遵医嘱使用。

本品可经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输注,使用本品时输注速度应缓慢。

一般本品5%1000ml的适宜输注时间为至少8小时,约每分钟30~40滴。

本品和脂肪轧注射液(如:英脱利匹特)可通过Y型营混合后输入体内。

两种输液通过同一输液管输人静脉时,可降低本品的渗透压,从而减少经周围静脉输注而可能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同时应根据需要调整各溶液的滴速。

为使氨基酸在体内被充分利用并合成蛋白质,应同时给子足够的能量(如:脂肪乳和葡萄糖注射用)、适量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区别(仅限借鉴)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区别(仅限借鉴)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相关知识复方氨基酸是由氨基酸、糖、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pH值调整剂等配制而成。

一.氨基酸的分类:1. 氨基酸根据在体内是否能合成分为两类: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人体(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对婴儿来说,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 NEAA)可在动物体内合成,作为营养源不需要从外部补充的氨基酸。

一般在植物、微生物必需的氨基酸均由自身合成,这些都不称为非必需氨基酸。

对人来说非必需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及其胺)、脯氨酸、精氨酸、组氨酸、酪氨酸、胱氨酸。

这些氨基酸由碳水化合物的代谢物或由必需氨基酸合成碳链,进一步由氨基转移反应引入氨基生成氨基酸。

有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和酪氨酸如果供给充裕还可以节省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

2. 氨基酸根据其结构又分为:芳香族氨基酸、杂环氨基酸和脂肪族氨基酸。

其中支链氨基酸包括L-亮氨酸、L-异亮氨酸、L-缬氨酸。

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

二.氨基酸的去路氨基酸的去路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合成各种组织蛋白及酶和激素等;二是:脱氨基作用的转换形成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含氮部分最终在肝脏部位形成尿素,不含氮部分一部分氧化分解形成最终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另一部分合成糖类和脂肪;三是:都可进行转氨基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

三.复方氨基酸的分类及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的区别不同疾病对氨基酸的需求是不同的,如创伤状态下谷氨酰胺的需要量明显增加,肝病则应增加支链氨基酸,肾功能不良则以提供必需氨基酸为主。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类型及合理应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类型及合理应用
酸组成
发展水平
第四代治疗型 型
第四代治疗型

用于急性和慢
适应症
用于手术、严
用于肝性脑病 (亚临床、I、 II级)、高氨
重创伤、大面 积烧伤引起的 严重氨基酸缺 乏,以及各种
血症
疾病引起的低
蛋白血症。
用于手术、严 重创伤、大面 积烧伤引起的 严重氨基酸缺 乏以及各种疾 病引起的低蛋 白血症。
用于外科手术 前、后病人, 大面积烧伤、 创伤和严重感 染患者等。
通用名
配方特色
发展水平
适应症 氨基酸种 类 氨基酸浓 度% BCAA比率 EAA/NEAA
复方氨
复方氨基
复方氨
复方氨基 基酸注 复方氨基 复方氨基 酸注射液 复方氨基 复方氨基 复方氨基 复方氨基 基酸注
酸注射液 射液 酸注射液 酸注射液 18AA-Ⅲ 酸注射液 酸注射液 酸注射液 酸注射液 射液
36%
37%
1.7
3.2
其他氨基酸
通用名
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17AA-H
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17AA
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17AA-I
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15HBC)
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9AA
复方氨基酸注 射液3AA
按照肝病患者 配方特色 氨基酸谱变化
特点组方
按照机体在创 伤、感染时氨 基酸谱变化特
点组方
由亮氨酸、异 亮氨酸、缬氨 酸3种支链氨基
含量高 量高
萄糖
含木糖醇


第四代
第三代平 第三代 第三代平 第三代平 第三代平 第三代平 第三代平
第四代治 治疗型
衡 蛋型白 质 摄 平 蛋衡白型质 衡 蛋型白质摄 衡 蛋型 白质摄 衡 蛋型白 质 摄 衡 蛋型白 质摄 衡 蛋型白 质 摄

高品质平衡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高品质平衡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EAA:NEAA比值直接影响氮平衡
氨平衡(g/m2)
+10 +8 +6 +4 +2 0 -2
N=8 N=7
摄入 平衡
N=8 * A组:EAA% 45.9% (0.2克氮/公斤/天) * B组:EAA% 76.1% (0.2克氮/公斤/天) C组:(氮摄入为零)
-4
-6
* P < 0.01
蒋朱明等,1981年
乐凡命
®
高品质平衡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
经典配方,金牌质量
营养支持的主要目标
获得满意的氮平衡
补充氨基酸是营养支持的关键
氨 基 酸 制 剂 的 发 展
DEVELOPMENT OF AMINO ACID
第 一 代 产 品---- 水 解 蛋 白 作 为 氮 源 第 二 代 产 品---- 不 平 衡 氨 基 酸 第 三 代 产 品---- 平 平 衡 氨 基 酸 的 要 有 的 各 种 氨 基 酸, 要 求: 1)氨 基 酸 的 总 氮 量 2)溶 液 中 必 需 含 有 3)各 种 氨 基 酸 之 间 40~50%, 非 必 需 氨 衡 氨 基 酸 (目前市场上的主要使用者) 求: 以 营 养 为 目 的 的 氨 基 酸 制 剂 应 含 且 相 互 比 例 应 适 当。
®
乐凡命 的特点(1)--最佳配方

®
全面含有18种氨基酸,提供的营养支持更充分
• 最佳的EAA/AA比值(44.8%),最佳的E/T比值(2.8),生物利用 度高,最易被机体利用,获得最佳氮平衡
科学的氨基酸配比
E/T比值 4 3.65 2.7~2.9 2.83
E/T比值最佳—2.8 EAA/AA最佳—45%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Fufang Anjisuan Zhusheye (18AA-I)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 (18AA-I)本品为18种氨基酸与钾、钠、钙、镁等无机盐配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除盐酸半胱氨酸外,含酪氨酸应为标示量的80.0%~120.0%,其余各种氨基酸均应为标示量的85.0%~115.0%,含钠应为45~55mmol/L,钾应为18~22mmol/L,钙应为2.2~2.8mmol/L,镁应为1.3~1.7mmol/L,氯化物不得过60mmol/L。

【处方】谷氨酸(C5H9NO4)9.0g脯氨酸(C5H9NO2)8.1g丝氨酸(C3H7NO3)7.5g苯丙氨酸(C9H11NO2) 5.5g亮氨酸(C6H13NO2) 5.3g缬氨酸(C5H11NO2) 4.3g门冬氨酸(C4H7NO4) 4.1g异亮氨酸(C6H13NO2) 3.9g盐酸赖氨酸(C6H14N2O2·HCl) 4.9g精氨酸(C6H14N4O2) 3.3g苏氨酸(C4H9NO3) 3.0g丙氨酸(C3H7NO2) 3.0g组氨酸(C6H9N3O2) 2.4g甘氨酸(C2H5NO2) 2.1g甲硫氨酸(C5H11NO2S) 1.9g盐酸半胱氨酸(C3H7NO2S·HCl·H2O)0.145g色氨酸(C11H12N2O2) 1.0g酪氨酸(C9H11NO3)0.5g氯化钙(CaCl2·2H2O)0.368g氯化钾(KCl)0.375g硫酸镁(MgSO4·7H2O)0.37g氢氧化钠(NaOH) 2.0g氢氧化钾(KOH)0.84g焦亚硫酸钠(Na2S2O5)0.3g注射用水适量全量1000ml【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1ml,加水10ml,摇匀,加茚三酮约3mg,加热,溶液显蓝紫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各种氨基酸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各相应的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Ⅸ)-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Ⅸ)-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Ⅸ)英文名:Compound Amino Acids Injection(18AA-Ⅸ)汉语拼音:Fu Fang An Ji Suan Zhu She Ye(18AA-Ⅸ)【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200ml含:异亮氨酸1.50g、亮氨酸2.00g、醋酸赖氨酸1.40g、甲硫氨酸1.00g、苯丙氨酸1.00g、苏氨酸0.50g、色氨酸0.50g、缬氨酸1.50g、丙氨酸0.60g、精氨酸0.60g 、门冬氨酸0.05g、谷氨酸0.05g、组氨酸0.50g 、脯氨酸0.40g、丝氨酸0.20g、酪氨酸0.10g、甘氨酸0.30g、半胱氨酸0.05g 、亚硫酸氢钠0.05g、冰醋酸适量、注射用水适量、氨基酸合计:61.25g/L、【适应症】用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营养状态和手术前后的氨基酸补充。

【规格】200ml:12.250g(总氨基酸)【用法用量】静脉滴注。

1.慢性肾功能不全:(1)外周静脉给药:通常成人一日一次,一次200ml缓慢滴注。

给药速度为每200ml应控制在120~180分钟滴完(15~25滴/分钟),并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适当增减。

透析时在透析结束前60~90分钟由透析回路的静脉一侧注入。

使用本品时热量给予最好在1,500Kcal/日以上。

(2)中心静脉给药:通常成人一日400ml通过中心静脉持续滴注,并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适当增减。

每1.6克氮(本品:200ml)应给予500kcal 以上的非蛋白热量。

2.急性肾功能不全:通常为成人一日400ml通过中心静脉持续滴注,并根据年龄、症状和体重适当增减。

每1.6克氮(本品:200ml)应给予500kcal以上的非蛋白热量。

【不良反应】1.过敏性:偶有全身瘙痒感,罕见发疹、全身荨麻疹等过敏症状,此时应中止给药。

2.消化系统:偶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3.循环系统:偶见胸部不适、心悸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
英文名称:Paediatric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
商品名称:长富尔甜
成份:
本品为18种氨基酸配置而成的灭菌水溶液。

除盐酸半胱氨酸外,含其余各种氨基酸均应为标示量的80%~120%。

适应症:
本品为静脉用胃肠外营养输液,可用于以下几方面:
(1)早产儿、低体重儿及各种病因所致不能经口摄入蛋白质或摄入量不足的新生儿。

(2)各种创伤:如烧伤、外伤及手术后等高代谢状态的小儿。

(3)各种不能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的急、慢性营养不良的小儿: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急性坏死性胰腺
炎、化疗药物反应等。

规格:
50ml内含总氨基酸3.0g
用法用量:
同心堂乳腺专科医院()提醒广大患者注意此药物的用法用量:(1)采用中心静脉插管或周围静脉给药但均需缓慢滴注。

(2)每日每公斤体重用20~35ml或遵医嘱。

(3)滴注时每克氮应同时供给150~200千卡非蛋白质热量(葡萄糖、脂肪乳)另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不良反应:
输注本品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心悸、发热等不良反应。

禁忌:
氨基酸代谢障碍者,氮质血症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同心堂心脑血管专科医院()提醒各位患者服用此药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慎用。

(2)应用本品时,需按时监测代谢、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防止并发症。

(3)如发现过敏性皮疹,应立即停药。

(4)静脉滴速不宜过快,20kg儿童一般不宜超过20滴/分钟。

(5)药液开启后一次用完,切勿贮存。

(6)如发生浑浊或沉淀时,不可使用。

遇冷析出结晶,可置50~60℃水浴中使溶解并冷至37℃澄明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不明确。

儿童用药:
见【适应症】与【用法用量】。

老年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尚不明确。

毒理研究:
(1)含有较高浓度的小儿必须氨基酸,其中有组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

(2)苯丙氨酸可代谢成酪氨
酸,但由于小儿肝酶系统不健全,代谢不能有效地进行。

因此,通过增加酪氨酸的量,并减少苯丙氨酸来维持血浆中的...
药代动力学:
氨基酸为人体合成蛋白质和其它组织提供了氮源,是维持人类生命的基本物质。

氨基酸除为合成蛋白质提供氮源外,部分经氧化分解可作为供能物质,另少量氨基酸还能转化变成一些生理活性物质,从而维持一些组织及器官的功...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贮藏:
密闭,置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

包装:
玻璃瓶装50ml 100瓶/箱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WS1 -(X-066)-2004Z
批准文号:
50ml:国药准字H10920127
生产企业:
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
药物分类: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核准日期:
2008年5月19日
修改日期:
2010年7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