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列与排列组合的重要性质及解题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列与排列组合的重要性质及解题方法总结

高中数学的归纳数列与排列组合的重要性质及解题方法总结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归纳数列与排列组合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

它们不仅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还在数学推理和证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归纳数列与排列组合的重要性质以及解题方法,并总结它们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一、归纳数列的重要性质及解题方法1. 等差数列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在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可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等差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d表示等差数列的公差。

2. 等比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任意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在解决等比数列问题时,可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等比数列的第n项,a1表示等比数列的首项,r表示等比数列的公比。

3. 斐波那契数列及其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它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的叶子排列、螺旋形状等。

求解斐波那契数列问题时,可以利用递推关系式:Fn = Fn-1 + Fn-2其中,Fn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Fn-1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1项,Fn-2表示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2项。

二、排列组合的重要性质及解题方法1. 排列的计算方法排列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排列的方法。

在排列问题中,需要关注选取的元素个数、元素的排列顺序和元素是否可重复选取等因素。

排列的计算公式为:A(n,m) = n! / (n-m)!其中,A(n,m)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进行排列的方法数,n!表示n的阶乘。

2. 组合的计算方法组合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一部分进行组合的方法。

与排列不同,组合不考虑元素的排列顺序。

组合的计算公式为:C(n,m) = n! / (m!(n-m)!)其中,C(n,m)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m个元素进行组合的方法数。

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些有趣性质

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些有趣性质

斐波那契数列的一些有趣性质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数学的概念,被认为是数学界“最丰富的宝藏”之一。

关于斐波那契数列,常言道"一对兔子一年能生兔子吗?这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Quora中关于斐波那契数列最受欢迎的话题之一就是“有趣”。

由此可见,斐波那契数列在数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计算任意项数字之和。

比如,任意选择一个整数n,通过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前n项数字之和:F(n)=F(n-1)+F(n-2)。

斐波那契数列也可以用来求解最优的问题,如现在有一个有N种币值的集合,欲从中拿取某些币值使之等于给定的金额。

利用斐波那契数列可以让众多排列组合归为一个类别进行递推,而得到一个最优组合。

In addition,斐波那契数列可以利用渐近法来寻找循环规律。

斐波那契数列的循环规律能够指导我们去寻找更加有效的计算方法,从而找到更加快捷的计算结果。

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斐波那契数列的循环规律也可以用来进行诸如排列组合和回溯的操作。

最后,斐波那契数列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描述曲线、研究天文学、计算金融、计算动态规划问题、生物序列分析以及其他各种领域。

在自然界,许多树叶也按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出现,尽管我们仍然无法确定斐波那契数列的确切来源,但通过这种序列的研究能够体现它在自然界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斐波那契数列是无比复杂且有趣的数学形式,它在数学领域乃至互联网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循环规律尤为强大,因此这种数学形式被认为是最丰富的宝藏之一。

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

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

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一、通项公式:a n = √5〔1+√52〕n - √5〔1−√52〕n二、设p,q,u,v 为自然数且p = min{ p ,q , u , v} . 若p + q = u + v , 则对于斐波那契数列{ an} ,以下公式恒成立: a p a q - a u a v = (-1)p +1a u-p a q-u三、a n+1a n−1 - a n 2 = (−1)n (n >= 1, n 属于 N)四、a 2n+1 = a n+12 + a n 2 (n 属于N )五、a n+12 - a n−12 = a n 2 (n >= 1, n 属于N)六、a n+m = a n−1a m + a n a m+1 (n >= 1, n 和m 属于N)七、a 2n+2a 2n−1 - a 2n a 2n+1 = 1(n >= 1, n 属于N)八、a m+n 2 - a m−n 2 = a 2m * a 2n (m > n >= 1)九、a n−1∗a n+2 - a n ∗a n+1 = (−1)n (n >= 2)十、{f 2n f 2n+1} 有极限且等于黄金分割率√5 −12下面是一篇文章:第四项3是奇数,但它是偶数项,第五项5是奇数,它是奇数项,如果认为数字3和5都是奇数项,那就误解题意,怎么都说不通)如果你看到有这样一个题目:某人把一个8*8的方格切成四块,拼成一个5*13的长方形,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64=65?其实就是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这个性质:5、8、13正是数列中相邻的三项,事实上前后两块的面积确实差1,只不过后面那个图中有一条细长的狭缝,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同时也代表了集合{1,2,...,n}中所有不包含相邻正整数的子集个数。

斐波那契数列(f(n),f(0)=0,f(1)=1,f(2)=1,f(3)=2……)的其他性质:1.f(0)+f(1)+f(2)+…+f(n)=f(n+2)-12.f(1)+f(3)+f(5)+…+f(2n-1)=f(2n)3.f(2)+f(4)+f(6)+…+f(2n) =f(2n+1)-14.[f(0)]^2+[f(1)]^2+…+[f(n)]^2=f(n)·f(n+1)5.f(0)-f(1)+f(2)-…+(-1)^n·f(n)=(-1)^n·[f(n+1)-f(n)]+16. f(m+n)=f(m-1)·f(n-1)+f(m)·f(n)利用这一点,可以用程序编出时间复杂度仅为O(log n)的程序。

深度学习观下数列名题探究---对斐波那契数列的学习及思考

深度学习观下数列名题探究---对斐波那契数列的学习及思考

深度学习观下数列名题探究 ---对斐波那契数列的学习及思考关键词:数学思想;深度学习;历史名题;探究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上做到全身心投入,认真参与、积极建构、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教学的本质是“学”而非“教”,本质在于根据学生经验,设计出据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挖掘知识与技能背后蕴藏的数学本质,思考其体现的数学思想,最终达成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斐波那契数列,数列学习中最经典的数列,来自自然,和谐而有趣。

它在2019新课标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数列4.1数列的概念的阅读与思考内容中呈现,主要是研究了斐波那契数列的来源(兔子数列)和递推关系,还有相邻两项的关系构成的新数列。

笔者希望能以数列核心思想作引领,从数学文化视角探究斐波那契数列,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方式获得新知,实现课堂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转型,对数列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内化再建构,充分理解本质,达到深度学习数列知识、思想与方法的目的。

一、教学片段(一)认识数列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防止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如果所有的兔子都不死。

[1]问:分别求第1个,第3个,第7个,第12个月的兔子数。

师:大家有什么好的研究方法呢?生:这简单,枚举法,从第1个月开始排列一下。

师:同桌之间合作,把讨论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学生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教师展示(图1)(图1)师:兔子的只数形成的是一个非常美丽、和谐的数列,各项分别为:师:当时间推长,继续列举下去吗?请观察一下各项之间有什么联系?生:前面两个数之和就是第三个数。

生:前两项不符合的,应该修正一下。

从第三项起,前面两个数的和是第三个数。

师:很好,同学的观察能力很强,逻辑严谨!请同学们用一般性的语言,用数列的语言表达出这个结论。

斐波那契数列在赌场的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在赌场的应用

斐波那契数列在赌场的应用引言概述:斐波那契数列是一种经典的数学序列,其特点是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这个数列在赌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赌博游戏中的赔率计算和投注策略制定方面。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斐波那契数列在赌场的应用。

正文内容:1. 斐波那契数列与赔率计算1.1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性质使其能够用于计算赌博游戏中的赔率。

通过观察数列的特点,可以发现每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值趋近于黄金比例0.618,而与后一个数的比值趋近于1.618。

这一特性可以用来计算赌博游戏中的赔率,从而帮助玩家进行投注决策。

1.2 以轮盘赌为例,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计算在不同赌注下的赔率。

根据数列的特性,可以将赌注按照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递增,从而获取更高的赔率。

这种策略可以帮助玩家在赌场中提高胜率,增加盈利。

2. 斐波那契数列与投注策略制定2.1 斐波那契数列的特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投注策略制定工具。

通过观察数列的递推规律,可以将赌注按照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进行调整。

在赌场中,玩家可以根据数列的特性,逐步增加或减少赌注,以达到控制风险和提高盈利的目的。

2.2 以黑红赌博为例,玩家可以根据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制定投注策略。

根据数列的特性,玩家可以根据输赢情况调整下一次的赌注,从而降低风险并提高盈利的概率。

这种策略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投注策略。

3. 斐波那契数列与概率计算3.1 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计算赌博游戏中的概率。

通过观察数列的递推规律,可以发现数列中的每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值趋近于黄金比例0.618,而与后一个数的比值趋近于1.618。

这一特性可以用来计算赌博游戏中的概率,从而帮助玩家制定更加科学的投注策略。

3.2 以骰子赌博为例,斐波那契数列可以用来计算投掷骰子的概率。

根据数列的特性,可以将骰子点数按照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进行排列,从而计算每个点数的出现概率。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玩家在赌场中更好地预测骰子的结果,提高投注的准确性。

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解释说明

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解释说明

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是研究斐波那契数列中奇偶性质的一种规律。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经典且重要的数列,它的定义是从前两个数开始,后面的每个数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

具体而言,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个数为0、1、1、2、3、5、8......。

奇偶性质是指数列中每个数的奇偶性。

我们在研究斐波那契数列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

一般来说,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奇偶性是不确定的,但是我们发现,数列中的每隔3个数,奇偶性就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即(偶、奇、奇)、(奇、奇、偶)的循环出现。

例如,数列中的前几个数为0、1、1、2、3、5、8,我们可以看出,从第四个数开始,每隔3个数就会出现一次(偶、奇、奇)的规律。

研究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从理论角度来看,深入探究这种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并为数论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从应用角度来看,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在密码学、编程和金融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密码学中,可以利用斐波那契数列的奇偶规律设计加密算法;在编程中,可以通过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来优化代码的性能;在金融领域,可以利用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进行投资决策等。

未来,研究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的方向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从数学角度进一步深入研究斐波那契数列的奇偶性质,探索更多规律和特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将斐波那契数列的奇偶规律与其他数学领域进行结合,开展更广泛的交叉研究。

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们将会发现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的更多奥秘,并为数学和应用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主要内容的介绍。

首先,需要提及文章的主题是斐波那契数列奇偶规律。

其次,可以说明文章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层次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高中数列二级结论

高中数列二级结论

高中数列二级结论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

在高中数学中,数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学习数列的性质和规律对于理解数学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中数学中,数列有很多重要的结论,其中二级结论是数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等差数列的二级结论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对于等差数列,有很多有趣的结论。

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之一,它可以用来求出等差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

对于等差数列$a_1, a_2, a_3, \ldots$,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_n = a_1 + (n-1)d$,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数值,$a_1$表示首项的数值,$d$表示公差。

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等差数列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用来求出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

对于等差数列$a_1, a_2, a_3, \ldots$,其前$n$项和可以表示为$S_n = \frac{n}{2}(a_1 + a_n)$,其中$S_n$表示前$n$项的和。

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其中一些重要的性质包括:- 等差数列的任意三项成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后$n$项和相等;-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后$n$项和的差等于$n$倍公差。

二、等比数列的二级结论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对于等比数列,也有一些重要的结论。

1.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之一,它可以用来求出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

对于等比数列$a_1, a_2, a_3, \ldots$,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_n = a_1 \cdot r^{(n-1)}$,其中$a_n$表示第$n$项的数值,$a_1$表示首项的数值,$r$表示公比。

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等比数列的另一个重要性质,它可以用来求出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从斐波那契数列感受数学之美

从斐波那契数列感受数学之美

( 上接第 211 页 )
其次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也要引导、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实 验设计 ( 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可将尾气先通人澄清 石灰水,再点燃或循环使用 ),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 少了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 能回收利用 ( 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 );若不能回收利用 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 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 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当 u,v 全部为 0 时,数列 {rn} 是每一项 u2+v2 ≠ 0.
参考文献: [1] 徐长林 . 关于斐波那契数列及一般递归数列部分极限的 研究 [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1995 (4):62-64. [2] 李德成 .Fibonacci 数列一个性质的巧妙发现与证明 [J]. 上海中学数学,2009 (11):36-37. [3] 陈思尧 . 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数列的证明与研究 [J]. 上 海中学数学,2014 (4):9-11.
(二)任意相邻 k 项的比值极限情形 本小节将上一小节的比值极限推广到相邻 k 项,下文
给出 极限的存在情况及其取值,这里 k 为任意固定正 整数。

.
因此,当数列 {rn} 中,前两项满足
时,数列
{ } 的极限是存在的,并且该值为黄金分割比例的 k 次方。 三、小结 本文主要得到了斐波那契数列的极限情况和黄金分割
的取值可以是 0,1,2,…, . 由分类加法,我们可以得到,
其中,φ1,ψ1 满足,
可以解得,
下文探讨数列 { } 极限的存在情况及其取值。

.
(三)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在线段 AB 中有一点 C,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斐波那契数列的性质一、通项公式:a n = √5〔1+√52〕n - √5〔1−√52〕n二、设p,q,u,v 为自然数且p = min{ p ,q , u , v} . 若p + q = u + v , 则对于斐波那契数列{ an} ,以下公式恒成立: a p a q - a u a v = (-1)p+1a u-p a q-u三、a n+1a n−1 - a n 2 = (−1)n (n >= 1, n 属于 N)四、a 2n+1 = a n+12 + a n 2 (n 属于N )五、a n+12 - a n−12 = a n 2 (n >= 1, n 属于N)六、a n+m = a n−1a m + a n a m+1 (n >= 1, n 和m 属于N)七、a 2n+2a 2n−1 - a 2n a 2n+1 = 1(n >= 1, n 属于N)八、a m+n 2 - a m−n 2 = a 2m * a 2n (m > n >= 1)九、a n−1∗a n+2 - a n ∗a n+1 = (−1)n (n >= 2)十、{f 2n f 2n+1} 有极限且等于黄金分割率√5 −12下面是一篇文章:项是指项数的奇偶,而并不是指数列的数字本身的奇偶,比如第四项3是奇数,但它是偶数项,第五项5是奇数,它是奇数项,如果认为数字3和5都是奇数项,那就误解题意,怎么都说不通)如果你看到有这样一个题目:某人把一个8*8的方格切成四块,拼成一个5*13的长方形,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64=65?其实就是利用了斐波那契数列的这个性质:5、8、13正是数列中相邻的三项,事实上前后两块的面积确实差1,只不过后面那个图中有一条细长的狭缝,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

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同时也代表了集合{1,2,...,n}中所有不包含相邻正整数的子集个数。

斐波那契数列(f(n),f(0)=0,f(1)=1,f(2)=1,f(3)=2……)的其他性质:1.f(0)+f(1)+f(2)+…+f(n)=f(n+2)-12.f(1)+f(3)+f(5)+…+f(2n-1)=f(2n)3.f(2)+f(4)+f(6)+…+f(2n) =f(2n+1)-14.[f(0)]^2+[f(1)]^2+…+[f(n)]^2=f(n)·f(n+1)5.f(0)-f(1)+f(2)-…+(-1)^n·f(n)=(-1)^n·[f(n+1)-f(n)]+16. f(m+n)=f(m-1)·f(n-1)+f(m)·f(n)利用这一点,可以用程序编出时间复杂度仅为O(log n)的程序。

7. [f(n)]^2=(-1)^(n-1)+f(n-1)·f(n+1)8. f(2n-1)=[f(n)]^2-[f(n-2)]^29. 3f(n)=f(n+2)+f(n-2)10.f(2n-2m-2)[f(2n)+f(2n+2)]=f(2m+2)+f(4n-2m) [ n〉m≥-1,且n≥1]斐波那契数列在杨辉三角中隐藏着斐波那契数列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过第一行的“1”向左下方做45度斜线,之后做直线的平行线,将每条直线所过的数加起来,即得一数列1、1、2、3、5、8、……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比1/1=1,2/1=2,3/2=1.5,5/3=1.6…,8/5=1.6,…………89/55=1.61818…,…………233/144=1.618055…相关的数学问题1.排列组合有一段楼梯有10级台阶,规定每一步只能跨一级或两级,要登上第10级台阶有几种不同的走法?这就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登上第一级台阶有一种登法;登上两级台阶,有两种登法;登上三级台阶,有三种登法;登上四级台阶,有五种登法……1,2,3,5,8,13……所以,登上十级,有89种走法。

2.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前项比后项的极限当n趋于无穷大时,F(n)/F(n+1)的极限是多少?这个可由它的通项公式直接得到,极限是(-1+√5)/2,这个就是黄金分割的数值,也是代表大自然的和谐的一个数字。

3.求递推数列a(1)=1,a(n+1)=1+1/a(n)的通项公式由数学归纳法可以得到:a(n)=F(n+1)/F(n),将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式代入,化简就得结果。

斐波那契数列别名斐波那契数列又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一对兔子每个月能生出一对小兔子来。

如果所有兔都不死,那么一年以后可以繁殖多少对兔子?我们不妨拿新出生的一对小兔子分析一下:第一个月小兔子没有繁殖能力,所以还是一对;两个月后,生下一对小兔民数共有两对;三个月以后,老兔子又生下一对,因为小兔子还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一共是三对;------依次类推可以列出下表:经过月数:---1---2---3---4---5---6---7---8---9---10---11---12 兔子对数:---1---1---2---3---5---8--13--21--34--55--89--144表中数字1,1,2,3,5,8---构成了一个数列。

这个数列有关十分明显的特点,那是:前面相邻两项之和,构成了后一项。

这个特点的证明:每月的大兔子数为上月的兔子数,每月的小兔子数为上月的大兔子数,即上上月的兔子数,相加。

这个数列是意大利中世纪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算盘全书>中提出的,这个级数的通项公式,除了具有a(n+2)=an+a(n+1)的性质外,还可以证明通项公式为:an=(1/√5)*[(1+√5/2)^n-(1-√5/2)^n](n=1,2,3.....)斐波那契数列公式的推导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如果设F(n)为该数列的第n项(n∈N+)。

那么这句话可以写成如下形式:F(0) = 0,F(1)=F(2)=1,F(n)=F(n-1)+F(n-2) (n≥3) 显然这是一个线性递推数列。

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一:利用特征方程线性递推数列的特征方程为:X^2=X+1解得X1=(1+√5)/2,,X2=(1-√5)/2则F(n)=C1*X1^n + C2*X2^n∵F(1)=F(2)=1∴C1*X1 + C2*X2C1*X1^2 + C2*X2^2解得C1=1/√5,C2=-1/√5∴F(n)=(1/√5)*{[(1+√5)/2]^n - [(1-√5)/2]^n}(√5表示根号5)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二:普通方法设常数r,s使得F(n)-r*F(n-1)=s*[F(n-1)-r*F(n-2)]则r+s=1, -rs=1n≥3时,有F(n)-r*F(n-1)=s*[F(n-1)-r*F(n-2)]F(n-1)-r*F(n-2)=s*[F(n-2)-r*F(n-3)]F(n-2)-r*F(n-3)=s*[F(n-3)-r*F(n-4)]……F(3)-r*F(2)=s*[F(2)-r*F(1)]将以上n-2个式子相乘,得:F(n)-r*F(n-1)=[s^(n-2)]*[F(2)-r*F(1)]∵s=1-r,F(1)=F(2)=1上式可化简得:F(n)=s^(n-1)+r*F(n-1)那么:F(n)=s^(n-1)+r*F(n-1)= s^(n-1) + r*s^(n-2) + r^2*F(n-2)= s^(n-1) + r*s^(n-2) + r^2*s^(n-3) + r^3*F(n-3) ……= s^(n-1) + r*s^(n-2) + r^2*s^(n-3) +……+ r^(n-2)*s + r^(n-1)*F(1)= s^(n-1) + r*s^(n-2) + r^2*s^(n-3) +……+ r^(n-2)*s + r^(n-1)(这是一个以s^(n-1)为首项、以r^(n-1)为末项、r/s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各项的和)=[s^(n-1)-r^(n-1)*r/s]/(1-r/s)=(s^n - r^n)/(s-r)r+s=1, -rs=1的一解为 s=(1+√5)/2,r=(1-√5)/2则F(n)=(1/√5)*{[(1+√5)/2]^n - [(1-√5)/2]^n}迭代法已知a1=1,a2=1,an=a(n-1)+a(n-2)(n>=3),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 :设an-αa(n-1)=β(a(n-1)-αa(n-2))得α+β=1αβ=-1构造方程x²-x-1=0,解得α=(1-√5)/2,β=(1+√5)/2或α=(1+√5)/2,β=(1-√5)/2所以an-(1-√5)/2*a(n-1)=(1+√5)/2*(a(n-1)-(1-√5)/2*a(n-2))=[(1+√5)/2]^(n-2)*(a2-(1-√5)/2*a1)`````````1an-(1+√5)/2*a(n-1)=(1-√5)/2*(a(n-1)-(1+√5)/2*a(n-2))=[(1-√5)/2]^(n-2)*(a2-(1+√5)/2*a1)`````````2由式1,式2,可得an=[(1+√5)/2]^(n-2)*(a2-(1-√5)/2*a1)``````````````3an=[(1-√5)/2]^(n-2)*(a2-(1+√5)/2*a1)``````````````4将式3*(1+√5)/2-式4*(1-√5)/2,化简得an=(1/√5)*{[(1+√5)/2]^n - [(1-√5)/2]^n}斐波那契弧线斐波那契弧线,第一,此趋势线以二个端点为准而画出,例如,最低点反向到最高点线上的两个点。

三条弧线均以第二个点为中心画出,并在趋势线的斐波纳契水平:38.2%, 50%和61.8%交叉。

斐波纳契弧线,是潜在的支持点和阻力点水平价格。

斐波纳契弧线和斐波纳契扇形线常常在图表里同时绘画出。

支持点和阻力点就是由这些线的交汇点得出。

要注意的是弧线的交叉点和价格曲线会根据图表数值范围而改变因为弧线是圆周的一部分,它的形成总是一样的。

斐波那契扇形线斐波那契扇形线,例如,以最低点反向到最高点线上的两个端点画出的趋势线。

然后通过第二点画出一条“无形的(看不见的)”垂直线。

然后,从第一个点画出第三条趋势线:38.2%,50%和61.8%的无形垂直线交叉。

这些线代表了支撑点和阻力点的价格水平。

为了能得到一个更为精确的预报,建议和其他斐波纳契工具一起使用。

斐波那契数列的应用数学游戏一位魔术师拿着一块边长为8英尺的正方形地毯,对他的地毯匠朋友说:“请您把这块地毯分成四小块,再把它们缝成一块长13英尺,宽5英尺的长方形地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