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音乐教案新doc
高中音乐《亚洲音乐》教案

高中音乐《亚洲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亚洲各个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亚洲各地区音乐的民族风格。
2、让学生了解亚洲四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
使学生感受亚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以及其他地区音乐所不同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各个国家所受到音乐文化影响的不同。
教学方法:1、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文字和照片及各方面的内容。
2、让学生参与进来,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具:磁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材过程:首先,简述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广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人类古代文明大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他们所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对其他大陆音乐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然后分地域来讲解各国的音乐。
一、印度音乐1 、提出提问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对印度音乐有哪些了解?一般都和什么联系在一起?2、点击课件----拉格的定义“拉格”在印度音乐中能够理解为一种具有调式意义的旋律程式,既有调式的功能,又有旋律的特点。
“拉格”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
另一个基本音素是“塔拉”(“塔拉”是节奏、节拍的总称)3 、介绍《早晨的拉格》《早晨的拉格》是一首在清晨时演奏的乐曲。
它表现一种和平,宁静的情绪。
依照印度的传统。
“拉格”的演奏与印度的六个季节(春、雨、夏、秋、凉、冬)和一天中的各个时辰联系在一起。
这个传统可能是受古代宗教的影响。
欣赏:《早晨的拉格》问题:1 哪几种乐器?(西塔尔小提琴)2 感觉?4、介绍乐器(看图)西塔尔是印度乐器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既能演奏出如歌的抒情的旋律,也能弹出快速的舞蹈性的节奏,各种装饰音,滑音。
长约一米,共鸣体呈半球状,5、介绍作者拉维·香卡印度著名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世界驰名的西塔尔演奏大师。
他创作和演奏了大量的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音乐作品,继承了印度古典音乐的传统,又大胆的实行创新。
亚洲音乐教案初中

亚洲音乐教案初中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律动、分析对比等活动,接触亚洲各国具有民族特点的代表性音乐,扩大视野,领略各国的人文风情。
知识与技能:能够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和风格特点,了解各国音乐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唱、律动、分析对比等音乐活动,感知各国音乐的不同的音乐特点和民族人文风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欣赏、学唱、律动等音乐活动,能够分析对比各国音乐特色,领略各国不同的音乐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亚洲音乐之旅”)学生听着《大长今》的音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刚才播放的音乐你们熟悉吗?生:《大长今》主题曲。
师:那么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呢?生:朝鲜族。
师:我们的“亚洲音乐之旅”第一站就是朝鲜。
(屏幕上出现伽倻琴、长鼓)伽倻琴和长鼓是朝鲜最有名的乐器,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朝鲜在亚洲版图的哪里?(出示亚洲地图)生:在亚洲东部。
师:朝鲜的音乐文化丰富多样,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朝鲜的代表性音乐《阿里郎》。
二、新课教学1.欣赏《阿里郎》师:(播放音乐《阿里郎》)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生:听到了优美的旋律和节奏。
师:对,《阿里郎》是朝鲜的代表性音乐,它以抒情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和基本节奏著称。
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律动)2.学唱《阿里郎》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尝试学唱《阿里郎》。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阿里郎》)三、拓展学习1.欣赏《水姑娘》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来自印度的代表性音乐《水姑娘》。
(播放音乐《水姑娘》)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了印度音乐的独特风格。
2.分析对比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朝鲜的《阿里郎》和印度的《水姑娘》,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生:它们的旋律、节奏和风格都不一样。
师:没错,《阿里郎》以抒情的三拍子节拍特点和基本节奏著称,而《水姑娘》则展现了印度音乐的独特风格。
亚洲音乐(教案)音乐教学,高中音乐

亚洲音乐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东亚日本及南亚印度二个音乐文化区域内民族民间音乐,对二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能辨别日本、印度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并能随乐哼唱部分歌曲片段,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3.能归纳总结这2个地区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印度民间音乐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是亚洲人,那么大家对亚洲熟悉吗,你所了解的亚洲都有哪些呢?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亚洲雄风》,请同学简要说说亚洲的概况。
(播放徐沛东演唱《亚洲雄风》,并简要介绍该歌曲)生:……师:那么,这堂课我们将从亚洲的地理方位去重点欣赏东亚日本和南亚印度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课件展示亚洲地图)亚洲文化区主要是指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中亚音乐文化去和西亚音乐文化区。
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东亚日本的民族音乐文化。
请同学欣赏一段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歌谣《北国之春》。
二、新课感受与体验(一)日本音乐1.【聆听日本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本音乐的风格。
师:同学们,听着这段动听的音乐,你能说出与日本文化、生活相关的事或物吗?生:….师:漫谈日本文化,并用故事引出音乐《樱花》。
2.【欣赏《樱花》】,(同时展示樱花乐谱)(1)问题:音乐的节奏、速度、情感怎样?哪些音出现得较多?师小结:这首民歌节奏宽松,速度较慢,具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点。
其调式别具一格,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音阶排列为346713,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都节调式”。
(2)老师用钢琴简单弹奏“都节调式”音阶,317643。
让学生感受调式的特点,老师钢琴教唱《樱花》,注意音乐中情感的把握。
(3)学生跟随音乐轻唱《樱花》,日语翻译。
师鼓励。
与中国的中庸文化不同,日本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截然不同的矛盾性来。
日本人即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
亚洲音乐教案模板小学语文

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和学唱亚洲音乐,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 知识与技能:认识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特色,学会欣赏和演唱亚洲音乐。
3.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欣赏和学唱亚洲代表性音乐作品。
2. 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亚洲音乐视频、图片、音频等。
2. 亚洲音乐CD或MP3播放器。
3. 歌曲乐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亚洲音乐,引导学生说出音乐所属的国家。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亚洲音乐的了解。
二、新课学习1. 教师介绍亚洲音乐的概况,包括亚洲音乐的特点、流派等。
2. 学生观看亚洲音乐视频,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三、小组合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查找该国的音乐特点。
2. 小组内进行讨论,整理出该国的音乐特点。
四、展示交流1.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小组的研究成果。
2. 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亚洲音乐的共性。
五、学唱歌曲1. 教师播放一首亚洲代表性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自主学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六、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亚洲音乐知识。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新课学习1. 教师播放一首不同风格的亚洲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其特点。
2. 学生自主欣赏音乐,教师进行指导。
三、学唱歌曲1. 教师播放一首新的亚洲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2. 学生自主学唱歌曲,教师进行指导。
四、表演展示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亚洲歌曲进行表演。
2. 其他学生观看表演,给予评价。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亚洲音乐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文化和特点,让学生对亚洲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研究亚洲音乐,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加音乐欣赏和表演的技能。
目标1. 了解亚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了解亚洲音乐与当代音乐的联系;3. 掌握亚洲音乐的曲调、节奏和特色乐器;4. 能够欣赏和分析亚洲音乐作品;5. 能够通过演奏或演唱展示亚洲音乐的技能。
教学内容第一课:亚洲音乐的历史与起源- 介绍亚洲音乐在古代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亚洲不同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 欣赏古代亚洲音乐作品。
第二课:亚洲音乐与当代音乐- 分析亚洲音乐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探讨亚洲音乐与流行音乐、电子音乐等的关系;- 欣赏当代亚洲音乐作品。
第三课:亚洲音乐的曲调和节奏- 介绍亚洲音乐特有的曲调和节奏;- 分析不同亚洲地区的音乐特色;- 演奏简单的亚洲音乐曲目。
第四课:亚洲音乐的特色乐器- 介绍亚洲音乐中常见的特色乐器;- 琴、笛、筝等乐器的特点和用途;- 演奏亚洲音乐曲目并使用特色乐器。
第五课:欣赏与分析亚洲音乐作品- 欣赏来自不同亚洲地区的音乐作品;- 分析音乐的元素、情感和结构;- 分享自己的音乐感受和观点。
第六课:展示亚洲音乐技能- 学生分组演奏或演唱亚洲音乐曲目;- 自由发挥,展示学生个人的音乐才艺;- 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学方法- 讲述教学法:通过讲解和展示介绍亚洲音乐的相关内容;- 听觉教学法:通过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演奏教学法:通过演奏乐器和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表演技能;-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式-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程度;- 作业完成: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表演评估:学生在展示课中的表演技巧和音乐才艺。
扩展活动- 参观音乐会:组织学生去欣赏亚洲音乐的专场音乐会;- 调研项目:让学生选择一个亚洲音乐主题,进行调研并分享结果;- 创作作业:要求学生创作一首亚洲风格的音乐作品。
亚洲音乐高中教案模板设计

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亚洲音乐,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增强民族自豪感。
2. 知识与技能:了解亚洲各国的音乐特点,掌握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
3.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1. 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
2. 各国音乐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亚洲音乐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音乐播放设备、教学用具。
2. 代表亚洲各国音乐风格的曲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了解的亚洲音乐知识。
二、新授1. 教师播放亚洲各国音乐风格代表曲目,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曲目所属国家、音乐风格特点。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收集该国音乐代表作品。
2. 各组进行音乐表演,展示该国音乐特点。
四、总结1. 教师对各组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亚洲音乐的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亚洲音乐的喜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第一课时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拓展1. 教师介绍亚洲音乐与其他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亚洲音乐对世界音乐发展的影响。
三、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亚洲国家,创作一首融合该国音乐风格的作品。
2. 各组进行音乐创作,展示作品。
四、总结1. 教师对各组的创作进行点评,总结亚洲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亚洲音乐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基本风格和代表作品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 学生对亚洲音乐的热爱和尊重程度。
第三单元亚洲音乐简介教案东亚,东南亚,南亚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亚细亚民间音乐简介(一)东亚、东南亚、南亚彭芳一、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0日-----10月24日二、课型:音乐欣赏课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等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对比听辩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内容:《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日出》印度尼西亚民间佳美兰音乐、《海鸥》缅甸民歌、《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乐曲、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教学难点: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八、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能辨别本课所聆听的三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知识与技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三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我们跳喃旺》、《海鸥》、等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九、教学过程:<一>、导入点题:东亚民间音乐师:东亚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二>、新课教学亚洲文化漫谈东亚民间音乐:(一)朝鲜篇1、导入2、朝鲜文化漫谈欣赏一组朝鲜图片及歌舞片段【2-2】【2-3】【2-4】【2-5】【2-6】【2-7】3、听赏《清津浦船歌》朝鲜民歌【2-8】要求:体验朝鲜歌曲的风格特点。
提问:这首朝鲜歌曲有何风格特点?生:师: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子。
《亚洲音乐》教案

《亚洲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亚洲音乐教案目标:1.了解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培养学生对亚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亚洲音乐的了解和体验;2.展示一段亚洲音乐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和欣赏。
第二步:介绍亚洲音乐的历史背景(15分钟)1.介绍亚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与亚洲文化的关系,并讨论亚洲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第三步:介绍亚洲音乐的特点(15分钟)1.分析亚洲音乐在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特点;2.引导学生思考亚洲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意义;3.展示一些不同国家的亚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第四步:探究亚洲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30分钟)1.介绍亚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如中国的古筝、日本的琴、印度的坦普拉等;2.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亚洲国家,深入研究该国的音乐风格和乐器,并做简短的报告。
第五步:欣赏亚洲音乐作品(20分钟)1.听取学生小组的报告,欣赏他们选择的亚洲音乐作品;2.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第六步: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内容;2.学生个人反思和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资源:1.亚洲音乐视频或音频;2.亚洲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3.亚洲各国音乐风格和传统乐器的介绍材料;4.班级计算机或移动设备。
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展览,亲身体验亚洲音乐;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研究亚洲音乐并展开创作。
思考题:2.你对亚洲音乐的哪个国家或风格最感兴趣?为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
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教学方法:1、将听、讲、练结合起来,注重趣味性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文字及各方面的内容。
课时:一课时(40分钟)
课堂导入:
1、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哪个地区?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广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地区,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灿烂的音乐文化,人类古代文明大都集中在这个区域。
他们所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宝贵的音乐财富对其他大陆音乐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2、提问:亚洲的几个区域?
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过渡)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东亚另外一个国家——蒙古国,蒙古为亚洲中部内陆国家,原是中国的一部分,1911年在沙俄的策动下宣布自治,1924年在苏联支持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1922年称为蒙古国。
还记得在《独特的民族风》中介绍过我国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吗?今天我们来了解蒙古国的音乐又具有什么样的风格?欣赏一首乐曲,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一、东亚(日本、韩国、朝鲜、中国、内蒙)
1、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思考: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心境?(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3)、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
(1)、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
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
各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乐曲开头属于长调,舒缓。
马头琴演奏出徐缓、悠扬的引子——长调特点——塑造早原的形象
欢快跳跃的间奏——短调特点——红鬃马的形象
(3)、把马头琴的演奏和人声的演唱进行了结合。
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已开始学习“呼麦”。
(过渡)这首采用“人声器乐化”的演唱形式具有东亚音乐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
那么,南亚音乐又有怎样的风韵呢?
二、南亚(印度音乐)
1 、提问:对印度音乐有哪些了解?一般都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A 、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多民族国家。
B、印度音乐与宗教、神话和传统的哲学观念紧密相连。
C、印度传统音乐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即兴性,但并不是完全随意的即兴演奏。
无论什么乐曲的演奏都必须以拉格、塔拉和持续音这三大要素作为基础。
“拉格”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另一个基本音素是“塔拉”(“塔拉”是节奏、节拍的总称)。
2、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第一段:小提琴优美、含蓄
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
第三段:?
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
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古印度自称是巴哈拉塔,意为月亮神祗(shi)的传人,西元前326年,希腊亚历山大东征直抵印度河流域,把它称之为india。
直到今天,中国在唐玄奘游西域前都称为“天竺”“身毒”,回国后统一称为印度。
3、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进行?
(1)(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子 A B 西塔尔、萨朗吉西塔尔、萨朗吉、鼓、铃西塔尔、萨朗吉、
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抒情、柔美抒情、柔美
(欣赏的时候给予提示:特别是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
)
(2)学生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学生完成拓展与探究第3题)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
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音的歌声;
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奏;
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
那始终伴随着乐曲的持续音,
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
许多现代音乐家,都热衷于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
(披头士,欧美嘻哈青年等)
(3)请同学来表演印度舞蹈,引导学生感受印度舞蹈的律动
(三)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柬埔寨)
1、请同学根据老师所给条件来判断出是哪个国家?
(1)亚洲有一个国家的民族比我国还要多,由一百多个民族组成。
(2)它是全世界伊斯兰教信徒最多的国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它由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被称之为“千岛之国”;又因为岛屿一年都青山绿水,四季皆夏,故被称为“赤道上的翡翠”。
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学生回答:印度尼西亚
教师小结:
A、印度尼西亚有上万个岛屿居住着一百多个民族。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以它绮丽的热带风光,遍布各地的民族古迹,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各国的旅游者。
B、印度尼西亚音乐的最普遍和最著名的形式是gamelan(甘美兰),包括鼓、锣和钉与竹、长笛一起被定调的打击乐器合奏,称为“群锣文化”。
C、印度尼西亚到处流行着一种叫做“克龙宗”的歌曲。
它是葡萄牙民歌和印度尼西亚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多用四句为一段,首尾押韵的“班顿”诗体,乐句节奏多前紧后松。
2、欣赏印度尼西亚音乐《星星索》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全曲的结构有何特点?(老师提示:可根据不同的伴奏音型)
(2)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3)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后总结:
(1)、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A+B+A1,首尾是用“星星索”伴唱,中间是“呜”声。
(2)、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3)、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3、作品讲解:《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巴达克人的一首情歌,他们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拖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在划船时用“Sing Si ng So”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4、实践活动:
首先请同学们唱固定伴奏音型“啊,星星索”然后提示学生一边用手臂模仿划船时船浆起落,一边跟随音乐用“星星索”伴唱,老师唱主旋律,一起完成作品。
通过这样让学生加深对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节奏特点的认识。
5、师:这是本堂课介绍的亚洲哪个音乐文化区域的歌曲呢?
生:东南亚。
(四)中亚
欣赏:阿塞拜疆音乐《巴雅提木卡姆》片段并思考:
这首《巴雅提木卡姆》将给你们带来别样的风情。
它的主奏乐器是流行于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卡曼贾: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子壳做成,4根弦,流行于我国西藏地区的卡曼贾称为“根卡”。
1、学生欣赏的过程中感受中亚的音乐风格(调式、节奏和音乐情绪)
节奏变化多样,风格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2、欣赏时请学生注意伴奏的节奏,引导学生进行“演奏”活动。
(用身边各种物体做打击乐器,拍出各种音色的节奏)
总结:独特的旋律小调——木卡姆调式,木卡姆是波斯、阿拉伯、突厥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一种由多首乐曲组成的组曲。
我国新疆也有木卡姆(热烈奔放的风格)。
,
最新信息提供:中国申报的“中国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荣列第三批“人类口
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纳入公约保护范畴,不仅是伟大民族的精神记忆,更能启迪和激发今人创造辉煌灿烂的未来。
五、反馈与小结
1、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种神奇的演唱方法,它叫什么?
2、今天欣赏的两种外国民间乐器的名称是什么?
3、木卡姆是什么意思?
生:东南亚《星星索》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节奏中亚《巴雅提木卡姆》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东亚《四岁的红鬃马》“呼麦”
南亚《欢迎》萨朗吉、印度音乐的丰富多彩
六、总结
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个艺术创造才能的集中反映。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毗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请课后搜集欣赏,并填写在“拓展与探究第6题”的表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