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学生隐私权是犯法的吗

合集下载

学校管理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法律思考

学校管理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法律思考

学校管理中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法律思考作者:孙佩瑜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05期当前,随着教育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更多地将注意力投向与教育教学实际、与教育法律关系相关主体切身利益密切联系的问题上[1]。

研究者也不再停留于对教育法学学科抽象理论的纯思辨性和学术性的探讨,而是将研究的焦点定位在各教育相关主体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上[1]。

在这其中,作为教育法律关系最重要的主体的学生,其合法权利及其保护问题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在向纵深拓展。

本文拟以学生合法权利之一的隐私权作为议题,探讨教育管理中学校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一些法律思考。

一、学校管理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解析在我国当前的教育法律关系中,学生作为自然人兼具受教育者和公民的双重主体身份: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对象;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学生享有宪法所赋予的、并通过民事和行政等法律规范具体化的一般公民权,学生的隐私权即属此项权利之列。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项人格权。

作为现行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障的一项公民的法定权利,学生的隐私权及其保护理应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并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予以体现,然而事实上,学生的隐私权不受尊重甚至被学校管理者随意侵犯的现象绝非只是偶然的或是个别的。

基于法律层面权利保护的视角审视学校的教育管理行为,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管理行为涉及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表现主要为如下几方面。

1.随意公开考试成绩侵犯学生的隐私权现实中不少学校为了激励学生相互竞争,习惯于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排序。

事实上学生的考试成绩应是检验教学状况的一种发展性评价,而非公开性竞争的杠杆与工具,考试成绩是学生个人生活中的一项信息内容,应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

当前,在学习成绩成为对学生最主要评价标准的社会环境下,成绩的随意公开对于部分学生尤其是差生来说可能会使其丧失自信与自尊,直接降低社会评价,并为其带来一定程度的精神痛苦。

学校对学生隐私的收集与使用的法律规范

学校对学生隐私的收集与使用的法律规范

学校对学生隐私的收集与使用的法律规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对学生隐私的收集与使用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在追求高质量教育的同时,学校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学生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本文将介绍学校对学生隐私的收集与使用的法律规范,并对其合规要求进行探讨。

一、学校收集学生信息的合法依据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有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搜集学生信息,以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其中,学校法人或者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以及有权机关的法律授权,是学校收集学生信息的合法依据。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学校应当搜集学生基本信息的权限,但同时也强调了保护学生隐私的重要性。

二、学校应收集的合理信息范围学校在收集学生信息时,应该明确收集的合理信息范围,避免过度收集或滥用学生的个人信息。

合理范围的确定应该参考以下几个因素:1.教育教学目的:学校应明确收集学生信息的目的,仅限于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信息,例如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成绩、出勤情况等。

2.信息的及时性:学校应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及时收集学生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信息的必要性:收集的信息应当是教育教学所必需的,不得搜集与教育教学无关或超出必要范围的信息。

三、学校对学生信息的保密义务学校在收集学生信息的同时,必须承担保密义务,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组织措施,确保学生信息不被非法获取、泄露或滥用。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严禁泄露学生信息。

四、学校使用学生信息的限制学校在使用学生信息时,应当遵守以下限制原则:1.明确使用目的:学校仅应将学生信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并明确告知学生及其监护人使用目的和方式。

2.信息安全保护:学校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学生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避免信息被非法获取或滥用。

3.信息更新和删除:学校应及时更新学生信息,并在学生毕业或离校后删除相关信息。

五、学生和家长的权益保护学校应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保障他们的权益。

中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和限制

中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和限制

中学生隐私权的保护和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隐私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敏感阶段,他们需要更多的隐私空间来探索自我、成长成熟。

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中学生的隐私权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限制。

对此,我们需要对中学生隐私权进行保护和限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健康成长。

中学生的隐私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法律责任。

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得到保护,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不得利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学校、社会和家庭都有责任保护中学生的隐私权,不得窥探和披露他们的个人隐私信息,不得利用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进行商业营销或其他违法活动。

中学生的隐私权保护需要注重教育引导。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他们对自己的隐私有一定的敏感度,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

在学校和家庭中,应当加强对中学生隐私权的教育引导,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隐私权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信息,避免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隐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防范隐私权的侵害。

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保障中学生的隐私权。

学校和家庭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限制对中学生隐私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严格保护中学生的隐私权。

应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的监督,禁止任何人或组织擅自收集、使用或窃取中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侵犯中学生隐私权的行为进行严惩,保障中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保护中学生隐私权的也需要加强对其隐私权的适当限制。

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的行为和言论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需要适当限制其个人隐私权。

在校园和家庭中,学校和家长可以对中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适当监管和引导,防止他们沉迷于网络、违法违规行为。

学校和家庭也应对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不良行为和影响。

中学生的隐私权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只有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监督和保护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中学生的隐私权。

教师法律法规案例及分析(3篇)

教师法律法规案例及分析(3篇)

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教师队伍日益壮大。

然而,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却时有发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我国教师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案例描述某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某,因学生在课堂上纪律散漫,影响教学进度,遂对全班学生进行体罚。

在体罚过程中,李某用教鞭抽打学生,导致部分学生身上出现红肿、淤青等痕迹。

事发后,家长发现学生身上的伤痕,向学校反映情况。

学校对李某进行了调查,并给予其行政处分。

然而,家长认为李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教师体罚学生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该条款明确了教师不得体罚学生的法律义务。

2. 案例中教师体罚学生的法律问题(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3)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教师体罚学生,造成轻微伤害的,应当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3. 案例中学校处理教师体罚学生的法律问题(1)学校对李某进行了调查,并给予其行政处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2)学校在处理教师体罚学生事件时,未能及时向家长通报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

1. 完善教师法律法规,加大对教师体罚学生的处罚力度。

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增加对教师体罚学生的具体处罚措施,提高法律威慑力。

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法律意识。

通过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增强教师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3. 建立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畅通学生投诉渠道。

幼儿园常见案例分析

幼儿园常见案例分析

幼儿园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析案例1 幼儿园张贴体检结果,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案情金华兰溪市区某幼儿园,把班里每个孩子的体检结果公布在教室门口,上面除了身高、体重等项目外,还包括鸡胸、包茎等内容。

分析公民的健康状况是绝对隐私,隐私权作为人身权之一,是与生俱来的,并不会因为年龄小而打折扣,而侵权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有隐私权,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同时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健康状况是每个人的生理隐私,而且属于绝对隐私,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这种隐私权都应得到尊重和保护。

因此,幼儿园应当为侵犯幼儿隐私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2 幼儿著作权纠纷案情某幼儿园幼儿李某很有绘画天赋,他的画多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

有家出版社计划出版《儿童优秀美术作品选》,经该幼儿园老师的推荐,李某署名。

但出版印刷时,作品只有“xx幼儿园供稿字样”。

李某家长知道后,就找到出版社索要样书、稿酬及作者证明。

出版社答复说,样书可以给,作者证明可以开,但选登李某的画得到了幼儿园的同意,稿酬已统一支付给了幼儿园。

幼儿园则认为李某的画作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又被推荐出版,对李某来说是一种荣耀,家长不应再索要稿酬。

分析依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创作作品的公民就是该作品的作者。

年龄的大小虽能影响人的行为能力但不能影响人的权利能力。

由于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故该权利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幼儿园在未经作者监护人许可的情况下,将作品提供给出版社,且没有给作品署名,他们共同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理应将稿酬付给李某的家长。

而且,如果家长追究,出版社和幼儿园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现实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其著作权往往会被忽视。

现在经常有出版物刊登孩子创作的绘画作品及诗歌、童话等文学作品,因为这些作品多为幼儿园集中投稿,作者的姓名、地址常有遗漏。

学校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法律维权指南

学校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法律维权指南

学校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法律维权指南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学生个人隐私问题备受关注。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学校教师也可能会侵犯学生隐私权,涉及到此类问题,学生和家长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并采取相应的法律行动来维护个人隐私权。

本指南将为您提供在学校教师侵犯学生隐私时的法律维权建议。

一、了解隐私权1. 学生个人隐私权的定义学生个人隐私权指的是个人信息和活动的保密权,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家庭住址、手机号码、学业成绩、健康状况等个人敏感信息。

学生个人隐私权被法律保护,任何未经学生本人或家长同意的侵犯行为都是非法的。

2. 学生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依据学生个人隐私权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

此外,学校也有责任保护学生个人隐私。

二、学生和家长的法律维权权利1. 监控设备合理使用权学校教师或学校安装的监控设备应合理使用,不得滥用或非法获取学生个人信息。

学生和家长有权要求学校提供监控设备的合理使用规范,并要求学校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

2. 学生隐私披露的知情权学生和家长有权要求学校提供个人信息披露的详细情况,包括个人信息的种类、使用目的以及获取方。

学校应当事先征得学生本人或家长的同意,对个人信息的使用有明确的解释和合法性依据。

3. 隐私侵权索赔权当学校教师侵害了学生的隐私权,学生和家长有权进行索赔。

可以要求学校赔偿因侵权行为而导致的经济损失、精神损害等,并要求确保类似侵权行为的不再发生。

4. 法律援助权对于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学生和家长,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机构将为符合条件的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进行维权诉讼。

三、学生和家长的法律维权建议1. 建立隐私保护意识学生和家长应该加强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注意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特别是未经合法授权的人员。

2. 保留证据和记录一旦发生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行为,学生和家长应立即采取行动,保留相关证据,如截图、录音等。

师生法律关系案例分享(3篇)

师生法律关系案例分享(3篇)

第1篇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既包含了教育关系,也涉及了民事关系和劳动关系等多重属性。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师生法律关系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师生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相关法律问题。

案例一:教师侵犯学生隐私权案情简介:某中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填写一份包含个人隐私信息的表格,内容包括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联系电话等。

部分学生因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拒绝填写。

教师认为这是学生不配合教学的表现,遂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批评学生,并要求填写表格的学生在下次课堂上提交。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收集和公开学生的个人信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处理结果:学校对教师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要求其公开道歉,同时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案例二: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认定案情简介:某小学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与同学玩耍时不慎跌倒,导致腿部骨折。

家长认为学校未尽到安全教育和管理职责,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学校在课间休息时未能有效管理学生,导致学生受伤,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处理结果:学校与家长协商达成一致,由学校承担部分赔偿责任,并给予学生一定的医疗补助。

案例三:教师罢课引发的争议案情简介:某中学因教师待遇问题,部分教师发起罢课抗议。

学校认为教师罢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要求教师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不得擅自离职或者罢课。

侵犯学生权利的表现

侵犯学生权利的表现

侵犯学生权利的表现一直以来,学生权利的保障都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听闻有关学生权利受到侵犯的报道。

这些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侵犯学生权利的表现,希望引起社会的重视与反思。

第一,不尊重学生的隐私权是一种常见的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

在校内,学生的个人隐私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

然而,有些学校或教师却对学生的隐私抱有漠视或过度干涉的态度。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经常公开批评学生的不足,或者在班级群里发布学生个人的私密信息,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

第二,限制学生言论自由的做法也是一种常见的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

学生应当享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理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促进思考和交流。

然而,有些学校或教师常常限制学生的言论自由,不容许学生对学校或老师的决策提出质疑。

这不仅逼迫学生沉默,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也阻碍了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不公正的惩罚和评价体系是另一种常见的侵犯学生权利的表现。

在教育体系中,公正的评价和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有些学校或教师常常将一些个人偏见或主观因素带入评价和惩罚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不公正的评价和惩罚。

这样的做法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四,过度的学业负担也是一种常见的侵犯学生权利的表现。

虽然追求卓越是嘉奖的动力,但过度的学业压力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

有些学校或教师过于强调成绩,不断追求升学率和名次,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这样的做法导致了学生的焦虑和不安,甚至诱发了一些心理问题。

第五,校园欺凌是一种极端而严重的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

在学校里,一些学生常常遭受到同学之间的欺凌和暴力行为。

这不仅侵犯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也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学校应该加强对欺凌行为的预防和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侵犯学生权利的行为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侵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侵犯学生隐私权是犯法的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而隐私通常是不想其他人知道的,如果对他人隐私进行侵犯的,是属于侵权的行为,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消除带来的影响,学生也会有自己的隐私,那么侵犯学生隐私权是犯法的吗?下面由赢了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侵犯学生隐私权是属于犯法的行为吗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债权人进行治安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第六十九条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未成年人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1、未成年人隐私保护的规定2010年8月23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背景编辑2010年8月23日,重庆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对接纳未成年人进网吧、父母偷看孩子聊天记录、学校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等行为都作出了明文禁止。

该《条例》将于9月1日起施行。

2、未成年人相关隐私简要内容规定相关隐私简要内容编辑《条例》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法院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对于被害人为未成年人的性侵害案件,法院一律不得公开审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当给予被害人特别保护。

发展编辑消息传出当即引起公众热议,在有关报社的公众调查中,推出“如何对待孩子隐私?”的调查。

在50名受访者中,45名家长表示不会侵犯孩子的隐私,48名家长经常通过谈心了解孩子的心态。

被问及“你是否会偷看孩子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90%的家长表示“不会”,选择“会”的有10%。

教师张群说,孩子不宜公开的秘密,其实是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体现。

这种自尊意识的增强,是少男少女走向社会的前奏曲,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重大。

应如何正确对待子女的隐私呢?调查结果显示,96%的家长选择“不会翻看孩子日记,但会经常和他谈心。

”张老师的秘诀很受用,“我会把孩子当做朋友,在充分尊重孩子人格与隐私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交流情感,让孩子主动敞开心扉,把内心的秘密告诉我。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侵犯学生隐私权是属于犯法的行为吗”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的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对债权人进行治安处罚。

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赢了网进行法律咨询。

∙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与立建议法/w/qq/678533.html∙2018轻伤二级可以私了吗/w/qq/678532.html∙专利代理人在接受委托之后,主要办理哪些专利事务/w/qq/678530.html∙人体伤残鉴定赔偿标准(2018年)2018 /w/qq/678528.html∙专利申请费用减缓证明办理工作/w/qq/678526.html∙污染环境罪属于谁管理/w/qq/678524.html∙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的程序/w/qq/678522.html∙个人隐私保护制度是什么样子的/w/qq/678519.html∙发明专利权无效纠纷提审案/w/qq/678517.html∙过错推定原则适用 /w/qq/678515.html ∙办理各类文件副本 /w/qq/678513.html ∙校园暴力致人死亡要承担什么责任/w/qq/678511.html∙著作权与版权有区别吗/w/qq/678509.html∙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形是什么样子的/w/qq/678507.html∙武汉一公司网络侵犯著作权被判赔偿20万元/w/qq/678505.html∙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构成要件/w/qq/678504.html∙专利申请费用减缓办法/w/qq/678501.html∙偷窥别人违法吗,会受到什么惩罚/w/qq/678500.html∙申请专利费用减缓办法/w/qq/678497.html∙超市盘点亏损谁来承担/w/qq/678496.html∙老东家转文曝窃取商业秘密被判侵犯名誉权/w/qq/678494.html∙无过错推定责任适用范围有哪些/w/qq/678491.html∙软件著作权人享有的各项权利与政策优惠/w/qq/678489.html∙什么叫侵犯个人隐私/w/qq/678487.html∙商标 /w/qq/678486.html∙关于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18年)是多少/w/qq/678484.html∙论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下的利益平衡/w/qq/678481.html∙暴雨房屋损坏怎么赔/w/qq/678479.html∙著作权保护期限与其诉讼时效/w/qq/678477.html∙2018最新儿童七级伤残赔偿标准(2018年) /w/qq/678476.html∙反向工程商业秘密侵权抗辩/w/qq/678474.html∙浙江判决侵犯公民信息案:7亿条个人信息遭泄露/w/qq/678472.html∙商业秘密的范围须明确界定/w/qq/678470.html∙过错推定原则举证证明倒置吗/w/qq/678467.html∙目前中国没有商业秘密保护法/w/qq/678465.html∙刑法污染环境罪的定位是什么样子的/w/qq/678464.html∙专利权期限是多久 /w/qq/678461.html ∙校园暴力起诉赔偿的程序是什么样子的/w/qq/678459.html∙专利申请程序 /w/qq/678457.html∙个人隐私具体是什么/w/qq/678455.html∙QQ阅读涉不正当竞争,申请诉前禁令获支持/w/qq/678454.html∙偷窥别人隐私什么罪,什么行为侵犯了他人隐私权/w/qq/678452.html∙著作权纠纷案件件的诉讼时效/w/qq/678450.html∙个人隐私的证明是什么样子的/w/qq/678448.html∙北京星澜拓展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佛氏深蓝世纪软件有限公司侵犯计 /w/qq/678446.html∙公司需要查员工艾滋病信息是侵犯个人隐私吗/w/qq/678444.html∙潮州市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流程/w/qq/678442.html∙无过错推定使用范围是什么/w/qq/678439.html∙企业申请专利容易走进哪些误区/w/qq/678438.html∙个人隐私案件范围 /w/qq/678436.html ∙网络泄露商业秘密有哪些类型/w/qq/678434.html∙企业污染环境罪怎么定/w/qq/678432.html∙发明专利申请流程有哪些/w/qq/678429.html∙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意义/w/qq/678427.html∙著作权法保护的是哪些作品呢/w/qq/678426.html∙校园暴力中的受害者的特点是什么/w/qq/678423.html∙未成年人能不能享有著作权发明权荣誉权/w/qq/678422.html∙污染环境罪最高罚款多少钱/w/qq/678420.html∙中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w/qq/678418.html∙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措施/w/qq/678416.html∙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范文/w/qq/678414.html∙偷窥别人隐私犯什么罪/w/qq/678411.html∙微软申请郑码专利无效/w/qq/678409.html∙污染环境罪的规定(2018)的内容是什么/w/qq/678408.html∙著作权侵权侵权认定程序/w/qq/678405.html∙停止侵害禁令及其请求权基础/w/qq/678403.html∙委托专利转让须知 /w/qq/678401.html ∙2018网络著作权侵权如何打击盗版/w/qq/678399.html∙对外观设计专利侵权行为的认定/w/qq/678398.html∙如何才能告对方侵犯隐私权/w/qq/678396.html∙福州市赔偿数额最高的专利侵权案审理纪实/w/qq/678393.html∙被认定严重污染环境罪2018年适用的情形有哪些/w/qq/678392.html∙外国人是否能在中国申请专利/w/qq/678389.html∙2018财产损害赔偿有哪些范围/w/qq/678387.html∙小说创作也不应侵害他人名誉/w/qq/678385.html∙个人隐私的规定(2018)有哪些/w/qq/678383.html∙专利申请受理范围有哪些,申请专利有哪些条件/w/qq/678381.html∙2018年最新抚恤金发放标准(2018年) /w/qq/678379.html∙专利等技术出资的特点及其民事责任/w/qq/678377.html∙房产交易信息是否属于个人隐私/w/qq/678375.html∙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手续/w/qq/678374.html∙污染环境罪合伙怎么判/w/qq/678371.html∙发明专利申请须提交文件/w/qq/678369.html∙过错推定的情形有哪些/w/qq/678367.html∙专利权的特性 /w/qq/678366.html∙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2018))/w/qq/678363.html∙合作开发的软件著作权的原始归属/w/qq/678361.html∙代炒股亏了怎么赔 /w/qq/678359.html ∙发明专利权保护期限/w/qq/678358.html∙不同情形下的过错推定是怎么样的/w/qq/678355.html∙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w/qq/678353.html∙2018最新财产损害赔偿起诉状范本书写格式2018 /w/qq/678351.html∙刘江波与上海雅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利权转让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纠纷案件 /w/qq/678350.html ∙过错推定责任有哪些/w/qq/678348.html∙禁止反悔原则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适用/w/qq/678346.html∙校园暴力法律法规坐牢方面的规定(2018)是什么/w/qq/678344.html∙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大损失的认定/w/qq/678342.html∙浅二度烧伤能赔偿吗/w/qq/678340.html∙胡某诉某茶艺公司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w/qq/678337.html∙法律上的保护个人隐私有什么法律规定2018(2018) /w/qq/67833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