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说明与检测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试题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考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带解析.doc

中考化学考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带解析.doc

中考化学考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鉴别》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9题) 1.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可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三种物质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石蕊溶液B.碳酸钠溶液C.二氧化碳D.酚酞溶液【答案】答案:A解析:A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蓝色、紫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B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与碳酸钠混合没有明显的现象,故不能鉴别.C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盐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与蒸馏水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D 、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在盐酸和蒸馏水中不变色,故不能鉴别.故选:A 。

难度:容易 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A硝酸钠和碳酸钠稀盐酸B硫酸和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C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答案】答案:A解析:A、稀盐酸与硝酸钠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能鉴别;B、氯化钡与硫酸及硫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现象一样,无法鉴别;C、硝酸银与盐酸和氯化钠都能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示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二者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故选A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3.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可以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氯化铜B.碳酸钠C.氯化钠D.酚酞【答案】答案:B解析:A、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而与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均不能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B、Na2CO3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分别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钠;故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C、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均不反应,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D、无色酚酞溶于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遇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故选B.难度:中等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4.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NaCl和NH4NO3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N2和CO2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食醋区分食盐和纯碱【答案】答案:B解析: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可用水区分NaCl、NH4NO3,故正确;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错误;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分别取少量两种白色粉末,分别加入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气泡的则是食盐,故正确;故选B。

初三化学物质检验鉴别专题(可直接打印)

初三化学物质检验鉴别专题(可直接打印)

初三化学物质检验鉴别专题(可直接打印)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知识精讲鉴别是通过化学实验将⼏种不同特性的物质区别开来。

如鉴别两瓶⽆⾊溶液哪瓶是NaCl或KNO3,我们只要把NaCl溶液中的Cl-检验出来,即可认定NaCl溶液,另⼀瓶则是KNO3溶液。

1、常见物质的鉴别2、特征离⼦关系图C、NaOH、CuSO4、NaCl、Ba(NO3)2D、FeCl3、NaOH、Na2SO4、KCl2、下列各组稀溶液中,利⽤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A、Na2CO3、H2SO4、HCl、KNO3B、CuSO4、KOH、NaCl、NaOHC、Na2SO4、Na2CO3、BaCl2、HNO3D、NaNO3、MgCl2、KCl、Ba(OH)23、下列各组溶液中,不⽤加其它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A、CuSO4、BaCl2、HNO3、NaOHB、Na2SO4、BaCl2、Na2CO3、HCl ,C、AgNO3、NaNO3、NaCl、HClD、FeCl3、NaOH、HNO3、Na2SO4,4、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法⼀⼀鉴别的是()A、CuSO4 HCl、NaOH、MgSO4B、Na2CO3、HCl、BaCl2、K2SO4C、HCl、CaCl2、NaOH、KNO3D、NH4NO3、H2SO4、NaOH、MgCl25、下列各组溶液,不⽤其它试剂就能区别出来的是()A、NaOH、HCl、NaClB、Na2CO3、HCl、BaCl2C、Na2CO3、Na2SO4、BaCl2D、AgNO3、HCl、NaCl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不可加热,且⽤化学⽅法)()A、Na2SO4、BaCl2、NaNO3、KNO3B、CuSO4、NaOH、NaNO3、KClC、NaCl、AgNO3、HCl、NaNO3D、K2CO3、K2SO4、H2SO4、Ba(NO3)27、下列⼏组溶液不⽤其它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A、CaCl2、KNO3、Na2CO3、KClB、NaCl、BaCl2、Na2CO3、HCl.C、Na2SO4、Ba(OH)2、Na2CO3、NaNO3D、HNO3、Na2CO3、MgCl2、Ba(OH)2(⼆)、⼀次鉴别问题。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题17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题17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
B、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分别取样,在空气中灼烧固体,固体能燃烧的是木炭粉,无明显变化的是氧化铜粉,选项B正确;
C、因为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除去氯化钙固体中的碳酸钙,加足量水,过滤,滤纸上得到的是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存在于溶液中,要得到固体,还需要蒸发溶剂,选项C不正确;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区分四种白色固体:碳酸钙、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
分别取样,加适量水,观察现象
A.AB.BC.CD.D
1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向盛有80℃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用导管对准其中一块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B
C、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钙不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加入足量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滤,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铜,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鉴别羊毛线和棉线,分别取样,在空气中灼烧,发出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发出烧纸气味的是棉线,选项A正确;
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A.AB.BC.CD.D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钾和碳酸钾两种溶液
分别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水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C
鉴别硫酸钠和碳酸钠两种溶液
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取样,加入NaOH固体,研磨,闻气味

22年中考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2年中考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2年中考化学《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过滤,除去碳酸钡、硫酸钡,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和稀盐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铜,符合题意;D、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过滤,除去氢氧化镁,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2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A B.B C.C D.D【解析】A、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泥沙,溶解后形成氯化钠溶液,通过过滤将泥沙分离出来,之后将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木炭粉,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会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与木炭不反应,故无法除去木炭粉,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C、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后,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钠都会发生反应,故除杂试剂氯化钡选择错误,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D、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的吸水性较差,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去除,应通过浓硫酸,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除杂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选项A正确;B、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吸收氯化氢气体,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得到纯净的氢气,选项B正确;C、稀硫酸和铜不反应,稀硫酸和氧化铜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铜,过滤分离出铜固体,洗涤、干燥,得到铜,选项C正确;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无法点燃,且使用点燃的方法容易引入新的杂质气体,选项D不正确。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含答案)

《物质的检验鉴别》1.下列物质可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区分开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2.下列化肥中,利用其物理性质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一种是()A.硫酸铵B.磷矿粉C.尿素D.硝酸钾3.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A.KCl溶液 B.稀盐酸C.Na2CO3溶液 D.NaNO3溶液4.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

该试剂是()A.KCl溶液 B.Ba(OH)2溶液C.NaOH溶液 D.NaNO3溶液6.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稀硫酸B.氯化钠溶液C.铁片D.氢氧化钠溶液7.下列各组常见的固体物质中,用水不能区分的是()A.NaOH和 NH4NO3B.CuSO4和 Na2SO4C.Na2CO3和 CaCO3D.NaCl和 KCl8.只用水一种试剂不能将下列各组固体物质鉴别出来的是()A.CuSO4和MgSO4B.CaCO3和CaCl2C.NH4NO3和NaC1 D.K2SO4和Na2SO4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A.CO2和CO:氢氧化溶液 B.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水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NaCl溶液和NaNO3溶液:AgNO3溶液10.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A. 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B. 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D. 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操作方法A鉴别稀盐酸、Na2CO3溶液和蒸馏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水B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C验证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铜片分别放入到Zn(NO3)2溶液、AgNO3溶液中,观察现象D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HCl气体A.A B.B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C.C D.D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操作A B C D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向稀硫酸中滴入氯化钡溶液A.A B.B现象溶液变红色无明显现象木条熄灭有白色沉淀生成C.C结论碳酸钠是碱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硫酸与氯化钡反应D.D1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B.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C.用熟石灰粉末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两种化肥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14.下列鉴别方案正确的是()A. NH4NO3和(NH4)2SO4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B.稀硫酸和稀盐酸:加入 Na2CO3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气体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加水后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D.黄铜片(铜锌合金)与纯铜:相互刻划比较硬度《物质的检验鉴别》参考答案1.下列物质可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区分开的是(B)A.氧气 B.二氧化碳C.紫色石蕊试液 D.酚酞2.下列化肥中,利用其物理性质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开来的一种是(B)A.硫酸铵B.磷矿粉C.尿素D.硝酸钾3.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C)A.KCl溶液 B.稀盐酸C.Na2CO3溶液 D.NaNO3溶液4.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B)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鉴别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

专题17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解析版)三年(2022-2024)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17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考点01物质的检验、鉴别考点02物质的除杂物质的检验、鉴别与除杂综合考查考点03考点01物质的检验、鉴别1.(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A.灼烧闻气味鉴别羊毛线和棉线B.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C.用火柴梗比较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D.用带火星木条鉴别空气和呼出气体【答案】D【解析】A、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产生烧纸的气味,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B、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通过不同地方的炭化程度,可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D、空气和呼出气体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故选:D。

3.(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做法不可以完成的是()A.辨别空气、2N和2O——将燃着的木条伸入B.辨别黄铜合金和黄金——用酒精灯烧C.辨别纯净水和海水——晒干D.将溶解色素的水分离——静置沉淀【答案】D【解析】A、氧气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氮气没有助燃性,不支持燃烧。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N2中很快熄灭,在O2中剧烈燃烧,因此,可用燃着的木条辨别空气、N2和O2,A正确;B、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用酒精灯灼烧时,铜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现象是黄铜表面变黑,而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高温下也不会与氧气反应,灼烧时黄金表面无明显现象,所以可用酒精灯灼烧来辨别黄铜合金和黄金,B正确;C、海水中含有NaCl等溶质,晒干纯净水时,水变为气态逸散到空气中,没有物质剩余,晒干海水时,有固体剩余,所以通过晒干能辨别纯净水和海水,C正确;D、静置沉淀能分离水与不溶性固体,但色素能溶于水,静置沉淀无法将水与色素分离,D错误。

中考化学 物质的鉴别专题练习卷

中考化学 物质的鉴别专题练习卷

物质的鉴别练习卷一、选择题的是1.小明学习化学后,在家里想鉴别碱面(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不可行...A.各取少量通过尝味道区分B.各取少量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C.各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D.各取少量溶于水,再分别加入石灰水【答案】B2.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D.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答案】B3.不用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是A.无色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C.氯化钙溶液D.氯化铜溶液【答案】C4.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H+、Cl—、K+和X离子,则X离子可能是A.Ca2+B.Fe3+C.OH—D.CO32—【答案】A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括号内的物质)不正确的是( )A.氮气中的氧气(铜) B.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浓硫酸)C.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硫酸) D.碳酸钙中的氯化钠(水)【答案】C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加水溶解的方法鉴别硝酸铵和苛性钠B.用酚酞鉴别烧碱和纯碱C.用看外观的方法鉴别氮肥和钾肥D.用火碱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答案】A7.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OH、Ba(NO3)2、NaCl、MgSO4B.NaOH、FeCl3、HCl、HNO3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2CO3、HCl、BaCl2、NaCl【答案】D8.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氧气和氮气B.用过滤的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D.用CaCl2溶液鉴别Na2CO3溶液和Ca(OH)2溶液【答案】D9.下列方法可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是( )A.插入燃烧着的木条B.闻气体的气味C.观察气体的颜色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答案】A10.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开来的是( )A.CuSO4, BaSO4, MgSO4B.AgNO3, Na2CO3, NaClC.Na2SO4,K2SO4,KNO3D.NaOH, NH4NO3, NaCl【答案】C11.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与食盐固体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氧气和氮气C.用稀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答案】B12.已知: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硝酸银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X是A.NaCl溶液B.澄清的石灰水C.稀硝酸D.稀盐酸【答案】D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答案】A14.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A.制取少量的氢氧化铜:将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B.除去N2中混有的水蒸气和CO2:将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石灰水C.鉴别NaOH和NaCl:取等量样品,分别溶于适量水中,测温度变化D.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取样,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向滤液中再滴加酚酞溶液【答案】C15.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软化硬水B.观察颜色区分O2和CO2C.用量筒量取7.65mL水D.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少量铁粉【答案】D二、非选择题16.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BaCl2、Na2SO4、NHNO3、Cu(NO)2、Ba(OH)2中的两种或多种。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经典题目汇编(含答案)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经典题目汇编(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经典题目汇编(含答案)一、选择题1. (·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A. CuSO4、Na2SO4B. KCl、NaClC. CaCO3、Na2CO3D. NH4NO3、NaNO32. (·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 稀硫酸B. 氯化钠溶液C. 铁片D. 氢氧化钠溶液3. (·湖州)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

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A. 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4. (·河南)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A. 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B.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氯化钾C. 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绒和腈纶线D. 用酚酞区分硫酸和硫酸钠5. (·临沂)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B.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C. 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D.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观察颜色6. (·新疆)采用下列实验方法鉴别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白酒和矿泉水——闻气味B. 黄铜和铜——相互刻画C. 纯碱和小苏打——滴加稀盐酸D. 硝酸铵和尿素——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7. (·海南)下列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A. 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蚕丝C.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开水D. 用观察的方法区别导线中的金属是铝还是铜8. (·齐齐哈尔)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 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B. 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C. 用熟石灰粉末鉴别硝酸钾和尿素两种化肥D.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9. (·广东)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 羊绒与棉花(灼烧)B. 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C. 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D. 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10. (·荆州)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鉴别一、选择题(2018,上册,31)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就可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三种物质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A.石蕊溶液B.碳酸钠溶液C.二氧化碳D.酚酞溶液答案:A解析: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蓝色、紫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可以鉴别.B、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与碳酸钠混合没有明显的现象,故不能鉴别.C、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与盐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与蒸馏水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D、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在盐酸和蒸馏水中不变色,故不能鉴别.故选:A。

(2018,上册,90)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稀盐酸 A 硝酸钠和碳酸钠硫酸和硫酸钠溶液B 氯化钡溶液盐酸和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C酞溶液酚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A答案:解析:A、稀盐酸与硝酸钠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故能鉴别;、氯化钡与硫酸及硫酸钠都能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现象一样,无法鉴别;B 、硝酸银与盐酸和氯化钠都能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鉴别;C D、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示碱性,酚酞溶液遇碱变红,二者现象相同,无法鉴别。

A故选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可以出64,上册,(2018)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1A.氯化铜B.碳酸钠C.氯化钠D.酚酞答案:B解析:A、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而与氯化钙溶液和稀硫酸均不能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B、NaCO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分别滴32加NaCO 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硫酸,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钙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氢氧化32钠;故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C、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均不反应,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D、无色酚酞溶于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遇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故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故选B.(2018,上册,57)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区分NaCl和NHNO 34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N和CO 22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用食醋区分食盐和纯碱答案:B解析: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所以可用水区分NaCl、NHNO,故正确;34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错误;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分别取少量两种白色粉末,分别加入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气泡的则是食盐,故正确;故选B。

(2018,上册,58)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只用无色酚酞溶液及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来的是【】A.NaOH、HCl、HSO 42B.NaNO、HCl、NaCl 3C.NaOH、HCl、NaClD.NaOH、Ba(OH)、NaCl 2答案:C2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和硫酸都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向三种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无变化的是盐酸和硫酸,不能区别盐酸和硫酸,故A错误;B、本组中含有两种盐溶液,都呈中性,且相互之间不反应,滴加酚酞试液都是无色,因此不能鉴别,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但盐酸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无变化的是盐酸和氯化钠,然后再取不变红的溶液中的一种滴入变红的溶液中,若红色消失,则滴加的为盐酸,若不消失,则滴加的为氯化钠,可以区分,故C正确;D、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向三种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无变化的是氯化钠,无法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故D错误;故选项为:C.(2018,上册,70)检验某溶液是否为酸溶液,下列四种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向该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看是否有气泡产生B.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向该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看是否变色D.向该溶液中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产生答案:C(2018,上册,43)现有下列试剂供选择:①石灰水、②食醋、③食盐水、④纯碱溶液、⑤烧碱溶液。

为了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该用到的试剂是【】A.②⑤B.①②③④①③D.C.B答案:2018,上册,60)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选用的试剂是【】(氯化钡溶液 B.A.稀盐酸硝酸银溶液C. D.氢氧化钠溶液A答案:,上册,(201847)下列关于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干燥(B.均可用碱石灰可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分三种气体C. D.实验室制取三种气体的反应属于相同的反应类型C答案:3解析:A、氧气、二氧化碳均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因此可用燃烧的木条来区分三种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属于置换反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复分解反应;属于三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2018,上册,46)现有以下供选试剂:①紫色石蕊溶液、②酚酞溶液、③碳酸钠溶液、④澄清石灰水。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水、稀硫酸,可选用的一种试是_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鉴别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可选用的一种试剂是____。

答案:①③解析: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水、稀硫酸,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石蕊试液,把石蕊试液分别滴加到各种液体中时,液体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液体变红色的是稀硫酸,液体不变色的是水;鉴别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把碳酸钠溶液分别滴加到各种液体中时,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产生气泡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溶液.(2018,上册,20)某课外活动小组从实验废液中回收银,再检验所得银粉样品中是否含有铁粉。

(1)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迅速证明了样品中含有铁粉,该方法可能是____。

(2)乙同学拟定了测定样品中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下其质量。

①步骤B中能判断已经充分反应的方法是_____。

②步骤B中实验操作的名称是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

③根据乙同学的设计进行实验能否达到目的?_____(填“能”或“不能”)。

其理由是_____。

答案:(1)用磁铁来吸铁粉(2)①滴加稀硫酸时溶液中不再有气泡产生,则可判断已充分反应②过滤漏斗烧杯玻璃棒③不能该实验设计中未称量样品的质量三、简答题4(2018,上册,37)实验室仅提供常用的玻璃仪器,请你用简单的化学方法把稀盐酸、氢氧化钠、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鉴别开来。

答案:各取三种溶液少许,分别用玻璃管向溶液中吹气,变浑浊者为澄清石灰水。

然后再向浑浊液中滴加另外两种溶液中的一种,能使其变澄清者为稀盐酸,否则为氢氧化钠。

5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 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 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