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妮的精神分析社会理论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09-5)

精神分析(09-5)

那段时间我觉得天都是灰蒙蒙的。而原因只是因 为一次小小的考试。为了考试,我付出了太多, 而原因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从小到大,我 都在这样问自己:“别人能做到的,你为什么做 不到?”于是,我一直在忙于追赶他人,使自己 精疲力尽,痛苦不堪。当学习了这门课后,我的 思想慢慢的转变了。当我付出了努力而仍然达不 到别人的要求时,我会安慰自己:“别人做到的, 为什么我一定要做到?”要承认每个人都是受环 境条件和自身能力限制的人,努力了如果仍然达 不到预期的目标,就应该反思自己,放平心态, 顺其自然。
(2)欲望的膨胀与满足能力的有限
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不容易快乐的人,尤其 是在进入大学之后。当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 生的时候,我就愈加发现自己对自己的各方面总 是不满意,于是痛苦就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 当我接触了这门课程以后,我试着去分析自己。 发现我的痛苦来源于自己太苛求得到别人的认同 与称赞,以至迷失了自我。从小学到高中,我都 是班上的优等生,我一直活在别人赞许的目光中, 到了大学,在大一的下半学期的计算机考试中, 我考的很不理想,回到寝室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甚至后来还打电话向妈妈哭诉.
霍妮的人生高峰期:1932年------ 1932年霍妮到美国时,由于西方世界的经济大危 机,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心理问题突出。 这使霍妮转移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探究社会文化 环境与心灵世界之间的关系,揭示精神生活与社 会存在的内在联系. 霍妮在深入研究后得出——社会生活条件(社会 文化因素)对神经症人格的形成影响重大,生物 性因素的影响微乎其微。 霍妮的新思想与新观点使她成为新弗洛伊德主义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上学期期末考试,同宿舍的同学以0· 01绩点低于 我,本学期,她变得异常刻苦,挤时间上自习。 伊始,我不予理会,知道那不是我的学习方法。 然而时间久了,我也坐不住了,我感觉到了压力, 对自己说:“我不能输给她!”所以我也随着她 天天想尽办法上自习,但我学得并不开心,虽然 投入很多时间,但学到的东西并不多。所以近日 我很苦恼,不愿意活得昏天暗地,但也不敢、竞争时代的文化纷围加剧了人的内心冲突 生活在竞争的时代环境条件下, 人面临着更 大的压力与困难, 霍妮当时所处的西方社会, 人们的内心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竞争中的敌对情绪与基督教仁爱理想的 悖离 (2)欲望的膨胀与满足能力有限形成的反差 (3)自由的许诺与实际受到的种种限制

凯伦霍妮的理论

凯伦霍妮的理论

这些社会文化困境使人们陷入难以调和的 内心冲突之中。 霍妮将这些矛盾在人的心理上产生的后果 称为基本焦虑(basic anxiety)。这是一 种在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 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 轻重、无依无助、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 一种置身于一个充满欺诈、妒忌、怨恨、 背叛和荒诞的世界中的感受。



2、对主宰其生活的伙伴的需要。完全以伙伴 为中心,似乎伙伴能满足他对生活的所有期望, 为他承担责任;过高地估计爱的力量,将爱视 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害怕被抛弃;害怕孤 独。 3、将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狭窄范围内的需要。 没有奢望,容易满足,压抑自己的抱负和物质 欲望;保持沉默、不引人注目、处于从属地位; 过分谦虚,贬低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极力节俭, 不愿多花费;害怕提出任何要求;害怕产生和 表达奢望。

10、对完美无缺的需要。执著地追求完美; 对可能存在的缺点反复思索和自责;由于 完美而生超过别人的优越感;害怕发现自 身的不足,害怕出错,害怕批评或指责。 霍妮认为这些需要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 正常人也需要友爱、赞许、伙伴、回避、 节俭、权力、声望、成就、完美等等,问 题在于过分焦虑的人往往盲目地偏执于一 种或少数几种,强迫地、潜意识地、不由 自主地去追求满足,而不能随着现实条件 的变化而主动地选择适当的目标。

三是潜意识地倾向于以别人对他的看法 来评价自己,自我评价随别人的褒贬不 同而时高时低。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种 逻辑上:如果我顺从了,那我就不会受 到伤害。 2、攻击型ile type)的行为方式 是对抗人(moving against people)的。 这类人对权力、剥削、声望、个人崇拜、 成就、野心等怀着强烈的需要。

为了减轻焦虑和冲突,在对待自我的问题 上,可能形成三种策略: 一是自谦(self-effacement),贬低自己, 常有失败感,自恨、自卑。 二是夸张(expansion),美化自己,有强烈 的优越感,自信,好胜。 三是放弃(resignation),放弃努力,逃避 冲突,习惯于独处。 这三种对待自我的策略分别对应于三种对 待别人的策略:接近人、对抗人、回避人。

心理学史ppt展示——霍尼

心理学史ppt展示——霍尼

三、神经症人格
主要有以下三种:
The Part One
顺从型
敌对型
退缩型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The Part One
二、攻击型 其行为方式是与人对抗。这类人对权力、剥削、声望和钱财等怀着神经症的需要。 主要特点是:视生活为一场搏斗,适者生存,必须控制别人以掌握主动权:一心想超 群出众、事事成功以至功名显赫:千方百计利用他人给自己带来好处;好斗但输不起; 努力工作但并不真爱工作;压抑自己的感情,不愿为感情而“浪费时间”;彬彬有礼 的外表隐藏着老谋深算的狠毒。他以“如果我有权力,别人就不能伤害我” 为逻辑来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1918-1932 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19教41年,她开被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解聘。
办一个私人诊所,并发表了几篇对弗洛她伊随德即的创立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女性心理学表示异议的文章。
担任所长直到1952 年去世。
The Part Three
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The Part One
主要著作 精神分析观点
对子女的冷漠 拒弃子女
对子女怀有敌意
明显地偏爱个别子女 奚落 羞辱
怪癖的行为 不守诺言
拒绝子女与其他 儿童接触
1.基本焦虑
The Part One
基本敌意很容易泛化到整个世界和一切人,使人感到世间的一 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 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 由于无能无助之感,由于害怕,由于敌意所导致的内疚之感等 等,使他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以致陷入了基本焦虑之中。
2.神经症需要
The Part One
上述需要的内容本身并非神经质的, 正常人也需要友爱、赞许、伙伴、回避、节 俭、权力、声望、成就、完美等等,但神经 症的需要盲目地偏执于一种或少数几种,强 迫地、无意识地、不由自主地去追求满足, 而不能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主动地选择适 当 的 目 标,就会导致神经症。

霍妮ppt

霍妮ppt

霍妮在大学时期,开始对精神分析产生兴趣。从1910年开 始,她与弗洛伊德的著名弟子卡尔· 亚伯拉罕一起从事精神 分析,并与1920年成为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20年代至30年代初,她开始尝试修正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心 理学的观点。 1932年,霍妮为逃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 害,移居纽约,后来创办了私人诊所,她出版两本著作— —《现代人的神经症人格》(1937)和《精神分析的新道 路》(1939)。书中摒弃了弗洛伊德理论的生物学取向, 强调文化文化、人际关系对人格的影响。 1941年,由 于霍妮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传统观点分歧越来越大,纽约 精神分析研究所将她解聘,但霍妮迅速创建了她自己的美 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直到1952年12月4日去世。
• 1. 依从性格(compliant character):指个体缺 乏独立,强烈需求别人的关爱,依赖别人情感支 持的性格;在表面上是亲近任,而在潜意识中却 是借依从消除焦虑感。 • 2. 攻击性格(aggressive character):指个体 对人持敌对攻击态度,借以攻为守策略莱取得别 人的重视。 • 3. 离群性格(detached character):指个体不 与人亲近的性格;表面上是独善其身,而潜意识 中却是对人际感情敏感,借离群以保安全。
• 神经质需要 由于处于一种被设想为具有的一种潜在敌意的世 界中,孩童感到孤独和无助。其基本焦虑的限制性 压力阻止儿童以其自发的真正情感与他人打交道, 而且,更主要的是,敌意和焦虑导致更深的不安 全感和更深的痛苦,为了减轻这些基本焦虑,不 安全感,儿童就会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这些策 略是一些无意识的驱动力量,霍妮称之为神经质 需要。她在《自我分析》一书中,列举了10种常 见的神经质需要:
• 主导倾向对个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导倾向 的形成是神经症个体应付不良人际环境较为有效 的工具,他只要占据其中的一种主导倾向,它的 生活也能较为顺利。另一方面,它使个体应付了 基本焦虑,使其获得了很强的统一感。主导倾向 是一种防御策略,扼杀了行为和情感的自发性, 使个体的行为和感情具有强制性和反应性,它造 成了自我的变异,推动神经症的进一步发展。至 此,以某种主导倾向生活的人可以称之为神经症 患者。

霍妮

霍妮

• 霍妮认为正常人同样有这些需要,这些需要可 以随现实条件的改变而灵活变动,而且各种需 要间不易产生冲突,因而能比较好地获得满足;
• 而神经症患者往往执迷于其中一个需要,而且 满足这一需要的方法也是脱离实际的,以致难 以获得满足,产生更高的焦虑,导致恶性循环, 成为刻板性与强迫性的神经质需要。
• 霍妮相信,这些神经症需要将成为稳定的生活 态度和交往风格,一直保留到成年,形成神经 症倾向(neurotic trends)。
• 神经症是一种由于恐惧,由于对抗这些恐惧形成的防 御措施,由于为了缓和内在冲突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 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从实际的角度考虑,只有 当这种心理紊乱偏离了特定的社会文化中的共同模式, 才称作神经症。
• 霍妮12岁时决定将来进入医学院,1915年获得柏林大 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 1918年加入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1934年加入纽约精 神分析研究所,1941年被同事投票解职。
• 离开后,她创办了自己的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弗洛姆 和沙利文都曾经是其中的成员。从此综合社会文化因素 和积极人性观来研究心理冲突的模式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 ③逃避他人(moving away from people) (退 缩型,the detached type)——自弃(self-
resignation)
3、人生取向
• 三种神经症的行为方式继而又会发展为三种人 生取向,或称生活方式。
• ①自谦(self-effcaement),一种“爱的渴 求”的生活取向,表现为贬低自己,自卑,渴 求爱,对应于亲近别人的行为方式。
• 神经症患者强迫性地使用一种方式,而 压抑了另两种方式,但受压抑的方式也 可能自发的起作用,从而与患者所选择 的方式发生对抗。

霍妮

霍妮

• ③退却(resignation)。是一种渴求自由的生活取向,
表现为放弃努力,逃避冲突,寻求自给自足,追求自 由,对应于逃避别人的行为方式。
4、神经症冲突
(1)一是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 神经症患者理想自我往往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 之间产生冲突,脱离了真实自我所提供的可能 性,以一种幻想的完美形象去贬斥、憎恨现实 自我。 • “应该”的专横(tyranny of the shoulds)。 • “我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
2、神经症人格
• ①趋向他人(moving toward people) (依从型, the compliant type)——自谦(self-effacement) • ②反对他人(moving against people) (敌对型, the hostile type )——自夸(self-expansion) • ③逃避他人(moving away from people) (退 缩型,the detached type)——自弃(selfresignation)
二、人结构
• 霍妮主张把人格看作是完整动态的自我 (self),自我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其内 部包含各种构成要素。她把自我区分为三种 基本存在形态: • ①真实自我 ②理想自我 ③现实自我 • 霍妮通过分析这三者的关系,揭示了神经症 的形成过程。
三、基本焦虑和安全感的追求
• 霍妮认为,人生最根本的奋斗是对安全感的追求。 • 基本焦虑:是一种独自面对严重问题且完全无助的感 受。 • 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 的决定因素。特别是家庭成员间、亲子间的人际关系。 • “基本罪恶”和“基本敌意”导致儿童依赖父母又敌 视父母。 • “基本敌意”和对敌意的压抑会使个体感受到深深的 焦虑。——神经症形成的沃土 • 最终,健康人格的自我实现的要求就被强烈的安全感 需求所取代。

精神分析理论(二)课件

精神分析理论(二)课件

精神分析理论(二)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霍妮的生平简介⏹霍妮(Karen Horney,1885年-1952年)生于德国汉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

父亲是挪威人,母亲是荷兰人,相差17岁。

父亲笃信宗教,且沉默寡言;母亲泼辣、富有魅力而豪爽。

父亲看不起霍妮,认为其相貌丑陋,天资愚笨。

母亲也偏爱哥哥,对她很是冷落。

⏹霍妮12岁因治病而决心当一名医生。

考入柏林大学,191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后求学于弗洛伊德的朋友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在柏林精神精神病医院担任医师,在柏林精神病研究院任教。

⏹霍妮接受过弗洛伊德传统理论的训练,但逐渐发现其理论越来越不适应临床实践。

⏹霍妮反对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和将心理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霍妮认为弗氏理论反映的是另一国度和另一时代的情况,不适应美国人在大萧条时期碰到的问题。

此特殊条件下碰到的主要不是性欲问题,而是为失业、无钱付房租、无钱买食品、无钱支付女子必须的医疗保健费等问题而忧心忡忡。

⏹霍妮断定,因为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中人们经历的问题存在极大的差异,故这种差异必定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而非弗洛伊德假设的由生物因素决定的。

⏹霍妮认为,个体的社会经历决定了他是否存在心理障碍以及存在哪一类心理障碍。

心理冲突是由环境条件产生的,而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的由心理结构(自我、本我和超我)决定的。

霍妮的基本理论主张一、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质人格》一书中阐述了关于神经病症是由紊乱的人际关系产生的观点。

神经病症行为的萌芽能在亲子关系中找到。

⏹霍妮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主张,也不同意阿德勒认为每个儿童都会感到无能与自卑。

⏹父母对待儿童的两种情况:(1)父母对子女真心的爱抚与温暖,满足了孩子的需要;(2)父母对子女冷淡、敌意、甚至憎恨,儿童安全需要受挫。

前者导致正常的发展,后者可导致神经病症的产生。

⏹霍妮把父母损害儿童安全需要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basic evil)。

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PPT课件

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PPT课件
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于1920年代移民到美国,并 在那里开始了她的精神分析生涯

霍妮是第一个在精神分析领域提 出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
影响的女性学Βιβλιοθήκη 。学术背景与贡献霍妮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
她认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
神经症的形成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家 庭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关。
霍妮认为神经症是由于个体在面对现 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冲突时,无法有效 应对而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
霍妮认为神经症可以通过精神分析治 疗得到缓解或治愈。
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 。
神经症患者往往无法有效地自我实现,因为他们过于关 注他人的评价和期望,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需求。
焦虑
防御机制
焦虑是霍妮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 指个体在面对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外界 压力时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面对焦虑时所采取的 自我保护措施,包括压抑、否认、投射、 反向形成等多种形式。
理论应用与影响
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被广泛应 用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领 域,为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提供了重要
她的理论不仅在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还对哲学、社会学等领域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02
CATALOGUE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
理论概述
霍妮的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跨学科的理论框架,旨在理解和解 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过程。
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个体心理结构与 社会文化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的理论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包括正常的人)总是处在两难境地之中:既需要大量的 关爱,但又发现难以获得这些关爱。”
11
一、社会文化与神经症
• 我们时代的社会文化因素:竞争、潜在的敌意、恐惧、不自 信、孤独感、对爱的过分需求
• 对爱极度强烈的需求为神经症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神 经症患者用病态的方式去获得爱,可他并没有从爱的需求中 获益。他们自我挫败的努力导致了低自尊、敌意增强、焦虑 、更多更激烈的竞争以及对爱和情感持续过分的追求代社会文化的特征:个体竞争原则
– “现代文化在经济上是建立在个人竞争的原则上的。独立的个 人不得不与同一群体中的其他个人竞争,不得不超过他人和不 断地把他人排挤开。一个人的利益往往就是另一个人的损失。 这一情境的心理后果乃是人与人之间潜在敌意的增强。”
• 竞争及因此产生的敌意导致了神经症的产生
– 它渗透到学校生活中; – 更重要的是它遍布在家庭环境之中,父亲与儿子、母亲与女儿
、以及子女之间,都存在竞争。
• 竞争本身不是生物的本能,而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结果。
7
一、社会文化与神经症
• 恐惧的侵袭
➢ 竞争→潜在的敌意→恐惧: – “个体之间的潜在敌对性紧张,其结果乃是导致不断产生的恐
惧——对他人潜在敌意的恐惧,这种恐惧又因为害怕自己的敌 意遭到他人的报复而加强。” – 竞争性刺激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都会不 断地接受这一病毒的作用。竞争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张, 导致恐惧,使人害怕他人报复,害怕失败。 ➢ 恐惧的另一来源是害怕遭到失败: – “在一个竞争性社会里,失败即意味着各种需要都遭到实际的 挫折。失败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不安全,而且意味着丧失名声 地位,意味着各种各样情绪上挫折打击。”
•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潜在敌意,以及因此而来的恐惧和不自 信,最终孳生了个体的隔离感,在一个充满敌意世界里的孤 独无依感。
10
一、社会文化与神经症
• 对爱的过分需求 • 竞争、敌意、恐惧和不自信,在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里,个
体的孤独感会促使人对爱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反过 来会使人高估爱的价值,以为爱和爱情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 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意味是个人自我认同感、自信、自尊的 岌岌可危性。
9
一、社会文化与神经症
• 个体的孤独感
– “竞争、同胞之间潜在的敌意、恐惧、摇摇欲坠的自尊心,所 有这些因素共同在心理上导致了个人的孤独感。即使他与他人 有很多往来和接触,即使他的婚姻美满幸福,他在情感上仍然 是孤独的;如果这种孤独与他的不自信和恐惧结合在一起,就 会成为一场灾难。”
– “我们的情感和心态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生活环境,取 决于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环境和个人环境。”
➢ 神经症的病态需要主要源自不幸的童年经验
– “全部的童年经验建造了某种人格结构,或者可以说开启了人 格的发展历程。个体以后对他人的态度不是重现婴儿时期的态 度而是人格结构的产物,它的基础是童年奠定的。”
12
个体竞争原则
竞争和潜在的敌意
恐惧
低自尊
孤独感
对爱的过分需求
正常人
不稳定的自尊、潜在的敌意、恐 惧、含有恐惧和敌意的竞争心、 对美满人际关系的强烈需要。
➢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和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突 ➢ 女性心理学
4
一、社会文化与神经症
• 个体内心冲突来自于现代社会文化的冲突
– “神经症不只是由于偶然的个人经历才产生的,而是由我 们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的社会文化处境所产生的。”
– “如果我们未能详细了解某一特殊文化对个人所发生的种 种影响,我们就不可能理解特定文化中正常和病态人格结 构。”
– “每一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
6
一、社会文化与神经症
• 竞争+敌意=神经症 • 竞争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潜在的敌视,遍布一切人类关系中。
– 它妨碍了男人之间或女人之间建立真正可靠的友谊,不管竞争 的焦点是风度、才能、魅力、权力还是别的什么;
– 它也妨碍了男女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伴侣的选择上,而且 也体现在同伴侣争夺优越地位的斗争中;
– “我们的时代产生了让爱作为一种补偿的强烈需要。获得关爱 使他感到更少的孤独,更少受到敌视的威胁,更少不自信。由 于爱符合一种生命需要,它在我们的文化中遂受到过高的评价 和强调。像成功一样,它也成为一种幻相并给人造成这样一种 错觉,仿佛它是一切问题的最后解答……我们对它的期望总是 比它可能满足和实现的要高得多。我们的意识形态对爱所作的 过分强调,掩盖了产生过分夸张的爱的需要的种种因素。
霍妮的精神分析社会理论
西方心理学史导论课程 主讲人:陈立之
1
霍妮的精神分析社会理论
• 卡伦·丹尼尔森·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
“一方面希望主宰他人 ,另一方面又希望得到他人 的关爱;一方面要顺从他人 的意志,另一方面又把自己 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一 方面疏远逃避他人,另一方 面又渴望得到他人的爱。正 是这种完全不能解决的冲突 控制着我们的生活。”
8
一、社会文化与神经症
• 日益消减的自尊:渴求成功、害怕失败
– “我们时代的统一行为模式,那就是争取在世界上出人头地, 做人上人,挣比满足基本生存多得多的钱。”
– “在现存意识形态压力下,即使最正常的人也不能不感觉到: 如果他成功,他就有一定价值;如果他失败,他就一钱不值。 不用说,这反映了我们的自尊心是建立在摇摇欲坠的基础之 上。”
2
霍妮的精神分析社会理论
• 神经症
– 情境神经症:仅仅是患者对特定的困难情境暂时缺乏适应能力, 但未表现出病态的人格。
– 人格神经症:神经症源于一种人格结构或人格特质,这种神经 症人格结构或特质是从童年时代开始逐渐形成的。
• 神经症的病因在于人格结构,而人格结构有由个人生活的社 会文化环境决定的。
• 社会文化环境(从儿童开始)→人格→神经症 • “不对个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详细了解,尤其是不对儿童早年
所遭受的情感影响进行了解,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个神经症患 者。”
3
霍妮的精神分析社会理论
• 精神分析社会理论(psychoanalytic social theory) ➢ 神经症的根源要从社会文化中去寻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