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的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艾儒棣教授治疗天疱疮的经验总结

艾儒棣教授治疗天疱疮的经验总结

病 後骚 ,连到 最终 酶床 治愈 的 目的 。现将 艾教授 治
瘵 孩病 的缝黢 德 结如下 。
1 .探 究 病 源 ,繁 扣 病 楼 艾 教授 勰禹 本病 病槎 是 心火脾 瀑 ,瀑毒 蕴结 , 属 本虚 檩寅 ,治瘵重 黠 在脾 胃。【 《 j 外科 正宗 》“ 天
泡 者 ,乃心 火妄 勤 ,脾瀑 随 之 ,有 身髓 上 下不 同 ,
艾儒棣教授治瘵天疱瘠 的缝聆 结
王 琳 ‘ 胡 彬 , 艾儒 棣 ,
( .成 都 中普 橥 大 学 ,四 川 成都 6 07 ;2 四川 自贡市中普院皮膺科 ,四川 自贡 6 3 1 1 10 5 4 0 0)

要 :艾儒棣 教授 治瘵天 疱瘠 德 结 出一些缓 除 , 属兹 病 的基本 病棱 属脾 瀑 火毒 ,脾 虚 生瀑 ,病属
寅焉 主 ,“ 急则 治其檩 ” 以 祛邪届 主 , , 宜清 熟凉血 , 消 火 解毒 ,健 脾 除瀑 ,耪使 邪去 正安 ;酶 床缓解 期 宜 “ 则 治其 本 ” 同本 兼 腽 邪 ,宜健 脾 益 氯 ,除 缓 , 瀑解 毒 ;“ 病 未 有 不 耗 陲 者 ” 熟 ,熟 毒赤 盛 煎 熬 津 液 ,加之皮 唐破 损津 液外 泄 ,所 以兹病後 期 氯陲雨 俦 ,急性期 用清 熟 除漯 蘖也有 苦寒 俦陲之 弊 ,所 以 在恢 後 期期宜 益氯 餐 除後元 固本 ,稠理 臌 腑功能 。 急性 期 : 隐床 表 现兄皮 唐水 疱 骚展迅 速 , 水疱 、 红斑 多融 合成 片 ,皮损 筢 圉大 ,糜 炯面觯 红 瀑润 渗 液 多 ,疼痛 鞋忍 ,甚 或有 腺性分 泌 物 , 口舌糜 炯 , 心 烦易 怒 , 大便 秘 结 ,小便 黄赤 ,舌赏 红 , 黄腻 , 苔
是 治 瘵本 病 的主 要措 施 ,[但 近 年有 嗨 床研 究表 明 2 1

天疱疮研究的某些新进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冯捷徐汉卿

天疱疮研究的某些新进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冯捷徐汉卿
一年。
26
CS冲击疗法(DCP) Ⅵ
实施方案:第四步 (1) 患者处于缓解期停用CTX。 (2) 随访、观察。
27
CS冲击疗法(DCP) Ⅶ
传统冲击疗法: 甲泼尼龙冲击疗法1250mg/d, 连用3~5天。可产生严重的副 作用, 甚至可致死,目前已不 采用。
28
新的CS击疗法(DCP) Ⅷ
地塞米松冲击疗法 地塞米松100mg/d×3天 同时CTX 500mg/d静点,
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查。
9
直接免疫荧光(DIF)
检查阳性呈现:IgG和或C3沿角朊细胞 膜呈波纹状沉积。由于在其它一些自身 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中也可有类似表现。 因此,还必须进行表皮提取物的蛋白免 疫沉淀和免疫印迹,可明确靶抗原的分 子量。
10
天疱疮进一步检查确诊:
(1) 组织学鉴定。 (2) 皮肤组织进行盐裂DIF检测, 或通过免疫电镜——明确反应物的 定位。 (3) 每一表皮内自身免疫性大疱 性皮肤病均可通过自身免疫的靶 抗原加以定义——IIF间接免疫荧光。
5
3、天疱疮抗体(抗棘细胞抗体) (1) 天疱疮患者血清中存在
天疱疮抗体。 (2) 该抗体与病情的严重程
度相平行,高于1:40。 (3) 该抗体是病原。 (4) 反映临床症状的改变。
6
天疱疮病因与诱因:
(1)自身免疫性疾病 所有活动的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有 天疱疮抗体——IgG、IgM、IgA 滴 度与病情呈正相关。 (2)诱因:发烧、感染、药物 (长效青霉素胺,保泰松,利福 平)。
34
天疱疮的预后 II
综述天疱疮10年来治疗研究进展,皮质 类固醇与免疫制剂同时应用,极大地改善 了天疱疮的预后,在此基础上配合血浆置 换疗法,改良的冲击疗法,及大剂量免疫 球蛋白静脉注射,使难治性天疱疮得到有 效的控制甚至于长期缓解。随着传统药物 (疗法)的最佳组合及新药物,新疗法的 不断问世,治愈天疱疮的希望将成为现实 。

天疱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天疱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天疱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天疱疮是常见的皮肤疾病,中医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疗法:常用中药如白茅根、枳实、苦参、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等作用的中药来治疗天疱疮。

中药可以内服或外用,并根据病情进行调配。

2. 中药汤剂浸泡:将中药配方煮成汤剂,然后用药物汤剂浸泡患处,具有消炎、杀菌、止痒的作用。

3.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或刮痧等手段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平衡,改善身体的防御机制,增强抵抗力。

4. 中医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刺激皮肤,促进局部气血循环,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供应,促进皮肤修复。

5.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的病情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最好在就医前咨询中医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天疱疮的治疗进展

天疱疮的治疗进展

天疱疮的治疗进展摘要】随着作为治疗天疱疮首选药物的糖皮质激素的问世,该病的临床缓解率大大提高,但是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

目前,对环孢素、霉酚酸酯、免疫球蛋白冲击、免疫吸附疗法、利妥昔单抗等辅助药物、疗法也有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天疱疮治疗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糖皮质激素的问世,该病的临床缓解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对用药的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治疗方案的选择仍较棘手。

其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目前治疗进展1.1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是一种选择性高、毒性低的强效免疫抑制剂,它能特异而可逆地作用于T辅助细胞,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抑制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分化、增殖,干扰淋巴因子(包括IL-2)的合成和释放,阻止由抗原激活的辅助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DNA合成,进而抑制天疱疮抗体的形成。

任宇等[1]单独使用环孢素治疗天疱疮9例,其中红斑型天疱疮( PE) 6例,寻常型天疱疮(PV)3例。

使用环孢素剂量为3~5 mgP(kg·d) ,最小量3.2 mgP(kg·d),最大量5mgP(kg·d)。

治疗时间4个月~3年3个月。

9例中完全控制8例,其中PE 6例(6/6),PV 2例(2/3)。

未控制1例,为43岁男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病程38个月,皮肤受累占体表面积15%,同时口腔黏膜受累,用药6周无效,改用霉酚酸酯及甲氨蝶呤,目前控制,该报道中单独使用环孢素治疗天疱疮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但该药比较昂贵,限制了部分患者的使用。

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它可选择性地抑制T、B 淋巴细胞中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口服后迅速水解为霉酚酸,不良反应较轻微。

由于霉酚酸酯的有效和安全性,已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有效选择。

Mimouni等用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31例寻常型天疱疮、11例落叶型天疱疮,其结果证实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天疱疮是有效、安全的疗法,可起到部分代替激素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少。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

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的治疗与护理发表时间:2012-10-16T13:46:47.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王丽红朱强平[导读] 大疱性类天疱疮多见于60-70岁以上老年人[1]。

王丽红朱强平(景德镇市皮肤病医院江西景德镇 333000)2010年7月我院收治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1例,现将诊治和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患者女,78岁。

因全身水疱伴痒半月,于2010年7月5日来我院就诊。

半月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头面、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数个水疱,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不易破、壁紧张,液清,伴痒。

逐渐增多,个别水疱破溃后,遗留糜烂面,渗液少。

门诊拟“大疱性类天疱疮”收入住院。

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较差,糖尿病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三日未解。

既往史:脑梗伴左侧半身不遂三年,左侧足背、内踝各一核桃大小溃疡二年,高血压、糖尿病十余年。

个人史、月经婚育史以及家族史无异常。

体格检查:血压:160/80mmHg,坐轮椅推入病房,对答切题,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专科情况:头面、躯干、四肢散在十余个绿豆至蚕豆大小水疱,水疱不易破、壁紧张,液清,尼氏征阴性。

双上肢各一拇指盖大小糜烂面,渗液少,易于愈合。

口腔粘膜无糜烂。

左侧足背、内踝各一核桃大小溃疡,基底平坦,暗红,边齐,有少许稀薄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血球分析(7月6日):白细胞:7.17×109,中性细胞比率:49.84%,淋巴细胞比率:19.54%,嗜酸性粒细胞比率:26.41%,嗜酸性粒细胞:1.89×109。

生化检查:总蛋白:55g/L,白蛋白24g/L,白球比:0.77;血糖:7.0mmol/L,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电解质未见异常。

7月8日复查:血糖:8.79mmol/L。

7月11日复查电解质:钾:2.89mmol/L。

7月13日口腔粘膜查念珠菌:阳性。

7月17日生化复查:未见异常。

天疱疮的最新治疗方法

天疱疮的最新治疗方法

天疱疮的最新治疗方法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目前,
对于天疱疮的治疗方法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使得患者能够更好地控
制病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对于天疱疮的治疗,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规
范的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

皮质类固醇能够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
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免疫抑制剂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
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减轻病情。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生物制剂也
在治疗天疱疮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病情和减轻症状都
有一定的帮助。

在日常饮食方面,患者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外,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被研究和应用。

比如光疗法,可以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患处,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另外,局部激素治疗、口服免疫抑制剂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天疱
疮患者的症状。

总的来说,天疱疮的治疗方法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也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和生活习惯。

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对于天疱疮的治疗方法会越来越多样化,也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改善。

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进展

大疱性类天疱疮治疗进展
也有研究报道NI 无效的, e r G W t 分析临床治疗 7 t e 例 天疤疮、 例大疙性类天疤疮、 例瘫痕性类天疤疮, 3 1 其治疗结果是:例天疤疮患者 1 7 例有效,例无效; 6 ; 3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 年3 0" 月第2 卷第3 7 3 期
23 3
例大疤性类天疤疮,例有效,例无效;例瘫痕性类 1 2 ; 1 天疙疮无效吕 。作者指出虽然这是一个回顾性小样本 研究, 但发现 MG的疗效并不如以 前报道的有效, 需 要进一步验证其治疗的有效性。 另外, MG目 前价格 较昂贵, 使它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主要用于那些传 统治疗方法难以 控制的B , P而不应作为常规疗法。 4 免疫抑制剂 治疗 B 传统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硫哇嗦吟、 P 环 磷酞胺、 环抱素、 甲氨蝶吟、 雷公藤多贰等。很多研究 已表明了它们治疗 B 的有效性, P 并指出因为免疫抑 制剂发挥作用较慢, 所以在治疗 B 初期即应与糖皮 P 质激素同时使用, 这样可以较好的控制病情, 又可减 少糖皮质激素的总用量, 从而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硫哇0 , 吟的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肝毒性, 环磷酸 胺可引起出血性膀胧炎、 白细胞减少; 应用时应严密 监测这些免疫抑制剂的相关副作用。 麦考酚醋( M ) M F是一种治疗 B 的较新的免疫抑 P 制剂。G mmn 一Kla n da n o n m m首次报道了单用 M F M 治疗天疙疮和 B , P5 例患者中3 例给予 M F另 2 M, 例 给予 M F M 加糖皮质激素治疗, 均获得满意疗效9 1 0 n -
22 3
大疤性类天疤疮治疗进展
高 鹏 综述 孙 青 审校
摘要 大疙性类天疙疮(P治疗长期以来都是以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为主, B) 但长期应用糖皮质 激素会产生许多不良 反应,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 甚至导致死亡率的增加。近年来许多 辅助疗法也被越 来越多地应用于B 的治疗, P 如免疫抑制别、 免疫调节剂、 免疫吸附剂、 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等。最 近许多国外研究证实T 局部外用强效糖皮质激素治疗 B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P 部分学者认为可以将 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 B 的一线方案。 P 关键词 大疙性类天疙疮; 治疗; 糖皮质激素; 外用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4例天疱疮患者疗效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4例天疱疮患者疗效观察

天 疱 疮 是 一 组 累 及 皮 肤 和 黏 膜 的 自身 免 疫 性 大 疱 性 疾 病. 抗 体 直 接 作 用 于 角 质 形 成 细 胞 的表 面 . 通 过 棘 层 松 解 造
成 角 质 形 成 细 胞 间粘 附 丧 失 … 本 研 究 以我 院收 治 的 4 8例 急 性 发 病 期 的 天 疱 疮 患 者 为 研 究 对象 . 旨在 探讨 复 方 甘 草 酸苷 片联合糖皮质激素 ( C S ) 治疗 天疱 疮 的 临 床 疗 效 。 报 道 如 下 。
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天疱 } , 能加速控制临床症状 . 同时显著提
高激 素 疗 效 . 减少激素用。 基。 从 而极 大 地 减 少 大 剂 量 激 素 弓 【 起
的不 良反 应及 并 发 症 。 提 高 治愈 率 . 降 低病 死 率 4 ] 。 本 研 究 结果 显示 。 观 察 组 止疱 、 结痂 、 . 脱 痂 等 皮 损 愈 合 时 间和 皮 损 控 制 时 的( 3 8 用 量 均 少 于对 照 组 . 两 组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M 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 代 诊 断 与治 疗 2 0 1 4 J a n 2 5 ( 2 )
・ 3 0 3・
复方甘草酸苷 片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2 4例天疱疮 患者疗效观察
王 玉珍 ( 江门市中心医院l d 腔科 , 广东 江门 5 2 9 0 7 0 )
摘 要 :选 取 2 0 1 1 年 4月 ~ 2 0 1 3年 9月 我 科 收 治 的 4 8例 急性 发 病 期 的 天 疱 疮 患 者 , 随 机 分 为对 照组 和 观 察组 各 2 4 例 。对 照 组 患 者 单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 c s ) 治疗 , 观 察 组 患 者 给 予 复 方 甘 草 酸 苷 片联 合 c s 治 疗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皮 损 愈 合 时 间和 皮 损 控 制 时 的 a s 用 量 的差 异 。结 果观 察组 皮损 愈合 时 间 和 c 8 用量显著少于对 照组 ( P < 0 . 0 5 ) 。复 方 甘 草 酸 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疱疮的治疗进展
发表时间:2009-08-03T17:14:24.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雪莹(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成都 610
[导读] 随着作为治疗天疱疮首选药物的糖皮质激素的问世,该病的临床缓解率大大提高,但是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

【中图分类号】R758.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12-02
【摘要】随着作为治疗天疱疮首选药物的糖皮质激素的问世,该病的临床缓解率大大提高,但是糖皮质激素副作用较大。

目前,对环孢素、霉酚酸酯、免疫球蛋白冲击、免疫吸附疗法、利妥昔单抗等辅助药物、疗法也有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天疱疮治疗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和黏膜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糖皮质激素的问世,该病的临床缓解率大大提高,但由于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对用药的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治疗方案的选择仍较棘手。

其治疗方法很多,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现综述如下。

1 目前治疗进展
1.1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是一种选择性高、毒性低的强效免疫抑制剂,它能特异而可逆地作用于T辅助细胞,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反应,抑制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的分化、增殖,干扰淋巴因子(包括IL-2)的合成和释放,阻止由抗原激活的辅助性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DNA合成,进而抑制天疱疮抗体的形成。

任宇等[1]单独使用环孢素治疗天疱疮9例,其中红斑型天疱疮( PE) 6例,寻常型天疱疮(PV)3例。

使用环孢素剂量为3~5 mgP(kg·d) ,最小量3.2 mgP(kg·d),最大量5mgP(kg·d)。

治疗时间4个月~3年3个月。

9例中完全控制8例,其中PE 6例(6/6),PV 2例(2/3)。

未控制1例,为43岁男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病程38个月,皮肤受累占体表面积15%,同时口腔黏膜受累,用药6周无效,改用霉酚酸酯及甲氨蝶呤,目前控制,该报道中单独使用环孢素治疗天疱疮取得了肯定的疗效。

但该药比较昂贵,限制了部分患者的使用。

霉酚酸酯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它可选择性地抑制T、B 淋巴细胞中的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口服后迅速水解为霉酚酸,不良反应较轻微。

由于霉酚酸酯的有效和安全性,已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有效选择。

Mimouni等用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31例寻常型天疱疮、11例落叶型天疱疮,其结果证实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天疱疮是有效、安全的疗法,可起到部分代替激素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少。

环磷酰胺因其疗效确切、有长期临床经验,是天疱疮急性期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的首选。

朱晓浚等认为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寻常型天疱疮近期疗效与单用激素相近,但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激素,是目前寻常型天疱疮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1.2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免疫调节和防御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月2g/kg) 时则显示对机体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并被成功地用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但最近一项12例自身免疫性大疱病人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仅2例显效,1例有效,而9例无效,无效的病例多为成人。

寻常型天疱疮的有效率为14%,表明IVIg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效果仍不确定。

Jolles和Ahmed分别给落叶型天疱疮使用hdI2VIg,用药后皮损均显著改善,抗体滴度大多明显降低,且糖皮质激素可较快减量。

Arredondo 等对12例病人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发现有效10例,完全缓解6例。

经验显示,hdIVIg作为治疗天疱疮的辅助方法,具有一定疗效。

1.3 联合使用PAIA、rituximab
PAIA和rituximab代表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外两种新近的药物。

葡萄球菌A蛋白(SPA)是细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可与人血浆中的lgG的Fc段结合,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特点。

用琼脂做载体包裹SPA制成吸附柱,吸附免疫损伤患者血浆中的致病性抗体,称为蛋白A免疫吸附(PAIA)。

PAIA不仅能从循环中消除致病性自身抗体,还能调节免疫功能、产生免疫耐受,而对血液固有成分很少有损伤。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是一种人鼠嵌合基因工程抗体,部分可变区为鼠源,其余可变区及恒定区为人源,主要针对靶细胞表面的抗原CD20,可选择作用于B淋巴细胞并将其杀灭,为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理论依据。

Shimanovich等给5名寻常型天疱疮患者、2名落叶型天疱疮患者联合使用PAIA、rituximab以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结果表明,PAIA和rituximab的联合应用对小部分重症天疱疮患者能起到快速并长期缓解的作用。

对rituximab治疗无效者,静脉丙球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

1.4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率先在国内外进行了天疱疮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2 讨论
天疱疮的治疗是十分棘手的问题,目前对天疱疮的治疗方法的研究逐年增多,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及一些新药、新方法的运用对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并用带来的长期消耗、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血压、血糖升高等副作用仍不能完全避免。

免疫球蛋白的作用机制与剂量、用法以及所治疾病不同有关,用于治疗某一疾病时常为多种机制同时起作用,也可能某一机制占主导地位。

由于IVIg价格昂贵,对某些皮肤病的疗效评价各家尚不一致,因此应权衡其利弊,慎重选用。

联合使用PAIA、rituximab以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可以很快改善症状,但其价格昂贵,而且不能确保达到最佳疗效,仍有一定局限性。

目前,各种治疗天疱疮的方案尚无重大突破,指导选择治疗方案的因素也不明确,仍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

今后,新药开发应是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任宇,陈喜雪,朱学骏,等. 应用环孢素治疗大疱性皮肤病14 例分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7 :537-5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