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地"习"、"行"。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他主张要"敏于行"(《里仁》),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不过孔子所说之"习"、"行",偏重于道德实践,即所谓"行义以达其道"(《季氏》)。关于判别认识是非的标准,孔子尚未用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所说的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似乎是主张以言行的统一作为判断的标准。但他又提出"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的为"仁之方",即认为每一个君子都具有理性,理性即能判断是非。后世儒者又进一步加以发展,提出以"仁"、"义"等道德原则作为判别是非的最高标准。

在方法论上,孔子吸收了西周、春秋时代的"中和"观念,把它发展成为"中庸"思想。"中庸"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对待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方法。"中庸"作为方法论原则其基本内容包括:

(1)"叩其两端"。孔子认为凡事皆有两端,故把握事物必须"叩其两端"(《子罕》)。孔子言"两端"即言事物之终始、上下、进止、损益、博约、辩讷、勇怯、张驰等。"

(2)"执两用中"。《中庸》记孔子言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又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强调立身处事时时要合乎中道。但对貌似执"中",实无原则的"乡原",孔子是深恶痛绝的。

(3)"过犹不及"。孔子认为超过事物一定的界限未达到一定界限同样是错误的。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含有承认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因素,又具有保持其限度以避免事物的转化的消极一面。

孔子的"命--礼--仁--知--中庸"哲学思想体系,"仁"是其核心。但体系中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贯通的。它们各自都可以看作为"一"贯通于其他部分。孔子哲学思想体系中也包含着矛盾。后世的儒者或其他学派的学者,或发展其中积极一面,或夸大其中消极成分,使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变化。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他提倡“克己复礼”。宣扬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套完整的规范。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其次是“义”,“礼以行义”。“仁”字其实也就是“克己复礼”,使自己的举止、言行都遵循“礼”的规范。“礼”、“仁”、“义”使孔子推崇和张扬“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中庸之道”的“致中和”是中华文化的“尚和文化”,为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和为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的本义是声音相应的和,可引申为“和谐、和畅、和平、中和、融和、祥和”等意义。林语堂说过:“把积极的、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和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以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对古今后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们向全世界演示了“和”的中华古老文化精华,让全世界为此惊叹和折服。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最终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世界。新加坡在儒家思想治国、实现清平世界这一方面成绩斐然。

浅谈英国的兴衰之路

浅谈英国的兴衰之路 18-19 世纪,英国开始兴起。英国从 15 世纪开始建立起专制的都铎王朝,通过推行重商主义,壮大了国家的实力,在1588年的时候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之后,英国的专制王朝继续海外扩张,建立英帝国。后来在1640年发生了推翻专制王朝的革命。这对于之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和英国的进一步崛起有很重要的作用。之后,英国取代了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殖民帝国,在欧洲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根据统计,1848 年英国的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一半,煤占到世界2/3,棉布占到世界 1/2,铁路已经修了 1 万公里,英国贸易总额在这个时候占世界总量的20%-25%左右。 大英帝国是随着英国人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出现的。英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年,1607年英国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的殖民地。但英国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出现在18世纪以后。由于工业革命,英国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人口过剩。从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百年间,约有2000多万人从英国移居海外,其中1300万人移居美国,400万人移居加拿大,150万人去了澳洲,其余人流向世界的其他地方,英国是近代以来世界上最大的输出人口的移民国家。殖民地不仅对英国而且对世界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很多学者认为,殖民地是英国资本主义起源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列强瓜分完毕时,英国获得的份额最大。在一战爆发之前的1914年,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已达3350平方公里,统辖3.9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这相当于英国本土的137倍,本国人口的8倍多,被称作“日不落帝国”。英帝国在形成过程中,既有对当地土著人的镇压,也有与其他殖民国家的争夺。这一过程对英国社会发展、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和政治地理的发展演变,均有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中国科举制度起源时间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一篇“中国 科举制度起源时间”,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科举制度: 是中国古代读书人参加国家人才选拔考试的制度。它是从隋朝 以后的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 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 年(192019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为止。 明经、进士: 科举考试在贞观时,分为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测试考生 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主要 考察诗赋),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考生的治理政事的能力。 科举制度的特征: 1.从文化渊源上来看,科举制度是儒家所崇尚的“大一统”政 策和精英治国的思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 化的价值取向。 2.从选才方式和原则来看,科举制度以考试为核心,分设科目,

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公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公平竞争,择优录 取的原则。 3.就其发展轨迹和功能变迁而言,科举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历史进程。出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点。随着历史和社 会的发展,科举制度逐渐为国家选取良才的通途蜕变为人才成长的 桎梏。 4.从经历时间来看,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到清末废除,期间将近132019年的历史,极大的影响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发展历程,也影 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 对比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什么进步性: 1.使庶族知识分子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评定 等级的标准是门第,出身豪门者即可评定为上品,出身寒门者只能 评定下品,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科举制是面 向全阶层的读书人,实行相对公平的竞争,特别是宋代实行糊名法,门第的作用无法发挥。 2.有利于选拔出有真术实学的人才。正因为九品中正制评的标 准是门第,士族纨绔子弟无真才实学即可授官,寒门子弟即使才德 优秀也不能授官。科举制有着择优录取的原则,并且随着发展也增 加了乡试,省试,会试和殿试。使得士族无真才实学子弟无法通过 家族来获得官位,而庶族地主有真才实学子弟很快得到了提拔,国

新时期中韩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c13016298.html, 新时期中韩女性文学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兰花 来源:《祖国》2017年第14期 摘要:中韩女性文学因发展历史背景存在相似性,经历过古代文学闺房文学、近现代的时代背景下的自我觉醒、爱国以及民族主义的主义文学,迈入新时期,两者文学环境、文学内蕴更为贴近,新时期,两国女性文学的叙事焦点、语言特点、读者视点存在许多相似性,更符合时代背景下女性地位、命运。 关键词:新时期中国韩国女性文学 中韩两个一衣带水,早在先秦时期便有了交流,有相似的历史。文化传统,中韩文坛上,女性文学成为文学发展的突出现象,在发展历史上存在高度契合性。在20世纪90年代引来高潮期。两国当前女性文学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上升时期。本文就新时期中韩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研究,以供借鉴。 一、中韩女性文学发展历史概述 中韩文学渊源由来已久,在朝鲜字发明之前,朝鲜将汉字作为书写符号,时至今日,汉字在朝韩两国仍然有独特的作用,韩国身份证上便标注有汉字名。中韩量过历史文化传统存在相似性,在古代,《女书》等民歌民谣,尽管并不归于正统文学,但李朝黄真伊等著名女诗人所做《寡妇歌》等闺房歌词,说表达的内涵便于中国古代女性缩写诗歌存在相似性。在封建时代,古代中国、朝鲜上层贵族女性的精神、物质生活都非常的丰富,拥有读书学习的条件,由此可涌现了一批女性作者,文学作品多与闺房内容为主。近代,欧洲资本主义思想开始涌入到东亚,对中国、韩国的女性文献都产生了胶囊深远的影响,两国都处于社会动荡的时期,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实业主义等思想广泛传播,影响了一大批具有知识的女性,这是人“觉醒”的一代,中国韩国的女性作家开始审视自己、审视社会,中国诞生了一大批五四女作家,如冰心,与此同时作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朝鲜同期出现了“三一运动”,留学朝鲜的女留学生们创办了第一本宣传女性思想解放的刊物《女子界》,双方的女性不约而同将自我意识觉醒、人性解放作为文学创作的核心思想,引导人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追求人的平等,男女的平等。金明顺代表作《疑心的少女》,便是其中代表作。在进入30、40年代,日本加大了对中国的入侵,与此同时朝鲜人民也卷入战火,阶级斗争、民族矛盾日益突出,女性作家这个时期的作品也开始关注时代发展,早前关注的是现实社会,如萧红、丁玲,关注反封建的时代价值,到40年代,因朝鲜被日被镇压,女性作家开始倾向于细致心理描写刻画女性形象。在中国,因 文革等特殊因素影响,女性文学作品较少,女性文学开始倾向于关注国家命运的作品,其中以杨沫、茹志鹏为代表,这一时期的作品缺少自觉的性别意识,过渡强调男女平等。此时朝鲜女性作家因社会的高速发展,描写重点放在了浪漫爱情、神秘主义。进入70年代末期,我国问个结束,文化氛围明显更为宽松,与此同时时代变迁更为显著,面对世界,女性作家开始参与到“伤痕”、“反思”文学思潮中,随着生产、社会基础恢复,中国涌现出张洁、张抗抗、残雪等

浅谈中国人

中国人的民族性:浅谈中国人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 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饮冰室文集》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论析中国历代考试制度功能与特点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考试制度;察举;九品中正制;科举论文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历代考试制度的介绍着手,说明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其不断完善的努力,力图以史为鉴,说明考试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考试这两个字在我国古代并非是连在一起的,据《说文解字》对“考”的解释是:考课。“试”的解释为:用也。据《辞源》对考课的解释为考验官吏的成绩。试是任用之意。考试在我国古代的最初含义是考验官吏的成绩以决定是否任用,后世通称试士为考试。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考试一词的含义与今天的含义并不相同,它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官吏的政绩加以考核。因此,考试制度在古代是一种选官、任官的制度。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以及隋唐之后的科举制,既是一种考试制度,同时也是一种选官制度。后来人们对考试制度赋予了新的含义。考试制度是指根据考核的目的,让考试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事先编制的题目,考核教育对象的学习质量,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考试制度的功能考试制度的发明,作为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以其具有的选拔、鉴别、激励、评价和服务功能,从其产生之日起,就受到人们的青睐与关注。考试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发展方面的状况和达到的水平、进步的程度,从而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可以激励学生和教育者的上进心和进取心,鞭策师生努力学习和工作,同时通过考试挑选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在一个成熟的社会里,人们普遍遵循能力本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以考试作为衡量一个人才能的大小,把考试作为社会筛选的主渠道,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二、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历程历史上关于考试的记载,最早要属尧选舜做自己的接班人,当时部落酋长推荐舜做尧的继承人,尧说:“吾其试哉。”当时的试不同于现在的考试,而只是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试用。秦王朝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也曾规定:“利禄官爵专出于兵。”甚至以斩得敌首级(人头)数多少来决定官级大小,亦是通过实践来评价人才。早在殷商时代,中国人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学府—太学,同时也创立了最早测试太学生的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在介绍考试制度时有如下的表述:“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以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0年)。此提法大致依据的是《周礼》《礼记》中关于有西周选士的说法。最近似于现代考试的,在中国历史上有确凿证据的笔试是西汉初年汉文帝举行的贤良方正对策,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吸取了秦朝覆亡的教训(文化教育上实施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下令各级官员推荐与选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对贤良进行策试,即应试者把答案写在策(竹简)上,向主持考试的皇帝(或大臣)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有关当前的政治事务。当年汉文帝“亲策”晃错,是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最早的“笔试”。为了抑制朋党,魏e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01年)春下令察举贤能:“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即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后来曹王称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用察举、评议等方式选拔人才。隋文帝杨坚创立了一种新的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科举制度也叫开科取士,是由国家设立各种考试科目,定期举行的全国统一考试,根据考试者的成绩来选拔人才,给中选者分别授官的一种考试制度,始行于隋大业二年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公开招考、选择人才的制度,开创了我国考试制度的新纪元。当时的方法是先由州郡对应试者进行策问,再由朝廷策试。录取的标准是重策试结果而不重德望。大业三年(607年),又诏令“十科取人”以分科形式选拔人才,故名为“科举”制度。到了唐代,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又增设武举,以选拔武臣及军事人才。应考者主要有“生徒”和“乡贡”。宋代的科举制度仍沿袭唐制,同时在防止考官与考生的作弊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确立了殿试、弥封、誉录、锁院及回避等规制,使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备。殿试制度是皇帝为了防止考官作弊录取不公而采取的复试制度。唐代武则天曾在洛城策问贡人,首开殿试之先河,但并未形成制度,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有

浅谈美国政府停摆事件

浅谈美国政府停摆 大家好,非常高兴可以上台做这次课前十分钟演讲的陈述,今天我们组的演讲有一个关键词“美国政府停摆”。说起政府停摆,在中国,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在美国,情况却完全不同,政府停摆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很常见的事情。为了解这个问题,我们组打算从以下五个方面为大家做进一步的解读。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美国政府停摆。根据美国宪法规定,10月1日是美国新的财政年度的起点,在此之前,美国国会的一个关键职责是通过对政府的预算案,而要通过这个预算案,参议院和众议院必须就预算案问题达成一致。如果无法达成,那么政府在新一财年的经费预算将没有着落,这时候政府就不得不关闭一些非核心部门,暂停一些非必要服务,停发相关政府雇员的工资来削减开支,也就是我们片子上所说的政府停摆或政府关闭。以上只是一个概念上的理解,而说到具体的形成机制,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法案:一个是1921年出台的《预算与会计法案》,另一个是1974年通过的《美国国会预算暨截留控制法案》,这两部法案几乎确立了美国现代预算制度的所有基本原则和重要机构,并且都充分体现了美国宪法所确立的的分权制衡原则。按照这两部法案的相关要求,任何全权预算支出必须通过相应的年度政府预算案的支持方有效。这里的全权预算支出是美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支出,指美国政府直接花在美国经济上的钱。当预算案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不能按时通过时,政府还有一种方法可以通过预算,那就是通过一个持续决议案对预算进行授权。如果这种方法也不能通过,这时便会出现预算资金缺口,政府的有些部门就会得不到财政预算拨款,这些部门就会关闭,随之停摆也演变成定局。 前面说过政府停摆对于美国人而言并不是什么稀罕事,的确如此。自1976年美国国会预算程序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一共停摆过18次。下面我们就拣其中的几次停摆事件为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在杰拉德·福特与吉米·卡特当政期间,美国一共出现了6次政府部分停摆,受影响的部门为美国劳工部、卫生、教育及福利部。这几次停摆的持续时间从8天至18天不等,导致停摆的主要原因则是对人工流产问题是否应该提供联邦资金补助而产生的争议。罗纳德·里根当政期间,美国一共出现了8次持续1至3天的政府完全停摆,这回的争议则是环绕政府赤字问题而展开。比尔·克林顿当政时期,共和党于1994年取得了国会的控制权,此后美国政府遭受了两次分别持续5天和21天的完全停摆,而停摆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赤字问题。 接下来是我们组重点向大家介绍的,那就是2013年10月份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事件。我们先来对本次事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通过这幅漫画,大家可以看出本次事件的大致原因是由于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围绕政府预算和奥巴马医改的交锋中互不相让,以至于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在2014财年开始之际依旧没有着落。因此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只能重蹈17年前关门的覆辙,直到10月17日凌晨美国白宫宣布,奥巴马已将国会参众两院刚通过的联邦政府临时拨款议案签署成为法律,这才标志着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的关门风波结束。 那么美国国会两党到底在争论些什么?事情是这样的: 由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坚持要将修改奥巴马医改与为政府拨款捆绑在一起谈判,他们希望以预算案为筹码,逼迫奥巴马政府在实施医改上让步。共和党中的保守派担心,若不能尽快对奥巴马医改法案釜底抽薪,恐怕以后再无良机限制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从隋朝起到清朝为止共经历了1300多年,对于科举制度的功过是非,后人评价历来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先生说:“(科举考试)虽然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明。”他这番话正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公平竞争,广泛参与,唯才是举这一现代性的特点而言的。先生肯定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但同样也有人形容科举是“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人间炼狱”。对于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我觉得是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是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方式,因此颇有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感觉,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可以说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

《论语》中的哲学思想

《论语》中几种主要思想主张的解读(四) 关于“哲学思想” (一)中庸之道 1.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高到极点了吧!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久了。”【评析】中庸是一种哲学思想,又是一种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世的方法。这一道德规范被孔子视为美德,“其至矣乎”。什么是中庸,从孔子提出之后,儒学后人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了一种政治手段。其核心就是要求人们要能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来保持事物的平衡。例如办一件事,办到九分,是为不及,办到十一分,是为过分,皆是不中。必须办到十分,恰到好处,始称为中,亦称为中道。从而达到“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境界,进而使社会秩序稳定,在高位的人不骄横,处于下层的老百姓不反叛,最终实现对立的平衡以及矛盾的调和。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中庸的确是一种高境界,但在现实中,所谓的“聪明人”很多,中庸的人却很少见。从社会的角度来讲,中庸可以从思想上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2.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道:“子张和子夏两人谁更强一些呢?”孔子说:“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 【评析】“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是说,舜于两端取其中,既非过,也非不及,以中道教化百姓,所以为大圣。这就是对孔子“过犹不及”的具体解释。既然子张做得过头,子夏做得不够,那么两人都不好,所以孔子对两人的评价就是“过犹不及”。 3.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得不到中道之士与他结交,那就一定结交狂放的人和狷介的人吧!狂放的人积极向上,狷介的人不肯做坏事。” 【评析】“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中庸的思想。 孔子对中庸之道看得很清楚,虽然他主张中庸之道,但是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之道的人并不多,因此他能看到“狂者”和“狷者”的可取之处。换句话说,在生活中,“中庸之道”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有的时候需要“狂”一些,有的时候又需要“狷”一些。那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狂狷之士,往往就是中流砥柱之人,在举世皆浊的时代,狂狷之士尤其难能可贵。 (二)为政以德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训导百姓,用刑罚来整顿百姓,百姓可以免除罪过但没有羞耻心;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教来整顿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心而内心归依。” 【评析】这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强调了道德的作用。法制在治国中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有时道德能达到法制不能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主张“以人为本”的中国,它的意义更不可低估,由此可见,德治与法治应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2.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能治理得大体就绪,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浅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定式(一)

浅谈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定式(一) 论文关键词:思维定式传统民俗 论文摘要:中国人在传统社会里,通过长期的民俗的传承,形成独特的思维定式。主要表现有家族本位、差序格局、平均主义等。寻找这些思维定式的源头,就成为理解中国人的一把钥匙。 心理定式,是指人们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的心理出发点。由民间传统到心理定式,实在是因为在历史的长河里,民俗对人们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民众在无意识地“履行”着民俗活动的同,在其心理上、思维上打下了深深的传统的烙印。这样的烙印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时会下意识地运用某种心理去采取相对固定的方式和手段。这些表现主要有家族本位、差序格局、平均主义等。现借讲授民俗学之机,整理思路,草成此文,就传统民俗在人们心理上的几种表现略抒拙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家族本位 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自出生就处于一个家族(宗族)的包围之中。诞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人一生的四个阶段,处处展现著作为地域小社会成员的位置。而作为更重要家庭(家族)的一员,他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作为整个家庭(家族)整体利益中的一环而存在。 先以家庭(家族)中的婚姻为例。在我们的传统社会中,历来是以两家结“秦晋之好”来代指这种婚姻关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家结成了“亲家”。而这词的本意却是指秦国和晋国结成了政治联盟,它是以秦国国君用自己的女儿嫁给晋国国君为代价的。国君女儿实际上就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纵观历史的长河,两汉以下,历朝历代未尝不以这种方式作为政治手段来使用的。不管是求得和平,抑或是出于笼络人心,都是将女子作为政治利益的交换来使用的。对于这样的女子来说,又如何说不是悲哀的,这样的事情说明,婚姻,在我国传统社会里,不再是两个人简单的结婚,而是代之以更大的利益驱动。 我们传统社会对儿女的婚姻,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把父母的好恶放在第一位,而把儿女的感情放在次要位置。父母往往可以横加干涉儿女的婚姻生活,以至于出现了哀叹千古的“焦仲卿与刘兰芝”、“陆游与唐婉”的凄婉故事。而父母的出发点是想找个“门当户对”的亲家,不考虑子女的意愿。这样的结果.结婚的儿女双方家庭,甚至是家族(或宗族),都随着他们的婚姻结合而成为牢固的联盟。而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被抹杀了自己的个人感情,甚至是个性。家庭、家族(或宗族)的利益,每每放在第一位,而个人的利益被放在次要位置。再者,传统社会中的“门户”观念,亦是造成此种观念的源头之一。“门户”,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宗族一姓中之一支,狭义指中国传统的小家庭。延续“门户”,成为历史上的家庭生育后代的目标和理想。将家族比做树木,而保证树枝的繁茂,防止枝干的断节,就是家族最大的任务。没有子嗣,也要纳妾,甚至是过继一个来承继所谓的“门户”。实在也是古人观念的典型反映。而作为家族中的一员,他负有保护整个家族不受外界侵犯、保证家族延续繁茂的艰巨任务。所以,在困难面前,个人与家族的利益密切相关。因个人是家族中的个人,没有家族也就没有所谓的个人。故为了保全家族,个人牺牲自己生命也在所不惜。北魏末年,杨侃参与了诛杀尔朱荣的谋划。在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带兵人洛阳时,他潜逃关西回家。后来,尔朱兆的堂弟尔朱夭光到关西,派杨侃的亲家招抚他,并立盟誓许诺饶恕他。侃的从兄“恐为家祸,令侃出应,假其食言,不过一人身段,冀全百口。侃往赴之,秋七月,为天光所害。”(魏书》卷58《杨播列传附子侃传》)这样的事例在史书上真的数不胜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盛行“君”、“父”先后的辩论,“君”是指国君,代指朝廷;“父”即指父亲,代指家族。这是关于朝廷和家族利益先后的讨论。 最后还是“父”占了上风。这也就有了为了家族利益而无视南北朝朝代更替的各个世家大族。但是这样的观念对于各个王朝的统治毕竟是有害而无利的,所以在后来,折中为众所周知的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持了最基层的统治。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眼光。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公子孙”。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总数的92%。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文资右职参注。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进士。”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浅析美国独立战争——一种基于自下而上角度的思考

浅析美国独立战争 ——一种基于自下而上角度的思考 摘要:美利坚人在英国北美殖民地发展一百多年间逐渐形成,他们在北美大陆的拓荒中锻造了其艰苦奋斗、追求幸福、自由、自治的开拓精神。当他们的民族自主意识独立觉醒的时候,而英国仍把他们的土地当作殖民地统治而且永远把它当作殖民地,对他们毫无平等自由可言时。穷凶极恶的英国侵犯着北美人民的各种切身利益。一向追求自由自治的北美人民自下而上团结起来,为追求幸福平等而战,最终赢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关键词:北美人民英国自由自上而下独立战争 一、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的原因 1、美洲殖民的发展锻造了美利坚民族的性格 当美国人在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日子,印第安人却苦恼的表示:你们庆祝的,正是我们的苦难。其实,英国人并不是最早来到的北美的,最早的是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待到英国成为全球海上霸主之后,英国后来者居上,一举占领了西班牙和荷兰人的殖民地。从1607年建立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到1733年,美国建国初的十三个州已大体地建立了起来 起初的殖民地多由英国的公司开发而来的,公司通过或殖民地总督通过英王的特许状而活动土地。由公司组织移民迁徙。而之后,随着移民的增多,以及早前移民的拓荒运动,殖民的扩展的自发性逐渐增强。那些英国的破产的农民、无家可归者、逐利商人、追求信仰自由的教徒等各种各样的人怀着各自他们认为能得到幸福的梦想不远 万里来到了北美大陆生根发芽。不管怀着什么目的,北美气候宜人、 1

土壤肥沃、植被繁茂但却荒无人烟——除了分散小股聚居的印第安人。移民来到之初,则要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他们的死亡率是很高的,但是他们极少人是会因环境的恶劣而回到母国的,他们无路可选。可以说,他们很多都处于“亡命之徒”的位置,这颇有“破罐子破摔”的意味。现实环境的威胁总是比精神上的鼓励奏效的,为了生存,北美的早期移民必须有勇气不放弃,筚路蓝缕的开拓自己的乐园。100多年间,美国东部的十三个殖民相继开拓。 英国作为十八世纪最强大殖民帝国,对其遥远的北美殖民地鞭长 莫及,而英国自身的民主因素也随着移民来到了殖民地,殖民地建立初直到美国联邦成立,一直都没有完备的政府管理体系,各种各样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获得不同的土地,形成了一块块社区,一个个小镇,一座座小城。他们重视民主、自由、自治、平等,重视相互之间的契约。普利茅斯一开始就以《五月花号契约》作为基本的法律范式,康涅狄格由当地定居移民制定了基本法,跟印第安人交界的边疆定居者则自发组织民兵组织防卫印第安人,相比起英国派来的总督,殖民地当地的议会更有威信,因为议员是由当地有威望而且受欢迎的人物担任,他们更能代表殖民地利益。 自移民之初到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的100多年间,经过几代移民 的开拓与奋斗。北美英国殖民地的人民心中的“大英帝国臣民”的形象已逐渐褪去,他们在北美耕耘流下辛酸的汗水,而英国的毫无帮助只有压迫的态度,令这群热爱自由、热爱自己的劳动成果的人民渴望自治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2、英法战争激发北美人民的本土意识的形成 1765年,英国和法国爆发在北美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北美人民的 民兵组织并入了英国军队与法国开战,因为帮英国打败法国将得到更多的土地是理所当然的。更重要的是,英国以同盟国的地位给予北美 2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涵义及其影响 仁礼 仁:仁爱。 “仁者爱人”。“礼”是孔子思想中的传统部分,“仁”则是孔子的创新部分。孔子的最主要核心思想是仁爱思想,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重理性、道德、人生的人本主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不一而论。例如: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礼:礼节。

孔子认为,“礼”是区别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及相应的礼节仪式。其主要作用是区别差异。在礼的前提下进行调和,而不是将等级取消进行混同。例如: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

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

浅谈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

浅谈当今中国人人际关系 摘要: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中国人际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多彩的背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华文明,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源远流长的还有灿烂的文化。人际关系是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被赋予时代的气息,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微妙的改变。经历历史的变迁,当今人际关系呈现怎样的趋势,又该有怎样的发展?存在着什么利弊端?可无论再复杂的人际关系仍旧是建立在以儒家传统为核心的文化上。 关键词:人际关系;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儒家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因素很多,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铸就了一个了不起的文明国度。 孔子开创先秦原始儒学,其意义不仅在于集上古以来礼乐文化传统之大成,而且更主要的在于其依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这传统以人文主义精神特质,从而为儒学及以之为核心的中国思想文化确定了基本生命路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论 ,已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 ,以“礼”为整合手段 ,以宗亲关系为出发点 ,以整体主义为处理人己、群我关系的基本原则等较为完整的人际关系思想体系。在以“礼”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礼”是维系人际关系最基本的纽带,也是维系封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夫妻之礼在儒家文化中都有明确的规范,三纲五常更是给当时的百姓系上了缰绳。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普通百姓也遵循着礼的说教,因此程门立雪、孔融让梨一个个著名的故事流传开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时间流逝,”礼”的精髓并没有改变,当今人际关系也遵循着礼。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教导他的子民以礼待人。因而引出问题,当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呢? 一、走向民主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强调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讲求人人平等。当今社会,传统的等级思想与特权意识逐渐受到批判,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开始强调平等,强调尊重他人的隐私———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同事之间都有保留个人秘密的权利。家庭已成为一个较过去不同的和谐和睦的小团体,在这个小团体中,家庭成员拥有人格上的平等,决策权的平等,个人隐私权和个人生活中的决定得到尊重,不同观点、意见和生活方式得到尊重等权利。这是不同于儒家文化的地方,在传统文化中,封建等级制影响平等自由势力的发展,当今人际关系更倡导平等自由,尊重人权。

浅析中国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利弊1

制计划书,避免出现“闲官”。另外,政府还应该帮助社会上的人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摒弃“官本位”思想,大力扶持大学生的自主创业,鼓励职业的多样化。应该制定合理的公务员考纲,我认为公务员考试的内容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题应尽量贴近生活,具有更大的实用性,增大公务员考试的灵活性,以方便选拔出合适的公务员人才。在政府和一些事业单位经费使用方面,应该严格控制经费的支出,以防止出现公务员贪污的现象,杜绝公务员的“灰色收入”。加大政府社会管理的力度,“职业无贵贱”,首先使各职业处于一个平等地位,而不是公共部门的优势地位或强势地位,而该风气的形成有赖于公务员的公仆意识的形成和服务意识的确立,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真正表现出服务地位和公仆身份,引导人们树立新的就业观,更多地加入到经济建设的组织中去,而不是做经济建设成果的消费者。 结语 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各司其职,公务员不会成为我们唯一的职业选择,我们应该放宽心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把握自己的人生道路。公务员是一个关乎政府未来发展的重要职位,公务员人才的选拔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一个普通的职位,但它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情,它和其他的工作以一样有自己的价值。我相信,中国的公务员“热”不久之后将会降温。 参考文献 [1]吴天、郑瑶三:《当前公务员报考热的思考》[J]内蒙古统计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3]张富强:《关于我国政府人事管理体制的研究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8-01 [4]黄晶梅:《试析我国现行领导职务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的进步之处》[J]长春大学学报,2008-01 850-281-330 1

浅谈美国清教

浅 谈 美 国 清 教 英本二班 2012410010224 魏宇婷

清教,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16世纪出现于英国。该派要求以加尔文学说为依据改革英国国教会,承认《圣经》为唯一权威,反对国王和主教的专制。主张清除国教会所保留的天主教旧制度,简化仪式,提倡过勤俭清洁的生活,故名。后又分为长老派与独立派。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一、清教起源与发展 清教产生于英国16世纪后半期,实际上是新教中的一支——加尔文派。在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会决裂后,英国国教成了以国王为首的维护国王统治的工具,教会内部仍然腐朽不堪。16世纪后期,教会内部分虔洁信徒者提出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存因素,他们的主张被称为“清教”,他们则被称为清教徒。他们要求信仰上只以新约圣经为准则,而非以教会或所谓传统制度作为信徒应当遵奉的权威。他们特别强调教会必须是具备圣经所示条件的真宗教和圣洁无庇的真教会。清教是一个广泛、不确定的名称,包括许多不同集团和派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提出了和英国国教不同的新的教义、仪式和组织原则。 16世纪末,清教各集团中形成了两个主要派别,长老派(presbyterian)和独立派(Independents)。前者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上层的利益,主张建立一个隶属于国家的长老制教会组织。;后者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认为每个教区应独立自主,反对国家教会的原则。 16世纪末清教运动受到镇压转入低潮,但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再次兴起。清教徒不仅在宗教会议和教会活动中批判主教制政府,还在议会内外积极进行反对专制王权的宣传鼓动工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准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均为清教徒。1640~1648年,长老派曾控制政权,极力与国王妥协。1649年共和国成立后,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掌握政权,转向镇压平等派和掘土派的激进运动。 在17世纪中叶时,保皇议会通过了《信奉国教法》,清教徒开始遭到政府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审判,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清教徒。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逃脱宗教迫害,而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更令他们难以忍受的是,远在异国他乡,孩子们受不到“英国式”的教育,对故土的感情一天一天地淡薄下去。为了彻底逃脱宗教迫害的魔爪,为下一代保留住祖国的语言和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天下虽大,何处是这群天涯沦落人的归宿呢?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哥伦布在100多年前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而且有很多地方还是没有国王、没有议会、没有刽子手、未开发的处女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信奉、传播自己所喜欢的宗教,开拓出一块属于清教徒的人间乐园。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著名的五月花号(Mayflower)来到美洲的普利茅斯建立殖民地,他们是英国第一批的新大陆移民,是未来150年后美国大多数人的祖先,他们在旅途中签署的《五月花号公约》成为了未来《独立宣言》的蓝图。而西方著名的感恩节也正是这批清教徒为感谢当初慷慨解囊的印第安人才专门设立的。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相关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xx-05-30 作者::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