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瑶族的民间故事

合集下载

瑶族民间文学之民间故事

瑶族民间文学之民间故事

瑶族民间文学之民间故事瑶族有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以其内容来分,有革命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和童话故事等。

革命故事大都描述有关近代的革命斗争事迹,如《太平军过瑶寨》讲的是太平天国的一支队伍路过瑶寨借宿一夜的故事。

当时瑶民因受到反动宣传,躲避于深山。

太平军帮助瑶民关好牛羊,烧掉的柴火留下了白银,深受瑶民的爱戴。

《一堆铜板》反映红军纪律严明,瑶族给他们送红薯,他们给瑶民留下了铜板。

此事在广西桂北越城岭山区至今传为佳话。

《红军布告》叙说红军经过桂北瑶山时,在小保家门口贴了一张布告。

红军走后,小保母子把布告揭下收藏于家中。

白匪军多次搜查并拷打小保母子,可是小保母子死也不交出红军布告。

故事反映了瑶族人民对红军的拥护和热爱,表现了瑶族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心。

《盘老奶奶》叙说瑶族老人舍命保护红军二十一军师长韦拔群的故事。

这个故事塑造了一位舍身忘死、一心为革命的瑶族妇女形象。

瑶族的生活故事极其丰富,按内容又可分为三类:一是与财主斗争的故事,如《六兄弟》、《卜合的故事》、《聪明的阿怒》、《白石郎找神牛》等等;二是反映家庭内部矛盾的故事,如《两兄弟》、《蛇郎》等,这类故事大都是因果报应型;三是反映爱情的故事,这类故事很多,如《五彩带》、《百鼠衣》、《贵哥与凤妹》、《隆斯与三公主》、《美丽的香草鱼》等等,这些故事大都以坚贞的爱情为主题。

瑶族动物故事,产生的年代比较久远。

远古时期产生的动物故事大部分属于解释型,而且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后来的动物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

这些动物故事,有解释动物特性的,如《谁的本领高》、《牛和马》、《公鸡为什么早早啼》等等;有揭露反动派统治者的蛮横和对劳动人民的压迫的,如《飞蛾扑火》、《牛的请求》等等;有揭露和讽刺统治阶级的贪婪和伪善的,如《蚂告状》、《鱼死了为什么不瞑目》等等;有歌颂诚实、正直、大公无私,抨击投机取巧、阴险、损人利己的,如《乌鸦画师》、《螺蛳的胜利》等等;有赞扬勤劳好学,讽刺好逸恶劳的,如《喜鹊老师》、《鹧鸪搬家》等等;有反映小胜大、弱胜强的,如《老虎和穿山甲》、《熊的眼睛为什么小了》等等;还有反映妄图害人反而害己的,如《虎大哥之死》、《老虎向人讨主意》等等;这类故事大都是因果报应型。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盘王节是瑶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据传说,很久以前,瑶族的祖先们生活在远古的山林之中,而这个山林被一个恶龙所统治着。

恶龙凶狠残暴,经常吃掉瑶族的子女,族人们生活在恐惧中。

有一天,一个勇敢的瑶族年轻人决定挑战恶龙。

他向族人们请了假,背上行囊,带着弓箭和锄头,踏上了征程。

他深入山林,跟随着传说中的蛇腹小路,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危险,但他始终没有退缩。

在他走过的地方,福地蓬勃,山山水水皆有灵气。

他的勇敢和决心感动了大自然的神灵,神灵派出了一只神鹰为他引路。

神鹰带着他飞越了无数的高山和深谷,最终来到了恶龙的巢穴。

恶龙巢穴深不见底,黑暗和恶臭充斥其中。

无数的骷髅和干枯的树木遍布地面。

面对这样的景象,勇敢的瑶族年轻人感到有些害怕,但他仍然鼓起勇气,决定与恶龙一决高下。

恶龙出现了,它巨大而凶狠,冲着瑶族年轻人咆哮着。

但勇敢的年轻人并没有被吓倒,他迅速拉开了弓弦,一箭射向恶龙的脑袋。

恶龙痛苦地嘶吼着,但并没有倒下。

年轻人看到机会来了,他拿起锄头砸向恶龙的腰间。

经过激烈的战斗,瑶族年轻人最终将恶龙杀死,解救了族人们。

恶龙的尸体化为了一条巨大的河流,将瑶族的聚居地与其他地方连接在了一起。

从那以后,瑶族人民开始在河边居住,并且每年四月里都要举行盘王节来祭祀恶龙和感谢神灵的庇佑。

盘王节的庆祝活动非常盛大,几乎全族老少都会参与其中。

节日期间,人们会穿上传统的瑶族服装,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游行仪式。

他们会将一片牛肉放置在高台上,代表着恶龙的肉体。

族人们会齐聚一堂,沿着河边的大道,将这片牛肉分成几十份,每个人都要尝一尝,以示对勇士的敬意。

盘王节的传说让瑶族人民铭记了一代又一代,他们始终相信着勇气和正义的力量。

而通过节日的庆祝活动,人们不仅弘扬了瑶族的传统文化,还激发了对于勇士和英雄的敬佩之情。

中国民间故事:宓峰和胡封

中国民间故事:宓峰和胡封

中国民间故事:宓峰和胡封
中国南方有个瑶族村庄,叫狮子寨。

寨里有户人家姓宓,老爹叫宓大,
儿子叫宓峰。

老爹中年丧偶,为儿子讨了房后娘,后娘名叫胡封。

胡封
过门后生了个儿子,她想让自己的儿子独占家产,便想害死宓峰。

她偷
偷地在宓峰打柴的山路上挖了一个坑,然后用一块石板虚掩着,想让宓
峰扛柴下山时踩塌石板跌到山脚摔死。

这天,宓峰打了一捆百多斤重的山柴,扛在肩上往山下走,走到坑边,一脚踏在石板上,连人带柴向山脚滚下去。

山上到山脚,起码有两丈高,宓峰心想,这回是死定了,谁知跌到山脚,却安然无恙。

宓峰带着满腹疑团呆呆地站在那里,突然见一个白胡子老爹笑呵呵地站在自己面前,便问:“老爹,我为什么没有跌死?”
老爹说:“你看你的脚底下。

”宓峰低头一看,原来自己站在一块四方的白布上。

老爹告诉他说:“这块布叫飞云帕,你从山上落下来时,是它一直托着你。

现在我把它送给你,你要收好,千万别让人偷去。


老爹说罢,化阵清风走了。

宓峰把飞云帕放进怀里,扛起柴火回家了。

后娘见宓峰安全回来,大吃一惊,“石板塌了,他怎么没跌死呢?”
她满腹疑团,怎么也解不开,便不敢再没计害宓峰。

这个年,狮子寨遭了水灾,到秋天时颗粒无收,土司官照样派人来征粮。

寨民找到宓峰说:“现在连吃的粮食都没有了,哪里还有粮来给土司官呢?不给就要抓人,怎么办?”宓峰说:“给粮不给粮反正都是一个死,索性造反,还有一条生路。

”。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盘王节是瑶族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瑶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关于盘王节的起源,有一个传说流传至今。

很久很久以前,瑶族先民居住在一个美丽的山谷中,他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不过,这个山谷常年受到干旱的困扰,庄稼长不好,村民们饱受饥荒之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瑶族人民聚集在一起商讨。

经过多次的讨论,他们得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瑶族人民发现,他们生活的这个山谷被一条巨大的蟒蛇所控制,每年春天,这只蟒蛇会离开山谷,进入深海的洞穴。

于是,瑶族人民决定在这只蟒蛇离开之前,举行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以求蟒蛇离开后山谷能够恢复肥沃。

他们将这个节日取名为盘王节。

盘王节当天,全村的人都穿上了华丽的民族服装,手持香炉和鲜花,走向山谷的最高处。

他们搭起了一个巨大的祭坛,上面摆放着丰盛的供品。

所有人一起跪拜,之后,他们开始欢快地唱歌跳舞。

就在这时,一道耀眼的光芒洒下,蟒蛇出现了。

蟒蛇身披七彩光芒,昂首挺胸,向瑶族的先民们表达了感谢之情。

蟒蛇告诉他们,因为他们的虔诚,它愿意离开山谷,让山谷回复往日的肥沃,为瑶族人民带来好运和丰收。

从此以后,每年的盘王节,瑶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来纪念这个令人感动的时刻。

盘王节经过千百年的沉淀,逐渐演变成了瑶族人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节日期间,人们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戏剧演出、歌舞表演、瑶族传统体育竞技等等。

人们穿上节日盛装,沿街巷走俏,欢乐的气氛弥漫在整个瑶族村落。

盘王节除了是瑶族人民的欢乐日,也是他们表达感恩之情的日子。

这个节日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族群自豪感,同时也体现了瑶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通过盘王节这个传统节日的传承,不仅让人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金黄的稻谷,更让瑶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瑶族人民相信,只要秉持着虔诚和感恩的心,他们的生活与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关于瑶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关于瑶的神话故事有哪些

关于瑶的神话故事有哪些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等地。

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神话故事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于瑶族神话的故事。

一、天降石女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瑶族的祖先们在瑶山上居住。

他们崇拜大自然,把山水和森林视作神圣。

一天,一块巨大的石头从天而降,正好落在瑶山边的一个草地上。

瑶族的祖先们认为这块石头是天神赐予的宝物,他们将它捧到家中,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阿石。

祖先们相信,阿石是一个女神的化身。

瑶族的祖先们将阿石当做神灵供奉,族人们为她修建了一座庙宇。

传说,每当瑶族面临困难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阿石就会天降神力,保佑他们度过难关。

据说,当年有一次,瑶族遭受了一场瘟疫的侵袭,村民们被疾病折磨得无法忍受。

他们纷纷前往神庙,向阿石祈求救助。

就在祈祷的那一瞬间,瘟疫突然消失了,所有的人都康复了。

从此以后,瑶族把阿石视为救星,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表达对女神的感激之情。

二、瑶族创世神话瑶族的创世神话中讲述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故事。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

为了保护人类的平安与幸福,天神特意赋予了一位精灵仙女以指引人类道义的重要使命。

这位仙女叫瑶姬,她拥有美丽的容貌和无尽的智慧。

瑶姬闲逛在人间,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并传授他们各种知识和技能。

她教人们种庄稼、制作器具、医治疾病等等。

大家对瑶姬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越来越深,一时间,她的名声传遍了整个瑶族的部落。

然而,仙界的嫉妒之神得知了这一消息,心生不满。

她找来了一只怪物,命令它将瑶姬带回仙界,并以惩罚的方式对待她。

可是,瑶姬拒绝返回仙界,她深爱着人类的世界,决心与他们共同生活。

怪物遵从天神的命令,试图将瑶姬强行带走。

战斗在瑶族部落爆发,人们用尽全力保护瑶姬。

最终,瑶族人战而胜之,击败了怪物,保卫了瑶姬。

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战斗,瑶族人们建造了一座纪念碑,将瑶姬的形象雕刻其中。

这个纪念碑被瑶族奉为神圣,每年瑶族人都会到纪念碑前祭拜,表达对瑶姬的感激之情和敬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盘王节是瑶族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瑶族的远祖盘王而设立的。

盘王是瑶族的始祖,传说他能够驱除瘟疫、祈雨祈福,在人们的心中拥有神圣的地位。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为了祭祀盘王而设立的节日,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四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相传盘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当时瑶族的先祖们生活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

瘟疫肆虐,人们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中。

为了解救人民,盘王召集瑶族各族人民在一起,商讨对策。

他跋山涉水,穿越荆棘密布的森林,最终找到了一个天然神秘的泉眼,泉水清澈,十分神奇。

盘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泉水灌入各个村子的水井里,让人们每天喝一口泉水,结果奇迹出现了,瘟疫逐渐消失了。

人们为了纪念盘王的伟大功绩,决定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里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这就是盘王节的由来。

盘王节当天,家家户户都会去泉眼里取水,然后献祭给盘王。

在村里的瑶寨里,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人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各种祭品,来到盘王祠前,陈列祭品,燃起香火,磕头叩拜,向盘王祈求祝福和保佑。

盛大的祭祀活动结束后,人们还会举行舞龙、舞狮等民间文艺表演,歌舞升平,欢声笑语,整个村子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而且盘王节当天,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要饮用盘王泉水。

据传统说法,盘王泉水可以驱邪辟瘟,祈福祈福。

所以瑶族人们认为只要饮用了盘王泉水,就能够消除一年的晦气,得到盘王的祝福和保佑。

每年的盘王节当天,泉眼周围都是络绎不绝的人群,他们手持容器,争相汲取泉水,带回家中供饮用,以求得盘王的祝福和保佑。

有些人还会用泉水来浇灌庄稼,用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盘王节当天,瑶族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节日盛装,前来盛大的祭祀活动。

男人们会击鼓吹箫,歌舞翩翩,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舞蹈功底和音乐才华。

而女人们则会穿着传统的节日服饰,手持各种花束,载歌载舞,翩翩起舞,歌声婉转、舞姿优美。

整个村子充满了愉悦、祥和的气氛。

盘王节是瑶族文化的一大亮点,不仅是了解和传承瑶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激扬瑶族壮乡文化的重要节日。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民间故事】盘王节的传说(瑶族)
盘王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是为了纪念瑶族先祖盘王。

那么,盘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英雄人物呢?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个传说吧。

相传,古代有一个神秘的国度叫做盘国,这个国家被一片浓密的林海所包围,民风淳朴,稻谷飘香,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由于盘国国王不尊重神灵,只重军备和地位,于是神灵发怒了,将国王变成了一条大蟒蛇,并将国家变成了一片荒芜之地。

这时,一个名叫盘王的英雄出现了。

他相信神灵,不断地上山祭拜,久而久之,他真心实意地感动了神灵,神灵就在他的帮助下将国王变回人形,国家也重现昔日的繁荣。

盘王为了感恩图报,不断地将自己身上的肉分发给需要帮助的百姓,此举令百姓感动不已,纷纷献上田地。

盘王不断地救助百姓,令这个国家更加和睦。

盘王在位32年,为这个国度注入了无尽的生机和希望,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英雄,他是一个值得铭记的传奇人物。

经过这个国度的历史,盘王逐渐成为了人民追思的对象,也逐渐形成了瑶族民间喜庆的传统节日--盘王节。

每年的盘王节,人们会在盘山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人们会穿上盛装,载歌载舞,表达敬意。

此外,人们还会赏花、祈福,品尝瑶族特色食品,共度快乐的节日。

盘王节不仅仅是瑶族人民的文化传承,更是一种人们对于历史的珍视和传统的尊重。

盘王的故事,通过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了瑶族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表达着人们对于祖先的怀念和敬仰。

盘王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更是一种生动的历史教育,通过对历史的了解,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种文化的传承也应该被世世代代保护下去。

瑶族的民间故事有那些

瑶族的民间故事有那些

瑶族的民间故事有那些瑶族有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以其内容来分,有革命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寓言和童话故事等。

那你知道瑶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瑶族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瑶族的民间故事:龙犬古时候,有个皇帝,叫做高辛王。

高辛王没有王子,只有三个公主。

个个长得如花似玉,都是高辛王的掌上明珠。

皇宫里养有一只眼亮毛滑,身披二十四道斑纹的龙犬,象个雄纠纠的卫士,日夜巡逻,警卫着高辛王和宫殿。

高辛王象疼爱女儿一样爱护它,不论是升殿还是出游,都带它在身边。

满朝文武百官也非常喜爱它。

高辛王是个软弱无能的昏君,国境常受到海外番王的贼兵骚扰,领土被蚕食,弄得民众惶恐不安。

有一个,番王兴师动众,象惊涛骇浪一样汹涌扑来,国家危在旦夕。

高辛王心惊胆战,叫大臣出去张贴告示出去,许了这样的愿:谁若灭了番王重重有赏——金银财宝任其拿取,三个公主任其选娶。

一天,龙犬口衔告示,昂头摆尾,奔上殿来。

高辛王看见,又惊又喜,便问道:“这张告示是要招募能人来除掉番王,你为什么来阻拦?”龙犬摇了三下尾巴。

高辛王又问:“你不阻拦,为什么撕告示?朝中文臣武将尚不敢应招,难道你有本事消灭番王,为国效劳?”龙犬点了三下头。

高辛王便选择吉日举行国宴,召集王后,公主和大臣们为龙犬出征饯行。

龙犬离开金銮宝殿,腾云般年飞跑,到了海边,扑通一声,跳将下去,象条蛟龙迎风击浪,游了七天七夜才到彼岸,登上番王国土,直奔番王宫殿。

番王一见,原来是高辛王豢养爱犬,心里有几分怀疑,便问道:“龙犬,你同高辛王形象不离,今天为什么不在主人身边?”龙犬摇了三下尾巴。

番王又问:“树倒猢狲散,你早早离开高辛王,是不是你看出他的国家快完蛋了?”龙犬点了三下头。

番王见龙犬点头,心中大喜,便把龙犬收养宫殿里,还举行国宴,为它洗尘。

宴席上,龙犬和番王并排坐在一起。

番王刚举杯要祝酒,龙犬突然站起,想一口咬番王的头颈。

不料,番王转过身来,龙犬感到不妙,赶快与番王碰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瑶族的民间故事
瑶族的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多靠口耳相传,部分用汉文传抄。

其形式多样,有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谜语、说词等。

那你知道关于瑶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瑶族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瑶族的民间故事:瑶族牛生日的传说瑶家有一传说:"盘古开天,鲁班造墙,禾王送禾,牛王耕田。

"瑶族古籍《盘天大歌》和《过山榜》中说:"寅卯两年发大水,天下万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俩,藏入葫芦飘水上。

才得以延续人类,后来盘王登殿,赐瑶人以天下群山,任其砍种,安居乐业。

然而,瑶山地区,穷山恶水,尽管人们辛勤耕种,仍然朝不保夕。

有一年,太白金星下凡查访民情,看到瑶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峻岭崇山之中,刀耕火种,生活艰难,于是禀告天庭。

玉帝就派禾王送禾到人间,牛王下凡来耕田。

自从牛王来到人间后,瑶家人就开始耕田插禾,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了感谢牛王,瑶家人就把牛王下凡的那天(农历四月初八)作为传统节日牛生日。

瑶家有一首民谣"四月八,丢犁耙,七月半,谷满仓,收回万担粮,全靠牛帮忙。

"四月初八这天,瑶家人最爱护牛,把牛当作神明来祭礼侍奉,要让牛丢下耙犁休息一整天。

这天,任何人都不准鞭打牛,不准斗牛,更不准杀牛,连骂牛亦不准。

头一天,
家家户户都要给牛洗一次热水澡,将全身梳刷得干干净净,还要将牛栏摆弄得整整洁洁,铺换一次新草,用红纸画上或者剪成佛符贴在牛栏上,驱邪劫病送瘟神,保佑牛的健康。

这天,牛吃的东西更是别致精彩,清晨,人们就争先把牛放出去吃露水草,越早越好,"抢头"。

上午,用糯米酒糟煮鸡蛋给牛吃,在瑶家,小孩过生日有吃鸡蛋的习惯,可#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见对牛的崇拜。

拜家有句俗话:"人过生,吃人参;牛过生,吃苦参。

"下午,就用苦参熬泥鳅喂牛,使牛健康长寿。

到晚上,瑶家人还要选出最好最强壮的牛来聚会,瑶家人穿着节日的盛装,围着熊熊的篝火,敲着长鼓,唱着欢快的歌儿翩翩起舞。

关于瑶族的民间故事:瑶族盘王节的传说故事一天地洪荒的远古年代,在万山丛中有两座一样高大的宝山,相隔一里,对峙相望。

左边那座叫布洛西山,像一个威武雄壮的男子;右边那座的模样则像一个拖着裙服的少妇,名叫密洛陀山。

每年,这两座山互相移近一尺,经过995年,它们*近了995尺,再移近5尺,两座山就要连在一起了。

有一天,即农历5月29日,天上突然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霹雷,这两座山同时裂开了两条缝,接着,从布洛西山里走出一个高大的男人,从密洛陀山里,走出一个壮实的女人,这一天就是一男一女的生日。

后来他们结成了美满的夫妻,男的叫布洛西.女的叫密洛陀。

他们是创造天地万物的第一对勤劳智慧的父母,他们创造出世界以后,就让三个女儿各自外出谋生。

大女儿扛着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成了现在的汉族;二女儿挑了一担书去读书,成了现在的壮族;三女儿
拿着密洛陀给她的一斗包谷、一面铜锣,到山里开荒种地去了。

从此,三女儿在山里安居乐业,成了现在的瑶族。

所以瑶族世世代代住在高山深箐,开荒种地,铜锣成了瑶族的传家宝。

密洛陀越来越老了,有一天便叫三个女儿一起回来,对她们说:十月十六日是我的生日,到那时,你们来给我"补粮"。

他还特别嘱咐三女儿说:"你没有什么丰盛的礼物,到时候你只要酿一缸米酒,拿来给大家品尝,十月十五日你提前拿铜锣来闹场。

"从此以后,瑶族就有"盘王节",从十月十五日开始,到十月十七日结束。

关于瑶族的民间故事:瑶族盘王节的传说故事二古时高王来侵,平王出榜招贤,谁能斩下高王首级来献,就把公主嫁给他。

这话被龙犬盘瓠听到了,盘瓠摘下金榜,渡海来到高王身边。

盘瓠假装殷勤,受到高王的宠信。

一天,盘瓠趁高王醉酒,咬下高王的头献给平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娶了三公主为妻。

后来,盘瓠想变成人,便叫公主把它放到蒸笼里蒸七天七夜,公主照办。

已蒸了六天六夜,公主耽心蒸死了丈夫,偷偷揭开盖子看,盘瓠果真变成了人,只因不足七天七夜,故头上和小腿上还有许多毛末脱落,后来就用布带把头和小腿裹起来。

盘瓠变成人后,平王派他到会稽山为王,号称盘王。

盘王和三公主婚后生下六男六女,平王各赐一姓,成为瑶族最早的十二姓。

盘瓠虽已为王,但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教子女劳动狩猎,艰苦营生。

有一次,盘王与六个儿子上山打猎,追赶一只受伤的山羊,不幸被羊角所伤,跌下山崖死了,尸体挂在一棵树上,儿女们将树砍下做鼓身,
剥下羊皮蒙上,制成长鼓。

他们背起长鼓,边敲边哭边唱,追悼盘王。

至今瑶族同胞还保留不食狗肉的习惯,而祭盘王也是盘王节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