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就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与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的全部内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

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历史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投资政策
政府对南方的投资政策相对宽松,为南方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然而,这种投资政 策的差异也加剧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投资政策,为不同 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税收政策
税收政策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税收政策相对较为优惠,吸引了 更多的投资和企业。然而,这种税收政策的差异也导致了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府 需要制定更加公平的税收政策,为不同地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口大量向南方迁移。
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全国经济 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南方成
为全国经济中心。
进一步发展
宋朝时期
宋朝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 方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时期
明朝政府重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南方的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南方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更加稳固。
产业优势
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 具有强大的产业竞争力。
劳动力成本
南方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低,有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和提高竞争力。
03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南方开始得到开发,北方人口 大量南迁,南方逐渐成为全国
经济重心。
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逐 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北方人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01 02
地域差异
经济重心南移意味着南方地区在经济上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而北 方地区则相对落后。这种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历史上一直存在 。
城乡差距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地区则相对滞后 。这种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也成为了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03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论文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论文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摘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有其深刻历史背景,转移分三个阶段完成并有其特点。

经济重心转移深远影响了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背景;过程;影响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51-02世界文明大多发源大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流域由于地理气候等优越条件,人口稠密,开发早,政治经济文化先进,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但随着时光推移,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长江流域。

一、原因(一)1、黄河流域经过数千年过度开发,资源枯竭,好些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短期内得不到补充。

2、北方战乱多,中国古代战争多发生在北方。

战争使人民生灵涂炭,掠卖为奴隶,毁坏资源,毁坏生产,严重破坏了生产力。

3、北方由于过度开发,环境遭到破坏,山崩地裂,水旱灾害,瘟疫疾病,水土流失,风沙泥石流等等,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4、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残酷压榨剥削,水利失修,黄河多次决口改道,造成多次灾难。

5、中国古代人结婚较早,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结婚,有多子多福观念,人口繁殖快,出生率高,人口基数大,加剧了环境的承载力度,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原因(二)1、南方自然条件好,环境气候生产条件优越,光热雨水充沛,多河流湖泊水塘,原先基本无开发。

2、南方战乱少,相对和平稳定,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发展和生活的稳定,为发展与繁荣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和生产工具,为江南经济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4、南方统治者为了发展实力,也为了能够对人民进行更多剥削,重视水利工程兴修,鼓励手工业发展,鼓励商业发展,鼓励发展对内对外贸易。

5、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为江南经济繁荣打下基础。

6、中国古代南北劳动人民的交流与共同的辛勤劳动,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历史知识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历史知识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历史知识点】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直接促进了长江流域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从而
催生了新的生产方式首先在江浙一带萌芽并缓慢发展。

也使长江流域东南部地区所生产的
产品和缴纳的赋税成为国家机器赖以运转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而成为必不可少的财政经济
要地。

同时客观上也促使了当时统治者对这一地区控制的加强。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

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
受益匪浅。

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
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
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
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其中最为明
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

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

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北方籍状元占明显优势。

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
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

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

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人口
的迁移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流向
1.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受中原先进文化吸引,北方边疆少数民族南迁到黄河流域。

2.中原人民南迁到江南地区:与经济重心南移基本同步。

3.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明清时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乾隆时期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

由于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形成三股大的移民浪潮。

(1)闯关东:指华北地区的人民迫于生计(人口压力、粮食歉收、自然灾害等)向东北三省移民的活动。

(2)走西口:从明朝中期开始,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人民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等地垦。

(统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经济重心的南移4

(统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经济重心的南移4

经济重心南移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2、经济因素:自唐朝晚期以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

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1、农业生产方面:(1)粮食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站在江南地区推广(2)农业产量的提高: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在宋朝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3)经济作物的种植及推广: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很多茶园。

总之,南方的农业发展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图解】《耕获图》反映的是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整幅图画把封建社会人剥削人的阶级关系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也展示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发展和新气象。

2、手工业方面(1)纺织业①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②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宋代制瓷业的发展①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②南宋,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瓷都。

(3)宋朝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造船业最兴盛的城市是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宋朝时的海船已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图解】上图是南宋远洋的货船,1974年在泉州湾出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重心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
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2.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历程
①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②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③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④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⑤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⑥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3.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
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4..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

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一些有海港的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交流。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致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

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

唐宋两代来自北方的状元共68名,占全国总额的61%,北方籍状元占明显优势。

元明清三代状元籍贯的地理分布与前代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时期全国共有状元194名,其中来自北方的仅26名,占全国总额的13.4%;南方状元则有168名,占86.6%,南方籍贯状元在数额上形成了绝对优势。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对南方环境的影响。

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